雁翎队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包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 白洋淀水域辽阔,淀区不仅荷红柳绿...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包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

组建背景

编辑

白洋淀水域辽阔,淀区不仅荷红柳绿,鱼肥稻香,物产丰富,风光迷人,府河和大清河上下贯穿,上通保定,下达天津,为水上交通重要枢纽,军事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淀区面积366平方公里,由大小143个淀泊组成,淀内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渔村蟹舍之间,港叉交错,芦苇遍布,便于隐蔽、周旋、出奇制胜,消灭敌人,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战场。

雁翎队

冰面上的雁翎队员

白洋淀雁翎队成立于1939年秋,当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新安城。为强化统治,奴役白洋淀人民,驻安新的日酋龟本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水区猎户交出猎枪和大抬杆等武器。为揭露敌人收缴猎枪的阴谋,奉中共安新县委指示,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在大张庄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带水村猎户,动员他们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会后,猎人孙革、姜秃、赵保亮和邓如意等20人组织起来参加了三区小队。三区小队把新人入伍的猎人组成了一个班。这些战士多为打猎世家,猎枪性能颇为熟悉,他们为了防止猎枪膛内的火药受潮,经常在火眼上插上一支雁翎,也由于他们以往围雁打猎形成的习惯,装载大抬杆的小船在淀面上行驶多呈“人”行,如雁群在空中飞翔,故该班就成了三小队(即三区小队)的雁翎班。

1940年夏,经县委批准,雁翎班从三小队中分出单独成立雁翎队。雁翎队的第一任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刘森(任贵森)、还在队里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赵谦任书记。不久,队伍扩大到40余人,分为3个班。雁翎队成立后增添了1只4舱船,有28只排子船,武器仍以大抬杆为主。当时队上只有3支手枪和4支冀中造。这样白洋淀就有了两支水上游击队——三小队和雁翎队。三小队主要郭里口、下四庄子(即季庄子、杨庄子、孙庄子、何庄子)和赵北口一带活动;雁翎队则以大田庄为中心开展抗日斗争。两支小部队时分时合,协同作战,在白洋淀水区同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当时,人们统称这两支部队为“雁翎队”。

名称来历

编辑

雁翎队的名称来源于当地的一种土造武器。游击队的主要武器是一种被叫做大抬杆的猎枪。由于大抬杆一般都在三米以上,因此主要放在船上打击敌人,这实际是一种前膛的土炮,口径在50—100毫米之间,在近距离杀伤力强大,但是由于需要通过火门引发,而在船上的活动中火门如果被水浸湿就无法使用,因此游击队员将雁翎插在火门上,以达到放水防雨的目的。这就是雁翎队名称的来历,而有说法称大抬杆在一次发射后火药信口就糊死了,必须用大雁翎捅开,则似乎为以讹传讹。

雁翎队

雁翎队所使用的“大抬杆”枪

因此当时的县委书记侯卓夫便为它起名为“雁翎队”。

斗争经历

编辑

伏击巡逻敌艇

1938年8月的一天下午,雁翎队得到情报:安新县城的20多个鬼子和30多个伪军,分别乘坐两艘巡逻汽艇到赵北口去运东西,预计下午返回。雁翎队遂即决定,中途打掉这两支日军汽艇。队员们装扮成渔民,划着船陆陆续续进入了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待船停稳后,他们把放在船边上的渔网拿开时,赫然露出两只胳膊一般粗的钢管。这一只只两米多长、前面略细后面稍粗的金属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抬杆。

大抬杆是白洋淀一带老百姓用来打猎的土枪,由于它的枪身很重,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大抬杆”.大抬杆的枪管有近三米长,后半截装火药,前半截装铁砂,点着尾部的药捻,就能引燃火药,把铁砂子迅速地推出去,一散就是一片,杀伤面积大,五十米之内的目标基本上是弹无虚发。

八月份的白洋淀,是一个碧波浩渺,芦苇如林,荷花盛开的季节。一望无际的荷塘和茂密的芦苇荡就成了雁翎队隐蔽打埋伏的天然屏障。对白洋淀环境了如指掌的雁翎队很快把设伏地点选在了李庄子村东。李庄子在白洋淀大清河道一侧。大清河在这里河宽水深,没有杂草,是敌汽艇和大型船只的必经之路。这块苇塘方圆几十里,芦苇长得高而且密,小船划进两,三米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很便于隐蔽,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战士们在大抬杆里装了比平时更多的火药,铁砂也装的是最大号的。他们逐个仔细地调整小船上“大抬杆”的方向和角度,为了提高发射速度,他们不用药捻,而直接用火药将两个”大抬杆”的引火处连接起来。

他们把大抬杆牢牢地固定在小木船上,然后找到最佳的射击位置,以便扩大杀伤面积。一切准备就绪,队员孙革用火柴点燃了手中的檀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就像以前在等待猎物出现一样。

太阳偏西,敌人的汽艇划破平静的水面,嘟嘟地朝这边驶来。狡猾的敌人把两艘船的距离远远地拉开了,一前一后,如果出现情况可以互相照应。日军汽艇愈来愈近的,上面架设的机枪已清晰可见。雁翎队的队员们当机立断,决定集中火力打掉第一只船,速战速决。

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一束束绿豆般大的铁砂被准确地射向敌人。抬杆有力度啊,打出去的是一桶砂子。艇上的敌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报销了一多半,有的中枪后还掉到水里头了。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扶舵的开船的人,他也受了伤。

后面的敌船发现情况后,立刻机枪步枪一起开火。糟糕的是雁翎队的大抬杆刚打完,要装火药和铁砂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此时,雁翎队员们已处于敌人机枪的射程之内,而大抬杆即使装好药了,它的射程又够不着敌人,对敌人形不成威胁。

凭着强大火力赶过来的敌人,向苇塘里拼命地开枪扫射。打了一阵后,见没有任何动静,敌人以为雁翎队员早已被他们打死了,便小心翼翼地进入了芦苇荡。可找了半天,连个雁翎队员的人影也没发现。原来,雁翎队员在敌人赶来之前,迅速将鞋放在小船上,并把它推向另一片芦苇地,他们则在高密的芦苇和大片的荷叶掩护下,朝着相反的方向安全撤离了。

自从白洋淀出现了神勇的雁翎队,使得进犯白洋淀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敌人从天津,保定等地调集了大批汽艇、汽船,一起出动,要对雁翎队进行空前的扫荡,妄图一举消灭雁翎队。一时间,敌人的巡逻汽艇穿梭般地在淀上横冲直撞。这种力大,速度快,火力强的汽艇,将对雁翎队的水上活动构成多大的威胁?能否达到他们消灭雁翎队的目的?

1939年8月的一天下午,由白洋淀上的猎户组成的雁翎队,在小木船上,使用自己平时打猎用的土枪成功地伏击了装备齐全的日军机动船,并安全撤退。“大抬杆”在伏击战中所表现出的强大威力,极大地鼓舞了白洋淀抗日军民的斗志,更使得进犯白洋淀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白洋淀反扫荡

1941年的春天,日军从天津,保定等地调集了大批的汽艇、汽船,一起出动,要对白洋淀实施疯狂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雁翎队。

雁翎队

雁翎队使用过的木船

尽管敌人的武器装备先进,但雁翎队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利用白洋淀的天然屏障,巧妙地和敌人展开周旋。由于白洋淀的复杂环境,给熟悉地形的雁翎队藏身隐蔽带来很大的便利,这也常常使得处在明处的敌人吃亏上当。经过一段毫无效果的扫荡后,敌人就草草收兵,躲进据点和城里不再出动了。

打击敌运输线

1943年的秋天,在冀中的日本鬼子真是度日如年,保定通往北平的铁路线被抗日军民切断了,保定南边的敌人孤立无援,只好把运输军火、粮食和物资的希望,寄托在大清河这条水上运输线了。

从天津到保定的水路,必须经过白洋淀。可是敌人又惧怕神出鬼没,日益强大的雁翎队,不敢轻易小规模活动。而是采取几十条船,上百人护送的方式,企图保障水上运输的安全。保运船不做买卖。拉上货后,向上送到保定,到了保定卸了以后,装了煤再往下走。为了切断敌人水上运输线,有效地支援我太行山根据地的抗日斗争,雁翎队决定寻找机会,打掉敌人的水上运输队。

1943年的9月份的一天,经过侦察雁翎队获得情报。敌人已经从赵北口出发了,有一挺重机枪,有一挺轻机枪,敌人有一个伪军的中队,一个中队。雁翎队对敌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这次护运的敌人在人数上比我们多,武器装备比我们好,护送的机动船也跑的快,这是敌人的优势所在。

敌人虽多,但在明处,雁翎队人少却在暗处;这是雁翎队的优势。除此之外,敌人护送用的船只虽是大型机动船,但雁翎队员已想好了对付它的巧妙办法,只要提前布点准备,就能让它乖乖地抛锚当靶子。伏击地点选定在王家寨东边的横埝苇塘,这里的芦苇是移栽的,苇密水浅,便于隐蔽和出击。

雁翎队的战士装扮成打鱼的,有的划着小船,有的驾着鹰排,三三两两,从不同方向悄悄地接近设伏地点,战士们到达以后,迅速地各就各位。六个班布置了六块地,这个大抬杆布置了两块地。大抬杆上南岸。还有几个战士并没有急于进入芦苇地,而是在水面上开始忙碌起来。

把这个河中心拉了一条八号钢丝,船开到这里以后,就挡住它了。通过北边南边钉个大木桩,把这铁丝给绑紧了,船到这儿就把它挂住了,动不了了。同时侦察员把杂草、水草,用镰刀割下来,让它漂浮在水面。

临近中午时分,一切准备就绪。大家藏好船只,拿好武器,静候着敌人的到来。如果不走到跟前,谁也看不出这里埋伏着神兵天将。

雁翎队

雁翎队历史照片

中午一点左右,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马达声。很快,敌人的汽艇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八支船是大对艚,对艚就是把两个船接在一起。八只船当中有两个是日本的汽艇船。

一会儿的功夫,敌人的汽艇就进入了我伏击圈,艇上的日本兵都看得一清二楚。当敌艇距雁翎队员仅几十米的时候,突然速度慢了下来,这让船上的日军紧张起来。

隐蔽在不远处的队员们暗自惊喜:他们心里清楚,秘密其实就是水面上漂浮着的水草。原来,队员们在平时的观察中就发现了敌船的缺陷。由于机动船是靠水下转动的螺旋桨前进的,运行时就怕水草的缠绕。

这次被缠绕的水草正是雁翎队员们专门在河道中放置的。敌人根本不知道除了水草,水下还潜藏着一根粗铁丝。趁此机会,队长郑少臣果断地开了第一枪。打下了在船杆上放哨的人。

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苇塘里的战士一起向敌船开火,四个枪是八个桶,装的也是火药,破锅、破铁、破砖破瓦,最后装一点土。船面上的鬼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瞬间就给报销了。突击队员们驾乘着小船,迅速出击。很快,就把第一艘船解决了。

在攻击敌人第一只船的同时,其它雁翎队员也向第二只敌船发起了攻击。从开枪到结束,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解决了日本鬼子和伪军一百多个。运输船队被截获了,大批的物资和枪支弹药都成了雁翎队的战利品。八船枪,子弹、枪,手榴弹,两挺机枪,80多个步枪,两千多发子弹,一千多个手榴弹,还不包括别的胜利品。

打这个保运船以后,雁翎队出了名,中央知道了,毛主席提了一个词:荷叶军。

经典战例

编辑

痛打包运船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雁啊,飞走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唱着这样的歌,冀中白洋淀的好男儿们开始了他们的水上抗日作战。

当时,白洋淀是天津通往保定的水路,日本人大批量的物资运输都是由此而过,白洋淀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巩固这一战略要地,日军在白洋淀周边修建了大批炮楼。而雁翎队最主要的战斗任务就是攻击通过白洋淀的敌军运输船,以打击敌人的后勤运输线。

1943年秋,白洋淀的抗日武装越来越壮大。日军据点所剩无几,他们企图把军用物资从赵北口等据点用包运船运往保定。100多只包运船由100多名伪军和十六、七个鬼子分乘3条船押送。雁翎队侦察到这个重要情报后,于9月14日凌晨,埋伏在包运船要经过的王家寨和赵庄子之间的苇塘里。

上午8点钟,黑压压的一大片包运船开过来了,第一条船上的民工发现了埋伏的雁翎队员,朝战士们点点头,并装做不经意地把手指头向后指指,意即敌人的押送船在后面。

包运船开过去了,3只押运船懒洋洋地开过来,为首船上的几丈高的桅杆上吊了个箩筐,筐里一个瘦猴似的伪军正拿着望远镜东张西望,他好像发现了芦苇丛中的雁翎队战士,放下望远镜刚想喊,队长郑少臣眼明手快,抬手一枪瘦猴就从筐里栽了出来。

枪声如号令,30副大抬杆和各种长枪、短枪一齐向鬼子开了火,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得晕头转向,几个伪军还没醒过味来,雁翎队队员已经跳上大船,“叭叭”几枪,送他们回“老家”了。

突然“咔嚓”一声,隔着木板的另一个船舱里的敌人,从舱口支出一挺轻机枪。侦察员赵波见此情况,一个箭步冲上去,左手抓起枪管往上一抬,子弹射到空中,右手一枪打死敌射手。

战斗正激烈,第三只船上的敌人把重机枪架上船头,疯狂地朝苇塘扫射,两名雁翎队员中弹倒下,雁翎队赶紧用机枪压住敌人火力。十几个队员嘴叼大刀片,扎猛子朝敌船游去,游二三十米露出头换一口气,再扎入水中,一直绕到敌船后面,敌人只顾往前面扫射,没想到雁翎队员会从后边出现,当他们听到动静,再要回头时,已经来不及,呼呼生风的大刀片抡过来,鬼子的脑袋滚到河中。敌人的重机枪哑巴了,战斗很快结束了,伪军河防大队长秦凤祥被生擒。

1943年10月4日,雁翎队接到侦察员赵波报告,敌人为了收缩兵力,要把从天津运来的和在赵北口库存的军用物资以及从白洋淀抢掠的苇席、麻袋、大米、鸭蛋等物品,分装在四只保运船上,运往保定,准备逃窜。当时,三区区委给雁翎队下达了命令:全歼护送保运船的敌人,不准一粒米、一丝物资运出白洋淀。雁翎队队员赵波经过深入敌穴侦察,了解到押运物资的有15名日军,120余名伪军,保运船在前,押运船在后。便将敌情汇报给雁翎队领导。

雁翎队

雁翎队老战士、副队长孙革

“那时,敌人武器占优势,可是我们环境占优势;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敌人是逃窜,我们是进攻。再加上秋末多刮西北风,敌人向西北逆风行船,必定靠北岸行驶。我们只要指挥得当,埋伏稳妥,攻击时间、地点合适,必获大胜。”雁翎队老战士孙革回忆说。经过周密部署,午夜12时,由队长郑少臣指挥的雁翎队就进入了阵地。

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敌人的保运船进入了雁翎队的伏击阵地。队长郑少臣一枪把敌人设在船高处的瞭望哨打掉。当第一声枪响过后,孙革等三人从水中攀上敌人的指挥船,恰好船上的日军中队长从小木房中拿指挥刀掀起了门帘向外探,一刹那间,孙革扣动扳机,一枪就打在了日军中队长举刀的手上。孙革本想再补一枪,但是枪却意外卡壳。日军中队长虽然右手中弹,但依然用左手持枪还击,孙革身后的两名雁翎队队员相继中弹,日军中队长又对着孙革连开三枪,却没有打中。就在日军中队长一扭身的功夫,孙革猛地扑上去将他手中的枪紧紧握住。谁知,日军中队长的左手仍然用力地握着枪。 “我一着急,冲着他的手用力地咬了好几下,把他的大拇指都咬折了。抢下了那支盒子枪。”孙革老人回忆说:“我一手端着日军中队长的指挥刀,一手握着刚刚缴获的盒子枪抵住在地上正抱着左手哇哇大叫的日军中队长的头,我向船上的日伪军大喊‘抓到你们队长了,缴枪不杀!’这一招还真管用,敌人见状纷纷缴械。”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这次激烈的伏击战是雁翎队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战斗之一,整个战斗不到半个小时,战斗大获全胜,雁翎队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截下全部物资,全歼日伪军,并活捉了日军中队长初士加三郎和伪军河防中队长秦凤祥。

扫帚炮震敌胆

雁翎队成立之前,日伪军常从冀中一带以低价强迫收购老百姓的大米、席箔之类的农副产品,然后装船运往天津、保定等地。常常是日军的汽艇在前面开,后面拖带着一串三五十只大船结队而行。雁翎队成立后,在队长郑少臣带领下,曾巧妙地趁敌人汽艇拐弯时,截下后面的几只货船。这使敌人十分恼火,便多次开着汽艇在白洋淀上横冲直撞,搜寻截船的雁翎队。

雁翎队经过几次侦察,摸清了敌艇活动的规律。汽艇多在河道中心行驶,日伪军面对面坐在船舱里,机枪架在船头。区委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如果雁翎队埋伏在河道两边的苇塘里,同时开火,一定会消灭敌人。

雁翎队

连环画《雁翎队》

方案确定以后,又选择了靠近何庄子的地点作为伏击点,并选择了一所高房设立了监视哨和指挥所,雁翎队队员分成两组埋伏在河道两岸苇丛中,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大抬杆和火枪。这些枪的特点是射程较近,打出的都是铁砂子。从枪膛射出后立刻散开,一打就是一片。根据这一特点,雁翎队决定敌船不到跟前不准开枪,并确定老射击手——雁翎队班长赵老群对准船头敌人的机枪射手开第一枪,要一枪命中,把敌人的机枪打哑巴了。然后,一齐瞄准敌人开火。

第二天,敌人的汽艇又开过来了。当敌船走进伏击点后,赵老群一枪就把敌人的机枪射手打倒了。跟着轰隆隆震响,几十支火枪、抬杆一齐发威,就像天上突响惊雷,火光烟雾弥漫。敌人猝不及防,伪军哭爹喊娘,日寇哇啦哇啦怪叫。敌人乱挥乱舞,想挣扎逃跑,又被一排排火枪、抬杆打死在水中,还有的被打死在船舱中,或被打翻在船头上。其中一个日军小头目屁股上被抬杆打得像个筛子底。开船的鬼子歪在舱里,勉强挣扎着把船开走了。

回到新安据点以后,被打坏屁股的鬼子,一边号叫,一边捂着屁股喊:“雁翎队扫帚炮的厉害!”事后调查,这次战斗打死鬼子18名,伪军30名,而所有被打死的鬼子胸口、脑袋上都布满铁砂子。从那以后,只要一提雁翎队的‘扫帚炮’,日军就吓得心惊胆战,四处乱窜。

白洋淀内土枪小船与坚船利炮的对决

历史评价

编辑

雁翎队端岗楼,除汉奸,打鬼子,截击敌人的军火船,切断敌人从天津到保定的水上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打击敌人。雁翎队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特别是自1939年到1943年的4年中,雁翎队在35次战斗中,有16次是一枪未发而制胜,所以有“淀上神兵”之称,在风景如画的百里湖面上留下了一段段抗战传奇。

雁翎队

白洋淀景区中演员饰演的“雁翎队员”

在《白洋淀志》记载中有这样一段话:“抗战期间,‘雁翎队’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白洋淀内土枪小船与坚船利炮的对决.中国文明网中宣部. [2014-09-29].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616/

(25)
词条目录
  1. 组建背景
  2. 名称来历
  3. 斗争经历
  4. 伏击巡逻敌艇
  5. 白洋淀反扫荡
  6. 打击敌运输线
  7. 经典战例
  8. 痛打包运船
  9. 扫帚炮震敌胆
  10. 历史评价
  1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