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太平军(1851年—1864年),是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该称呼特指从1851年洪秀全永安建制到1864年天京陷落期间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 “太平军”这一提法源于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到定都的后半载。在这段长达3年的时间里,洪秀全领导下的造反活动一直以“太平”为号。这支队伍最初并没有国号,洪秀全称“太平王”,后虽改称“天王”,建国号“太平天国”,但旗帜上写的始终有“太平”而无“天国”。之所以被称作...

太平军(1851年—1864年),是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该称呼特指从1851年洪秀全永安建制到1864年天京陷落期间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

名称由来

编辑

“太平军”这一提法源于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到定都的后半载。在这段长达3年的时间里,洪秀全领导下的造反活动一直以“太平”为号。这支队伍最初并没有国号,洪秀全称“太平王”,后虽改称“天王”,建国号“太平天国”,但旗帜上写的始终有“太平”而无“天国”。之所以被称作“太平军”是拥护他们的老百姓一厢情愿的说法,他们看到总是打着“太平”旗号,就自然将洪秀全领导的军队叫作“太平军”了。

太平天国被清朝“剿灭”之后,“太平军”这一说法便自然消亡。直到清末民初时,革命党人为号召同胞,便以太平天国事迹为反清先例,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又将“太平军”这一称呼推而广之,及至张学良于1928 年末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于1929 年完成了“统一”,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即于次年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出台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那时起,“太平军”成为太平天国军队的正式名称,并为史学研究者们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编辑

教民时期

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抵达广西开始传教,附近各村参加拜上帝会的百姓有百多人,随后洪秀全返回广东充实教义,冯云山则前往紫荆山区继续传教。三年内,有三千多人受洗入教,构成了太平军的基干力量。

在洪秀全及冯云山因故相继离开紫荆山区后,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稳定了民心,巩固了紫荆山区根据地。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广西准备起义,此时拜上帝会教众已达万余人。桂平县地主韦昌輝、贵县地主知识分子石达开也相继参加了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形成了领导集团。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七月,洪秀全发布“金田团营”的命令,除紫荆山一部分拜上帝教群众在金田,或开始向金田集中以保卫大本营的安全,以及保证起义各项事宜顺利进行之外,其它各路大军约于阴历十月陆续到达金田。参加团营的总人数共约两万余人:金田村附近一带入伍者一千余人;紫荆山区内山民共约两三千人;石达开所领一支约四千人;桂平、平南、象州、武宣等处教徒约有二三千人;陆川赖九所率一支数千人;博白黄文金一支教徒二千余人,贵县秦日纲一支龙山矿工二千余人,桂平苏十九一支饥民客家人一二千人,贵县来土斗争战败的难民一支三千余人,四支会合为一大队同到金田者约一万人左右。

洪秀全、冯云山早在广西传教时,就定有《天条书》作为信众的生活准则,要求教徒遵守的其中五条军律为:遵条命;别男行女行:秋毫莫犯: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这也成为日后的军律基础。而到了金田团练,洪秀全所带领部队也已有了较系统的军制和升级制度。

金田团练的行动受到了清军的阻扰,为此太平军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前往思旺对阵平南知县倪涛、副将李殿元等率领的清军,给与清军重创,并追击至清军营地放火烧毁营房,乘胜消灭在思旺圩防御的勇练,斩杀秦川巡检张镛等,迫使清军退守县城防守。随后太平军控制了思旺、官村一带。随后在蔡村江大战中,在洪秀全、冯云山的指挥下,太平军预先埋伏起来,等清军过桥后,摧毁木桥断清兵归路,再四面围杀,最终大败清军。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公元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金田村高扬“太平”旗帜,宣布起义。拥护他们的百姓总是看到“太平”的旗帜,因此称呼洪秀全领导的军队为“太平军”。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东乡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五军主将时期

金田起义数日后,太平军立即全师东进,与天地会罗大纲、苏三娘等部配合,占领了紫荆山区东出要隘江口圩(即大湟江口),企图东下平南至浔江地带活动,但被清军断了去路。随后太平军在牛排领与屈甲击败了清军,转战武宣、象州一带时扩大了队伍。太平军与清军多次战斗后,成功突破清军包围,分水路两路向永安进军,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闰八月初一攻占了永安州。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正式建立政权,定1851年为太平天国元年,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在军队编制方面,太平军制定了严密的军制与军纪。它的兵制是仿照周礼“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制度,其编制是以军为单位。平时由军师负责治军,遇作战时,由中央派遣监军以上的将领节制各军。全军最高统帅为正副军师,而以正军师操军令全权,正军师请命于天王行事。初期,太平军实行五军主将制度,以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同主军务。

太平军北出全州时,冯云山中炮牺牲。在太平军攻克道州、郴州后,两州百姓约有五万人加入太平军。在进军长沙时,萧朝贵中炮牺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太平天国就此定都天京。

天京既建,太平军立即出师北伐、西征。北伐军共二万二千五百人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四月初八日从扬州出发,由大将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经安徽、于五月攻下河南归德府;渡黄河进攻北京未果 ;迫近保定被阻;从深州向东攻北京遇大水无法前行。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正月,北伐军退守东光连镇等候援兵。李开芳前去迎接援兵,援兵溃败,李开芳入守高唐州,又退守冯官屯,最终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4月)牺牲。坚守连镇的林凤祥于同年正月粮尽陷落。

西征军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四月二十九日从天京出发,兵分两路:回安庆的军队攻克庐州,将安徽纳入版图;西取武昌的军队,湘潭太平军因领导者无能全军覆没,靖港军退守岳州,洪秀全派石达开前来指挥。在石达开的指挥下,西征军在就将打垮湘军水师,先后攻克汉阳、武昌。在湘军再度来犯武昌时,石达开入江西迫使清军回援,当时在广东起义进入江西的天地会队伍也都加入,太平军的队伍得以壮大。

大封诸王时期

杨秀清凭借手中兵权欲取代洪秀全地位。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七月,洪秀全招韦昌辉、石达开等人诛杀杨秀清,韦昌辉屠杀杨秀清及家人部下等两万余人。韦昌辉的暴行引起众人不满,最终被天京军民共诛。

天京事变后,因石达开斥责韦昌辉的行为,全朝同举石达开执政。石达开执政后,扭转了由于天京事变军事上所处的逆势,取得桐城大捷。洪秀全因石达开声望渐盛而猜忌石达开,迫使石达开出走安庆,并带走了10余万精兵强将。清朝江南大营乘机加紧反攻,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六月攻陷江苏句容,向镇江围攻。朝中联名向石达开求救,未果。十一月镇江陷。十二月天京被合围。

同年十月,石达开领兵从安庆出发,经建德入江西开始远征。最初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活动,后转战于湖南、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曾多次击败清军。由于脱离了太平天国,陷于流动性作战局面,军需物资补给困难,部队的战斗力日益削弱,军心涣散。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吉庆元、朱衣点等 60 多位将领率大军“回朝”,在江西与李秀成会合。石达开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在大渡河边的紫打地被捕,最后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洪秀全的作为令朝中不满,迫于压力,他革掉了两兄的王爵,由朝臣选出大将陈玉成、李秀成和李世贤出兵抗敌稳定战局。战事平稳后,洪秀全任人唯亲,重用他称做外甥的幼西王萧有和、长兄信王洪仁发、次兄勇王洪达、族弟干王洪仁玕、女婿金王钟万信、凯王黄栋梁、捷王黄文胜等。同时,洪秀全把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这几个统帅部下的大将都封了王,以分他们的权力。自此那些得封了王位的将领可不再受本管统帅的管辖,犯法可拒不受制裁,作战调遣也可不听命令。这导致苏州被困危急时,李秀成调不动部下陈坤书。

太平天国末期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二月,曾国藩派湘军从安庆进犯天京。洪秀全一日下三道诏书命围攻松江的李秀成带兵回救天京。李秀成奏请洪秀全请暂避敌锋,用固守天京战略来打败敌人,被洪秀全驳回。李秀成遵诏回救天京,外国侵略者得以重振旗鼓,帮助淮军组成强兵仅供苏南,左宗棠也在外国侵略者的协助下仅供浙东、浙西,太平军陷入两面作战。

九月初,洪秀全命太平军向扎营在天京城南的湘军发动总攻,久攻不下,后因缺乏粮食、冬衣,天平军无法继续进攻。洪秀全为此革去李秀成王爵,令其前往江北攻打长江上游。此时皖北地区已被清军烧光抢光,无处购粮。因雨花台要塞失守,洪秀全又急诏李秀成回京,大军因饥饿死丧几万人,精锐被拖成了疲兵。李秀成军队渡江还没过完,和州、江浦、浦口、下关都失守,九洑州要塞也被攻陷。而在这之前,李世贤在奉诏回京时就留部将李尚扬等守龙游、汤溪,抗拒左宗棠湘军,但洪秀全命李世贤攻打皖南金柱关,不许回救浙江,龙游、汤溪将士守到粮尽力竭,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正月失陷,金华、绍兴等地都相继撤退。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十月,苏州、无锡相继失守,皖北、皖南、苏南、浙江以至天京近畿,尽成荒墟焦土。李秀成奏请从天京撤退保全力量,被洪秀全拒绝。洪秀全命李秀成留守天京、急诏扶王陈得才从陕西率领大军回救,并命干王洪仁玕捧诏亲到丹阳、常州、湖州等地催兵解围。陈得才大军无粮无法归来;在天京附近的苏、浙军队则因天京无粮,不肯前来。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四月十九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也在六月沦陷。天京沦陷后,在长江以南的军队,由李世贤领导,转战江西、福建、广东三省,同治四年十二月(公元1866年2月),在广东嘉应州牺牲。在长江以北,由遵王赖文光联合后期捻军共同抗清,后分东西二军作战,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二月,东路军赖文光等先在山东寿光县弥河覆败,西路军梁王张宗等禹则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七月在在山东从骇河覆败。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四月,留在陕西的西路军袁大斜部队,最後在保安县老岩窑全部牺牲。太平军至此覆灭。

组织结构

编辑

组织成员

农民加入“拜上帝会”或临时投奔革命,可以说到处都有。农民是太平天国基本群众的最大数,是构成太平军的主要力量,其数目约为全军人数的百分之九十。此外,参加太平军的人员还有矿工、担夫、手工业者、城市贫民、会党分子和地主阶级分子等等。

组织形式

太平天国的兵制是仿照周礼“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制度。它的编制,每军设军帅一员,军分前、後、左、右、中五营。每营设师帅一员。每师又分前、後、左、右、中五营,五旅帅分统。旅帅下分一、二、三、四、五五个卒长统带。每卒长下分东、西、南、北四个两统带。每两司马下分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个伍长统带。每伍长下分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伍卒。计军帅统率师帅五员,旅帅二十五员,卒长一百二十五员,两司马五百员。每军官员、伍长、伍卒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人。又卒长、两司马都有正副,应再加六百二十五人。此外,军中还有各典官及听使人等,其人数尚未计算。但是,据记载每军实际人数只有二千五百人。

太平军的兵种,有陆营、水营、土营、马队四种,而陆营为最主要的一种兵种,土营是担任挖地道攻城的特种部队。太平军除男营之外,还有女营。

主要人物

编辑

姓名

身份

简介

洪秀全

天王

原为书塾先生,后创立拜上帝会,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军心中的救世主,担负决策和思想指导方面任务,天京失陷后病重逝世

冯云山

南王

原为书塾先生,与洪秀全一起创立拜上帝会,制定太平天国所有官制、礼制、天历,主裁向全国发出讨伐清朝的吊民伐罪的檄文,在过全州城时中炮牺牲

杨秀清

东王

原为贫农,在洪秀全解救冯云山时,假托天父下凡稳定人心;洪秀全封其为东王,节制其他四王,掌将军令权;发动天京政变欲取代洪秀全,被洪秀全命人杀害

韦昌辉

北王

出身地主家庭,在冯云山感召下加入拜上帝会,被洪秀全封为北王,在天京政变时屠杀杨秀清及其全家,被石达开指责滥杀无辜后杀害石达开全家,洪秀全发布诛杀令,最终被肢解处死

萧朝贵

西王

原为贫农,杨秀清好友,多次假托天兄下凡;被洪秀全封为西王;领兵进攻长沙时,被清军大炮打中胸膛,不治身亡

石达开

翼王

原为富农,金田起义时任左军主将;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封其为翼王;天京政变后他指责韦昌辉滥杀无辜,被韦昌辉杀了全家,后奏请洪秀全诛杀韦昌辉成功;受洪秀全猜忌,出走安庆;被清军抓捕后,凌迟处死

历史评价

编辑

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评价:“太平天国革命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推动了历史巨轮滚滚向前,千百万的太平天国英雄们的鲜血是没有空流的,他们的丰功伟绩,是永垂不朽的。”

现代学者徐勇在《新编中国史话·军事战争卷》中评价:“太平军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一支组织有序能征善战的武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现代学者管仕福在《太平军的训练——中国军训近代化的开端》中评价:“太平军走在中国其它军队前列的、具有现代军事学雏形的有限的新式训练,加上他们的具有农民民主思想的政治训练,比较全面地启动了中国军队近代式训练的大门。从此,中国军队的训练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现代学者贾熟村在《对太平军的历史考察》中评价:“太平军兵由将招,饷由将筹,形成以家族为核心、以同乡为外围的大大小小的集团,较清军绿营兵有更强的战斗力。久而久之,其弊端也突出显现,各集团之间,互争雄长,互相仇杀,损失惨重。太平军军纪败坏,互相仇杀,终成太平天国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世纪念

编辑

江阴市华士镇华明村的倪家湾有一处文物胜迹——太平军丰功碑亭,是为纪念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二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在华士全歼八百“常胜军”(即洋枪队)之役,宏扬民族精神,于1985年10月由江阴县人民政府建立。亭呈六角形;碑为大理石质,高 1.30米,宽0.65米,详尽地记载着太平军及江阴人民英勇抗击英国殖民侵略者的光荣历史。

太平军

太平军丰功碑亭

轶事典故

编辑

清末至民国年间,海宁硖石镇横头一带,每逢八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烧红糖芋艿粥吃,以表示给太平军做生日。相传,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二十三日,一支太平军队伍攻下硖石,不少百姓因谣言外出逃避躲藏,有个太平军将领巡查时发现有户人家留有病弱的产妇和婴儿,就送去了大米、鸡蛋和红糖,并为她烧煮。得知百姓外逃原因,太平军带着许多糕团到山上劝说百姓回家。第二年,海宁农村丰收,横头一带的百姓就把太平军进驻横头的这一天,定为太平军生日,烧香甜的红糖芋艿新米粥吃。后来太平军虽然失败了,当地仍然年年过太平军生日。

艺术形象

编辑

类型

作品名

时间

简介

电影

《天国恩仇》

1986年

讲述了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后,太平军余部高玉龙找当年的叛徒复仇的故事

电视剧

《太平天国》

1988年

讲述了太平军从成立到灭亡的故事

电视剧

《太平天国》

2000年

讲述了太平军起义的故事

纪录片

《太平天国》

2009年

讲述了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刘安平著. 《曾国藩大传》从团练大臣到组织湘军[M]. 北京: 现代出版社, 2017.01: 97-98.

[2]王仁忱等编. 《中国近代史 第1册》太平天国起义前在理论上级组织上的准备[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02: 117-121.

[3]王仁忱等编. 《中国近代史 第1册》拜上帝会的初期斗争和起义条件的逐步成熟[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02: 121-122.

[4]苏双碧著. 《洪秀全传》金田团营[M]. 1989: 130-142.

[5]王仁忱等编. 《中国近代史 第1册》永安建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02: 125-128.

[6]贾全忠主编. 《中国通史 第6卷 图文版》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M].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19.11: 1835.

[7]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序论·太平天国史卷一·前期飞跃发展的革命形势[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29-39.

[8]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六·太平天国史卷四十七·石达开[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811-1826.

[9]冯小琴主编. 《中国近代史》天京变乱[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12: 73.

[10]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一·太平天国史卷四十二·洪秀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633-1688.

[11]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序论·后期艰苦卓绝的战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68-78.

[12]钟文典著. 《太平军在永安》附录·太平天国革命的基本群众[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2.08: 132.

[13]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志八·兵·总说[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063-1065.

[14]贾熟村. 对太平军的历史考察[J]. 《河北学刊》, 2004-09-20, (05): 155-160.

[15]李元鹏著, 黄朴民主编. 《中国兵学通史 近代卷》太平军的治军、训练与战术[M]. 长沙: 岳麓书社, 2022.01: 191-195.

[16]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 广东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编. 《太平天国史论文集 续集》金田起义前的战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03: 404-407.

[17]王仁忱等编. 《中国近代史 第1册》金田起义[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02: 123-125.

[18]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二五太平天国史卷四十六·韦昌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795-1810.

[19]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二·太平天国史卷四十三·冯云山[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705-1726.

[20]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三·太平天国史卷四十四二·杨秀清[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727-1764.

[21]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传四·太平天国史卷四十五·萧肖朝贵[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1765-1794.

[22]罗尔纲著. 《太平天国史》序论·太平天国革命永垂不朽[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09: 79-94.

[23]徐勇主编, 岳成驰本卷主编. 《新编中国史话 军事战争卷》太平军军制—最为完备的农民起义军军制[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2000.11: 224.

[24]管仕福. 太平军的训练——中国军训近代化的开端[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2-25, (02): 129-131.

[25]王萍舫. 太平军丰功碑亭[J]. 《江苏地方志》, 1997-08-15, (03): 54-55.

[26]浙江民俗学会. 《浙江风俗简志》太平军生日[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11: 318-319.

[27]《天国恩仇》EB/OL.豆瓣电影. 1986[2023-11-08].

[28]《太平天国》EB/OL.豆瓣电影. 1988-11.28[2023-11-08].

[29]《太平天国》EB/OL.豆瓣电影. 2000-07-10[2023-11-08].

[30]《太平天国》EB/OL.豆瓣电影. 2009[2023-11-0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693/

(28)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教民时期
  4. 五军主将时期
  5. 大封诸王时期
  6. 太平天国末期
  7. 组织结构
  8. 组织成员
  9. 组织形式
  10. 主要人物
  11. 历史评价
  12. 后世纪念
  13. 轶事典故
  14. 艺术形象
  1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