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1636年),字如岳,陕西安塞(今陕西延安市安塞区)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第一代闯王。
人物生平
编辑揭竿起义
高迎祥是陕西安塞人,世代务农,具体出身及日期不详。早年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且体力过人。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旱灾、蝗灾极为严重。百姓无以为食,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饿死不少人。地方官府依旧催逼捐税,农民不能忍受,抗粮暴动和聚众起义的事件接连发生。崇祯元年(1628年)明廷朝政腐败,连年饥荒和多次增加田赋税致使农民卖儿鬻女,甚至人食人。农民疾呼,与其坐等饿死,不如起义求生。高迎祥顺势自称“闯王”,揭竿起义,上阵时身着白袍白巾一马当先,在安塞(今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延庆府一带率部活动。
众军云集
崇祯三年(1630年)十一月,高迎祥部与王嘉胤、王自用部会合东渡入晋。崇祯四年(1631年)四月,起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与他一派的王自用联合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李自成及其侄李过等三十六营,会于山西。分道四击,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
兵败南渡
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王自用在河南济源病死,高迎祥与张献忠、罗汝才等转战于晋、豫、冀三省交界地区,消耗很大,逐渐处于困境。八月,高迎祥在河南淇县被明将汤九州打败,身负重伤,幸赖战马腾跃脱险。同一年冬天,高迎祥带领农民军24营十余万人南下豫北,明军追踪而至,形成包围之势。高迎祥等为摆脱困境,南渡黄河,向明军力量薄弱的河南腹地进军。一月之中,控制了大半个河南省,并分兵五路,攻击武关,四川、陕西、湖广等地官军纷纷告急。明廷即令陈奇瑜总督陕西、山西、四川、河南、湖广五省之军务,向起义军反扑。
1633年起义军路线图
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房县(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保康(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入四川。二月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破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为四川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女)所扼。就分起义军为二,一路走湖广(指湖北、湖南),另一路由高迎祥率人马冲破明军防线进入陕西南部。
诈降突围
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高迎祥、李自成等部被陈奇瑜、卢象升、洪承畴击败,损失惨重,起义军误入车厢峡(今陕西安康县附近),被明军包围。峡长40里,群山矗立,栈道阻断。连雨20日,弓矢皆湿,马乏倒毙,粮草匮乏。七月,谋士顾君恩向李自成献计伪降,用珍宝贿陈奇瑜左右及各将帅,要求投降。陈奇瑜允许他们回籍耕田。起义军就突破其包围出车厢绝谷,北走宝鸡。不久与张献忠再次在关中汇合,势力复振。他们在北至庆阳(今甘肃省庆阳市)、南至整屋(今陕西省),西至平凉(今甘肃平凉市)、东至潼关(今属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的广大区域内灵活作战,不断取得胜利,队伍也不断壮大。陈奇瑜因失败被捕下狱,崇祯以洪承畴代陈奇瑜为五省总督。
高迎祥、李自成乘洪承畴处置西宁兵变无暇东顾,率部入巩昌、平凉、临洮、风翔诸府数十州县,击败贺人龙、张天礼军,杀固原道陆梦龙,围陇州40余日。待洪承畴卷土东进,高迎祥、李自成入终南山(今陕西省西安市)。稍后东出,破东州、灵宝、汜水、荥阳。闻左良玉军将至,移师梅山、溱水间,分兵拔下上蔡,烧汝宁外城。同年十二月,高迎祥、李自成联军自陕西入河南,攻克卢氏(今河南省卢氏县),很快控制了洛南(今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到南阳(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地区。
汇军东征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河南上蔡、荥阳,农民军共约二三十万人。得知洪承畴出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合兵来攻,起义军中最强大者13家72营首领聚会于荥阳,商议作战策略。起义军用李自成“宜分兵定所向,联合作战,分兵出击”之策,分路发展,让明军疲于应对,决定出兵四路,西、南、北三面防御,主力向东突围。凡起义军所攻取的城邑,子女玉帛大家平分。高迎祥与张献忠以及李自成部东征安徽,攻打明军之薄弱点。一路势如破竹,先攻下固始、霍丘,又攻下并焚烧寿州,顺势攻陷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杀知州尹梦龙、州判赵士宽、尚书张鹤鸣,乘胜攻陷凤阳,焚烧明皇陵,杀朱相国,斩指挥袁瑞征、吕承荫、知府颜答暄、推官万文英等,尽放囚犯百余人。明思宗朱由检得知后,穿上素服哀哭,派官员到宗庙告祭。
凤阳大捷后,高迎祥与张献忠分兵,西趋归德(今河南商丘),进屯新郑、密县,入南阳。四月,高迎祥部又会合罗汝才(别号“曹操”)、惠登相(别号“过天星”)等部起义军由嵩县、灵宝、陕州进入陕西。五月,高迎祥部与张献忠等各路起义军会师于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合兵二十万,直逼西安,连营五十里。洪承畴、曹文诏死守,高迎祥移兵西攻平凉,设伏宁州湫头镇,诱杀明将艾万年、曹文诏。七月,高迎祥再次向西安挺进未果,向西攻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八月,高迎祥率部攻扶风、岐山等县。九月,高迎祥、李自成、献忠合兵,与洪承畴大战关中。十月,起义军不敌明军,献忠等部出潼关,分十三营东进。高迎祥、李自成大战渭南、临潼,东逾华阴南原绝岭,出朱阳关。十一月,高迎祥、李自成、献忠会师河南阌乡,合攻左良玉军,攻陷陕州,直逼洛阳,攻占光州、霍丘后,向江北挺进。
被擒身死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高迎祥、李自成部未能攻下庐州,转攻含山、和州,擒杀了知州黎宏业、御史马如蛟等。后继续围困滁州,但知州刘大巩、太仆寺卿李觉斯坚,久攻不下。卢象升、祖宽、罗岱、杨贡恩等部赶来支援,与高迎祥等部激战朱龙桥,尸体阻塞河道,河水为之断流。后高迎祥等部北攻寿州,原御史方震孺坚守。高迎祥等部折而向西,进入归德,被明边防将领祖大乐打败。二月,高迎祥等部攻密县、破登州,击杀明将汤九州,进军邓州、郧阳。
高迎祥部众分道进犯南阳、裕州,在令祖大乐等人进攻下,高迎祥、李自成的精锐几乎被杀尽。高迎祥又分兵再次入陕,由郧阳、襄阳奔向兴安、汉中,李自成由南山越过商县、洛南,走延绥,侵犯巩昌北境。是年七月,高迎祥出南山,挥师直驱西安,军至周至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水库),遭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大战四昼夜被俘,押至北京,因不屈被凌迟处死,自此而亡。故起义军复推其侄李自成为新“闯王”。
历史评价
编辑明朝大臣常自裕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疏中评价:现存九十余贼寇头领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闯王高迎祥,应该集中兵力迅速击败他,他一死,其他人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清代学者张廷玉在《明史》中评价:当时贼寇搞乱了关中,有名字的贼首有十多个,高迎祥势力最强,拓养坤人数最多,他们两个人也就是所谓的闯王、蝎子块。
当代学者田原在《古代农民领袖百人传》中评价:高迎祥注重群众纪律,对部下要求很严格,不拉夫(指强拉民夫为其做各种杂务),不扰民,维护劳动群众的利益。
人物争议
编辑车厢峡争议
关于高迎祥众误入车厢峡一说,后世记载中有争议。明代文秉在《烈皇小识》中提及起义军是被困于汉中栈道。《明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中记载起义军的被困地点是车厢峡。近代学者顾诚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认为车厢峡之说存疑,不准确。从当时陕西巡按傅永淳,兵部尚书杨嗣昌,瑞王朱常浩等人的奏疏里,可以肯定被困地点应该在汉中栈道附近。车箱峡长达四十里,是个不小的地方。然而到目前为止,无论在兴安地区还是在汉中地区都还没有查到它的确切位置。所以,“车厢困”的说法,把起义军被困地点确定在兴安县是不妥当的。
被困地争议
关于高迎祥众在汉中被困的起义军究竟包括哪几部,也还存在争议。大多史籍的作者,都说主要是李自成部。中国清代学者毛奇龄《后鉴录》中提到的有李自成部,说李自成“奉”闯王奔入兴平之车箱峡,而兴平在咸阳附近,与起义军被围困的地点也不相符。且并毛奇龄未详细介绍其余部。明代学者文秉在《烈皇小识》中提及的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等部。可是,明代陕西巡抚练国事转述明代大臣陈奇瑜的奏疏,列举的受抚起义军有八大王部万三千余人,蝎子块部万五百余人,张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其中确切无疑的有张献忠(八大王)、蝎子块和张妙手三部。所谓“八大王又一部”究竟是指南营八大王,还是指依附于张献忠的另一支队伍,目前还弄不清楚。奏疏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李自成部,所以汉中被困的起义军是否包括李自成部在内,还缺乏原始材料来证明。史籍中多认为李自成是闯王高迎祥的闯将,闯王高迎祥部是否也被困于汉中,没有确切的记录。
被俘原因争议
关于高迎祥被俘的原因,后世也有争议。《明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中记载,高迎祥是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而被俘的。但故近代学者谢天佑和简修炜在《中国农民战争简史》中提到是因起义军饥饿太甚,人困马乏,闯王又染病,故而被擒。
人物关系
编辑外甥: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第二代“闯王”,大顺政权建立者。
外甥:李自敬,李自成之弟,在李自成死后继位,后不知所踪。
影视形象
编辑2003年出品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演员刘培清饰演高迎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