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鸡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勺鸡(学名:Pucrasiamacrolopha)为雉科勺鸡属中型鸡类,别名柳叶鸡、角鸡。体长40-63厘米,体重0.76-1.18千克。勺鸡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及趾等均暗红色。雄鸟头部为金属暗绿色,具有黄褐色或黑色羽冠和角状的羽簇,颈侧具有白色斑块;上体羽毛披针形,紫灰色;初级飞羽为黑褐色,次级飞羽为黑褐色;下体中央自喉至下腹为栗色;外侧尾羽为灰色;尾下覆羽为暗栗色,具有一个长度适中的钝形距。...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为雉科勺鸡属中型鸡类,别名柳叶鸡、角鸡。体长40-63厘米,体重0.76-1.18千克。勺鸡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及趾等均暗红色。雄鸟头部为金属暗绿色,具有黄褐色或黑色羽冠和角状的羽簇,颈侧具有白色斑块;上体羽毛披针形,紫灰色;初级飞羽为黑褐色,次级飞羽为黑褐色;下体中央自喉至下腹为栗色;外侧尾羽为灰色;尾下覆羽为暗栗色,具有一个长度适中的钝形距。雌鸟喉部白色,耳簇短,为浅黄色;耳羽后下方具淡棕白色斑块;上体棕褐色,具有带斑点的淡黄色细纹;下体淡黄色,具有黑色条纹。

演化

编辑

根据化石资料显示,鸡形目可能起源于第三纪,鸡形目内部各科的分化距今约7000-9000万年,雉科的许多属见于上新世,第四纪更新世已有许多现代类群。第四纪冰期造成许多鸟类的大灭绝,在冰期到来时,适合勺鸡生长的生境不断缩小且南移,种群为了避难,可能大规模的向南扩散。种群大规模的扩散发生在距今不远的更新世,不同种群之间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

形态特征

编辑

勺鸡为中型体型雉类,雌雄异色,体长40-63厘米,体重0.76-1.18千克。虹膜褐色,嘴黑;脚及趾等均暗红色。

雄鸟头部暗绿色,具黄褐色或黑色冠羽和角状耳簇;喉为黑色,带亮绿光泽;颈侧具白色斑块。上体羽毛披针形,紫灰色,内外各具一个黑色沾栗色的纵条,两者合成“V"形图案;肩羽大部分为棕褐色,有白色或皮黄色羽干纹;翅上覆羽为黑褐色,具有灰色杂以黑褐色细点的轴纹;初级飞羽为黑褐色,具有棕白色的羽端,次级飞羽为黑褐色,杂以棕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同色的羽缘和羽端;下体中央自喉至下腹为栗色;下腹羽基为黑褐色,端部浅栗棕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的中部为褐灰色,再外侧有“V”形栗色纵带;外侧尾羽为灰色,有三道黑色的横斑;尾下覆羽为暗栗色,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的端斑。具有一个长度适中的钝形距。

雌鸟头顶和额羽基黑色,羽端棕褐;头部具有较长的外侧冠羽,棕色杂以黑斑,并具黑色羽缘;眼后有一宽阔的棕白色而密缀以黑点的眉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耳羽后下方具淡棕白色斑块。上体大都棕褐色,各羽密布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并贯以浅淡色羽干;上背黑斑特大而著,羽干纹粗著;下体淡黄色,具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尾较雄鸟短;尾上覆羽与下背同色,但中央具粗著黑斑或“V"形黑纹,羽干纹浅栗。

雏鸟嘴铅黑色,脚肉红色,全身密被绒毛。头部浅棕色,自眼先起有一棕褐色贯眼纹;嘴铅黑色;颈部与头部同色;喉白色;腰背部毛色加深呈棕栗色;两翼具铅色羽轴,端部开裂,露出棕色羽毛;下体白色。

量度

雌鸟

雄鸟

体重

932克

760-1184克

体长

39.5-51.8厘米

53.0-62.6厘米

嘴峰

1.9-2.4厘米

2.2-2.7厘米

16.5-21.0厘米

20.5-22.5厘米

10.7-10.8厘米

18.2-25.5厘米

跗蹠

4.6-5.8厘米

5.7-6.7厘米

勺鸡

勺鸡 雌鸟

勺鸡

勺鸡 雄鸟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勺鸡分布于阿富汗、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

中国分布

勺鸡在中国为留鸟,广泛分布于华北(河北、北京)、华东(安徽、浙江)、华东(河南、湖北、湖南)至西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亚种分布

根据国际鸟类学大会世界鸟类名录(IOC World Bird Names, version 13.1)的分类标准,勺鸡有9个亚种,在中国分布有5个亚种,如下表。

亚种名称

学名

分布地区

勺鸡指名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macrolopha

拉雅山西部

勺鸡云南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meyeri

中国中南部山区(四川西部至云南西北部)

勺鸡陕西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ruficollis

中国中部山区(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和四川西部)

勺鸡河北亚

Pucrasia macrolopha xanthospila

中国陕西北部至东北地区

勺鸡安徽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

中国安徽西南部

勺鸡东南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

中国中部山区(湖北、四川南部至福建)

勺鸡阿富汗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castanea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勺鸡克什米尔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biddulphi

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北部

勺鸡尼泊尔亚种

Pucrasia macrolopha nipalensis

尼泊尔西部

栖息环境

勺鸡性喜湿,基本上分布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除少数高山地区外,年平均温度7-21℃,年降水量500-1500毫米。勺鸡是典型的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中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也能适应次生植被。繁殖地主要在海拔1800-2100米之间的阳坡,越冬地主要在阳坡和西南坡向。夜宿主要在阔叶树的树枝上,也可夜宿于针叶树上和灌丛中,严冬季节夜宿在岩石下或避风雪的草丛中。

勺鸡栖息地常见的针叶树有白皮松(Pinus bungeana)、云杉(Picea asper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inus thunbergii)等;阔叶树主要为栎属(Quercus)、栗属(Castanea)、桦木属(Betula)、杨属(Populus)的乔木;灌木有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等。

勺鸡

勺鸡在自然栖息地中

生活习性

编辑

鸣叫行为

勺鸡晚上在树上过夜,傍晚上树前、早上下树前雄鸟会鸣叫,叫声“Gua-Gua—Gua!”,一次连叫三声,前两声短促响亮,最后一声稍长而低。勺鸡鸣叫声可传至数百米远,易与其它雉类区分,勺鸡的英文“Koklass”即是因雄鸟的鸣叫声而得名。

节律行为

在一天当中,勺鸡白天活动比较分散,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结群,在灌丛、草地间觅食,或到溪边饮水,夜晚喜欢聚集在一起夜宿,栖于一棵树或相邻多棵树,雄鸟栖点略高于雌鸟,以便警戒。在一年当中,繁殖季节单独或成对在以阳坡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活动,在树上过夜;越冬季节则结成小群,在阳坡或西南坡向的疏林灌丛活动,在岩石下或避风雪的草丛中过夜。栖息高度随着季节变化而上下迁移。

觅食行为

勺鸡在地面觅食,行动比较隐蔽。勺鸡是典型的植食性雉类,以植物的嫩叶、花、果实和种子为主食;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到类,苔藓和均可取食,主要有云杉、桦树、鳞毛蕨等,也取食昆虫、蜘蛛蜗牛等动物性食物和真菌。

防御行为

勺鸡的天敌主要有赤狐(Vulpes vulpe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大鵟(Buteo hemilasius)、普通鵟(Buteo japonicus)、雀鹰(Accipiter nisus)、蛇类等动物。雀鹰和大鵟在冬春季节捕食成鸟;蛇类在繁殖期会捕食鸟蛋;赤狐和豹猫对成鸟、幼鸟及卵均有危害。勺鸡遇到天敌会惊飞,雄鸟边飞边鸣,雌鸟只飞不鸣。雌鸟若在孵卵期遇到险情,则静伏于巢中,险情持续时间较长才会飞出巢穴。

社群行为

勺鸡在越冬期的10月份形成雌雄混合群体,进入11月则根据雌雄性别不同,分别组成单一性别的群体,即性别隔离,集群活动逐渐明显;隆冬时节(12月-1月)性别隔离进入盛期,2月以后性别隔离现象又逐渐减少。勺鸡在中国江西常见与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一起活动或觅食,在中国浙江冬季偶见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在一起觅食。

生长繁殖

编辑

发情期

勺鸡雄鸟在春季发情期经常鸣叫,具有领地意识。雄鸟求偶炫耀为侧面型,即围绕雌鸟漫步,边走边叫,时而快走几步,当走到接近雌鸟头部的位置时,雄鸟低垂靠近雌鸟一侧的翅膀,并把另一侧翅膀向上扩展,对雌鸟展示背部羽毛,同时尾羽扭转以展示腰部和尾上覆羽,颈部羽毛膨展,冠羽和耳簇竖起。

繁殖期雄鸟为争夺雌鸟而打斗时,姿态和家鸡相似,双方跳起以喙、脚攻击对方,跳起高度可达30厘米,落地后翘尾低颈对峙,然后再跳起重复打斗动作,如此反复5-6次,直到一方逃离。

勺鸡繁殖期间成对活动,但配对时间较短,交配后雌鸟很快离开雄鸟,单独完成筑巢和孵卵。

筑巢期

勺鸡的巢主要由枯叶、枯草和勺鸡自身的羽毛搭建而成;其中,枯叶是构成的巢壁的主要材料,主要是为栎树、野核桃等乔木的落叶;巢底部衬垫羽毛和少量的干草,起到隔热的效果。枯叶大约占整个巢材的70%,羽毛大约占29%,而枯草及其他材料所占比重很小,约为1%。巢深陷于周围的落叶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透气性。巢的内部温度明显大于周围环境温度,保温性能好。

产卵期

勺鸡产卵数为6-9枚,卵土黄色或浅棕色,具栗褐色斑点,平均重36.2克,平均大小为4.72x3.42厘米。孵卵由雌鸟担任,雌鸟产出最后一卵后即开始坐卵,孵化期25天。雌鸟孵卵时若出现险情即静伏巢中。孵卵时间越长,恋巢性越强。

育雏期

雏鸟5月底-6月初孵出。出壳后即能独立活动,几天之后即可短距离飞行,2周龄时出现掘土觅食行为,3周龄可发出示警鸣叫,1月龄可飞高1米以上,雏鸟之间出现打斗行为,13周龄,羽色开始向成鸟转化,发育至亚成体水平。17周龄后,体重及羽色已与成鸟相似。

人工养殖

编辑

养殖技术

勺鸡是最不易饲养的野生雉类之一,欧洲人自1864年开始从中国引种驯养,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人工种群至今很小,分散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在中国进行的饲养研究中,发现勺鸡野性强,野外捕捉成鸟饲养常拒食或碰撞而死,难以成活,应野外采卵,人工孵化饲养而成,但为避免近亲繁殖,每年应引入少量野生个体补充种群,参加繁殖。勺鸡饲料中青绿饲料比例要大,粗蛋白含量应低,进入繁殖期后可选用蛋白含量稍高的饲料。笼舍面积要大,高度不低于2.5米,通风透光性要好。

病害防治

勺鸡人工饲养易患多种疾病,常见病有鸡白痢、软腿病、恶食癖、腹泻拉稀、鸡瘟、球虫病、羽虱等,应对勺鸡笼舍的地面和各种饲养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并在饲料和水中添加药物预防疾病发生。

物种保护

编辑

物种现状

2002年,安徽亚种和东南亚种的数量可能少于约10000只。2016年,勺鸡分布范围广,大于2万平方千米;种群数量在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够快,十年或三代中下降速度小于30%;种群总数量大于1万只。中国的种群规模约为100-10000对。

致危因素

由于勺鸡对高海拔和森林植被的依赖性,导致其分布区隔离,栖息地呈明显的片段化。勺鸡的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日趋严重。一些地区存在林区群众进山放牧或采集野菜时,无意中损坏巢卵,或有意的破坏,煮食卵的现象。对勺鸡的狩猎等人为因素也阻碍了勺鸡数量增长。

保护等级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勺鸡列为无危(LC)。

2021年,勺鸡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中国已在勺鸡分布区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如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6-08].

[2]赵正阶. 《中国鸟类志 上 非雀形目》[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90-392.

[3]Pucrasia macrolopha.IUCN. [2023-06-08].

[4]郑作新等.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四卷 鸡形目》[M]. 科学出版社, 1978: 155-160. [2023-06-08].

[5]郑光美. 《中国雉类》[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03-318.

[6]刘阳, 陈水华.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1: 52.

[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6-08].

[8]唤玲. 从m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探讨勺鸡种群的遗传结构[D]. 安徽大学, 2006[2023-06-08].

[9]周天林, 王丕贤, 韩芬茹. 关山林区勺鸡生态的初步研究[J]. 动物学研究, 1996, (01): 52-58. [2023-06-08].

[10]Pucrasia macrolopha.avibase. [2023-06-08].

[11]樊龙锁, 郎彩勤, 孙剑, 史荣耀. 越冬期勺鸡集群行为的观察[J]. 四川动物, 2005, (02): 191-192. [2023-06-08].

[12]姜海瑞, 薛文杰, 王晶琳, 张履冰, 徐宏发. 秦岭西麓勺鸡巢及卵的初步观察[J]. 四川动物, 2007, (03): 576-578. [2023-06-08].

[13]周天林, 韩芬茹, 王根旺, 张来军. 勺鸡的生态饲养研究──食物配给和疾病防治[J]. 甘肃高师学报, 2001, (05): 67-69. [2023-06-0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853/

(19)
词条目录
  1. 演化
  2. 形态特征
  3. 分布栖息
  4. 分布范围
  5. 世界分布
  6. 中国分布
  7. 亚种分布
  8. 栖息环境
  9. 生活习性
  10. 鸣叫行为
  11. 节律行为
  12. 觅食行为
  13. 防御行为
  14. 社群行为
  15. 生长繁殖
  16. 发情期
  17. 筑巢期
  18. 产卵期
  19. 育雏期
  20. 人工养殖
  21. 养殖技术
  22. 病害防治
  23. 物种保护
  24. 物种现状
  25. 致危因素
  26. 保护等级
  27. 保护措施
  28.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