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哈萨克族是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中国的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的哈萨克人散居在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德国、美国等国家。哈萨克族主要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历史上曾用古突厥文,后转为回鹘文,到10世纪广泛使用阿拉伯文字。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起源,学界存在多种解释。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该名称始于15世纪,与15世纪60年代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

哈萨克族是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中国的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的哈萨克人散居在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德国、美国等国家。哈萨克族主要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历史上曾用古突厥文,后转为回鹘文,到10世纪广泛使用阿拉伯文字。

族称来源

编辑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起源,学界存在多种解释。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该名称始于15世纪,与15世纪60年代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别克汗的引导下迁移有关,他们为了逃避阿布尔海尔汗的统治而被称为“哈萨克”,意指“避难者”或“脱离者”。另一解释将“哈萨克”与《唐书》中的“可萨”及“乌孙”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在音译上相似。此外,公元982年的《世界境域志》中已有“Kasak”这一名词,与哈萨克族相似。

"哈萨克"这个名称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汉代,这个族群被称为“奄蔡”。到了唐代,名称演变为“可萨”、“阿萨”、“曷萨”和“葛萨”。15世纪,中亚的哈萨克民族已逐步成型。尤其是在哈萨克汗国建立后,哈萨克人被称为“乌兹别克-哈萨克人”,并逐渐简称为“哈萨克人”。16世纪初,“哈萨克斯坦”一词出现,意指境内居民。17世纪,俄国在与中亚的交往中并未正确区分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文献中,“吉尔吉斯人”通常指哈萨克人,或者称哈萨克人为“吉尔吉斯-凯萨克人”、“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等。18世纪,欧洲文献常将哈萨克人误称为“吉尔吉斯-凯萨克人”和“吉尔吉斯-哈萨克人”,到1867年,简称哈萨克人为“吉尔吉斯人”。直到1925年,苏联政府正式恢复使用“哈萨克人”称谓,并在1936年正式采用“哈萨克”名称。

族源传说

编辑

关于哈萨克族起源的传说存在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关于一位军队领袖与天鹅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前一位领袖率领他的军队向东方行进。他们穿越了哈萨克族所居住的戈壁沙漠,经历了酷热和缺水的困境。在这艰难的行程中,名为科列察·哈的尔的年轻军官由于饥渴和过度的劳累,力竭无法继续前行。虽然大家都想帮助他,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没有办法,只得遗弃他。正当科列察·哈的尔生命垂危,天空中出现了奇迹。一个白色的天鹅从天而降,为他带来了清凉的水。在喝下这神奇的水后,科列察·哈的尔不仅恢复了体力,还从病痛中彻底康复。接着,这只神秘的白天鹅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少女,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并结为连理。为了纪念这次神奇的遭遇,他们将自己的后代命名为“喀孜阿克”,这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白天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进一步演变为“哈萨克”,并被采用为整个民族的名称。科列察·哈的尔与这位天鹅少女共同生下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哈萨克的三大玉兹(部落)的始祖: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每个玉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但他们共同的起源与这个神话故事紧密相连。

历史沿革

编辑

溯源

塞种

哈萨克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至四世纪的中亚塞种人。虽存在推测性,但部落名如“塞克托哈拉克”“别斯塞克”“波尔塞克”和“卡尔塞克”中的“塞克”(Sak)与“塞种”对应,反映哈萨克族中塞种人的成分。据阿·潘克拉托娃教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通史》第一卷,原苏联考古学家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塞人陵墓中发现了大量金银器物和反映游牧生活的艺术品。《汉书·西域传》提及乌孙人拥有塞种和大月氏血统,再次证实此关系。古代文献,如《穆天子传》和《亚力山大远征记》,描述了塞种人在中亚的活动和存在。古代希腊史学家记述了多个塞种部落如马萨盖特、亚克萨热等,这些部落的分布与哈萨克族居住地相似,说明二者的密切关系。纳黑布鲁斯塔姆的楔形文字石刻中的“提格拉·毫达塞种人”与哈萨克族的主要源地和“尖帽哈萨克”的自称相吻合。

哈萨克族

塞种人铜武士像

大月氏

月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民有案节、大月氏种云。”乌孙是哈萨克族的二大部落之一,是大玉兹的主体部落,因此哈萨克族中有大月氏人的存在。哈萨克族在谈到大月氏人时,也常用“大月民就鸟孙”(Uleyuz~Uysin)这样的称呼。在秦汉之时,月氏部落在敦煌和祁连一带进行游牧,是匈奴的西边大国,匈奴在冒顿单于之前曾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209年,冒顿自立为单于后,攻击了月氏并将他们的首领头骨当作饮器。此后,月氏政权彻底崩溃。在经历了匈奴的攻击后,月氏部落开始向伊犁河流域迁移(公元前174年至公元前160年)。其中一部分西迁的大月氏人被称为"大月",留在原地的一部分与羌人混居,被称为"小月氏"。后来,乌孙部落在米支的帮助下西击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又被迫西迁,其中一部分人留在原地,后来乌孙部落据有了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围的地区。

乌孙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起源,乌孙部落在两千多年前已在汉文史籍中有所记载,被视为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及其主要源流。学者们根据哈萨克族的历史传说和谱系指出,乌孙在狭义上是大玉兹的一个部落,而广义上则表示伊犁、七河流域和南哈萨克斯坦的大玉效各部落的总称。部分伊犁地区的部落如阿尔班、苏万、札刺亦尔等都源自乌孙。学者瓦里汉诺夫甚至认为乌孙是大玉兹的祖先,而19世纪俄罗斯学者阿热斯托夫则认为大玉兹是哈萨克族的祖先。在早期的中国历史记载中,乌孙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间曾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政权。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随后《汉书·西域传》也有专章描述其历史。古代记载中,乌孙部落曾在敦煌和祁连间游牧,其后因被大月氏击败而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在伊犁河流域,乌孙迅速崛起,并与汉朝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孙部落由于各种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逐渐衰退,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康居

“康居”(亦称“康里”)在历史上是哈萨克民族主要的源流部落之一。这一部落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时它不仅仅是一个部落的名称,还代表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地理上,康居位于锡尔河中下游北部,邻接了月氏、大宛、奄蔡等国,并以卑城为都城。语言学角度上,《晋书·康居传》中关于康居王那鼻名称与乌孙的泥靡相近的记录,暗示了康居语言可能与突厥语有所关联。在政治历史上,康居曾与汉朝建立盟关系,两国共同反对乌孙的威胁,而康居王那鼻在晋代也曾向晋朝进献贡品。在政治体制上,康居由国王为最高统治者,此外还有副王,以及五名小王,分别治理自己的领地。在长时间的历史变迁中,康居部落逐渐向锡尔河中下游迁移,并逐步融入成为哈萨克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自己的传统部落系谱中也提到了康居部落,证明其在汉代已存在,并在后续的历史中保持其核心地位,尽管也有部分康居人并入其他民族。

阿兰

阿兰(Alxen)部落不仅是哈萨克民族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族小玉兹的核心部落。多数研究哈萨克历史的学者都认为,现代的哈萨克族阿里钦部落与古代的“阿兰”部族存在直接关联,且阿兰部落是哈萨克族的主要祖先之一。这意味着早在汉代,史籍中提到的阿兰部落就已是哈萨克族形成的关键源流。学者阿肯·坚诺夫(Aken Zhanuly Kenzhebaev)进一步提出,哈萨克族的祖先是由居住在中亚西北部的阿兰部族和后来并入的白奴(Beylq)部族组成的。从公元四世纪开始,阿兰与白奴两部落之间发生了交融,使得部分白奴人民被阿兰部落融合。史书中,“阿兰”的名称首次出现在《魏略》中,描述“奄蔡国,一名阿兰”。而《后汉书》则称其为“阿兰聊”。尤其在《西城传》中提到“蔡,改名兰”。这表明“蔡”与“阿兰”或“阿兰聊”并非同音异字,而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部落名称。历史上,当奄蔡部落崛起时,阿兰部落向奄蔡臣服,合并为“奄蔡”。相反,当阿兰部落强大时,奄蔡部落便归属于阿兰,并统称为“阿兰”。但是,历史记录往往没有明确区分奄蔡与阿兰,而是将它们视为一个部落进行描述。

匈奴

匈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游牧部族,其历史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至公元1世纪结束。在匈奴冒顿单于统治时,该部族扩张势力至辽河东部、葱岭西部、贝加尔湖北部和长城南部。古代哈萨克部族中融入了部分匈奴人,使匈奴成为形成哈萨克族的一部分。乌孙部落占据河西走廊后被月氏部落打败,导致许多乌孙人逃至匈奴并与匈奴人混合。乌孙部落后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并与汉朝联盟,双方曾共同攻击匈奴。乌孙在这场战争中俘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随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其中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则西迁,部分融入了古代哈萨克部族。文献证据表明,北匈奴先后抵达乌孙和康居地区,其中留在乌孙的部分形成了悦般国。哈萨克族的习俗,如餐前洗手,可能起源于悦般人。除悦般人外,其他迁往康居和阿兰地区的匈奴人也与这些地区的居民混合。哈萨克族的某些传统,如普恰克部落的口号“乌依巴斯”,可能与匈奴有关,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此外,某些诺颜山奴蔡墓中的制品与哈萨克人的传统工艺有相似之处,进一步证明了哈萨克和匈奴之间的文化交流。

变迁

突厥汗国时期

突厥族在公元6世纪中叶崛起,并在中国北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根据《周书·突传》,该帝国的版图非常广阔,从中国东北部延伸至里海地区。在这一时期,位于阿尔山至里海之间的哈萨克族各部落均受到突厥贵族的统治。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门发击败了柔然,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其领导人自称为伊利可汗。到公元582年,由于内部的政治争执,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导致哈萨克部落同时受到两个突厥贵族的统治。

突骑施汗国时期

突骑施汗国的统治阶层是突骑施部的贵族,这是西突厥五部咄陆中的主要部落。历史文献显示,突骑施部是乌孙大禄部的后代,而乌孙大禄部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陆。哈萨克族称突骑施部为撒里乌孙,进一步强调了其与乌孙的血统关系。公元699年到779年之间,突骑施部主导了原西突厥的地域。当西突厥灭亡后,突骑施部迅速崛起。但在唐朝期间,突骑施部内部因为黄姓和黑姓的对立而发生了持续的冲突,这导致部落内部不稳。由于唐朝当时正忙于处理安史之乱,未能对突骑施部的内部纷争进行干预,从而导致突骑施部的逐渐衰落。随后,葛逻禄部崛起并取代了突骑施部的统治地位。

葛逻禄汗国时期

葛逻禄是突厥的一个部落,据《新唐书》描述,它位于北庭的西北及金山的西部,涵盖多岭区域,与车鼻部相邻。其他文献,如沙碗的《西突厥史料》,揭示了葛逻禄的地理位置在乌伦古河上。《西域图志》进一步指出它位于乌伦古河和喀喇额尔齐斯河之间,认为仆固振水就是现今的喀喇额尔齐斯河。葛逻禄统治的部落有谋落、炽俊和踏实力等。在唐高宗的永微时期,他们成为了车鼻可汗的臣民,并随后成为了唐朝的内部部落。他们的领地位于东、西突厥之间,随着这两个大部落的兴衰而改变归属。葛逻禄部后向南迁移,自称三姓叶护,逐渐扩大其势力,使突厥诸部望风而避。在8世纪,他们与唐朝关系密切,频繁派使者前来朝贡。到了8世纪末,他们已成为突厥统治下的古代哈萨克部落领袖。到9世纪,七河地区居住有众多部落,如丘马克、克阿克、加波契依德、突骑施等。但到了10世纪初,东部的样磨部落入侵了这个地区,并与契厄尔等部落合作,成功地占据了巴拉萨农市,建立了喀喇汗国,取代了葛逻禄的统治地位。

喀喇汗王朝时期

喀喇汗朝在大约十世纪上半叶形成,至十二世纪初衰落。其统治范围覆盖了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和南迪区、河中地区和新疆西部。喀喇汗朝有两个统治中心:巴拉萨衮和喀什噶尔。初期的喀喇汗朝被分为长支和幼支,其中长支的统治者为大可汗,其称号为“狮子喀喇可汗”;而幼支的统治者为副可汗,其称号为“公驼喀喇可汗”。十世纪末,喀喇汗朝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别为哈三派和阿里派。11世纪上半叶,王朝正式分裂,东西部的统治者矛盾重重,频繁发生冲突。到了十二世纪初,喀喇汗朝在契丹人耶律大石的侵袭下灭亡。

西辽时期

西辽是契丹族在12世纪西域所建政权,存在于公元1124年至1218年,其统治范围包括现今的新疆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新疆各族,包括古代哈萨克部族,都受到了其统治。这一政权的形成起源于辽朝在1124年被女真人打败后的崩溃,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迁,途中灭掉咚喇汗朝并创建西辽。初始,耶律大石在唐朝北都护境内活动,后在1130年自称天皇帝,并在1133年在楚河流域建都。耶律大石逝世后,政权经历了太后摄政及宫廷政变。直到13世纪初,蒙古族崛起并在1218年灭掉了西辽。

蒙古汗国时期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族在中国北方迅速崛起并建立了蒙古汗国,一时间,其影响力遍及世界。在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统领下,蒙古部不断扩大其疆土,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诸多游牧部落。成吉思汗将领土扩展至兴安岭东部,接壤金朝的南部,包括阿尔泰山的西部,以及北部的贝加尔湖区域。此期间,蒙古汗国吸纳了许多古代哈萨克部落,如克烈部、乃部部察部和康里部等。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汗国对中亚的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征服。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他所建立的帝国包括蒙古本部、中国的北部、南西伯利亚、中亚以及高加索地区。在其后的时期,古代哈萨克部落分布在多个汗国之中,例如金账汗国及白帐汗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哈萨克部落在蒙古汗国的统治下有所变动,部落之间的边界发生变化,并在不同的地区广泛分布。十五世纪初,哈萨克部落在多个汗国间互相交错分布,如阿布尔海尔汗国、诺泵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综死斯坦汗国等。这些部落在各个地区有所交织,如哈萨克斯坦、伏尔加、雅尔玛兹河以及七河地区等,其中每一个部落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哈萨克汗国

建立

哈萨克汗国在哈萨克族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它在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五世纪中叶,阿布尔海尔汗国的内部冲突达到高潮,随后受到蒙古瓦刺军的入侵,进一步削弱了其国力。在连续的战争和外部压力下,国家的生产和民生受到严重影响,民众对和平的渴望日益加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456年,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联合起来,带领哈萨克部落西迁至楚河地区,并得到袋元儿斯坦汗国的支持,成功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的建立成为一个吸引点,许多原本生活在阿布尔海尔汗国的哈萨克人纷纷加入,使得短短的二十年内,哈萨克汗国的人口增长到了二十多万。

发展

哈斯木汗在1511年至1523年的统治期间,使哈萨克汗国达到了巅峰。据《拉什德史》《昔班尼传》(《Xaybannama》)等文献资料显示,哈斯木汗统一了各个古代哈萨克部落,创建了地域辽阔的哈萨克汗国。在他的领导下,16世纪二十年代,哈斯木汗将统治扩展到了哈萨克草原的各个角落,包括南部的锡尔河流域,东南的七河地区,东北的巴尔喀什湖地区以及西部的玉雅克河流域,其中萨拉依什克城在1518年或1523年被纳入哈萨克汗国的版图。同时,土尔克斯坦城在16世纪初成为哈萨克汗国的首都,并维持了这一地位约二百年,直至18世纪。而根据1530年的记录,来自莫科斯公国的使者达克拉·古本在向莫斯科汇报时也提到哈萨克汗国的强大,如塔什干王两次交战都不敌哈萨克军队。

衰落

1523年哈斯木汗去世后,哈萨克汗国内部爆发了对汗位的争夺。哈斯木汗之子马玛什短暂继位后被杀,由哈斯木汗的弟塔赫尔继任,但塔赫尔统治期内,对内暴虐无道,对外四处出击,哈萨克汗国逐渐衰落。他去世后,布达什和哈克那尔先后继位。哈克那尔时期,汗国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经济和贸易繁荣,但其去世后,国家再次陷入内部斗争。到1598年,额什木汗统治期间,短暂地重新统一了汗国。但随后,蒙古的准噶尔部对哈萨克汗国发起攻击。汗国在头克汗统治期间,面临四个势力的内部分裂,被分为三个玉兹。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汗国遭遇准噶尔部的多次侵略,造成了严重损失。但到1729年,哈萨克军队反击准噶尔,成功收复了部分失地。

灭亡

十九世纪后期,哈萨克汗国遭遇沙俄侵略,导致其衰亡。19世纪初,小玉兹的统治体系由于领导的缺位和内部斗争开始崩溃。中玉兹在领导人阿布责汗死后,也出现了不稳定和分裂,多次更迭统治者。大玉兹受到浩罕汗国的侵入,导致哈萨克人被迫分散,有的成为浩罕汗国的属民,有的逃至中俄边境成为清朝或沙俄的臣民。随着沙俄的入侵,哈萨克汗国的可汗制度被废除,沙俄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导致哈萨克汗国的完全解体。哈萨克汗国自1456年建立,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至1822年彻底灭亡。

近现代时期

新疆建省后

清朝政府在驱逐阿古柏并收复伊犁后重新统一了新疆。此前,新疆实行军府制度,专门管理军政事务。为稳固边防,左宗棠等人建议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综合多方提议,清政府于1882年批准新疆建省,并于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任巡抚为刘锦棠。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辖区下,但阿尔泰地区的哈萨克族在1919年前仍归科布多管理。新疆建省前,哈萨克主要部落领袖已被清朝册封并赋予行政职责。在税收方面,哈萨克族需交纳税赋,1889年之前,伊犁的哈萨克族按牲畜数缴税,之后改为固定数额。新疆建省后,哈萨克与内地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商业迅速发展。同时,哈萨克族开始从游牧转向农耕。但由于缺乏农业经验和技术,农业收成有限。在清朝末期,连续的自然灾害导致哈萨克牧民生活困难,大量流离失所,部分流入甘肃、青海和西藏。尽管清政府试图限制外迁,但无法遏制流动。沙俄多次煽动哈萨克族与其他族群冲突,进一步加重了哈萨克的困境。

辛亥革命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新疆也被革命浪潮影响,其中伊犁、哈密、喀什和哈密为主要革命中心。伊犁的领导者如杨缆绪、冯特民等人为推进革命创建了《伊犁白话报》。当刘先俊于1911年年底发动迪化起义时,杨缆绪因考虑到外部和内部的复杂因素,选择观望。但到1912年1月7日,伊犁起义正式爆发,并在次日胜利。此后,伊犁建立了多民族共进会,由杨绩绪担任会长。新政府主张民族平等,禁止使用对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

1919年后,阿尔泰地区被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哈萨克族开始受自治区政府管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沙俄解体,哈萨克族获得解放。1920年,逃离俄国的白俄军队进入新疆塔城。到1921年,新疆战乱结束,开始相对稳定。1922年,新疆开办蒙哈学堂,培育了哈萨克和蒙古知识分子,并成立文化促进会支持民族文化。但1931年,哈密暴动爆发后,新疆再度动荡。马仲英乘机入侵,沙吾尔山、沙里福汗等哈萨克领袖与之对抗。中国国民党支持盛世才上台,他推动了进步政策,使新疆逐渐稳定。在他执政下,哈萨克族教育和文化快速发展,新学校、报纸和杂志相继成立,哈萨克知识分子也参与了抗日斗争。

三区革命前后

为压制反抗,盛世才新疆各地建立了特务组织,涵盖警察和秘密情报机关。伊犁、塔城和阿尔泰等地均有保安分局,部分县设有保安机关。1937年10月,大规模逮捕行动开始,致上千人被监禁,引发哈萨克族不满。1930年代,哈萨克地区兴起一些产业,如油矿,为当地居民提供职业机会。但繁重税收、贸易中断及物资短缺给生活带来困境。国民党实施的保甲制度压迫哈萨克族。1943年,哈萨克族发起反抗国民党的武装起义影响多地,终推翻伊犁国民党政府。此起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环,与全国抵抗国民党反动派运动相呼应。194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合政府成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主导的革命胜利,新疆和平解放,哈萨克族也得到了真正的解放,与新疆各民族一起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人口与分布

编辑

人口

据统计,哈萨克斯坦是全球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国家,2021年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口为13497891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0.4%。此外,哈萨克族还在乌兹别克斯坦约有80.3万人(2017年),俄罗斯联邦约有59.1万(2020年)。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人口共有1562518人,在中国56各民族中排17,占中国总人口的0.11%。其中新疆的哈萨克人口共1539636人,其余各省,如甘肃4249人,北京2393人,上海1695人。

分布

哈萨克族是跨境民族,主要居住在欧亚大陆的乌拉尔山脉以及中亚和东亚北部地区的草原地带(主要是哈萨克斯坦,但也包括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中国的部分地区)。除这些国家,哈萨克人也在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加拿大等地有所分布。

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尤其是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地。此外,他们也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及奎屯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和乌鲁木齐县有所聚居。甘肃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也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新疆已建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覆盖伊犁、塔城、阿勒泰及伊宁、奎屯两市。同时,哈密的巴里坤设有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的阿克塞设有哈萨克族自治县,青海则有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语言文字

编辑

语言

哈萨克语隶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与康居、乌孙、钦察、阿里饮、阿尔根、克烈、乃及其他部落的语言存在密切关系。这些古代部落的语言构成了现代哈萨克语的基石。这些语言不仅在中世纪有口头传承,而且具备书面文献,统称为“古代哈萨克语”。如教授阿曼卓耶夫指出的《叶德格》和《叶尔音》,由阿尔根部落语言创作;《叶尔库克谢》《哈班拜巴图尔》《巴扎尔巴图尔》和《尔图》采用克烈部落语言创作;《爱情之歌》是弘吉刺特语创作,而《塔斯文》则是拉部落或乌孙语创作;《Nahjiyal-farades》使用了克烈语,而《Kodekse Kumanykus》是克普怡克语创作。在这众多部落语言中,钦察语(或称古克普恰克语)起到了核心作用,尤其在金张汗国和白帐时期,它是主要的文学语言。如马什库夫所述,13世纪的钦察语在西欧旅行家看来是一种国际通用语,1303年的《钦察、拉丁、波斯语词典》已经展现了现代哈萨克语的语法和词汇特征。经过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到了15世纪,基于克烈语融合其他部落语言后,哈萨克语逐渐确立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

文字

哈萨克族历史上采用过多种文字系统。6到8世纪使用古突厥文,8世纪后转为回鹘文。随着10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众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开始使用阿拉伯文字。哈萨克族也随后采纳阿拉伯字母作为其文字系统。在哈萨克汗国首都阿斯塔纳(今努尔苏丹)以及其他主要城市中,存在众多清真寺和教授伊斯兰经文的学校。据16世纪中亚历史学家洛孜别罕·伊斯帕安尼在其《布哈拉米曼日记》中所述,哈萨克族为子女设立经文学校,学生从学习阿拉伯字母开始,逐渐深入到伊斯兰教的教义,所有教材均采用阿拉伯文字。1965年,哈萨克族开始采用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系统,这一系统由33个字母构成。然而,由于推广条件并不成熟,1985年后,哈萨克族再次转回使用阿拉伯文字,而将拉丁字母文字作为音标进行保留。

宗教信仰

编辑

自然崇拜

与哈萨克族族源相关的古代部族,如塞种、乌孙和匈奴,都有自然崇拜,与其他古代部族相似。学者夏克里木·胡达别尔迪在其作品《突厥、柯尔克孜、哈萨克和诸汗历史》中提到,突厥人在信仰佛教、基督教和扎尔西提教之前,信仰地、树、铁、火、水等。他们的历法结合五种元素和十二种动物名,六十年一个轮回。古代的匈奴和乌孙部族崇拜太阳、月亮、苍天、水、火等。哈萨克族作为由多个突厥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继承了古代匈奴和乌孙的信仰。古代匈奴崇拜日月,如文献中所述的“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这与在哈萨克族聚集区发现的突厥石人像都面朝东方相呼应。匈奴的图腾是鹿,某些哈萨克族部落也有此传统。哈萨克斯坦学者阿里凯·玛尔库兰提到,克烈部落尊敬鹿。克烈王汗脱勿邻勒的母亲,一个聪明、有智慧的女性领袖,管理部落多年,并在去世后有纪念碑与狼守护的传说。乌孙部族也崇拜太阳、月亮和星辰,其首领的称号与太阳或星体崇拜有关,似乎乌孙部族也视狼为图腾。

萨满教

哈萨克族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萨满教。在萨满教信仰中,最高的苍天被视为统治整个宇宙的伟大之神,它是一个多神教,源于对自然和自然现象的崇拜。这种信仰在亚洲和欧洲北部都有广泛的传播。古代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意为“单独驾车的君主”,被认为具有与苍天相似的特质。天山和其山峰的名字与萨满教的观念相联系。匈奴每年举行三次大型集会,进行祭祀和崇拜,包括对火和雷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哈萨克族和其他突厥民族仍然保留了一些与古代萨满教相关的习俗,如新娘进家时的仪式和使用火炉来驱邪等,这些习俗显然是古代萨满教的遗留。萨满被视为与苍天和祖先灵魂连接的特殊人物。哈萨克族将萨满称为“巴合司”,该词源于蒙古语的“巫师”。他们相信人们生病是因为苍天或祖先的意志所致。古代哈萨克族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描述了萨满教的影响,如有关乌古斯可汗与萨满长者乌鲁克·吐尔克的故事,以及公狼作为指引的角色。据玄奘记载,突厥人崇拜火,认为火属于木头。古代突厥人称自己为“蓝突厥”,与萨满教有关。哈萨克族保留了许多自然崇拜的习俗,如崇拜大地、水、森林、火和青草。例如,对火的崇拜如驱邪,或新娘进家时向火炉中倒油祈求祝福。他们认为每人有一颗与自己命运相关的星星。祖先崇拜在哈萨克族中非常重要,他们相信祖先灵魂会继续存在并保佑他们。因此,战斗胜利或家族繁荣都被视为祖先灵魂的祝福,而著名的汗王或勇士的名字成为部落的口号和战争或娱乐活动中的呐喊。

佛教和景教

哈萨克族曾与多个部族有过来往,其中一些部族在历史上曾信奉佛教。在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族后,一些人仍在暗中信仰佛教,进行佛教仪式。部分哈萨克部落,如克烈和乃蛮,与蒙古部落相邻,13世纪初受成吉思汗打击,部分部落融入蒙古族,受其佛教影响。乃蛮人迁移到受西辽统治的地区时,受到契丹人的佛教影响。巴尔托里德院士写道,某些哈萨克部落曾受佛教影响,但萨满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更大。7至8世纪,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东南部传入基督教的尼斯脱里亚教派。部分哈萨克部落如歇克特、康居和葛逻禄曾信奉尼斯脱里亚教。据信,克烈和乃蛮部落在13世纪前信仰基督教。巴尔托里德和玛尔库兰认为,乃蛮和克烈通过商人和传教士接触尼斯脱里亚教,并与亚美尼亚和叙利亚教会联系。据说,信仰尼斯脱里亚教的克烈和乃蛮女子与成吉思汗的子嗣结婚,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中亚地区曾有多座基督教教堂,常有商人和传教士活动。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传播始于葛逻禄汗国时期(766-940年)。10世纪,塔拉斯以东的城市见证了穆斯林信徒清真寺的建立。哈喇汗国时期,突厥部落联盟如葛逻禄和牙格马带领下,伊斯兰教在中亚、哈萨克草原和现今新疆广泛传播,使哈喇汗国成为首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汗国。据巴尔托里德引述伊本·艾勒·阿思尔,960年有200户突厥部落,可能位于七河地区,转信伊斯兰教。1043年,今哈萨克草原上有1万突厥部落信仰伊斯兰教,其中可能包括大玉兹的乌孙、康居、杜拉提部落和小玉兹的阿尔钦部落。大玉兹和小玉兹在哈萨克草原的北部和东北部的部落较晚接受伊斯兰教,可能是在12至16世纪之间。13世纪初,哈萨克中玉兹的部落原信奉尼斯脱里亚基督教,直到13世纪后才转信伊斯兰教。哈萨克族接受伊斯兰教过程复杂,其传统习俗和风俗习惯多于伊斯兰教教规。哈萨克族缺乏固定伊斯兰教学校,冬季营地有清真寺,但夏季牧场无。但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哈萨克族的主要宗教,其节日和葬礼习俗均基于伊斯兰教传统。历史上,哈萨克族地区的伊斯兰教学校教授经文,学生毕业后在阿音勒里从事宗教工作并征收宗教税。

哈萨克族

新疆库车大清真寺

民族文化

编辑

社会组织

早期社会结构及制度

古代哈萨克族的社会结构是由奴隶制逐渐转变为封建社会的。乌孙国的历史和政治制度资料相对完整,特别是与哈萨克族的起源和形成相关。据《汉书》记载,乌孙与匈奴文化相似,表明两者早期社会政治制度有共通之处。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初,乌孙攻占大月氏,使俘虏成为奴隶。公元前1世纪,乌孙的奴隶制开始解体,封建生产关系兴起。乌孙国与汉朝建立紧密关系,对乌孙封建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乌孙政府组织和军事组织一体化,昆莫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大禄、大将等行政级别。乌孙由七个地区组成,后分为大小两昆莫。6世纪后,突厥汗国在乌孙故地崛起,西突厥统治者称可汗,对民族、部落实行征税。西突厥灭亡后,突骑施和葛逻禄汗国相继崛起。成吉思汗统治哈萨克草原时,依赖部落首领实施统治,派出的统治者称为“托烈”。

哈萨克汗国的社会组织结构

哈萨克民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主要在哈萨克汗国时期形成,其基本架构包括七个层级:汗国、玉兹、兀鲁思、阿洛斯、乌露、阿塔和阿吾勒。这些层级共同构成了哈萨克社会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哈萨克汗国是由三个玉兹组成的最高统治单位,其最高统治者为可汗。玉兹由若干兀鲁思组成,统治者称为“小汗”。兀鲁思由几个阿洛斯组成的更大单位,统治者称为苏丹,通常是可汗的子弟或宗亲。阿洛斯又称塔衣法,即部落,由几个乌露组成,其领导人称为比。乌露即氏族,由大约十三至十五个阿塔组成,其领导人称为乌露巴斯。阿塔是由几个阿吾勒组成的更大社会单元,其领导人称为阿克萨卡力,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担任。阿吾勒是哈萨克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通常由十几户血缘关系较密切的家庭组成。每个阿吾勒都有一个称为“阿吾勒巴斯”的领头人,通常由经验丰富、有威望的年长者担任。

哈萨克汗国的社会组织与阶层

哈萨克汗国的社会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包括可汗、苏丹、比、巴图尔、部落头目和牧主,而被统治阶级则是牧民、牧工和奴隶。

统治阶级的可汗是哈萨克汗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控制权、最高军事统帅权,负责对外外交和内政立法。可汗身边有谋士、助手和卫队,通常由王朝长子或近亲继承。苏丹是兀鲁思(部落联盟)的统治者,管理鲁思内部事务并指挥军队,通常由可汗的亲属担任。比是氏族或部落首领,拥有司法、行政和军事权力,负责处理民间案件,有时可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巴图尔是战争中的英雄,负责保卫国土和部落安全,部分巴图尔为军事领袖。部落头目是部落的最高统治者,负责组织活动和征收税务。牧主拥有大量牲畜,享有较高社会地位,通过雇工实行剥削。

被统治阶级的牧民以劳动为生,主要从事牧羊等活动,服从统治阶级的命令。牧工通常指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在哈萨克社会中,最无权的群体是奴隶。奴隶通常是战俘,他们没有人身自由,被用于家务和放牧等工作。

生产

畜牧业

古代哈萨克族以畜牧业为主,养殖马、羊、牛和骆驼等,视牲畜和草场为关键生产工具。他们因应季节变化,转移至适宜放牧之地,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牧场。公元前7世纪至前二三世纪,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的塞种人已从事畜牧业,大量养马、羊和牛,且有饮用马奶的习惯。乌孙国因养马而著称,尤其以“天马”和“西极马”为代表,反映哈萨克族畜牧业有深厚的历史和传统。哈萨克族成为统一民族后,不但保留了畜牧业,并进一步加强了该产业的发展。

狩猎业

哈萨克族的男性主要承担狩猎任务,常采用围猎方法捕捉野兽,这既满足实际需求,又作为娱乐和锻炼。他们居住的地区,如阿尔泰山、天山和塔尔巴哈台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猞猁、鼬獾、狐狸、熊、羚羊、盘羊、野驴、旱獭、水獭、野马、野鸡、鹤鹅、野鹿、水貂和河狸等。在古代,哈萨克族主要使用弓箭狩猎,并有一种称为“卡克判”的捕兽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使用猎枪进行狩猎活动。哈萨克族在狩猎时除了使用传统的工具外,还利用鹰和猎犬来助于捕捉野兽。猎人们会精心饲养并训练猎鹰,确保其在狩猎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哈萨克族猎人采用特定的方法从鹰巢中捕捉小鹰并进行驯养,另外也会用夹子或网套捕捉大鹰。利用食物作为诱饵,当雄鹰试图进食时会被困。捕获后,鹰会被置于特定的环境中使其疲倦,通过控制饮食和特定的训练手段,约15天后鹰会被驯化。接着猎人会进行室内训练,并在野外进一步训练鹰的捕猎能力。哈萨克族特别在冬季下雪后使用猎鹰捕猎。除此之外,他们还饲养“它子”猎犬捕捉如狐狸、狼、羚羊等动物,这些猎物既可用于食用也可出售其兽皮。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猎人与猎鹰

农业

哈萨克族自古即从事农业活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古代塞种人既从事畜牧业也有农业活动。1954年,苏联考古工作者在伊犁河流域发掘出古代农业工具及农作物遗迹,如青铜镰刀、石磨盘、石碾等。此外,还发现了古代的灌溉遗址。尽管农业对古代哈萨克族来说是副业,但某些失去牲畜的牧民也会聚集转为农民,他们被称为“加踏可”。这些转农的牧民既自给自足又会通过农产品换取牲畜。农业逐渐被一些富裕家庭视为致富途径,随着时间推移,经营农业的哈萨克族逐渐增多。他们种植的作物有小麦、小米、水稻、玉米等,其中小麦是主食作物,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技术和品种得到提升,产量逐步增长。哈萨克族农民也开始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如油料作物和多种水果。

商业

哈萨克族的古代族源乌孙在公元前与邻近农业民族开展商贸活动。《史记》和《汉书》中提到乌孙与汉朝形成和亲关系,进而加强了经济与文化交流。乌孙地域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其中乌孙马在与汉朝的绢马贸易中占据要地。突厥帝国时期,乌孙境内的突厥部落与中原和中亚进行贸易,如绢马贸易。突骑施汗国和葛逻禄汗国时期,答刺、碎叶等城市发展为重要的商贸中心。13至15世纪,哈萨克族发展商业贸易,主要商品为马和羊。18世纪,与清朝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的贸易关系得到加强。沙俄与哈萨克族的贸易也逐渐展开,主要进口产品为日用品,出口为畜牧产品。19世纪末,哈萨克地区的商业户数量增加,商业往来的主要路线包括与中国内地和南疆的贸易路线及与俄国的北、南两条商道。在20世纪初,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与中亚地区,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的商业贸易关系依然紧密。

手工业

哈萨克族的手工业历史起源于古代的塞种人乌孙和匈奴时代。塞种人的手工业规模显著,他们能冶炼铁并制造铁制武器如铁剑和刀子。在哈萨克斯坦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精美的首饰和铜、铁制品,显示了塞种人对手工艺的重视和技术娴熟。哈萨克族的部分手工艺传统如“铁尔”“阿哈什”和“乌伊奇”均承袭自古代。其中,铁器制造是核心行业。历史上,每个哈萨克家族都有铁匠,他们制作了大量的生活和农牧用具。优秀的铁匠还能成为首饰制作大师,用金银制作装饰品。此外,木器制造也十分常见,应用于制作易于移动和组装的日常用品,如毡房结构和家具。

风俗习惯

居住

哈萨克族为适应游牧生活,创造了特色建筑毡房,其历史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乌孙人。这种结构简易,方便迁移,特别适合春夏秋三季。冬季,哈萨克族在冬牧场修建平顶土房“冬窝子”。毡房分为简易小毡房、转场用的“阔斯”、固定大毡房等,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和门组成。它的顶部有天窗,四周由木栅栏构成。室内布局讲究,有餐厅、卧室等,并备有家具。冬季,哈萨克族会住在河谷或山谷的冬牧场,居所为“托恰拉”,由木材或石料建,内有铁皮炉或土砌炉灶。而城镇居民住砖瓦或水泥房,内部装饰仍具民族风格。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毡房

饮食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牧业为生,其饮食特点与其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主要食品包括肉、奶、茶和面食。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禁止食用猪肉、死亡动物的肉和血。羊肉是主食,常见的烹饪方式是清炖羊肉,食用时通常加入洋葱以增添风味。每年的冬季,他们会制作熏肉,可以保存到次年夏季。其中熏马肠被视为珍馐佳肴。他们还会烤全羊和烤捕猎到的动物肉。奶制品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制品种类丰富,包括鲜奶、酸奶、酥油等,其中马奶酒是重要的饮品,尤其在聚会和接待客人时。因为食用大量肉类和所在地理环境的特点,哈萨克族有深厚的饮茶文化,茶被视为具有消食、提神、醒脑等功效的饮料。他们喜爱的茶饮包括黑砖茶和获茶,煮茶时会加入各种香料,并经常与奶混合制成奶茶。面食在饮食中的比重相对较小,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包括面饼、油饼、面条等。例如,用两小锅合在一起烤制的馈(面饼)与维吾尔族的不同。面条和面片都是手工制作,有时会与羊肉一起烹饪。此外,他们还制作炸面食“包尔沙克”和炒小麦等食品。

哈萨克族

哈萨克民族菜肴

哈萨克族在招待客人时,常以最珍贵的食物相待,视宰羊为光荣并视为招待客人的重要礼仪。不过不能宰象征着不吉利的黑羊,若无其他选择,黑羊上会绑一块白布以作区分。在宰杀之前,会有一系列的礼仪,如主人在客人面前表示敬意,并请求客人的许可进行宰杀。一位尊贵或年长者还会进行祝福,大家随后一同祈祷。在食物准备过程中,客人会被请享用各种小吃和饮品。大家围坐享受食物时,主人和客人可能弹奏冬不拉,唱起“阿马尔的六支歌”。饭后,客人还会喝羊肉汤。结束食宴前,客人会再次表达祝福,通常说“若黑买脱”(感谢),或者更尊重地说“若黑买脱堪泼加萨”,以表示感谢并祝愿主人长寿。最后主人会清理餐桌。

服饰

哈萨克族是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他们的服饰因其生活方式而充满了游牧特色,主要利用牲畜的皮毛作为服饰材料。2008年,哈萨克族服饰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萨克族男子服饰以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和坎肩为主,颜色多偏向深色如黑色和咖啡色。冬天常穿皮大衣和皮裤,用于抵御寒冷,其材料包括羊皮、狼皮、狐狸皮等。为适应骑马的需要,哈萨克族男子的裤子通常为大裆裤,其宽大和耐磨的特点很适合草原生活。他们还喜欢穿坎肩,并且常常在衣服上加入花纹。为了实用和装饰,他们常常围着腰带,上面装饰有各种饰品,并悬挂腰刀。男子根据季节会有不同的帽子,夏天通常是白色的翻边帽,冬天则选择“吐马克”或“库拉帕热”。他们的鞋靴设计考虑到了草原的生活需要,夏天的靴子透气,打猎时选择的靴子则更为隐蔽,冬天的靴子则更为结实,还会配上毡袜以增加温暖。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更为丰富和多彩。她们根据年龄选择服饰,年轻女子常穿连衣裙,其袖子和裙摆上都有绣花。未婚女子头戴的帽子又与已婚女子的帽子有所区别,比如“塔克亚”“别尔克”或“特特尔”。结婚后的女子会穿“结列克”一年,之后会选择其他的衣服。中年妇女则更偏向于穿拥有鲜艳颜色和各种花纹的衣物。根据传统习俗,哈萨克族的妇女在某些场合下不能随便摘掉头上的帽子、头巾或盖巾,这是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妇女的鞋靴也很讲究,她们通常选择皮靴和套靴,而在特殊场合,她们会选择绣有花纹的袜子和经过特殊装饰的套鞋。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744/

(53)
词条目录
  1. 族称来源
  2. 族源传说
  3. 历史沿革
  4. 溯源
  5. 塞种
  6. 大月氏
  7. 乌孙
  8. 康居
  9. 阿兰
  10. 匈奴
  11. 变迁
  12. 突厥汗国时期
  13. 突骑施汗国时期
  14. 葛逻禄汗国时期
  15. 喀喇汗王朝时期
  16. 西辽时期
  17. 蒙古汗国时期
  18. 哈萨克汗国
  19. 建立
  20. 发展
  21. 衰落
  22. 灭亡
  23. 近现代时期
  24. 新疆建省后
  25. 辛亥革命时期
  26.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
  27. 三区革命前后
  28. 人口与分布
  29. 人口
  30. 分布
  31. 语言文字
  32. 语言
  33. 文字
  34. 宗教信仰
  35. 自然崇拜
  36. 萨满教
  37. 佛教和景教
  38. 伊斯兰教
  39. 民族文化
  40. 社会组织
  41. 早期社会结构及制度
  42. 哈萨克汗国的社会组织结构
  43. 哈萨克汗国的社会组织与阶层
  44. 生产
  45. 畜牧业
  46. 狩猎业
  47. 农业
  48. 商业
  49. 手工业
  50. 风俗习惯
  51. 居住
  52. 饮食
  53. 服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