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乌梢蛇(拉丁学名:Ptyasdhumnades),是游蛇科鼠蛇属爬行动物,又称蕲州乌蛇、乌蛇、黑梢蛇、剑脊乌梢、黑花蛇、风梢蛇,属于无毒蛇。背中央2~4行鳞起棱,呈“凸”形;背面绿褐色或棕黑色,背侧两条黑纹纵贯全身。乌梢蛇体形较粗大,全长可达2米以上。其成体体重一般300~800克。盘径约16厘米。乌梢蛇分布在中国、越南等国。栖息地包括山坡、农业区、开阔的林地和草地。乌梢蛇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氨...

乌梢蛇(拉丁学名:Ptyas dhumnades),是游蛇科鼠蛇属爬行动物,又称蕲州乌蛇、乌蛇、黑梢蛇、剑脊乌梢、黑花蛇、风梢蛇,属于无毒蛇。背中央2~4行鳞起棱,呈“凸”形;背面绿褐色或棕黑色,背侧两条黑纹纵贯全身。乌梢蛇体形较粗大,全长可达2米以上。其成体体重一般300~800克。盘径约16厘米。乌梢蛇分布在中国、越南等国。栖息地包括山坡、农业区、开阔的林地和草地。乌梢蛇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历史与命名

编辑

名称考证

北朝时期,乌梢蛇首次被记载于《雷公炮炙论》,在本文中,其被称为“蕲州乌蛇”。《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凡用此蛇,须辩雌雄。今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头尾相对。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寸者,雄也。”

唐朝时期,乌梢蛇被称为“乌蛇”,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名称。《药性论》中记载:“乌蛇,君,味甘,平,有小毒。能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髭脱落,瘑痒疥等。”

宋朝时期,乌梢蛇又有了两个名字,分别是:“黑梢蛇”以及“剑脊乌梢”。《开宝本草》中记载:“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如其类。”。《本草衍义》中记载:“乌蛇脊高,世谓之剑脊乌梢。”

明朝时期,“乌梢蛇”名称正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乌蛇,即乌梢蛇。气味、所主经白花蛇同。第性善无毒耳。”与此同时,《本草纲目》中记载:“乌梢蛇纲目,黑花蛇纲目。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稍蛇,亦可治风,而力不及也”,所以乌梢蛇又被称为“黑花蛇”与“风梢蛇”。

学名变更

因乌梢蛇属(Zaocys)与鼠蛇属(Ptyas)背部鳞片缩小模式非常相似,2015年,经研究,乌梢蛇属被认为应并入鼠蛇属,乌梢蛇学名由Zaocys dhumnades变更为Ptyas dhumnades

形态特征

编辑

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瞳孔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表面密被菱形鳞片。头颈区分明显。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背面绿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二黑线纵贯全身。幼蛇背面灰绿色,其上有四条黑色侧纵纹纵贯全身。成年个体黑纵纹在体前段明显;前段背鳞鳞缘黑色,形成网状斑纹。老年个体体后段色深,黑线不显明,背脊黄褐色纵线较为醒目。前段腹鳞多呈黄色或土黄色,后段由浅灰黑色渐变为浅棕黑色。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413/

(4)
词条目录
  1. 历史与命名
  2. 名称考证
  3. 学名变更
  4. 形态特征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