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黑鹳(学名:Ciconianigra),别名为乌鹳、黑老鹳、黑巨鹳、锅鹳,是鹳科鹳属鸟类。成鸟体长100~120厘米,体重2~3千克,野外寿命可达25年,驯养条件下可达31年。形态上雌雄相似,体型上雄性比雌性略大。成鸟头、颈部黑色,鼻孔小;嘴红色,长而直;脸部裸露处为红色;上胸黑色带紫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覆羽白色。脚红色,较长,爪钝而短。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成鸟体长100~120厘米,体重2...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别名为乌鹳、黑老鹳、黑巨鹳、锅鹳,是鹳科鹳属鸟类。成鸟体长100~120厘米,体重2~3千克,野外寿命可达25年,驯养条件下可达31年。形态上雌雄相似,体型上雄性雌性略大。成鸟头、颈部黑色,鼻孔小;嘴红色,长而直;脸部裸露处为红色;上胸黑色带紫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覆羽白色。脚红色,较长,爪钝而短。

形态特征

编辑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成鸟体长100~120厘米,体重2~3千克,站立时候身高近1米,翼展144~155厘米。在形态上雌性和雄性相似,但体型上雄性比雌性略大。

成鸟:头、颈部黑色,颈部有较亮的绿色光泽,前颈下部羽毛延长,形成蓬松的颈领,求偶期和低温环境可竖直起来;虹膜褐色或黑色;鼻孔小,呈裂缝状;嘴呈红色,形状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颜色也变淡;脸部裸露的皮肤为红色;上体和上胸均黑色,上胸带紫绿色光泽;背部、肩部有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下胸、腹、两胁覆羽为白色,第2、4枚初级飞羽外翈有缺刻;尾较圆,有12枚尾羽,尾下覆羽白色。脚红色,较长,胫下部裸出,前趾基部间有蹼;爪钝而短。

黑鹳

成年黑鹳头部

黑鹳

成年黑鹳形态

幼鸟:头黑褐色,嘴为灰色或者橙红色;颈部、上胸黑褐色且有棕褐色斑点;两翅和尾呈黑褐色,具绿色和紫色光泽;翅覆羽、肩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和尾羽等都有淡皮黄褐色斑点;下胸、腹部、两胁和尾下覆羽呈白色;胸和腹中部微沾棕色。脚灰或橙红。

黑鹳

黑鹳幼鸟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黑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繁殖地约为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从欧洲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向东经过前苏联蒙古国后到达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等整个欧亚大陆古北区范围,也会在南非繁殖。越冬地在非洲北部、东部、西部以及亚洲南部,从巴基斯坦西部经过印度北部到达东南亚和中国南部。

中国分布

黑鹳在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繁殖地主要为北纬30°以北地区,如西北、华北、东北等地;越冬地主要在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但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们关注度的提高,相继出现新的黑鹳繁殖地和越冬地。

栖息环境

黑鹳属于一种较典型的湿地鸟类,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对栖息地的选择不同。在繁殖期,其多栖息在偏僻、干扰少的森林沼泽、森林河谷地带,也常栖息于荒原或荒山附近的湖泊、水库、沼泽等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略有不同。例如繁殖于非洲南部的种群,都会在山地的悬崖峭壁上营巢;繁殖于欧洲的黑鹳则选择在有水流、湖泊、池塘存在的山地森林地区或者沼泽森林地区栖息;繁殖于中国的种群多在深沟土崖上或山地峭壁上栖居。

黑鹳

非繁殖期,黑鹳会选择其繁殖区内的山涧河流和平川区的河流、湿地和水域等作为短暂的迁徙停歇地。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湖泊、沼泽、河岸地带,偶尔会出现在农田和草地中。例如在中国北京十渡,黑鹳喜活动于食物丰富、水域浅的灌丛湿地和河漫滩地,而回避较深且易受人干扰的鱼塘、河流、湖泡等。

黑鹳

生活习性

编辑

觅食行为

黑鹳主要以条鳅属(Nemacheilus)、杜父鱼属(Cottus)、雅罗鱼属(Leuciscus)的小型鱼类为食,但只能捕食到一些游速慢、警觉性低的鱼类,也会捕食蛙类、软体动物、小型爬行类动物以及昆虫等。成鸟较少捕食鱼类以外的动物,而幼鸟捕食的两栖类和节肢动物的比例较高。觅食地通常在距离巢2~3千米处,有时甚至远至7~8千米,尤其是荒原地区。

黑鹳对觅食生境要求严格,多在清澈见底、冬季不结冰的浅水中觅食,一般水深不超过40米,通过视觉来搜寻食物,且可以垂直向下寻觅。其行动小心,先在高空盘旋,进行侦察,等到确定了取食地点后便降落到水边,走走停停,潜行捕食,有时也会在固定区域来回走动觅食。黑鹳会用嘴在水中不停移动,使鱼类受惊游动,发现猎物后迅速将头伸出,用上下喙啄紧食物而吞食,一般快速地开合甩嘴,以调整嘴中鱼的位置,方便将鱼顺入口中,吃螺时则连同壳一起吞入。

社群行为

黑鹳性孤独,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结成小群。集群行为与气温和环境相关,在气温较低、风速较大的天气很少有个体单独活动,活动时间缩短,停留时间增长,开始出现集群现象。例如在中国山西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的一处石崖洞穴中发现最多有32只黑鹳在此集群越冬。通常早晨6点左右出巢,到傍晚集体归巢群聚夜栖。有时单飞或成对相伴,有时三五成群,飞回群聚栖息地。

节律行为

黑鹳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在气候较冷的高纬度地区繁殖,秋季要迁徙到有良好生境条件且冬季不结冰的水域越冬。其在中国的迁徙时间为每年9月末至10月初开始南迁,于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在欧洲的迁徙8月末至10月开始前往越冬地,于翌年3~5月到达繁殖地。迁徙多在白天进行,但也有少数在晚上迁徙。

在欧洲繁殖的种群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在西古北区(西欧地区)和东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往印度越冬,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往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迁徙时常成10~20只的小群。其迁徙的其中一条路线为中亚黑鹳经中国新疆艾比湖地区、叶尔羌河、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地区,后经红其拉甫出境,到达南伽峰地区。

在少数地区,黑鹳成为留鸟,不迁徙,例如中国太行山系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内的种群以及西班牙的大部分种群等,另外在南非地区繁殖的种群也不进行迁徙,而是待到繁殖后向周围扩散活动,进行局部高度运动。

运动行为

黑鹳善行走,也善飞行。其在地上行走时,步履较轻,跨步较大。黑鹳需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才能起飞,奔跑的同时扇动两翅,待达到足够的上升力后才飞起。可以在浓密树林间飞翔前进,飞行时头和颈向前伸,两脚并拢向后伸,远超于尾后。黑鹳既能扇动两翅作鼓翼飞翔,也可以两翅平伸不动,像鹰科动物(Accipitridae)一样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空翱翔、盘旋。在飞行时,其双翅振动缓慢有力,平均每分钟两翅扇动159次,头还可以左右摆动观察地面。降落时,其飞行速度减慢,双腿随之下垂,有明显着陆姿势。

生长繁殖

编辑

营巢

黑鹳常营巢于植被茂盛、人类干扰小、觅食方便、食物较充裕的地方,巢址大多隐蔽、背风、保暖、阳光充足。不同分布区域的黑鹳,在营巢习性上也有不同。在欧洲的种群常选择在老树上营巢;在非洲南部繁殖的种群,均把巢建在山地悬崖峭壁上;中国的种群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例如山西的种群,或在绿洲湿地高大树木上营巢。

黑鹳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每年都会修理旧巢和增加新巢材。但如果巢区受到强烈干扰时也会放弃原巢,选择筑新巢。产卵前5~10天,雌雄鸟一起修筑巢穴,雄鸟负责寻找和衔运巢材,雌鸟负责筑巢。巢形一般呈浅碟状,巢材主要以干树枝组成,内垫有树叶、树皮、苔藓、动物毛等,巢中多土。黑鹳筑巢不是一次筑成,此筑巢活动一直延续到孵卵期,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所筑新巢都比较简单,巢窝较小,不断进行修整扩大,每年反复修整,最大的巢直径可达1.2~1.5米。

繁殖

黑鹳属于“一夫一妻”的单配制,繁殖期会发出喉音。雌雄鸟的交配行为在巢中进行。产卵时间为3月中旬至3月下旬,但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也有少数迟至4月末或者5月初才开始产卵。黑鹳每年繁殖一窝,窝卵数通常为4~5枚,也有2枚或多达6枚的情况。卵呈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2~71毫米×47~55毫米,平均为67.1毫米×50毫米,重量约为66~88克,平均重量为77.3克。孵卵前期,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在首枚卵产出后即开始进行,通常一天轮换6次,白天雌雄鸟坐巢孵卵的时间大致相同,晚上在巢中过夜,一只孵卵,一只站在巢边警卫。孵卵后期,即幼鸟快出壳的阶段,则由雌鸟独立完成孵卵,不再与雄鸟轮换。孵化期一月有余。

育雏

黑鹳雏鸟属于晚成性,初生雏鸟体被白色绒羽,最初几天,雏鸟食量较少,身体还没有建立恒温机制,通常由一只亲鸟外出觅食,另一只亲鸟留巢孵化其他卵以及暖雏。卵全部孵出后,雏鸟也逐渐长大,其调节体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食量也增加,这时雌雄鸟才会同时外出觅食。但大多数时间还是轮流外出觅食和休息或留一亲鸟在巢中警卫。当遇到干扰时,雌雄亲鸟会在巢上空进行长时间的飞翔和盘旋,直至危险解除。

亲鸟每日喂雏2~3次,将觅得的食物放在食囊里带回巢中,吐入巢内,让雏鸟自行啄食。其喙狭长,且没有嗉囊,只能携带极其有限的食物喂养幼鸟。当巢穴的温度过热时,亲鸟会把水倒在卵和雏鸟身上来降温,雏鸟也会藏于亲鸟身下乘凉,有时亲鸟还会张开翅膀,给雏鸟遮荫。

生长

黑鹳的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初具飞翔能力,可在巢附近进行短距离的飞行练习。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附近河漫滩觅食,晚上仍回巢中过夜。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处活动。性成熟较晚,通常3~4龄以上才寻找配偶开始繁殖后代。黑鹳的寿命较长,在野外可达25年左右,驯养条件下寿命可达31年。

物种保护

编辑

物种现状

黑鹳的总体种群趋势不确定,因为一些种群在减少,而另一些种群在增加。2006年,全球黑鹳种群数量估计为24000~44000只个体,中国黑鹳的总数约为1000只左右,其中台湾分别约有50只迁徙个体和越冬个体,俄罗斯约有1000只迁徙个体。2015年,欧洲估计有9800~13900对繁殖对。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其进行绿色生存状况评估,恢复分数为67%——恢复潜力中等,(此恢复分数可衡量过去的保护措施对物种的影响、物种对持续支持的依赖性、在未来十年内从保护行动中可获得的收益以及在下个世纪恢复的潜力)。

致危因素

对黑鹳种群数量产生威胁的因素如下:第一,栖息地的退化与丧失,在俄罗斯和东欧,由于滥伐森林,适合黑鹳繁殖的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大坝的建设和用于灌溉和水力发电的湖泊排水也导致该物种的湿地越冬栖息地进一步受到威胁。

第二,农业集约化、荒漠化和污染造成的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品容易导致黑鹳死亡。

第三,黑鹳会与电线和架空电缆发生碰撞而死亡。

第四,在南欧和亚洲热带地区,人类的狩猎也导致了其种群数量的下降。

保护级别

1975~2022年,黑鹳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2016年,黑鹳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易危(VU)。

2016年,黑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黑鹳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黑鹳被列入《欧盟鸟类指令》(EU Birds Directive)附件一、《伯尔尼公约》(Bern Convention)附件二、《移栖物种公约》(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附件二以及《非洲-欧亚水鸟协定》(African-Eurasian Waterbird Agreement)中。

保护措施

2018年1月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正式发文,宣布成立“中华黑鹳保护地·平山”,并发展了部分爱鸟志愿者进行定期巡护。中国还建立了多个保护区保护包括黑鹳在内的鸟类,如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主要价值

编辑

黑鹳可能能够控制一些外来入侵的非本地淡水物种的数量,例如沿着最西端古北界迁徙的黑鹳以及在伊比利亚半岛过冬的黑鹳,其主要食物就是外来物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其捕食的生物中益害动物均有,但当农田发生蝗虫害时,可以大量消灭害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黑鹳还有观赏和展览价值。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英)约翰.敬能,卡伦.菲利普斯等.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22.

[2]物种详细信息EB/OL.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2-12-06].

[3]赵正阶. 中国鸟类志 上 非雀形目[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34-137.

[4]汪青雄,杨超,肖红,王中强,胡彩娥. 黑鹳研究概况及保护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17(06): 74-77. [2022-12-06].

[5]王春,张智,杨海英,支改英. 黑鹳在灵丘自然保护区冬季群聚夜栖观察[J]. 科技信息, 2009(07): 779+767. [2022-12-06].

[6]黑鹳 Ciconia nigra LinnaeusEB/OL.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2022-12-06].

[7]Ciconia nigra[EB/OL]. Animal Diversity Web, 2022-12-06[2022-12-06].

[8]许秀,逸群. 黑鹳的生态生物学研究与保护[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52(13): 3086-3088+3094. [2022-12-06].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13.003.

[9]Black Stork[EB/OL]. The IUCN Red List, 2022-12-06[2022-12-06].

[10]Ciconia nigra[EB/OL]. Checklist of CITES, 2022-12-06[2022-12-06].

[1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2-12-06].

[12]郑生武,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203.

[13]张红娟,刘培培,胡德夫,隋金玲. 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节黑鹳数量及生境研究[J]. 湿地科学, 2010,8(03): 273-278. [2022-12-06].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0.03.003.

[14]刘焕金,苏化龙,申守义. 黑鹳食性的初步研究[J]. 动物学杂志, 1990(05): 20-22. [2022-12-06]. 10.13859/j.cjz.1990.05.008.

[15]鲍伟东,罗小勇,孟志涛,彭宝明,李飞,沈成. 北京地区黑鹳越冬期的取食行为[J]. 动物学杂志, 2006(05): 57-61. 10.13859/j.cjz.2006.05.011.

[16]滕克愚,邱富才,亢富德. 黑鹳生态习性观察[J]. 山西林业科技, 1986(03): 21-23. [2022-12-06].

[17]史宇飞. 辽宁朝阳黑鹳繁殖巢及保护[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14(03): 38-39. [2022-12-06].

[18]新发布的《IUCN物种生存状况绿色标准》衡量自然保护行动的成效EB/OL.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2022-12-06].

[19]蒋志刚,江建平,王跃招,张鹗,张雁云,李立立,谢锋,蔡波,曹亮,郑光美,董路,张正旺,丁平,罗振华,丁长青,马志军,汤宋华,曹文宣,李春旺,胡慧建,马勇,吴毅,王应祥,周开亚,刘少英,陈跃英,李家堂,冯祚建,王燕,王斌,李成,宋雪琳,蔡蕾,臧春鑫,曾岩,孟智斌,方红霞,平晓鸽.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 生物多样性, 2016,24(05): 501-551+615. [2022-12-06].

[20]“中华黑鹳保护地·平山”、华北前线共护滹沱河湿地[EB/OL]. 中国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2022-12-06[2022-12-06].

[21]郑文军,郑建刚,周占彬,王立山,侯锋,尹昭霞,周振兴.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黑鹳繁殖和迁徙习性[J]. 动物学杂志, 2021,56(01): 126-130. [2022-12-06]. 10.13859/j.cjz.202101016.

[22]孟和达来,李晓宇,孟和,韩志庆,居文华,刘威,于春丽,张静,李金洋,鲍伟东.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繁殖记述[J]. 动物学杂志, 2019,54(06): 806-809. [2022-12-06]. 10.13859/j.cjz.201906005.

[23]孙大卫. 新疆百科图志 人文地理卷1[M].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4: 34.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5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128/

(23)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分布栖息
  3. 分布范围
  4. 栖息环境
  5. 生活习性
  6. 觅食行为
  7. 社群行为
  8. 节律行为
  9. 运动行为
  10. 生长繁殖
  11. 营巢
  12. 繁殖
  13. 育雏
  14. 生长
  15. 物种保护
  16. 物种现状
  17. 致危因素
  18. 保护级别
  19. 保护措施
  20. 主要价值
  2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