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大兴安岭(英文名:DaHingganLingMountains),又名内兴安岭、西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山脉、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大兴安岭东北起黑龙江南岸的漠河,西止内蒙古中部的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接小兴安岭,西北连蒙古高原,西南与阴山山脉首尾相接,是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

大兴安岭(英文名:Da Hinggan Ling Mountains),又名内兴安岭、西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山脉、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大兴安岭东北起黑龙江南岸的漠河,西止内蒙古中部的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接小兴安岭,西北连蒙古高原,西南与阴山山脉首尾相接,是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全长1400千米,宽约200-450千米,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主脉海拔800-1700米,最高峰为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黄岗峰,高2034米。

命名

编辑

关于大兴安岭名称的记载,早已见诸史籍。唐至辽代名为“金山”;元明时又被称为“哈剌温山”,汉译为“黑赤山”;清时称“大兴安岭”。关于“大兴安岭”一词的来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岭”即满语“阿林”,其意为山。另一种认为“大兴安岭”为蒙古语“兴安达巴罕”的音译,意为“山岭”。此外,大兴安岭亦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还有一古称“大鲜卑山”,两千年前的鲜卑人从这里南迁,建立了北魏王朝。

位置境域

编辑

大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部,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东北起黑龙江南岸的漠河,西止内蒙古中部的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接小兴安岭,西北连蒙古高原,西南与阴山山脉首尾相接,是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分水岭。由北到南大体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等地方林业经营管护区。大兴安岭的主体山脉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地界,部分浅山地区在吉林省地界。全长1400千米,宽约200-450千米,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位置境域

成因

编辑

古生代

古生代时期,大兴安岭所在地为古蒙古洋,是一处典型的多岛洋,在温暖的海水里生活着众多的海洋生物。随后,造山运动使得海陆相遇,海水东泄而出,板块之间的碰撞与拼合造就了大兴安岭的雏形。中新元古代奥陶纪志留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中二叠世多个沉积—火山—侵入活动形成多个沟、弧、盆体系,构成不同时代的增生体,并向两大板块俯冲拼贴,在中晚二叠世完成最后的对接,形成了统一大陆,主体构造线为东西、北东东向。

中生代

中生代时期,受海西运动的影响,褶皱带形成,大兴安岭所在地的海水退出,上升成陆地,同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地层。三叠纪陆内造山强烈,形成多条S型花岗岩带,地壳增厚。侏罗纪大陆伸展背景下,发生了强烈的下地壳拆沉作用,地幔上隆,火山侵入活动剧烈,构成了大兴安岭构造火山侵入岩带,主体构造线为北东向。侏罗纪末期时,受强烈的燕山运动影响,大兴安岭所在地的褶皱带隆起成山。白垩纪时,在岩石圈减薄作用下,构造线发生了北东东向转变。至此,大兴安岭多层叠加的构造格架基本形成。

新生代

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整体处于拉张构造环境,在日本海弧后盆地和中国东部裂谷系拉张的背景下,大兴安岭山体发生强烈隆升,并伴生有频繁的玄武质岩浆喷发活动。在第三纪早期,大兴安岭遭受了侵蚀和剥蚀,侵蚀作用使其沟壑密布,剥蚀作用使其山顶逐渐变得平整,成为“兴安夷平面”。晚第三纪末的喜拉雅运动,使大兴安岭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东坡以较陡的梯级向松辽平原降落,西坡则和缓地斜向内蒙古高原。第四纪时期,喜马拉雅运动继续发生,大兴安岭再次褶皱成山、断裂成河。第四纪的火山和冰川也塑造了大兴安岭的地貌,使其地貌丰富多样。

大兴安岭

阿尔山天池为阿尔山火山群的一部分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大兴安岭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植被具有更生缓慢、生长期短特征。

大兴安岭年平均气温-3.5℃,温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东南区域年均温度-2~0℃,西北区域一般为-6~-4℃,局部区域仅有-8~-6℃,年有效积温1700~2100℃,无霜期为80~110天。年均降水量340-560毫米,80%集中于温暖季节,降水量的分布与年均温类似,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下降。受冻层影响,大部分降水随河流排走,特别是西北区域受蒙古旱风影响,蒸发量一般均在1000毫米左右,导致水分涵养功能相对较弱,森林易燃性高,坡度较大的阳坡常发育成草原化的无林地段。

大兴安岭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气候湿热,空气和土壤湿度适中,夏季有效积温为1700~2100℃,平均气温为16.9℃,季平均最高气温为28.3℃,热量资源丰富。6~8月最高温度都在25℃左右,且没有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最暖月份7月平均温度14~22℃,绝大部分区域在16~20℃之间。夜间温度降到12℃以下,昼夜温差大,最大温差达到20℃以上。

大兴安岭冬季受蒙古高气压和阿留申低气压控制,朔风呼啸,地冻天寒。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下雪,大于等于10厘米的积雪深度一直延续到次年的4月中旬,积雪覆盖日数为170~180天。积雪深度一般为20~40厘米,个别年份可达50厘米以上,个别地方可达到80厘米。最冷月份1月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西北区域累年1月月均温度都在-30℃以下。

地质

地质构造

大兴安岭属于海西褶皱带,华夏隆起带。燕山运动中的火山岩与侏罗系、白垩系组成复向斜,叠盖在古生界和古老花岗岩组成的复背斜上。中生代末与第三纪时期形成了广泛的夷平面。晚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大兴安岭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升翘起,造成东西两坡的斜度不对称,东坡以较陡的梯级向松辽平原降落,西坡则和缓地斜向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各构造单元和主构造线的方位从南往北由近东西向转为北东东向、北东向,直至最北部的德尔布干构造带转为北东向。二连—贺根山构造带可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古亚洲洋演化的最后的主缝合构造带。其南以西拉沐沦断裂为界分为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的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北东向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二连—贺根山构造带以北则是西伯利亚地台向南的增生带,包括大兴安岭北段的北东向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以及德尔布干断裂带北西侧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兴凯期增生造山带。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地质构造简图

岩石地层

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层从老至新可以大致分成4个构造层。一是各大陆亲缘性块体中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可能包括从新太古代至新元古代的变质岩,如北部的兴华渡口群、加格达群、黑龙江群,中南部的宝音图群等,以各类片麻岩、麻粒岩以及片岩为主。二是早古生代浅—微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是各类片岩、砂板岩、大理岩以及安山岩等,显示大陆边缘增生体和岛弧增生体的特征。如北部伊尔施地区的寒武系苏中组、南部的包尔汗图群等。三是晚古生代(以二叠纪为主)浅—微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与早古生代类似,只是变质程度稍浅、出露面积广泛。四是燕山期侏罗系和白垩系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和陆相碎屑沉积岩,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以晚古生代,尤其是二叠纪为的地层为基底,上覆侏罗系—白垩系的陆相火山岩,显示典型的二层结构,而早古生界,尤其是前寒武系的地层较少见。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大兴安岭已发现矿产48种,各类矿产地600余处,优势矿种为钼、煤、金、铅、锌、铜、铁、矿泉水等。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44处,小型矿床65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25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钛、铅、锌、钼、煤、矿泉水、石墨等。

金属矿产

大兴安岭可划分出以下四个各具特色、北东向延伸、相互平行的金属矿产分布地带。一是大兴安岭西坡富铅锌—富银成矿带,从克什克腾旗的拜仁达坝矿床到西乌旗的花敖包特矿床,长约300千米。二是大兴安岭主峰锡-富铅锌-铁-铜成矿带,产有白音诺尔铅锌矿床、黄岗锡-铁矿床、浩布高铅锌矿床、大井锡-银-铜-铅锌矿床等特大型—大型矿床。三是大兴安岭东坡以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在敖尔盖、太平山等,北东向延伸数百千米。四是大兴安岭两侧盆地中地浸矿岩型铀矿,主要位于开鲁盆地和二连盆地。

截至2023年,大兴安岭已累计查明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为:金金属量246吨(其中岩金6吨)、铅金属量14万吨、锌金属量43万吨、铜金属量5.2万吨、钼金属量176.2万吨、煤1.85亿吨、铁(矿石)2132万吨、钛金属量94万吨。漠河市进行了稀有稀土矿普查,估算钇、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资源量13万吨。截至2020年底,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利用矿产15种,全区矿山企业数85个,其中大型15个、中型13个、小型50个、小矿7个。大中型矿山比例33%。年产矿量815.95万吨。

非金属矿产

  • 石墨:“十三五”期间,漠河市进行前哨林场石墨矿普查,推断晶质石墨矿物量已超40万吨,达到中型规模。

  • 煤矿:截至2023年,大兴安岭地区因煤炭政策性停产及关井压产,矿山保有资源储量、煤炭接续资源严重不足。

  • 矿泉水:大兴安岭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属于片状连续多年冻土和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地下冰层巨厚,水体晶莹剔透,不含杂质,水温常年在2℃左右,是中国少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矿泉水基地,具有类型多、水质好、环境地质条件优越等特点。截至2023年,已发现矿泉水产地100余处,其中经过调查评价的17处。矿泉水类型主要包括锶型、硅型及锶硅复合型,一些地区的氟、氡也达到天然矿泉水标准,尤其是锶矿泉水含量较高。

  • 温泉:大兴安岭主要温泉产地包括阿尔山和克什克腾旗等。阿尔山温泉群以其类型之广、数量之多、涌水量之大、微量元素之丰富而举世闻名,可分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四大类。最为奇特的是冷泉、热泉共存一处,相距仅0.3米,一泉热气蒸腾,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另一泉则寒冷彻骨,只有2摄氏度。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被评为“中国温泉之乡”,当地热水温泉已经开发利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区内温泉为中国第二大甲级温泉,在《中国矿泉》中被评为高效优质矿泉。热水温泉水不同区域出水温度在40℃-83℃之间,水质滑腻、清澈透明、口喝无味,嗅之有硫磺味,洗浴后皮肤滑腻。

地形地貌

地貌特征

大兴安岭的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地貌。由松嫩平原向山地发展,从东向西可划分为浅丘、丘陵、低山和中山。西侧则多波状丘陵。即使在低山和中山部分,总的来说山势也比较平缓,15°以内的缓坡占到80%以上。阳坡比较陡峭,阴坡比较平缓。河谷宽阔也是大兴安岭地貌的一大特点,河谷两侧一般不对称,向阳侧多为悬崖,向阴侧比较缓平。山地为新华夏构造山地,主体岩石主要是火成岩。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主脉山系长约1400千米,宽为200~450千米,海拔高度在800~1700米之间,北段平均高度不足900米,中段在1200~1600米,南段在1500米以上。地形总体趋势南高北低,东陡西缓。

在南北方向上,大兴安岭头大尾小,北宽南窄。以洮儿河为界,北部山体低而宽广,山岭连绵,海拔高程1000~1300米,山脉最宽处在北纬51°以北,宽度约450千米。洮儿河以南,山体相对高而狭窄,最高峰为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黄岗峰,高2034米。最窄处在西拉木伦河上游,约150千米。

在东西方向上,以大兴安岭山脊线为界,东西两坡不对称。主脉西侧平缓,经林草过渡带与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相接,海拔多在600~700米;东侧山势相对陡峭,落差较大,多为浅山河谷,与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相连,海拔在200~300米。

火山

大兴安岭的火山分布很广,形成了一条北东走向的喷发带,北起诺敏河火山群,中经柴河—阿尔山火山群,南抵达里诺尔火山群,绵延近千公里。

诺敏火山天池群:地处大兴安岭北段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境内的诺敏火山天池群,在8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就有50座以上的火山锥,其中海拔933.4米的四方山火山积水成湖,与达尔滨湖、达尔毕诺及其一些小堰塞湖、岩流塌陷湖共同构成诺敏火山、天池群。该区内北区毕拉河上游的马鞍山、达来滨湖通以及达来毕诺熔岩流属于全新世火山产物,推测毕拉河下游河谷上部层位熔岩流也属全新世产物。

大兴安岭

诺敏火山天池群

柴河—阿尔山火山天池群:此地也被称为哈拉哈火山群或阿尔山火山群。它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呼伦贝尔市柴河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东部哈拉哈河一带在6000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有50多座火山,其中7个海拔千米以上的火山口蓄水成湖,构成世界独有的火山、天池群,被地质学家称为“火山地质博物馆”。该火山群中,焰山和高山是在大约距今两千年左右喷发形成的活火山,属碱性玄武质中心式火山,火山由火山渣锥、火山碎屑席和熔岩流组成,扇状熔岩流是主要火山产物,熔岩流的展布受现代地形制约,火山活动早期爆发作用强烈,晚期则以溢流作用为主。

大兴安岭

柴河—阿尔山火山天池群

达里诺尔火山群: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赤峰市境内的达里诺尔湖一带,在其3100余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上,有规律地屹立着102座火山锥。保存完好的截头火山锥顶部像一口大锅,此外火山顶端形状还有马蹄形、新月形、双环形、品字形、不规则形等,十分壮观。

大兴安岭

达里诺尔火山群

水文

河流

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岭东的河流纳入嫩江水系,是松花江的上源,南瓮河、奎勒河、洮儿河、归流河等水系一路向东,为东北平原输送了充足的水体;而岭西的河流归于额尔古纳河水系,属黑龙江的支系源流,敖鲁古雅河、莫尔道嘎河、根河等河流汇入额尔古纳水系和海拉尔河水系,滋养了呼伦贝尔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丰茂草原。

  • 海拉尔河

海拉尔河,位于呼伦贝尔市境内,流经海拉尔区,是一条过境河流,是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河段,发源于牙克石市境内大兴安岭吉勒奇老山西麓,海拔1322米。平均径流量36.62亿立方米,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海拉尔河呈东向西流向,其上源为大雁河,与库都尔河于牙克石市乌尔旗汉镇西南汇合后始称海拉尔河,流至牙克石以下进入海拉尔区,即呼伦贝尔高平原。流至扎赉诺尔区北部阿巴该图山附近时,与达兰鄂罗木河汇合,始称额尔古纳河,然后突然呈锐角折向东北流去,汇入黑龙江,外流入海。海拉尔河干流全长714.9千米,流域面积54537平方千米,占额尔古纳河水系总流域面积的1/3,是额尔古纳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主要支流有库都尔河、乌奴尔河、扎敦河、免渡河、大莫拐河、牧原河、墨和尔图河、伊敏河、特泥河、莫尔格勒河等。 

大兴安岭

海拉尔河

  •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上游是海拉尔河,由东向西流经呼伦贝尔草原,至阿巴该图山附近,折向北行,始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干流全长970千米,若以海拉尔河为上源,长达1666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沿途汇集了大兴安岭主脊分水岭以西的河流,有根河、激流河、德尔布尔河、伊木河等1800多条大小河流。

大兴安岭

额尔古纳河

  • 嫩江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正源为南瓮河。嫩江支流呈不对称叶脉状分布,汇集了大、小兴安岭发育的河流,由北向南流淌,沿途接纳了甘河、诺敏河、绰尔河、卧都河、霍林河和洮儿河等19条一级支流,至吉林松源三岔河汇入松花江。河流全长1370千米,流域面积2.9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68亿立方米。嫩江的最大造化是与松花江一道塑造辽阔富饶的松嫩平原。

大兴安岭

嫩江

西辽河是辽河上游,它有两个源头:北源西拉木伦河源于大兴安岭尾部的克什克腾白岔山,全长380千米;南源老哈河源自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光头岭,全长426千米。两条河在赤峰翁牛特旗境内汇流形成西辽河,由西向东流经内蒙古通辽、吉林双辽和辽宁昌图县与东辽河汇合为辽河干流,转头向南,经营口市注入渤海。西辽河流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和燕山北麓夹角地带,也是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雨量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在下游造就了辽河平原。

大兴安岭

西辽河

  • 哈拉哈河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境内的一段哈拉哈河在冬季为不冻河。由于地热作用,水下有保温岩释放热能,多少年来该河段从未结冰,一年四季畅流。裸露在河面的石头时常会看到有冰雪堆积,但河里的水不受天气的影响,仍在流动。三九严寒,该河段水中还长着青青的水草,河面上雾气升腾,岸边有时还会出现雾凇奇观。

大兴安岭

哈拉哈河

湖泊

大兴安岭湖泊众多,根据东部林区的统计,东部林区永久湖泊湿地的面积约为500公顷。很多湖泊的形成与火山地质活动有关。

  • 乌苏浪子湖

乌苏浪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四面环山,处于低海拔的林区盆地间,长年被云雾笼罩,湖水静静地从东面的峡谷口缓缓向南注入下游的哈拉哈河。乌苏是蒙古语“水”的意思,乌苏浪子湖是典型的火山堰塞湖,也叫玛珥湖,形成于中更新世,距今已有30万年。

大兴安岭

乌苏浪子湖

  • 达尔滨湖

达尔滨湖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毕拉河支流的阿木铁苏河下游,额莫尔图山的南麓,它坐落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群山中间,呈椭圆形,方圆15千米。东西长5千米,南北宽2千米。湖深处有10米。“达尔滨”是鄂伦春语,有辽阔湖面之意。达尔滨湖是由古代的达尔滨山火山爆发,毕拉河、阿木铁苏河堵截而成。湖畔奇石嶙峋,在奇石块上披满鲜苔,湖的四周是浓密的原始森林,是游人观光的好地方。

大兴安岭

达尔滨湖

地下水

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26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为21.02亿立方米,全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5.20亿立方米。在地下水的组成方面,河川基流最多,占76.86%,其次是降水入渗补给,占14.20%,其余还有潜水蒸发,地表水渗入补给,井灌回归补给等。

土壤

大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棕色森林(针叶林)土,受成土母质、地形条件、森林植被的影响,分为淋溶土、半淋溶土、半水成土和水成土4个土纲,8个土类,40个亚类,近100个土种。大兴安岭土壤水平差异明显,北部以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及潜育棕色针叶林土为主,南部以生草棕色针叶林土为主,东麓从棕色针叶林土经过暗棕壤向黑土过渡,西麓从棕色针叶林土经过灰化森林土向黑钙土过渡。

淋溶土纲:包括棕色针叶林土(棕色泰加林土)、漂灰土和暗棕壤等3个土类。棕色针叶林土多分布在北部山地,海拔400-800米,母岩为以花岗岩、石英粗石岩为主的火成岩,永冻层是其重要形成条件,土层薄、质地较轻,但肥力较高、腐殖质层相对较厚。漂灰土分布在北部高寒地带的多年冻土区,海拔800米以上,质地较粗,有明显的漂灰层,淀积层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暗棕壤分布在东麓中山阳坡中上部至低山丘陵区,海拔300-650米,母岩为花岗岩、石英斑岩、流纹岩,凋落物层薄,有机质分解较完全、腐殖质层较厚,土层浅薄,黏粒含量低,通透性强且有淋溶淀积作用。

半淋溶土纲:包括灰化森林土和黑钙土2个土类。灰化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西部低山丘陵区的阳坡或坡麓,海拔300-1200米,植被类型为白桦、山杨或其他阔叶林,母岩为花岗岩、流纹岩,肥力较高。黑钙土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西麓,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腐殖质层较厚,粒状或团状结构。

半水成土纲:包括草甸土和黑土2个土类。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河漫滩或河谷阶地、缓坡山脚漫岗,坡积或冲积而成,植被以禾本科豆科草本植物为主,腐殖质层较厚,含大量植物残体,保水抗蚀性强,肥力较高。黑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东麓山前丘陵漫岗、三阶地,母质为黄土状物质,由洪积、坡积或冲积形成,有较多的胶膜,有明显的黏粒下淀现象,质地黏重,偶见铁锰结核。

水成土纲:只有沼泽土类,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常年积水或季节积水的河谷、河川平地或闭流洼地、沟塘,植被为喜湿性植物、水生植物,有较多塔头,成士母质系含少量角砾、石粒的坡积物。该土类因长期积水,含大量腐殖质和灰分,上层植物残体分解差,泥炭层厚,黑色或黑褐色,中间有时呈现团粒状结构并有锈色斑纹过渡层,下层为磷矿蓝色潜育层,最下层为永冻层。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泛北极植物区系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系东西伯利亚山地南泰加林的南延部分,其中三分之二的成分属达乌尔区系,东南部沿河谷有长白山区系的植物渗入,西部内蒙古草原成分也占一定比重,南端还有少量的华北区系植物种。

由大兴安岭山地落叶松林带向东西两侧的草原或草甸草原带过渡地区,常形成森林与草原或草甸草原交错分布的地带,沿沟谷或比较阴湿的北坡常分布有森林。如山地落叶松林,在东坡向阔叶林过渡处有狭窄的落叶松一阔叶林带,在西坡向草原地带过渡处有白桦森林草原带,在东南部向草甸草原地带过渡的地方,则出现混有较为耐旱的蒙古柞、黑桦林。山地落叶松林带的宽度由北向南逐渐变窄,至南端的阿尔山一绰尔一带,因气候较温暖、干燥,草原化现象明显,山地落叶松林在阴坡、河谷两侧舌状伸展,林分稀疏,混有大量白桦,至海拔1000米以上有大片落叶松林分布。

《大兴安岭植物志》记载的植物多达133科、633属、1888种,其中野生植物129科583属1766种,栽培植物4科50属122种,类植物14科23属44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被子植物88科406属112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樟子松、钻天柳、黄波萝、草苁蓉、黄芪、五味子,珍稀兰科植物有紫点杓兰、大花杓兰、小斑叶兰、手参、鸟巢兰、绶草等。药用植物有85科、192属、342余种,包括黄芪、沙参、元胡、龙胆、紫苑等;纤维植物有27种,包括大叶章、小叶章、羊胡子、苔草和柳兰等;单宁植物有49种,包括金老梅、蒿柳、酸模、老鹤草、萎陵菜等;芳香油植物有29种,包括狭叶杜鹃、裂叶荆芥、百里香、兴安桧、玲兰等;油料植物有28种,包括榛子、胡枝子、接骨木、苍耳、分叉蓼、野豌豆等;食用植物有42种,包括越橘、稠李、东方草莓、蕨菜、徽菜等;农药植物有8种,包括粗茎鳞毛蕨、兴安藜芦、白屈菜、狼毒大戟、白头翁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254/

(30)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成因
  4. 古生代
  5. 中生代
  6. 新生代
  7. 地理特征
  8. 气候
  9. 地质
  10. 地质构造
  11. 岩石地层
  12. 矿产资源
  13. 金属矿产
  14. 非金属矿产
  15. 地形地貌
  16. 地貌特征
  17. 火山
  18. 水文
  19. 河流
  20. 湖泊
  21. 地下水
  22. 土壤
  23. 生物多样性
  24.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