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洼遗址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兴隆洼遗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的人类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遗址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周围环绕着椭园型壕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原始村落。兴隆洼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等,为研究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

兴隆洼遗址位于中国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的人类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遗址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周围环绕着椭园型壕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原始村落。兴隆洼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等,为研究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兴隆洼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82年,距今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

历史沿革

编辑

考古现场(1992年)

兴隆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遗址。

1982年秋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文化馆在敖汉旗东南部进行文物考古普查工作时,兴隆洼遗址被发现。

1983年春—1994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文化馆对兴隆洼遗址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达140平方米。

兴隆洼遗址

建筑特色

编辑

遗址特点

  • 遗址分布

地表灰土圈

兴隆洼遗址所在岗地高出附近地面约20米,东高西低,西南坡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为A区(考古编号);东北坡至西坡一带是红山文化遗址为B区(考古编号),A区、B区紧临相连。兴隆洼遗址A区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聚落址,在地表见到的灰土带,呈不规则圆形,东北一西南长183米、东南一西北宽166米,为聚落址的围沟,沟宽约1.5米—2米、深0.55米—1米,在围沟所环绕的范围内,地表暴露有约百处灰土圈,灰土圈是半地穴房址被耕土扰乱部分,大体呈东南一西南方向排列,约计十一、二排,每排约十个左右。

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成批的居室墓葬具有中国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其中有人猪合葬现象。在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内,墓主人右侧葬有一雌一雄两头整猪,占据了墓底近一半位置。兴隆沟遗址的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的灰坑群,其中35号灰坑是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圆形,口径最大值为4.22米,周围有6座略小的圆形灰坑将其环绕,坑底中部相对放置2个猪头骨,东侧的猪头骨及躯体摆放较完整,猪头骨平置,朝西南,尾部朝西北,额顶正中钻有1个圆孔,躯体主要由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

考古现场(1993年)

兴隆洼遗址A区地层关系比较简单,围沟、房址和灰坑等均开口于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层,仅见少量红山文化遗迹打破兴隆洼遗存的遗迹,以及兴隆洼遗存的房址之间的叠压关系。T147、T148(考古编号)两探方的东北壁耕土层,灰褐色,厚0.15米—0.25米。F106(考古编号)为红山文化半地穴房址,开口于耕土下,打破兴隆洼聚落围沟址(G1),开口至居住面深0.6米,堆积中有红山文化和兴隆洼遗存的陶片,兴隆洼遗存聚落(G1)的围沟址开口于耕土层下,开口至沟底深0.55米—0.65米。G1、F106分别打破黄褐色生土。

兴隆洼遗址

兴隆洼遗址

主要景观

编辑

文物遗存

1992年出土玉玦

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磨光玉器、玉玦、石斧、匕形玉佩、骨笛、蚌裙、合纹饰陶器、胡桃植物标本等;出土4件猪首龙形石器石器,大体呈S形,颈部叠压放置,较宽,身部和尾部均单层摆放,尾部渐细,明显上翘,朝向东北,通长1.92米,为猪首龙形态;还发掘出土了圆形或盾形人头盖骨牌饰,其上有对称分布的钻孔或镂空,佩戴在墓主人胸部或右腕部。

价值意义

编辑

四号墓小女孩头骨、项圈、玉玦

兴隆洼遗址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是中国年代较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最宝贵的实物资料;出土大量中国新石器时代动物骨骼,是兴隆洼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实证;出土的猪首龙形石器,对研究龙的起源及崇龙礼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编辑

保护碑刻

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关于赤峰市兴隆洼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立项的请示》(内文物发〔2013〕104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规定,开展兴隆洼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兴隆洼遗址

文化活动

编辑

  •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与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属同时期文化。兴隆洼文化分布范围广阔,西起洵河,东至医巫闾山,北到乌尔吉木伦河,南达渤海北岸。赵宝沟文化形成于兴隆洼文化中晚期,与兴隆洼文化前后衔接。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在年代和文化特征上有承袭关系。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地处大凌河支流牝牛河上游,西南坡下有泉水,东距河道1.5千米。

交通

赤峰市——玉龙大街——G16丹锡高速——S53赤峰东环——G45大广高速——111国道——237县道——下嘎线——302乡道——兴隆洼遗址。

获得荣誉

编辑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国家文物局. [2021-10-1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342/

(8)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建筑特色
  3. 遗址特点
  4. 主要景观
  5. 文物遗存
  6. 价值意义
  7. 保护措施
  8. 文化活动
  9. 旅游信息
  10. 获得荣誉
  1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