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蟾蜍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中华蟾蜍(学名:Bufogargarizans),别名癞蛤蟆、癞疙瘩,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中华蟾蜍其平均体长为90~110毫米。雌性比雄性稍大。体型粗大,头宽,眼大而凸出;雄性背部呈墨绿色,雌性背部呈棕黄色。口阔,吻圆而高,吻棱明显。全身皮肤除头顶外极其粗糙,均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形瘰粒,成体瘰粒多而密,瘰粒为皮肤腺。其中最大的一对位于鼓膜后方,称为耳后腺。这些体腺是中华蟾蜍分泌蟾酥的重要部位,蟾酥...

中华蟾蜍(学名:Bufo gargarizans),别名癞蛤蟆、癞疙瘩,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中华蟾蜍其平均体长为90~110毫米。雌性雄性稍大。体型粗大,头宽,眼大而凸出;雄性背部呈墨绿色,雌性背部呈棕黄色。口阔,吻圆而高,吻棱明显。全身皮肤除头顶外极其粗糙,均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形瘰粒,成体瘰粒多而密,瘰粒为皮肤腺。其中最大的一对位于鼓膜后方,称为耳后腺。这些体腺是中华蟾蜍分泌蟾酥的重要部位,蟾酥具有强烈毒性,可以喷向敌人来自卫。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

分类历史

编辑

中华蟾蜍有三个亚种

康托(Cantor)于1842年命名了中华蟾蜍指名亚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施密特(Schmidt)于1925年命名了中华蟾蜍华西亚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史丹吉(Stejneger)于1926年命名了中华蟾蜍岷山亚种(Bufo gargarizans minshanicus)

1842年Cantor将中国浙江舟山的蟾蜍定名为Bufo gargarizans,此后Stejneger(1907)将他作为欧洲大蟾蜍Bufo bufo的一个亚种,即Bufo bufo gargarizans。此后中国学者将华西蟾蜍和岷山蟾蜍也作为欧洲大蟾蜍Bufo bufo的亚种,并沿用至20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其他国家研究者提出亚洲东部的“Bufo bufo”与欧洲的Bufo bufo不同,应为独立的种。1990年中国两栖动物学家费梁采用了上述意见,将中华蟾蜍从欧洲大蟾蜍(Bufo bufo)中恢复为一个物种,即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同时将岷山亚种和华西亚种归为中华蟾蜍的亚种。

形态特征

编辑

中华蟾蜍平均体长为90~110毫米。雄性体长63~90毫米,雌性体长85~116毫米,雌性比雄性稍大。其头宽大,头部无骨质棱脊;口阔,吻端圆,吻棱明显,鼻间距与眼间距几乎等长;眼大而凸出,瞳孔椭圆形,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顶两侧有耳后腺,近吻端有小型鼻孔1对;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

躯体短而宽,分为头、四肢、躯干三部分,颈不明显,无尾。全身皮肤除头顶外极其粗糙,均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形瘰粒,成体瘰粒多而密,瘰粒为皮肤腺。腹部不光滑呈乳黄色,布满疣粒。雄性背部色深,多呈黑绿色;雌性背部色较浅,多呈棕黄色,瘰疣乳黄色。

中华蟾蜍四肢发达,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趾侧微有缘膜无厚的肉质蹼;后肢粗短,无跗褶,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雄性前肢内侧指基部有黑色膨大的肉垫,称为婚垫,在交配时有加固拥抱的作用。雄性无声囊。

中华蟾蜍华西亚种背面瘰粒比中华蟾蜍指名亚种少而稀疏,一般有跗褶,个体相对较小,腹面及体侧一般无土红色斑纹。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邢台特征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形态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的分布图

中国分布

中华蟾蜍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南、西南、以及西北的内蒙古地区。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的中国分布图

亚种分布栖息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江西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等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500米。常见于阴湿的草丛中、土洞里以及砖石下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中华蟾蜍华西亚种分布于中国湖北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生存的海拔为750米至2700米。常见于草丛中或石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丽江。

中华蟾蜍岷山亚种分布于中国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该亚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岷山、甘肃卓尼。

栖息环境

中华蟾蜍属水陆两栖动物。中华蟾蜍适应性强,生活环境复杂多样。由于皮肤易失水分,为保持皮肤湿润的状态,喜欢栖息于阴暗潮湿的地方。喜暖,为冷血变温动物,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弱。中华蟾蜍产卵季节外,白天隐居于砖石孔、草丛、河边等阴暗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在沟沿、池塘边、河岸、菜园、田边周围进行觅食。夜间外出活动,尤其雨后最为活跃。冬季匿居于河道、池塘水底泥土中或潮湿的土洞中,常2只或多只匿居于一个土洞内。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隐居于草丛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隐居于河边

生活习性

编辑

觅食行为

中华蟾蜍蝌蚪期为杂食性,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为食。成体为食肉性,以蜗牛、蛞蝓、蚂蚁、蚊子、孑孓、蝗虫、土蚕、金龟子、蝼蛄、蝇蛆及多种有趋光性的蛾蝶为食。摄食方式为伏击式。摄食时在安全的地方静静等待,蹲伏不动,当被捕食对象临近时会猛扑过去。

节律行为

中华蟾蜍由于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是不完全的双循环系统,从而导致代谢缓慢,产生的热量少,再加上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弱,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就要入蛰冬眠。其冬眠场所一般在水底泥中或土穴中。冬眠期间新陈代谢下降至最低水平。当气温回升到10~12℃时,开始出穴活动,结束冬眠。

防御行为

中华蟾蜍属于隐藏式动物。喜静怕惊扰,行动缓慢,受到惊吓时会做出跳跃、躲藏等行为。主要依靠保护色防御。对于中华蟾蜍来说能够察觉到天敌的到来是至关重要的。当中华蟾蜍察觉到自己已经暴露时,会在逃跑和继续静止不动间迅速做出选择。当敌害以水平方向来袭时中华蟾蜍往往以继续静止不动的方式应对敌害;当敌害在空中(以45°或90°方向)来袭时,中华蟾蜍以连续跳跃的方式防御敌害。

中华蟾蜍全身皮肤布满瘰粒,是中华蟾蜍的皮肤腺。其中最大的一对位于鼓膜上方,称为耳后腺。这些腺体能分泌一种白色毒素(蟾酥),蟾酥具有强烈毒性,遇到危险时可喷向敌人来自卫。

多种蛇类、猛禽、黄鼬(Mustela sibirica)等动物均能捕食中华蟾蜍。

生长繁殖

编辑

中华蟾蜍为雌雄异体,无交配器官,体外受精。中华蟾蜍繁殖季节大多在春天,出蛰后。

繁殖时雄性先进入繁殖场,并发出鸣叫吸引雌性蟾蜍进入繁殖场。雄性通过游走发现其它个体后,立即用发达的前肢抱在雌性蟾蜍的腋下,即抱对。若抱对对象为雄性,被抱对象会发出鸣叫声提示为同性;若抱对对象为雌性,被抱对象不发出鸣叫声也不逃跑则为抱对成功。

中华蟾蜍抱对时间一般是9~12小时,有时长达24小时左右。抱对成功后雄性蟾蜍刺激雌性蟾蜍产卵,雄性和雌性会同时将精子与卵子产于静水域内的水草上或腐殖质较多、流速极缓的河沟中。成熟的精子与卵子在水中受精,成为受精卵。中华蟾蜍产卵量在8000颗左右,卵径1.5毫米左右。卵呈黑色,双行排列在卵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漂浮于水中或缠绕在水草上,约3~4天孵出,2~3个月变态为成蟾。变态过程主要表现为尾部逐渐萎缩,最终消失。

变态前在水中生活,变态完成后主要在陆地上生活。刚完成变态的幼蟾常因气候炎热或遭遇敌害而死亡较多。中华蟾蜍体外常有水蛭寄生,肠内有线虫和绦虫寄生,在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抑制生殖现象。

中华蟾蜍

抱对的中华蟾蜍

人工养殖

编辑

养殖技术

中华蟾蜍作为特种养殖物种,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技术差异大。通常采用仿野生养殖模式和全人工养殖模式。养殖场宜建在保证水源充足的池塘、水沟旁。池中或池边应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投养水生植物。此外,中华蟾蜍喜湿、喜阴,怕强光直射,应做好防暑工作。池塘应建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蟾池、成蟾池,面积大小按规模而定。

种蟾蜍放池前,要对池塘内的杂物和淤泥进行清理,再用清水清洗及消毒后注入经日光暴晒的水。同时要注意防除敌害(如蛇、鼠等)。

受精卵在放入孵化池前要进行试水,孵化时要保持水温在18~25℃。

刚孵出的蝌蚪,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自身卵黄提供营养。2~3天后开始摄食,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为主。成蟾以自行捕食为主。

养殖人员应及时巡塘,观察池塘水色变化,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爽。

病害防治

红腿病

症状:后肢红肿,出现红斑或红点、溃烂。

防治:定期更换池水及消毒、养殖密度不宜过大。

鳃霉病

症状:蟾蜍鳃部组织充血、出血,后期鳃丝变成苍白色。

防治:保持水体清洁。

脱皮病

症状:可见皮肤斑裂、体背皮肤失去光泽、脱落腐烂。

防治:投放含维生素A的饵料,定期更换池水及消毒。

水霉病

症状:感染部位有棉絮状浅白色菌丝,成体躁动不安,蝌蚪游泳异常。

防治:定期更换池水及消毒,避免外伤。

物种保护

编辑

种群现状

中华蟾蜍在中国、朝鲜以及俄罗斯非常常见。截至2017年,中华蟾蜍在韩国某些特定地方的数量有所下降。2015年,中华蟾蜍亚种数量也正在减少,但是并没有显著下降。

截至2018年,尽管局部地区数量下滑,但全球数量较为稳定。。

保护级别

中华蟾蜍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致危因素

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使中华蟾蜍栖息地逐渐减少,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其次,由于中华蟾蜍药用价值较大,蟾酥有抗恶性肿瘤的作用,人类乱捕滥杀,造成中华蟾蜍野生资源急剧下降。

主要价值

编辑

中华蟾蜍作为药用动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有抗肿瘤药理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有蟾酥的制剂达到14种。

中华蟾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价值,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

中华蟾蜍可捕食田野中的害虫,主要捕食蝶类、蝗虫、炸蟠、金龟子、蚊蝇、白蚁等,日捕食数量可达600~800只,为青蛙的3~4倍,可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2-05].

[2]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23-02-05].

[3]李湘. 生命的支撑[M]. 上海: 上出版社, 2019: 296.

[4]魏刚,张维勇、郭鹏. 梵净山两栖爬行动物[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7: 86-92.

[5]The IUCN Red List[EB/OL]. iucnredlist, 2023-02-03

[6]中华蟾蜍 Bufo agargarizan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23-02-05].

[7]唐建华,欧阳敏. 江西水产经济动物图谱[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80-181.

[8]孙晨旭,张君义,丁伟. 长白山水生动物图鉴[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156-157.

[9]李军德、黄璐琦、李春义.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典[M]. 福州: 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714-715.

[10]翟欣、潘志萍、张春兰.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手绘图谱[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9: 16.

[11]李洲强,白媛媛,鲁世金,洁,朱其凤,张雅靖,侯恩存,发胜. 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抗恶性肿瘤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J]. 广西医学, 2022, 44(21): 2504-2510. [2023-02-05].

[12]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23-02-05].

[13]佚名. 中华蟾蜍仿生态养殖技术[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 19(1): 6. [2023-02-05].

[14]费梁. 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36.

[15]欧阳贝. 中华蟾蜍的种群遗传结构[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2023-02-05]. DOI:10.27159/d.cnki.ghzsu.2018.000340.

[16]兰梦, 吴淇, 刘玲等..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两栖纲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22, 第24卷(9): 1646-1650. [2023-02-05].

[17]乔淑芬. 中华大蟾蜍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场地选择[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9(4): 3. [2023-02-06].

[18]吴跃峰,武明录,曹平萍. 河北动物志 两栖、爬行、哺乳动物类[M]. 石家庄: 河北科技出版社, 2009: 27-29.

[19]郝小利. 中华蟾蜍应对不同方向捕食者的逃避策略[J]. 生物学通报, 2017, 52(8): 3. [2023-02-06].

[20]饶良臣,杨先碧,高正发. 珍贵动物养殖技术[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 122.

[21]和飞, 朱永安, 于振海,等. 中华蟾蜍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 河北渔业, 2021, 000(009): 23-26,46. [2023-02-06].

[22]乔淑芬,赵玉敏,何晓燕,宫汝淳,苗婷婷. 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02): 55-57. [2023-02-05].

[23]毛小荣,吴明龙,杜一新. 中华大蟾蜍资源的利用途径探讨[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 (10): 6-9. [2023-02-06].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8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080/

(18)
词条目录
  1. 分类历史
  2. 形态特征
  3. 分布栖息
  4. 分布范围
  5. 栖息环境
  6. 生活习性
  7. 觅食行为
  8. 节律行为
  9. 防御行为
  10. 生长繁殖
  11. 人工养殖
  12. 养殖技术
  13. 病害防治
  14. 红腿病
  15. 鳃霉病
  16. 脱皮病
  17. 水霉病
  18. 物种保护
  19. 种群现状
  20. 保护级别
  21. 致危因素
  22. 主要价值
  2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