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于大别山区的革命历史歌曲,是为了庆祝苏维埃成立而创作的。这首歌曲调优美、歌词生动。是以大别山民歌《八段锦》为曲调、依曲填词而成,词作者是罗银青。
音乐制作
编辑创作背景
1929 年 5 月6日,商南爆发了立夏节起义(亦称商南起义),建立了以斑竹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 32 师。立夏节起义的胜利和红三十二师的成立,使反动统治阶级十分震惊,急令商城民团限期“剿灭”红军。同年 6 月至 10 月,湖北、河南、安徽 3 省边区军阀向鄂豫边区和豫东南的红军连续发动 3 次“会剿”。为了发展革命形势和巩固根据地,中共商城县委和红三十二师党委在粉碎“会剿”之敌的同时,领导广大群众掀起了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高潮,在商南先后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形成了以南溪、斑竹园、吴家店为中心的豫东南根据地。
制作人员
从立夏节起义胜利、红三十二师的建立,到 3 次反“会剿”的胜利和区、乡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热烈庆祝。为了表达广大劳苦群众翻身得解放和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时的喜悦心情,商城县委书记李梯云和县委委员研究决定编一首歌唱苏维埃的歌,并把此任务交给罗银青来编写。1929年农历八月下旬,时任果子园佛堂坳模范小学校长罗银青接受任务时,正值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他触景生情 ,很快创作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并配以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歌《小小鲤鱼压红鳃》的曲调《八段锦》,制作完成后交给李梯云审阅。定稿后,罗银青在佛堂坳模范小学以打花棍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唱,当时编舞为女教师陈觉民。首次表演由方子翼、方太森、肖大清(女)、刘昔祥、吴文彬、涂诗银(女)、黄祖德等16人组成,在商城一区(今金寨县斑竹园)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舞表演十分成功。
一位对着手抄简谱《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老人
歌曲发展
编辑1931年夏天,原鄂豫皖苏区红军32师副师长漆德玮等一,从鄂豫皖调到中央根据地工作,把这支歌带到了江西中央根据地,很快在那里流传开来。1932年10月开始,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移到了四川和陕西,这支歌曲又随之传唱到川陕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首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在50年代初被挖掘出来的。最初,这首歌以《庆祝工农政府歌》为名,刊载于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1954年编印的《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上,并列为鄂豫皖、川陕边地区革命歌曲。
《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
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将这首民歌改编成民歌合唱曲。1961 年八一建军节时,空政文工团首次把这首歌编入《革命历史歌曲演唱》节目,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庆祝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的一段情境中,《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女声合唱的方式震撼呈现。此后,合唱也成为这首歌最常用的演绎方式。《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词原有十段,改为合唱曲后精简为两段,更便于传唱。
这首革命歌曲,是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的。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很多人的加工、润色,不断丰富完善,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红色经典歌曲。。
歌曲歌词
编辑歌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 中央乐团合唱团 (Central Orchestra Choir)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迎风摆
敲锣又打鼓呀张灯又结彩呀
红色政权建起来
八月桂花遍地开
土地法令贴出来
打倒土豪和劣绅
分田分地又废债
劳苦工农翻身把头抬
八月桂花遍地开
参军的队伍一排排
红星头上戴呀
马刀磨得快呀
革命红旗永远放光彩
八月桂花遍地开
武装的工农好气派
保卫新政权啊
消灭反动派呀
跟着毛委员打出新世界
八月桂花遍地开
武装的工农好气派
保卫新政权啊
消灭反动派呀
跟着毛委员打出新世界
跟着毛委员打出新世界
历史版本
编辑建国前版本
河南新县革命纪念馆陈列室展示有土地革命时期的手抄歌本,上面记录的歌词被认为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最初的版本。从歌词上看这版唱词内容更加的具体,不仅生动的表达了当时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拥护,在第二段还介绍了工农委员的职责和义务,加入了宣传土地法令的内容:
“符合革命的要求,保障咱们的利益和自由,土地归农友(哇),土地归农友(哇),
一切工厂工人来没收。
亲爱的工友们啦,亲爱的农友们啦,
一切全靠自己来奋斗。”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东方红》版本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来自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八月桂花遍地开》在50年代初被挖掘出来后,以《庆祝工农政府歌》为名,刊载于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1954年编印的《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上。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将这首民歌改编成民歌合唱曲。1964年,李焕之又把它改编成女声合唱,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中,重现了当时民众欢天喜地庆祝苏维埃成立的热闹情景。他的唱词经词作家的润色后,更具艺术性。一共四段,原第一段歌词不变。
第二段:“红军队伍真威风,百战百胜最英勇。活捉了张辉攒呀,打垮了罗卓英呀,粉碎了蒋贼的大围攻。
第三段: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红色战士最光荣,
第四段: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亲爱的工友们那啊,亲爱的农友们那啊,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也因为《东方红》的成功被更多的人熟悉进而红遍了全国,最终成为经典的红色歌曲。
歌词中提到的两个人名,张辉瓒和罗卓英,均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活捉张辉瓒呀,打垮罗卓英呀”,表现了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建国前版本《八月桂花遍地开》 | 东方红版本《庆祝工农政府歌》 |
代表群众得利益,由你罢免和选举, 不是讲威武,不是讲威武, 人人都能监督这政府, 亲爱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 这政府靠咱们一致来拥护。 领导群众数千万,跳出地狱鬼呀鬼门关, 不再受摧残,不再受摧残, 封建制度彻底要推翻, 亲爱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 手拉手肩并肩建设鄂豫皖。 任凭中途有风浪,坚决斗争不也不调和共产党掌舵,共产党掌舵, 才有今天这个好结果, 亲爱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庆祝成立苏维埃努力做工作。 符合革命的要求,保障咱们的利益和自由, 土地归农友(哇),土地归农友(哇), 一切工厂工人来没收。 亲爱的工友们啦,亲爱的农友们啦, 一切全靠自己来奋斗。 |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红军队伍真威风,百战百胜最英勇。 活捉张辉瓒呀,打垮罗卓英呀, 粉碎了蒋介石的大围攻, 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 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 红色战士最光荣。 亲爱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 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
重要演出
编辑1961 年八一建军节时,空政文工团首次把这首歌编入《革命历史歌曲演唱》节目,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
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八月桂花遍地开》走上国家级大剧院,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改编为歌伴舞。
水利部机关纪念建党88周年文艺演唱会
1977年,河南省在商城举办民歌演唱会,邀请河南电视台前来录制。后来商城打造桂花文化,拍摄电影《八月桂花遍地开》。
2006年,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乐贯穿全剧的一部同名革命故事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进行拍摄。
2007年7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八月桂花遍地开》被改编为民歌剧并在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戏剧调演上演出。之后被批评误读,有改编成情歌之嫌,影响了原作品的政治意义。
2009年,于水利部机关纪念建党88周年文艺演唱会上演出。
2009年8月,在2009中国红歌会上由梅林组合演唱。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诗中演出。
歌曲鉴赏
编辑这首歌是以商城为中心的大别山歌谣《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的。 《八段锦》是信阳典型的民歌,原来的歌词是:小小鲤鱼压红鳃,上游游到下呀嘛下江来。头摇尾巴摆呀哈,头摇尾巴摆呀哈,打一把小金钩钓呀嘛钓上来。小呀郎来呀啊,小呀郎来呀啊,不为冤家不到此处来。
《八月桂花遍地开》彰显了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歌曲的基本特征。歌词通俗易懂,旋律具有浓郁的鄂东北民歌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从内容上来看,这首歌是对大别山地区那个特定时期革命斗争史实的记录和描写。从音乐风格上看,这首歌具有鲜明的鄂东北传统音调的地域性特色,与自古流传至今的大别山区传统民间音调相一致。从音乐表现语言方面看,具有简洁、明了、率真、铿锵、直抒胸臆和情感的特色,是那个特定时代音乐表现语言的生动写照。演唱这首歌时,需注意把握歌曲欢快抒情的特点,控制气息,咬字清晰,声音连贯统一。
它既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实提供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史料,也为中国革命音乐运动和新音乐建设提供了具有强烈地域性特征的佐证。
歌曲争议
编辑关于这首歌的创作者和产生时间、地点等问题,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了很多争议。因无作者的手稿存世,致使仅 大别山区就有安徽金寨、湖北红安、河南新县、河 南商城等地之争,除此之外还有江西、四川之说。这其中以河南商城与安徽金寨两地争议最为激烈。 因革命历史的客观性及该曲所具有的地域特色, “江西说”和“四川说”已经被学界否定。目前学界 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该曲属于大别山区,是在大 别山民歌《八段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系土地革命时期,为庆祝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而创作,在1929年 8至12月间广泛流传于鄂豫皖苏区。
河南商城说
河南商城说认为,其填词者是陈世鸿,曲调改编者是王霁初。1929年12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攻占河南商城,并随即召开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为了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商城“红日剧团”团长王霁初等人决定编创一首歌曲以助兴。歌名就叫《庆祝工农政府歌》,其曲调是王霁初根据民间流传的《八段锦》音调改编;歌词作者是商城“红日社”总编辑陈世鸿,并由商城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吴靖宇进行了修改。这首歌曲首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广泛传唱,以后又随着红四方面军传遍许多地方。
吴冠宾在《大别山烽火》中《一曲颂歌传天下——〈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怎样产生的》一文中将这首歌曲产生的时间地点及王霁初创作的经过介绍的十分详细。吴淑慎(吴靖宇之妹)在《红日剧团》一文中也回忆说,是王继初创作了歌词。另外商城县文联主席桂诗新创作的小说《王霁初和他的革命民歌》以及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对王霁初从爱好音乐到参加革命到创作《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的故事的讲述也持这种说法。
湖北红安说。
持此种观点的重要学术论文极少,目前仅见于黄解林的《同出一个故乡的两首经典红色歌 曲》。1958年,由湖北省采风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太阳出 来满天红》一书把《八月桂花遍地开》录为第一首,采录地标注 为“红安”,采录者为夏齐汉;1980 年,由上海文艺 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收录此曲,标注为“红安 汉族”;198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标注此曲为红安县民歌。
河南新县说
1987 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将收入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标注为河南新县民歌。 此外,持此说的党史资料有《豫南革命史》和 《新县革命史》,他们认为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堡(今属新县陈店乡)宣告成立,这是 鄂豫皖苏区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唱起来的。
获得荣誉
编辑2011年,获选为“湖北民歌大家唱”经典民歌。
2016年,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特性音乐,创作的河南省首部原创大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问鼎“白玉兰”奖。
2019年,金寨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入选《歌唱祖国 一首歌一座城》项目。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唱军歌说党史丨“八月桂花遍地开”,唱出了苏区军民胜利之情.中国新闻网. [2023-11-17].
[2]百名学生诵党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腾讯网. 2021[2023-11-26].
[3]赵敏. 《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再探[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93-94. [2023-11-26].
[4]党建网微平台.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这样诞生的.今日头条. 2019-09-11[2023-11-17].
[5]“豫韵楚风”信阳民歌系列四 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3-11-17].
[6]音乐微党课 | 《八月桂花遍地开》.澎湃新闻. 2021[2023-11-22].
[7]八月桂花遍地开 - 湖北民歌地图.荆楚网. [2015-03-22].
[8]《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如何诞生的?.中国青年网. [2023-11-17].
[9]《八月桂花遍地开》唱响.新浪新闻. [2015-03-22].
[10]八月桂花遍地开.QQ音乐. [2023-11-17].
[11]崔曼斯. 对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研究.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图书馆. [2023-11-19].
[12]新中国档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3-11-17].
[13]红军一路传唱到全国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原来是为歌颂苏维埃政权成立而创作.京报网. [2023-11-17].
[14]第十期:《八月桂花遍地开》.河西学院. [2023-11-17].
[15]改编经典须慎重 - 评大别山民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安在线. [2015-03-22].
[16]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八月桂花遍地开》 - 水利部机关纪念建党88周年文艺演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5-03-22].
[17]梅林组合演唱《八月桂花遍地开》 - 2009中国红歌会专题.新浪音乐. [2015-03-22].
[18]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节目单来了!.浙江新闻. [2021-07-01].
[19]传唱红色经典歌曲,传承信仰信念力量——品味红色经典歌曲中的党史.河南教育新闻网. [2023-11-17].
[20]徐丽娅,郭晓蕾主编. 湖北民歌演唱教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11: 77-78. [2023-11-27]. (2)
[21]黄解林. 两首经典红色歌曲同出一个故乡[J]. 党史文苑, 2007[2023-11-27].
[22]38首“湖北名歌”火热开唱.长江商报. [2023-11-17].
[23]河南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信阳诞生记.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2016[2023-11-27].
[24]金寨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入选《歌唱祖国 一首歌一座城》项目.金寨视窗. 2019[2023-11-2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