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er),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乔木,又名野海棠、野花红、花红茶、秋子,茶海棠、小石枣,分布于日本及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耐寒耐旱,喜光不耐阴,多生长于海拔50~2900米处,生山坡或山谷丛林中。
近种区分
编辑湖北海棠与山荆子(M. baccata(L.)Borkh.)外形很相似。湖北海棠幼叶、花萼和花梗常紫红色,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花柱3~4枚,山荆子萼片长于萼筒,花柱5或4,且湖北海棠叶边锯齿较为尖锐。
形态特征
编辑枝
高达8米,幼枝有短柔毛,后脱落,老枝紫褐色;冬芽卵形,鳞片边缘有毛。
湖北海棠的枝,作者:Sabina Hartmann
叶
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渐尖,基部常宽楔形,边缘有锯齿,幼时具少短柔毛,后脱落;叶柄长1~3厘米,嫩时被短柔毛,后脱落;托叶草质至膜质,有早落的柔毛。
湖北海棠的叶,作者:William Coville
花
伞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长3~6厘米,无毛或有长毛;苞片膜质,披针形;萼筒外部无毛或有毛;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外面无毛,里面有毛;花瓣粉白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长约1.5厘米,基部有短爪;花丝约为花瓣之半;花柱3~4枚,基部有毛。
湖北海棠的花,作者:William Coville
果实
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黄绿色稍带红晕,萼片脱落;果梗长2~4厘米。
湖北海棠的果,作者:William Coville
物种分布
编辑湖北海棠在世界分布于日本及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
生长习性
编辑湖北海棠耐寒耐旱,喜光不耐阴,喜欢轻质、中质及重质土壤,可以生存在弱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可承受强风,但不能在海上生存。多生长于海拔50~2900米处,生山坡或山谷丛林中,花期4~5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
编辑自然繁殖
湖北海棠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即不通过精子卵子结合,就可以生产出有活力的无性胚和无性种子来繁殖,胚根发育为真根系,种子发育为植株,湖北海棠花前期胚囊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为有性胚的发育,但并绝大多数胚囊都不能顺利的进行以至完成胚囊成熟发育,发育不全的胚囊会逐渐败育,启动无性胚,部分珠心组织细胞细胞质变浓,又开始重新分裂,形成胞原细胞,直到发育为胚完成。
栽培技术
编辑播种
播种前,选择朝阳避风、土质稀松肥沃的偏碱砂质土壤,深耕消毒后作沟。种子要选择成熟饱满的个体,在3月中旬或9月下旬,作好浅沟,撒入农家肥后播种,最后盖一层细沙土,稍加镇压。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定期除草施肥即可。
育苗
湖北海棠可分为种子育苗和嫁接育苗,待播种后的幼苗长到2~4片真叶时,移出幼苗。嫁接多采用芽接,以普通湖北海棠作为砧木,嫁接新品系苗木。
定植
在开春进行实生苗移栽,要对根部进行修剪,剪除断根或伤根;定植的穴要够宽够深,保证根系生长,嫁接口高于地面2~5厘米,栽植后要浇透一次水,在根盘四周铺覆盖物保湿。
田间管理
定植后一年,在持续干旱时每2~3周进行一次彻底浇水,如果一年生枝条年生长量在12厘米以下,则要考虑施肥,湖在生长期要剪除徒长枝、枯死病虫枝等,可根据需要剪除过密内腔枝增加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湖北海棠抗性广,抗病害、虫害以及病毒,日常只用进行蝽虫和蚜虫的防治。秋季绑草引诱过冬成虫聚集消灭;冬季经常对植株进行清扫,消灭藏在树根树皮下的成虫;还可以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功用价值
编辑经济价值
湖北海棠具有无融合繁殖以及抗寒抗盐性,是优良的砧木遗传改良材料,帮助选育具抗病毒、可繁殖的矮化砧,满足产业的需求。
观赏价值
湖北海棠色彩丰富,花为春季秋季观花,可孤植株、丛植、片植于公园、庭园、道路旁等绿地。
药用价值
湖北海棠的嫩叶、果实以及根均可入药,嫩叶和果有消积化滞、和胃健脾的功效,主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等;根部制药可以活血通络,主治跌打损伤。
食用价值
湖北海棠叶含有黄酮类、茶多酚、蛋白质、铁、铜等物质,可以制茶,可以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
相关研究
编辑药理活性
湖北海棠总黄酮含有丰富的根皮苷,而根皮苷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此外,根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具有雌激素类似的结构,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湖北海棠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杂曲霉菌有抑制效果,具有抑菌、抗炎、抗疲劳作用;湖北海棠叶水煎液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无融合生殖
1931年Sax博士对梨亚科(Pomoideae)属间进行杂交,发现了湖北海棠具有孤雌生殖的能力,开创了对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先河;此后,Sampson、董绍珍、Olien等人也相继得到湖北海棠存在无融合生殖的结果,确定其在苹果属中无融合生殖能力最大。通过将湖北海棠优良矮化砧木资源配制杂交组合,研究探索无融合生殖遗传机制及优良苹果砧木,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可以帮助育种。
延伸文化
编辑以湖北海棠叶做的茶饮花红茶,是不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来源的植物制作的别样茶之一,在中国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武汉市志》(中国)中记载:“武汉人喜好喝茶,……此类所沏多为档次不高的花红茶。”其中的“花红茶”,是以湖北海棠叶为原料制得的;土家族(中国)常用湖北海棠叶做的茶待客,茶水过夜不馊,至今流传着“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其中的茶露即为湖北海棠叶的上的露水。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中国生物物种名录-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erEB/OL.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5-04].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 (2)
[3]Malus hupehensis Chinese Crab, Chinese crab apple, Tea Crabapple, Flowering Tea Crabapple PFAF Plant.pfaf. [2023-05-04].
[4]何秀娟, 邱文明, 徐育海. 湖北海棠观赏型新品系筛选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 2014, 43(04): 5-8. [2023-05-04].
[5]杨锋. 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Rehd.)无融合生殖遗传分析与胚发育模式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15[2023-05-04].
[6]魏要武, 向俊, 匡仁亮, 罗兴武. 湖北海棠植物资源研究进展[J]. 园艺与种苗, 2012, (08): 37-40. [2023-05-04].
[7]刘树明编著. 园林植物图鉴[M]. 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39.
[8]南京中医药大学, 赵国平, 戴慎, 等. 中药大辞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384-3385.
[9]薛可. 湖北海棠叶有效成分环糊精超分子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8[2023-05-04]. DOI:10.27245/d.cnki.gnjsu.2018.000480.
[10]陈雅林, 谭哲谞, 彭勇. 湖北海棠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 19(10): 1505-1510. [2023-05-04].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17.10.030.
[11]陈琳琳, 吴瑞姣, 刘连芬, 丁芳兵, 罗思谦, 钱关泽. 湖北海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北方园艺, 2013, (16): 217-221. [2023-05-04].
[12]谭文赤, 汪鋆植. 巴东县富硒湖北海棠种植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 36(02): 41-42. [2023-05-04].
[13]杨伟平. 湖北海棠提取物制剂前评价研究[D].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16: 10. [2023-05-04].
[14]Dermen, Haig. “APOSPORIC PARTHENOGENESIS IN A TRIPLOID APPLE, MALUS HUPEHENSIS.”. Journal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1936, 17(2): 90-105. [2023-05-04].
[15]韩碧群, 彭勇. 别样茶的应用与功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37(12): 1504. [2023-05-04].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