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Indole)是具有苯环和吡咯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8H7N,又名氮杂茚、苯并吡咯。吲哚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以及天然花油,如茉莉花、苦櫈花、水仙花、香罗兰中,最早是由靛蓝降解而得。吲哚在煤焦油中含量为0.1~0.2%,绝大部分集中于洗油馏分,在洗油中含量为1.6%,在萘油和蒽油中含量甚微。
历史
编辑吲哚化学是随着对靛青的研究开始发展的,继而转化为研究靛红,之后是羟吲哚。1866年,阿道夫·冯·拜尔用锌粉将羟吲哚还原生成吲哚,1869年,他假设出了吲哚的结构,至今仍然被大家公认。直到19世纪末,某些吲哚化合物也仅仅是作为重要的染料来看待。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吲哚兴趣逐渐增强,因为吲哚作为一个核心基团出现在了很多重要的生物碱中,如色氨酸和植物激素。
理化性质
编辑物理性质
吲哚是无色或淡黄色鳞片结晶,呈平面状,中等极性,具有微弱茉莉香味,高浓度时有不愉快的臭味,吲哚在许多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度,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溶于热水而难溶于冷水,因此吲哚在结晶精制时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室温下,吲哚是一种固体。自然情况下,吲哚存在于人类的粪便之中,并且具有强烈的粪臭味。然而,在很低的溶度下,吲哚具有类似于花的香味,是许多花香的组成部分,例如橘子花,也被用来制造香水。煤焦油中也能发现吲哚的存在,色氨酸及含色氨酸的蛋白质、生物碱及色素中也包含有吲哚结构。
化学性质
吲哚是一种亚胺,具有弱碱性;杂环的双键一般不发生加成反应;在强碱的作用下可发生二聚合和三聚合作用;在特殊的条件下,能进行芳香亲电取代反应,3位上的氢优先被取代,如与硫酰氯反应,可以得到3-氯吲哚。3位上还可发生多种反应,如形成格式试剂,与醛缩合,以及发生曼尼希反应等。
碱性
不同于多数胺,吲哚几乎没有碱性。它的成键环境与吡咯极为相似,只有像盐酸这样的强酸才可能将之质子化,得到的共轭酸的pKa是-3.6。很多吲哚类化合物(如色胺)在酸性环境下活性都是由此产生的。
亲电取代反应
吲哚最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是3位,它的活性是其苯环碳的10倍。由于吡咯环上电子富集,往往在1位氮和2,3位碳都被取代后,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才可能发生。如Vilsmeier-Haack酰化反应在室温下就能于3位碳上发生。由于吡咯环上电子富集,往往在1位氮和2,3位碳都被取代后,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才可能发生。
吲哚取代反应
取代吲哚是许多色胺碱的基础结构,比如神经传递素复合胺、褪黑素、迷幻药等。其他的吲哚化合物包括植物生长素、抗炎药物消炎痛和血管舒张药物心得乐。
卤化:用溴或氢不能直接溴化或氯化吲哚,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二聚反应,制备3-溴吲哚最常用的方法是将N-苯酰吲哚用溴或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然后将苯酰基团水解。
硝化:吲哚在中用苯酰硝化,得3-硝基衍生物。若2-位有一取代基,可在中直接硝化,因为二聚反应被抑制了,然而由于原子的质子化作用的结果,使系统不活泼,硝基基团进入5-位上。
磺化:吲哚用吡啶-三氧化硫络合物在50℃以下硫化,得到吲哚-1-磺酸;在较高温度时,由于分子内重排作用而形成吲哚-2-磺酸。
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3-位
N位氢的酸性
吲哚的N位氢在二甲基亚砜中电离的pKa是21,所以需要非常强的碱,诸如氢化钠或者丁基锂,才有可能在无水环境下将之去质子化。得到的金属有机盐有两种存在形式。对于难成共价键的钾、钠离子,负电荷集中在1位氮上;而对于可以成共价键的镁和锌,负电荷则集中在3位碳上。类似地,在极性非质子溶剂比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1位氮易受到亲电试剂进攻;而在非极性溶剂比如甲苯中,则是3位碳更活泼。
不同碱与吲哚发生反应
氧化
吲哚在空气中和光照下可自动氧化,首先产生吲哚酚,它能进一步反应生成靛蓝或无色吲哚酚红,或生成吲哚酚红,最后生成三聚物。较强的氧化剂可开裂吡咯环,并形成2-甲酰胺基苯甲醛,反应式如下。
吲哚氧化
还原
在(85atm)和90~100℃下用雷尼镍催化还原可得吲哚满,但在(250atm)与250℃下,则生成八氢吲哚。化学还原剂在中性溶液中不起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吲哚满,碱金属在液氨中是很强的还原剂,生成4,7-二氢吲哚,及4,5-6,7,-四氢吲哚。
吲哚还原反应
自然来源
编辑吲哚及其自然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中如素馨花香精油、骨焦油及蛋白质的腐败产物中有一定含量,在动物粪便中也含有吲哚及其同系物β-甲基吲哚,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以及天然花油,如茉莉花、苦橙花、水仙花、香罗兰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它们是通过莽草酸途径形成的,其中色氨酸在微生物的色氨酸酶作用下,可脱氢变为吲哚,同时产生丙酮酸和NH3;在动物大肠中吲哚乙酸可脱羧成粪臭素和吲哚,粪便的臭气即由于这二物质。
生理作用
编辑吲哚作为一种细胞间信号分子,在产生吲哚的细菌中控制着细菌生理的各个方面,如孢子形成、质粒稳定性、耐药性、生物膜形成和毒力,而许多不产生吲哚的细菌、植物和动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加氧酶,这些加氧酶可能干扰吲哚信号传导。吲哚对细菌生理、生态平衡乃至人体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吲哚可以降低真菌黑曲霉的细胞生长,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增加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的质粒稳定性、耐药性。
色氨酸广泛存在蛋白质中,在大肠杆菌中,色氨酸能可逆的转化为吲哚、丙酮酸和氨,产生的吲哚可以通过细胞膜蛋白运输。天然吲哚类化合物会影响细菌的生理机能,如十字花科蔬菜产生吲哚-3-甲醇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吲哚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如在血液、血浆和大脑中检测到肠道细菌产生的5-羟基吲哚,它的浓度呈光周期性波动。
制备
编辑在工业上,制备吲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众多,除了从煤焦油中提取外,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吲哚,如Fisher吲哚合成法、Bartoli吲哚合成法、Leimgruber-Batch吲哚合成法等。
化学合成
醇胺法:醇胺法是一种以苯胺和乙二醇为原料的直接气相合成方法,价格便宜、效率高、操作简单且反应温度(453-623K)低。有很多催化剂被用于吲哚的直接气相合成,如Cu/SiO2催化剂、MgO催化剂等。
醇胺法
Fisher吲哚合成法:Fisher吲哚合成法是最古老的吲哚合成法,它是由脂肪族醛、酮或酮酸类的芳腙衍生物与酸性物质经加热、分子缩合、[3,3]-σ重排及脱氮环化等作用,最后生成吲哚环化合物。直到现在,仍是合成吲哚最重要的方法。
Fisher吲哚合成法
Bartoli吲哚合成法:Bartoli吲哚合成法采用邻硝基溴苯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通过和乙烯基格氏试剂反应,可以生成7-取代化合物。这是合成7-取代吲哚的非常有用的方法,反应也进过了一个[3,3]-α重排过程。
Bartoli吲哚合成法
Leimgruber-Batch吲哚合成法:首先邻硝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和吡咯烷反应得到烯胺,然后烯胺再发生还原环化,得到吲哚衍生物。
Nenitzeseu吲哚合成法:经典的Nenitzeseu合成法包含了对苯醌和β-氨基-巴豆酸酯的缩合过程。这个合成法是制备2,3-二取代-5-羟基吲哚的非常有用的高区域选择性的合成方法。
Kihrar吲哚合成法:Kihrar吲哚合成法,通过一个苯环和烷基N-(2-碘苯基)-甲基氨甲基酮的分子内的Kihrar反应来合成吲哚。如果得到羟基吲哚啉副产物,也可以在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吲哚。
分离
从煤焦油馏分中分离吲哚的方法主要有碱溶法、溶剂萃取法、络合法、吸附法、酸聚合法、共沸精馏法和萃取精馏法等。
碱溶法:碱溶法是提取吲哚最早采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基于吲哚呈弱酸性,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的碱溶物采用过滤等方法易从洗油馏分中分离出来,再经水解得到吲哚,主要操作步骤为:(1)向洗油的甲基萘馏分中,加入氢氧化钾,至不再有反应水析出为止;(2)分离出固体吲哚钾,用苯洗涤以除去中性油;(3)吲哚钾在50~70℃,加水量为原料量2倍的条件下进行水解。为减少吲哚损失,在水层中加入苯,则得到吲哚的苯溶液;(4)蒸馏吲哚的苯溶液,得到吲哚馏分;(5)吲哚馏分经冷却结晶、压榨,即得到工业吲哚。工业吲哚用乙醇重结晶,即得到纯吲哚。
用途
编辑吲哚主要用作氨基酸、香料的原料。如配制某些花香型香精的重要合成香料品种之一。在染料工业中可作硫化染料、靛青染料为原料,还可代替苯胺作1,2,3-三甲基二亚甲基吲哚的原料。
香料
吲哚类的香料天然存在于茉莉、橙花、晚香玉、黄水仙等精油中,是茉莉等花香型香精中不可缺少的组分,主要用于日用香精。吲哚浓度低时具有类似茉莉样香气,主要用于茉莉、橙花、水仙、依兰、白兰、紫丁香和动物香型的日用香精中,极微量用于食品香精。另外,吲哚类香料3-甲基吲哚浓度低时也具有花香味,主要用在花香型和动物香型日用香精汇总作定香剂,极微量用于食用香精。
医药
以吲哚为原料可制取多种化合物,如色氨酸可作为胃溃疡药。其衍生物吲哚美辛具有消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消炎效果很好,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腱鞘炎、肌肉损伤等;炎痛静有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主要用于手术后、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疼痛。在农药上,吲哚能合成植物生长剂,如3-吲哚乙酸、3-吲哚丙酸和3-吲哚丁酸均可作为植物生长刺激剂。
结构
编辑吲哚是一种芳香杂环有机化合物,双环结构,包含了一个六元苯环和一个五元含氮的吡咯环。因为氮的孤对电子参与形成芳香环,故吲哚不是一种碱,性质也不同于简单的胺。按近代分子轨道理论,它是由10个π电子组成的一个连续封闭的共轭体系,其中两个电子由氮原子提供。由于氮原子的自由电子对苯环及吡咯核的π电子共轭,吲哚呈弱酸性,但它又能在强无机酸存在下发生聚合,所以又呈弱碱性。
吲哚属于多π电子芳杂环,它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低于吡咯,高于苯,反应主要发生在吡咯3(β)位,而不是在2(α)位。其原因可用反应中间体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当亲电试剂E+进攻3(β)位时,中间体有两个极限式保留着稳定的苯环结构,而进攻2(α)位时,中间体只有一个极限式保留稳定的苯环结构。参与共振的稳定极限式越多,中间体就越稳定,就越容易生成。
吲哚结构式
检测
编辑吲哚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与气相色谱法,比色法是最常用的。比色法检测吲哚原理是吲哚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生成有色化合物,进行比色来定量。但这种直接反应对吲哚并不是特异性,如醛类也会产生有色化合物。为此,需要在测试反应之前分离吲哚,常通过萃取、蒸汽蒸馏和透析来完成。
毒理性质
编辑当小白鼠、大白鼠、家兔吸入吲哚,浓度为9~10mg/m,连续2~3小时,在体内未引起变化。但长期给小白鼠吸入吲哚可引起骨髓性白细胞组织增生。人对吲哚的嗅觉阈浓度为0.45mg/m,当浓度超过1mg/m时可引起恶心,头痛及其他不适的感觉。3-甲基吲哚具有类似的作用。吡咯的蒸气有麻醉作用,它可以引起体温长时间的、剧烈的升高。
衍生物
编辑吲哚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存在于动、植物中,如素馨花香精油及蛋白质的腐败产物中都有含量。在动物粪便中,也含有吲哚及其同系物β-甲基吲哚。天然植物激素β-吲哚乙酸,一些生物碱如利血平、麦角碱等都是吲哚的衍生物,它们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靛玉红:靛玉红(indirubin)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中药板蓝根、大青叶、青黛等的原植物)中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临床上广泛使用。
(2)褪黑素:褪黑激素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研究表明褪黑素具有促进睡眠、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方面生理作用,俗称“脑白金”。
(3)色氨酸:色氨酸广泛存在天然蛋白质中,但是哺乳动物自身体内并不能合成L-色氨酸,而要通过饮食从体外吸取,色氨酸在体内进过代谢主要生成5-羟色胺。
色氨酸 5-羟色胺
(4)5-羟色胺:它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介质,在哺乳动物及人体中主要由色氨酸代谢而成。当人大脑中5-羟色胺的量突然改变时,就会出现神经失常症状,所以5-羟色胺是维持人体精神和思维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5)β-吲哚乙酸:β-吲哚乙酸首次从尿中取得,并证明为一种植物生长激素。β-吲哚乙酸量少能促进植物生长,如量大时则对植物有杀伤作用,侧链上如果在多一个CH2,就会失去其生理作用。
β-吲哚乙酸
(6)吲哚美辛:吲哚美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吲哚美辛具有消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其消炎效果很好,解热作用比氨基比林好,但镇痛效果弱,只对炎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腱鞘炎、肌肉损伤等。
(7)炎痛静:炎痛静又称消炎灵,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辛酸。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炎痛静有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其消炎作用与保泰松相似。主要用于手术后、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疼痛。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编辑部.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 炼焦化工[M]. 1992: 404.
[2]唐珊熙.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M]. 1998: 95.
[3]沈一丁. 精细化工导论[M]. 1998: 44.
[4]阎继业. 畜禽药物手册[M]. 2001: 256-257. (2)
[5]赵骏,杨武德. 有机化学[M]. 2015: 378-379. (2)
[6]熊道陵,陈玉娟. 洗油分离精制应用技术[M]. 2013: 164-165. (2)
[7]熊道陵,陈玉娟,王庚亮. 洗油分离精制应用技术[M]. 2013: 159-161. (3)
[8]中国化工学会石汪化工学会组织. 有机化工原理大全 第四卷[M]. 1994: 354-356. (3)
[9]陈敏为 甘礼骓.. 有机杂环化合物[M]. 1990: 44.
[10] 郑集. 普通生物化学[M]. 1982: 551-552. (2)
[11]吴显荣. 氨基酸[M]. 1988: 47.
[12]Jin-Hyung Lee,Jintae Lee. Indole as an intercellular signal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J].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 2010: 426-444. (9)
[13]刘静. 吲哚的直接气相合成:MgO助剂对Cu/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08, 29(2): 159-160. (2)
[14]肖瑞华. 煤焦油化工学[M]. 2002: 156-157. (2)
[15]石得中 黄洪周. 世界精细化工产品技术经济手册[M]. 1988: 120-121. (2)
[16]Morris B. Jacobs , Sol Pincus. SCIENTIFIC APPARATUS AND LABORATORY METHODS[J]. Science, 1945: 205. 10.1126/science.102.2643.204.
[17]王秉栋. 动物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手册[M]. 1989: 301.
[18]H.B.拉扎列夫 э.H.列维娜.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第二卷(修订第七版)有机化合物[M]. 1988: 745.
[19]郭书好. 有机化学[M]. 2004: 407-408. (2)
[20] 邵建新,王宁,付彩霞. 医学有机化学[M]. 2010: 221-222. (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