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英语:South China Sea),简称南海,古称涨海、沸海,位于中国最南部,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南海北接中国广东、海南等省区,南至加里曼丹岛,东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海域面积约356万平方千米,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的是九段线之内的约210万平方千米。海域主要有海南岛、东沙群岛等多个岛屿,入海河流主要为韩江、珠江、湄公河等。
命名
编辑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在中国南海上进行活动,当时人们称南海为涨海,谢承《后汉书》已经有“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的记载。《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随着人们在南海的活动范围扩大,宋代到清代时期,南海则出现石塘、长沙、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或万里石塘、千里长沙等若干名称。近代以来,民国政府陆续规整南海海域的岛屿和明确疆域范围,从而规范命名为南海。南海的国际通称为:South China Sea,中国主权名是中国南海,英文名称是“The South Sea of China”或China'South Sea,为南中国海(地理水域)、中国南海(中国领海)的简称。
位置境域
编辑南海位于中国最南部、北太平洋西部,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经纬度范围为北纬5°—25°,南纬105°—125°。南海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岛南端一线同东海分界;东南至菲律宾(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南至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西南至越南(Vietnam)和马来半岛(Malay Peninsula)等地,南海东接太平洋(Pacific Ocean),西南通印度洋(Indian Ocean),南北长约2900千米,东西宽约1600千米,海域面积约356万平方千米,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的是九段线之内的约210万平方千米。
南海境域图
成因
编辑南海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划分为古南海形成与发展阶段、古南海消减和新南海形成阶段以及南海快速沉降与萎缩阶段。
晚白垩世末期—早渐新世
晚白垩世期间,南海地区是一个由各个地块拼合形成的统一的“古南海地块”,主要涵盖了华南地块南部、印支地块和婆罗洲地块,在这期间,太平洋板块运动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其俯冲速度下降,俯冲角度由水平逐渐增大,方向也由斜向转变为正向,构成了南海东部汇聚的边缘。古新世—始新世期间,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受一系列的北东或北东东向的伸展断裂的影响形成陆相断陷,渐新世早期形成海陆过渡相断陷,此外还零散分布一些小地堑。自始新世以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发生全面碰撞,在总的汇聚的环境下南海北部边缘发育了一系列北东或北东东向继承性、多期性的伸展断裂,这一系列断裂加上在其控制下形成的断陷、断隆一起构成了南海北部的张裂边缘构造带。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期间,受西侧印度板块挤压楔入的影响,东侧存在太平洋板块的正面高角度的俯冲的围限,和亚欧板块东部深层软流圈可能存在的地幔物质的上涌,南海地区在这个时期整体处于大的汇聚背景下,触发地幔柱上升,导致新南海形成。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时期,随着印支板块继续挤压,加之太平洋板块的作用,新南海海盆进入主要发展阶段,早期属陆内裂谷性质,后期伴随海水侵入,逐渐扩展成洋盆。随着新南海扩张,南沙地块从北部陆缘裂离,开始了向南长达数百千米的漂移。同时古南海继续快速萎缩,古南海南部边缘受挤压作用地壳强烈下弯,早期的被动大陆边缘转变成主动大陆边缘。晚渐新世,南海中央海盆的初步成形,众多地块开始南海北部陆缘分离,其中礼乐—东北巴拉望地块开始了分离后向南的漂移期,属于陆块裂离盆地。
中中新世至今
自中新世马尼拉海沟(Manila Trench)形成之后,南海区域上的挤压应力释放,新南海南北向的扩张运动停止,断裂活动较为平和,并且岩浆活动也相对较为贫乏,只是在东部受到台湾造山运动影响而使得北缘西部的断裂和岩浆活动相对较强,大多数地区盆地的发育不再受控于构造的变动,中新世—第四纪,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处于快速区域热沉降状态,主要以离散陆缘坳陷为主,遍及台西南、珠江口、琼东南等地区,南海南缘,受边缘海构造旋回影响,形成南、北两个盆地带,而南部盆地带受南部碰撞褶皱带的控制,发育挤压前陆盆地,如曾母盆地,广泛接受披覆沉积,并进一步向东北方向延伸至文莱—沙巴盆地和南、北巴拉望盆地。自晚中新世至今,南海西部陆缘盆地的伸展作用停滞,处于区域整体沉降时期。现今南海西部陆缘,受北西—南东向拉张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张扭盆地。
地理特征
编辑气候
南海位于热带,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区域可按照北纬6~7°为分界线,以北为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赤道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高,雨水分明,多大风,海雾少。
南海海域气温终年很高,7月份高达28℃,即使在1月份,南海南部仍达26℃,北部通常不低于15℃。南海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海区北部有干季和雨季之分。干季为11月至翌年3月,降水较少,比蒸发量少600毫米;雨季为5至10月,降水量超过蒸发量800毫米。海区南部其实并无真正的“干季”,因为那里全年各月的降水量均超过蒸发量,尤其10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比蒸发量多750毫米左右。南沙群岛的年降水量可达2200毫米,年降水日数多达170天。
南海的大部分海域,每年的9月前后,东北季风到达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11月至翌年4月,全海区均由东北季风所控制。4月份于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开始西南季风,至6月可遍及全海区,7、8月为最盛期。东北季风以11月为最大,多为4至5级,有时也达6至7级,大风区在南海北部、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和南沙群岛以西海域。相对而言,西南季风风力一般较小,多在4级以下。但在海南岛西部沿岸的莺歌海,全年中以春季风力较大。南海的年平均大风日数比渤海、黄海、东海都少。越南近海为50天,西沙群岛附近40天左右,南沙附近在40天以下。粤东沿岸靠近台湾海峡的区域,大风日数较多,有时可达100天。南海海雾较少,主要出现在北部湾和广东沿岸海域。海口年平均雾日最多,也只有41天,硇洲岛24天,涠洲岛19天,其他海域都在15天以下,莺歌海和西沙群岛几乎全年无雾。
南海诸岛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超过中国其他海域和绝大多数的内陆地区,全年各月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90至260瓦/平方米。海域有效风速3至20米/秒,出现时数5500至8000小时,出现时间65%至89%,有效风能密度300至650瓦/平方米,属中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地质
地质构造
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其大地构造受到三大板块相对运动的制约。由于板块间作用的方式不同,南海周缘呈现出不同的构造特征。南海北部陆缘为华南陆块的延伸部分,发育一系列阶梯状拆离断层和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带,为拉张型被动边缘,南部北侧与南海北部为共轭大陆边缘,而南侧是碰撞边缘,受古南海俯冲碰撞的影响发育一系列叠瓦状构造,属挤压型边缘;西部受印支地块南东向构造挤出的影响,发育走滑边缘;南海东部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其西侧的中南半岛和北侧的华南大陆以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带为界,分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和华夏构造域,南海的西北侧为燕山期陆缘活化带,东侧的岛弧为具有海西期残块、燕山期基底的喜马拉雅期的断褶系。在区域构造上,南海处于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周缘为华南地块、印支地块、菲律宾海板块,南海主体位于华南陆块上,东部为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和菲律宾海板块,西部为印支和缅泰马陆块。
南海地质构造图
华南地块区
南海北部处于华南地块区内,该地块位于欧亚板块东南边缘,西部以哀牢山—红河剪切带与印支地块为界,东部到太平洋俯冲带。华南地块以丽水—海丰断裂为界,可分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为加里东褶皱带,早古生代为建瓯、云开等前寒武系地块,具有洋壳与岛弧间列特征。南海北部陆坡总体以北东和北东东向线性特征为主,北西向异常表现出被截断、错开特征,在海南岛南海海域则有明显的北西向异常。
印支—巽他陆架区
南海西缘断裂带是印支—巽他地块与华夏地块、南沙地块、曾母地块的分界,受印度板块碰撞楔入的影响,新生代沿红河剪切断裂带向南东方向挤出。西缘断裂带南北延伸长达1500千米以上,由莺歌海盆地东缘1号断裂、中建断裂、万安东断裂及两侧伴生构造作为统一的断裂系统,具有长期和差异性的活动特点;红河断裂带是华南地块和印支—巽他陆架的分界线。
印支地块核心为前寒武系陆核,向外依次为海西和印支褶皱带。从中生代中期开始与华南地块拼合在一起,其东南地区受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巽他陆架包括禅帮高原、单那沙林海岸地带、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东北地区。三叠纪初期,巽他陆架与印支地块碰撞拼接,形成佩亚山、桑坎彭山和豆蔻山,以及印支地块隆起和呵叻盆地。古生代时期,印支地块边缘开始增生,至早海西运动之后板块内部克拉通地区已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印支运动后,板块与周缘地区碰撞,造山带隆起,在其前缘的克拉通地块上广泛发育中生代沉积盆地。
菲律宾岛弧区
南海东部的俯冲边界处于菲律宾岛弧内,菲律宾岛弧由两列岛弧组成,内外岛弧之间发育有弧间盆地。其东、西两侧分别为菲律宾海沟和马尼拉海沟,前者凸向东,贝尼奥夫带向西倾斜;后者凸向西,内尼奥夫带向东倾斜,构成了菲律宾岛弧特有的反向前弧和反向双海沟系构造。
南海东缘分为3段,北段为马尼拉俯冲带,中段为内格罗斯俯冲带,南段为哥达巴托俯冲带,马尼拉俯冲带表现为一系列近南北向反“S”形延伸的岛弧和沟槽区,具有南北分段和东西分带的特征,自西向东依次为俯冲前缘、马尼拉海沟、增生楔和海槽共4个构造带;以巴布延断裂、菲律宾断裂和锡布断裂为界,由南向北分为北、中、南和民都洛4段,总体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特点,北段由南向北从俯冲至台湾弧陆碰撞的特征,其输入板块地壳属性为张裂大陆;中段为俯冲特征,具有一定的走滑性质以及洋中脊与两侧海山向下俯冲; 南段为“对向俯冲”,西侧马尼拉俯冲带,俯冲角度急剧增大,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自西向东俯冲至地幔过渡带深度,东侧为在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俯冲的地壳非正常洋壳,在深部呈现高速异常特征。
地层特征
南海地层主要分为基地地层、新生代地层。
基底地层
南海新生代盆地的基底主要由元古界、古生界变质岩及中生界沉积岩、变质岩和白垩纪花岗岩组成。最老地层为元古界,主要见于南海西部陆架、北部湾、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地。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阿南巴斯群岛(kepulauan Anambas)和马来半岛北部陆架零星分布有上古生界,泰国海湾盆地北部和中部分布有古生界和中生界变质岩和沉积岩, 以及白垩纪花岗岩。中生界在南海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在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沿岸陆区见晚三叠—早侏罗世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在南海南部陆缘,万安盆地南部发现有白垩纪变质沉积岩。南部的礼乐滩发现白垩纪地层,巴拉望岛(Palawan)以乌卢根断裂为界,北部地区新生代基底主要由变质岩和酸性侵入岩的晚古生代杂岩组成,南部地区则在砂岩混杂岩的共生体中发育白垩纪—早第三系的蛇绿岩套。
新生代地层
南海北部新生代沉积最厚可达17000米。古新统—始新统主要为内陆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火山碎屑岩、膏岩和含油页岩的一套湖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渐新统—第四系的陆架区主要为滨海—浅海相陆缘碎屑及三角洲沉积,在陆坡区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南海南部的礼乐滩—南沙海槽一带,发育厚度较大的新生代沉积,其下部为半地堑充填,上部为超覆披盖。古新统—中始新统主要为河流相—滨浅海碎屑岩;上始新统—下渐新统为滨海、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大部分缺失或较薄;晚渐新统—早中新统以台地相层状碳酸盐岩最具特色;中中新统—第四系为半深海沉积或浅海生物沉积。中央海盆新生代沉积厚度变化较大,具有南北厚、中间薄的特点,北海盆新生界分布广,厚达3千米; 海盆南部新生界沉积范围缩小,沉积厚度一般小于0.8千米,最厚可达2千米。西南海盆新生代沉积较薄,其扩张中心厚约1.5千米;海盆西部边缘沉积约2千米,而南部地区大部分区域沉积厚度约2千米,海盆边缘厚度减薄到约1千米。
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
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天然气40万亿方,主要集中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油气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地质资源量的1/3,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120亿吨,天然气约17万亿方,分布在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之内。截至2018年,已在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总计11.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总计6.6千亿方。
其他矿产
南海大陆架第四纪古河谷、古沙坝、古海滩和底砾层,均是砂矿远景区。建筑填料用的内大陆架砂砾估算资源量约为4500亿吨。香港自1985年以来已在内大陆架全新世海相淤泥层下浚挖了约2.5亿立方米的砂砾,用于各种吹填工程。南海诸岛上蕴藏有一些鸟粪磷矿。此外,南海深海沉积采样已获得锰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的样品,水深超过4000米的下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是锰结核与富钴锰结壳的远景区。
地形地貌
南海大致呈北东—南西向伸展的菱形,在其北部、西部发育陆架、陆坡地形,在其南部和东部则发育岛架和岛坡地形。陆架、岛架水深一般在250—3000米之间。陆架、岛架部分海底平坦,宽度以北部陆架最大,在200—300千米,西部陆架和南部岛架较窄,在50—70千米,东部岛架最窄,在10千米以下。陆坡、岛坡部分海底崎岖不平,变化复杂,其上不仅山峰林立、礁滩广布,更有沟谷纵横、深潭散落,其宽度也随之有很大变化,东部岛坡宽度最窄,在100千米左右,而北部陆坡、西部陆坡和南部岛坡的宽度在200—500千米之间不等。
南海陆坡和岛坡围限的区域为深海平原,这部分区域主要位于南海的中部靠东的位置,其主体水深在3000—4000米之间,海底广阔而平坦,其面积占整个南海总面积的1/3左右。中央海盆和其它几个次海盆统称为南海深海海盆。和陆坡、岛坡一样,在平坦的深水海盆中同样有海山、海丘分布。在一些地方这些海底山还集合成群或集合成链。最为显著的是一条海山链为以黄岩海山为主体的东西向海山群形成的黄岩岛海山链。这条海山链横亘于中央海盆的中部,将中央海盆分割为南北两部分。马尼拉海沟是南海深海海盆中另一个醒目地形。马尼拉海沟呈反“S”型嵌于深海海盆和吕宋岛坡之间南北长达1000千米,深达4500米以上。
南海地形图
南海北部地形地貌
南海北部具有十分宽广的大陆架,长约1425千米,最大宽度达310千米,其主要地貌类型为现代海积平原地貌,水深范围为0—150米,地形平坦。沉积物主要为泥或粉砂质泥。地貌类型多样,发育滨海沙坡、海底浅滩、潮流沙脊、古河道、水下三角洲等多种地貌类型。
南海西部地形地貌
南海西部呈北宽南窄状,大陆架北起北部湾口,南至加堆克群岛,陆架外缘水深为200—250米,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长720千米,大部分宽65—115千米。按地貌特征分为陆架侵蚀—堆积平原和堆积平原。南海西部大陆坡西部以南北向延伸断褶型陆坡斜坡和深水阶地为主;北部和东北部以块体隆升的海台为特征,发育西沙海台、中沙海台和中建海台等;中北部以坡度较为平缓的堆积型陆坡斜坡为主体;中部和中南部以地势低洼的陆坡盆地为特征,发育中建南陆坡盆地和万安北陆坡盆地。
南海南部地形地貌
南海南部大陆架包括巽他陆架北部和加里曼丹北部陆架,与南海北部陆架同为东西—南北向展布,宽达300—400千米。发育有陆架堆积平原、陆架侵蚀—堆积平原、水下阶地、古河道、古三角洲、海底扇等多种地貌类型。南海南部大陆坡海底切割强烈,崎岖不平。南沙群岛位于其中,岛礁星罗棋布,有出露水面的岛屿、沙洲,有位于水面之下的暗礁、暗滩等。上陆坡主要分布在陆坡的西北部和加里曼丹岛的北侧,其坡度较为平缓。中陆坡地形变化复杂,可分为海台、陆坡盆地、海槽、海谷、海山海丘群等。下陆坡是陆坡外缘往深海转折处的斜坡,水深由2000米开始,往下直落深达3500—4000米的西南海盆,其坡度比上陆坡陡峭,以断褶型陆坡为主体。
南海东部地形地貌
南海东部大片地区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属岛弧地貌,次级地貌分为岛架和岛坡两种地貌。在南海东部岛坡分布着长而深的马尼拉海沟和吕宋海槽,海沟深达4500米以上。菲律宾巴拉望岛的西侧海区,大部分海底为巴拉望岛的西北岛坡。岛坡中部、南部斜坡地形较为简单,北部地形则比较复杂,发育有横切峡谷、崎岖不平。岛坡的西部为大片平坦的台地。
水文
南海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1212米,最深处为5559米。
水温
南海表层平均水温终年在22℃以上,南部海区则在26℃以上,水温年变幅值自北向南减少。北部陆架区近岸表层水温冬季低至15℃左右,一年四季表层水温分布的总趋势都是温度自北向南渐增,其中,冬季南北温差最大;夏季和秋初温度分布最为均匀,南海大部分区域水温都在29℃左右;但最高温度却出现于春末,南海西南部陆架区出现30℃左右的高温。
盐度
南海海域盐度基本为33‰,自外海向近岸盐度逐渐降低,大部分近岸区域年平均盐度在32‰以下;平均盐度冬季高、夏季低。近岸海区,盐度季节变化大,如珠江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幅大于12‰,外海区盐度变化小,大部分海域年变幅不到1‰,仅北广东外海受巴士海峡影响,从12月至翌年6月表层平均盐度均在34‰以上,年变幅较大。
密度
南海海水密度冬季高、夏季低,自外海向近岸递减,外海深水区的表层密度多在21.5—23.5之间,沿岸浅水区表层密度小于20,春季随着海面增温和风力减弱,表层密度减小,均匀层变薄;而秋季恰与春季相反。
水团
南海最基本的两类水团分别为沿岸水团和外海水团。沿岸水团在陆地沿岸,入海的江河淡水与海水混合形成;外海水团主要是西北太平洋水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后变性而成。
沿岸水团按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南海北部可以分为广东沿岸水和北部湾沿岸水。前者在西南季风期常由于南海次表层水楔入而又分成粤东沿岸水和粤西沿岸水;南海中、南部有巴拉望沿岸水、加里曼丹岛沿岸水和越南沿岸水等,夏季南海北部沿岸水高温低盐,冬季则低温低盐;温度年变幅16℃左右,南海南部沿岸水终年高温低盐,温度、盐度季节变化不明显。
南海外海水团可分成与西北太平洋水团的垂向成层结构相对应的四个水团,即南海表层水、南海次表层水、南海中层水和南海深层水。南海表层水位于0—75米层,南海次表层水出现在100—200米层间;次表层水以下至1000米为南海中层水通常包含上均匀层和部分跃层;中部的深层水以2700米为界将它分为两个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海盆水团。南海表层水特征是高温、低盐,温度、盐度分别在21~31℃和32.5~34.5‰变化;次表层水特征是高盐,盐度极大值在34.5~34.9‰;中层水特征为低盐,温度变化于4~12℃之间;深层水温度低于4℃,盐度在34.5~34.65‰之间。
海流
南海海流分为中、上层流系以及陆架近底层海流。
中、上层海流
台湾海峡中的流动夏季风期间海流流向为北东,冬季风期间中以北东向海流为主;巴士海峡中的流动,夏季风期间上层海流从南海流出,中层则从太平洋流入,冬季风期间流向则与上述相反;黑潮及其南海分支,黑潮源于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东部洋面上分汉后的北向分支,在巴士海峡其主干沿东经121°东侧继续北上,在北纬20°常有一分支从巴士海峡向西进入南海,其中大部分随暖流套流动后又回到黑潮主轴;南海暖流,冬季黑潮暖水通过巴士海峡以舌状沿着陆坡等深线伸入较冷的南海,入侵的黑潮暖水与近岸冷水构成很强的温度梯度所引起的斜压效应驱动了流向东北的南海暖流;广东沿岸流和珠江冲淡水,它以珠江口为界分为粤东沿岸流和粤西沿岸流。粤东沿岸流的流向基本上随季风的转换而改变。冬季其流向为西南,流幅窄,并且它的东部往往受到东海沿岸流南下的影响。
陆架近底层海流
南海陆架区近底层总的环流趋势与表层流的变化比较一致,即在冬季风期间基本上呈一气旋式环流,而夏季则大致为一反气旋式环流;台湾海峡中的近底层流终年流向东北。此外,在南海北部陆架外侧,夏季似存在着从东北流向西南的近底层流。
潮汐
南海的潮汐主要是由太平洋经巴士海峡传来的谐振潮。大部分海区潮型以不正规全日潮为主。正规全日潮分布于北部湾、吕宋岛西岸中、北部、加里曼丹的米里沿岸、卡里马塔海峡(Strait of Karimata)和泰国湾(Gulf of Thailand)附近海区。不正规半日潮散见于巴士海峡、广东近岸、越南中部近及南部部分近岸海域、马来半岛东南端、加里曼丹西北近岸等海域。北部湾湾口附近存在着一个全日分潮的旋转潮波系统。
南海潮差较小。粤西沿岸、北部湾、印支半岛和加里曼丹沿岸潮差较大,达4米以上。粤东近岸次之,约为3米。南海中部、吕宋岛西岸、越南中部沿岸最小,仅2米左右。最大潮差出现在北部湾顶端的北海港,可达7米。半日潮在泰国湾有两个无潮点,北部湾也有相当于波节(无潮点)的同潮时线的密集之处。全日潮在泰国湾和北部湾以南各有一个无潮点。南海潮流较弱,速度小于50厘米/秒,而半日潮流则更弱。只有北部湾和粤西沿岸潮流稍强,流速在100厘米/秒左右。琼州海峡中最大潮流流速可达250厘米/秒。
波浪
南海是中国波浪最大的海域,可生成的最大有效波高为14米,平均波高为1.3米。波型均以风浪为主,南海全年常浪向北部海域基本是偏东北向,频率约为22%;冬季常浪向为偏东北向,频率约为35%;夏季为偏南向,频率约为23%。该海域强浪向:北部湾为东北向,北部湾以南和以东海域分别为偏东南向及偏东北向。
生物多样性
南海海域动物以游泳动物、无脊椎动物为主,暖水性鱼类北部海域计有2762种,南海诸岛海域523种,主要有黑鳍基齿鲨、小眼真鲨等。植物以藻类、浮游生物为主,主要有大角角藻、短角角藻等。南海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众多,其中广东省有9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有5个,海南省有4个,主要有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动物
南海海蛇种类约有10种,每年4至5月间在万山群岛水域,9至10月间在北部湾猬集,南海是海龟活动的海区,每年4至12月来南海诸岛产卵,尤以4至7月为繁殖盛季。习见种有海龟、玳瑁、蠵龟和棱皮龟等。海兽有豚类、鲸类。北部河口区常见有国家一级保护海洋动物白海豚、儒艮等。中部海区常见到成群的海豚。
游泳动物
南海位于热带、亚热带,鱼类的区系特点以暖水性为主,北部海域鱼类计有2762种,暖水性种占87.5%,暖温性种占12.5%。而分布在南海诸岛海域的523种鱼类中,暖水性种高达98.9%,其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一马亚区。属南海地方种的有黑鳍基齿鲨、小眼真鲨、短颌沙条鲨、尖鳍副沙条鲨等。南海北部海域受大陆气候影响,区系性质属印度一西太平洋热带区的中一日亚区。数量占优势的主要种类有刀额新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须赤虾、粗突管鞭虾;蟹类有珠背梭子蟹、七刺栗壳蟹等。鱼类主要种类有中华小公鱼、黄斑鲾、细纹鲾、二长棘鯛、短吻鲾、圆腹鲱、鲐、丽叶鯵、蓝圆鯵、长尾大眼鯛、中华青鳞鱼、鹿斑鲾、棕斑腹刺魨、黄吻棱鯷等。
无脊椎动物
南海浅海主要的无脊椎动物有亚洲波斯基虫、叶编织虫、恩格五玦虫、多变拟车轮虫、泡抱球虫等;等辐骨虫主要有透明等棘虫、长对矛虫等;放射虫类主要有无刺胶体虫、四叶四门孔虫、三孔根网虫、羚角虫等以及沙壳纤毛虫类的运动类铃虫、小领细壳虫等。其它种类包括如:腰鞭毛藻类的海洋尖鼻藻、分叉鼎形虫、三角铠角虫、夜光虫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