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纲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珊瑚纲(学名:Anthozoa)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是指仅有水螅体而无水母体的腔肠动物,包括珊瑚和海葵等,约有7000多种,全部海产。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身体呈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胃腔内体壁的内胚层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肌肉发达,中胶层中有细胞存在,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许多种可形成骨骼。 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身体呈八分或六分的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

珊瑚纲(学名:Anthozoa)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是指仅有水螅体而无水母体的腔肠动物,包括珊瑚和海葵等,约有7000多种,全部海产。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身体呈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胃腔内体壁的内胚层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肌肉发达,中胶层中有细胞存在,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许多种可形成骨骼。

正文

编辑

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身体呈八分或六分的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stomodaeum),胃腔内体壁的内胚层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mesenterium)。肌肉发达,中胶层中有细胞存在,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许多种可形成骨骼。珊瑚纲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约有7000多种,全部海产,包含有八放珊瑚(Octocorallia)及六放珊瑚(Hexacorallia)两个亚纲。珊瑚骨骼的形成大多数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骨骼。在八放珊瑚亚纲(Octocorallia)(触手和隔膜各8个),由外胚层的细胞移入中胶层中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这些骨针存在于中胶层中或突出于体表面,如海鸡冠(Alcyonium)和海鳃(Pennatula)。有的种类小骨片连接成管状的骨骼,如笙珊瑚(Tubipora)。还有的骨针或骨片愈合成中轴骨,如红珊瑚(Corallium)。常见的六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ia)(触手和隔膜一般为6的倍数)的石珊瑚目(Medreporaria)有单体与群体,每个虫体与海葵相似,其基盘部分与体壁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物质,积存在虫体的底面、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好像每个虫体都坐在一个石灰座上,称为珊瑚座(corallite),如石芝(Fungia)。群体珊瑚虫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层也分泌石灰质,由于群体的形状不同,其骨骼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树枝状,如鹿角珊瑚(Acropora),有的为圆块状,如脑珊瑚(Meandrina)。

珊瑚纲

陀螺珊瑚(Tubastraea)

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编辑

全部海产,多在温带热带浅海

珊瑚纲

刺孔珊瑚(Echinopora)

生活史仅水螅型世代,无世代交替

多为群体,大多有骨骼,可造礁,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口道,口道沟的存在使其身体呈现两辐射对称,隔膜可支持并增大消化面积

具隔膜,可支持并增大消化面积,隔膜丝具刺细胞,所以内、外胚层都有刺细胞

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八放珊瑚亚纲 Octocorallia

编辑

全部营群体生活。个体直径一般为0.5mm~2cm,每个个体具8个羽状触手。隔膜8个不成对,隔膜肌向腹生长,隔膜丝单叶状。仅有一个口道沟,位于腹面。骨骼多在体内,或由体内发生后伸向体表。分为6目:匍匐珊瑚目(Stolonifera)、全腔目(Telestacea)、苍珊瑚目(Helioporacea)、海鸡冠目(Alcyonacea)、柳珊瑚目(Gorgonacea)、海鳃目(Pennatulacea)。

匍匐珊瑚目 Stolonifera

所有个体均由一匍匐茎上独立发生,螅体顶端可以缩回螅体茎内,具有钙质骨针,例如角棒珊瑚(Clavularia)。在珊瑚礁中很常见的一种笙珊瑚(Tubipora),其群体如笙状,是由许多个体平行紧密排列,共肉中的骨针愈合,形成平行排列的骨管。在横行茎上骨针还联合形成骨板,由骨板上再长出骨管,层层排列,形成笙状。骨骼亦为红色,生活在热带海洋中。

苍珊瑚目 Helioporacea

群体骨骼呈巨大块状,是八放珊瑚中唯一的造礁种。个体直径1mm,具宽阔的胃腔,缺乏隔板。共肉在表皮下形成许多盲管以增加表面积及分泌钙质。如呈蓝色的苍珊瑚(Heliopora)。

海鸡冠目 Alcyonacea

个体是肉质软珊瑚,群体呈磨菇形或树形。珊瑚个体均集中在远端,可埋在胶状共肉中,具有分散的骨针。少数种是二态的,即个体分为具有触手,能取食的独立个体(autozooid);及没有触手,或触手极不发达的管状体(Siphonozooid),它不能取食,但有助于水在群体中流过。常见的种类如海鸡冠(Alcyonium),产于热带浅海。

柳珊瑚目 Gorgonacea

多数种类具有珊瑚硬蛋白组成的中轴骨,骨骼常呈黑色。为平面树状分枝的小型群体珊瑚。如柳珊瑚(Gorgonia)。少数种类具有钙质中轴骨,也呈树状分枝,但不在一个平面上,骨骼常为红色。例如红珊瑚(Corallium),除中轴骨外,均有钙质骨针分布在中胶层中,常与造礁珊瑚生活在一起。骨骼质地坚密、色泽鲜艳,常作宝石或雕刻材料,我国皇帝的朝珠即由红珊瑚制成;也可入药,有定惊明目之功效。由于大量开采,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海鳃目 Pennatulacea

是单体状肉质群体珊瑚,由一柱状的初级轴螅体及分布在上面的许多次级个体所组成。初级轴螅体的下端形成柄,用以固着在泥沙中。次级体呈放射状排列在初级体上,或向两侧平行排列,使群体呈羽状,所有的种均为二态的。有的种有钙质的中轴骨,存在于初级螅体内,共肉中有分散的骨针,分布广泛。例如海鳃(Pennatula),海仙人掌(Cavernularia)等。

全腔目 Telestacea

个体中茎简单、呈直立或分枝,向两侧长出珊瑚体。它们也具有分散的钙质骨针。例如全腔珊瑚(Telesto)。

六放珊瑚亚纲 Hexacorallia

编辑

单体或群体生活,触手及隔膜为6或6的倍数。触手指状,隔膜成对发生,肌肉多相对而生,口道沟两个。有的种类如有骨骼,其骨骼均在体外,由表皮层分泌形成。约4000种,分为5目。

海葵目 Actiniaria

为大型单体,一般高1.5~10cm,直径1~5cm。是不具骨骼的珊瑚纲动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珊瑚纲动物。它们具两个口道沟。约有1300多种。包括爱氏海葵科(Edwardsidae)、细指海葵科(Metrdidae)、海葵科(Actiniidae)、绿海葵科(Sagartiidae)等科。例如细指海葵(Metridium)、绿海葵(Sagartia)等。海葵无骨骼,身体呈圆柱状,一端附于海中岩石或其他物体上,该端称为基盘。另一端有口,呈裂缝形,口周围部分称为口盘,其周围有几圈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可用以捕食鱼虾及活的小动物。捕捉食物后经口,进入口道(stomodaeum),口道壁是口部的外胚层细胞褶入形成的(此为进化现象)。在口道的两端各有一纤毛沟( siphonoglyphe)或称口道沟(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纤毛沟),纤毛沟内壁的细胞具纤毛。当海葵收缩成一团时,水流仍可由纤毛沟流入消化循环腔。消化循环腔的构造较复杂,其中有宽、窄不同的隔膜(mesentery),隔成很多小室。隔膜是由体壁上内胚层细胞增多向内突出形成的,在2层内胚层之间为中胶层。隔膜的作用,主要为支持,并增加消化面积。根据隔膜的宽度可分一、二、三级,只有一级隔膜与口道相连。在隔膜游离的边缘有隔膜丝(mesenteric filament),隔膜丝沿隔膜的边缘下行,一直达到消化循环腔的底部;有的达底部时形成游离的线状物称为毒丝,其中含有丰富的刺细胞,当动物收缩时经常由口或壁孔射出,有防御及进攻的机能。隔膜丝主要由刺细胞和腺细胞构成,能杀死摄入体内的捕获物,并由腺细胞分泌消化液,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肌肉较发达,在较大的隔膜上都有一纵肌肉带称为肌旗(muscle band),隔膜和肌旗的排列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单体或群体生活,单体最大的直径可达50cm,如石芝(Fungia),群体中的个体直径仅有几毫米。结构与海葵很相似,隔膜成对,但缺乏明显的口道沟,具钙质杯状外骨骼。去多是造礁珊瑚,为珊瑚纲最大一目。例如鹿角珊瑚(Acropora)、脑珊瑚(Meandrina)、扁脑珊瑚(Platygyra)等。

六放珊瑚目 Zoanthidea

大多数为群体,不分泌钙质骨骼,而形成围鞘或黏着外来颗粒。个体直径1~2cm,似海葵,但没有基盘,由共肉相连。成对的隔膜中除指向隔膜外,均是一个与口道相连,另一个与口道不相连。例如六放虫(Zoanthid)。

角珊瑚目 Antipatharia

群体,呈细长羽状分枝状。黑色的角质轴状骨骼,为一层薄的共肉包围。单体具6个不可收缩的触手。隔膜不成对,肌肉不发达。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深海中。如角珊瑚(Antipathes)。

角海葵目 Cerianthria

单体,穴居在自行分泌及黏着砂粒形成的骨管中,也称管海葵。没有基盘,具两圈触手,可缩回管内。隔膜不成对,排成一圈,均与口道相连,仅1个口道沟。如角海葵(Cerianthus)。

四射珊瑚目 Tetracoralla

为已灭绝的一类单体珊瑚,出现在寒武纪到二叠纪。此目珊瑚具有四个主要隔板,故名四射珊瑚。在珊瑚纲中还有一大类已灭绝的种类称为床板珊瑚(Tabulata),此类珊瑚常被列为一个亚纲。个体也呈骨管状,体内无隔板,由水平骨板将不同的个体相连。现今世界上已绝灭的珊瑚包括此亚纲珊瑚与四射珊瑚总共有5000种左右。尚存活的珊瑚类仅有2500种左右。所以珊瑚虫类在古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珊瑚纲的一般结构

编辑

珊瑚纲动物绝大多数为群体生活,例如八放珊瑚中的红珊瑚(Corallium),柳珊瑚(Gorgonia),六放珊瑚中的各种石珊瑚(Scleractinia)等。仅在六放珊瑚纲中有个别的种为单体生活,例如细指海葵(Metridium),石芝(Fungia fungites)。珊瑚纲中单体生活的种类及群体生活的珊瑚个体。多数体呈柱形,柱的长短因种及生活环境而不同,身体以基盘固着在岩石、沙底、贝壳或其他物体上。游离端为口端,口端向外扩展形成口盘,口盘周围有一圈或许多圈触手,触手中空。八放珊瑚触手均为8个,成羽状,即每个触手向两侧伸出成行的小突起。六放珊瑚类触手是6或6的倍数,有的种触手可多达数百个。触手呈指状。口盘中央为裂缝状的口,体壁由口向胃腔延伸,形成一个扁平的口道,或称咽(pharynx),内陷直达体长的1/2~2/3处。口道的结构与体壁相同,只是由于内陷,所以外胚层在口道的内壁,内胚层在口道的外围。八放珊瑚,扁平口道的一端具有口道沟(siphonoglyph),内有纤毛分布,具有口道沟的一面为腹面。六放珊瑚中口道的两端均有口道沟,在口关闭时,口道沟仍开放,靠纤毛作用,使水流可以不停地流入或流出胃腔,以维持体内水的静压,从而完成呼吸作用。由于口道沟的存在,使珊瑚纲动物的体制成为两辐射对称。珊瑚纲动物的胃腔结构也较水螅纲复杂,即由体壁的内胚层有顺序的向胃腔延伸形成了许多隔膜,将胃腔分隔成许多小室,以增加胃腔的表面积,如八放珊瑚具有8个隔膜,上端均与口道相连,六放珊瑚的隔膜的数目为6个或6的倍数,常成对并列发生。根据隔膜发生的顺序、宽窄及位置、六放珊瑚的隔膜可分为初级隔膜(primary mesenteries)、次级隔膜(secondarymesenteries)及三级隔膜(tertiary mesenteries)等。初级隔膜最先形成,也最宽,上端均与口道相连,一般仅6对,其中两对位于口道沟方向,称为指向隔膜(directivemesenteries)。次级隔膜较窄,成对的发生在初级隔膜之间,亦为6对,与口道不相连。三级隔膜在初级与次级隔膜之间,共12对。有的种甚至可以有四级、五级隔膜等。隔膜的组织学结构是由两层内胚层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所组成,初级隔膜的内端部分与口道的内胚层相连,其他等级的隔膜内端均游离,游离端隔膜膨大形成三叶状,称为隔膜丝(mesenterial filament)。隔膜丝的两个侧叶上细胞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纤毛,纤毛的摇动有利于胃腔中液体的循环,中叶上分布有大量的刺细胞及腺细胞,所以瑚珊纲胃腔中的刺细胞是内胚层起源。腺细胞可以分泌消化酶进行食物的消化。八放珊瑚的隔膜丝仅有中叶而无侧叶。隔膜丝一般比隔膜更长,末端在冒腔中游离、或缠绕在胃腔底部,称为枪丝(acontium),有时可由体壁上的小孔或从口伸出体外以协助捕食。珊瑚纲动物体内的肌肉比水螅纲发达。水螅所具有的皮肌细胞中的肌原纤维已不存在,而是由内胚层产生了独立的肌肉束,分布在隔膜上或中胶层中。发达的肌肉束使身体可以伸长或缩短,以及将触手缩回胃腔中。八放珊瑚隔膜上的纵肌束均为腹向排列,六放珊瑚纵肌束在指向隔膜上为背向排列,其他每对隔膜上均为面向排列。其体壁的环行肌也由内胚层发生,在口盘处特别发达。珊瑚纲的神经结构也是形成上皮神经丛和胃层的神经丛,只是具有更多的双极神经元,也有突触传导,所以反应较水螅纲动物迅速。没有特殊的感官。珊瑚纲动物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其生殖腺位于隔膜上,在纵肌束及隔膜丝之间形成长带状(图5-32A),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的间细胞,但一般情况指向隔膜是不孕的。如果是雌雄同体的种,一般是雄性先熟(protandry),以避免同体受精。生殖细胞排到体外,在海水中受精,或在胃腔中受精,发育中经过浮浪幼虫,再发育成成体。

珊瑚纲

蔷薇珊瑚(Montipora)

珊瑚礁(coral reef)的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它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地;珊瑚礁能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死掉的珊瑚会被海浪分解成细沙,这些细沙丰富了海滩,也取代已被海潮冲走的沙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洋污染的加剧,很多地区珊瑚礁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1998年,由于印度洋的水温升高5摄氏度,曾导致印度洋地区98%的珊瑚死亡。亚洲金融危机,更使走投无路的渔民采取破坏性的炸鱼捕鱼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对珊瑚的破坏

珊瑚的骨骼及造礁珊瑚

编辑

珊瑚纲中大多数的种类都能形成骨骼,骨骼的形态、部位、成分、形成方式在不同的类群有所不同。一般八放珊瑚骨骼多发生于体内,许多种类是形成分散的骨针,骨骼成分有角质也有钙质,常将八放珊瑚称为软珊瑚。六放珊瑚的骨骼都是由体表分泌形成,骨骼成分为碳酸钙,骨质坚硬,因此常称为硬珊瑚。例如石珊瑚类,它们生活在热带浅海中,它们所形成的石灰质骨骼不断在浅海区堆积,并与其它形成钙质骨骼的动植物,例如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石灰藻等一起经过地质年代的堆积作用,在海洋中形成了礁石、岛屿,这种六放珊瑚也称为造礁珊瑚(reef corals)。八放珊瑚均为群体,群体中的个体彼此独立,个体间通过共肉(coenosarcus)彼此相连,共肉表面为外胚层细胞,与个体的表面的外胚层细胞相连。共肉的中胶层中有来源于外胚层的变形细胞,它们单独存在或成堆分布,个体之间的中胶层中也有网状的共管(solenia),共管与个体的胃腔相连,这是最简单的八放珊瑚的群体结构,例如海鸡冠(Alcyonium)。低等的八放珊瑚其中胶层中的变形细胞像海绵动物的造骨细胞一样,能分泌形成钙质骨针,所以这种变形细胞也称为造骨细胞。低等的种类形成分散的骨针,或成行的排列在隔膜之间,如海鸡头(Nephthya)。有的种类例如Gersemia、骨针还可伸到体外。八放珊瑚中比较进化的种类例如柳珊瑚(Gorgonia)所形成的骨针或骨片互相愈合形成了中轴骨,但柳珊瑚中轴骨的成分不单是钙质,而主要是一种有机质,称为珊瑚硬蛋白(gorgonin),是由蛋白质及粘多糖组成。围绕着中轴骨是一圈共肉,共肉中包含有内胚层来源的胃层管,也含有少量分散的不同颜色的钙质骨针。所以柳珊瑚既有有机质的中轴骨,又有钙质的分散的骨针。构成柳珊瑚中轴骨的珊瑚硬蛋白比脊椎动物的角质(keratin)含有更少的硫,因此具有更大的弹性。柳珊瑚群体呈平面树状,它以很短小的柄部固着在海底,甚至可以迎着海流而生长是与其骨骼的弹性相关的。八放珊瑚中的红珊瑚(Corallium)(也属于柳珊瑚目),它的中轴骨不是珊瑚硬蛋白,而是由红色的钙质骨针愈合成实心的轴所代替,所以八放珊瑚中轴骨的成分既可是珊瑚硬蛋白,也可以是钙质组成。红珊瑚的中轴骨由于美丽的红色、桔色,粉色而成为名贵的室内装饰品,柳珊瑚类常与造礁珊瑚生活在一起,由于它们美丽的颜色及形状,构成海底珊瑚花园。六放珊瑚有单体也有群体,但绝大多数仍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很小,一般直径在1~3mm之间,其结构相似于海葵,但没有口道沟。六放珊瑚的骨骼成分均为碳酸钙。由个体的基盘部及体柱的下端表皮细胞向体外分泌钙质,共同构成一个杯状骨骼(图5-35A)而不形成骨针,身体位于骨骼杯槽内。杯状骨骼形成时,个体的基盘部分分泌钙质形成基板(basal plate),体柱下端分泌的钙质形成杯槽的四周称外壁(theca),基盘的体壁在成对隔膜之间内陷,而其所分泌的钙质形成许多辐射隔板,隔板(septaplate)也随隔膜相应的分为一级隔板,二级隔板等。群体中个体之间也有共肉相连,共肉部分的外胚层分泌的钙质形成共骨(coenenchyme)。不同种类的珊瑚,群体中个体的形状、分布、共骨特征及个体的分裂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形态的群体珊瑚骨骼,而且常以群体骨骼的形态而命名,仅在我国沿岸的水域中就有100多种不同种类的造礁珊瑚。常见的种类例如单体的大型珊瑚石芝(Fungia fungites)、其骨骼呈圆盘型,直径可达25cm,隔板排列紧密,刺石芝(F.echinata),骨骼呈长履形,长度可超过30cm。群体珊瑚中如鹿角珊瑚(Acropora),群体骨骼呈鹿角状分枝,其分枝或长或短,或粗壮或细弱,个体珊瑚杯细小而清楚。又如扁脑珊瑚(Platygyra)、骨骼呈凸形块状,表面呈脑迴状,这是由于珊瑚杯之间的个体界限消失,鞘壁相连,形似沟谷,山隔板排列其中所致。又如盔形珊瑚(Calaxea)、骨骼呈块状凸出,每个珊瑚杯也突出,界限清楚,杯鞘分离。又如陀螺珊瑚(Turbinaria)、群体中的个体相距较远,共肉发达,且表面凹突不平。总之,珊瑚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地说,凡是迎风浪生长的种类,群体骨骼多呈块状,粗壮,分枝较短,而背风浪生长的种类多分枝状,且枝体细长脆弱。珊瑚群体的形成与扩大是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石珊瑚类的出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触手芽(ex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体由珊瑚体的基部发生,新个体在原珊瑚体之外形成,鹿角珊瑚及陀螺珊瑚是由这种出芽方式形成;另一种方式是内触手芽(in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体由珊瑚体口盘处发生,原来亲本口盘向一个方向延伸,随后口盘与体柱纵裂形成两个个体。脑珊瑚即为这种出芽方式,出芽后口盘与体柱均未分离,因而形成长的沟迴状,叶状珊瑚,真叶珊瑚都是内触手芽形成的群体。珊瑚群体及骨骼增长的速度由种及环境而决定。相同条件下,块状珊瑚增长缓慢,每年仅增加0.5~2mm厚度;枝状珊瑚增长较快,每年群体可增高10~20cm。温暖的夏、秋季节较寒冷的冬、春季节生长快,因此在珊瑚骨上留下类似树木的年轮样的生长环。

珊瑚纲

蔷薇珊瑚(Montipora)

裙礁(fringing reef)是离岸最近的礁,直接由海岸向海内延伸,围绕海滨或岛屿,退潮时可以露出海面,形成一个礁平台,或称为礁坪,我国海南岛南海岸,西沙群岛中岛屿的沿岸都有分布

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较远,礁坪与大陆海岸或海岛已被礁湖所隔离,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沿其东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宽约50公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

环礁(atoll)孤立于开阔的海洋中,在沉没于海水中的火山顶周围,它环绕着中央的礁湖,呈环形或马蹄形生长延伸,部分礁坪可以露出水面形成一个或几个小岛,称为补钉礁

造礁珊瑚的生态

编辑

八放珊瑚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热带、亚热带,甚至寒带均可生存,在浅海、深海,以及各种基质的海底,如沙质、岩石底部都可以发现它们。八放珊瑚不形成巨大的骨骼堆积,许多种类是单体式的群体,例如海鳃(Pennatula);一些种类还具有营养体与生殖体的分化形成二态;它们体内不是都有藻类的共生,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要求不严。造礁珊瑚则不同,由于它们在海洋中大面积的生长繁殖,骨骼的堆积以致形成了海洋中的珊瑚礁、珊瑚岛,但珊瑚的生长发育要求很严格的生态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海域都能形成珊瑚岛的。首先,温度是影响造礁珊瑚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温度不低于20℃,珊瑚虫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温度范围是22~28℃,所以珊瑚礁与珊瑚岛都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23.5°)以内,很少超过2~3°,即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内。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均为珊瑚所形成的岛屿。海南岛的南海岸也分布有大面积的造礁珊瑚;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浅海区,大陆架及海岛的四周,其垂直分布限制在60m之内,在30m左右深度处生长最好。因为浅海区是日光的穿透层,有利于珊瑚体内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浅海区由于潮汐作用及风浪、海水的震动为珊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气,并易于移走代谢产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较清洁的海水中,如果过多的陆源物质污染海水,便会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进行,就是说它们要求生活在标准盐度范围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盐,而受污染的海水内的陆源物质也会降低海水的盐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会有造礁珊瑚分布的;再者一些具有钙质骨骼的动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态条件。造礁珊瑚为这些动植物,例如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这些动植物所形成的钙质骨骼又与珊瑚骨骼礁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岛,其中特别是藻类起着重要的联结粘合作用。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因素,就是几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层的细胞内都共生有藻类,例如动物黄藻(Zooxanthellae)、动物绿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体内蛋白氮含量的50%来自这些藻类,以致使珊瑚虫表现出共生藻类的黄褐色、绿色等。这种共生关系对双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虫为共生藻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安全保护,并由珊瑚体内获得藻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质;而共生藻类对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从下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将共生有藻类的珊瑚虫饲养在光照条件下,即使食物不充足,或甚至不喂食,珊瑚虫也能生存很长时间,但如杀死体内共生的藻类,不喂食物珊瑚虫则很快死去。又如将含有共生藻类的珊瑚虫饲养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同样喂食,但由于共生的藻类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珊瑚虫虽能生存,但生长缓慢,其组织表现出萎缩状态。有人还用14C标记共生的藻类,结果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进入到珊瑚的组织细胞内,总之这些实验说明共生藻类为珊瑚虫提供了营养。藻类在珊瑚体内固定了大量的碳、氮、并合成甘油、葡萄糖丙氨酸等,再输送给珊瑚。其次动物黄藻等也移走了珊瑚虫代谢的产物。实验证明有共生藻类的珊瑚虫,比没有共生藻类的珊瑚虫,或虽有共生藻类但饲养在黑暗条件下的珊瑚虫其骨骼的积累要快10倍以上,这是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可以移走珊瑚体内过多的CO,从而加速了碳酸钙的积累的结果。由此可见共生的藻类是珊瑚造礁所不可缺少的生态条件之一。珊瑚礁或珊瑚岛是珊瑚虫遗骸经过地质年代的作用积累形成的。地球上的珊瑚礁根据它们的形态及形成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我国海南岛南海岸,西沙群岛中岛屿的沿岸都有这种裙礁;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较远,礁坪与大陆海岸或海岛已被礁湖(lagoon)所隔离,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沿其东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宽约50公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就有300多个这种环礁。以上的三种珊瑚礁在剖面上观察,表现了相似的分区即向海的一面形成了礁前斜坡。在斜坡上形成了垂直于陆地沿岸的许多沟谷,这些沟谷可以有效地接受与分散海浪与潮汐所释放出的能量。斜坡的顶端,或刚刚露出水面的部分称为礁顶,礁顶之后即为礁坪,岸礁的礁坪连接着海岸大陆,堡礁及环礁的礁顶则靠近泻湖。

珊瑚纲

六放虫(Zoanthid)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山东海洋学院主编. 无脊椎动物学[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61.10: 86.

[2]珊瑚纲.blueanimalbio-mirror.github.io. [2024-03-28].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6188/

(33)
词条目录
  1. 正文
  2. 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3. 八放珊瑚亚纲 Octocorallia
  4. 匍匐珊瑚目 Stolonifera
  5. 苍珊瑚目 Helioporacea
  6. 海鸡冠目 Alcyonacea
  7. 柳珊瑚目 Gorgonacea
  8. 海鳃目 Pennatulacea
  9. 全腔目 Telestacea
  10. 六放珊瑚亚纲 Hexacorallia
  11. 海葵目 Actiniaria
  12.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13. 六放珊瑚目 Zoanthidea
  14. 角珊瑚目 Antipatharia
  15. 角海葵目 Cerianthria
  16. 四射珊瑚目 Tetracoralla
  17. 珊瑚纲的一般结构
  18. 珊瑚的骨骼及造礁珊瑚
  19. 造礁珊瑚的生态
  20.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