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英语: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简称伊朗(波斯语:ایران,英语:Iran),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其北部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以及亚美尼亚接壤,南部是波斯湾和阿曼湾,东部与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相邻,西部与伊拉克及土耳其相邻。首都为德黑兰(Tehran),官方语言为波斯语。截至2021年末,国土面积约为16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502.9万人。
名称
编辑伊朗一词源于萨珊王朝中的古波斯语(ایران),意为“属于伊朗人的”,用来指代伊朗人或伊朗人所居住的大伊朗地区。该词最早出现在纳萨克·鲁斯塔姆帝王的石雕墓葬区(Naqsh~e Rustam)的浮雕上,在浮雕的中古波斯语铭文中,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头衔是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ērān,安息语(Parthian language)写作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aryān,意为“伊朗人的万王之王”。伊朗在原始伊朗语中写作aryānām,《波斯古经》的阿维斯陀语写作airyānąm,意为“属于雅利安人的”,泛指的是西起底格里斯河、东至阿姆河之间的大片区域。在历史上,居住在帕尔萨斯的雅利安人又被称作波斯人(Persís),因为“帕尔萨斯”即古波斯语中的“波斯”(Pārsa)。古希腊人便是以波斯(Persís)这一取自古波斯语的词汇来称呼伊朗。1925年12月15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李查汗成为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并建立巴勒维王朝。1935年,礼萨·巴列维(Reza Pahlavi)要求国际社会用其本名伊朗来称呼该国。1959年,王朝政权宣布伊朗和波斯这两个称谓可互相替换使用。1979年,什叶派教士鲁霍拉·穆萨维·何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神权政体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朗成为正式的称谓,和波斯不再交替使用。
历史沿革
编辑古代伊朗
上古文明
旧石器时代,包括伊朗在内的西亚地区(又称中东)已有人类居住。扎格罗斯地区的沃瓦西和亚夫泰等遗址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文物。公元前一万年,学会农耕的早期人类先是在扎格罗斯山脉居住,而后又分散到其它地区。之后进入青铜器时代,城邦逐渐形成。
埃兰王国
埃兰(英语:Elam),又翻译为伊兰、以拦、厄蓝或伊勒姆。由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在伊朗西南部地区的一系列城邦国家组成,史称埃兰王国,其君主制城邦国包括阿万(Awan)、苏萨、西马什(Simash)、安善(Anshan)等地。于公元前3000年达到强盛,公元前639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公元前7世纪,埃兰人在对抗亚述人的三次远征中被削弱实力,后被米底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瓜分领土。埃兰阿万第一王朝于公元前26世纪初击败乌尔,称霸两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末,埃兰人摆脱阿卡德统治,建立统一的埃兰联邦国家。公元前16世纪,帕帕提王朝灭亡,古埃兰时期结束。中埃兰时期以安善王朝的兴起为开端。西尔哈克-印舒希纳克(Shil-hak-inshushiNak,约前1150-1120年)在位时,埃兰占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南部的许多重镇及扎格罗斯山东部地区,成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上的强国。后被巴比伦第四王朝击败,中埃兰时期结束。公元前8世纪,埃兰与迦勒底王国共同对抗亚述帝国。埃兰屡为亚述所败,都城苏萨于公元前647年被亚述巴尼拔攻占洗劫。公元前639年,埃兰最终被亚述所占领。在经历了亚述帝国、迦勒底王国和米底王国的短暂统治后,埃兰成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个重要行省,称为胡泽行省。
米底王国
米底王国位于伊朗西北部。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米底部落占领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山区和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后亚述国入侵伊朗高原,为了抵抗入侵者,米底部落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78年)建立了第一个属于雅利安人的政权,即米底王国,首都位于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612年,米底王国联合新巴比伦王国将亚述国击败,成为了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在之后的数次征战中,米底王国将俘获的异族俘虏变为自己的奴隶,成为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53年,米底王国被波斯部落所灭。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或阿契美尼德王朝,《圣经》中称为玛代波斯/波斯米底亚,是古代波斯地区第一个把领土扩张到大部分中亚和西亚领域的王朝,也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波斯波利斯。并于公元前553—公元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亚王国,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公元前547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了当时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并于公元前539年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居鲁士二世死后,其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位后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后王朝。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二世病死,王朝内部随即陷入混乱,波斯贵族大流士一世被推举为新的统治者,叛乱得以平息,并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疆域最大的帝国。
公元前499年,波斯帝国的属地——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在希腊诸城邦的支持下,发动反对波斯帝国统治的起义。大流士一世派军队征讨,将其镇压下去。大流士一世欲惩罚希腊人,准备征服希腊全境。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军讨伐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但在两年后的马拉松平原战役中被雅典军队击败,被迫撤军。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去世,没有能实现征服希腊的愿望。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再次率军出征希腊,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舰队遭惨败被迫撤退,薛西斯无功而返。公元前449年,波斯和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进行决战,希腊海军占据上风,波斯军队遭受重创。从此,波斯帝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在与希腊人的长期战争冲突中损耗巨大,最终灭亡。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4年春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率领大军朝波斯帝国前进,后经过公元前333年和公元前331年的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美拉战役,在公元前330年攻破首都波斯波利斯,使阿契美尼德王朝覆灭。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其部下争权最终导致帝国分裂,形成安提柯王朝、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塞琉古王朝统治着前波斯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土,是分裂成的三个希腊化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其建立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库斯。到公元前130年,塞琉古王朝对伊朗的统治变得名存实亡,到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朝灭亡,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帕提亚王朝
公元前247年,波斯东北部的帕提亚人不满希腊人的统治,其首领阿尔萨息举兵起义,建立帕提亚王朝,中国史称安息。此后,帕提亚王朝与塞琉古王朝长期对峙。公元前140年左右,帕提亚人靠着征战已经占领了整个伊朗高原、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形成一个东起阿姆河、西至两河流域的帝国。在地理位置上,帕提亚王国是欧洲与中国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它处于丝绸之路上,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为了争抢这个贸易通道,多次大举发起进攻,但均被帕提亚的军队击败。最终,罗马与帕提亚王国以幼发拉底河为国界形成两强并列的格局。直到公元3世纪,帕提亚王国的统治才走向终结。
萨珊王朝
公元224年,阿尔塔薛西斯(阿尔达希尔一世)声称自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血脉的延续,带领军队攻占帕提亚的都城泰西封,以其祖父萨珊的名字建立新王朝,即萨珊王朝。萨珊王朝版图很大,不仅包括现在的伊朗,还包括巴基斯坦南部、中亚西南部、叙利亚、伊拉克、印度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阿富汗、高加索地区、以及小亚细亚的部分地区。萨珊王朝时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历代君主重视经济发展、兴修水利和道路交通、改革税制、发展文化艺术,是伊朗古代历史中的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宗教思想活跃,国教琐罗亚斯德教促进了不同波斯文化间的融合。此外,基督教、佛教和犹太教均在不同地区有过短暂繁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摩尼教也诞生于这一时期。公元637年,萨珊王朝在尼哈温德战役中被阿拉伯大军击败后灭亡。
伊斯兰化时期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入侵是伊朗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公元637年,萨珊波斯王朝在泰西封的行宫被攻破。公元642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萨珊王朝的军队,并向法尔斯、阿塞拜疆和克尔曼等地继续推进。公元650年,又向呼罗珊和锡斯坦进军。萨珊王朝国王曾派其子卑路斯向中国的唐朝求援,但唐朝没有派兵支援。公元651年,萨珊王朝灭亡。公元760年,阿拉伯人才基本掌控了萨珊王朝的原有疆域。但到7世纪末8世纪初的时候,阿拉伯人开始强制推行语言和货币政策,推进阿拉伯化的进程。公元697年,官方文书开始一律使用阿拉伯文,此外还发生了一些暴力打压波斯文化传播的流血事件。在9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了波斯旧地的伊斯兰化进程,伊斯兰教开始变成波斯人的主要宗教,祆教则逐渐走向边缘化。在种族歧视下,部分波斯人奋起反抗、寻求独立。公元750年,波斯人阿布·穆斯林发动起义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起阿拔斯王朝,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化上有“舒欧布”运动和“百年翻译”运动,使得巴列维语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得以传承和保存。在政治上,波斯人进入政府各个重要部门,促进波斯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建设。在宗教方面,支持阿里党人并逐渐发展出伊斯兰教什叶派。到了9世纪中叶之后,阿拉伯帝国日渐衰弱,逐渐走向分裂割据。
波斯地方王朝
在阿拔斯王朝统治后期,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一些地方政权在东部崛起并掌握实权,哈里发政权成为傀儡,阿拉伯帝国名存实亡。这些地方政权包括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布维希王朝、阿拉维王朝等。尽管这些王朝依然在名义上承认哈里发是统治者、认可其宗教地位,但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复兴波斯民族文明是这些地方政权所追寻的目标。其中,伊朗东部地区的萨曼王朝延续了萨珊王朝王室、贵族等的血脉,其原本的语言巴列维语在与当地方言融合后形成了一种新语言,即“达里语”,意味“宫廷的语言”。创作民族史诗《王书》一书的作者费尔多和西波斯语诗歌之父鲁达基均出现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于遭到哈里发政权的迫害,伊斯兰教的什叶派教徒纷纷逃往伊朗北部的塔巴里斯坦,在他们的影响下,当地居民迪拉米人逐渐加入什叶派,共同建立起阿拉维王朝。
突厥统治时期
公元999年,突厥人在阿富汗地区的加兹尼王朝和在中亚的哈拉汗王朝两路夹击消灭了萨曼王朝。此后,加兹尼王朝进一步扩张,占领伊朗北部地区。公元1037年,突厥人达乌德和托格勒尔两兄弟控制伊朗高原东部的呼罗珊地区,之后消灭布韦希王朝占领巴格达,并于公元1055年建立塞尔柱王朝。塞尔柱王朝时期,伊朗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但自身文化相对落后,因此不得不启用波斯人进行统治,内扎姆·穆尔克担任首相期间,国家的秩序安稳。内扎姆·穆尔克创作了史学经典《治国策》。公元1194年,花剌子模王朝推翻了塞尔柱王朝的统治。1219年,哈里发联合蒙古人击败了花剌子模王朝,波斯进入蒙古人统治时期。
伊尔汗国
从1219年开始至1260年,蒙古人曾三次征服伊朗。第一次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攻克花剌子模王朝。第二次卓尔马罕带领的西征,使花剌子模王朝灭亡。第三次在1252年,先是派怯的不花率领1.2万大军为先锋,而后又派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12万大军攻入波斯。1258年旭烈兀攻入巴格达,哈里发被杀,阿拔斯王朝就此灭亡。西征期间,蒙古军烧杀抢掠,在伊朗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西征结束后,旭烈兀建立伊尔汗国,其在早期坚持蒙古人传统、排斥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明,但从合赞汗继位开始,伊尔汗国顺应经济文化融合的趋势,甚至将伊斯兰教奉为国教,波斯文明也受到保护。后来由于汗王不赛因后继无人,伊尔汗国陷于分裂。1353年,最后一位汗王被杀,伊尔汗国灭亡。
帖木儿王朝
伊尔汗王朝开始分裂后,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地方割据王朝,包括库尔特王朝、扎拉亦尔王朝、阿塔巴康王朝等。1370年,帖木儿建立帖木儿汗国,定都撒马尔罕。1380年,帖木儿率军攻打波斯地区,伊尔汗王朝的地方割据王朝相继受到重创或灭亡。后经过南征北战,1393年帖木儿攻占伊朗全境。作为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帖木儿一心扩大领土,大肆烧杀抢掠,尤其是对萨布泽瓦尔、扎兰季和伊斯法罕城的屠城洗劫。1405年帖木儿去世,帖木儿的第四子沙哈鲁成为汗王,建立哈列国。在沙哈鲁及其儿子兀鲁伯统治时期,文学和艺术繁荣,注重外交,曾派使团访问中国。1449年,兀鲁伯去世,帖木儿帝国分裂为以赫拉特和以撒马尔罕为权力中心的两个国家。1507年,帖木儿帝国被乌兹别克人所灭。此外,土库曼游牧部落建立的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也都对伊朗的西部地区进行过统治。1378年,白羊王朝诞生。1379年,黑羊王朝诞生。1468年,白羊王朝吞并黑羊王朝。帖木儿的一个孙子曾建立霍拉桑王朝,他统治时期国家稳定繁荣,宫廷文人学者荟萃。帖木儿还有一个孙子扎希伦丁·穆罕默德·巴贝尔,他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统治了印度三个半世纪,该朝第五任国王修建了“泰姬陵”。
萨非王朝和伊斯兰复兴时期
萨非王朝
13世纪末,酋长萨菲丁在阿塞拜疆阿达比尔地区创立萨菲教团。15世纪下半叶,白羊王朝内部动荡,萨菲丁的六世孙谢赫·伊斯玛仪在库曼部落“格席尔巴什”的支持下与白羊王朝争夺阿塞拜疆的统治权。公元1502年,谢赫·伊斯梅尔建立萨菲王朝,定都大不里士,称伊斯梅尔一世。在建立之初,萨菲王朝不断受到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的侵扰,疆土一度丧失。直到阿拔斯一世时期,先是击败乌兹别克斯坦人,后又不断收复和扩张领土,并在英国的协助下将葡萄牙人赶出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岛,这一时期是萨菲王朝最强盛的时期。18 世纪以后,萨菲王朝内部产生剧烈矛盾。1722年,阿富汗人攻占首都伊斯法罕,萨菲王朝灭亡。萨菲王朝时期有很多民族,包括土库曼人、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为巩固政权,萨菲家族定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以宗教为纽带、融合波斯文化,将各民族团结在一起。这一时期,自由文学遭到打压,宗教学者增多,绘画得到发展,什叶派神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阿夫沙尔王朝
从1709年开始,阿富汗部落就开始了对萨菲王朝的挑衅,此后共经历三次战争。1722年,国王侯赛因投降阿富汗人,宣告萨菲王朝的时代正式结束。但阿富汗人对伊朗的统治仅维持了7年。冲出阿富汗人包围圈的萨菲王子塔赫马斯普与阿夫沙尔部落的首领纳狄尔联合发起反攻,成功驱逐阿富汗人并拿回了被奥斯曼帝国和俄国占领的领土。1729年,塔赫马斯普在北部称王。1732年,纳迪尔废黜塔赫马斯普,立其子为王。1736年,纳迪尔自立为王,建立阿夫沙尔王朝,在宗教上打压伊斯兰什叶派,扶持逊尼派。统一伊朗后,纳迪尔继续长年征战,先后进攻阿富汗和印度等地获取财富,在此期间民众赋税沉重,纳迪尔渐渐失去民心。1747年,纳迪尔被部下杀死,阿夫沙尔王朝走向灭亡。
赞德王朝
卡里姆是赞德部落的首领,他创建赞德王朝,定都设拉子,到1760年时已经收复了除霍拉桑以外的全部伊朗领土。他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体察民情,重新确立了什叶派的宗教地位,被认为是一位公正仁慈的明君。在卡里姆去世后,伊朗再度变得混乱。最终在1794年灭亡。
外国占领和现代化时期
恺加王朝
在赞德王朝的君王卡里姆去世之后,恺加部落的奥高·穆罕默德汗于 1786年在德黑兰自立为王,开启了恺加王朝。这一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列强不断入侵伊朗,迫使当权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04~1813年和1826~1828 年的俄伊战争使伊朗签订《古利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恰伊条约》,在高加索地区损失了大量领土,包括整个南高加索和达吉斯坦, 尤其是在《土库曼恰伊条约》签订后,俄国逐渐成为伊朗的主导力量,影响伊朗的内政和外交,伊朗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在俄国的驱使下参加了俄英两国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大博弈。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首相阿米尔·卡比尔着手改革,如大力整顿财政和军事,降低农民赋税,鼓励教育,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工厂,创办报纸等,使得经济社会状况得到改善,恺加王朝的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由于这些改革触犯了欧洲列强和一些贵族的利益,阿米尔·卡比尔被免职并遭到杀害。改革失败后,恺加王朝再度衰败。
巴布教起义
主张人人平等及神权主义原则的巴布教,是伊斯兰的教派之一。1844至1852年,以巴布教徒为主的波斯人发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起义,史称巴布教起义。巴布教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自称“巴布”,意为“信仰之门”,宣称自己是救世主。初期,巴布教尝试在宫廷布道,但由于其威胁到了统治者的利益,被国王下令追捕。后来,巴布在狱中完成了巴布教的圣经《默示录》,并宣称《默示录》将取代《古兰经》。由于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巴布教赢得了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到1849年巴布教徒已经发展到20余万。1848年9月,穆罕默德国王去世后,巴布教发起武装起义,一度动摇了恺加王朝,但由于人数少且准备不足,起义失败。1850年7月,巴布被处死。此后又发生多次起义,均被镇压。1852年8月,巴布教徒行刺国王未遂,纳赛尔丁国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剿杀巴布教徒。自此,巴布教再也没有能力威胁到恺加王朝。
立宪革命
19世纪末,恺加王朝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剥削压迫,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局势动荡。1890年,纳赛尔丁国王将烟草的垄断专卖权出售给英国,引发民众不满,由此引发了“反烟草专卖运动”。运动首先爆发于设拉子,之后遍及全国,1892年终于迫使国王废除了与英国签署的烟草专利协议。20世纪初,莫扎法尔丁国王与欧洲各国签署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将石油开采权和货币发行权卖给英国,将运输、保险以及里海渔业权租给沙俄,甚至为了筹集出访经费将海关税收抵押。1905年12月,首都德黑兰爆发起义,人们冲进清真寺要求罢免亲英首相艾恩·多拉、建立“公正院”、改革内政、制订宪法,此举得到宗教界毛拉的支持。1906年迫于民众的压力,莫扎法尔丁国王罢免首相,宣布实行宪政,随后成立国会并于同年颁布了伊朗第一部宪法。宪法承认伊朗除伊斯兰教之外的三个少数宗教群体:基督徒、犹太人和琐罗亚斯德教。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迅速,非官方报纸开始公开发行。
立宪运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其削弱和限制了王权,触犯了封建主义和欧洲帝国主义的利益,引发了外国对伊朗内政的干涉。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了关于瓜分伊朗势力范围的《英俄公约》。同年穆扎法·厄丁去世,穆罕默德·阿里继位。新国王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别克·阿扎姆,替代民主派的莫希尔·多拉首相,引发了立宪派和国王之间的矛盾。1908年2月立宪派害怕国王发动政变清洗议会派人刺杀国王,但行动失败。6月初,国王在俄国军官指挥的哥萨克旅的保护下,逃出德黑兰,同时开始派军队围攻议会,逮捕并屠杀立宪派成员。立宪派则在大不里士建立政权反抗国王的镇压。1909年俄英两国害怕伊朗的革命会传播俄国国内和印度境内,决定出兵干预波斯政局。俄国人以恢复秩序为借口,占领了伊朗北部,英军从波斯湾登陆,占领了布什尔、伦格、贾斯克等城市。1911年,在俄国、英国、伊朗保皇派的三重围攻下,伊朗立宪革命失败,虽然有米尔扎·库奇克汗(Mirza Kuchik Khan)继续通过游击战进行抵抗,但恺加王朝的重新掌握政权让伊朗全国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大部分波斯自由派报刊被查封,在全国捕杀立宪分子,立宪运动宣告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保持中立,但伊朗朝野有亲德倾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在伊朗展开斗争,导致奥斯曼、俄国和英国占领了伊朗西部的领土,同时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以及由战争引发的饥荒造成至少有200万伊朗平民在战争期间死亡。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苏联政府决定从伊朗境内撤出,伊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21年,礼萨汗发动政变,担任陆军大臣,掌握实权。1925年,改恺加王朝为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改革
礼萨汗1919年开始担任哥萨克旅旅长,1921年发动政变,成为恺加王朝的陆军大臣。1925年,伊朗议会决定让礼萨汗继承王位,并以古代波斯的巴列维作为家族姓氏建立巴列维王朝,开始行君主立宪制。1935年1月,礼萨汗下令将国名由“波斯”改为“伊朗”。执政后,礼萨汗推行政教分离,废除宗教司法特权,收复伊朗各地,加强中央集权,下设49个洲。
礼萨汗逊位
为了对抗苏联和英国“瓜分伊朗”的阴谋,礼萨汗与德国交往密切,希望在军事和科技方面得到德国的帮助。1929年,德国和伊朗签订多项友好合作条约,并在军事、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聘请大量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纳粹德国的希特勒也非常重视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双边贸易大增。1939年9月3日二战爆发后,伊朗尽管亲德但仍旧选择保持中立。不过,由于伊朗依旧向德国输送物资,受到了英国的阻拦,只好借道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要求伊朗与德国断绝往来。此外,同盟国要求借由伊朗向苏联运输物资,清除伊朗境内的亲德势力。礼萨汗迫于压力罢免了亲德首相马廷·达弗塔里,但拒绝驱逐德国侨民。1941年8月,英苏两军分两路进入伊朗,约700位德国人被困伊朗,礼萨汗拒绝将其交出。8月27日,支持礼萨汗的内阁被迫辞职,9月16日礼萨汗被迫逊位。此后,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9月17日,英苏盟军进入德黑兰,逮捕了所有在伊朗的德国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剩余时间里,伊朗成为英国和美国向苏联提供援助的主要渠道,也是超过12万波兰难民和波兰武装部队逃离轴心国前进的通道,后称波斯走廊。
亲美之路
巴列维执政后,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争取独立地位。1942年1月29日,英国、苏联和伊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英国需要尊重伊朗主权并于反法西斯战争结束6个月后从伊朗撤军。同年美国派兵入驻伊朗。1943年应巴列维邀请,美国派出军事、粮食、经济、医疗相关代表团来到伊朗进行监督。巴列维甚至授权美国人米尔斯管理伊朗的财政,但这遭到了议会的反对,米尔斯的权力最终被解除。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英苏不愿撤军。美国率先撤军,迫使英国撤军。在英国撤军后,苏联依然拒绝撤军。在苏联驻军的支持下,阿塞拜疆民主党和伊朗人民党发动起义并于1945年12月先后成立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和马哈巴德共和国,伊朗危机爆发。最终,通过外交斡旋和国际压力,苏联在1946年5月开始撤军,并同意在伊朗北部建立联合委员会,以监督伊朗和苏联的边境事务。同年12月,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和马哈巴德共和国被消灭。然而,伊朗危机对伊朗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剧了伊朗对外干涉的警惕和国内政治动荡,成为冷战拉开了导火索,从此苏联和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了更为激烈的角逐和对峙,甚至一直延续到后冷战时代。
石油国有化运动
1947年,伊朗和美国签署军事协议,伊朗军队开始美式化。当时,伊朗国内也有很多人反对依附美国,并出现了一些反对美国的民族民主运动。随着二战之后反殖民浪潮的展开,伊朗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提出应当驱逐外国石油公司。1949年7月7日,英伊石油公司提出增加支付费用,伊政府表示同意,但伊朗民族主义者反对。1951年3月,石油国有化法案得到了伊朗议会的支持。4月29日,“民族阵线”领袖摩萨台开始担任首相,石油公司被收归国有,国王巴列维出逃。5月2日,《石油国有化法案》开始实行,但英伊石油公司拒绝执行。6月29日,美国宣布在妥善解决石油问题之前不再对伊朗进行援助。1952年7月17日,摩萨台被迫辞职。1952年7月22日,摩萨台重任首相并兼任国防部长。同年8月,国王的御林军被解散,巴列维被迫交出王室财产。
1953年政变
在美国中情局的策划下,1953年8月,国王的亲信萨希迪带领王宫警卫队发起政变,摩萨台政府被推翻,巴列维国王重新掌权并继续实行亲美政策和专制独裁统治,美国恢复对伊朗的援助。萨希迪出任首相,并兼任国防、内政、邮电和外交大臣。在石油国有化问题上,1954年1月10日,美、英、法三国组成国际石油财团与伊朗签订协议,承诺将利润的50%提供给伊朗政府。1953年12月21日,摩萨台被判入狱3年。这次政变标志着美国在冷战期间首次推翻外国政府。
白色革命
1963年初,巴列维国王开始推行一套社会改革方案,希望借此在短时间内将伊朗建成一个强盛且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这次改革被称为“白色革命”,其具体内容包括提高妇女权利、土地改革、企业工人参与分红、发展现代化工业等。白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弊端也很多,不少改革项目被认为华而不实,甚至有些还起到了负面作用,这期间腐败滋生,社会两极分化,经济严重失调,贫富差距悬殊,引发了民众的不满。而且一些改革因不符合宗教团体的利益而受到宗教徒的反对和抵制。同时巴列维国王使用秘密警察任意逮捕反对派并对他们施以酷刑,引起了伊朗人民的反感。鲁霍拉·霍梅尼(Ruhollah·Khomeini)是巴列维国王改革的主要反对者之一,这一时期他因公开谴责政府被捕入狱18个月。1964年获释后被流放。
1973年国际石油价格飙升,伊朗开始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到1974年,伊朗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两位数。1975年和1976年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大批城市工人加入了反对巴列维政权的队伍中。1978年,左翼集团、民主派、少数民族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组成反对派大军,一起参与了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反政府骚乱。同年8月,德黑兰爆发了有上百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巴列维任命的新首相埃马米宣布对12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开始镇压骚乱。同年11月6日巴列维任命总参谋长古拉姆·礼萨·爱资哈里将军为首相,组成军政府继续镇压骚乱,同年12月1~3日,德黑兰爆发了军警与示威群众之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12月10日,军政府已失去对局势的控制。12月31日,爱资哈里将军辞去首相职务,军政府垮台。伊朗全国陷入无政府的混乱局面。1979年1月16日,在美国的鼓动下巴列维携带他的家属去美国“长期度假”,从此流亡国外,巴列维王朝垮台。
伊朗共和国时期
1979年1月12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巴黎宣布成立“伊斯兰革命委员会”,积极筹建伊朗临时政府。2月1日,霍梅尼返回伊朗,受到上百万人的热烈迎接。2月5日,霍梅尼任命“自由运动”领导人迈赫迪·巴扎尔甘为总理,组成“伊斯兰革命临时政府”。但巴扎尔甘总理是一位世俗的民族主义者和民主派,反对神权政治,与霍梅尼矛盾不断加深。2月19日,霍梅尼批准建立宗教的“伊斯兰共和党”,以把持政权。同时期,伊朗也出现了关于民族自治权的争论。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发表政治声明,要求实行民族自治,并与伊斯兰革命卫队发生武装冲突。3月11日,数万名土库曼人在贡巴德卡武斯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民族自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权。3月19日,曾参加反国王运动的“人民圣战者组织”、“人民敢死队”、“民族民主阵线”、“伊斯兰左翼联盟”、“自由联盟协会”、“共和党”和“自由协会”等党派组织发表声明,反对建立神权专制的“伊斯兰共和国”,要求取消为此举行的公民投票,并号召公民拒绝投票。在3月30日如期举行的公民投票中,绝大多数人赞同成立伊斯兰共和国。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1979年4月5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革命法庭。4月7日,该法庭处决了前政府首相胡韦达。4月11日又处决了前政府外交大臣哈拉巴里等11名前政府高级官员。根据霍梅尼的指示,在各级政府机构内设立“伊斯兰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仰进行审查,清洗一切反伊斯兰教分子。巴扎尔甘临时政府处于被架空的境地。同年库尔德叛乱、胡齐斯坦起义、锡斯坦、俾路支斯坦和其他地区的起义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新政府的反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新政府用暴力镇压了这些起义,并清除新政府中仍忠于流亡国王的官员。
1979年11月4日,美国拒绝引渡巴列维国王后,一群穆斯林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并将大使馆内的52名人员和公民扣为人质,酿成震惊整个西方世界的人质危机。同年12月举行了关于伊斯兰共和国新宪法的公民投票,新宪法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经济生活全面伊斯兰化。1980年霍梅尼开展伊斯兰文化革命运动,要求穆斯林严格遵守伊斯兰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宣布大中学校停课,清除有违伊斯兰教义的书籍,对教职人员进行审查和清洗,以排斥东西方意识形态,肃清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两伊战争爆发。到1982年中期,伊朗军队成功地将伊拉克军队赶回了伊拉克。1982年7月,伊朗决定入侵伊拉克,发动攻势并占领了巴士拉等城市。到1988年,伊朗军队军队在伊拉克境内被击败,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斡旋的停战协议。两伊战争共造成伊朗军队16万人死亡,6万人失踪以及16万平民被杀。1989年6月3日,霍梅尼去世。次日,哈梅内伊总统被推选为最高领袖。同年7月28日,担任议长的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Akbar·Hashemi·Rafsanjani)升任总统,其在任期间专注于重建和恢复经济的务实政策,在给予一定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同时,也积极维护神权政治。1997年,拉夫桑贾尼的继任者是改革派的穆罕默德·哈塔米,他努力实行法治,保障人民享有思想和生活的自由,并使由政府支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成果有限。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军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2005年总统选举中,保守派民粹主义候选人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时,内政部宣布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了62.63%的选票,但结果引起广泛争议,并引发民众抗议。2013年6月15日,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其在任期间改善了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2017~2018年,因为国内经济疲软、宗教冲突和缺水,伊朗全国均爆发了抗议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导致有数千人被捕。2019~2020年,由于政府将燃油价格上调3倍,伊朗国内再次爆发抗议活动。政府当局关停了全国互联网,并对抗议进行了暴力镇压,几天之内就有数万人被捕,数百人被杀。
2020年1月3日,伊斯兰革命卫队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Soleimani)在伊拉克被美军暗杀,大大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三天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起军事行动,对驻伊拉克美军进行报复性袭击,但意外击落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的752航班,机上所有人员遇难,引发了全国性抗议。2022年9月,伊朗一名妇女被该国道德警察逮捕后在警方拘留期间死亡,引发了伊朗全国性的抗议活动。2023年4月,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外长会议在北京举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沙伊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自然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横跨北纬25°~40°,东经44°~63.5°,其北部是里海,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以及亚美尼亚接壤的同时,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里海相望。其南部是波斯湾和阿曼湾,对岸有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东部与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相邻,西部与伊拉克及土耳其相邻。主要海域有里海,波斯湾和阿曼湾。伊朗的陆地面积为164.5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1.2万平方千米。其首都德黑兰时间每年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实行冬令时(GMT+3.5),3月21日至9月20日实行夏令时(GMT+4.5)。
伊朗及周边地区
气候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于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左右,夏季气温可达38℃;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夏季气温很少超过29°C,冬季气温很少低于零度以下,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伊朗南部的波斯湾和阿曼湾沿海平原属热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潮湿炎热。年降水量范围在135至355毫米。
地质
伊朗夹持在欧亚大陆与印度、阿拉伯板块和阿富汗地块之间,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包括中伊朗微陆块,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萨南达季-锡尔詹变质带,厄尔布仕山和科佩特山造山带,以及东伊朗、莫克兰含蛇绿岩增生杂岩单元构成等。境内各地质单元经历多期造山活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
伊朗从前寒武纪地层到新生代地层均有分布。伊朗的基底地层多在前寒武纪晚期形成,其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层都经历了前寒武纪时代的“贝加尔”或泛非造山运动,有非常明显的岩浆活动痕迹,主要由碱流纹岩、流纹凝灰岩和碱性岩构成。古生代时期的伊朗地层由浅层海洋沉积物构成,覆盖了伊朗的大片地区,包含大量的石灰岩、白云岩和页岩。志留纪岩石则主要由石灰岩、砂岩、页岩和火山物质组成。伊朗的下三叠纪沉积物主要属于浅海或大陆架性质,广泛分布在伊朗西北部、伊朗中南部等地。在伊朗北部和中部,上三叠纪和侏罗纪沉积物具有碎屑性质,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厚度从几米到3000多米不等。在晚白垩世,与拉拉米德造山运动有关的构造运动影响了伊朗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许多隆起、褶皱和断层。伊朗的新生代地层始于白垩纪-古新世时期,其沉积物种类丰富,不同时期环境有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在上渐新世到下中新世沉积物以海相沉积物为主。中新世至上中新世沉积物多为大陆性沉积物。第四纪地层则主要分布在伊朗平原。
地形地貌
伊朗地处伊朗高原,位于横贯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中部。伊朗高原南部是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北面是里海和图兰低地,从西北到西南为扎格罗斯山脉,中部是中央高原和卡维尔大沙漠。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高峰是海拔5671米的达马万德山。高原和山地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沙漠约占四分之一,沙漠加上荒地总共约占三分之一。
伊朗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呈现东西走向,把中央高原和里海隔开,山北为里海,山南是首都德黑兰。伊朗最高峰达马万德山便位于伊朗北部。里海低地位于伊朗北部,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里海之间的狭长的平原,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这里土地肥沃,是伊朗的农业宝地。西部是塞菲德河冲积的三角洲,长百余千米,宽40多千米,是伊朗的水稻种植中心。东部是阿特拉克河和戈尔甘河冲积平原,长百余千米,宽80千米。西北部山地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的汇合处,形成了高原地形。此处的最高峰为萨巴兰峰,海拔4821米;另一高峰为萨汗德峰,高达3722米,在雷扎耶湖东岸。这些都是巨大的火山锥,因此该地区地震频繁。西北山地上有很多陷落的盆地,其中以雷扎耶湖盆地最大,其周边水草丰满,是伊朗最好的天然牧区。西南山地为扎格罗斯山主体,由西北向东南走向,从加兹温、哈马丹延伸到克尔曼沙赫地区。
中央沙漠地区平均海拔700~1000米,其东南部的纳马克盐湖为海拔300~400米;中部有著名的卡维尔盐漠(波斯语:دشت كوير,Dasht-e Kavir);东南部有卢特荒漠,这里荒无人烟,气候恶劣,干旱少雨,不生长植物,只有少数低地上生长有稀疏的灌木丛。
伊朗南部的胡齐斯坦省是卡伦河下游平原地带,长约300千米、宽150千米,是伊朗最大的平原。波斯湾北岸由于上游河流注入形成狭长的陆地。这里的阿巴斯港曾是世界大港之一。东部地区北从戈尔甘、南到霍尔木兹海峡,有崎岖的山峦、圆圆的山顶和宽阔的谷地。这个地区分为3各部分,即霍腊散地区、东部地区和俾路支地区,他们的地形各有特点,霍腊散地区的山脉比较有规则,属褶皱构造;俾路支地区是一块大的平坦地带。东部地区的最高峰为塔夫坦峰,海拔4042米,有两块盆地可以通阿富汗。
水文水利
水文
伊朗北邻里海,南邻波斯湾和阿曼湾。伊朗国内还有四大水系,分别是西部水系、中央高原水系、波斯湾、阿曼湾水系以及里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塞菲德河、卡伦河、曼德河等。在中央高原分布有大量盐湖,例如乌尔米耶湖和纳马克湖。
河流
卡伦河
卡伦河是伊朗最大的河流,属西部水系,发源于西部扎格罗斯山,全长850千米。上游流经很深的峡谷,下游河床开阔。上游水量大,落差也大,水力资源丰富。在其中游,有迪兹河河水注入,水量增大,部分河床达400米宽。卡伦河在霍拉姆沙赫尔地区向两个方向分流,一处向南流往阿拉伯河,一处从阿巴丹东流入波斯湾,是伊朗境内唯一可航运的河流,海轮从波斯湾可通航到霍拉姆沙赫尔市。
塞菲德河
塞菲德河为伊朗第二大河,属里海水系,发源于厄尔布尔士山脉,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全长720千米。塞菲德河流域雨水充沛,河水很大,对伊朗西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吉兰省地处是塞菲德河低地。塞菲德河入海处形成三角洲,与东阿塞拜疆粮仓连成一片。由于水流湍急,塞菲德河不宜航运。
湖泊
乌尔米耶湖
乌尔米耶湖是伊朗境内的第一大湖也是地球上第六大咸水湖,属中央高原水系,位于中央高原西北部。湖面面积约为5200平方千米,最大深度为16米,由13条永久性河流和许多小泉水为其供水,降雨是该湖的主要水源之一。
乌尔米耶湖
纳马克湖
纳马克湖位于伊朗中央高原北部,长80千米、宽30千米,面积约为1800平方千米,但其中大部分是干涸的,水仅覆盖约1平方千米的面积。湖水深度仅在45厘米到1 米之间。最重要的水源是库姆河。
纳马克湖
里海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它是一个咸水湖,在波斯语中叫“达亚耶·马赞达拉”,其地势北浅南深,最深处达1025米,表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800千米。它的盐度为12克/升,约为平均海水盐度的三分之一。伊朗拥有的里海海岸线为728千米。
地下水
伊朗西部存在一系列厚达数千米的渐中新世、始新世、白垩纪甚至侏罗纪时代的石灰质含水岩层,这些地下水以泉水的方式涌出地表或者通过渗透为当地河流补水。扎格罗斯山脉就分布有很多地下水,有许多泉水从扎格罗斯山脉的含水岩层中涌出,并给当地的卡伦河与德兹河供水。全伊朗地下水流量大约为200亿立方米/年。
水利
伊朗的水利设施由水坝、长输管道、和深井组成。全国共有42座大型水坝在运行,总蓄水能力为为330亿立方米。大多数水坝是用于水力发电、灌溉、防洪和饮用水供应的多用途水坝。伊朗全国有多达50万口深井和浅井。在伊朗高原地区的亚兹德省、呼罗珊省、和克尔曼省,估计仍有60000个传统的坎儿井系统,仍用于为乡村地区和小城镇提供灌溉和饮用水。最古老和最大的坎儿井系统位于伊朗东北部城市戈纳巴德,为近40000人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主井的深度达到360多米,供水系统全长45千米。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是伊朗水利系统的杰作,这是一个多功能水利系统,囊括城市供水、内河运输、军事防御、磨坊、灌溉等,千年来一直为胡齐斯坦平原提供灌溉,建造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大流士一世时代。
阿米尔·卡比尔大坝是伊朗北部中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卡拉杰河上的一座大坝,建于1961年,是伊朗第一座多用途大坝,可以承担灌溉、蓄水、发电等多项功能。坝基长390米、高180米,蓄水量可达1.54亿立方米。
舒什塔尔水利系统
土壤
伊朗有四种主要的土序类型,包括新成土类、旱成土类、始成土类和淋溶土类。平原和坡地最主要的土壤包括冲积土、崩积土、腐殖土和各种盐碱土壤,均属于四种主要的土序类型。伊朗的许多土壤都富含碳酸钙,被归类为钙质土壤,占国土总面积的43%,为分布最广泛的土壤。薄层土位列第二,占国土面积的29.2%。伊朗的大多数土壤肥力较低,植物对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吸收效率较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伊朗沙漠、荒地和贫瘠的山脉约占伊朗陆地总面积的一半。不过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草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8%。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1%。城市及各类建设用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矿产资源
伊朗的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矿产博物馆”,已经探明的矿产就有68种,探明储量约为3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另外还有超过580亿吨的潜在矿产资源。其中,锌矿石储量居世界第一,铜矿石储量居世界第三,金矿储量150吨。此外,还有锰、锑、钴、氟、锶、硼、铅、钼、硼、重晶石、高岭土、云母、白云石、大理石、硅藻土等矿产资源。伊朗矿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从北部的东阿塞拜疆省到南部的霍尔姆兹海峡都有矿藏储备。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集中的省份主要有伊斯法罕、胡泽斯坦、克尔曼、亚兹德、霍拉桑拉扎维、哈马丹、赞詹和东阿塞拜疆等。
伊朗拥有仅次于俄罗斯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达33.6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18.2%。伊朗的石油储量也排名第四,估计为1536亿桶,约21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4%。
伊朗矿产资源发布
水资源
伊朗国内可再生水资源估计约为128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径流总计为973亿立方米/年,其中54亿立方米/年是由地下水含水层供给。而地表水每年约有493亿立方米渗入地下含水层。2009年,伊朗人均可用水量不及2000立方米。
森林资源
伊朗全国11%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森林位于北部地区,里海南岸。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和里海沿岸省份有340万公顷的森林。温带硬木广泛生长在里海沿岸,包括山毛榉、橡木、西伯利亚榆木、枫木、胡桃木、白蜡木、铁木、椴木、桤木和无花果木等,大约一半的里海森林由这些树木组成。西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以及呼罗珊省和法尔斯省的地区盛产橡树、胡桃树和枫树。设拉子则以其柏树而闻名。
渔业资源
在伊朗的海湾、里海和河湖中盛产各种鱼类,有金枪鱼、沙丁鱼、里海白鱼、马哈鱼、鳗鱼、带鱼、鲢鱼、大虾等,里海白鱼肉质鲜美,属名贵鱼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伊朗全国记录了超过一万种多种植物,包括各种开花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伊朗山区主要分布着伞形科植物、菊科植物、紫草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豆科植物、禾本科植物等植物类型。里海南岸的保护区丰富了那里大量分布着从冰河时期幸存下来的物种。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森林茂密,分布着80个乔木树种和180个灌木树种。伊朗地区,最常见的植物主要有虎尾兰、小麦、黄金葛、鹰嘴豆、黛粉叶芋等。马来沉香(Aquilaria malaccensis)、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等是在伊朗有分布的濒危植物。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