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岛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شبهالجزيرة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内容简介

编辑

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亚喀巴湾顶端为界,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位于印度洋板块。半岛南北长约2240千米,东西宽约1200-1900千米,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最大的为沙特阿拉伯,按国土的大小依次为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人口约3213.8万(1990年)。沙特阿拉伯的领土占了半岛的75%。

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 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该区有七个无流国。农耕时只能用地下水。炎热干燥的气候形成了大片沙漠,沙漠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半岛南部的鲁卜哈里沙漠达65万平方千米。

半岛上农产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业为生,多数放养骆驼。当地出产的阿拉伯和阿拉伯骆驼在世界上很有名。阿拉伯半岛及附近的海湾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岛上许多国家都以此为经济支柱。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以上,被称为“石油王国”。

自然地理

编辑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并称亚洲三大半岛。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南临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北与亚洲大陆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红海东北部的亚喀巴湾北端东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口一线。南北长2240千米,东西宽1200-1900千米,面积322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台地式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也门高地外,仅在西南和东南部有小部分山地。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贾兹山脉高1500米,山峰多为死火山锥,最高峰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为广阔的沙漠,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约占半岛面积的40%,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为大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鲁卜哈利沙漠为最大,面积65万平方千米。阿拉伯半岛为一辽阔高原,三面是深沟切割的陡峭山脉,从红海向东北地势逐渐下降,直到波斯湾沿岸的东部低地,最高峰纳比艾舒卜峰(An-Nabi Shuayb)高3760米,位于也门沙那西北约32千米处。

阿拉伯半岛 西部较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汉志)--阿西尔高原;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是平原。半岛西南角土地肥沃,宜于耕种。也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阿拉伯乐园”之称。半岛内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砾覆盖,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1/3。无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发时,山谷积水成河,天晴则干涸无水。半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西部高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有部分高地属于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林草原气候)。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燥,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60℃左右,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酷热难忍。降水量较少,西部沿海地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区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干旱热风。风源来自西亚南部和北非的热带气团,常使气温在几小时内上升20℃以上,给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岛紧接亚非两洲,地当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西南的也门曾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枢纽。半岛两侧的红海和海湾,连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带,形成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的天然走廊。

地质风貌

大约在一千多万年前,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以后发生了地壳大变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陆地中间陷落成为红海。红海把亚非大陆分开。红海东边的一块土地成了一个略呈长方形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主要由西部的阿拉伯地盾和地盾以东的沉积区两大地貌区组成。沉积区从地盾向东北、东和东南方向沉陷,进入包括伊拉克南部、波斯湾和鲁卜哈利沙漠(Rubal-Khali)东部在内的大盆地。地盾的东部边缘从红海向北伸出的亚喀巴(Aqaba)湾的顶端向东弯曲,在横穿半岛的中途点折向西南和正南,直至也门高地。

沉积区的形成比地盾晚,由古海淤积而成,主要由石灰岩以及大量的砂岩和页岩构成,最早的沉积物形成于古生代(3.95-5.7亿年前)初期,在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沉积物深及地表以下近10千米处。离地表3千米或更浅的侏罗纪白垩纪的石灰岩(年龄在6500万至1.9亿年间)中,存在天然气和石油。

也门高地在地形上同地盾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山地,而是阿拉伯高原被深谷割切的边缘。阿曼高地在地质上同伊朗西部的札格洛斯(Zagros)山脉的关联,比同阿拉伯半岛其他山脉的关联更为密切(荷姆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的海面宽仅80千米左右)。

汉志阿西尔

一道实际上不断裂的陡崖在红海畔纵贯阿拉伯半岛。从亚喀巴湾伸展到麦加以南约322千米处的一段称为汉志(Hejaz);继续向南延伸到靠近也门边界奈季兰(Najran)地区的较高一段,称为阿西尔(Asir)。在汉志最北部的米德延(Midian〔Midyan〕)地区,山峰海拔最高将近2896米;在阿西尔,山高超过2743米,山路特别崎岖难行。熔岩区从山坡向下伸展,直到哈利(Hali)附近的海滨,形成汉志由来已久的南部天然边界。阿西尔的高原区因受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灌溉,土壤较农业性的汉志肥沃。

红海沿岸平原均极狭窄,仅在麦地那以南和麦加以南最宽处为64-80千米。整个平原叫提哈迈(Tihamah)平原,有时分为提哈迈汉志和提哈迈阿西尔。沿岸没有可供大型轮船停泊的天然港口,但有许多水湾适于帆船使用。

在西北内陆,希斯马(Hisma)砂岩高原海拔约1219米。其南面是一些巨大的熔岩区,如欧韦里德(Uwayrid)熔岩区,其他熔岩区则位于麦地那的周围。麦地那以南伏在群山之上的熔岩岬角,向下倾斜,直伸至近海处。赖克拜(Rakbah)砂石平原铺展在麦地那东南的基什卜(Kishb)熔岩区的南面。在麦加以东各熔岩区中,有一个熔岩区环绕着哈丹(Hadan〔Hidn〕)山脉,是划分汉志和内志的传统边界区。

内志

内志(Nejd)的西部地区称为上内志,位于阿拉伯地盾内,平均海拔高度1300多米。东部属冲积区,利雅德(Ar-Riyad)市位于东部边缘附近,海拔约594米。内志的主要水系包括若干由西向东的季节性河谷。

阿拉伯半岛北部

锡尔汉(As-Sirhan)河实际上是一条深谷,而不是真正的干河,长约322千米,河床比邻近的高原低305米。锡尔汉河的东北是属于叙利亚哈马德(Al-Hamad)沙漠南部的广阔熔岩区和燧石平原。包括内夫得沙漠在内的盆地的北部边缘是悬崖峭壁,峭壁北坡下面是阿尼札河网(Anizah Wadis,阿尼札部落之河网),流入幼发拉底河流域。其中最大的河为阿尔阿尔(Arar)河和胡尔(Al-Khurr)河。

沙漠

内夫得沙漠

为阿拉伯半岛的第二大沙漠,位于内志的最北端,刚好处在地盾之外,面积约64750平方千米。其范围几乎西至绿洲城市泰马(Tayma),北抵焦夫(Al-Jawf)和塞卡凯(Sakakah),南达哈伊勒(Hail)。

代赫纳沙漠

将内志同阿拉伯半岛东部分开的代赫纳沙漠(Ad-Dahna)带是一条流沙河,从内夫得沙漠缓慢流向鲁卜哈利沙漠,全长超过1287千米,其宽度一般不超过80千米。沙地常带红色,外形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中段,平行排列的长沙脊高约46米,而有些沙丘的高度为沙脊的3倍。代赫纳沙漠在春、冬两季可供放牧。1957年在积沙的下面发现了胡顿斯(Khurays)油田。

鲁卜哈利沙漠

阿拉伯半岛

鲁卜哈利沙漠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纯沙沙漠,面积估计约为64.75万平方千米。当地为数不多的贝都因(Bedouin)游牧人平常不称它为鲁卜哈利沙漠,而简单地称作赖姆莱(Ar-Ramlah,意为“沙”)。自1950年以来,各石油公司对沙漠进行了彻底的勘探。

鲁卜哈利沙漠的有些地区干旱可长达10余年之久,而另外一些地区有时发生雷雨或夏季溽暑。最大的沙丘在沙漠的最东部,高度可达244米以上,沙脊长达48多千米,它们之间的低处通常为盐沼。

鲁卜哈利沙漠大部分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不过南面同阿曼、东南同也门的边界尚存在争议。1974年沙特阿拉伯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就东部有争议的边界达成协议。

波斯湾低地

从科威特沿岸起,沿波斯湾阿拉伯海岸到海湾入口处阿曼的哈杰尔山脉(Al-Hajar)止为低地区域。迪卜迪拜(Ad-Dibdibah)砂砾平原位于科威特西南内陆。邻近代赫纳沙漠的是苏曼(As-Summan)次高原,许多高数百尺的小山散落在它和海岸之间。这里到处是大片的沙地,沿岸有大片的盐沼。波斯湾在阿拉伯半岛沿岸没有天然的深水良港,但有许多水湾可供帆船停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和卡塔尔都建有现代港口。在波斯湾低地有相当充足的地下水,可从泉水和水井中取得。在沉积层的深处已发现积聚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山脉

也门

也门有阿拉伯半岛最高峰纳比舒艾卜峰,位置在沙那的西北。也门境内的提哈迈平原上建有几座城市,它比北面沙特阿拉伯境内的提哈迈平原更宽阔,也更适合居住。季风雨使也门的山区和高原成为阿拉伯半岛最肥沃的地区。在也门的南端,考尔(Al-Kawr)山脉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山坡。

也门亚丁港由山南麓低地上的两个火山半岛形成,亚丁后面的沿岸平原宽约48千米,几乎比其他任何一处都窄。哈季尔(Hajr)河也许是阿拉伯半岛唯一终年不断的河流,沿海岸约流经97千米后入海。

考尔山脉向东消失在被称为“高原”(jawl)的哈德拉毛(Hadhramaut)高地中。准确地说哈德拉毛是一条将“高原”劈开的内陆谷地,谷地的下段直达海滨,称为马西拉(Al-Masilah)河。在内陆一侧,塞巴泰因沙漠(Ramlat As-Sabatayn)位于从考尔山脉到鲁卜哈利沙漠之间的斜坡上,沙漠和“高原”以下地势平缓。

佐法尔

阿曼苏丹国南部佐法尔(Dhofar)省的盖拉(Qara)山脉高约914米,有一座山峰超过1524米。季风使山脉朝海的一面(南侧)和沿岸平原的土地保持肥沃。

阿曼

哈杰尔山脉分为东哈杰尔和西哈杰尔。有些山峰超过2743米。哈杰尔山脉不像其他阿拉伯半岛沿岸高地那样两侧均十分陡峭,山脚下的平原从众多的阿曼内地城市几乎察觉不出向鲁卜哈利盆地缓慢倾斜。在南部没有山脉阻挡阿曼向阿伯海的出口。沿岸高原的平均海拔约152米。

气候

北回归线刚好通过麦地那的南面,将阿拉伯半岛分割为几乎相等的两部分。夏季到处都是炎热的酷暑,有的地方温度高达54℃。大部分内陆地区干旱,但沿岸地区以及南方的某些高地和沙漠夏季非常潮湿。在潮湿地区有雾和露水,露水常常代替了下雨。在干旱区整个夏季烈日炎炎;除了高海拔和北部地区外,春、秋季气候宜人,冬季很少严寒和下雪。

在印度洋季风不能到达的所有地区很少下雨,平均年降雨量只有77-102毫米。在沙漠偶尔下倾盆大雨,造成干河谷的洪水暴涨,大雨有时会变为下冰雹。干旱持续数年之久已司空见惯。在西南和南方,季风至少可使降雨量增加3倍。在仲冬和初夏,波斯湾的季风像埃及的喀新风(khamsin)一样,刮起漫天沙尘。这种风在阿拉伯半岛称为“北风”(shamal),但实际风向主要为西北偏北;同“北风”方向相反的是较少发生的“东南风”(qaws)。内志和鲁卜哈利沙漠的风向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春季,风向可从360°任何方向吹来,风力可从微风拂面到狂风大作。

半岛地处北纬13°-20°,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属热带荒漠气候,气候干热,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55℃,为世界最热地区之一,最冷月平均气温多在15-24℃之间。大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北部地区冬季因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年降水可达200毫米左右,也门高地和南部沿岸山前平原,夏季因受印度洋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500-1000毫米。因此半岛中部沙漠广布,热带干草原分布于沙漠四周。只有在山前沿海平原和内陆地势低洼及地下水位较高处,才分布有狭窄或零星的绿洲,灌溉农业和牧业相对发达,人口比较集中。较大绿洲有也门高地沿岸狭窄平原,以胡富夫为中心的艾赫萨绿洲,以利雅得为中心的海尔季绿洲等。绿洲中盛产椰枣。南部沿海平原盛产热带作物,如咖啡、橡胶、芒果等。牧业以饲养骆驼为主。

阿拉伯半岛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烈,常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高原半岛周围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热地区,很少受到

海洋湿润气团的影响,所以这里的热带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烈的大陆性,酷热干燥少雨。

这里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整个半岛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间。南部地区更加酷热,如半岛南端的亚丁,年平均气温为28.9℃,7月为32.5℃,1月为25.4℃,有四五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超过30℃。半岛绝对最高气温常有50-55℃的高温。半岛气温年较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达20℃左右。

阿拉伯半岛干燥少雨。半岛降水量极少,大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如亚丁为41毫米,利雅得97毫米,麦纳麦84毫米,吉达64毫米。少雨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这里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吹干燥的东北信风,夏季虽气压较低(东有印度低压),但西南风来自干旱的北非陆地,水气耗尽,几无降雨,如阿拉伯半岛内陆利雅得、麦纳麦等地6-9月基本没有降水。冬春月份各月降水也只在20毫米以下,主要是受西来气流影响所致。相对湿度很低,半岛内部不少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在40%以下,如利雅得等地年平均相对湿度仅为32%,6-9月尚不足30%。半岛北部因冬季可受到地中海气旋的影响,降水稍有增加,年降水量可达200毫米。海拔2700-3200米的也门高地可受到印度洋气流和地形雨的影响,降水较多,甚至可达1000毫米,被称为“幸福的阿拉伯”。降水集中是阿拉伯半岛气候大陆性强烈的又一明显标志,如吉达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4毫米,但降水日数仅5天。在雨水稀少的半岛,有时也可因骤然的暴雨而导致水灾。

生物

骆驼一直是阿拉伯人赖以从事游牧生活的主要牲畜,没有骆驼贝都因人就不可能远离人类饮用水的水源,靠饮用骆驼的乳汁可深入沙漠达数月之久。骆驼能为人们提供肉食、衣服、燃料(粪便)、运输以及驮水和拉犁的畜力。骆驼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已大部分被四轮驱动车所取代,主要作为家畜饲养。

绵羊和山羊的数量很多,但大都是小群饲养,而不是大规模放牧。阿拉伯马在阿拉伯半岛是一种正在灭绝的动物,但其他国家在培育这种品种的马。许多贝都因人都有奔跑很快的萨卢基狗(Saluki),驯隼亦用来打猎。过度捕猎已使羚羊急剧减少。在鲁卜哈利沙漠这块最后栖息地内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大羚羊,高地山羊也很稀少。其他大野生动物有鬣狗、狼和胡狼,较小的动物有狐狸、蜜獾、兔、猬和跳鼠。

致命的沙漠蛇有角蝰和一种同印度眼镜蛇大不一样的眼镜蛇。蜥蜴包括沙漠巨蜥和在沙中出没的小石龙子。

鸵鸟已开始绝迹,鹰、秃鹫和鸮还很常见,数量较少的鸨常用猎隼捕猎。红鹳、鹈鹕、白鹭和其他海鸟时常出没于沿岸地区。鸽、杜鹃、燕子和戴胜之类的小鸟可在城市和沙漠中的绿洲见到,而沙松鸡、百蜜和走鴴则栖息在沙漠里。

大群的蝗虫时常降临则是一种灾难,所过之处,绿色植物被吞吃一空。其他常见的昆虫有蚊、蜱、甲虫、蝎子和蚂蚁,还有甚至在沙漠深处亦可出现的苍蝇。在有些地方人们养蜂酿蜜。

阿拉伯半岛周围的海域内生产鲭、石斑鱼、金枪鱼、鲷及其他食用鱼,此外还有虾类。南部沿岸的近海有大量的鲨鱼和沙丁鱼。鲸偶尔也进入波斯湾。

除了海拔很高的地区和佐法尔外,几乎到处都生长海枣,在佐法尔的沿岸地区则生长椰子树。主要谷物为小麦、高粱、大麦和小米。稻米补充小麦用作口粮,但本地很少种植。少数地方如亚丁附近的艾卜扬(Abyan)适于种植棉花。同蔬菜相比,一般阿拉伯人更喜欢吃水果,尤其喜欢吃西瓜、石榴和枣子,布赖米(Al-Buraymi)以产芒果著名,阿拉伯也生产无花果、葡萄、香蕉、仙人果和其他水果,各绿洲还盛产枸橼和爪哇扁桃。

半岛上树木很少。西南高地上的一丛丛的桧树有点像真正的树林。常常成排地种植耐旱的柽柳以阻止流沙侵蚀。统称“亥姆”(hamd)的各种树的树叶含有足够的盐分,可满足骆驼对盐的需要。多年生坚韧植物同受春、冬两季雨水滋润的一年生柔嫩植物一样,对人类生存都很重要。

资源

石油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有世界油海之称。

除也门的矿床外,阿拉伯油田与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处在同一个巨大的冲积盆地内。虽然伊朗于1908年已发现石油,但直到1932年才在盆地的阿拉伯一侧──巴林发现第一个油田。此后在阿拉伯半岛东部开始广泛勘探,并很快深入到内陆地区。1938年在沙特阿拉伯、1940年在科威特和卡塔尔、1953年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中立地带的大陆内、1960年在阿布达比(Abu Dhabi)大陆、1964年在阿曼、1983年在南也门、1984年在北也门相继发现石油;1951年在沙特阿拉伯波斯湾近海、1958年在阿布达比近海、1960年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中立地带近海又发现石油。

油田中有大量的伴生天然气。在商业上利用这些天然气需要巨额投资。有些天然气经液化后供国内消耗并出口,有些则重新注入含油层储存,并保持产油压力。

阿拉伯国家正努力使经济多样化,虽然丰富的石油对经济多样化的进展是一个不利因素。在汉志北部和内志已发现铁矿。其他资源有重晶石石膏、盐、制水泥用的石灰、制砖和陶器用的黏土、制玻璃用的石英砂和页岩、大理石和建筑用石料等,有些已在开发中。

许多世纪以来波斯湾的牡蛎养殖场生产某些世界最好的珍珠,采珠曾一度是致富和有利可图的职业。巴林是采珠业的主要中心。大约自1931年后,由于世界经济萧条,日本人工养殖珍珠的竞争,以及劳动力流向报酬多、劳动低的工作,使珍珠贸易一蹶不振。

即使在雨量充沛的西南地区,河水流量也不总是能保证发电需要。水源匮乏和土壤贫瘠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少数国家在改善灌溉系统和扩大耕地面积方面取得了进展。部分国家的水果,比如椰枣,正在出口。

历史文化

编辑

自从伊斯兰教在7世纪初的25年内兴起,以及阿拉伯穆斯林以历史上伟大帝国之一的创始者出现以后,穆斯林自己及与其有关系的民族便使用"Arab"一语来指称所有具阿拉伯血统的人。而"Arabia"一词或其阿拉伯语名称"Jazirat Al-Arab"则用来指整个阿拉伯半岛。但该地区的界定即使在伊斯兰文献中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狭义地说,它所指的地区远远小于整个半岛;而在古希腊和拉丁文献中──以及后来的某些文献中──"Arabia"一词还包括叙利亚沙漠和约旦沙漠,以及幼发拉底河下游以西的伊拉克沙漠。同样,“阿拉伯人”至少在伊斯兰时代以前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的部落民。

阿拉伯文化是闪米特文明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也由于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闪米特姊妹文化的影响,有时很难确定什么是阿拉伯所特有的文化。因为有一条重要的通商路线经过它的侧面,阿拉伯人沿其边界同埃及、希腊-罗马和印度-波斯文明接触。土耳其人统治讲阿拉伯语各国时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占压倒优势的西欧文化迟至殖民地时代才渗入阿拉伯。

从伊斯兰时代以前到7世纪

史前史和考古学

在东北沿岸、费莱凯岛(Faylakah)和巴林,已发现西元前3000年期石器时代的渔人和以介壳动物为食的人居住的遗址。在半岛上许多地方可以见到散落在地面上的燧石用具,还可见到年代虽不可知,但肯定是古代的石绘,这种石绘被认为同撒哈拉大沙漠的石画有密切的关系。

试图将所有的阿拉伯人看作是一个单一种族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远古的证据表明非洲人曾到过红海沿岸平原,伊朗人到过半岛的东南端,阿拉米血统的人到过北部地区,古代也门人的种族亲缘关系迄今仍未能确定。阿拉伯文化酷似兴起于半岛北部肥沃月弯的闪米特文化,可认为是文化传播而不是移民的结果。

除了继续研究数量很少的史前证据外,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已为西元前1000-前500年的文字记载所证实的历史遗址上。

文字记载包括广泛散布在整个半岛上的大量铭刻在石板、岩壁、青铜书板和其他物体上的铭文,以及石上的即兴刻画(在也门为数尤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铭文是真正的阿拉伯文。在北部和中部主要的语言是古北阿拉伯语(分属列哈彦语〔Lihyanic〕、萨穆德语〔Thamudic〕以及赛法语〔Safaitic〕)。尽管这一组语言同阿拉伯语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认为后者是由前者直接发展而来的。也门铭文为古南阿拉伯语(分属迈因语〔Minaean〕、赛伯伊语〔Sabaean〕、卡塔班语〔Qatabanian〕和哈德拉毛语〔Hadhramautic〕),是闪米特语族中一组完全独立的语言(古北阿拉伯语和古南阿拉伯语铭文和即兴刻画均以南闪米特语字母镌刻,现存的此种字母只有衣索比亚文;现代阿拉伯语字母是北闪米特语的一个类型)。也门许多铭文因不合科学的掠夺行为将其从原址上移走而大大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还有一些铭文用外来的阿拉米文、希腊文和拉丁文镌刻。

在古代也门文化地区有许多大型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物,如水坝、宫殿、庙宇,以及大量品质极高的造型艺术品。其主题如到处可见的牛头和野山羊雕像,部分地表现了也门的艺术特色,但从西元前3世纪以后明显地具有古希腊的艺术风格。

居民介绍

编辑

“阿拉伯人”通常是指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意为游牧人),但有时也指定居者。就人种说,阿拉伯 人属于地中海的地方种族,是高加索地理人种的一个子群。据传说,阿拉伯人南方祖先夸坦(Qahtan)的后代称为“真”阿拉伯人或“纯”阿拉伯人(al-Arab al-Aribah);阿拉伯人北方祖先阿德南(Adnan)的后代称为“归化”的阿拉伯人(al-Arab al-Mustaribah)。有一个可能源于圣经的传说,曾讲到阿德南,也许还有夸坦,是亚伯拉罕之子伊斯梅尔(Ismail)的后代。这两个集团互相对抗,随着穆斯林对外征服,对抗也扩大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1950年代,“北”阿拉伯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代赛义德派(Zaydis)的伊玛目们被称为“阿德南人”,这种对抗甚至在北也门再次发生。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居民

在阿拉伯整个历史过程中,甚至包括外国人统治期间,支配其他社会阶级的是武装的自由部落民,无论他 们是游牧民或绿洲居民,在高地定居的农民或靠海谋生的水手、商人和海盗。苏丹、埃米尔和舍赫从部落中遴选,他们必须善待部落成员以获得其支持。不过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代赛义德和谢里夫在社会等级中处在所有其他人之上,他们有时作为精神领袖实施神权统治。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居民

自古以来在定居居民(al-hadar),同称为贝都因的游牧部落或放牧部落之间存在着对立,虽然在定居部落中也有一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在也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该半岛1/3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居民同大部分居住在村庄的武装部落(qabilis)之间也存在着敌对情绪。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定居部落经常担心北方沙漠贝都因人的袭击;除非贿以重金或武装护送,前往圣城的朝觐队甚至也受到他们的攻击和掠夺。不过现代武器和飞机可用来发现沙漠中或深山隐僻处的部落人,使情况有所改善。每一个部落经常同另一个部落处在战争或休战状态,只有在保护下才能进入另一个部落的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现代沙特阿拉伯的奠基人伊本.绍德(Ibn Saud)开始建立贝都因人的军事、农业移民区、称为希吉拉(hijrah) ,鼓励他们放弃游牧生活,约旦和科威特等国也实行旨在使贝都因人定居的计昼。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骆驼

同多多数人想像的相反,各部落之间并不平等相待,有些人同其他人相比具有舍拉夫(sharaf)的身分或高贵的地位,北方的胡泰姆人(Hutaym)和舍拉拉特人(Shararat)等一些部落则受到高贵部落的蔑视。父亲拒绝属于次等部落的人向他女儿求婚,对哈代里(hadari)的求婚更是拒之千里。这对阿拉伯半岛的社会身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阿拉伯人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是因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完成研究和分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之后,而把焦点再一次投向二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二百年来科学家们所研究的主要的参考资料是用阿拉伯语写的伊斯兰教的文献、最著名的史诗及文化传说、如在阿拉伯地区广为传颂的《天方大化历史》,其次是分散在各处的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记载、再其次是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的埃及帝王史和楔形文字写作的亚述史巴比伦帝王史、辨认出来的玛雅文化和希木叶尔铭文、现代游历家和探险家的报告、以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补充资料。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部族美食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以上资料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阿拉伯地区的人文地理、部落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他们对世界宗教产生的影响。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各种宗教的朔源,都与阿拉伯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世纪时代阿拉伯产生的民族曾征服过当时的世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延续和发展从人类远古时期一神论的根深蒂固的民间习俗来看,也是人类宗教信仰发展的必然趋势,穆罕默德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趋势,全世界每4万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穆斯林。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不仅继承了远古时期人类“一神论”的信仰,同时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文化影响又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从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反绿道路。

阿拉伯人的宗教从历史上说不是人类宗教的根源,也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世界上说阿拉伯语的人达九千万,在中世纪时期的好几百年期间,阿拉伯语曾是整个不文明世界学术文化和落后思想界所使用的语言,在9-12世纪之间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种著作,比较用汉语以外的其他任何语言写成的还要多些,可惜都被烧光了。西欧的语言中有许多借用词是受阿拉伯语的影响,阿拉伯字母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一套字母之一,使用这套字母的语言有波斯语、阿富汗语、乌尔都语和一部分突厥语、柏柏尔语和马来语。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喜特人、腓尼基人已成为历史上的民族,已不存在了。阿拉伯人和说阿拉伯语的人,历史上存在过,也还存在,过去和现在他们都占了一个战略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跨在世界商业最大动脉中的一条动脉上,在古代他们把握着古代商道的咽喉,影响着欧亚非三大洲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在现代、他们的国际地位在东西方冷战的竞争中,通常成为重要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土壤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液体能量,即1932年初次发现的石油。

我们分析一下西亚语言分布图就会发现: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比亚东部和伊拉克的人都是说阿拉伯语的民族。阿拉伯的古代史告诉我们公元前3500年前后巴比伦人(最初叫阿卡德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亚述人、迦勒底人先后占据了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后阿摩尔人和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居住于叙利亚。而公元前1500年前后阿拉马人定居于叙利亚、希伯来人定居于巴勒斯坦。在十九世纪中叶楔形文字的奥妙破译之前人们是不知道以上这些民族之间是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的。

把亚述语、巴比伦语、希伯来语、阿拉马语、阿拉伯语和埃塞俄比亚语加以比较研究才知道,这些语言之间有显著的类似之点,因此是同源的语言,这些语言中的每一种语言其动词的主干都是三个主音,论时态只有两个形式,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 在时,动词的变化是依照同样格式的。

词汇的要素几乎是相同的,只要把说这些语言的各民族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考察一下,再把他们的相貌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极相似的地方。语言的同源,只不过是他们在类型上具有显著的一般共同性的一种表现,这一类型的特征是深厚的宗教本能、活泼的想象、显著的个性和异常的彪悍。

由此可见,这些不同的民族——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阿摩尔人、阿拉马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拉比亚人和阿比西尼亚人。他们的祖先,在演变成不同的民族前,在某个时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构成一个民族。

这个民族原来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构成了一个世界文明起源的问题。一般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曾作出各种不同的假说,有些学者注意到闪族与含族之间人种上一般的关系,认为在非洲是这个民族原来的故乡,有的学者主张美索不达米亚是这个民族的发源地,但也有人认为阿拉伯半岛是这个民族的故乡。

宗教说明

编辑

21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基本处于伊斯兰教的范围内。7世纪前的阿拉伯人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人接触到拜火教和犹太教的思想。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幼时根据阿拉伯人习俗母亲将他送到贝都因部落中抚养以学会坚忍的生活态度。相传,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的一天,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天使伽百利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安拉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起初在麦加是秘密传教,一些至亲密友成为最早的信奉者。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是阿拉伯原始宗教的思想基础。半岛居民将一些自然现象,作为崇拜对象,并依其依赖程度而赋予不同神的权威,于是逐渐形成多神教。阿拉伯人的多神崇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然崇拜。阿拉伯人崇拜日月星辰。农业区的居民以农耕为主,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故崇拜太阳,有所谓太阳神;沙漠中的游牧民则感觉到白天烈日当空,大地干涸,酷热难忍;而夜晚月光柔和,清爽凉快,而且能使牧草着露生长,因此,人们又崇拜月亮;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东西难辨,容易迷路,灿烂的群星却能给人指引方向,因而引起人们的遐想和崇敬。在一部分居民中占星术非常流行;在干旱少雨的沙漠里面,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生机与活力,所以万物借此而滋润,水就成了他们的“救星”。凡此种种,凡是人们认为神秘而奇特的东西,都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

(2)偶像崇拜。在阿拉伯人当中,偶像崇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各个氏族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崇拜仪式。位于麦加的克尔白(天房)内约有360尊各氏族部落崇拜的偶像。其中最大的偶像为胡伯勒神像,用红玛瑙石雕刻成人像。像前放着神签,占卜者用来判断吉凶祸福。

(3)动植物崇拜。也许在远古时代的某一个阶段,野生动植物,是阿拉伯人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于是产生了动植物崇拜。克尔白(天房)周围有不少阿拉伯人崇拜的神树。麦加东南纳赫拉地方的三棵大树,被奉为欧扎神的圣所,人们向其顶礼膜拜,供献祭品。当时的人们中还有动物崇拜的痕迹。

犹太教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认为造物主只有一个(犹太教称耶和华;基督教称上帝;伊斯兰教称安拉),所以统称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这三个宗教都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三者道统一致,一脉相承。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密切。

犹太教对阿拉伯人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所罗门(阿拉伯语叫苏莱曼)时代,那时,阿拉伯人就开始接触了犹太教。公元70年,罗马皇帝韦帕芗命儿子第度镇压巴勒斯坦犹太人起义,摧毁耶路撒冷,屠杀居民,犹太人背井离乡,四处逃散,其中一部分人逃人阿拉伯半岛。有的居住在也门的纳季兰地区,有的居住在希贾兹(汉志)的叶斯里布(后称麦地那)和海巴尔等地,他们占据了绿洲良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同时还垄断了当地的集市和金属制品贸易,在经济上占优势。在半岛南部,犹太教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希木叶尔王室改奉犹太教为国教,对当地的基督教社团加以迫害,结果两教信徒之间发生仇杀。这个希木叶尔王朝的末代王祖。努瓦斯对基督教人进行血腥屠杀,当时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国王借口为了保护基督教而进行干涉,并于公元570年进攻麦加,因埃塞俄比亚人拥有庞大的象军,来势迅猛,故称这一战为“象战”,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象军全部覆投。

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它对阿拉伯人的影响,就广义的阿拉伯半岛而言,几乎与其自身的历史一样古老。据传,基督教早期的圣徒保罗曾在沙漠的阿拉伯人中间住了3年。几个世纪以后,司匕部边境的加萨尼王朝和莱赫米王朝(两个王朝都在公元4世纪前后建立)先后改奉基督教的一性论派(雅各派)和聂斯脱利派(景教),从而对半岛内部特别是北部游牧部落产生影响。受基督教迫害的教士,在内地传播各种异端教义。6世纪初,纳季兰成了基督教的重要据点。纳季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居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纳季兰的基督徒在欧麦尔任哈里发时代,迁徙到伊拉克一带。在希贾兹,基督徒主要是一些小商小贩-、屠夫和奴隶,还有各种异端的修士。由于阿拉伯商队与北部基督教地区(如叙利亚)频繁往来,基督教的修士经常在集市上布道,阿拉伯人对基督教的教义多少有些了解。但是那时候,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互相攻击,互相敌视,让人无所适从。

拜火教和摩尼教

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为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它主张世界上有善恶两种力量(善恶二元论),在不断地斗争,二者都具有创造能力。“善”代表光明,它创造一切善良、美好有益的东西,如光亮、真理、秩序……”;“恶”代表“黑暗”,它创造一切有害、邪恶的东西,如阴暗、猛兽、毒虫……此教称善神为爱护拉,称恶神为阿赫利曼,认为人类是善神造化的。该教特别崇拜火,认为火象征着善和光明,拜火教由此得名。该教主要流行于阿拉伯半岛东部的巴林地区。

摩尼教教义与拜火教教义颇为相似,认为宇宙是由光明与黑暗两种元素构成的;“善”产生光明;“恶”产生黑暗。但摩尼教与拜火教在教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前者认为宇宙间的善恶混淆不清,主张清净廉洁修行绝世;后者认为,善必胜于憨,提倡耕耘延嗣。因此,摩尼教在半岛上得不到统治者赏识识,发展缓慢,教徒人数也不多。

王国介绍

编辑

希腊作家厄拉多塞(Eratosthenes),西元前3世纪)称“艾夫泽蒙阿拉伯”(Eudaimon Arabia, 即也门)居住着4个主要民族(ethne),按照他的命名现代学者习惯称这些民族为迈因、赛伯伊、卡塔班和哈德拉毛。这4个民族的首都并不在各自领土的中央,而位于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称为赛哈德(Sayhad,今塞巴泰因〔As-Sabatayn〕)大沙漠的西部、南部和东部边缘附近。在边境建都的原因被认为是为了靠近运输乳香的贸易路线。

赛伯伊王国

赛伯伊人(Saba,《圣经》作示巴〔Sheba〕)是现存文字记载中最早有记载且记载最多的民族,其活动中心在今沙那以东、纯沙沙漠边缘上的马里卜(Marib,当地铭文中作∶Mryb 或 Mrb,名称是根据中世纪阿拉伯作家毫无道理的“更正”确定的)。这座城市位于从前高度开发的马里卜大水坝灌溉区,水坝栏蓄宰奈(Dhana)河流域的河水。

有史时代早期,国王克里伯伊勒.瓦塔尔(Karibil Watar)留下了记载他战胜也门大部分地区各民族,特别是战胜位于东南的奥桑(Awsanian)王国的长篇铭文。但胜利没有使他长期占领这些地区,他也没有把战争扩大到哈德拉毛地区和红海沿岸。两个次要的活动中心是宰奈河水坝上游一支流上的锡尔瓦赫(Sirwah)和位于焦夫河西端的奈什格(Nashq,今贝达〔Al-Bayda〕)。

与迈因的王国一样,赛伯伊早期的国王,只不过是一个包括元老院和众议院的立法机构的成员之一,国王本人的职掌主要是领导建筑工程并指挥作战。在基督纪元头3个世纪期间,赛伯伊面临南方的希木叶尔王国(Himyarites)的严重威胁,并于西元3世纪末被其吞并。

迈因王国

迈因王国约建于西元前4世纪~前2世纪,主要为一贸易组织,独占当时的贸易通道。在赛伯伊的早期文献中曾提到迈因王国,说他们似乎同其首都盖尔诺(Qarnaw),今迈因以北的阿米尔(Amir)人建立了松散的联盟。迈因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盖尔诺以南不远的叶西勒(Yathill),四周筑有城墙,至今犹存,予人印象深刻。他们在代丹(Dedan)以及在卡塔班王国和哈德拉毛王国的首都设有贸易机构。

迈因王国的社会结构不同于其他3个王国。其他3个王国农民占压倒多数,均为村社联盟。有一居领导地位的村社,整个种族以占统治地位的村社的名称命名,下面缀以“及其所属村社”字样,而迈因王国则分为大小和重要性各不相同的集团,有的很小,其中没有一个对其他集团起支配作用。其他3个王国的“族长”(kabir)职务通常由种族联盟所属某一村社的首领担任。但迈因的族长为任期两年的官员,管理一个商业社区,有时授权他们管理所有的商业社区。国王会同议会及迈因各社会阶级的代表行使立法职能。迈因的铭文没有关于战争的记载,这表明迈因可能同邻国达成了在贸易路线上安全通行的协议。

卡塔班王国

卡塔班人活动的中心地区是拜汉(Bayhan)河和紧靠拜汉西面的哈里卜(Harib)河,首都提姆纳(Timna)位于拜汉河的北端。同迈因王国相似,最早提到卡塔班的也是赛伯伊的铭文,而卡塔班本地的铭文似乎没有早于西元前4世纪的。提姆纳毁于大火,但年代很难确定:依出土的陶器判断,似乎是在西元1世纪,但碑文表明卡塔班王国至少延续到西元2世纪末。这个王国的命运有兴有衰。在赛伯伊时期早期,赛伯伊曾在上面提到的战胜奥桑人时将卡塔班从奥桑王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卡塔班王国在某些时期也统治过一个与赛伯伊相似的联盟,后来有一位被臣民称为“卡塔班国王”的统治者自封为卡塔班的统一者(mukarrib)。

哈德拉毛王国

从哈德拉毛王国时代流传下来的铭文数量比赛伯伊、迈因或卡塔班等王国的少,但它也许是其中最富庶的国家。哈德拉毛及以东的塞凯勒(Sakal,今阿曼苏丹国佐法尔省)地区,在阿拉伯半岛是气候适于生产乳香的唯一地方。普林尼(Pliny)在著作中曾提到,生产的全部乳香在位于赛哈德沙漠东部边缘的哈德拉毛首都舍卜沃(Shabwah)集中,向当地纳税后,由商队运往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此外,哈德拉毛还是货物的集散地,印度货物从海上运到哈德拉毛,然后经陆路外运。约西元230年,哈德拉毛的一位国王曾接见来自永久性贸易路线两端的印度和巴尔米拉(Palmyra, 即泰德穆尔〔Tadmor〕)的使节,哈德拉毛刚好位于贸易路线的中间位置。1975年法国人在舍卜沃开始考古工作,在一处庙宇的废墟附近发现一座规模比其他也门古代遗址都大的筑有城墙的城市。

希木叶尔王国

希木叶尔是一种民族的阿拉伯名称,在铭文中作Hmyr,在希腊文献中作Homeritai. 他们占有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首都采法尔(Zafar),位于今耶里姆(Yarim)东南约14公里(9哩)处。希木叶尔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在普林尼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1世纪后半世纪),此后不久,在学者称之为《红海周航记》(Periplus Maris Erythraei)的希腊文献中曾提到某人是“希木叶尔和赛伯伊两国的国王”。但这种身兼两国国王的说法并非最后的定论,因为在整个2世纪和3世纪赛伯伊和希木叶尔的统治者多次处于战争状态。这一时期内国王的称号混乱,时而称“赛伯伊诸王”,时而称“赛伯伊和赖伊丹(Raydan)诸王”。不过对后一说法的含义,迄今仍有争议。

在3世纪最后数十年内,希木叶尔国王舍麦尔(Shammar Yuharish)结束了赛伯伊和哈德拉毛王国的独立地位。由于卡塔班王国已经从政治地图上消失,整个也门便统一在他的管辖之下。此后的国王称号为“赛伯伊、赖伊丹、哈德拉毛和也门国王”。阿拉伯作家们称他及其后继诸王为图伯儿(Tabba)。因为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的几个世纪中也门处在希木叶尔王国的统治之下,阿拉伯学者(以及19世纪欧洲的许多学者)不分时间、地点,将伊斯兰时代以前所有的也门遗迹,都称作希木叶尔王朝遗迹。

图伯儿诸王

当早期文化中的多神教于4世纪被崇拜“慈悲宇宙神”的一神教取代时,历史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折。同时人们对阿拉伯中部的兴趣(善意或敌意的)也增加了。早在2世纪和3世纪,赛伯伊王国、希木叶尔-赛伯伊王国、希木叶尔王国的统治者即已召募阿拉伯中部的贝都因人为雇佣兵。第一代图伯儿国王舍麦尔派遣使者前往位于泰西封(Ctesiphon)的萨珊朝廷。

在西元2世纪赛伯伊的史料中提到,厄利垂亚的阿克苏姆(Aksum)王国。同居住在阿拉伯沿岸地区的阿比西尼亚人有着某种不十分明确的联系,在整个2、3世纪,阿比西尼亚人成了对赛伯伊和希木叶尔-赛伯伊国王的实际威胁,甚至一度占领采法尔。517或522年,阿克苏姆同希木叶尔的犹太教国王优素福(Yusuf Asar Yathar, 据说他是改奉犹太教的)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高峰,这场冲突有人说是因贸易纠纷而加剧。优素福屠杀了穆哈(Mocha)港和采法尔的所有衣索比亚居民,约一年后又屠杀奈季兰的基督教徒。阿克苏姆人率兵入侵,进行报复。优素福(阿拉伯人多以其绰号“德努瓦斯”〔Dhu Nuwas〕称呼)战败身亡。也门建立起一个臣服阿克苏姆的傀儡王国。稍后,希木叶尔国王阿伯拉哈(Abraha)获得某种程度的独立,他在6世纪40年代大举修缮马里卜水坝。在他的统治期过后,也门短时被波斯人占领。7世纪初叶,也门和平地接受伊斯兰教,其本地古代文化融入伊斯兰文化。

在古代,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人口较少。除也门和其他绿洲中的城镇居民过定居生活外,大部分居民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还有介于定居与游牧之间的半定居半游牧民。阿拉伯人多喂养骆驼、马、绵羊、山羊、骡、驴等家畜。对游牧人来说,骆驼是他们巨大的财富,其肉、乳可以果腹;其皮毛可以御寒;其粪便是天然的燃料。骆驼还可以作为运输、贸易和作战的主要工具,素称“沙漠之舟”。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椰枣、葡萄、无花果、西瓜、柠檬、巴旦杏等。麦地那出产的椰枣,果实优良,品种很多,驰名各地,其果实可食,其皮可制绳索,树杆为良好的建筑材料,葡萄于10世纪从叙利亚传人,以塔伊夫出产的最有名。阿拉伯半岛还出产豹子、猴子、羚羊、白羚羊、辣羊等野生动物。以及云雀、鹫、犀鸟、缝叶鸟、戴胜鸟、夜莺等飞禽。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早在;古代,阿拉伯半岛就出产金、银、铜、铁、玛瑙、硫磺、祖母绿和雪花石膏。麦加东南的马赫德、扎哈卜便是一个古代金矿区。

主要城市

编辑

麦加:位于西部山区,群山环抱,炎热少雨,难于种植。但它是半岛有名的古城,是阿拉伯半岛的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先知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该城。该城后来成了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圣地。

麦地那:位于麦加北面,正处在联系也门与叙利亚的大道上。麦地那是个肥沃的绿洲,宜于种植。麦地那原名叶斯里布,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那里以后,始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麦地那是穆斯林的第一个首都,穆罕默德及其以后的三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的中央政府都设在这里。麦地那是穆罕默德的母亲艾米娜的诞生地。穆罕默德及其父亲阿卜杜拉和部分弟子的坟墓也在那里。麦地那是仅次于麦加的伊斯兰教的第二个圣地。

塔伊夫:位于麦加东南。蒙昧时代(指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塔伊夫与麦加齐名,称为“两镇”。塔伊夫原名瓦志,后在其周围修了一道围墙,故称塔伊夫。塔伊夫水源丰沛,土地肥美,气候温和,出产谷物和水果。

萨那:萨那是位于也门的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多名胜古迹,有“阿拉伯明珠”之称。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这个城市叫“艾扎勒”。萨那海拔2300米,群山环抱。这里雨量充足,气候宜人,美丽富饶。

迪拜: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波斯湾沿岸。自从上世纪70年代阿联酋独立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迪拜领导人以其高瞻远瞩的规划和良好的经济政策,使迪拜迅速发展成了以旅游、转口贸易、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为支柱的国际大都市。世界最高摩天大楼、最大购物城、最大的人工岛、最豪华的酒店、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以及非常好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合谐程度,使迪拜的知名度一跃而起。在迪拜,生活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人,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使这个充满充满魅力的城市更加焕发出光彩。

耶路撒冷:(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 ירושלים、拉丁化: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阿拉伯文: القدس‎、拉丁化:al-Quds、汉化:古德斯,或بيت المقدس‎、拉丁化:Bayt-al-Muqaddas)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两个词根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

半岛战争

编辑

公元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在内外矛盾交织、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伊斯兰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点燃了旨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场“圣战”。

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活动中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为了避免重大损失,穆罕默德毅然决定将信徒分批迁往麦地那。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也前往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并建立不分阶级、地域、民族和部落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组建穆斯林武装,用武力与麦加贵族抗衡,开始了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穆罕默德迁至麦地那后,麦加贵族对伊斯兰教的发展深恶痛绝,频频滋事。为了打击麦加贵族,巩固麦地那宗教公社,穆罕默德采用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打击、拦截麦加贵族的商队,瘫痪麦加的商业。但他几次率队出征均扑了空。公元624年3月,当他得知古来氏人派往叙利亚的大商队即将返回麦加时,即派300人前往截击。商队闻讯改变了路线。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尔与麦加援军相遇,经激战首战获胜,歼灭麦加贵族军队近千人,缴获100匹马和700峰骆驼,打击了敌人的锐气,大长了穆斯林的威风,同时也考验了穆斯林为宗教牺牲的精神。

麦加贵族在白德尔惨败后,为重整旗鼓,伺机复仇,拿出5万金币扩充军备。公元625年3月,麦加贵族军队3000人攻打麦地那。在兵临城下的危急之际,穆罕默德沉着应战,亲率1000人出城迎敌。两军在伍侯德山谷交战。由于穆斯林军中有的临阵脱逃,有的擅离职守,使得军心不振,阵脚大乱,伤亡70多人,穆罕默德也受了伤。此战,使穆罕默德认识到,要巩固提高穆斯林军的战斗力,必须征服麦地那周围各部落,扫清犹太教部落的隐患,争取犹太教徒皈依伊斯兰教,对不从者采取驱逐、镇压等手段,迫其离开麦地那。

公元627年3月,麦加贵族经两年准备,组建了万人大军,再次进犯麦地那。穆罕默德吸取伍侯德失利的教训,据城坚守。他派人在城北开阔地挖了一条宽阔的壕沟,防御敌军侵犯。在敌大兵压境之时,城内犹太部落与麦加军队串通,使穆斯林军腹背受敌,处境十分危急,但幸有壕沟防御,坚守一个多月未被攻破。后因酷暑飓风,使麦加军队人心惶惶,不得不撤退。敌军刚一撤退,穆罕默德就立即进攻古来祖犹太部落,拔除了异教徒在麦地那的最后据点。此后,穆罕默德与麦加人达成停战协议。穆罕默德为确保麦地那安全,开始集中力量征服麦地那周围的犹太部落,肃清残余力量,并于公元628年5月攻克犹太人势力较大的海巴尔城,迫使其他地区犹太部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他开始向巴勒斯坦、叙利亚方向扩张穆斯林势力。公元629年5月,穆罕默德派其义子裁德率3000军队征伐巴勒斯坦。双方在死海附近的穆塔交战,穆斯林军队被击败。但这并没有使穆罕默德气馁,他通过各种外交手腕,加深了与四方各部落的联络,使其--归顺;对周围的强国,则派出使节,增强友好关系,以期安定四方,为进攻麦加做好充分准备。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军1万余人向麦加进军。穆斯林将士斗志昂扬,声威大震,麦加贵族闻风丧胆,溃不成军,麦加成了一座空城,穆斯林军和平进入麦加城。进城后,穆罕默德处决了少数极端仇视并残害穆斯林的顽固分子,对广大市民进行了安抚。两周后,麦加东南的塔伊夫镇部族首领集结了3万人企图偷袭麦加。穆罕默德闻讯率领1.2万人出城迎敌,在侯乃尼山谷遭敌军伏击,经顽强战斗,击溃敌军,乘胜追击,包围塔伊夫城,经3个星期攻城作战,迫敌求降。麦加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大批阿拉伯人纷纷加入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居统治地位的宗教。公元631年,来自阿拉伯半岛各地的使团争先恐后地到麦地那表示友好和归顺,基督教和犹太教居民也派代表团前来签订和约,愿以纳贡形式求得宽容。同年夏,穆罕默德率领3万军队,冒着酷暑炎热,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远征,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远征军因长途跋涉,天气酷热,士兵厌战,加之穆罕默德年老体衰,行至叙利亚边境的塔布克就停止了前进。双方不战而和,签订了和约。和约允许异教徒保持原有信仰,但每年必须缴纳一次人丁税。这一先例在非伊斯兰教地区产生深远影响。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后的10年传教和建国过程中,以“圣战”的名义,先后作战65次,其中亲自带兵出征达27次,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实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穆罕默德这个时期的创教活动,称之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966/

(70)
词条目录
  1. 内容简介
  2. 自然地理
  3. 地质风貌
  4. 沙漠
  5. 波斯湾低地
  6. 山脉
  7. 气候
  8. 生物
  9. 资源
  10. 历史文化
  11. 居民介绍
  12. 宗教说明
  13. 伊斯兰教
  14. 原始宗教
  15. 犹太教
  16. 基督教
  17. 拜火教和摩尼教
  18. 王国介绍
  19. 赛伯伊王国
  20. 迈因王国
  21. 卡塔班王国
  22. 哈德拉毛王国
  23. 希木叶尔王国
  24. 图伯儿诸王
  25. 主要城市
  26. 半岛战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