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春卷(外文名:springrolls)又称春饼、春盘(五辛盘)、炸春、润饼,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具有酥、香、鲜三大特点,色泽金黄、酥脆可口、味道鲜香,营养价值高。 春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春卷早期被称作春盘,每到立春,人们就会把薄饼放在盘子上面,搭配多种蔬菜食用。而且在当时,老人还喜欢在春天闲暇去野外游玩时带上春盘。唐代之后,春盘改名为五辛盘。 春卷在福建还有另一种说法,宋代福州有个书生,...

春卷(外文名:spring rolls)又称春饼、春盘(五辛盘)、炸春、润饼,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具有酥、香、鲜三大特点,色泽金黄、酥脆可口、味道鲜香,营养价值高。

历史沿革

编辑

流传说法

春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春卷早期被称作春盘,每到立春,人们就会把薄饼放在盘子上面,搭配多种蔬菜食用。而且在当时,老人还喜欢在春天闲暇去野外游玩时带上春盘。唐代之后,春盘改名为五辛盘。

福建说法

春卷在福建还有另一种说法,宋代福州有个书生,为了应试读书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多次劝他无果,便想了个办法:把米磨成粉(后来改为使用面粉),制作成薄饼,以菜和肉为馅包成卷筒,既当饭,又当菜。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起来。

制作方法

编辑

春卷使用面皮,馅主要是豆芽、韭菜、豆腐干,有的还增加肉丝、笋丝、葱花等,有的春卷配菜则以鸡蛋丝、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制成。将包好的春卷以微火油炸至金黄,外酥里嫩。

流派

编辑

南方

春卷在南方以油炸和咸口为主,内陷多种多样。南方人喜欢吃荠菜春卷,馅料用荠菜和猪肉打成,被薄薄的春卷皮包裹,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

闽南

闽南人称春卷为润饼,主要配菜有春笋丝、卷心菜丝、胡罗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腿肉、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配菜制成的馅料包成枕头状,用油炸酥,然后根据个人喜好蘸不同的酱料,口感嫩脆甜润,醇香美味。泉州特色的润饼馅料有荷兰豆、花生碎、海苔、萝卜丝、海蛎,如果想要吃酸甜口味,还可以在馅料里加“菜头酸”,入口饼皮弹牙、内馅酸甜。

春卷

润饼

江浙沪

上海和浙江的春卷有咸、甜两种口味,甜的馅料是豆沙,咸的最正统的馅料是黄芽菜肉丝(白菜)。咸味春卷以新鲜的菜心炒肉丝、冬笋、豆腐干、芹菜为馅料,用春卷皮包成长圆筒状,放锅里炸,金灿灿地泛着油光,皮脆馅鲜。

苏州的鱼味春卷用鲈鱼肉辅以虾仁制成馅心,配上烙制的春卷皮,香脆鲜嫩。

春卷

鱼味春卷

湖北随州

湖北随州的春卷与众不同,先将鸡蛋炒成丁,再与葱、姜、瘦猪肉末、荠菜在锅内煸炒,加盐、胡椒、味精调味后起锅;豆油皮切成边长10厘米左右的方块,将馅料放在皮的中间,四边对折成火柴盒大小的方形,放到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北方

在北方,春卷被称为春饼,不用油炸,现吃现包。北方人吃春卷的特点是拿起饼皮,卷上土豆丝、豆芽、酱肘子、酱牛肉、炒鸡蛋和大葱,沾上麻酱吃。北方春饼的皮有两种,一种是蒸出来的,皮薄透亮,称为“筋饼”;另一种是在锅里烙出来的,口感更筋道。北京人吃春饼喜欢将豆芽、粉丝、韭菜、肉丝、芹菜等一起炒成“合菜”,用薄如蝉翼的饼皮卷起来吃。

文化寓意

编辑

春卷有一卷迎春、喜庆吉祥的寓意。在中国南方,春卷作为年夜饭的压轴菜,代表着新年和新春。

相关文学

编辑

类型

标题

作者

内容

古书

《岁时广记》

-

在春日,食春饼

诗句

《立春》

唐代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诗句

-

宋代 蔡襄

春盘食菜思三九

打油诗

-

现代 -

鏊煎春饼赛蝉翼,十样菜蔬裹里边。豆芽长,韭黄艳,肉丁藕丝加海鲜。晶莹剔透嫩欲滴,酥脆清香味缠绵。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张玲敏. 冬奥会接待服务英语[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8-05: 163. 978-7-5637-3734-5.

[2]余胜海. 寻味人间[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08: 180-183. 978-7-5046-9771-4. (4)

[3]亲历者编辑部编. 亲历者旅游书架 苏州旅行Let's Go[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2-01: 152. 978-7-113-28390-2.

[4]金台资讯. 立春:健康养生自此始(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百家号. 2024-02-02[2024-02-0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6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8011/

Like (5)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流传说法
  3. 福建说法
  4. 制作方法
  5. 流派
  6. 南方
  7. 闽南
  8. 江浙沪
  9. 湖北随州
  10. 北方
  11. 文化寓意
  12. 相关文学
  1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