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山脉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阿尔泰山脉(英语:AltaiMountains;俄语:Алтай),是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山系,坐落在北纬45°~52°,东经84°~99°之间,地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和蒙古四国,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东北与萨彦岭相连,随后地势向东南逐渐变低,并与戈壁沙漠相接。该山脉东西总长约2000千米,西北部宽约150千米,东南部宽约80千米,面积为8.45万平方千米。阿尔泰山的名字来源有以下两种主要的...

阿尔泰山脉(英语:Altai Mountains;俄语:Алтай),是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山系,坐落在北纬45°~52°,东经84°~99°之间,地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和蒙古四国,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其东北与萨彦岭相连,随后地势向东南逐渐变低,并与戈壁沙漠相接。该山脉东西总长约2000千米,西北部宽约150千米,东南部宽约80千米,面积为8.45万平方千米。

命名

编辑

阿尔泰山的名字来源有以下两种主要的解释:

  1. 源自突厥语中的词汇“Alatau”,意为“杂色山脉”,这是因为阿尔泰高地的地貌呈现出多样的颜色,如被白雪覆盖的地区、黑色岩石堆积地以及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等。

  2. 根据德国语言学家和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G. Ramstedt的观点,阿尔泰这个名字来自蒙古语中的词汇“alt”(黄金)和代词“tai”,即“有金的”,“有金子的地方”。阿尔泰山即为金山之意。这个观点是现在最被人广泛认同的解释。

位置境域

编辑

阿尔泰山脉是位于中亚地区的雄伟山系,坐落在北纬45°~52°,东经84°~99°之间,具体来说,阿尔泰山脉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由高山和中等海拔的山脉组成,延伸超过2000千米,呈西北向东南走向。它被深河谷和广阔的内陆和山间盆地所分隔。阿尔泰山脉北部和西北部与西伯利亚平原相邻,是与俄罗斯接壤的区域,这一区域地势较为平坦;西部被额尔齐斯河流域与哈萨克斯坦的丘陵地带隔开;南部受准噶尔盆地的限制,是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地区;东南部是戈壁沙漠的所在地,这一区域地势较为干旱;东部是大湖谷地,同时也与图瓦南部和西萨彦山脉相邻。该山脉东西总长约2000千米,西北部宽约150千米,东南部宽约80千米,面积为8.45万平方千米。

按国家划分,阿尔泰山脉的分布如下:在俄罗斯,阿尔泰山脉涵盖了三个联邦区:阿尔泰边疆区(Altai Krai)、图瓦共和国(Tuva Republic)和阿尔泰共和国(Altai Republic)。在蒙古国,它位于巴彦乌勒盖省(Bayan-Ölgii Province)和科布多省(Khovd Province)。在中国,它占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在哈萨克斯坦则位于东哈萨克斯坦州(East Kazakhstan Region)。

成因

编辑

阿尔泰山脉位于阿尔泰褶皱带的乌列盖地向斜褶皱带与富蕴地背斜褶皱带之间,属于阿尔泰-萨彦岭纬向构造带。它形成于2亿年前的古苏格兰-海西时期,当时哈萨克斯坦斋桑北准噶尔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发生碰撞。在海西早期的加里东运动和切尔兹运动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复背斜褶皱运动,形成了西北-东南走向、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系统。在加里东山脉时期,厚重的古生代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层积累,并有花岗岩体侵入。随后,在切尔兹山脉时期,阿尔泰山脉初步隆起。

在中新世至早新世时期,阿尔泰山脉地区的地质内外力达到平衡,开始了风化侵蚀的平衡过程。在这一时期,阿尔泰山脉经历了侵蚀和剥蚀的过程。河流的侵蚀作用逐渐削弱了山脉,形成了高山峡谷和峡谷地形。

在新近纪末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阿尔泰山脉再次经历了地壳隆升,恢复了其现有的高度。山体被四组断裂构造切割,主要呈现西北-东南向右旋滑的特征。这些断裂构造引起了强烈的断块位移和抬升,形成了断块状山地。沿着北西向断裂带,形成了冲乎尔、可可托海、托吐尔洪等断陷盆地,它们呈串珠状分布。这些断陷盆地形成了自北向南梯级下降的断块山地与断陷盆地交替的地貌格局。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阿尔泰山耸立于亚洲腹部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荒漠地带,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寒温带寒冷气候特征。该地区春季升温快而多风,夏季凉爽而短促,秋季降温迅速而晴朗,冬季严寒而漫长。另外冬季常有西伯利亚冷气团爆发南下,出现烈风暴雪、寒潮霜冻。

阿尔泰山位于全球大气环流形势中的西风带。西风环流带来的大西洋水汽经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的斋桑谷地长途跋涉,一直向北抵达阿尔泰山脉,受到山脉的迫升作用,引发降水。阿尔泰山的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每上升100米,降水量增加30到80毫米。在低山地带,年降水量大约为200到300毫米,在中山地带为300到600毫米,在高山地带可达600到1000毫米。自2000年以来,喀纳斯地区曾经记录到1000多毫米的降水量。自然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到8月,而12月到翌年4月降水量较少。这里每年的降雪量多于降雨量,降雪期长达7到8个月,积雪厚度很大,山地森林地区的积雪深度可达150到180厘米。积雪覆盖的时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延长,中高山地区的积雪期可长达6到8个月,而低山地区的积雪期仅有5到6个月。积雪融水和降雨占山区河流年补给量的72%,而水分的年蒸发量为838.3到1469.6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

阿尔泰山年平均气温-0.2℃,七月平均气温为15.9℃,一月平均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33.3℃,极端最低温在可可托海曾达-52.8℃。山地的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3100~3300米以上高山区终年积雪;1400~2600米中高山区年均温在-9℃以下,最热7月份仅15℃左右,气温年较差约30℃,日较差约12℃;低山丘陵区年均温4℃以下,最热7月份仅15℃~22℃,年较差达31℃~39℃,日较差达11℃~13℃。无霜期80~108天,年积温相对不足。

由于受浮尘影响少,阿尔泰山年均日照时数2157.4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最高达71%,辐射总量在546.27kJ/(cm2.a)以上,在植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达1800小时,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60%。

地质

构造及地层

阿尔泰山是一个活跃的古生代地槽带,具有古老褶皱的基础,并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断裂作用,形成了断块山地。山脉的走向由准噶尔地块北缘的西北-东南走向的深断裂所决定。

阿尔泰山区的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上游与青格里河一带,其中岩石主要由花岗片麻岩石英云母片岩和片麻岩等组成,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然而,寒武纪地层相对较少,表明该地区曾经发生过明显的隆起和剥蚀作用。随后,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大幅度下沉,沉积了厚厚的石英沙岩、石英岩千枚岩和泥质片岩等。这些地层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本体,受到加里东运动的影响而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褶皱,其走向为西北-东南,并呈紧密的线状褶皱特征。

阿尔泰山区的地层组成包括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元古界广泛分布在阿尔泰山至杭爱山以北,主要由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下古生界在西伯利亚南缘主要是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而在萨彦岭、唐努山和阿尔泰山一带堆积了巨厚的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在北部加里东褶皱区主要是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的碎屑岩、含煤建造以及中酸性火山岩。阿尔泰山西南部和戈壁阿尔泰山地区存在巨厚的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和陆相含煤岩系。中生界在阿尔泰山区几乎没有发育,只有少量侏罗纪系列的陆相含煤层在山前地区露头。新生界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和一些山间盆地中,主要由河湖相的碎屑岩、冰碛、洪积和冲积堆积物组成。

总体而言,阿尔泰山地区以侵入岩、变质岩和密集的断裂为特征。古生界的地层主要是露头出露的,上古生界以碎屑岩为主,其中夹杂着中性火山岩的喷发产物。下古生界主要由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沉积物组成。在阿尔泰山地区,最古老的已确认地层为奥陶纪系列,主要由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中生界发育较少,仅有少量侏罗纪系列的陆相含煤层露头出现在山前地区。新生界主要由河湖相的碎屑岩、冰碛、洪积和冲积堆积物组成,分布在山前地带和某些山间盆地中。

矿产资源

阿尔泰山地区具备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种种类齐全且优势明显。已经探明的矿产达到84种,分别占中国、新疆种数的43.2%和65%。已探明储量的49种矿中,居中国首位的有白云母、铍、钾长石,居前10位的还有镍、钼、铅、锌、钴、金、银、硫8种,另有海蓝宝石、水晶、碧玺、紫牙等名贵宝石产出。

阿尔泰山地区拥有200多个矿床,其中有36种可开发的矿产和152个矿床。在这些矿床中,有87个为大中型矿床,其中90%以上位于山区。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区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矿床,例如哈图金矿、阿舍勒铜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和可可托海宝石矿等。可可托海地区以主要产出铍、锂、钽和铌的帽状宝石矿带而闻名,是对称于南非的一个大矿带。阿舍勒铜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铜矿之一。

阿尔泰山已有几千年采金史,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公元前3000年开始,这里就进行了金矿开采。在斯旺、比亚、萨德拉、查尔什河的冲积平原上,金矿开采的痕迹以堆积物的形式保存至今。在这些含金沉积物中,发现了重达2-3公斤的大金块。地质学家还在阿努伊河、皮扎河、科克萨河等河流中发现了冲积金的存在。

地形地貌

整体地貌

阿尔泰山最突出的特征是阶梯层状地貌,发育有五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为海拔3200米以上,二级夷平面为海拔2600~3000米,三级夷平面为海拔2000~2400米,四级夷平面为海拔1200~1500米,五级夷平面为海拔800~1000米。

阿尔泰山地貌垂直分带明显,由高而低有:(1)现代冰雪作用带,海拔3200米以上,以友谊峰和奎屯峰为中心,发育了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雪线高度在海拔2850~3350米。(2)霜冻作用带,海拔2400~3200米。该区域以寒冻风化为主,发育有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积雪期长达8个月,遍布古冰川作用遗迹。(3)侵蚀作用带,海拔1500~2400米。以流水切割为主,山顶起伏大,切割强烈,峡谷深1000~1500米;依稀可见古冰斗、漂砾等古冰川作用地形。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本带边缘。(4)干燥、半干燥侵蚀作用带,海拔1000~1500米,山顶起伏呈浑圆状,断陷盆地呈串珠状发育。(5)干燥剥蚀作用带,海拔700~1100米。断块台地与洼地相间分布,地势从东部丘陵逐渐往西降低。(6)山前为阿尔泰各大河流的冲积、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击平原带。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的平原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发生掀斜现象,东南部高起,发生较显著的侵蚀和剥蚀;西北部低降,发生以沉积为主的现象,因此也深深影响到两河水系发育的特殊形式,它们在出山以后作尖角转折,都分别自东南向西北流去,而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

冰川

阿尔泰山山体浑圆,山坡广布冰碛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层排列,冰川地貌充分发育,其中在海拔1800米以上形成冰斗、冰川槽谷、冰川湖、基岩冰溜面、冰川擦痕、角峰和刃脊等冰蚀地形,而冰碛地形则有终碛堤、侧碛堤、中碛堤和消融碛缓岗等。

以中国和蒙古边界的友谊峰以及中国与俄罗斯边界的奎屯峰为中心,包括邻近的数座4000米以上的高大山脊区,是阿尔泰山现代冰川集中发育的地区。阿尔泰山大于10平方千米的三条冰川全集中在该区源头。

阿尔泰山共有冰川416条,面积293.20平方千米,储冰量164.92亿立方米,折合储水量148.43亿立方米。其中,布尔津河流域冰川最多,面积最大,共有冰川302条,面积247.55平方千米,分别占该山冰川总数的72.6%和84.43%,其次为哈巴河上游,计有35条冰川,面积19.48平方千米,分别占该山冰川总数的8.4%和6.64%。阿尔泰山的现代冰川,主要为冰斗冰川和悬冰川,各为79条和270条。

阿尔泰山最大的喀纳斯冰川由奎屯峰和友谊峰西南坡的两支冰川汇合而成,长10.8千米,面积31.85平方千米,冰舌末端海拔2416米,冰川最大厚度约130米,最薄处9米,发育有槽谷、冰斗、角峰、刃脊、冰坎、冰塔林、冰舌、冰上河、冰面湖、冰洞、冰井、冰蘑菇、冰裂隙、冰桥等多种多样的冰川地貌,是喀纳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水文

河流

阿尔泰山脉和蒙古阿尔泰地区交错分布着一个湍急的河流网络,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季节积雪和暖季降雨,地下水补给量少,额尔齐斯河还有少量冰川补给。该地区径流相对集中,5~8月水量占全年80%左右,最大月径流量占全年的30%。大部分的河流春汛特点明显,时有融雪型、暴雨型和融雪暴雨混合型洪水发生,以暴雨型和混合型洪水出现频率高,危害重。

由于山区气温较低,雪量远超过雨量,山区雨雪比例约为1:2;低山冬季积雪期长达5个月,中山区在6个月以上,因此雪蚀、冷冻风化作用和径流作用甚为强烈。山区由于高度不很大,除少数高峰外,未能形成大规模的长年积雪区和现代巨大冰川,缺少冰川的稳定补给,故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阿尔泰山脉较大的支流有注入鄂毕河的卡吞河和比亚河,以及发源于中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戈壁阿尔泰地区的河流通常较短且较浅,在冬季常常结冰,在夏季则可能干涸。

卡吞河(The Katun River)

卡吞河全长688千米,从海拔约为2000米的格布勒冰川流出,在由冰川退缩形成的山谷中流淌。在流经2千米后,拉西普纳亚河汇入卡吞河,使其成为一条湍急的河流,尤其在夏季,由于雪和冰川的迅速融化,水流更加急速。

比亚河(The Biya River)

比亚河全长301千米,流域面积为37000平方千米,是阿尔泰共和国和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的一条河流。它是唯一从特列茨科耶湖流出的河流,与卡吞河汇合后形成鄂毕河。从特列茨科耶湖到萨雷科克沙河入流处的河段水质清澈且寒冷(水温为10~15℃),但在下游水温显著升高。

额尔齐斯河(The Ergis River)

阿尔泰山在山地断裂构造运动发展过程中,由于西北段上升大于东南段,因而境内山地河流多以顺坡向东南流注,但山麓平原的断裂带则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致河流出山口后就急剧转向西北。水系方向的改变,使阿尔泰山水系呈现出明显的梳状形特征。额尔齐斯河就是典型的梳状水系。

额尔齐斯河,由哈巴河、布尔津河、克兰河、喀拉额尔齐斯河、卓尔特河、喀依尔特河、库依尔特河等支流自西向东汇聚而成,是新疆境内唯一的外流河,流向受额尔齐斯断裂控制,自东向西流出国境注入斋桑泊,最后注入北冰洋,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在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全长633千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119亿立方米;以降雨、积雪和冰川补给为主,占年补给量的72%。

乌伦古河(The Ulungur River)

乌伦古河也是典型的梳状水系,其上游有大青格里河、小青格里河、查干郭勒河,还有从蒙古国流来的布尔根河。其支流均在山区,山前为散失区,二台站以上流域面积2.2万平方千米,全长573千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11亿立方米;补给来源以冬季积雪为主,最后归宿为乌伦古湖。由于乌伦古河上游河水过度利用,使乌伦古湖水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初引用了额尔齐斯河水入乌伦古湖,才恢复到现有水面。

湖泊

阿尔泰山脉所在地区有3500多个湖泊,其中大部分是由地质结构或冰川形成的。戈壁阿尔泰地区的湖泊通常含有极高的盐分。

马尔卡科尔湖(Lake Markakol)

马尔卡科尔湖位于哈萨克斯坦,面积为449平方千米,长约38千米,最大深度为30米。它位于库尔楚姆山脉北部和阿祖套山脉南部之间的一片山间盆地,海拔1449米。南岸陡峭,而北岸则是相对平坦的低地。湖面在11月结冰,5月解冻。许多河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流入马尔卡科尔湖。马尔卡科尔湖的水非常清澈。湖水的颜色变化多样:晴朗天气下为浅蓝色或蓝色,天气变化时为灰黑色或银色。

特列茨科耶湖(Teletskoye Lake)

特列茨科耶湖是俄罗斯第五深的湖,它也被称为西伯利亚小贝加尔湖。湖长78千米,最大深度为325米。湖面面积为223平方千米,有70条河流流入湖中,其中包括主要的楚利什曼河。特列茨科耶湖向比亚河提供水源,而比亚河则向鄂毕河注入水源。

地下水

阿尔泰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在岩浆岩块裂隙水和冰结层水两种类型中,其分布受地质结构和断裂带的影响,并不均衡。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特定的含水层中,其中第三系含水层是主要的补给层,但其厚度相对较小。部分地区可能形成自流水,这意味着地下水在地表自然涌出。这种自流水的形成可能与断裂带和裂隙系统有关。

此外,阿尔泰地区还分布有一些温泉和泉眼。这些温泉通常位于受控于断裂带的地区,如可可托海-富蕴大断裂的中山断裂带。这些温泉的特点是泉点较多、水量大且水温较高。

俄罗斯阿尔泰边区的别洛库里哈市是该地区最大的度假疗养中心,以其丰富的温泉资源而闻名。别洛库里哈市拥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其温泉水富含氮化硅和硅化物等矿物质成分。这些温泉水属于氮化硅化型泉水,还含有微量的氡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矿物质组成和丰富的疗养设施,别洛库里哈市成为人们享受疗养和休闲的理想之地。

土壤

阿尔泰山土壤成土条件与所处地质、气候、植被状况与景观垂直带结构密切相关。山地土壤成土母质主要包括坡积-残积物、石质沙母质、中沙母质、冲积母质和冰碛母质。这些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山地地带,形成于山坡、山脚和山谷等地形位置。

在高山、亚高山带,这些地区的土壤形成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土壤水分通常较高,土壤中的低等植物如地衣苔藓、真菌和细菌对土壤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这些地区还有原始成土和腐殖质积累的过程。山地森林土壤是在半湿润冷凉气候和森林条件下形成的。这些土壤具有腐殖质积累、酸性淋溶、黏化淀积和较弱的钙积过程的特点。山地草原土壤主要有黑钙土、粟钙土和棕钙土。这些土壤形成于草原地带,草类的有机质富含盐基,使土壤保持较高的盐基饱和度,钙积过程较为显著。山地沼泽土形成于水分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沼泽地带。在潮湿、低温的环境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缓慢,导致表层有机质积累,下层则发生潜育过程。

各种土壤类型在阿尔泰山形成明显的垂直带分布,由西部向东部逐渐升高,其中高山、亚高山土壤由西向东,随着环境趋旱,亚高山草甸土逐渐为亚高山草甸草原土所取代。阿尔泰山脉土壤类型共包括以下10种:(1)山地冰沼土,分布在海拔2500~2900米的高山地带,土层瘠薄,呈酸性反应。植被以高山梯牧草、早熟禾、圆叶桦等垫状植物为主。(2)草毡土(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2400~2650米,土层厚20~40厘米,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植被包括苔草、珠芽蓼、马先蒿、堇菜、高山龙胆、美花草等。(3)黑毡土(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亚高山地带,位于森林带上部。土壤呈黑色,含有较厚的腐殖质层。(4)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阿尔泰山东段的亚高山地带。土壤腐殖质含量较低,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5)漂灰土(棕色针叶林土),分布在海拔1300~2400米的地带。土壤表层有枯枝落叶层,下部常有白色二氧化硅粉末。植被以西伯利亚云杉等针叶林为主,林下灌木有红果越桔和林奈花等,苔藓层发达,为典型的阴暗针叶林。(6)灰黑土(灰色针叶林土),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中山带,植被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代表。(7)黑钙土,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的谷地及1800~1800米的平缓阳坡,根据植被差异可分为山地淋溶黑钙土、普通黑钙土和草甸黑钙土。(8)栗钙土,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河谷及900~1300米的阳坡,含有较厚的黄土母质层。植被为草原或灌木草原,主要有绣线菊和羽茅、羊茅等植物。(9)棕钙土,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东部在900米以下)的山区及山前平原区,土壤中含有较低的有机质,同时盐基饱和度较高,对于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又可分为淡棕钙土、暗棕钙土和草甸棕钙土。(10)高山谷地沼泽土,分为谷地沼泽土和谷地草甸沼泽土两个亚类。谷地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湖泊边缘,植被以莎草科植物为主。而谷地草甸沼泽土面积较大。

生物资源

植物

阿尔泰山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其种数超过1400种,常见树木有西伯利亚落叶松、冷杉、云杉、红松、白桦、杜鹃树、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等;常见草本植物有高山梯牧草、早熟禾、圆叶桦、苔草、珠芽蓼、马先蒿、堇菜、高山龙胆、美花草、绣线菊、羽茅、羊茅、蒿属灌木草原植物等;蕨类植物有7科8属19种;由真菌和藻类长期共生形成的地衣有87属205种,其中,壳状地衣、枝状地衣、胶状地衣、鳞状地衣、脐状地衣和叶状地衣是常见类型;另外,阿尔泰山区还分布有大约150种大型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大型真菌主要产于森林和亚高山草原,,在针叶林中种类较多。

阿尔泰山区的植物按照生态型可分为不同类别。其中,中生植物共有487种,是构成该地区森林和草原的主要植被类型。旱生植物达到210种,显示了准噶尔盆地干旱气候对该地区植被形成的深刻影响。依次还有寒生植物110种,湿生植物60种,沼生植物45种,水生植物25种,沙生植物13种,石生植物12种和盐生植物4种。这些植物生态型的组成使得阿尔泰山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适应了不同的生境条件和气候特点。

阿尔泰山的中国部分有多种国家保护植物,其中,盐桦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西伯利亚冷杉、云杉和红松,以及黄蓍、阿魏、辨鳞花和贝母,被列为三级保护植物。此外,还有一些植物被纳入新疆地区的保护范围,如西伯利亚花楸、阿尔泰银莲花、额河菱角、鹿根、阿尔泰葱和阿尔泰红灵芝等。

动物

兽类

阿尔泰山地区是一个兽类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分布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兽类。该地区共分布有四类兽类群:(1)高山亚高山兽类群:适应寒冷环境和岩居性生活,代表种类有15种。(2)中山森林草原兽类群:主要栖息于林区和草原,代表种类有42种。(3)低山草原灌丛兽类群:适应旱地山区生活,代表种类有34种。(4)湿地兽类群:包括适应湿地和喜湿性生活的物种,共有7种。该地区还分布有很多世界级珍稀濒危动物,如北山羊、盘羊、马鹿、驼鹿、原麝、紫貂、貂熊、雪豹、雪兔等。

阿尔泰山地区的产业兽类包括猎用兽、毛皮兽、药用兽、观赏兽、役用兽和可驯养兽类等。其中猎用兽有16种,包括食肉目、偶蹄目、部分免形目和啮齿目的动物。毛皮兽有28种,其中紫貂、石貂、狼獾、水獭、猞猁和河狸等属于名贵毛皮兽类,而麝鼠、旱獭和松鼠则是大宗产出的毛皮动物。药用兽类主要包括棕熊、狗獾、雪豹、马鹿、原麝、飞鼠和河狸等7种。观赏兽类有27种,可供园养、宠物驯养和野外观赏。役用兽类中有6种鼠类可供医学实验动物驯养利用。此外,还有家养动物祖型种和已被产业化驯养与动物园驯养的共计27种兽类。

鸟类

阿尔泰山区是一个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多样性的鸟类群体。繁殖鸟是阿尔泰山区的主要鸟类群体,约有146种。此外,还有留鸟、旅鸟、夏候鸟和冬候鸟等不同类型的鸟类。

阿尔泰山区的鸟类在不同的生态地理景观中均有分布:(1)高山和亚高山带:这些地区主要栖息适应寒冷环境的鸟类,其中包括一些来自极北区域以及高山适寒性种类的鸟类。(2)中山森林草原带:这个地区的鸟类种类较多,主要是森林栖息和靠近林缘活动的鸟类,大部分为繁殖鸟。(3)低山草原灌丛带:这些地区主要栖息适应旱地山区生活的鸟类。(4)湿地:阿尔泰山区的湿地是各种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不同高程的湿地可以找到各种鸟类物种。

喀纳斯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鸟类资源。根据调查和观察,喀纳斯地区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达到了118种。其中,包括黑喉潜鸟、斑脸海番鸭、花尾榛鸡、北噪鸦等一些稀有鸟种在喀纳斯繁殖并有一定种群数量。此外,喀纳斯地区还有其他鸟类如北方中杜鹃、白腰雨燕、北灰鹟、红喉歌鸲、红喉姬鹟和褐柳莺等。它们通常在亚洲东北部繁殖,而喀纳斯成为它们西部最边缘的繁殖地。这些鸟类在喀纳斯地区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当地的鸟类观测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会。

两栖爬行类

阿尔泰山地区的两栖类动物相对较少,仅有1目2科2种的两栖类和1目5科9种的爬行类。它们的分布相对贫乏,主要集中在山地针叶林区、山地草原和低山灌丛地带。

在阿尔泰山地区的两栖类动物中,北方型代表种类主要包括捷蜥蜴、胎生蜥蜴、极北蝰和阿尔泰林蛙等。它们主要栖息在森林和草原地区。此外,还有一些新疆特有种,如新疆岩蜥、游蛇、塔里木蟾蜍(绿蟾蜍)等,以及仅在准噶尔盆地分布的隐耳林虎、旱地沙蜥等适应旱性荒漠环境的种类。这些物种与分布更广的白条锦蛇、亚洲中部草原地带广泛分布的中介蝮等一起,形成了阿尔泰山地区两栖类动物的基本组成格局。

鱼类

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是阿尔泰山地区的两个重要水系,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额尔齐斯河目前记录到的鱼类有35种,分属于6目12科30属。其中,有23种是土著鱼类,代表性物种包括小体鲟、哲罗鲑、细鳞鲑、白斑狗鱼、江鳕、北极茴鱼、阿尔泰鱼岁和赤鲈等。这些土著鱼类是额尔齐斯河水系中的典型代表。乌伦古河有19种鱼类,其中12种是土著鱼类。乌伦古河是额尔齐斯河的一个支流,在冰期前形成了一个湖泊,并与额尔齐斯河分离。因此,乌伦古河的鱼类也出现在额尔齐斯河中,两个水系的土著鱼类几乎完全相同。这表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位于北方平原复合体,在鱼类分布上具有相似性。然而,受到冰河气候变迁的影响,形成的北方山麓复合体和北极淡水复合体的鱼类未能分布到乌伦古河水系中。

阿尔泰山地区记录到的昆虫种类有1167种,分属于19目160科641属。其中,鞘翅目和鳞翅目是数量最多的两个目,分别有459种和335种。据推算,该地区的昆虫种类数量可能超过4000种。阿尔泰山地区的昆虫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在高山裸岩带,仅有10种昆虫,其中包括弹尾虫等。高山亚高山草甸带的昆虫种数也较少,为22种。而山地森林草原带的昆虫种类最多,达到816种,主要是中生型昆虫。低山灌丛草原带有753种昆虫,多为中旱生或早生型昆虫。荒漠草原带有404种昆虫,其中以旱生昆虫为主。在河流和沼泽地带,分布着喜湿性种类如蜉蝣、四斑蜻、带蜻等。阿尔泰山地区的昆虫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变化,不同地带的昆虫群落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重要支系

别卢哈山(Belukha)

别卢哈山,海拔4506米,是阿尔泰山脉和西伯利亚地区最高的山峰。从地理上讲,这座山距离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的距离大致相等。别卢哈山的山顶常年覆盖着雪和冰,因此得名为“白山”。别卢哈山有两座山峰,东峰海拔4506米,西峰海拔4435米,两座山峰由一条被称为“别卢哈马鞍”的山脊连接。

友谊峰(Youyi Feng)

友谊峰,海拔4374米,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三国交界线上。自山汇向西北延伸,山势略有降低,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后称鲁德内阿尔泰山;从山汇向东南山势逐渐降低,延入蒙古国境内,称蒙古阿尔泰山;至东经99°以东称戈壁阿尔泰山。友谊峰区主要由奥陶系灰色、浅灰绿色的浅海-滨海相变质碎屑岩和侵入的花岗岩等组成。

蒙克·海尔汗峰(Mönkh Khairkhan)

蒙克·海尔汗峰,海拔4231米,位于蒙古科布多省。这座40~80千米宽、200千米长的山脉于2006年成为国家公园。这座山脉被积雪覆盖,并拥有一个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冰川。通常,阿尔泰山脉的冰川平均厚度为56米,但该山的冰川平均厚度超过130米。

山巴嘎峰(Tsambagarav)

这座被积雪覆盖的山巴嘎峰海拔4221米,独立耸立在蒙古巴彦乌力布和科布多的边界上,占地面积为110,960公顷,该地区有濒危的雪豹、野生阿尔卡绒羊、岩羊和雪鸡等野生动物资源。

奎屯峰(Kuytun Feng)

奎屯峰,海拔4104米,位于友谊峰的北西方向,两峰间直线距离仅2000多米。山峰由中心向3个方向延伸的山脊成丁字形,向西南延伸的山脊是中俄边界,向东北延伸的山脊是俄蒙边界,向南延伸的山脊则是中蒙边界。奎屯峰的北坡属于鄂毕河流域,位于俄罗斯境内;西南坡属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位于中国境内;东南坡属于科布多河流域,位于蒙古国境内。

苏台山(Sutai)

苏台山,海拔4090米,2007年被列为蒙古国特别保护区。

人类活动

编辑

历史沿革

阿尔泰山脉是丹尼索瓦人类的故乡,丹尼索瓦人是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类的同时代物种,是较早到达亚洲的人类祖先的后裔。2008年,在俄罗斯境内的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山洞中,发现了大约在4.5万年前的人类指骨和臼齿化石,这些人类化石被命名为丹尼索瓦人。在丹尼索瓦洞穴还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和早期现代人类制造的工具,这使得该洞穴成为全球仅有三种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

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阿尔泰山地区起源,并迅速传播至欧亚草原广大地区。作为欧亚草原东部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典型器物包括弧背刀、套管空首斧、马头刀和倒钩铜矛等。随着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传播,欧亚草原普遍进入青铜时代。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在阿尔泰山兴起并繁盛,建立了一条以黄金贸易为主的草原之路。

采矿活动

历史上,阿尔泰山不仅是新疆,也是整个中亚地区重要的产金盛地,四千五百年前,俄罗斯境内的阿尔泰山已开始开采黄金。中国境内的哈熊沟、坂场沟、东沟、西沟一带从古至今都是淘金者的聚集点,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94年),刘通率千余人在青河县境内的布尔根河流域私开金矿。1821年,在阿尔泰山采金队伍达2万多人。十八世纪末,俄帝国在阿尔泰发现了多处脉金矿床,并由此一跃成为世界主要产金国。民国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在阿尔泰山设金课局,每年有万余民工在此开矿,产金约10万两。

1732年,一批德国矿业地质专家对阿尔泰群山进行矿业资源勘探,在“蛇山”泽迈诺戈尔斯克(Zmeinogorsk)发现并开采了一个巨大的银矿。自1726年起,人们又在那里发现了铜矿、铅矿及黄金。因为该地区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为矿冶业提供木炭的森林资源,及提供水力的江河,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壮大,故被称为“阿尔泰富矿区”(Roudny Altar)。在18世纪期间,泽梅伊诺戈尔斯克(Zme nogorsk)是俄国的主要产银区,在1730~1860年的130年间,阿尔泰富矿区共生产2650吨白银、31000吨铜、150000吨铅和3000吨纯银。

中国新疆阿尔泰矿带中的哈龙-诺尔特矿带,与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区、蒙古西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北缘的阿尔泰山区矿带属同一构造成矿带,现在都是各国重要的金矿开采点。

商贸活动

古代贸易

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居住在阿尔泰山区域的斯基泰人通过土兰平原、哈萨克丘陵、准噶尔盆地、河套地区和蒙古高原的草原之路,建立并维护了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他们沿着这条干线将来自阿尔泰山的黄金运往古希腊黑海沿岸地区,形成了以黄金贸易为主的草原之路,也被称为“黄金之路”或“斯基泰贸易之路”。

黄金之路的兴盛,促进了早期东西方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如小麦农作物传播,马、羊六畜传播,雅利安人迁移之路、琉璃之路、青金石之路等历史事件均发生在这条交通干线上。随着东西方贸易的日益繁盛,在中国西汉时期,中国古代阿尔泰古代丝路逐渐形成,这条“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至少历经了2000年的历史。

现代经济合作

地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和蒙古四国的阿尔泰山脉,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蒙、俄、哈四国已经举办了五届丝绸之路经济带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合作国际论坛,建立了国际此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了阿尔泰山周边国家(地区)包括产业、贸易、投资、服务、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

环境问题和保护

编辑

环境问题

草场普遍退化

阿尔泰山地区的草场普遍存在退化问题。由于地貌复杂和气候条件多样,该地区拥有多种类型的草地,如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草甸化草原、荒漠草原、山地荒漠和平原荒漠等。然而,在长期的经营利用中,由于管理方式粗放和终年放牧的影响,草地退化问题变得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牲畜集中的地区,草场的植被盖度减小,草层变得低矮,产量下降,优质牧草明显减少,同时毒害草和不可食用的草的数量大量增加。这些问题对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退化的草场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影响了牧民的畜牧业生产和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资源剧减

阿尔泰山区的天然林砍伐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的河谷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林地结构明显退化,林龄结构明显老化,成熟和过熟林的面积高达50%以上。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的河谷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保护水源、保持土壤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然而,长期以来,过度的木材采伐、非法砍伐和滥伐等问题导致了这些林地的严重破坏。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林地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此外,乌伦古河以南地区的荒漠灌木林也面临着严重的砍伐问题。这些荒漠灌木林是阿尔泰山区的重要植被类型,对于保持土壤稳定、抑制沙漠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过度的砍伐不仅破坏了这些荒漠灌木林,引发了草场退化的问题,还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过程。

乌伦古河下游水量减少

乌伦古湖下游水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乌伦古湖水位的下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问题。(1)水位下降导致湖周沼泽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损失。草滩和芦苇干枯,导致湖周草场退化的程度加剧。缺乏湿地植被的保护,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风蚀,加剧了草地的退化和土地贫瘠化。(2)水位下降导致水草、芦苇和丰富饲料的浅水区面积缩小。这对于鱼类的产卵和繁殖场所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其生长环境恶化。鱼类的增殖环境受到破坏,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带来了挑战。(3)水位下降后,原本被湖水覆盖的湖周植被变得稀疏。裸露地成为新的沙源地,容易受到风力的吹袭,形成风沙。这对湖周农田造成了风沙危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

工矿对环境破坏严重

阿尔泰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矿业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资源污染是其中一大问题,矿业活动过程中大量水资源的使用和废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污染了周围水体,危害了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土地生态破坏也是矿业活动带来的严重后果,开采导致土地破坏、表面变形、土壤结构破坏和植被覆盖减少,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和沉降,对可持续利用和农田生产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空气污染是由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和粉尘造成的,这些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了周围空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酸雨和大气污染问题。此外,矿业活动通常需要大面积土地开垦,这破坏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濒危物种和特有物种数量下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除此之外,无证采矿、违规作业以及在规定区域外进行的乱采滥挖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工矿企业的化学排放物也导致河流、土地和空气污染,对阿尔泰山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

阿尔泰自然生物圈保护区(The Altai Natural Biosphere Reserve)成立于1932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阿尔泰山脉。该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金山-阿尔泰山”的一部分,总面积为8712平方千米。保护区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恢复受威胁的物种和栖息地,以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其中,捷列茨科耶湖(Lake Teletskoye)是该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阿尔泰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的缓冲区域。该缓冲区是一个补充保护区域,其范围包括了湖泊周围的土地和水域,以增加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缓冲区的设立旨在维护湖泊的生态平衡、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卡图恩自然保护区(The Katun Reserve)及其周围的别卢哈山缓冲区设立于1991年,是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别卢哈山附近的一片原始自然角落。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卡图恩山脉的典型生态系统、雪豹的栖息地以及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在阿尔泰地区建立第一个跨境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在卡图恩生物圈保护区和哈萨克斯坦卡顿-卡拉盖国家公园(The Katon-Karagai National Park)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具有如此高国际地位的跨境生物圈保护区。这个联合领土被称为“大阿尔泰”。大阿尔泰保护区占地超过1.5万平方千米。

乌库克安静区(Ukok Quiet Zone)是位于俄罗斯阿尔泰山脉的一个特殊地区,面积约为4,500平方千米。乌库克安静区的保护目标是保护和维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珍稀和濒危物种(如雪豹、灰熊、麝香羚、短足鹰等)的栖息地。

由欧洲联盟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同实施的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专注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山地泥炭地的综合管理,旨在解决由于排水、过度放牧、采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阿尔泰山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风景名胜

编辑

金山-阿尔泰山

金山-阿尔泰山(Golden Mountains of Altai)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上的一项自然遗产,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涵盖了俄罗斯和蒙古的阿尔泰山地区。金山-阿尔泰山的总面积为1,611,457公顷。这个地区拥有西伯利亚西部生物地理区域最重要的山脉和河流,包括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金山-阿尔泰山展现了从草原、森林草原、混交林,到亚高山和高山植被的连续过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被带序列。这种连续的植被变化反映了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另外,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包括雪豹在内的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也是许多候鸟,如矛头鸟、黑喉潜鸟和斑脸海番鸭等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金山-阿尔泰山包括了阿尔泰自然保护区(Altaisky Zapovednik)及其周围的泰勒斯科耶湖缓冲区、卡图恩斯基自然保护区(Katunsky Zapovednik)及其周围的别鲁哈山缓冲区,以及乌库克高原的乌库克安静区(Ukok Quiet Zone)。

阿尔泰-萨彦生态区

阿尔泰-萨彦生态区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未受污染的地区之一。阿尔泰-萨彦生态区位于西伯利亚针叶林和中亚沙漠之间的边界上,以其独特的动植物多样性脱颖而出。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有:高山、针叶林、山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沙漠草原和淡水/湿地。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该生态区开展了多项保护计划。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中国西北角,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蒙古相接的边境地带,友谊峰的南面,有一个长豆荚状的湖泊——喀纳斯湖,它的周围,就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在北纬48°23'~49°11',东经86°45'~88°11'之间,面积为2202平方千米。这里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流域分布区,最终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的主要支流,布尔津河及哈巴河就发源于此;也是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系分布区,是新疆针叶树种和野生动物种数最多、人类影响最小、原始自然状况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胜地和龙头。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湖泊中,该湖名列第二名。

相关文化

编辑

神话传说

古希腊历史学家和旅行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著作《历史》中提到了阿里玛斯披(Arimaspi)的独眼族从格律芬斯(Grimns)手中夺取黄金的故事。阿里玛斯披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秘部族,据说他们只有一只眼睛,居住在阿尔泰山附近的地区。格律芬斯是一种半鹰半狮的怪物,它守护着黄金的秘密。阿里玛斯披为了获取这些珍贵的黄金,与格律芬斯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据说格律芬斯拥有锐利的爪子和强大的力量,而阿里玛斯披则依靠勇气和智慧来对抗这个怪物,他们之间的战斗异常激烈。希罗多德并未详细描述战斗的结果,但他提到阿里玛斯披曾从格律芬斯那里夺取了一些黄金。

艺术

楚鲁特河岩石雕刻群(The Chulut River Petroglyph Complex)

位于蒙古阿尔泰山脉的岩画群是一个位于蒙古北部、楚鲁特河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点。海拔约2000米,沿着岩石和山脉延伸超过40千米。这些岩石雕刻的主题以鹿拉着战车为主。甚至可以数清战车车轮上的辐条。其中最古老的作品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最新的作品大约出现在3000年前。

阿尔泰山岩画

阿尔泰山岩画主要分布于高山牧场,中低山区及其转场牧道和部分河谷地带。岩画多凿刻在青褐或黑褐色的岩石上,内容极其丰富,绝大部分是动物的图像,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犬。岩画作品反映了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是西北部草原生态变迁史研究者的珍贵资料。阿尔泰山岩画早期的作品,可能出自先秦时期斯基泰人之手,晚期则为唐代以后的突厥、契丹等族人民所作。

语言

阿尔泰山地区的语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在这个地区的匈奴群体中,形成了阿尔泰语系的三个分支: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和通古斯语族。

蒙古语族:形成于蒙古高原,包括中国的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东裕固语等,还有蒙古国的蒙古语,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语,顿河和伏尔加河地区的卡尔梅克语,以及阿富汗的莫戈勒语(部分人口也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语言)。

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蒙古、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俄罗斯、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在中国,突厥语族分为西匈语支(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和塔塔尔语)和东匈语支(包括柯尔克孜语、图瓦语和西部裕固语)。此外,还有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鞑靼语、土库曼语、吉尔吉斯语、楚瓦什语、巴什基尔语、雅库特语、卡拉卡尔帕克语、加高兹语、诺盖语和阿尔泰语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

通古斯语族:又称为“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族分为南支(也称为“满语支”,包括满语、赫哲语、锡伯语、女真语、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语、奥罗奇语等)和北支(也称为“通古斯语支”,包括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等)。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阿尔泰山脉.中华自然科学网. [2023-06-03].

[2]Altai Mountains.New World Encyclopedia. [2023-06-03].

[3]阿尔泰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6-03].

[4]McColl,R.W.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Volume 1. 2014: 18-19. (2)

[5]贾文毓主编. 中国的地形 壮美画卷. 太原: 希望出版社, 2014.10: 139-141. (3)

[6]Altai Mountains.PeakVisor. [2023-06-03].

[7]Munkh Khairkhan Mountain in Khovd.ESCAPE TO MONGOLIA. [2023-06-03].

[8]晓边编著. 壮美新疆.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4.08: 9-10.

[9]基于SRTM-DEM的阿尔泰山构造地貌特征分析.万方数据. [2023-06-03].

[10]程芸,王海燕,袁国映编著;袁国映,黄凎摄影和绘图. 新疆山地生态环境与保护[.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6: 27-68.

[11]凌岳主编. 最美丽富饶的祖国河山.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12.09: 69.

[12]Алтайский заповедник. Общее.阿尔泰生物圈保护区. [2023-06-03].

[13]Golden Mountains of Altai.UNESCO. [2023-06-03].

[14]墨彩书坊编委会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自然 环境.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4.01: 138.

[15]程芸, 王海燕, 袁国映编著, 袁国映, 黄凎摄影和绘图. 新疆山地生态环境与保护[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6: 27-68.

[16]McColl, R.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Volume 1[M].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2014: 18-19.

[17]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ltai Mountains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nature. [2023-06-03].

[18]李明森等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本):中国山川.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01: 18-20. (3)

[19]孙大卫等著. 新疆百科图志 人文地理卷 1.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4.06: 714.

[20]阿尔泰边疆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欧亚商务网. [2023-06-03].

[21]新疆阿尔泰山植物多样性全球突出普遍价值.中国知网. [2023-06-03].

[22]马鸣:建议阿尔泰山边境地区建设野生动物迁徙廊道|大家e起开两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2023-06-03].

[23]新疆喀纳斯景区“哺育”118种鸟类.中国政府网. [2023-06-03].

[24]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鱼类多样性演变和流域健康评价.中国知网. [2023-06-03].

[25]别卢哈山:攀登西伯利亚最高峰.透视俄罗斯. [2023-06-03].

[26]The sacred, snow-capped mountain.Dream Mongolia. [2023-06-03].

[27]奎屯峰.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6-03].

[28]苏台山被列入国家特别保护区. Montsame, 2018-10-02[2023-06-03].

[29]戎嘉余主编. 生物演化与环境[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8: 399.

[30]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J]. 文物, 2015

[31]张志尧编著. 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 70.

[32]34. 新疆旅游地理[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 8.

[33]35. 西藏的黄金和银币 历史、传说与演变[M].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5: 259.

[34]戴自希等编著. 中国西部和毗邻国家铜金找矿潜力的对比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124.

[35]37. 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 70.

[36]李晓瑜著. 天山金妆[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20: 162-163.

[37]张志尧编著. 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 70.

[38]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新疆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 [2023-07-22].

[39]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知网. [2023-06-03].

[40]新疆阿勒泰山湿地成为欧盟资助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23-07-22].

[41]Altai Info.Kaichitravel. [2023-06-03].

[42]阿尔泰-萨彦岭生态区.WWF. [2023-06-03].

[43]武斌著. 丝绸之路全史 精编版[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8: 126.

[44]ARIMASPOI.Greek Mythology. [2023-07-22].

[45]陈兆复著. 中国岩画发现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28.

[46]欧潮泉著.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 修订本[M]. 2007: 351-351.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9295/

(65)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成因
  4. 地理特征
  5. 气候
  6. 地质
  7. 构造及地层
  8. 矿产资源
  9. 地形地貌
  10. 整体地貌
  11. 冰川
  12. 水文
  13. 河流
  14. 卡吞河(The Katun River)
  15. 比亚河(The Biya River)
  16. 额尔齐斯河(The Ergis River)
  17. 乌伦古河(The Ulungur River)
  18. 湖泊
  19. 马尔卡科尔湖(Lake Markakol)
  20. 特列茨科耶湖(Teletskoye Lake)
  21. 地下水
  22. 土壤
  23. 生物资源
  24. 植物
  25. 动物
  26. 兽类
  27. 鸟类
  28. 两栖爬行类
  29. 鱼类
  30. 重要支系
  31. 别卢哈山(Belukha)
  32. 友谊峰(Youyi Feng)
  33. 蒙克·海尔汗峰(Mönkh Khairkhan)
  34. 山巴嘎峰(Tsambagarav)
  35. 奎屯峰(Kuytun Feng)
  36. 苏台山(Sutai)
  37. 人类活动
  38. 历史沿革
  39. 采矿活动
  40. 商贸活动
  41. 古代贸易
  42. 现代经济合作
  43. 环境问题和保护
  44. 环境问题
  45. 草场普遍退化
  46. 森林资源剧减
  47. 乌伦古河下游水量减少
  48. 工矿对环境破坏严重
  49. 环境保护
  50. 风景名胜
  51. 金山-阿尔泰山
  52. 阿尔泰-萨彦生态区
  53.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4. 相关文化
  55. 神话传说
  56. 艺术
  57. 楚鲁特河岩石雕刻群(The Chulut River Petroglyph Complex)
  58. 阿尔泰山岩画
  59. 语言
  60.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