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约旦哈希姆王国(英语:TheHashemiteKingdomofJordan,阿拉伯语: المملكةالأردنيةالهاشمية ),简称约旦(英语:Jordan,阿拉伯语:الأردن‎),是位于亚洲西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土面积8.9万平方千米,首都是安曼(Amman)截至2023年10月,约旦人口为1130万,居世界第70位。官方语言是现代标准阿拉伯语。 “约旦”得名于约旦河,希伯来...

约旦哈希姆王国(英语: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阿拉伯语: المملكة الأردنية الهاشمية ),简称约旦(英语:Jordan,阿拉伯语:الأردن‎),是位于亚洲西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土面积8.9万平方千米,首都是安曼(Amman)截至2023年10月,约旦人口为1130万,居世界第70位。官方语言是现代标准阿拉伯语。

名称由来

编辑

“约旦”得名于约旦河,希伯来语中为“水流急下”之意。“哈希姆”则指“哈希姆家族”,该家族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穆德的直系后裔,约旦的国王由哈希姆家族世袭,因而称约旦为哈希姆王国。

历史

编辑

远古时期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约旦地区生活的原始人多以狩猎为生,当时该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如今的沙漠地区当时多为开阔的草原,因此很适合狩猎和群居。目前考古没有发现旧石器时期的建筑、人体骨架,但发掘出了许多当时的工具,如玄武岩手工斧、燧石、石刀及刮擦器具。科学家在约旦东北部沙漠中一处有14500年历史的纳图费遗址处,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面包制作工具。

新石器时代

2000年,考古小组在佩特拉地区的巴亚村发现了一座大约有9000年历史的墓室,里面有许多箭头、珠链和壁画等物品。公元前5500-前4500年出现了陶器。陶器制作技术最早可能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首都安曼在新石器时期是一个小村子,考古学家在安曼侯赛因体育城附近的水井旁挖掘出20个高40-80厘米、体态不一的泥俑,经鉴定是公元前6500年前后塑制的。艾因加扎勒(Ain Ghazal),一个位于今安曼东部的村庄,是近东已知最大的史前定居点之一。在那里发现了数十尊可追溯到公元前7250年或更早的人形石膏雕像;它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形态最早的大规模表征之一。

约旦

安曼的艾因加扎尔雕像(约公元前 7250 年)

青铜器时代

在早期铜器时期(公元前3200-前1950年),约旦的许多地方开始有居民定居,并且城市特征相对发达。人们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掠夺性游牧部落入侵,并修建水渠应对地震和水灾。防御工事城镇和城市中心首先出现在黎凡特南部。 瓦迪费南(Wadi Feynan)成为铜矿开采的区域中心,这种金属被大规模开采来生产青铜

在中期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950-前1550年),人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贸易增多,推动了文明和技术的传播和提高。青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坚硬和耐用的工具和武器。之后希克索斯王朝的统治给约旦地区带来了战车、马及新型的防御技术。

公元前1482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Ⅲ)登基,他发动了十多次远征,占领了迦南(巴勒斯坦、约旦和叙利亚)。图特摩斯三世在这一地区引进了埃及的省长制,约旦地区开始埃及化。迦南城邦国家处于埃及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之下。当时,约旦这一地带呈现了一个时期的繁荣与和平,出现了大量新城镇和寺庙。

青铜器时代大约于公元前1200年结束,巴勒斯坦、约旦和叙利亚等地的许多城市都遭到了来自爱琴海和安纳托利亚的野蛮“海上民族”的毁灭,海上民族的一支叫腓力斯人(Philistines),他们来到了巴勒斯坦并将这一地区起名为腓力斯提亚(Philistian),意思是腓力斯人的地方。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将腓力斯提亚(Philistian)用希腊语称为巴勒斯坦,后来罗马人将之用于地名。腓力斯人来到巴勒斯坦之后,在这里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国家,势力一直达到雅尔穆克河沿岸。

铁器时代

当时约旦地区有三个大的王国,分别是摩押、亚扪和以东。现今在约旦境内考古发现的著名“摩押石刻”就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中期摩押王国的辉煌。据记载,当时米沙国王打败了入侵摩押的以色列人。摩押王国主要在现在的约旦中部,先后定都于卡拉克和济班(Dhiban)。亚扪王国定都于现今的约旦首都安曼,时间大约为公元前950年。公元前13世纪,在现在安曼周围有一些信奉阿蒙——太阳神——的部落。到公元前11世纪,亚扪人建立了亚扪王国,以现在的安曼为首都,当时安曼称“亚扪”。这个王国控制了现在扎尔卡河以南、沙漠以西的地区。公元前745年,亚述人占领和征服了亚扪王国,随后又占领了以东王国和摩押王国。亚述人占领和征服了亚扪王国,随后又占领了以东王国和摩押王国。但亚扪国王把一部分国土割让给亚述人,并每年向亚述人进贡和缴纳罚金。由于农业和贸易发达,亚扪王国相对繁荣。

约旦地区三个王国的相对繁荣招致了外部的入侵,如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大马士革的阿拉玛仪人(Aramaeans)及美索布达米亚北部阿舒尔(亚述王国的初期都城)的亚述人。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亚述人开始不断发动对叙利亚的进攻,到公元前8世纪中期亚述人已经占领了大马士革,以及巴勒斯坦北部以色列王国的都城撒马里亚。很快,摩押、亚扪和以东三国也臣服于亚述帝国,公元前730~前630年,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处于亚述人的统治之下。大约公元前740年至720年期间,以色列和亚兰大马士革被新亚述帝国征服。 阿扪、以东和摩押王国被征服,但被允许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然后,在公元前627年,亚述帝国解体后,巴比伦人控制了该地区。公元前612年,亚述都城尼尼微陷落于新巴比伦王国和波斯米底王国之手。随后,在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下,巴比伦王国在夺得两河流域后又西下夺取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等。巴比伦时期,亚扪人时常起来造反,但均遭到巴比伦军队的严酷镇压,亚扪人的经济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王国人口减少,地域也不断缩小。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二世率波斯军队进军美索布达米亚,灭新巴比伦王国,获得了新巴比伦的领地。居鲁士二世自称世界之王、大王、正统的王、巴比伦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他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并为巴比路士省。波斯人又成为约旦地区的主人,约旦地区和巴勒斯坦处于波斯任命的总督的统治之下。不过约旦内部仍时常发生冲突,特别是摩押人和亚扪人之间。

约旦

亚述帝国

古典时期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征波斯帝国,于公元前332年征服波斯帝国,将希腊化文化引入中东。公元前333~前332年,今日的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被马其顿占领。在此期间(公元前332~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希腊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马其顿帝国分裂,出现了三个王朝:统治马其顿的安提克王朝、统治叙利亚和巴比伦等地区的塞琉古王朝、统治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前197年)。托勒密统治约旦地区的时间从公元前301年延续到公元前198年。之后,塞琉古和托勒密两个希腊王朝为了争夺巴勒斯坦及叙利亚南部等地区发生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史称“叙利亚战争”。后来,塞琉古打败了托勒密王朝,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又处于塞琉古的统治之下(公元前198~前63年)。

此后,纳巴泰与塞琉古王国为了争夺约旦地区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纳巴泰王国控制了该地区的大部分贸易路线,它沿着红海沿岸向南延伸到汉志沙漠(Hejaz desert),向北最远可达大马士革(Damascus),在公元前85-71年短暂地控制了大马士革。公元1世纪后期,拉伯尔二世国王将纳巴泰首都从佩特拉迁至现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这一方面反映了纳巴泰已非常强大,其首都已不完全依靠佩特拉的地势险要,同时也说明纳巴泰人从重视商业、畜牧业变为更加重视农业。由于纳巴泰人对叙利亚的占领威胁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十分担心。公元前65年罗马人兵临大马士革城下,要求纳巴泰人撤军。公元前64年,大马士革被罗马人占领。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培派军队进攻佩特拉,纳巴泰臣服罗马帝国。公元前44年,恺撒大帝去世,罗马人陷入混乱,而此时统治波斯和美索布达米亚的帕提亚王国乘机西犯。纳巴泰人寻求与帕提亚人结盟一起对罗马作战。

公元70年,纳巴泰人与罗马人联手镇压了犹太人起义。纳巴泰最后一任国王拉伯尔二世在去世前曾与罗马帝国达成一项交易,规定在他在世期间,罗马帝国不得进攻纳巴泰,但他死后,罗马帝国可在纳巴泰境内自由活动。公元106年,拉伯尔二世驾崩,罗马帝国随即声称拥有对纳巴泰的主权,并将纳巴泰改名为阿拉伯-佩特里(Arabia Petrea)。罗马军队大举南下,灭了纳巴泰,并占领了佩特拉。佩特拉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政区。在罗马帝国占领的近200年时间内,佩特拉出现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巡游佩特拉城,命名佩特拉为“哈德良-佩特拉”。佩特拉当时人口达2万~3万。但是,随着海上运输的兴起及商路向叙利亚的转移,佩特拉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公元4世纪拜占庭人统治时期,佩特拉开始衰落,大批纳巴泰人离开佩特拉。

约旦

塞琉古王朝

古罗马统治时期

公元前64年,罗马将军庞培占领叙利亚,第二年占领耶路撒冷和约旦地区。从此,约旦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开启了长达四个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当时在地中海东岸有10个城市组成城邦,其中有杰拉什、安曼、乌姆凯斯和佩特拉。杰拉什是东部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城市之一; 哈德良(Hadrian)皇帝甚至在访问巴勒斯坦期间也曾到访过这里。公元105年,纳巴泰的北部(今巴勒斯坦)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样,继希腊化之后,约旦地区又进入罗马化时期。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后,这里又进入基督教时期。

约旦

罗马将军庞培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现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因此,原先罗马帝国在西亚的属地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属地。公元324年,康斯坦丁一世定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拜占庭帝国。公元324~632年,约旦地区处于拜占庭统治之下。公元333年,康斯坦丁一世改信影响日益扩大的基督教。公元380年,《帖撒罗尼迦法令》将基督教定为官方国教。 拜占庭时期外约旦繁荣昌盛,基督教教堂随处可见。

公元6~7世纪,约旦地区的人口出现了下降。这主要与两件事情有关:一是公元542年发生的大饥荒,原因是鼠疫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大规模流行;二是公元614年来自伊朗萨珊王国的入侵。萨珊人统治约旦地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大约15年时间。萨珊帝国崛起于公元3世纪,主要统治波斯和巴比伦地区。萨珊崛起后与拜占庭帝国在近东展开了激烈争夺(公元527~628年)。公元604年萨珊帝国进攻拜占庭帝国,很快占领了叙利亚、美索布达米亚及亚美尼亚等地区,公元613年攻占大马士革,614年攻克耶路撒冷。公元610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继位,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如把北非的总督制移植到拜占庭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亦称宅姆制),把土地分给军人,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利用宗教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对波斯人发动“圣战”。公元622年,拜占庭军队开始反攻。公元628年,拜占庭军队逼近泰西封城下,波斯王室被迫缔结城下之盟,交还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地和“圣十字架”。公元629年,拜占庭重新收复了约旦地区等失地。公元630年,拜占庭在圣城举行了隆重的迎接“圣十字架”庆典。长达一个世纪的拜占庭—波斯战争就此结束。这一长期战争消耗了两国的大量人力与物力,拜占庭、波斯两败俱伤,为中近东新兴的阿拉伯人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约旦

君士坦丁一世

伊斯兰时代

公元570年4月20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穆罕默德属于阿拉伯半岛古莱氏部落的核心氏族哈希姆家族,即如今约旦哈希姆王室的先祖。公元610年,开始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后来,由于穆罕默德及他的信徒在麦加受到迫害,他们于622年迁徙至麦地那。这一迁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是伊斯兰教历纪元的开始。630年是约旦地区进入阿拉伯-伊斯兰时代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穆罕默德率军攻占了麦加。阿拉伯半岛各地纷纷改信伊斯兰教。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去世,阿布·伯克尔就任第一任哈里发(632~634年在位),开始向外扩张。629年,阿拉伯穆斯林军队曾对拜占庭帝国军队在约旦地区的驻地穆塔发动了两次进攻,但均未获成功。633年,伯克尔派由阿慕尔、亚齐德和叔尔哈比勒领导的阿拉伯军队再次向该地区发起进攻,在死海附近打败了拜占庭帝国派驻巴勒斯坦的总督。634年在加沙全部歼灭拜占庭军队。636年7月,在哈立德·本·瓦立德指挥下,阿拉伯军队在雅尔穆克河畔的艾扎那代因之战中彻底击败了拜占庭人,拜占庭军队主帅西奥多拉斯战死。这一战役为进一步征服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打通了道路。638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到640年,巴勒斯坦和大叙利亚地区都已在阿拉伯军队控制之下。

661年,穆阿维叶建立了世袭的君主制王国——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约旦地区进入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661~750年)。于地理上与新都大马士革接近及战略上的重要性,约旦地区相对繁荣。这时,约旦河东岸的居民开始普遍信奉伊斯兰教,也有少量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希腊人及阿拉伯基督教徒继续保留其原有信仰。695年,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规定阿拉伯语为帝国的正式语言,政府的一切文件必须用阿拉伯文书写。

750年,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并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统治500年间(750~1258年),约旦地区由于远离帝国中心,加上商路转移,逐步走向衰落,直到9世纪初,内战和纷争不断,帝国日益虚弱。

9世纪中期,约旦地区被埃及的伊赫什德王朝(935~969年)控制。969年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取代伊赫什德王朝控制了约旦地区。1055年,中亚突厥部落塞尔柱人攻入巴格达,开始控制阿拔斯帝国,后又占领了叙利亚。1071年,约旦地区落入塞尔柱帝国之手。

十字军东征时期(公元1096~1187年)。在阿拔斯帝国名存实亡之际,来自欧洲的封建主、教士等势力以收复被异教徒占领的耶路撒冷为由开始远征,即历史上有名的“十字军东征”。在这场近百年的战争中,约旦地区是十字军与阿拉伯军队征战的古战场,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1099年)期间,许多王国如耶路撒冷王国(领土包括约旦河东岸)等相继建立,约旦地区以及耶路撒冷等地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同时,正是在此期间,“外约旦”一词开始出现。

1171年,伊拉克库尔德人萨拉丁建立了阿尤布王朝,率领阿拉伯军队与十字军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反侵略斗争,统一了叙利亚和埃及。1187年,萨拉丁又在加利利海的西岸希廷战役中决定性地打败了十字军,随后收回了耶路撒冷及约旦等地。阿尤布王朝统治约旦地区的时间大约有80年。1258年,约旦地区落入突厥人建立的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年)长达300年的统治之下。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时期,约旦地区作为交通贸易的通道再次繁荣起来。

约旦

萨拉丁

奥斯曼帝国时期

1516年奥斯曼攻占叙利亚,约旦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并被一分为二,南部的安曼地区和北部的豪兰地区都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管理。奥斯曼的统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宣告终结,历时400年。期间,约旦地区因属于边远省份,不受中央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世纪初期奥斯曼修建的从大马士革经约旦地区通往麦地那的汉志铁路,是奥斯曼帝国400年来在约旦境内修建的最重要基础设施。汉志铁路的修建不仅方便了运输香客和货物,而且也方便了奥斯曼帝国向阿拉伯半岛快速派遣军队,镇压叛乱。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埃及帕夏也曾一度占领约旦地区。1831年第一次土埃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战败,双方于1833年签署了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埃及有权继续占领巴勒斯坦、约旦地区、黎巴嫩和叙利亚等地,同时埃及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1839年第二次土埃战争中,埃及战败,失去了对约旦等地的控制权。与此同时,来自西欧的列强如英、法等国也开始对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与其展开了争夺中近东的斗争。埃及统治于1841年被强行结束,奥斯曼帝国恢复统治。

直到易卜拉欣帕夏发动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才试图巩固其在叙利亚维拉耶(Vilayet)的存在,而外约旦是叙利亚维拉耶的一部分。1864年的一系列税收和土地改革为农业和废弃的村庄带来了一些繁荣; 可以预见的是,事实上自治的结束引起了外约旦其他地区的强烈反对。穆斯林切尔克斯人(Circassians)和车臣人(Chechens)逃离俄罗斯的迫害,在黎凡特寻求庇护。 在外约旦,在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切尔克斯人于1867年首先在长期废弃的安曼附近定居,后来又定居在周围的村庄。奥斯曼当局建立行政机构后,实行征兵和重税政策,导致其控制地区发生叛乱。外约旦的部落尤其在舒巴克(Shoubak,1905)和卡拉克起义(1910)期间起义,并遭到残酷镇压。1908年修建的汉志铁路横跨外约旦,将麦加与伊斯坦布尔连接起来,在经济上帮助了人们,因为外约旦成为了朝圣者的中途停留地。然而,奥斯曼帝国日益加强的突厥化和中央集权政策让黎凡特的阿拉伯人不再抱有幻想。

约旦

1500年左右的奥斯曼帝国

20世纪

阿拉伯大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奥斯曼当局的长期怨恨和日益高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1916年阿拉伯起义结束了奥斯曼统治期间长达四个世纪的统治。叛乱由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阿拉伯语:حسین بن علی)及其儿子阿卜杜拉(Abdullah)、费萨尔(Faisal)和阿里(Ali)领导,他们都是汉志哈希姆(Hashemite)家族的成员。 在当地,起义获得了外约旦部落的支持,包括贝都因人(Bedouins)、切尔克斯人(Circassians)和基督徒。同时也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盟国,英国和法国的支持。叛乱于1916年6月5日从麦地那(Medina)开始,并向北推进,直到1917年7月6日亚喀巴战役中战斗到达外约旦。1918年10月,费萨尔( Faisal)进入大马士革,并在东埃塔建立了阿拉伯人领导的军事政府,后来宣布为阿拉伯叙利亚王国,这标志着结束了奥斯曼帝国长达4个世纪的统治。在此期间,该国最南端地区,包括马安和亚喀巴,也被邻国汉志王国声称拥有主权。

约旦

1916 年,哈希姆领导的阿拉伯军队的士兵在汉志举着阿拉伯大起义的旗帜

外约旦酋长国建立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签署停战协定。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决定在被占阿拉伯领土实行委任统治制度,直至托管地有能力实现自治为止。在1920年4月的圣雷莫会议上,协约国进一步确定了瓜分原则。1920年8月,奥斯曼帝国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和约,即《色佛尔条约》。费萨尔亲王参加了巴黎和会,他提出的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独立的要求遭到了拒绝。这样,包括约旦在内的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侯赛因最初希望建立阿拉伯帝国的梦想成为泡影。

1920年3月7日,叙利亚国民大会宣布叙利亚独立,立费萨尔为国王。同时,伊拉克也宣布独立,以阿卜杜拉为国王。英、法两国拒不承认。同年4月,战胜国在意大利的圣雷莫举行会议,讨论对土和约问题。会议原则承认新月沃地的阿拉伯国家可以获得独立,但把叙利亚(包括黎巴嫩)划归法国委任统治,把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归英国委任统治。7月,法军向大马士革推进,1920年7月24日,大叙利亚新生哈希姆王国在梅萨伦战役中被迫向法国军队投降;25日,法军占领大马士革。费萨尔国王被迫撤出叙利亚。

随后英军开进了外约旦。侯赛因对英、法的举动大为愤慨,决定派二子阿卜杜拉率兵2000人,抗击法军,夺回叙利亚。1920年11月1日,阿卜杜拉宣布将其在伊拉克的王位让给费萨尔。1920年11月21日,谢里夫·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乘火车从汉志抵达外约旦南部的马安,以赎回他哥哥失去的大叙利亚王国。当时的外约旦陷入混乱,人们普遍认为其地方政府功能失调而无法治理。1921年3月,阿卜杜拉·伊本·侯赛率兵逼近安曼,这时英国从自身利益考虑,居中斡旋,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同意在约旦河东岸建立外约旦酋长国,立汉志国王侯赛因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为外约旦酋长国酋长。1922年9月,国际联盟理事会根据《外约旦备忘录》的条款承认外约旦为一个国家。1924年3月,侯赛因在安曼宣布自己为哈里发,从而招致阿拉伯半岛沙特家族的反对。随后,沙特家族军队大举进攻汉志,同年12月,麦加、吉达先后陷落,汉志王国灭亡。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

约旦

1920年,英国高级专员访问外约旦

约旦独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卜杜拉决定加入同盟国,以换取英国同意外约旦的独立。1939年9月10日,二战爆发后,阿卜杜拉又公开发表声明,表示约旦支持英国。二战期间,外约旦作为英国的忠实盟友,在中近东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4月,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与英军一道粉碎了亲纳粹的拉希德·阿里·盖拉尼在伊拉克发动的政变,又打败了叙利亚的法国维希政权,阿拉伯军团还驻扎在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埃及,保护英国在该地区的殖民利益。这样,约旦成为战时英国在中东的最重要军事基地和盟友。二战结束后,阿卜杜拉亲自率首相、外交大臣等组成的外约旦代表团前往伦敦举行谈判,要求允许外约旦独立。1946年3月22日,英国与外约旦在伦敦签署了一个为期2年的《英约同盟条约》。根据条约,英国结束对外约旦的委任统治地位,承认外约旦独立。1946年5月15日,外约旦内阁发表声明,宣布约旦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拥戴阿卜杜拉为国王。5月22日,外约旦议会召开特别会议,正式提名埃米尔阿卜杜拉任外约旦王国国王,并将国名“外约旦埃米尔王国”改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5月25日上午,阿卜杜拉宣布了议会这一决议,正式登基。这一日也成为约旦的国庆日。1947年11月,一部新宪法取代了1928年的《外约旦基本法》。

约旦

阿卜杜拉一世国王宣布独立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冲突爆发,作为阿以战争的一部分,约旦与许多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干预巴勒斯坦。外约旦部队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这次约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对建立以色列国,并参加阿拉伯国家联合对以色列作战行动,在阿拉伯国家战败后,以色列成为独立的国家,而约旦获得了对西岸的控制权。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该地区纳入本国版图,国名改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杀,王储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1952年1月颁布新宪法,规定立法权属议会和国王,同年8月,约旦议会废黜了塔拉勒,立其长子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为国王(1953年5月2日加冕)。侯赛因继位后,在国内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解除了英国人格拉布的约旦陆军参谋长和阿拉伯军团司令的职务。1955年12月14日,约旦成为联合国会员国。1957年3月,约旦政府废除英约同盟条约,同年7月英军全部撤出约旦,从此,约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8年2月,1958年,约旦和邻国哈希姆伊拉克成立了阿拉伯联邦,作为对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和叙利亚之间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回应。该联盟只维持了六个月,在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Iraqi King Faisal II,侯赛因的表弟)于1958年7月14日被血腥军事政变废黜后解散。。1967年约旦又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起对以作战。以色列占领了西岸以及整个耶路撒冷。在两次战争后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难民逃到约旦,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势力大为增加。

巴解组织和六月战争

20世纪60年代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和激进组织法塔赫的出现对约旦在约旦河西岸的主权和以色列构成了潜在威胁。1965 年初,在埃及和叙利亚激进的复兴党政府的支持下,法塔赫开始对以色列发动一系列以约旦为基地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色列通过袭击约旦河西岸进行报复,以阻止这些行动。约旦与叙利亚和埃及的关系以及巴勒斯坦人与安曼的关系很快恶化。侯赛因继续与以色列就两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危险进行私下会谈。1966 年末,以色列军队对西岸希伯伦以南的萨穆(Al-Samu)村发动了一次毁灭性袭击。侯赛因的回应是试图阻止以叙利亚为基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通过约旦进入以色列,他最终与叙利亚断绝了外交关系。然而,随着1967年春季以色列与埃及和叙利亚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约旦改变了立场,与埃及和叙利亚签署了防御条约。以色列和约旦军队在东耶路撒冷发生冲突,1967 年 6 月侯赛因与埃及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六月战争。

六月战争是约旦现代史上的分水岭。以色列军队在48小时内攻占了约旦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占领了伯利恒、希伯伦、杰里科、纳布卢斯、拉马拉、雅宁和耶路撒冷城。约旦伤亡惨重,失去了三分之一领土,因该场战争产生的以万计新难民让约旦本已不堪重负的经济雪上加霜。

第三次阿以战争,侯赛因面临着三大问题:如何从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恢复过来,如何与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吞并东耶路撒冷共存,以及如何在巴勒斯坦人口大幅增加且日益充满敌意的情况下维护哈希姆王位。即使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亚的财政援助下,约旦经济在1967年6月之前所取得的进步也被战争逆转了;然而,在很短的时间内,美国和英国都恢复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这帮助约旦恢复了经济并维护了和平。1971 年,约旦还与以色列达成了协议,允许约旦人在约旦河谷耕种。

尽管 1967 年 8 月在苏丹喀土穆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了 "三不 "决议--不与以色列和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谈判,侯赛因还是恢复了与以色列关于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处置问题的秘密谈判。因此,与以色列的关系与巴勒斯坦人的未来密不可分。侯赛因寻求归还所有失去的领土,但仍然私下承认以色列,并在广泛的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即便如此,他仍不准备与犹太国签署和平条约。因此,两国不再是敌人,并共同打击巴解组织的恐怖主义,但在实现持久和平方面进展甚微。

1970年9月,侯赛因与巴解组织的关系陷入危机,巴解组织在亚西尔-阿拉法特的领导下公开挑战国王在约旦东部的控制权。巴勒斯坦激进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FLP)劫持了四架国际航班,并在约旦沙漠中一个荒芜的简易机场道森机场(Dawson's Field)炸毁了其中三架。侯赛因宣布戒严,内战(后来被称为 "黑色九月")爆发。当250辆叙利亚坦克进入约旦北部支援巴解组织时,侯赛因不仅被迫请求美国和英国提供军事援助,还允许以色列飞越约旦领空攻击叙利亚军队。叙利亚军队被击败,1970年9月27日,侯赛因和阿拉法特在开罗签署了和平协议,侯赛因在协议中向巴解组织做出了让步;到1971年7月,侯赛因已将巴解组织游击队赶出约旦。

海湾战争时期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赎罪日战争,战斗发生在约旦河停火线附近。约旦派出一个旅前往叙利亚攻击叙利亚领土上的以色列部队,但没有与来自约旦领土的以色列军队交战。在赎罪日战争结束后的1974年拉巴特首脑会议上,约旦与阿拉伯联盟其他成员一致认为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随后,约旦于1988年放弃了对西岸的主权要求。1988年7月31日,约旦中断与约旦河西岸的行政管理、法律和经济联系。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成立,约旦予以承认。1989年1月7日,约旦同意巴解组织驻约旦办事处升格为大使馆。1991年6月,由2000人参加的约旦名人大会通过了《国民宪章》,其相当于约旦的第二宪法,与宪法一道对约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原则规定。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阿以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约旦与以色列于1993年9月14日签署了一项《和平框架协议》,并于1994年7月25日在白宫玫瑰花园签署了《华盛顿宣言》。同年10月26日,约旦首相马贾利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约以南部边界阿拉伯河谷签署了《约以和平条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

约旦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约旦国王侯赛因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签订和平协议

21世纪

1998年,侯赛因在安曼逝世,阿卜杜拉二世就任约旦国王。2000年6月,内阁吸收了9名巴勒斯坦裔人员(创历史之最)、3名民族主义分子和3名伊斯兰分子,并担任要职,其中有2人为穆斯林兄弟会成员。2002年6月,穆斯林兄弟会3名学者被政府以“安全原因”从大学解聘。约旦国家安全法庭还指控13名伊斯兰分子阴谋制造恐怖活动,私藏炸药。此外,阿卜杜拉二世还下令逮捕了数十名涉嫌与“基地”组织等有联系的恐怖分子。为进一步稳定政局,阿卜杜拉二世于2003年10月25日任命费萨尔·法耶兹为首相兼国防大臣,组成新一届内阁。

2005年11月9日,阿布·穆萨卜·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在安曼的三个酒店大堂发动协调爆炸,造成60人死亡、115人受伤。这些针对平民的爆炸事件引起了约旦人的广泛愤怒。随后约旦的内部安全得到了显著改善,从此没有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中东地区重大安全危机不断,巴以和平进程中断、传统盟友穆巴拉克政权垮台、叙利亚大规模内战爆发,“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恐怖主义扩张,这些事件给约旦带来严重的政治和安全危机并严重影响约旦经济发展。尤其是近百万叙利亚难民涌入约旦境内,给约旦带来经济、社会和安全方面的诸多难题。为了应对国内动乱,阿卜杜拉更换了总理并推出了多项改革,包括:改革宪法以及管理公共自由和选举的法律。2013年3月,约旦首次以国王同议会协商方式推选首相。2016年大选中,比例代表制被重新引入约旦议会。在地区形势急剧动荡的大环境下,约旦总体上保持了国内稳定,度过了危机。

2019年10月25日,约旦收回最后两块被以色列占领土地主权,面积约70平方千米。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约旦积极斡旋,约旦国王会见多国领导人,呼吁巴以双方保持克制,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同时约旦呼吁为加沙地带开放紧急人道主义走廊并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约旦还向联合国申请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捐助300万第纳尔以支持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援助。

约旦

阿拉伯之春骚乱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地理坐标区间约为北纬29°~33°,东经34°~39°。中心坐标为北纬31°00';东经36°00'。约旦西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北接叙利亚,东北与伊拉克接壤,东南及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接。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西部为山地及河谷;西南一角临红海亚喀巴湾, 亚喀巴港是约旦唯一出海口。大陆架有120平方千米。国土面积8.9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26千米,海洋面积540平方千米。 约旦所在时区为东2区,每年4-10月实行夏令时。

约旦

约旦位置境域

气候

西部高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旱少雨,平均气温1月为7℃-14℃,7月为26℃-33℃。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占全国面积78%。约旦是会有个光照充足的国家,一年中有光照的天数超过310天。约旦全国缺水。据有关国际组织的统计,约旦为世界上十大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约旦越往东,约深入内陆沙漠,气候就越干旱,季节差异也越明显,南部和北部高地冬季气温在9-13°C之间,而沙漠地区则在 19-22°C 之间。在约旦河谷,夏季气温在38-39°C之间,而在沙漠地区,则在26-29°C之间。大约75%的降水发生在冬季。约旦西部山区和约旦河谷地区年降水量在380-630毫米之间,而东部沙漠地区气候恶劣, 日夜温差大,干燥,风沙大,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

地质

古生代(5.39-2.51亿年前),约旦河谷以东,地表被侵蚀成近乎平坦的准平原,许多元古代沉积物被侵蚀。 在寒武纪沉积物开始积累石英斑岩熔岩之前,它们喷发到地表。 当寒武纪砂岩开始形成时,构造条件有利于阿拉巴干河中元古代沉积物的保存。当特提斯洋侵入该地区时,大陆、海洋和钙质砂岩堆积,随后是寒武纪晚期的海洋回归,标志着更多的陆地砂岩的回归。在奥陶纪,一次新的海侵淹没了更多的陆地表面,导致泥质岩沉积,除了志留纪中期红棕色砂岩的中断外,海洋条件在志留纪的大部分时间都持续存在。近海岸和大陆条件一直持续到石炭纪,钙质和大陆砂岩记录了这一情况。

在中生代(2.5亿-6600万年前),特提斯洋在三叠纪侵入地貌,留下了一系列新的沉积岩,与下面的古生代岩石不整合。 海平面在晚三叠世下降,然后在侏罗纪上升。火山活动和隆起发生在早白垩世沉积之前。 一次重大的海侵到达了目前的约旦河。 在阿尔布阶、土伦阶、桑托阶、坎帕阶和马斯特里赫特阶的持续海侵过程中沉积了泥灰岩和硅质岩石,而东南部的努波-阿拉伯地盾则发生了大陆沉积。 锡尔汉盆地(Sirhan)、贾夫尔盆地(Al Jafr)和艾尔阿扎拉克溪谷(Al Azraq Wadi)都积累了显着厚度的沉积物。 燧石层和磷岩层在这一时期很常见。

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初期,经过古新世和始新世,发生了与白垩纪类似的沉积,包括沥青灰岩和泥灰岩。 裂谷作用始于渐新世,形成了约旦裂谷。 由此产生的洼地可能被一系列湖泊或浅海环境占据。从中新世到上新世,海洋环境可能是地中海的一个分支,通过裂谷到达红海,到达杰贝勒德鲁兹的玄武岩流。 更新世早期形成了长达4千米的蒸发岩。

地形地貌

约旦国土大部分为高原,是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地势从西到东逐步升高,最西部为约旦河谷,中间为丘陵高地,东部为沙漠高原。最高点是贾巴尔·乌姆·达米(Jabal Umm al Dami),海拔1854米,最低点是死海-420米。约旦的领土最西部是约旦裂谷,这是东非大裂谷带的北延部分,全长约360千米。裂谷带以东则是高地和山地高原,属背斜构造,海拔1000~1400米。北部是著名的丘陵地带,具有地中海式的气候和植被。南部丘陵为砂岩和花岗岩组成。东部和东南地区为沙漠地带,是阿拉伯大沙漠的一部分,延伸到叙利亚、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境内。尽管环境恶劣,约旦还是有一些零散的人口中心。约旦最著名的沙漠是拉姆沙漠,也是著名干涸河床拉姆风景区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沙漠风景区之一。

约旦

约旦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约旦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境内河流较少,主要集中在西部。约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制订了节水计划,计划内容包括修建水库和大坝、海水淡化、从邻国叙利亚和以色列调水、开展节水运动及调整经济结构等。内阁批准实施了一系列水务政策,如灌溉用水、地下水管理、废水管理等。

约旦河

约旦河(Jordan River),位于约旦裂谷的构造凹陷处,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这条河发源于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的黑门山山坡,向南流经以色列北部,注入加利利海(提比略湖)。 离开大海后,继续向南,将以色列和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从约旦到东分开,然后注入死海。全长约320千米,雅尔穆克河、扎尔卡河和哈罗德河等是约旦河的主要支流。

约旦

约旦河

死海

死海(Dead Sea),亚洲西南部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 其东岸属于约旦,西岸的南半部属于以色列。距约旦安曼45千米,距耶路撒冷24千米。长约80千米,宽处为18千米,表面积约1031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深300米。西海岸的北半部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境内。 死海几乎所有的水都来自约旦河,从北部流入该湖。死海海拔最低,是地球表面最低的水体。最低处海拔约为-420米。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咸的湖,湖水盐度达每升300克,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二位的水体。

约旦

死海

水利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通过扎拉·马因(Zara Ma'in)水处理厂(Zara Ma'in Water Treatment Plant)和萨姆拉污水处理厂(As Samr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等项目升级和扩建约旦的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增加饮用水的供应,改善数百万约旦人的卫生条件。

扎拉·马因水处理厂

扎拉·马因水处理厂为约旦安曼人民提供了约40%的用水需求。该工厂位于死海附近,经过处理的水通过一条40千米长的管道和多个泵站输送到安曼。该工厂的产能为4700万立方米/年(128767立方米/天),是世界上较大的微咸水反渗透工厂之一。该工厂的咸水水源包括穆吉干谷(Mujib River)、迈因扎尔卡河(Wadi Ma’in Zarqa River)和扎拉温泉(Zara hot spring)。该工厂于2006年8月开始向安曼供给饮用水。

约旦

扎拉·马因水处理厂

萨姆拉污水处理厂

萨姆拉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在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的支持下建成,用于取代安曼郊外高污染的废物稳定池系统,是处理约旦安曼省和扎尔卡省废水的主要设施。在项目融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在中冶集团的帮助和资金承诺下,该工厂进行了扩建和技术升级,使政府能够处理该国70%的废水,并在2025年之前满足该地区的废水处理需求。 该工厂改善了长期污泥管理和处置实践,并帮助保护约旦稀缺的水资源。 扩建后的工厂每年提供1.33亿立方米的优质处理水,相当于约旦全年水资源的10%以上,用于约旦河谷的灌溉。

约旦

萨姆拉污水处理厂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约旦沙漠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78%,截至2018年,约旦农业用地占11.4%;耕地占2%;永久作物占1%;永久牧场占8.4%;其他占87.5%。

矿产资源

主要有磷酸盐、钾盐、铜、锰、铀、油页岩和少量天然气。油页岩为约旦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约旦境内约60%地表下存有丰富的油页岩矿,其存储量约达700亿吨,所含石油超过70亿吨,使约旦有望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油页岩储量国家。约旦最重要的油页岩矿区主要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油页岩的厚度和含油量各不相同。约旦钾盐资源主要蕴藏于死海中。死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湖,钾盐资源丰富, 储量高达40亿吨。

约旦现为世界第七大钾盐生产国。2021年,该国阿拉伯钾肥公司年钾肥产量为256.3万吨。约旦是世界上磷酸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旦境内有4个磷矿,储量高达37亿吨。其磷矿石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约旦磷酸盐公司是世界磷酸盐第二大出口企业和第六大生产企业,2021年,约旦磷酸盐矿业公司磷酸盐年产量1000万吨。约旦铀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14万吨,且为浅埋藏的铀矿,仅在地表以下1.5米处。石材是约旦主要的资源性出口商品。约旦石材主要出口到阿拉伯国家、美国和欧洲。约旦境内硅砂(石英砂、二氧化硅)资源丰富。目前,约旦境内有5个主要的硅砂矿点,大致分布于约旦南部亚喀巴、佩特拉和月亮谷之间的三角地带,总储量预计高达140亿吨。约旦的硅砂资源埋藏较浅,易于开采,纯度较高,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森林资源

约旦的森林覆盖面积1500平方千米,不到约旦国土面积的2%,使约旦成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少的国家之一,国际平均水平为15%。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约旦已记录超过2000种植物。许多开花植物在冬雨过后的春天开花,植被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水量。 西北部的山区被森林覆盖,而更南边和东部的植被变得更加灌木丛生并过渡到草原型植被。植物种类和属包括阿拉伯松(Aleppo pine)、丹参(Salvia dominica)、黑花鸢尾(black iris)、柽柳属(Tamarix)、蒿属(Artemisia)、金合欢树Acacia)、地中海柏树(Mediterranean cypress)和腓尼基刺柏(Phoenecian juniper)。西北山区覆盖着松树(pine)、落叶橡树(deciduous oak)、常绿橡树(evergreen oak)、开心果和野生橄榄的天然森林。

约旦有 375 种稀有或非常稀有的植物物种,150 种濒危物种,其中 18 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上属于全球濒危物种,75 种被认为已经灭绝。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0074/

(55)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
  3. 远古时期
  4. 旧石器时代
  5. 新石器时代
  6. 青铜器时代
  7. 铁器时代
  8. 古典时期
  9. 古罗马统治时期
  10. 伊斯兰时代
  11. 奥斯曼帝国时期
  12. 20世纪
  13. 阿拉伯大起义
  14. 外约旦酋长国建立
  15. 约旦独立
  16. 巴解组织和六月战争
  17. 海湾战争时期
  18. 21世纪
  19. 自然地理
  20. 位置境域
  21. 气候
  22. 地质
  23. 地形地貌
  24. 水文水利
  25. 水文
  26. 约旦河
  27. 死海
  28. 水利
  29. 扎拉·马因水处理厂
  30. 萨姆拉污水处理厂
  31. 自然资源
  32. 土地资源
  33. 矿产资源
  34. 森林资源
  35. 生物多样性
  36.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