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Советских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Республик或СССР,英语:UnionofSovietSocialistRepublics或SovietUnion)。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沙皇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帝国主义大国为...
目录
  1. 1 历史沿革
  2. “十月革命”的准备时期
  3.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4. “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1917.3—1917.11)
  5. “七月事件”和斗争新方针
  6. 列宁时期(1917.11—1924.1)
  7. “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1917.11—1922.12)
  8. 苏俄的外交突围
  9. 保卫苏维埃(1918.3—1920.11)
  10. 粉碎第一次武装进攻(1918.3—1919.12)
  11. 粉碎第二次武装进攻(1919.7—1920.3)
  12. 粉碎第三次武装进攻(1920.4—1920.11)
  13. 新经济政策
  14. 苏联的建立(1922.12.30)
  15. 反侵略统一战线(1919—1921)
  16. 外交合作和联盟(1922.2)
  17.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8. 斯大林时期(1924.1—1953.3)
  19. 苏共论战
  20.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1. 二战前的外交
  22. 第四次瓜分波兰
  23. 建立西线缓冲带
  24. 远东绥靖政策
  25. 苏联卫国战争
  26. 战争初期
  27. 莫斯科会战
  28. 斯大林格勒战役
  29. 战略反攻
  30. 苏美英的合作与冲突
  31. 赫鲁晓夫时期(1953.9—1964.10)
  32. 管理体制改革
  1. 外交困境
  2.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0—1982.11)
  3. “新经济体制”改革
  4. 对美战略的调整
  5. 老人治国时期(1982.11—1985.3)
  6.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12)
  7. 改革和外交“新思维”
  8. 东欧剧变与华约解散
  9.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
  10. 新联盟条约
  11. “八一九”事件
  12. 苏共解散
  13. 苏联解体
  14. 2 苏联解体之后
  15. 独立后的俄罗斯
  16. 其他加盟共和国
  17. 独联体
  18. 3 历史贡献和不足
  1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0. 列宁主义
  21. 列宁主义的诞生
  22. 对东、西方革命的思考
  23. 革命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24. 世界革命长期性的理论
  25. 共产国际
  26. 共产国际的历史
  27.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28. 反法西斯阵线和雅尔塔体系
  29.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0. 雅尔塔体系
  31. 4 自然地理
  32. 领土
  1. 地形
  2. 地质
  3. 东欧平原
  4. 西西伯利亚平原
  5. 中西伯利亚高原区
  6.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
  7.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区
  8. 水文
  9. 气候
  10. 资源
  11. 5 行政区划
  12. 6 国家象征
  13. 国旗
  14. 国徽
  15. 国歌
  16. 7 政治和经济
  17. 政治
  18. 宪法
  19. 国体
  20. 政党
  21. 最高领导人
  22. 首都
  23. 主要城市
  24. 经济
  25. 综述
  26. 工业
  27. 农业
  28. 商业
  29. 金融
  30. 海港
  31. 8 交通和运输
  32. 9 人口和民族
  1. 10 社会
  2. 教育
  3. 科技
  4. 体育
  5. 医疗卫生
  6. 新闻传播出版
  7. 通讯社
  8. 广播和电视
  9. 报纸和刊物
  10. 书籍出版
  11. 11 文化
  12. 文学
  13. 初期苏联文学
  14. 中期苏联文学
  15. 当代苏联文学
  16. 艺术
  17. 12 军事和外交
  18. 军事
  19. 外交
  20. 建国初期的外交突围
  21. 二战时期的外交调整
  22. 冷战和美苏争霸
  23. 中苏关系
  24. 苏联与欧洲的关系
  25. 苏联与亚非拉的关系
  26. 13 其他
  27. 传统节日
  28. 14 注释
  29. 15 参考资料

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或СССР,英语: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或SovietUnion)。

历史沿革

编辑

“十月革命”的准备时期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沙皇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帝国主义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相互矛盾日益尖锐。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标志”,暴露了沙俄的落后——沙俄战败后被迫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承认日本朝鲜的统治权,将旅顺、大连、中东铁路南线等在华权利让给日本,把库页岛南半部和千岛群岛割让给日本。“战争一开始就不得人心,在遭受一连串失败后愈来愈如此;”“革命正在战线后面的俄国内部传播开来。”1903年7月17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通过了党纲和党章,选举产生了以列宁派布尔什维克为主的中央委员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克思主义。”

1905年1月,彼得堡爆发15万人的全市总罢工,沙皇政府策划了“流血星期日”事件。工人展开反击,占领了兵工厂、武器库,夺取武器。全国大罢迅速掀开,欧俄1/7地区的农民也纷纷起义。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力随着斗争也大大增强。1905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大会在列宁的领导下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关于武装斗争的策略路线。在新路线的指引下,工人建立苏维埃并领导革命、农民夺取庄园主的地产、大学生举行示威、黑海舰队发动兵变、从属民族要求自治。10月,全俄政治总罢工迫使沙皇颁布《十月宣言》,12月22日爆发的莫斯科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但是革命已经不可遏制。喀朗施塔得、斯维亚堡、阿什哈巴得、塔什干、喀拉斯诺沃得斯克、海参崴等地都爆发了士兵起义。1905年俄国革命沉重打击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第一次革命,更是“十月革命”的演习和预备。

“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1917.3—1917.11)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落后的经济濒临崩溃,国内矛盾更加激化,政治危机更加严重。人民与沙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与地主、少数民族与统治民族、殖民地与沙俄、沙俄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沙俄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斗争的焦点。当大战进行到1917年时,沙俄国民经济遭到全面的破坏,赋税激增,物价飞涨,还被迫续借了近80亿卢布的外债,各地爆发了反战示威和罢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于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304年的统治。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路线得到了验证。

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掌握着各级政府权力和机构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个是拥有实权的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4月4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著名的《四月提纲》,为下一阶段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七月事件”和斗争新方针

此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执行沙皇政府的政策,对外继续参战,对内压制革命,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4月和6月革命群众先后举行示威游行,提出“打倒战争”“打倒临时政府”的口号;7月初,彼得格勒几十万工人和士兵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的和平示威。临时政府一面进行暴力镇压,捣毁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办公机构和《真理报》编辑部,解除工人武装,大肆迫害布尔什维克和革命群众;一面把继续彼得格勒的革命部队调往前线。史称“七月事件”。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革命行动,完全封杀了和平革命的可能性,彻底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遭到全面排挤和打压。布尔什维克党被迫改变斗争方针,俄历10月10日,党中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列宁时期(1917.11—1924.1)

“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1917.11—1922.12)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获知消息后,开始将前线军队调回彼得格勒,在市区戒严,逮捕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俄历10月24日上午,布尔什维克党命令提前起义。25日(公历11月7日),彼得格勒苏维埃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当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8日凌晨攻克冬宫,起义胜利后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9日大会闭幕前,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临时工农政府宣告成立。

苏联

十月革命胜利

俄历11月3日,在各地革命力量的支援下,莫斯科起义队伍攻入克里姆林宫。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全俄革命胜利的基础。俄历11~12月间,北方、西方、西北、西南、罗马尼亚等战线的旧军队纷纷革命。城市革命的胜利也推动了农村的革命。从俄历1917年10月底到1918年3月,是列宁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时期”,从首都到其他大中城市,从城市到农村,随着绝大部分地区苏维埃政权是建立,“十月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1918年7月,全俄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新型的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

苏俄的外交突围

《和平法令》通过后,苏俄就决定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退出战争,并开始和德国和平谈判。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保、土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为建设红军和恢复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时机。随后,苏俄在反击国内外武装进攻的同时,确立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提出“同一切国家建立更持久更巩固的和平关系”。1920年底苏俄开始实行租让制,并选定英国作为租让制政策的突破口。1921年3月16日,《英苏贸易协定》签署,苏俄实现了外交突围。不久,德、挪、奥、意、瑞(典)等国也后与苏俄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国际反苏(俄)统一战线被打破。1922年4月10日,苏俄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性会议——热那亚会议,期间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开启了苏德10年友好合作的“拉巴洛时代”。到1925年,除美国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大国都同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苏俄倡导的和平共处政策取得成效。

与此同时,苏俄还努力建立“另外一种国际关系,这种关系使一切被压迫民族有可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为此苏俄宣布摒弃沙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奉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政策,成功解决了俄国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提高了苏俄的国际地位,推动了苏俄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保卫苏维埃(1918.3—1920.11)

早在1917年12月初,“十月革命”刚胜利不久,美、英、法三国就在巴黎召集专门会议,决定武装干涉苏俄,并分配了各国的任务。12月23日,英法两国缔结了关于在俄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协定,还制定了战略目标:分裂乌克兰、北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俄国的中亚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在这些地区扶植傀儡政权,用来对苏俄的中心地区组织军事干涉。

粉碎第一次武装进攻(1918.3—1919.12)

《布列斯特和约》刚签订,协约国就开始了对苏俄的进攻。1918年3月9日,英军首先从摩尔曼斯克登陆,拉开了武装干涉的序幕;法美等国紧随其后,并收罗当地旧军官和逃兵组成“志愿部队”;4月,日本从海参崴登陆,8月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港,扶植了尼古拉·柴可夫斯基的“俄国北方政府”。到1918年秋天,干涉军占领了整个远东地区。在南方,英军从伊朗侵入外高加索;德国则根据《布列斯特和约》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克里米亚、南高加索。苏俄国内拘押的奥匈战俘也在法国的支持下,于1918年5月发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暴乱。随着大批白卫军的加人,叛军队伍扩大至6万多人。他们大多装备精良,占领了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部地区,成立了反革命政权;邓尼金和阿列克谢也夫等沙皇军官也组织了4万人的“志愿军”,进攻苏维埃政权;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军也在德国支持下,进犯察里津和沃罗涅什。苏维埃国家3/4的土地都陷入了国内外敌人的占领或包围之中。

1918年初,苏维埃红军开始建立,10月已经发展到80万人;1918年夏,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俄国纳入战时轨道,以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此后,东线红军的五个军在加米涅夫率领下,解放了喀山和萨马拉,把叛军赶到乌拉尔地区;南线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8月和10月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对察里津(后称斯大林格勒)的进攻。11月德国投降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命令红军收复德军占领的领土。协约国也趁机集结了13万军队,同白卫军一起在俄国南部发动进攻。前沙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同时在鄂木斯克发动军事政变,自称是“俄国的最高执政者”。在协约国的军事援助下装备了25万军队,于1919年3月4日从乌拉尔山一带向西进攻,红军被迫后撤100多公里至伏尔加河流域;高加索的邓尼金、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也同时发起进攻。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大批党团员和工人加人红军,后方工人加倍劳动。莫斯科一喀山铁路机车编组站车库的党支部,发起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支援前线,列宁高度评价这是“伟大的创举”。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影响下,干涉军也发生了分化,1919年4月,塞斯托波尔的法国水兵义,反对武装干涉苏俄,协约国军队内部不稳,被迫大量撤军。

1919~1920年国内战争更加激烈。白卫军在协约国支持下发动了3次武装进攻。1919年春,红军兵力增加到150万。东线南路军在伏龙芝指挥下,于4月发起反攻,解放了乌法;7月,越过乌拉尔山区,解放了西伯利亚大部地区;1919年底,高尔察克被俘,全军溃败。反动武装第一次大规模进攻被粉碎。

粉碎第二次武装进攻(1919.7—1920.3)

此后,协约国加大了对邓尼金的援助,不但资助了更多的枪炮,还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1919年夏,邓尼金15万军队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10月13日,占领奥廖尔、逼近图拉、威胁莫斯科。列宁号召“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几万名党团员奔赴前线。在南方司令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斯大林指挥下,红军于10月中旬发动反攻,解放了奥廖尔、哈尔科夫、基辅;1920年初又解放察里津、罗斯托夫。邓尼金逃亡国外,其残部在弗兰格尔带领下逃到克里木半岛。在北线,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也于1919年5月发动进攻,占领杨堡,威胁彼得格勒,苏共从其他战线调来军队参战;8月底,尤登尼奇被赶到爱沙尼亚边境;10月中旬,邓尼金进攻莫斯科时,尤登尼奇也在英军坦克的掩护下,攻抵彼得格勒城下;21日,红军开始反攻;11月,尤登尼奇被击溃,逃到爱沙尼亚后被解除武装。1920年2~3月,红军解放了北方重镇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反动武装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失败。

粉碎第三次武装进攻(1920.4—1920.11)

紧接着,波兰军队和弗兰格尔的邓尼金残部又在协约国支持下,组织了第三次进攻。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侵入乌克兰;5月6日,攻陷基辅;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红军西方面军牵制敌军、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指挥骑兵突破波军防线,6月2日收复基辅、7月收复明斯克和维尔纽斯、随即进入波兰,8月进逼华沙;协约国加大支持波军反攻,红军受挫,被迫后撤;直到10月底才结束战争,红军也得以全力对付弗兰格尔。弗兰格尔的进攻于1920年6月从克里木发起,共集结了15万军队;7月占领乌克兰南部,逼近顿巴斯;8月,红军强渡第聂伯河,占领卡霍夫卡;8~10月,弗兰格尔投入精锐部队、坦克、大炮,多次猛攻卡霍夫卡;红军在伏龙芝的领导下,再次建立了南方战线,最终在11月解放了克里木半岛,歼灭了弗兰格尔的军队。

新经济政策

到1920年底,红军赢得了国内战争的完全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与苏俄共存的局面开始形成。但是战时的政策还在沿用,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反革命分子趁机煽动农民叛乱,工农联盟濒于破裂。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战时的余粮收集制,完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1924年全部实行货币税,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方;在工业方面,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一定限度的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并以租让和租借等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为过渡时期的生产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打下基础;在分配制度方面,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大大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苏联的建立(1922.12.30)

1917年11月~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在俄罗斯各地纷纷建立。在西部,1917年12月12日,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乌克兰第一届苏维埃政府。1918年1月27日,在乌克兰全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彼得格勒十月起义胜利后,明斯克苏维埃随后宣布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政权;在高加索,1918年3月,巴库苏维埃通过决议,指出“必须把巴库变为建立南高加索苏维埃政权的根据地”,随后粉碎了木沙瓦特派的反革命叛乱,成立了巴库公社;在中亚,1917年10月28日,塔什干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人武装起义,于10月31日取得胜利,成立了图尔克斯坦苏维埃政府。根据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俄罗斯联邦共有13个苏维埃自治社会主义共和国,6个自治省、10个民族边区。

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外国帝国主义就开始对新生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发动武装进攻,国内残存的反革命势力趁机发动发动武装叛乱,致使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维埃共和国面临被颠覆的危险。战争开始时,各苏维埃共和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但缺少统一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军需供应机构,不利于共同作战。

反侵略统一战线(1919—1921)

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提出,急需加强各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和经济联盟。5月,俄共(布)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统一的指示草案》,指出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是统一红军的指挥,集中管理各苏维埃共和国的一切力量和资源,集中调度全部军事供给机构和铁路运输;军队指挥和军队供给必须全部归中央统一集中领导,与之相抵触的指令统统撤销。1919年6月1日,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通过指令,联合俄罗斯、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统一的作战指挥部,和各国的经济、铁路、财政、劳动机关。各兄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军事政治联盟开始形成。

随后,各苏维埃共和国统一了货币制度、邮电和海关管理。1920年~1921年初,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各苏维埃共和国陆续签订了军事和经济联盟条约。各苏维埃共和国反侵略的统一战线得以建立,为建立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外交合作和联盟(1922.2)

1921~1922年,为了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各苏维埃共和国决定实行外交力量整合,组成统一的外交代表团参加全欧经济代表会议。1922年2月22日,由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发起,召开了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布恰拉、花刺子模、远东等9个共和国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代表各苏维埃共和国参加全欧会议的议定书》,决定授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代表其他8个苏维埃共和国参加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同有关国家签署、履行相关的条约和协议。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外交合作和联盟由此建立。

几年来,各苏维埃共和国的联合不但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反动武装,还突破了资本主义的外交封锁,赢得了外交的主动和胜利。建立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已经水到渠成了。各苏维埃共和国都希望从军事、经济、外交联合进一步发展到政治联合,即建立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于是,依照列宁关于建立统一联邦制国家的思想原则,制定的联合方案就得到了各苏维埃共和国的拥护。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2年12月30日,各苏维埃共和国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苏联宣告成立,包括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4个苏维埃民族共和国。后来不断增加到15个:

1924~1936年,根据苏联政府的民族划界政策,在俄罗斯联邦管辖的中亚地区先后成立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哈萨克、吉尔吉斯5个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主权共和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南高加索联邦被划分成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3个主权共和国,并加人苏联;1940年3月,苏联政府将俄罗斯联邦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加盟共和国;1939年8~9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附加一项秘密议定书,把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划分为苏联势力范围,1940年6月苏军进驻。8月强行将三国改组为苏维埃共和国并入苏联。

在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塔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共和国境内,还设立有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自治地区等民族区域自治实体。苏联的建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一页,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内容。

斯大林时期(1924.1—1953.3)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这时,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苏共领导人,对于“苏联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和争论,斯大林先后同托洛茨基、布哈林展开了两场大论战,持续了约5年。

苏联

斯大林

苏共论战

托洛茨基坚持“工农敌对冲突论”和“世界经济分工论”,认为俄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高涨,只有欧洲几个主要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才有可能。托洛茨基坚持“不断革命论”,主张只有西方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后对俄国实行直接的援助,苏联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认为一国无产阶级依靠自身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奠定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再通过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成一个整体经济,农业服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内部条件,苏联可以依靠自己实现;而世界上各种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解放运动,全世界无产者对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使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也获得了建成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到1927年,这场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以斯大林的胜利而结束。

这时,粮食收购危机导致布哈林与斯大林之间的分歧加重。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延续了列宁晚年的思想,坚持新经济政策。他认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在工农业关系上,他批判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和“贡税论”,反对通过剥夺农民积累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的方针,主张通过扩大农村市场的办法解决工业化资金积累问题;1928年,斯大林为应对粮食收购危机,采取了强制收购粮食,强制集体化,遭到了布哈林的反对——他主张通过提高粮价的办法协调市场比例以摆脱危机。已经掌握领导权的斯大林给布哈林扣上了“富农代理人”“右倾投降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帽子,布哈林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止,斯大林又一次取得了论战的胜利。在论战的同时,斯大林也逐步提出了一些发展工业和农业的思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5年12月的联共(布)十四大上,苏共提出了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认为,工业化就是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采取高速度赶超的战略;但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积累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方法,只能靠节约实现社会主义的内部积累。为此,斯大林提出了“贡税论”,即利用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获得工业化资金。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人口激增,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26年后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作出了尽快进行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形成了若干综合发展的经济区,不仅改造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基地,还加强了东部地区的建设,大大优化了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到1939年,全国基本上完成了扫盲,“二五”计划期间培养中、高等专业人才,均为“一五”期间的2倍多。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德军深入1000多公里、占领15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战后能够迅速恢复,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至关重要。

但是,苏联工业化道路是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下,依靠本国的力量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的,因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二是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轻工产品和农产品的供应不足,城市只得实行票证供应,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被大大降低。农业集体化也出现了诸如要求过急、强迫命令、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对富农不给出路、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

二战前的外交

而在同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面临新的战争威胁。1933年12月12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苏联政府随后提出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一揽子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一,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同愿意维护和平的国家建交或复交;第二,加人国联;第三,同法国一道致力于缔结东方公约;第四,努力缔结双边互助条约。由于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最终未能建立。

1938年9月,英、法不顾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同盟关系,在未征求苏联意见的情况下,与德、意法西斯一起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开始警惕英、法通过牺牲小国,达到鼓励德国进攻苏联的企图。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上对此进行了抨击,表示苏联要尽量避免落入英法等国让苏联卷入冲突的企图。此后苏联一面与英法谈判,一面与德国接触。英、法抱着对德国的幻想,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止战条件;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到1939年8月几乎满足了苏联关于互不侵犯、划分东欧、帮助改善苏日关系等所有要求,这促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23日签署。签约后第9天,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全面战争爆发。

第四次瓜分波兰

德国开始军事行动后,苏联随即按照此前和德国的秘密约定,于1939年9月17日以波兰境内少数民族遭迫害为借口,从东面进入波兰;9月22日,苏德两国划定了占领波兰的分界线;9月28日,两国又对分界线进行了修正:德国获得更多的波兰领土,苏联则吞并立陶宛作为补偿。波兰就这样第四次被瓜分了。英法虽然对德国失去了信任,拒绝承认东欧的现状。但是也担心出面干涉会激化局势,更不敢同时激怒苏德两国,从而被迫卷入一场耗费巨大的持久战。于是只在口头上坚持德国必须从波兰撤军。

在以后的几个月当中,战局并没有升级,双方在西线转入平静的对峙,历史上称之为“假战争”。不过双方都加紧了宣传战,以占据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苏联表面上忠实于苏德条约,命令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停止攻击希特勒。此后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后,法国共产党也只能按照苏联的指令,宣称“战争是帝国主义的狗咬狗”,号召法国人民抵制战争。这样的结果正好配合了德国的宣传,德国在战争中一直向占领国人民灌输“抵抗无用”的论调。

建立西线缓冲带

苏联对德国一直没有放松戒备,尤其是德军在波兰的行动更让苏联惊惧。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进行战争准备,苏联计划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与德国之间的缓冲带。9月底和10月初,苏联代表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3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这3国的海军基地交给苏联使用,并允许苏联在它们的领土上驻军,以此换得苏联的“保护”。接着,苏联又向北面的芬兰提出同样的要求,但是遭到拒绝。苏联决定用武力实现自己的目的。

1939年11月30日,苏军发动了对芬兰的进攻。12月14日,国联宣布开除苏联的成员国资格,接着英法两国宣称要派兵援助芬兰。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严守中立,不允许交战双方的援兵过境。英法就势作罢,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把苏联推向德国阵营。这时正好进入严寒隆冬,交通和补给的困难使苏军进展缓慢而伤亡惨重,这使芬兰得以顶住苏联红军2个月的猛烈进攻。然而再往后,没有外援的芬兰很快面临崩溃。对斯大林来说,出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接下来对付德国,所以必须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使100万红军脱离战场。1940年3月12日,苏联接受了芬兰的投降:苏联得到卡累里阿地峡,和在汉科半岛一个海军基地30年的租借权。苏芬战争使整个西方不得不重新审视苏军的实力,也极大地影响了希特勒的战争计划。

远东绥靖政策

亚洲,苏联对日也执行了绥靖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宣布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还拒不配合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解决东北事变;并于1932年初允许日本关东军使用中东铁路;直到1935年5月中蒙边境的苏军遭到日军挑衅后,才开始秘密援华;为了避免与日本的正面冲突,还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时声明:“苏联政府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则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条约签订后对华秘密援助也不断减少到趋于停滞。

苏联卫国战争

入侵苏联,是德国早已拟定的“巴巴罗莎计划”,希特勒为了这个计划集中了约400万军队、3300辆坦克、5000架飞机。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全线出击,对苏联不宣而战。

战争初期

第一天,德国空军袭击苏联机场,摧毁了1200架飞机。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后,大量猝不及防又失去指挥联络的苏军被分割包围,损失惨重。到9月底,苏军被击毙或俘虏250万人,1400辆坦克被毁。面对德国强大的军事,苏联广大军民拒绝投降,在苏联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顽强的抵抗。

德军在向苏联腹地深入推进后,距离本土的供应线更加遥远,燃料等给养日益短缺;到了秋季苏联的雨季来临,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全都陷入了泥泞,不仅重炮等辎重需要马队拖拽,就连步兵们也很难正常行军。根据一位德国将军的描述:所有车辆的轮子都深陷入泥浆中,每门重炮都需要多匹马组成的马队拖拽前行,步兵们也在泥泞里踉跄地滑行。很快苏联又提前进入冬季,德军冬装没有准备又无法及时供应,大量士兵被冻伤;由于缺乏防冻措施,枪炮和坦克也无法正常开启。在列宁格勒,城内的军民虽然面对轰炸、饥饿、疾病、伤亡,仍然坚持抵抗。德军从9月就完成包围后,就一直被苏军抵挡在城外。而苏联的后备力量正开始不断跟进,德军对苏闪击战计划宣告破产。

莫斯科会战

1941年10月,希特实施了“台风”计划,数百万德军在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团的带领下,从三面包抄莫斯科。朱可夫指挥红军在莫斯科近郊以西建立防线,顶住了德军第4集团军的正面强攻,一直到寒冬来临。1941年12月6日,苏联红军开始对城郊的德军发动反攻,德军落败被迫后退。这次战役的胜利是苏军自战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战略性胜利,也是希特勒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受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德军被消灭了30个精锐师,德军“战无不胜”的神话随之破灭。苏联全国上下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必胜的信心空前高涨。

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失败后,将战略攻击重点放到了苏联南部。德军的目标看起来是夺取高加索的石油等资源,但斯大林分析后认为,德军1942年的目的就是从南面对莫斯科形成包围,并力图当年结束对苏战争。在德军集结到斯大林格勒后,斯大林就意识到,这将是影响整个战局的战役,所以高度关注战场态势。就在斯大林格勒处于极度危险、苏军处于完全守势的情况下,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策划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防守反击战略。他们的战略思想是在防守中拖垮敌人、部署和配备苏军的各种有生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反攻。11月23日,苏军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33万多德军的包围,切断了被困德军的“空中走廊”,多次打退德军的突围和邻近德军的救援。到1943年2月2日苏军取得完全胜利时,德军共损失150万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战场开始进入战略反攻。

战略反攻

紧接着,苏军又取得了列宁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到1944年底,苏军几乎解放了全部国土,并攻入芬、波、罗、保、南、匈等国,希特勒的东欧盟国被迫退出战争。1945年2月,苏军和英美联军从东西两面攻入德国;4月29日,苏军进入柏林,次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翌日出兵歼击中国东北的70万关东军。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美英的合作与冲突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苏、美、英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战后三国又共同主导构建了国际新秩序一一雅尔塔体系。不过这个体系也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战后不久,“伊朗事件”和“希土问题”发生,使美、苏矛盾日益深化。1946年2月,美国提出对苏联的“遏制”理论;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斯大林强硬反击;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国情咨文,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帷幕。为了实施“遏制战略”,稳定和复兴欧洲,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抨击该计划会帮助美国“干涉另一些国家的内部事务”。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在欧洲建立了“遏制共产主义”的防线;1949年1月,杜鲁门提出外交政策的“四点行动原则”,在亚、非、拉喷洒“对共产主义最强烈的消毒剂”。

苏联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展开了反击。1947年9月,苏、波、匈、捷、罗、保、南、法、意等9国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与东欧各国缔结经济协定,构筑苏联和东欧的内部市场体系。1949年1月,苏、保、罗、匈、捷、波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两大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式形成。随着冷战的加剧,美苏关系日趋紧张。1948年6月,西方抛出的“伦敦建议”,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美国甚至在英国部署原子弹。危机后随着柏林一分为二,德国也被分裂。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弹,给苏联造成了极大震动,斯大林决心加快核武器的研制。1949年9月23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1953年8月14日,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56年,绰号“七重奏”的洲际核导弹研制成功。苏联成为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核大国。

赫鲁晓夫时期(1953.9—1964.10)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终年74岁。6日,赫鲁晓夫开始主管苏共中央日常工作。此时,斯大林模式自30年代形成以来,经过多年的运转,消极的后果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管理体制上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上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盛行。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了政治经济改革:批判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调整农业政策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同时,赫鲁晓夫还开始尝试突破某些理论禁区,这为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比较充分的舆论准备。

苏联

赫鲁晓夫

管理体制改革

1953-1956年,赫鲁晓夫针对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将原国家计委改组为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委员会,专门负责国家长期经济计划;新建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短期经济计划;把原属部长会议的某些权限下放给部和地方;扩大企业在计划工作、物资分配、劳动资金等方面的自主权;减少企业的计划指标;精简管理机构,裁减行政管理人员。各部和主管部门半数以下的总局、局、处被撤销,几十万名行政管理人员被裁减,15000多个企业被下放到地方,国家计划指标减少了2/3。

1956年2月14~25日,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赫鲁晓夫的总结报告标志着苏共内外纲领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联的国际形”。提出了赫鲁晓夫国际战略基础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重大理论问题;第二部分是“苏联的国内状况”。赫鲁晓夫重申了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速开垦荒地的方针,同时突出强调要加强苏维埃国家的社会主义法制;第三部分是“党”。赫鲁晓夫集中批判了“个人崇拜”问题,表示要恢复和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原则。25日,大会闭幕前通过了《关于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

1957年,赫鲁晓夫加大步伐,对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改组”,改此前按部门为按地区管理。撤销了中央和共和国的大多数部,在105个地区组建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把原属中央的行政管理、物资分配、计划制定权移交给相应的行政区经济委员会;改组并撤销了23个中央和共和国的部、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在原来的工业部中,只保留了航空、造船、无线电、化工、中型机器制造、运输建筑6个部;在全国组建了110多个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行使原中央和地方部的权力。这次改组,完全改变了工业管理中传统的以部门为基础的垂直式领导。中央权力大大缩小,地方权力大大扩大。

同时,原属中央的企业也下放给加盟共和国和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原加盟共和国的许多企业则下放到经济行政区和地方苏维埃。1957年,苏联共有约20万个生产企业,改组后几乎全部都转到地方手中,由中央直接领导的企业所剩无几。随着经济管理的重心已由中央转到了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计划制定特别是短期计划的制定权也移交地方。负责短期经济计划的国家经委也被撤销,国家长期规划委员会重新改组为国家计委,统管全国长短期计划的综合规划。新改组的国家计委不再是部长会议的职能机构,只相当于一个研究机构。1959年以后,国家计委的职能进一步缩小,只负责15~20年的长期经济计划,和5~7年的国民经济控制数字,年度计划则由地方和企业根据中央的长期控制数字自行制定。

赫鲁晓夫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虽然有许多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在实践中,只是简单地把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却没有改变以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结果使中央基本失去了对全国经济的宏观控制。到了1959年,在全苏工业总产值中,中央工业已下降至6%,各地国民经济委员会所辖工业则上升至72%;国家支配的物资也由原来的6000多种降到1100多种。随着地方主义的膨胀,各地区的生产和科研体系纷纷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由于中央掌控力的削弱,各地区间的经济活动也更难协调,这些最终造成了经济的倒退:1956-1960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到10.4%,到1963年又降到8.1%,大部分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外交困境

在对外关系方面,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1949年建立后,又于1954年接纳联邦德国加入。苏联在外交照会遭到拒绝后,于1955年5月签订了《华沙条约》。随着北约、华约的形成,两大阵营开始陷入军事对抗。随着对抗的加剧,苏联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日益明显,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和分化不断。1948年6月,南斯拉夫由于坚持独立自主被开除出“情报局”,苏南关系持续恶化;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爆发;1968年1月,捷克的“布拉格之春”遭到苏联打压;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的打压导致中苏两党决裂,苏联在中苏边境屯兵并挑起冲突。以苏联为首的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

苏联

1968年“布拉格之春”

面对美国,赫鲁晓夫多次要求改善关系均遭拒绝,于是以柏林问题施压,结果引发1961年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最后以苏联妥协收场。1962年,苏联为了反击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在古巴部署核武器威胁美国,引发古巴导弹危机,最后仍以美国占上风结束。在这个背景下,苏美之间在1959年发生了著名的“厨房辩论”,赫鲁晓夫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就居民的生活水平问题产生争论,引申出赫鲁晓夫苏美“和平竞赛”的主张,苏美之间的军事竞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0—1982.11)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党和政府新的领导。由于经济上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勃列日涅夫上台不到一年即宣布决定在全国推行“新经济体制”。目的是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经济效率;手段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等。1965年9月下旬,苏共中央决定从1966年起逐步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即“新经济体制”改革。

“新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首先取消了赫鲁晓夫的块块管理方式,恢复以部门为基础的垂直领导原则。60年代末,苏联共恢复了全联盟工业部和建筑部21个、联盟兼共和国部18个,部门总数目超过了赫晓夫革前的数目。同时也注意兼顾地方利益,适当给予一定的权利。在计划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财产财务管理等方面,赋予企业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比如,减少国家了下达的计划指标数,原来约30个减少到9个;企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计划和合同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接受订货;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制定机构编制、薪酬和奖励制度、招聘和解聘;可以出租出售闲置的设备、仪器、工具等物资;提高企业利润的提留比例。还通过调整批发价格,加强信贷,实行生产基金自费制度、企业固定缴款制度等,提高了经济杠杆的作用。1979年,勃列日涅夫继续完善经济体制,加强计划工作和基本建设的管理,提出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以五年计划为主的计划体系;建立以定额净产值指标为核心的新的指标体系;把投资重点转向企业改建和技术改造;实行建筑项目竣工投产一次结算的制度;再次调整了工业品的批发价格。

苏联

勃列日涅夫

对美战略的调整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日趋衰落苏联迅速发展。美国先后提出“尼克松主义”“三原则”“新的和平战略”,以及美、苏、(西)欧、日、中5大权力中心并存的理论,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1972年,中美共同发表“上海公报”,美国得以从越南战争中抽身;北约各国也于1974年6月签署了《大西洋宣言》。

苏联

尼克松访华

与“尼克松主义”相呼应,苏联提出了“缓和”主张。1969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华约布达佩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欧洲缓和”,提议建立包括华约和北约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6月,又提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1970年苏共二十四大上,勃列日涅夫再提出六点“和平纲领”,宣称把“缓和”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此后,勃列日涅夫进一步提出“缓和物质化”,即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宣称“缓和政策”是“长远的战略方针”。苏联“缓和”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相似,以“和平”为旗号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扩展势力范围,争取尽量多的优势。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双方签署《苏美联合公报》等9个文件。在尼克松任内,美苏共进行了3次首脑会晤,签订了22个条约或协定,就欧洲安全、裁军、限核、经济技术合作等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1973年7月,美、欧与苏联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签署了《赫尔辛基宣言》,东西方开始从对抗走向合作。

70年代末,苏联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取得了对美的战略优势,开始推行全球进攻战略。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打破战略均势;在亚非拉不断发动攻势包抄和孤立欧洲,尤其是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1981年1月里根上台后开始对苏强硬,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和人权外交压制苏联。

老人治国时期(1982.11—1985.3)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染病后去世。12日,安德罗波夫当选为总书记。上台伊始,安德罗波夫严厉整肃贪污受贿和裙带关系;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强调劳动纪律;并着手改革经济体制。结果勃列日涅夫后期的昏聩局面得到明显改观。然而由于病重,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辞世,享年70岁。2月13日,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他比安德罗波夫还年长3岁,重病缠身也缺乏魄力。他当政期间,苏联高层领导集团几乎没有变动和建树。1985年3月10日,契尔年科病逝,终年74岁。次日,比契尔年科年轻20岁的戈尔巴乔夫就任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12)

改革和外交“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正处于危机边缘。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已陷入停顿,社会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末奉行的全球进攻战略遭到全面反击、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面临被拖垮的危险、阿富汗战争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在苏共1985年的“四月全会“上提出经济改革的任务,并在干部问题上作了一系列调整,但是改革并没有明晰的蓝图。1989年,苏联又提出“关于经济健康化的七年计划”,但在如何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问题上缺乏共识,改革方案一变再变使经济形势更加恶化。戈尔巴乔夫认为症结是旧的政治体制,于是将改革重点匆忙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结果导致政局动荡、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从1986年底开始,“阿拉木图事件”、纳卡冲突、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先后爆发,民族分离主义日益严峻。

苏联

戈尔巴乔夫的著作

在国内改革的同时,戈尔巴乔夫对外提出了外交“新思维”,试图调整外交政策改善外部环境。“新思维”的核心思想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基本目标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国内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发挥对世界的主导性影响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实现的具体方式是以对话代替对抗、以收缩代替扩张、以退让代替争夺。但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末期,基本上以苏联单方面收缩退让为主,苏联的内政也受到西方的干预和制约。在东欧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后,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迅速衰落,再也无法独立影响国际局势。

东欧剧变与华约解散

1989年1月,老布什入主白宫后立即组织审议对苏政策,初步形成了“超越遏制”战略。美国政府向苏东国家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号召美国各大垄断集团向苏东投资;同时又协同其他西方国家对苏东施加政治影响和舆论攻势。随着苏联加速崩溃,1990年8月,布什提出以建立“世界新秩序”为目标的新的全球战略。

随着苏联影响力的下降和美欧战略的调整,1989年6月,东欧剧变首先在波、匈发生;年底(东)德、捷、保、罗掀起第二次冲击波,最后席卷巴尔干。苏联的衰落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是促成剧变最重要的外部因素。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不久,北约和华约22国首脑签署了常规裁军条约和互不侵犯联合声明,苏联在中欧的常规优势完全丧失。1990年11月,欧、美34个国家签署了《新欧洲巴黎宪章》。

苏联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两德统一后全部进入了北约,华约也开始走向解体。1990年,匈、捷、波等先后表示要退出华约。1991年3月25日,在东欧各国的强烈要求下,苏联召开6国外长和防长会议决定解散华约。7月1日,解散华约的议定书正式签署,东西方军事对峙宣告结束,以苏美争霸为中心的世界两极格局从根本上开始动摇。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

1991年春,苏联党和国家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新联盟条约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1990年底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并且有选择地使用苏联的法律和中央的政策,国家的实权已经转到各加盟共和国手里。戈尔巴乔夫开始考虑在中央联盟与地方共和国之间重新分配权力,也就是签订新联盟条约。新条约的讨论从1991年春天就开始了。戈尔巴乔夫在条约签订的过程中完全被动,即使是决定各个条款的主动权也在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手中。

条约草案1991年8月15日公布,并宣布将于8月20日正式签署。根据草案的内容,新联盟条约将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更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新“苏联”国家的国体是主权的联邦制民主国家。苏联高层有人认为,这“会导致联盟瓦解”。他们担心,苏联瓦解后,经济、财政、军队,还有其他的所有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都将崩溃,苏联文化将陷入衰落,民族关系将陷于紧张。为了阻止苏联解体,呼吁社会警惕,他们决定采取行动。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也就是新联盟条约签署的前一天,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度假。为了阻止新条约的签订,挽救苏联的国家形式和统一苏联政府,8位高层领导人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些人几乎包括了戈尔巴乔夫的整个班子。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7)之规定,苏联总统全权交给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苏联的某些地区将从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时间4时起,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委员会随即发布了16条命令,主要内容有:立即撤销所有违反苏联宪法和法律的权力机构、管理机构、军事化组织,今后凡是与苏联法律相抵触的权力机关与管理机关的法律和决定一律无效,对舆论工具实行监督等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宣布,将于1991年8月26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非常大会。戈尔巴乔夫则被软禁,无法与外界联系。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立刻致电各国政府及联合国秘书长,通报苏联目前的状况,并声明说,采取这些措施是不得已的。目的是为了使苏联经济避免崩溃,防止国家出现大规模冲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告苏联人民书》中说苏联正面临致命的危险——极端主义势力正试图消灭苏联、瓦解国家、夺取政权,整个国家已经失控。因此,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必须对伟大的苏联国家负责,应该带领国家“走出危机”。但是,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告苏联人民书》并没有在莫斯科和全国各地产生所期望的反应。

叶利钦立即声明,这是一场“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呼吁市民和工人起来反对这场“政变”。亚纳耶夫在8月20日宣布叶利钦的命令无效。叶利钦迅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取得联系,苏联外长科济列夫则在外游说美、法等国首脑,不要承认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叶利钦站在苏军装甲车上号召莫斯科民众起来反对这场“政变”。莫斯科民众强烈反对宵禁和军事行动,世界各国政府也谴责国家紧急状态委员。这些给紧急状态委员会造成了强大压力,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亚纳耶夫、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等飞往克里米亚,向戈尔巴乔夫请罪,但当即被捕。

苏共解散

1991年8月21日,最高苏维埃两院主席在克里姆林宫召开联合会议,宣布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组织,颁布的一切命令无效,并以违宪罪控告其成员;苏共中央书记处也发表声明,反对建立专制性的政府;苏联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解除紧急状态和宵禁,解除对出版物的限制;8月22日,叶利钦发表公开讲话,宣布“‘苏联领导人’的反宪法行径已经破产,法律又一次获胜。”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后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他已经重新控制了政权,并赞扬叶利钦在这场事件中发挥的杰出作用;苏共中央书记处也于同日发表声明,要求追究共产党员参加者的违宪罪。

“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成了英雄,苏共则被叶利钦称为罪魁祸首,反对和报复苏共成了主流思潮。苏共被宣布为非法,苏共财产被没收,苏共党员受到歧视、排斥、打击。叶利钦不仅当着戈尔巴乔夫的面签署了停止苏共在俄罗斯境内的所有活动的命令,而且迫使戈尔巴乔夫任命他的支持者们接替被撤职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的职位。8月23日,戈尔巴乔夫指责苏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委员会没有公开谴责政变。他不仅宣布自己退党,还以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宣布苏共自行解散。苏共正式宣告解散。“八一九”事件发起者的初衷是为了制止苏联解体,却直接导致了苏共的消亡,还进一步加快了苏联的解体。

8月25日,二战的苏联英雄、原苏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因为不能接受苏共瓦解的现实自杀。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内一边是反共势力的迅速高涨,一边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迅速膨胀。叶利钦迅速接管了中央联盟在俄罗斯境内的许多重要部门,代行联盟的权力。同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大肆宣扬俄罗斯在制止“八一九”事件中的巨大作用,说“莫斯科挽救了俄罗斯,俄罗斯挽救了全国、全世界”。叶利钦这种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严重不安。1991年9月2日,苏联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重要结果是建议全体愿意参加联盟的共和国签订主权国家联盟条约。但这个新的联盟将取消苏联最高苏维埃,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合法的立法机构。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90%的人赞同乌克兰独立。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在白俄罗斯签署了签署《明斯克协议》(也称《别洛韦日协议》),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告“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存在。”三国领导人在是给美国总统布什打电话之后,才通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戈尔巴乔夫马上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未来何去何从应该由各主权国家和各国人民共同决定,这三个国家的领导人无权决定。并警告说这种行为会使苏联陷入无政府状态,并加剧苏联社会的混乱。但是戈尔巴乔夫的声明在苏联并没有引起反响。

1991年12月12~13日,中亚5国首脑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会议,决定以创始国的身份加入独联体;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会议上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建立独联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解散,苏联的安理会席位将由俄罗斯继承。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布电视讲话,宣布他辞去苏联总统职务。但实际苏联已不复存在了,他此时唯一可做的,就是把控制核按钮的权力交给叶利钦。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退出历史舞台。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加速了世界多极化格局。

苏联

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降落

苏联解体之后

编辑

独立后的俄罗斯

俄罗斯独立之初,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难题,于1992年初开始推行“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的改革;并试图建立西欧式的民主政体;外交上向西方“一边倒”,试图融入西方获得更多援助,在东欧撤军、波罗的海问题等方面与西欧积极合作。1993年,俄美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主动放弃了俄美战略平衡。还切断了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联系,放弃对第三世界反霸权斗争的支持。但是,俄罗斯的预期并没有达成。1992~1995年,西方承诺的援助到位的不足一半,俄罗斯的经济也没有出现好转;1993年北约开始东扩。1996年普里马科夫出任外长后,俄罗斯开始转向“多极化外交”。俄罗斯首先谋求与法德建立特殊伙伴关系,三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并形成共识。在1997年10月欧洲委员会首脑会议期间,叶利钦提出欧洲自己管理自己的“大欧洲”思想,以及三国领导人年度会商的建议,得到法德赞同;在亚太,俄罗斯分别与中、越、朝加强或修复关系,普里马科夫还提出建立“俄中印三角战略联盟”的构想;在中东,普里马科夫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联系,主动介入区域问题;在中东欧和拉美,俄罗斯也加强了外交投入;在波黑和科索沃问题上,俄罗斯则对美国和北约予以反击。

2000年5月7日,普京当选俄罗斯第三届总统后,改变此前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的外交立场,主张在努力解决国内重大棘手问题的同时,根据自身实力实行东西平衡、欧亚并重的外交政策。

其他加盟共和国

1992年俄罗斯改革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紧跟着放开物价,推行全面私有化计划;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渐进的改革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阿塞拜疆于1994出台了“稳定纲要”;亚美尼亚也从1995年3月1日起实施“私有化纲要”。

经过连续数年的改革,各国的传统经济关系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市场经济要素逐步取代计划经济要素,新的生产关系正替代以国有制为主导的传统生产关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1996年报告的统计材料显示:到1996年中,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私有化成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占40%。在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进展较快,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等国次之,而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和高加索国家因国内政局持续不稳,战乱频繁,经济尚未有明显起色。

独联体

独联体成立后,各国从一开始对其定位就有分歧。由于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都希望“以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多的好处”,致使许多已被通过的有关一体化的文件,如《建立经济联盟条约》《黑海政策协定》《成立自由贸易区协定》等都成为一纸空文,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空间和防卫体系,对外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因而被戏称是崇尚奥林匹克原则——“参与是主要的,目标是次要的”。

各国在失望之余纷纷依据地缘位置或关系深浅,结成不同形式的小联盟或签署新的一体化协定。例如,哈、乌(乌兹别克)、吉、塔“中亚四国联盟”,俄、白、哈、吉、塔“五国海关联盟”,“俄白联盟”,格、乌(乌克兰)、阿、摩“四国联盟”,俄、乌(乌兹别克)、塔“三国政治联盟”等。据俄《独立报》1999年4月16日报道,格、阿、乌(乌克兰)“三国军事共同体”已初具规模;1999年4月24日,格、阿、乌(乌克兰)、乌(乌兹别克)、摩成立名为“古阿姆”的五国联盟。另外,一些成员国还参加了独联体之外的一些组织。如哈、阿、吉、乌(乌兹别克斯坦)、塔、土六国均为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哈、阿、吉、乌(乌兹别克)、土五国还是土耳其倡导的突厥语国家首脑会议成员;俄、阿、乌(乌克兰)是黑海经济合作组织的核心国家。

历史贡献和不足

编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的诞生

1883年9月,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创建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1895年,列宁把首都20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明斯克召开;1903年7~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后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通过了列宁领导制定的党纲,产生了以“布尔什维克”为主的中央机关,这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苏联

普列汉诺夫

对东、西方革命的思考

19世纪晚期的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革命的新起点。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洲资产阶级渐渐复兴,无产阶级革命陷人了“停滞发展”的阶段。列宁认为20世纪的“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了”,当权的“资产阶级甘愿干一切野蛮、残暴和罪恶的勾当”。为了解决市场和原料产地问题,它们在全球展开了争夺霸权的斗争。

而落后国家的革命已成为主流,亚洲跑到了世界革命的最前列。除了波斯、印度、土耳其和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外,菲律宾、越南、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发生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列宁赞扬亚洲的觉醒说:“当机会主义者刚在拼命赞美“社会和平’,拼命鼓吹在“民主制度’下可以避免风暴的时候,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泉源已在亚洲涌现出来了。继俄国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列宁还肯定了亚洲各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向上发展”的、“相信未来”的、“能够代表真诚的、战斗的、彻底的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与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一起起来“代替这些活活地腐朽了的资产阶级”。

苏联

列宁

革命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20世纪前后,列宁对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重新研究分析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在俄国“十月革命”中成功实践了“一国胜利”的理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苏俄建立后,列宁提出首先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准备和进行革命战争的思想,为推动世界革命进行准备。为了促进各国共产党更好地开展革命斗争,列宁领导创建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存在的24年间,帮助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党,领导了各国反对资本主义和法西斯的斗争,也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战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创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世界革命长期性的理论

十月革命前,列宁已经开始思索世界革命的基本任务、目标战略和策略。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世界革命条件已经成熟,各国应掀起本国革命的高潮,“为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去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能力估计不足,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估计过高,因而在规定革命目标时,也难免过激、过高、过快。

1920年,列宁开始认识到“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革命并没有以这样快的速度获得成功”,而是“缓慢得多”。关于过于乐观的危险,列宁1921年明确指出:“断定欧洲在短期内会用扎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来援助我们,那简直是疯了。”1923年,列宁在他的最后几篇文章中,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世界革命进程的长期性问题。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的历史

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四个联合组织,是十月革命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从1919年建立到1943年解散这24年间,共产国际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各国革命的发展。共产国际是依据高度集中的组织原则建立的,这种组织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际共运当时的发展水平,保证了共产国际的世界共产党性质和自身的巩固,促进和保护了各国党的建立和成长,协调了各国无产阶级的统一行动。但是,这种组织制度也有不少弊端。第一,它要求各国党执行统一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一些党脱离了本国实际,在革命斗争中遭到损害。第二,高度集中的组织体制,还意味着组织成分上的整齐划一,导致了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倾向。第三,导致了各国党独立自主权利的削弱和丧失。第四,压抑了国际内部民主、平等的气氛,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多样化发展。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急需同美、英等国加强合作,而共产国际也难以适应各国复杂的斗争形势。1943年6月8日,在斯大林的建议下,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最后一次会议决定,自6月10日起撤销共产国际所属的一切机构。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苏俄和平建设时期,在总结此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1921年3月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25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26年起相继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1936年完成了苏联工农业的技术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在此过程中,围绕着“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争论。斯大林坚持、捍卫、发展了列宁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但违背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

反法西斯阵线和雅尔塔体系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战前,英法和苏联在互相猜疑中同时采取了“以绥靖换和平”的政策,为德国发动战争创造了条件,他们自己也先后遭到法西斯的侵略。法国沦陷后,英、美先后调整立场反对法西斯,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先后与苏联展开合作;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的发表,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雅尔塔体系

二战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重建战后国际秩序是盟国一直考虑的问题。

1941年8月,英美联合签署了大西洋宪章》,提出了重建未来世界的八项原则;1942年1月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从法律上确认了这些原则;1943年10月,苏、英、美外长举行莫斯科会议,会后苏、美、英、中发表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决定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组织;1943年11月美、英、中签署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稍后的苏、美、英德黑兰会议,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4年8~10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形成了联合国宪章的雏形;10月,丘吉尔与斯大林达成的巴尔干势力范围划分的“百分比协定”,构成了雅尔塔体系的重要内容;1945年2月,苏、美、英雅尔塔会议,总结调整了之前的问题,为战后世界格局确定了基本框架和精神原则;1945年4月,48国参加的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成为雅尔塔体系的支柱;1945年7月,苏、英、美波茨坦会议,勾勒了欧洲政治格局和苏美关系格局;1947年2月,由苏、美、英、法外长拟定的《五国和约》在巴黎签订,标志着战后欧洲国际新秩序的确立;1951年9月,美国一手操持的《对日和约》在旧金山签字,除苏、波、捷之外的48国与会,这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形成。

苏联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相比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具有历史进步性。首先,它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其次,它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然而,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为首的大国斗争和妥协后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主义色彩,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最终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自然地理

编辑

领土

苏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约有2240万平方公里,其中25%的领土在欧洲,近75%的领土在亚洲。南北长5000公里,东西宽则不到一半。

苏联国境线达6万公里以上,其中4.3万公里为海岸线,1.7万多公里为陆地边境。毗邻的国家有12个:西部是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部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朝鲜。苏联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的12个海域。

地形

苏联几乎具有地球表面的一切地貌,丰富的地形地貌促进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小麦、黑麦、燕麦、大麦、亚麻、大麻,向日葵、甜菜的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从叶尼塞河往西是绵延数千公里的平原和低地、东部为高原和山岳。高加索山坡陡峰峭、乌拉尔山经过儿百万年已变得坡缓谷平、东部山脉较低、中亚的天山顶部终年积雪。苏联按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苏联

苏联地形

叶尼塞河以西除南部为山区外,其余为平原和低地。这些平原被绵延2000多公里的乌拉尔山分成两半: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为西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低地。东欧平原西南起于喀尔巴阡山,南至克里米亚山和高加索山,东至乌拉尔山。叶尼塞河以东几乎全是山地。南方是科彼特山脉、帕米尔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高峰有共产主义峰(7495米)、胜利峰(7439米)、列宁峰(7134米),共产主义峰不远是世界最大的冰川之一费德琴柯冰川,长70多公里。贝加尔湖往东是西伯利亚高原,往东南是萨彦岭、外兴安岭、上扬斯克山脉。远东太平洋沿岸也有几条山脉。堪察加半岛有欧亚最高的火山,其中活动最频繁的是海拔4750米的克柳切夫火山,270年来大喷发已达500多次;堪察加还有许多间歇性温泉,和苏联第一批地热发电站。

地质

东欧平原

东欧平原在地质构造上是俄罗斯地台的一部分,远在太古界后期就已成为陆地。这个坚硬的褶皱基底,从寒武纪以后曾不止一次地受到海侵。西北部除科拉半岛和卡累利是前寒武纪结晶岩层,其他地区地面都是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的岩层,东北部地面是二迭系岩层,中部地面有中生界岩层,南部地面有第三系和第四系岩层。俄罗斯平原东南缘是里海低地区,第四纪时还是里海的底部,地貌单调平坦。

东欧平原的前寒武系褶皱基底,具有各种金属矿藏。顿巴斯石炭系沉积中有丰富的煤。平原东北部的伯朝拉煤团也是石炭系煤层。乌拉尔山以西有二迭系和石炭系的油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还有天然气。

西西伯利亚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形成于西西伯利亚年轻地台,从中、新生代以来,海西褶皱基底上堆积了巨厚的具有水平层理的沉积物盖层,因此地形平坦。由于西西伯利亚只经历一次真正的大陆冰川期而且分布小、活动少、时间早,所以冰碛层较薄较少,这些因素都也有利于平坦地表的形成。

西西伯利亚广大平坦的地形,对本区自然综合体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本区典型纬度气候带、植被、土壤、动物、平原型的河流、广布的湖泊、森林沼泽带,都由此形成。

中西伯利亚高原区

中西伯利亚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前寒武纪西伯利亚地台构成了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基础,几次褶皱运动造就了东北西伯利亚和南西伯利亚的壮观山带。北西伯利亚低地主要是一个冰沼平原,有许多古冰川的冰碛物。贝兰加山脉属低山丘陵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

本区在大地构造方面基本属于太平洋边缘中、新生代褶皱山带,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喷发岩形成的山原和高原,构在锡霍特山、千岛群岛和堪察加半岛等地都有广泛分布。远东南部平原低地较多,与山地相间分布。北部冻土分布较广。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区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合称称中亚平原区,在地质构造上主要属于海西构造带,哈萨克丘陵属于海西褶皱地区,土兰平原是海西运动构造基底形成的年轻地台。土兰平原又称土兰低地,是一个辽阔的冲积平原,许多地面低于海平面。介于里海和阿姆河之间的卡拉库姆沙漠,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克齐尔库姆沙漠,是中亚的两大沙漠。本区河网稀疏,故少流水侵蚀地貌。

水文

苏联有将近300条河流,总长度达960万公里。叶尼寨河、勒拿河、鄂毕河、阿穆尔河4条河流的总长度达4000多公里。苏联最长的河流为鄂毕河,长5410公里。苏联欧洲部分最长的河流为伏尔加河,长3530公里。水量最大的是叶尼塞河,年平均流量为178万立方米/秒。大部分河流处平原地带,坡度不大,水流平缓,滩地广阔。

苏联有280多万个湖泊,总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99.2%的湖泊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4个;其中贝加尔湖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1620米,集中了苏联淡水总量的80%以上。

苏联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的12个海域,以及里海和咸海2个内海。国境线的2/3为海岸线,领海面积为1070万平方公里。

气候

苏联南北宽4500公里,东西长11000公里,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全国冷暖季节分明。苏联的欧洲部分夏季温暖漫长,冬季也不太冷:7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4度,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20度;东西伯利亚的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68度,乌兹别克的最高温度为摄氏47度。

苏联的湿度适宜,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资源

苏联叶尼塞河以东中高纬度地区的山岭和高原,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针叶林为主。

苏联的湖泊总蓄水量达2.72万立方公里,其中贝加尔湖蓄水量达2.3万立方公里,占总量的85%,集中了球表淡水的20%。各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水产、矿产、油气、旅游资源。

苏联拥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苏联的煤炭、天然气、铁、锰、石棉、多金属矿、各种农业化学原料和其他一些重要矿藏均居世界首位。

行政区划

编辑

苏联的行政区划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129个边疆区或州。1936年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3个加盟共和国。1940后还存在过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并入俄罗斯联邦,改名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后,加盟共和国总数也由16个回到15个。

1991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区划形成了复杂的层叠结构:联邦—联邦,加盟共和国中—自治共和国,边疆区/州中—民族自治区。

苏联

苏联疆域和行政区划

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的人口和面积(1982年1月1日)

苏联/

加盟共和国

首都

面积

(万km²)

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苏联

莫斯科

2240.2

26884

12.1

俄罗斯联邦

莫斯科

1707.5

14001

8.2

乌克兰

基辅

60.3

5030

83.3

白俄罗斯

明斯克

20.7

974

46.9

乌兹别克

塔什干

44.7

1659

37.1

哈萨克

阿拉木图

271.7

1525

5.6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6.9

510

73.2

阿塞拜疆

巴库

8.6

630

72.8

立陶宛

维尔纽斯

6.5

347

53.3

摩尔达维亚

基希涅夫

3.3

402

119.4

拉脱维亚

里加

6.3

255

40.1

吉尔吉斯

伏龙芝

19.8

372

18.8

塔吉克

杜尚别

14.3

411

28.8

亚美尼亚

埃里温

2.9

316

106.4

土库曼

阿什哈巴德

48.8

297

6.1

爱沙尼亚

塔林

4.5

149

33.2

国家象征

编辑

国旗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和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劳动者手的五指,也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苏联

苏联国旗

国徽

苏联国徽为椭圆形。国徽的中心是一轮红日的万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镰刀和铁锤的图案;镰刀和铁锤的含义与国旗同,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着人类光明的未来;地球的上方是一颗五角星;红日、地球、五角星组成的主体图案周围环绕这15束麦穗,麦穗上缠绕着15条飘带,飘带上分别用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苏联

苏联国徽

国歌

1918年1月,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继续沿用。1944年经斯大林拍板,以《牢不可破的联盟》作为新的国歌。赫鲁晓夫上台后批判个人崇拜,《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歌词被弃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修改过的国歌,剔除了个人崇拜的成分。

政治和经济

编辑

政治

宪法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国体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由15个享有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

政党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共产党为唯一的执政党,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该党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1912年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后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5 年改名为苏联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1952再改称苏联共产党。该党的中央机关报是《真理报》,中央机关刊物是《共产党人》。

最高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姓名

任期

备注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Ле́нин)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Иосиф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Сталин)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1922年4月,在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1941年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自1946年起改称部长会议主席)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Георгий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Маленков)

1953年3月6日―1953年9月6日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的继任者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1964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由于政变被迫下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Леони́дИльи́чБре́жнев)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8日改称总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Ю́рий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Андро́пов)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Константи́нУсти́новичЧерне́нко‎)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МихаилСергеевичГорбачёв)

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

苏共中央总书记,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3月14日~1991年12月25日任苏联总统

首都

苏联和俄罗斯联邦的首都均为莫斯科。据1981年1月1日的统计,其人口为820万人,面积为878.8平方公里。莫斯科的名胜古迹有:克里姆林宫、红场、列宁墓等。

主要城市

1982年1月1日苏联大城市中,居民在50万以上的有49个,其中100万以上的城市有21个,其中:莫斯科为820万;列宁格勒为470万;基辅为220万;塔什干为190万;哈尔科夫为150万;高尔基为140万;明斯克、诺沃西比尔斯克为130万;古比雪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为120万;第聂伯罗彼特罗夫斯克、埃里温、喀山、第比利斯为110万;阿拉木图、巴库、顿涅茨克、奥得萨、鄂木斯克、彼尔姆、乌发、切利亚宾斯克为100万。

经济

综述

1925年后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下,依靠本国的力量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的。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增长,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有计划地形成了综合发展的经济区。除了改造和发展原有的工业基地外,还加强了东部地区的建设,大大优化了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到1939年,全国基本上完成了扫盲,“二五”计划期间培养中、高等专业人才,均为“一五”期间的2倍多。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德军深入1000多公里、占领15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战后能够迅速恢复,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至关重要。

但是,苏联工业化道路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一是工农产品的剪刀差,造成农产品十分廉价,工业品十分昂贵,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二是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轻工产品和农产品的供应不足,城市只能实行票证供应,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被大大降低。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农业集体化也走过一些弯路。例如,要求过急、强迫命令、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过火行为;对富农不给出路;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赫鲁晓夫于1957年开始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建立起对各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协调机制,导致地方主义迅速膨胀:到了1959年,中央工业的产值在全苏工业产值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6%,地方工业的占比达到22%,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所辖工业产值的占比则上升到72%。各地区生产和科研体系的重复建设,还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和混乱,最后造成了经济的倒退:1956-1960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到10.4%,到1963年又降到8.1%,大部分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总的来说,导致这次改革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下放计划职能的同时没有改变以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又未能及时有效地遏制地方主义的扩大化,从而弱化了国家对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

1966年苏联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央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对全国的人财物力的协调、对经济发展关键节点和战略问题的解决都得到加强;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苏联国民收人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都比美国高出一倍;钢铁、石油、化肥等重要工业品产出的增幅跃居世界首位;军事工业的投入也迅速增长:1969年,苏联率先部署了反弹道导弹系统,还发展远洋海军挑战美国的海上霸主地位;1961~1975年,苏联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为8%,几乎高出美国一倍;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达1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首位。到1972年,转入新体制的工业企业已达87%,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4%;苏联国民经济的素质和增速都明显提升。在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但是仍然有一些重大的问题在改革中未得到解决:一是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偏重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二是在经济决策上集中过多,对企业控制过死;三是在管理经济的方法上,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四是在经济形式上,忽视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再加上改革不配套、不彻底,致使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从70年代开始呈现不断递减的态势。到70年代后半期就开始丧失了对美国的经济优势。

工业

1925年12月的联共(布)十四大后,为了贯彻工业化战略,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计划体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1928~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斯大林把机器制造比作工业的心脏,所以二战前工业发展的重点是机器制造业部门;以机器制造业为中心,带动了钢铁工业、燃料动力工业的发展;与国防相关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也非常发达。但是工业发展不平衡,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则相对落后。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37年,苏联完成了重工业的建立,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造;苏联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苏联工业生产水平在世界排名由一战前的第5升至第2位,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占比由一战前的10%升至26%。

二战后苏联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以电子计算技术和空间科学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以具有特种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的人造材料和合成材料为标志的新型化学材料;以掌握、生产、利用原子能为标志的新能源。为了在工业中体现科技进步的基本方向,适应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从50年代末开始,苏联越来越明确地把机器制造业、化学和石化工业、电力特别是核电作为技术进步的重点部门。到80年代,苏联已经建立了部门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机器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较强,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工业基础雄厚,化学和石化工业部门也有了一定发展。尤其是石油开采量到1985年已达到8.5130亿吨,相对于二战后增长了15倍左右。苏联的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也日益加深,其收入与苏联外汇收入占比最高一度达到54.4%。随着世界油价的走低,苏联只得提高出口量来弥补外汇收入的下降。1980年苏联石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为19.5%,1990年仍然维持在18%。

农业

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作出了尽快进行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随后规定了各类地区完成的期限;并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具和种子,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从组织、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巩固和发展。通过农业集体化,苏联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1932年“一五”计划结束时,全国基本消灭了失业,国民收入由1913年约210亿卢布增加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人民总消费水平提高了100%。到第二两个五年计划结束前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合作社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所有制关系的改变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城乡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整个社会主要由工人阶级、集体农庄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在苏联已经基本确立。这为全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创造了前提。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战后,苏联的农业政策在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忽视农业逐步转变为重视农业;从高度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向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方向发展;从农业的单一发展开始转向农工综合体各部门的综合发展;农业生产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渐转向集约化经营。苏联农业因此有了较大发展。农业的技术装备程度、农产品产量、农民的生活水平都了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受到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抗灾能力差、生产效率低、农产品生产极不稳定,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农业依然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975年苏联开始成为粮食净进口国,除了粮食,肉奶油糖等也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80年代,苏联虽然投入较大,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业相对落后的状况不会根本改变。

商业

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发展了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集体农庄商业三种经济成份的国营商业,在国内商业方面居主导地位。对外贸易方面实行商品进出口许可制度,完全实行国家垄断和计划。20世纪80年代主要进口粮食和食品,90年代包括石油开采设备等机械设备进口总额的比重有了较大增幅。

苏联的对外贸易数额在战后都很少,后来陆续增加,70年代增长最快。1950年苏联仅同42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贸易额为29.2亿卢布;1960年增加到79个国家,外贸额上升为101亿卢布;1970年贸易额又增至221亿卢布;1982年已同143个国家有贸易经济关系,其中同11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经济、工业合作协定,当年外贸总额为1196亿卢布。战前苏联外贸额在世界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为1.5%,占第16位,1947年占第15位,80年代占世界外贸总额的4%,居第8位。战后苏联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始终是经互会国家,其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最小。

金融

1921年10月7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由苏联国家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这是苏联唯一的货币发行、信贷、结算、出纳中心。苏联货币单位为卢布,1卢布=100戈比,1961年1月1日苏联规定1卢布含纯金0.987412克。苏联的流通货币有:国家银行券面额分别为100、50、25、10卢布;纸币面额分别为5、3、1卢布;硬币面额分别为1卢布,50、20、15、·10、5、3、2、1戈比。外币与卢布的兑换率按货币含金量与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卢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1973年2月12日为74.61:100,1987年1月1日为67:100。

海港

黑海和亚速海海港有:奥德萨,伊里切夫斯克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日丹诺夫、诺沃罗西斯克、图亚普谢,波提、巴统;里海海港有:巴库、马哈奇卡拉、克拉斯诺沃茨克;波罗的海海港有:列宁格勒、维堡、塔林、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克来彼达、加里宁格勒;北方海港有: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北德文斯克、坎达拉克沙、迪克森、季克西、奥涅加、梅津、伯朝拉;远东海港有:纳霍德卡、东方、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瓦尼诺、霍尔姆斯克、科尔萨科夫、纳格耶沃、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乌斯季堪察加茨克。

交通和运输

编辑

苏联运输系统的大规模建设基本上是从国家工业化时期开始的。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建成了土西铁路、阿克摩棱斯克-卡拉干达铁路、卡尔达雷-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铁路,开始修建白海-波罗的海运河。50年代,对铁路运输进行了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包括铁路的电气化,安装新型信号、集中、闭塞设备,采用大型机车和大型货车等。同时欧洲部分的内河航道也得到较大的改善,为组成统一的内河深水系统打下了基础。60年代后,苏联在新建和改造铁路的同时,加快了硬面公路、海港、空港、管道运输的建设。60~70年代间,建成10万公里输气管道、5.64万公里输油管道、30多万公里硬路面公路、开通60多条国际航线、铁路电气化里程增至2.86万公里。

60年代以来,苏联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了包括铁路、内河、海洋、汽车、管道、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在内的运输系统。1982年铁路长度为14.33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几十年来,铁路运输在整个货物运输周转量中的比重虽然逐渐下降,但始终占主导地位:1982年约占48.7%;在旅客周转量中占37%。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铁路,形成了以莫斯科、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稠密铁路网。亚洲地区仅有2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干线及一些支线。

随着石油工业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天然气管道运输迅猛发展。石油和石油产品管道运输在整个运输业货物周转量中的比重已居第一位,1982年约占18.4%。输油管道长约7.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约14.4万公里。前苏联向东欧国家原油、天然气都采用管道运输。

前苏联有漫长的海岸线,但缺少暧海和不冻港,北冰洋沿岸冬季岸冰宽度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北海航线平均每年通航期仅70~90天。海运在各种运输中居第三位,1982年约占11.7%。1990年商船总吨位为1600万吨以上,约3500艘。苏联不仅注重发展商船队的规模,同时也注意发展各类商船,如货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矿石船、集装箱船、大型客轮等。主要对外贸易港是: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塔林、里加,东方港等。

人口和民族

编辑

苏联总人口1982年7月1日为2.7亿,仅次于中印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男性1.26亿占比46.8%)、女性1.43亿占比53.2%。人口平均密度为12.1人/km²,其中欧洲部分为34人/km²,各共和国和地区差别很大。1981年苏联的就业人员共11400万人,其中工业部门8400万人,占比73.7%;农庄庄员1220万人,占比10.7%。1982年城镇居民为17170万人,占比64%;农村居民9710万人,占比36%。

苏联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民族占51%,乌克兰人占15%,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还有楚瓦什族、达格斯坦族、巴什基尔族、波兰族、芬兰族、拉普族、蒙古族、库尔德族等。

社会

编辑

教育

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1983年苏联教育经费为339亿卢布,在国民收入的占比为6.3%,1984年苏联共有13.8万个学前教育机构,职业技术学校7624所。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于1934年全面实现。1925年起,在高等学校开始设立研究生部,1934年正式建立学位和学衔制度。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直接管理32所高校中,综合大学3所,经济院校4所,法律院校1所,外语师范学院1所,其余22所为工程技术院校。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

科技

1934年,苏联科学家帕维尔·切伦科夫发现,运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穿过液体或半透明物体时发光。这个被称为"切伦科夫辐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中。约飞是苏联第一位研究半导体的科学家,他对半导体、热电效应等领域的研究,对苏联物理学和工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在1918年倡导建立的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是苏联物理学的摇篮和约飞学派的诞生地。约飞学派中的谢苗诺夫、朗道、卡皮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约飞学派在理论研究方面,特别是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1962年朗道因液态氦的基本理论获诺贝尔奖、1978年卡皮查因低温物理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也获得诺贝尔奖。库尔恰托夫是苏联原子武器计划的领导人。1942年,他领导的莫斯科第二核武器研究室成立;1949年苏联第一枚原子弹研制成功,约飞学派也参加了研制工作;1953年苏联爆炸第一枚热核炸弹;在库尔恰托夫的领导下苏联还发展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事业。

科罗廖夫是苏联航空领域的主要负责人,在他的开拓和引领下,苏联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诸多里程碑式纪录: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站、第一次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等等,包括第一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第一名实现太空行走,等等。1957年10月4日,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P-7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航行、绕地飞行一周并平安返回地球,首次完成了人类的“太空梦”。人类的脚步终于迈入了太空;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太空站,这是2001年坠毁以前人类最大的飞行器;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苏联航空技术达到巅峰。

体育

1929年,苏共中央委员会作出《体育运动决议》,建议增强国家集权领导。1930年4月1日组建全苏体育委员会,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体育技能,让运动员达到国际水平的成绩。1930年,苏联运动员开始登上国际体育竞技舞台,在许多体育项目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甚至打破了世界纪录。30年代中期,国家创办了6所体育学院及25所中等专业学校,对苏联体育运动技术指标的提高做了大量工作。1935~1936年,苏联成立了志愿体育协会系统。

40年代末期,国家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定位出现了几次短暂的调整,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国家的统一管理与扶持。1948年,苏共中央委员会颁布《关于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事业委员会执行党和政府指示,发展国家群众体育运动,提高苏联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决议。1951年5月7日成立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1952~1988年夏季奥运会,苏联代表团总成绩6次第一名、3次第二名;1956~1988年冬季奥运会,苏联代表团总成绩7次第一名、2次第二名。1977年宪法通过后,体育的管理结构发生变化,最高管理机构是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运动得到重视,体育运动的管理水平与比赛成绩得到提高,“必须成为第一名”成了所有管理机构的战略目标。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得到普及与推广,最好的运动员受到人民的尊敬。

1987年2月,苏联颁布了《完善工会体育运动管理措施的决议》,成立了全苏志愿体育运动协会。1987年,实施了更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学校及奥林匹克后备青少年专业学校条例,用以高质量地改善体育人才的储备。1989年夏,制定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及联盟共和国体育运动法》。但由于缺乏独立核算和财政拨款,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学校等数量锐减,体育设施、体育器等方面的建设资金投入逐渐减少。

医疗卫生

苏联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健制度。自1920年以来,苏联医疗体系的公共化和集中化,使其在传染病预防、流行病控制、基础医疗服务、免疫接种、妇幼健康等方面成效显著。流动医疗服务制度是苏联医疗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流动医疗体系的骨干是综合医院和助理医疗机构,它们占所有流动服务站的40%。1987年,苏联有2000多家综合性医院,综合性医院既有成人也有儿童的医疗部门。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必须在所在地综合医院登记,以便接受流动的医疗服务。苏联有1/3的人口在农村居住,助理医师门诊部是主要的流动性医疗机构。然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费用严重不足,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护人员服务和业务水平低,无论是人民的健康水平还是医疗服务都进展缓慢。

苏联医疗卫生实行严格的中央控制,中央卫生部拥有卫生领域的决策权,控制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对医疗资金实行高度集中化的管理。中央卫生部主要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将资金分配到15个联邦,各联邦的卫生部必须接受中央部门的管理,执行符合中央部门设定的预算及制度标准。地方卫生委员会协调配合各地的医疗活动,分配医疗资金,是资金从联邦政府分流到地方医疗机构的中间人。中央卫生部门关于医疗资源、医疗设备、医生收入等方面的规定,只能根据中央政府的法令定期做出修正,区域和地方不得调整。医疗预算在中央预算的占比,从1970年的6%下降到1986年的4.3%,再缓慢上升到1989年的5.1%。政府直接用于医疗的支出只占整个支出预算的5%。1988年之前,医院使用了大部分医疗支出费用,医疗合作社只使了其中的0.5%。1988年略有平衡,总支出的78%分配到医院,剩余的11%用于流动医疗服务站,2%用于紧急医疗服务,9%用于公共卫生活动。

苏联医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各联邦分配不均;苏联的护士、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十分匮乏。改革后的医生团队,主治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数目增加了,牙医、治疗肺结核病的医生、公共卫生的医生数量却减少了;苏联医疗投入计划的重点强调数量而不是质量,更谈不上合理配置。1989年,中央卫生部直接分配了全国80%的医疗支出,余下的20%医疗费用则由国营企业承担。除了国防部开办的医疗机构等极少数医院外,铁路交通部门等国营企业的医院,经营费用和工资都受到卫生部门的严格限制。苏联的医院系统划分为区域总医院和地方各级医院,地方医院包括市中心医院、乡村医院、地方社区医院等。区域医院拥有最高级的设备,也是培训中心。

苏联人民的健康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男性平均寿命下降、婴儿死亡率上升,反映了医疗服务的衰退迹象。尽管20世纪80年代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整体上还是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生活习惯欠佳,环境污染严重;医疗服务体系不能及时修复和完善;医院资源使用不合理;财政资金支持不足;中央对资金使用过度限制;中央投资更多地关注数量,忽视质量;医生的知识水平、医疗技术、工资水平低,缺乏改进医疗质量的动力。

新闻传播出版

苏联领导集团对新闻和出版非常重视。20世纪80年代分管宣传和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有数名苏共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主管部门除了宣传部外,还有国际宣传部,分别主管国内和国际宣传工作。主管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是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主管出版发行的是国家出版、印刷和书籍发行委员会。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的新闻和出版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的广播和电视已相当普及,对外广播的平均播音量占世界首位,报纸和刊物的种类和发行量进一步扩大。

通讯社

苏联的通讯社有两个:塔斯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新闻社以民间身份,它们各有重点,互相配合。

塔斯社除总社外,在国内还有各加盟共和国的通讯社和塔斯社的分社、记者站,向国内约4000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提供消息;在国外约100个国家设有分社,每天用俄、英、法、西、德、阿拉伯6种文字对国外约320家用户发稿。新闻社名义上是由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会中央理事会、知识协会等社会团体举办的。这种非官方的身份使它能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宣传和开展业务。总社也在莫斯科,在各加盟共和国、各主要经济区、国外7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记者站,以56种语言向100多个国家发稿。该社的电视新闻部还同外国电影公司合作,拍摄有关苏联的电视影片;有时也为外国常驻莫斯科的记者组织采访活动和同他们举行座谈,以便宣传苏联。

广播和电视

苏联的国家的广播和电视台包括:中央国内广播电台(也称全苏广播电台)、中央对外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中央国内广播电台每天播放8套节目,每昼夜的播音量约160个小时。各地方的广播电台另有自己的节目安排。苏联还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有线广播网,线路总长度达200万公里左右。中央对外广播电台按国家和地区用77种外语播音,每昼夜的播音量在240小时以上。苏联的电视播送网由中央、各加盟共和国、州、边疆区、城市的电视台组成。除中央电视台外,各地还有130个电视中心。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已有85%的居民能收看到电视节目,设在莫斯科的奥斯坦基诺电视技术中心当时是欧洲最大的。

报纸和刊物

苏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个广泛的报纸网,用57种民族文字和10种外文出版约8000种报纸,日发行量为1.7亿多份。包括综合性报纸和大量的专业报纸。苏共中央机关报为《真理报》,另外还有《苏维埃俄罗斯报》《经济报》《社会主义工业报》《农村生活报》《苏维埃文化报》,帮助宣传和推行中央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的报纸是《消息报》。

苏联用46种民族文字和20种外文出版5000多种刊物,年发行量约三十亿份。苏共中央除理论性的机关刊物是《共产党人》,另外有中央刊物《党的生活》《政治自学》《鼓动员》。

书籍出版

苏联有200多家出版社、3200多家印刷厂,用89种民族语文和64种外文,每年出版8.5万种书籍和小册子,总发行量约19亿册。据统计,1918~1978年,苏联共出版300多万种书籍和小册子,总发行量为500多亿册。

文化

编辑

文学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诞生了一种新的革命文学一一苏联文学。苏联文学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方法真实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苏联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从十月革命到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17~1934)为初期,此后至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1934~1954)为中期,随后至苏联解体(1954~1991)为当代文学时期。苏联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初期苏联文学

国内战争和20年代,各种文艺思潮涌现,文艺流派纷呈。有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意象派等10多个流派和团体。为了彻底纠正各流派的门户偏见和宗派习气,俄共在1925年发表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对当时文学的健康发展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1932年4月,联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组成单一的苏联作家协会。1934年8月17日~9月1日,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选举高尔基为第一任主席。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判的基本原则。苏联文学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初期的辉煌。高尔基曾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剧本,《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仇敌》(1906)等。《母亲》是高尔基从1902年开始构思,1906年写成的巨著,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由自发到自觉、由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发展历程。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1922年底后为苏联)涌现了马雅可夫斯基、别德内依、勃洛克、叶赛宁、吉洪洛夫、伊萨科夫斯基等新老诗人,代表作品有:勃洛克的《十二个》(1918),是第一首献给十月革命的长诗;别德内依的《大街》《1922年),是纪念十月革命五周时唱的颂歌;叶赛宁的《伟大的进军》(1924)、《同志》(1917)、《宇宙的鼓手》(1918);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1925)、《好!》(1927)。长诗《列宁》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政治抒情诗。长诗《好!》是十月革命胜利10周年时,马雅可夫斯基写的“纲领性”长诗。

20年代初小说也逐步繁荣。代表作品有: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1924)、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这是三部反映产党员光辉形象的长篇巨著,被视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反映国民经济恢复、表现工人阶级劳动热情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作品有如革拉特珂夫的《水泥》(1925)、卡达耶夫的《时间呀,前进!》(1932);反映农业集体化的作品有,肖洛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描写新人成长的作品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历史小说有阿·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1929~1945);史诗性巨著有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在人间》(1914)、《我的大学》(1922),《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特写《列宁》等。

中期苏联文学

40年代,以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文学最为突出。著名的有:穆萨·嘉里尔的《莫阿比特狱中诗抄》、列别杰夫—库马奇的《神圣的战争》、苏尔科夫的《勇士之歌》、吉洪诺夫的长诗《基诺夫和我们在一起》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华西里·焦尔金》等。小说有: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1944)、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1942)、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1942)、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1945)等。戏剧创作中最著名的是1942年柯涅楚克的《前线》、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列昂诺夫的《侵略》。《日日夜夜》是西蒙诺夫的中篇小说,描写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景象。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卫国战争的艺术画卷。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被誉为“战士在前线生活的百科全书”。

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文学的基本题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战争题材;第二类是反映当前生活的劳动题材;第三类为历史题材和国际斗争题材。这一时期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重要作品有波列伏依《真正的人》(1946)、布宾诺夫的《白桦》(1947、1952)、爱伦堡的《暴风雨》(1947)、阿扎耶夫的《远离莫斯科的方》(1948)、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1952)、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1953)等;诗歌方面,有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路旁人家》(1946)、伊萨可夫斯基的《诗与歌》等。戏剧有列昂诺夫的《金车》(1946)、包廷戈《共同创造世界》;战后初期苏联文学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个人崇拜等致使其陷入僵化半僵化状态5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所克服。

这个时期苏联的戏剧主要有包戈廷的列宁三部曲:《带枪的人》(1937)、《克里姆林的钟声》(1940)、《悲壮的颂歌》《1958),成功地塑造了列宁在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初期、逝世前这三个时期的光辉形象。

当代苏联文学

50年代中期,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的诞生为标志,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苏联则称为“转折时期的文学”。这一文学思潮从反对“无冲突论”开始,以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处理战争、领袖和日常生活、道德方面的题材。爱伦堡的《解冻》(第一部1954;第二部1956),揭示了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官僚主义的恶果。苏联文学界公认的在这段转折时期关键的三部作品是:奥维奇金《区里的正常生活》(1952一1956)、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1953)(1957年获列宁文学奖)、肖洛霍夫的短篇名著《一个人的遭遇》(1957)。

70年代后,由于苏共文艺政策的调整,文学作品既注重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又深入揭示现实的弊端,如:特里丰诺夫的《滨河路公寓》;社会心理分析的方法越来越成为70年代苏联小说创作中突出的趋势,如:拉斯普京的《活着,要记住》、《告别马焦拉》(1976)、《火灾》(1985)等;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著名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则是一部有独特抒情风格的战争小说。

艺术

苏联产生了一批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中许多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例如,作家高尔基、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

在艺术方面,有构成主义与粗野主义两大代表性流派,它们彼此独立又彼此融合,构成了苏联美学。在十月革命成功之际,先锋艺术家们希望新的艺术形式能够摆脱艺术家的孤傲和贵族阶级的腐朽,并深入人民生活、体现工人阶级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随着苏联的成功,艺术家们发扬了这种非理性的架空的艺术风格,逐渐演化出具有苏联独创意味的构成主义。

军事和外交

编辑

军事

卫国战争后,苏联武装力量主要由陆、海军组成,最高领导是苏共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46年正式建立了陆、海、空3个独立军种;成立了独立的空降兵指挥部,辖空降兵、运输航空兵两大主要兵种。1948年,正式成立国土防空军,与其他军种并列。截至1979年,苏军总兵力达365.8万人,拥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156架远程轰炸机,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大型水面舰艇248艘,作战飞机8479架。

苏联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创始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国等国有驻军。在越南、古巴、亚非拉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有驻军、顾问或技术人员。1969年3月,在苏联的提议下,华约组织新成立了国防部长委员会和联合部队军事委员会,并组建了两支武装部队:联合武装部队、“一体化”部队。

1981年9月4日,苏军出动了十个以上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近卫坦克军,在波罗的海沿岸进行了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战术的演练。苏军首次出动由新式T80和T72组成的坦克军进行装甲冲击,辅以地地火箭营进行精确打击,掩护摩托化步兵前进;演习中还大量出现空降强击旅、OMG集群等多种新式战役建制、基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演习总共投入兵力超过五十万,在炫耀苏联强大武力的,也极大震慑了西方。

苏联

苏联“钢铁洪流”

外交

截至1991年底,苏联与15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加入了500多个国际组织。苏联的影响力主要在东欧、东亚、东南亚。冷战时期,大多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苏联操控。

建国初期的外交突围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一战结束后,苏俄确立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签署《英苏贸易协定》实现了外交突围;到1925年,除美国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大国都同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苏俄/苏联通过共产国际领导了各国反对资本主义和法西斯的斗争,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时期的外交调整

二战前,受英法绥靖政策影响,苏联也对德、日采取绥靖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相互协调和支援,最终了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三国还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和协议,主导构建了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也导致以美、苏两大阵营为主的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

冷战和美苏争霸

1949年1月,为了反击以美国为首的冷战攻势,苏联与东欧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东西方在经济上的对立;美国组建北约组织后,苏联也于1955年5月联合东欧国家组建华约组织,东西方开始陷入军事对抗;由于苏联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和分化不断,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已经无法领导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苏联对美基本上也是妥协为主,尤其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实力趋向均衡,苏联提出“缓和”主张,以“和平”为旗号大力发展军力进行扩张;70年代,美苏首脑3次会晤达成了一些共识,尤其是在欧洲安全、裁军、限核、经济技术合作等问题上。70年代末,苏联开始推行全球进攻战略,尤其是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

80年代初,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军变竞赛,并利用人权外交武器攻击苏联,苏联陷入困境;不久,戈尔巴乔夫提出外交“新思维”,开始收缩和退让,直至妥协和屈服,最终引发了东欧剧变,苏联也沦为“二流国家”;9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国家常规裁军条约,苏联在欧洲的优势彻底丧失;1991年,在东欧各国的强烈要求下,华约组织被解散,苏美争霸基本结束。

中苏关系

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即宣布承认新中国。次日中苏正式建交。1950年,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共同抵制日本及相关的侵略行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彼此协商、发展和巩固两国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等。1980年4月,条约期满后废止。从1950年到1957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基础工业设施建设,大大增强了中国重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能力,填补了一批生产技术领域的空白;帮助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技术基础,取得了建设大型现代化项目的初步经验。1954年10月,中苏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后,中国又同东欧各国分别签订了科学技术使用协定;到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从苏联和东欧各国获得了4000多项技术资料。从1950年2月开始,苏联先后与中国签订了10多项贷款协定,向中国长期低息贷款。同时,中国也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钨砂、铜、锦、橡胶等战略物资,作为苏联援建项目的部分补偿。

苏联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与中国发生冲突;苏联还于1960和1968年先后在中苏边境西段和东段先后挑起军事冲突,史称“中苏边界冲突”。两国一度处于核战边缘。

1969年10月,中苏开始边界会谈;1979年9月,双方会谈开始提升到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夫访华,这次中苏高层会晤,确立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新框架,也为后来中俄以及中国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苏联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谈

苏联与欧洲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希望维持战时大国合作体制,按照雅尔塔体制维护世界和平,利用美国的低息贷款恢复和发展经济。1947年6月,美国“马歇尔计划”会谈在巴黎举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也率团参加。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改变了对苏的战时合作政策,开始了“遏制”和“冷战”的政策。苏联也很快调整了对外政策:主动裁军并从中、捷、保、南、挪、朝等国撤军,加强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同东欧国家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并提供援助;面对美国在世界各地拼凑军事条约企图包围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美国核垄断,50年代初重新扩军至550万。这些都符合苏联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但是这一时期苏联对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的干预,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总路线,还频频出访西欧和北美;1959年赫鲁晓夫访同美国,同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会谈后再宣扬所谓“戴维营精神”,追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赫鲁晓夫同时加强了对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控制。苏联虽然承认之前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上存在错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错误,强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联的利益,否则就加以处置。比如1956干预波兰、匈牙利,1961年同阿尔巴尼亚断交。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以“缓和”为掩护,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大规模扩充军备,在东欧和本土欧洲部分集中了3/5的地面部队和3/4以上空中力量,3/4以上的中程导弹也针对西欧。还以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为名,加强对东欧的控制。比如1968年8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占领。

戈尔巴乔夫时期抛弃了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对东欧全面放松直至失去了控制和影响。

苏联与亚非拉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遏制”和“冷战”的政策,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巩固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确保本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为苏联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此相适应,苏联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主动裁军并从中、捷、保、南、挪、朝等国撤军;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支持亚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给予了一定的援助,比如埃及人民反对英、法以侵略的斗争、古巴人民的反美斗争等等。但是,苏联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幌子下,加紧向这些国家渗透,企图把这些国家纳入到苏联外交政策的范围,服从于苏联的国家利益。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形成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从中东、非洲侧翼包抄欧洲,以亚洲太平洋为争夺的战略要地。1969年6月提出了“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加紧对第三世界的扩张,未来称霸世界争夺战略要地。在南亚,苏联支持印度反华,在印巴冲突中偏祖印度,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企图控制阿富汗作为其南下的前沿阵地,进而直下印度洋,控制海上交通咽喉要道,威胁中东和迂回包抄欧洲。在东南亚,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从而取得越南的金兰湾军求基地。在非洲安哥拉内战中,支持“人运”,并支持古巴出兵安哥拉。在中东,苏联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手段,控制中东局势。在拉丁美洲,支持古巴插于尼加拉瓜,并在其他国家竭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时期,主张各社会主义国家彼此互相尊重,在完全自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自愿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都严格遵守和平共处原则,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也全面和缓。

其他

编辑

传统节日

苏联有8个主要的公立节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民族节日按节日的内容可划分为:农事节日、庆贺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和游乐节日。

苏联传统节日

日期

名称

附注

1月1日

新年

国际节日

2月23日

红军日

纪念1918年2月苏联红军建立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国际节日

4月12日

宇航日

庆祝1961年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

5月1~2日

国际劳动节

国际节日

5月9日

胜利节

庆祝纳粹德国投降和卫国战争胜利

10月7日

苏联宪法日

纪念1977年版宪法通过

11月7日

十月革命纪念日

纪念“十月革命”胜利

注释

编辑

展开[a]

俄文音译,意即多数派。

[b]

沙皇政府为了镇压这次罢工,由警察当局指使时在工人中还有一定影响的加邦牧师,通过他所建立的“俄国产业工人协会”及各大分会,诱骗工人和平列队前往冬官向沙皇呈递陈述请愿书。沙皇政府却调集了3万名士兵和1万名警察,准备武力镇压。

当时,布尔什维克已经识破了沙皇的阴谋,便派人劝阻工人,在《告彼得堡全体工人书》中指出:用一纸请愿书是得不到自由的,自由是要拿起武器来争取的。但是,当时不少工人对沙皇存在幻想,没有接受布尔什维克的劝阻。

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星期日,彼得堡工人和家属约15万人,列队前往冬官向沙皇请愿,向沙皇“乞求公道和保护”。但是,在冬宫前广场遭到沙皇军警的步枪扫射和骑兵冲杀,当场有1000人被打死,2000多人受伤,这一事件史称“流血星期日”。

[c]

根据和约,双方立即停战,结束战争状态。俄国军队全部复员;德国占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波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苏俄向德国支付60亿马克的赔款。该条约尽管对苏俄十分苛刻,但它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可贵的喘息时机,树立了一个“革命妥协”的光辉范例。1918年11月13日,在德国战败投降两天后,苏俄宣布废除这一“不幸的和约”。

[d]

即《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条约规定: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开展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偿战争损失的要求。《拉巴洛条约》标志着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反苏统一战线;为苏德两国进一步发展平等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e]

二战期间,为防止纳粹德国从伊朗获得石油,苏、英、美三国先后派军队进驻伊朗。1942年底,三国商定战争结束后半年内从伊朗最后撤出全部军队。1945年9月,三国确定最后撤军日期为1946年3月2日。日本投降后,英、美军队陆续撤出伊朗,苏军却无撤兵之意,并有把伊朗阿塞拜疆地区分裂出去的行动。苏伊争端引起美、英干预。1946年1月19日,美国支持伊朗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告,指责苏联干涉伊朗内政,要求苏军撤出伊朗。经美、英等国干预,1946年5月23日苏军撤出伊朗,苏联一无所获,美国却把势力渗入伊朗。

[f]

土、希两国原属英国的“势力范围”。由于英国的全面衰落,它已无力控制两国。苏联此时也想插手近东事务。1945年6月7日,苏联对土耳其提出了如下要求:归还卡尔斯和阿尔达汉;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建立苏联海军基地;同意对蒙特勒公约作重大修改。对此,土耳其政府立即拒绝,并向美国求援。1946年2月,美国趁机派海军前往东地中海,支持土耳其抵抗苏联。希腊战后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英国势力节节败退。为防苏联介入,美国利用经济援助逐步扩大在希腊的实力。1947年2月21日,英国出于防止苏联对希、土两国控制的考虑,照会美国政府,要求美国挑起全面援助希、土的担子,美国政府欣然接受。

[g]

乔治·凯南在电报中说,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他认为苏联“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遇到“强大的阻力”便会退却。这便是“遏制”的理论。尔后,凯南以“X先生”的笔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该文。美国政府对“遏制”理论极为重视,使其成为对苏联政策的指导方针。凯南也由此而成为“遏制之父”。

[h]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讲,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已经布下了一道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铁幕”后边的中欧、东欧国家受到苏联的高压控制,毫无民主、自由。共产主义对西方文化造成巨大威胁。为此,英、美应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来对付苏联的挑战”。“铁幕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i]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文中极力渲染“希土危机”,强调对希、土两国不能坐视不救,要求国会向两国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且此后还要向其他国家提供类似的援助,以阻止再发生类似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情况。杜鲁门强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各种企图将“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行动。这标志着遏制所谓“共产主义的扩张”正式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同时这也拉开了冷战的帷幕。

[j]

一是联合国;二是“马歇尔计划”;三是北大西洋联盟;四是“新的大胆的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新闻界称之为“第四点计划”。杜鲁门认为,该计划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受援国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好处,从而“参加到自由世界的行列中来”,以防止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蔓延。

[k]

情报局是“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的简称。1943年6月,第三国际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缺乏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有鉴于此,1945年铁托曾向斯大林提议,各国共产党之间应建立一个协商性的国际组织。斯大林表示可建立一个对各国党没有约束力的情报机构,但此事一放两年没有动静。1947年国际形势骤变,“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苏联对情报局的兴趣大增,认为它可以作为反击美国的一个重要武器。情报局自1947年9月到1956年4月,总共存在将近9年,其总部开始设在贝尔格莱德,后因苏南冲突及南斯拉夫被开除而迁往布拉格,出版的机关刊物为《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l]

1948年2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6国召开伦敦会议,于6月7日抛出了“伦敦建议”,提出合并西方三占区,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成立西德临时政府,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

[m]

苏联为了反击“伦敦建议”,1948年3月20日宣布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3月30日通知美方,从4月1日起对柏林与西占区之间的交通进行为期10天的管制,届时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美国人的证件、所有货运和私人行李以外的一切物品。同年6月21日,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23日又下令在柏林西占区实施同样改革。由此而爆发“柏林危机”。6月22日,苏联决定在苏占区和整个大柏林发行新币。6月24日起,苏联全面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电供煤。而美、英法实行反封锁,中断了东西占领区之间的贸易和交通,同时对柏林西占区实施空运。危机使双方损失惨重,仅西方对西柏林空运的费用即高达2.5亿美元。美、英、法、苏几经周折,于1949年5月4日达成协议,决定于5月12日取消一切交通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解除。

[n]

1956年10月底,匈牙利的亲苏势力下台,曾被迫害的纳吉组成新政府。纳吉要求撤走苏军、退出华约,并就此与苏方会谈。11月初,苏军再次出兵干预。政府采取对抗行动,苏军摧毁了匈方的抵抗。纳吉等要员躲入南斯拉夫大使馆,后为苏军逮捕并被处死。

[o]

60年代中后期,捷克斯洛伐克党内斗争日趋激烈。1968年1月曾遭打击的杜布切克取代亲苏的诺沃提尼,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并进行改革开放,出现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新局面。苏联认为这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横加干涉,但遭捷共抵制。1968年8月20日,苏联纠集波、匈、保、(东)德军队50万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推翻捷政府。

[p]

1958年11月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要求他们在6个月内撤走西柏林的驻军,使其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就要“动外科手术”。西方3国拒绝,双方都威胁要诉诸战争,柏林危机再起。但双方并不真想用武力解决,美、苏重开谈判。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会谈,暂时缓和了危机。但1960年5月1日发生了美国U-2高空间谍侦察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的事件,致使美、苏、英、法四国巴黎首脑会议及艾森豪威尔访苏计划流产,关于柏林问题的商谈搁浅。1961年6月,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会谈。赫鲁晓夫旧议重提:若在对德和约上双方不能达成协议,苏联将单独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使柏林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结果,会议不欢而散。会后,肯尼迪向国内公众发表电视讲话,提议增加国防开支和扩军备战,赫鲁晓夫则以核战争相威胁,宣布进行局部战争动员,从而使危机达到高潮。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为了制止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人流,沿东、西柏林的分界线筑起了“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的边界。肯尼迪对此声言,为维护西柏林的利益,美国不惜一战。8—9月,美、苏恢复一系列核试验,相互进行核讹诈和核威慑,但双方都没放弃和谈方式。赫鲁晓夫主动让步,在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苏方收回以前提出的要求。第二次柏林危机平息。

[q]

1962年7月,苏联开始向古巴偷运中程导弹。8月29日,美国U2型飞机发现苏联在古巴建造萨姆导弹发射场。9月4日,肯尼迪发表声明,指责苏联。赫鲁晓夫一面矢口否认,一面加速运送萨姆导弹和伊尔-28型轰炸机。10月22日,美国决定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派遣40艘军舰参加封锁行动。美国还在古巴领海设置警戒线,由90艘舰艇、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拦截和搜查苏联船只。同时,美国还集结了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并下令世界各地的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对此,苏联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并“将进行最强烈的反击”。美、苏进入临战状态,古巴危机达到高潮。实际上,苏联嘴硬心虚,赫鲁晓夫首先退却。10月24日,苏联中途被拦,船只返回。26日,赫鲁晓夫致书肯尼迪表示只要美国保证不进攻古巴,苏联同意从古巴撤除导弹。次日,又致书肯尼迪,要求美国从土耳其撤走其进攻性武器作为交换条件。肯尼迪故意回避第二封信的要求,接受了第一封信中苏联提出的条件。28日,赫鲁晓夫复信肯尼迪,表示已下令撤除苏联在古巴的核武器,并放弃第二封信所提的要求。11月8—11日,苏联从古巴运走全部42枚导弹,并接受美国的检查。11月21日又同意30天内撤走在古巴的伊尔-28型轰炸机,危机以苏联的退却结束。

[r]

①美国将恪守所有条约义务;②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到某个盟国、或美国认为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美国将提供保护;③在必要的时候,美国将根据条约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美国同时要求上述国家承担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s]

1973年年4月,基辛格提出同西欧各国制订《新大西洋宪章》的建议。其基本构思是,把大西洋联盟从军事联盟扩大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的全面“共同体”,并以一定形式吸收日本参加,确定对苏联和第三世界的共同战略。西欧各国为对付苏联的威胁,同意协调同美国的关系,但要求美国承认欧洲共同体在世界上的地位,建立平等伙伴的关系。1974年6月,北约政府首脑会议签署了《大西洋宣言》,强调北约成员国“有共同的命运”,“它们的共同防务是不可分割的”,美国军队“继续留驻欧洲,对保卫北美和欧洲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盟国为实现共同目标需要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信任。

[t]

正式会议从1973年7月3日开始,到1975年8月1日结束,经历了外长级会议、专家会议和首脑会议三个阶段,最后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亦称《赫尔辛基宣言》。宣言包括四个文件:《指导与会国之间的原则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文件》、《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合作》。这些文件总的精神是,与会国遵循“主权平等和尊重主权国固有权利”“国家领土完整”、“边界不可侵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部事务”等原则,加强各国之间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u]

1989年5月13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对苏政策讲话,提出美国根据苏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要实施“超越遏制”战略,以取代战后美国推行四十多年的“遏制战略”。其基本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方针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西方的政策必须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演变”;第二,在坚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和加强美、欧、日三边联盟的基础上,同苏联继续对话与合作;第三,在以往遏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v]

该协议规定:每个联盟最多只能有2万辆坦克、3万辆装甲车、2万门大炮6800架战斗机,分散部署在欧洲的四个区域,多余的将全部销毁或转为他用。条约对交换信息、现场核查、监督销毁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w]

联合声明宣布:冷战已经结束,持续四十多年的分裂和对抗已经结束,两个组织不再把对方看作敌人,双方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主张在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裁军、为扩大各方面的接触,进行全面的和密切的多边合作。

[x]

宪章宣布,新欧洲已经进入一个“民主、和平与团结的新时代”。其主要原则是:人权、民主和法制国家;经济自由和社会公正;成员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自决;安全与统一;人道主义和自由往来;安全与信任;经济合作与以和平手段解决一切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

[y]

博尔金《戈尔巴乔夫陈附录》中说,戈尔巴乔夫这时只能尽量维持自己的权力和面子。

[z]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组成的人员有;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等人。

[aa]

该法案授权总统以出售、转让、租借等形式向那些他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等,并给予其他各种方便。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王永嘉. 苏联.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9.08: 1-9.

[2]Н·И·雷日科夫. 大动荡的十年.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259.

[3]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91-96.

[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会议决议汇编 第2分册. 人民出版社, 1964: 117.

[5]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96-99.

[6]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00-104.

[7]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94-197.

[8]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00-204.

[9]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04-208.

[10]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09-213.

[11] A.C.阿尼金,等. 外交史 第5卷.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3: 297.

[12]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22-225.

[13]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28-230.

[14]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33-236.

[15]李华. 初析1953—1964年苏联航天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动因——兼评存在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6]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31-234.

[17]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4.08: 319-322.

[18]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49-251.

[19]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51-253.

[20]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93-397.

[21]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77-381.

[22]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88-393.

[23]国家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08-11].

[24]胡焕庸,严正元,康淞万. 欧洲自然地理. 商务印书馆, 1982: 207-212.

[25]刘德生,李志国,江树芳,等. 亚洲自然地理. 商务印书馆, 1996.12: 247-262.

[26]福生. 1984—1986年的苏联教育. 国际观察, 1987

[27]吴贻刚, 辜德宏, 浦义俊. 中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及政府职能研究 管理体制、政策与投资.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67-70.

[28]孙忠艳. 论约飞学派.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王培青. 外国文学简史.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4.12: 339-350.

[30]樊家乃. 苏联的经济区及其划分. 国际观察, 1984

[31]许加梅.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9

[32]斯拉德科夫斯基. 苏中经贸关系史 (1917—1974). 1977: 127~138.

[33]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5-17.

[34]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77-80.

[35]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438.

[36]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439.

[37]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424-425.

[38]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448.

[39]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32-137.

[40]列宁选集 第35卷. 人民出版社, 1985: 149.

[41]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88-91.

[42]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6.

[43]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884.

[44][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大失控与大混乱.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 11.

[45]赵瑞芳. 欧洲北美近代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1: 507-512.

[46]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8-21.

[47]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397.

[48]赵瑞芳. 欧洲北美近代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1: 522-532.

[49]斯大林全集 第6卷. 人民出版社, 1956: 63.

[50]赵瑞芳. 欧洲北美近代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1: 532-546.

[51]赵瑞芳. 欧洲北美近代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1: 587-595.

[52]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80-83.

[53]张中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第二版. 1997: 117-118.

[54]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83-88.

[55]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 142-145.

[56]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第4卷 1917-1929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12: 202-210.

[57]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 127-131.

[58]列宁全集 第31卷. 人民出版社, 1957: 433.

[59]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第4卷 1917-1929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12: 1-14.

[60]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第4卷 1917-1929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12: 30-46.

[61]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 115-124.

[62]安·米·潘克拉托娃. 苏联通史 第3卷. 三联书店, 1980.04: 351-361.

[63]切尔丹采夫,尼基丁,等. 苏联经济地理[M]. . 三联书店, 1962: 18.

[64]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139-141.

[65]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 139-141.

[66]阮西湖,等. 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三联书店, 1979.11: 73-88.

[67]周向军,徐艳玲,高奇. 走进社会主义殿堂.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9.09 : 145-149.

[68]周青著..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166-171.

[69]文选德.. 科学社会主义概说.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188-191.

[70]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82-184.

[71]斯大林文集 (1934~1952). 人民出版社, 1985: 246.

[72]刘为. 国际关系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08: 267-282.

[73]国际条约集(1934~1944).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1: 304.

[74]邢广程. 苏联高层决策70年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第2分册.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414-422.

[75]马文 佩里. 西方文明史 下. 商务印书馆, 1993: 499-501.

[76] 钱浩. 世界通史 新世纪普及版.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 417-418.

[77]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25-228.

[78]周青著..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172-178.

[79]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19-322.

[80]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14-317.

[81]朱明权. 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108-113.

[82]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39-243.

[83]周子衡. 变轨 数字经济及其货币演进. 中译出版社, 2021: 155.

[84]龙眠,文华. 新中国60年大事本末.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 166-168.

[85]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43-248.

[86]丁笃本. 世界史画卷 俄罗斯卷.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06: 267.

[87]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81-384.

[88]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384-388.

[89]万福义. 党鉴 共产党历史发展与执政规律研究 上.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374-378.

[90]萨姆索诺夫. 苏联简史 第2卷. 三联书店, 1972: 382.

[91]刘为. 国际关系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08: 379-385.

[92]许佳君,陈学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12: 190-200.

[93]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449.

[94]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29-33.

[95]列宁全集 第38卷. 人民出版社, 1986: 214.

[96]列宁全集 第41卷. 人民出版社, 1987: 14.

[97]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14-117.

[98]曹胜强,李世安. 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08: 179-182.

[99]前苏联的地域版图.创闻. [2023-10-31].

[100]王永嘉. 苏联.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9.08: 9-12.

[101]王永嘉. 苏联.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9.08: 1.

[102]吴昊. 论苏联武装力量的衰落与解体. 前沿, 2013

[103]六、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2023-08-20].

[104]康绍邦, 胡尔湖. 新编社会主义辞典[M]. 群众出版社, 1991: 355-356.

[105]丁戎,丁爱华. 社会主义源流述评.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 266.

[106]刘廷合. 苏东剧变主要原因探析.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125.

[107]石海明.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5: 40.

[108]金挥,等. 苏联经济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11: 144-145.

[109]苏联国民经济 60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 : 28.

[110]刘永红,许高渝,张家骅. 原苏联各民族的语言. 外语学刊, 2016

[111]萨姆索诺夫. 苏联简史 第2卷. 三联书店, 1972: 259.

[112]杨淑君. 苏联民族的节日及节日习俗. 外国问题研究, 1989

[113]金挥,陆南泉. 战后苏联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02: 284.

[114]金挥,陆南泉. 战后苏联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02: 399.

[115]宋魁. 主编. 新编苏联知识手册[M].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258-260.

[116]厉以宁.. 市场经济大辞典. 新华出版社, 1993: 1295.

[117]蒋妙瑞. 苏联教育、科研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国际观察, 1987

[118]V.P.维兹金,N.V.芙多维琴科,鲍鸥等. 相对论在俄国和苏联.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5

[119]程民治. 卡皮查:一位传奇式的"低温物理学之父". 黄山学院学报, 2006

[120]马万霞,黄春凯. 揭秘宇宙奇迹. 2022: 79.

[121]蔡江南.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世界二十国(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概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89-193.

[122]李延宁,文有仁. 苏联东欧纪实. 新华出版社, 1984: 198-207.

[123]比安基著. 森林报-夏 彩图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 65-87、128-136、154-176.

[124]黄厚石. 新编设计批评.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22: 414-415.

[125]含桀. 比肩“西方-81”? 谈谈“东方-2018”战略演习.
坦克装甲车辆
, 2018年20期

[126]新时代 新典范 新航程——写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网. [2023-08-21].

[127]战史今日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国新闻网. [2023-08-21].

[12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人民网. [2023-08-21].

[129]中苏冲突:苏联挑事毛泽东“放炮”.央视网. [2023-08-22].

[130]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侧记.央视网. [2023-08-21].

[131]赵育生,等.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16-255.

[132]高郁. 新编俄语通用国家概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8: 4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1223/

(194)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十月革命”的准备时期
  3.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
  4. “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1917.3—1917.11)
  5. “七月事件”和斗争新方针
  6. 列宁时期(1917.11—1924.1)
  7. “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1917.11—1922.12)
  8. 苏俄的外交突围
  9. 保卫苏维埃(1918.3—1920.11)
  10. 粉碎第一次武装进攻(1918.3—1919.12)
  11. 粉碎第二次武装进攻(1919.7—1920.3)
  12. 粉碎第三次武装进攻(1920.4—1920.11)
  13. 新经济政策
  14. 苏联的建立(1922.12.30)
  15. 反侵略统一战线(1919—1921)
  16. 外交合作和联盟(1922.2)
  17.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8. 斯大林时期(1924.1—1953.3)
  19. 苏共论战
  20.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1. 二战前的外交
  22. 第四次瓜分波兰
  23. 建立西线缓冲带
  24. 远东绥靖政策
  25. 苏联卫国战争
  26. 战争初期
  27. 莫斯科会战
  28. 斯大林格勒战役
  29. 战略反攻
  30. 苏美英的合作与冲突
  31. 赫鲁晓夫时期(1953.9—1964.10)
  32. 管理体制改革
  33. 外交困境
  34.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0—1982.11)
  35. “新经济体制”改革
  36. 对美战略的调整
  37. 老人治国时期(1982.11—1985.3)
  38.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12)
  39. 改革和外交“新思维”
  40. 东欧剧变与华约解散
  41.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
  42. 新联盟条约
  43. “八一九”事件
  44. 苏共解散
  45. 苏联解体
  46. 苏联解体之后
  47. 独立后的俄罗斯
  48. 其他加盟共和国
  49. 独联体
  50. 历史贡献和不足
  5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52. 列宁主义
  53. 列宁主义的诞生
  54. 对东、西方革命的思考
  55. 革命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56. 世界革命长期性的理论
  57. 共产国际
  58. 共产国际的历史
  59.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60. 反法西斯阵线和雅尔塔体系
  61.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62. 雅尔塔体系
  63. 自然地理
  64. 领土
  65. 地形
  66. 地质
  67. 东欧平原
  68. 西西伯利亚平原
  69. 中西伯利亚高原区
  70.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
  71.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区
  72. 水文
  73. 气候
  74. 资源
  75. 行政区划
  76. 国家象征
  77. 国旗
  78. 国徽
  79. 国歌
  80. 政治和经济
  81. 政治
  82. 宪法
  83. 国体
  84. 政党
  85. 最高领导人
  86. 首都
  87. 主要城市
  88. 经济
  89. 综述
  90. 工业
  91. 农业
  92. 商业
  93. 金融
  94. 海港
  95. 交通和运输
  96. 人口和民族
  97. 社会
  98. 教育
  99. 科技
  100. 体育
  101. 医疗卫生
  102. 新闻传播出版
  103. 通讯社
  104. 广播和电视
  105. 报纸和刊物
  106. 书籍出版
  107. 文化
  108. 文学
  109. 初期苏联文学
  110. 中期苏联文学
  111. 当代苏联文学
  112. 艺术
  113. 军事和外交
  114. 军事
  115. 外交
  116. 建国初期的外交突围
  117. 二战时期的外交调整
  118. 冷战和美苏争霸
  119. 中苏关系
  120. 苏联与欧洲的关系
  121. 苏联与亚非拉的关系
  122. 其他
  123. 传统节日
  124. 注释
  12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