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鹿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白唇鹿(Przewalskiumalbirostris)是鹿科白唇鹿属唯一物种,因唇端、颊后、颊至喉的毛色纯白而得名。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大型鹿类,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包括青海、四川西部、西藏、甘肃及云南西北部,生活在寒冷干旱的高寒地区,受到人为猎杀、牲畜竞争和栖息地退化等因素的威胁,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白唇鹿列为易危(VU)。2021年,白...

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是鹿科白唇鹿属唯一物种,因唇端、颊后、颊至喉的毛色纯白而得名。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大型鹿类,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包括青海、四川西部、西藏、甘肃及云南西北部,生活在寒冷干旱的高寒地区,受到人为猎杀、牲畜竞争和栖息地退化等因素的威胁,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白唇鹿列为易危(VU)。2021年,白唇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2年,白唇鹿数量有3.4万多只,整体呈稳中有增趋势。

演化

编辑

白唇鹿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逐步演化的特有种,它的化石仅在西藏聂拉木县第三纪上新世时期发现,其化石种及现有种群仅都发现在青藏高原,证明它是在高原特有的条件下长期演化而成的鹿种。在起源上,白唇鹿是黑鹿 (Epirusa wilzheimeri)的后裔,是水鹿(Ceruus unicolor) 及坡鹿 (Ceruus eldi)的姊妹群,在进化上是很独特的一支,是高度进化的旧大陆鹿类。

发现与命名

编辑

白唇鹿被藏族人称为“shor”。1883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甘肃肃北首次获得白唇鹿标本之后,将该物种记录于《第三次亚洲之行》(Third Journey in Central Asia)一书中。1893年,英国学者布兰福德(Blanford)在西藏考察时,在拉萨附近林周县发现白唇鹿,将其称为“泰勒鹿” (Thorold’s deer),学名为“Cervus thoroldi”,后发现和普热瓦尔斯基发现的鹿是同一物种。

特征

编辑

白唇鹿是大型鹿类,体重130-250千克,体长190-210厘米,肩高约1.3米。

白唇鹿

头部特征

白唇鹿头略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其头骨颜面部宽于马鹿等其它鹿类,泪骨宽而深,颅骨长和宽随年龄增长,其颌骨宽及柄状突也不断增长,这可能有助于具有较多的鼻甲骨,运动中温暖冷气进入肺部,适应高寒环境。

白唇鹿的雄性在出生后的第二年春季首次长出角,成年雄性以年为周期换角,不同季节其角的发育情况不同。在每年3月下旬至5月,去年长出的旧角脱落,开始长出新角,新角被称为“茸”,茸的毛较长,呈灰褐色,尖部毛短,色浅,根部毛长,色深,茸皮黑色。7-8月时,各分岔茸尖圆大,质地轻飘,9月时茸角冒尖,开始骨化,随后茸皮脱落,骨化完成,称之为角。

白唇鹿

雄性长角

白唇鹿骨化发育完成的角形态高大,可长达1.3-1.4米,重量可达7千克。角间距最宽的达1米多,主枝略侧扁,愈上愈侧扁,有5-6分叉,最多达8-9叉,角基直径约6厘米,眉叉生出部位与角基较近,由角座至眉叉基部的距离约6厘米,呈直角或钝角,尖部略弯,第二叉与眉叉间距较大,第三叉最长,壮年个体还分第四叉,主枝在分第四叉之上,有的叉再分两小叉。7叉者除眉叉和第三叉外。二、四叉复又分叉,8叉者则再加上主枝的分叉,9叉者则再加上第三叉也有分叉。老角上有“苦瓜棱”和槽纹,在眉叉和第二分叉上有较多的突起,三、四、五叉上少。老角基部染褐色,其余白色,有光泽。

白唇鹿

雄性

白唇鹿雌性无角,在耳朵之间有一簇毛发。

白唇鹿

雌性

白唇鹿的耳长而尖,其长度可达头长之半,耳背灰褐色,耳内侧外缘中下部有一条长6-8厘米,宽2-3厘米的黑毛带,耳内面为白色。眶下腺明显。鼻前、吻的裸区较小。唇端、颊后、颊至喉的毛色纯白,故称“白唇鹿”。颈长。

身体及被毛特征

白唇鹿肩部体毛逆向倒生,蓬松而隆起,整个毛被十分厚密,被毛长而粗硬,无绒毛。在腰部背中线上有个毛旋,从毛旋到肩部之间有15-20厘米宽的毛向前,此处的毛长达20厘米左右。臀部有不很明显的黄色斑。尾很短,仅10-13厘米。雄性的蹄子大而宽,较短圆;雌性的较尖而狭窄。

白唇鹿

白唇鹿全身毛色呈黄褐或暗褐色,成年个体在每年6-8月间换毛一次,夏季色浅,冬季色深,冬毛比夏毛长。体毛暗褐色,但头顶及腹部淡,夏毛则近于黄褐色,腹部浅黄色,故又称为“黄鹿”。由于白唇鹿的体毛基部灰白,中段和毛尖暗褐,近毛尖有一淡栗色的端次环,以至从整体看,全身几乎布满了淡栗色的细小斑点,因而又称它做“红鹿”。四肢内侧、腹部、臀部及尾的毛呈浅黄褐色,颈背、体躯两侧和四肢外侧暗褐或深褐色。

白唇鹿既无绒毛层又无脂肪层,针毛毛径特别粗,针毛的髓质指数较高,一般可达0.96毫米,是保温的主要因素;针毛具有网格的髓质,是保温结构力学方面具最佳特征,针毛的皮质层较薄,四肢下内侧毛与背毛、腹毛结构也不相同,这是它适应高原严寒,缺少季节变化的重要特征。

内脏特征

白唇鹿心脏的解剖证明其心肌细胞线粒体密集,排列不规律,还可见肥大线粒体,从而保证心肌正常供氧。肺脏的解剖出现完整的纵行平滑肌层,支气管壁上的腺体和透明软骨片具区域性,这可能与调整空气的暖湿度有关。肺泡隔中各种细胞的胞质小泡密度,大多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细胞结构的改变。生殖系统的解剖表明,子宫粘膜形成肉阜,曲精管的解剖证明生殖能力较低。内分泌的解剖证明白唇鹿肾上腺束状带浅层与深层具明显差异。白唇鹿肾上腺髓质内带及外带无明显区分,亦未见规律性分布。

分布

编辑

分布范围

白唇鹿是中国特有动物,分布于青藏高原,包括青海、四川西部、西藏、甘肃及云南西北部。

白唇鹿

白唇鹿分布区域

栖息环境

白唇鹿是典型的高寒动物,其分布区域内气候寒冷而又十分干旱,年降水量200-700毫米,平均气温-20℃~0℃,林界约海拔3500-4000米,上部为高山草甸。白唇鹿栖息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高寒高原荒漠(海拔4300米以上)、高寒草甸草原(海拔3700-4300米)、高寒灌丛 (海拔3600-3900米)、高山森林草原 (海拔3500-4000米)。与青藏高原的其他鹿科动物相比,白唇鹿最有可能出现在开阔的栖息地。

白唇鹿

白唇鹿栖息在高寒地区

习性

编辑

节律行为

白唇鹿的日活动规律通常表现为食草循环周期,每日有两个进食高峰,即清晨和傍晚。清晨采食率最大,大部分个体都在吃草,随着时间流逝,一些个体开始躺卧。到了中午和下午,大部分个体选择躺卧反刍。太阳快落山时,采食个体逐渐增加。大约晚上9点以后停止活动进行休息。

在季节节律方面, 白唇鹿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有垂直迁移的现象,冬季最冷时常活动于向阳的林间火烧迹地或梁包,3-4月下山觅食,以后逐渐上移于林缘无人或少人活动的高山灌丛或耐寒的垫状植物一带活动。同时,由于食物和水源的关系或者由于猎杀和追捕等原因,它们还可作长距离的迁移,如理塘帽合山的白唇鹿可向西移至接壤的德格,再南移至稻城的木拉山;理塘与雅江间扎葛山的白唇鹿可向南活动于木里的太阳山,水平迁移长达100-200千米。

觅食行为

白唇鹿是草食性动物,所食植物种类主要为禾本科(Po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Asteraceae)植物,其次有豆科(Fabaceae)、蔷薇科(Rosaceae)、蓼科(Polygon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缺乏时亦进食部分灌木植物的嫩枝叶、苞等。

随着季节的改变,白唇鹿所食植物的种类、部位和程度也会随之不同,白唇鹿最喜食禾本科、莎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的茎叶、花穗和籽实部分;喜食幼嫩枝叶和芽的有菊科、蓼科、毛科、龙胆科、豆科和蔷薇科植物;较喜食嫩枝条、芽孢的为蔷薇科、榆科(Ulm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

当禾本科植物的籽实成熟时,白唇鹿又偏重于籽实的采食。莎草科植物是白唇鹿春季的主要食物,它返青早、养分足、数量多,但抽穗后茎叶老,茎杆变硬,此时白唇鹿则很少采食。当进入早春、晚秋和漫长的冬季,高原被冰雪覆盖,食物缺乏时,草本植物的枯叶和部分乔灌木的枝条以及树枝也成了白唇鹿在这一季节的主要食物。

白唇鹿

觅食行为

攻击和防御行为

白唇鹿是群居动物,依靠每个成员的警惕来发现捕食者。白唇鹿幼崽的警戒水平最高,成年雄性最低。对白唇鹿造成威胁的大型食肉动物主要是狼(Canis lupus)和豺(Cuon alpinus),其密度相对较低,对体型硕大且强壮的雄性威胁不大;而体型小、易受伤害的幼崽被捕食的风险相对更大。此外,幼崽处于生长期,需要模仿成体行为来适应外界环境,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用于警戒。成年雌性也具有较高的警戒水平,带崽的雌性会通过向幼崽藏身地的反方向奔跑等行为分散捕食者对幼崽的注意力。当发现敌害时,它们奔跑快速而敏捷,还可以用锋利的蹄子保护自己,亦可通过游水渡过河湖以逃避敌害。白唇鹿雄性个体在相互攻击对方时,常可见到它们用前蹄踢打对方或撕咬对方。

白唇鹿

白唇鹿奔跑快速而敏捷

社会行为

白唇鹿营集群生活方式,集群形式依群体大小和组成,可划分为以下3个主要类型:非繁殖季节的雄性群(仅由雄性组成)和雌性群(包括雌性、幼崽和3岁以下的年轻雄性)以及发情交配期的混合群。这3个集群形式中雄性群最小,雌性群次之,混合群最大,最多可达360多只。此外,一些老年雄性可能出现独居的情况。

白唇鹿

白唇鹿营集群生活方式

繁殖

编辑

发情求偶

白唇鹿在非繁殖季节按照性别分群,成年雌雄不在一起活动。每年9月-11月,白唇鹿开始发情,原来的雄性鹿群解体,不同的雄性分头进入雌性群开始求偶,形成繁殖季节的性别混合群。白唇鹿求偶行为包括卷唇、嗅闻、尾随、配对、爬跨等,与鹿科其它动物基本相似。雄性之间有竞争关系,它们会发出咆哮和嚎叫两种不同的叫声来宣扬自己,咆哮声响亮,持续时间4.5~6秒,嚎叫声持续时间约2.4秒,还通过泥浴行为、蹭、摔角、踢趴、低头恐吓、冲击、格斗等方式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在这段时间雄性完全处于兴奋状态,颈部变粗,停止或很少采食,迅速变瘦。

经过竞争求偶后,通常一个性别混合群内,有一只最强悍的雄性成为优势雄性,形成一雄多雌的繁殖群体。雄性通常会将雌性控制在一定区域内,避免其它雄性来竞争。已有幼崽,不愿交配的雌性和亚成体此时会离开成年雄性。

白唇鹿

一雄多雌的群体

妊娠哺育

白唇鹿孕期约8个月,翌年5-6月产仔。雌性分娩时无固定巢穴,一般在荒无人烟的林缘及流沙附近的灌丛中。幼崽出生后2-3天内还不能奔跑,雌性会将幼崽带离出生地,在隐蔽处藏身,7天以后,幼崽具有一定奔跑能力,人难以追捕,可随母亲一起生活。幼崽体具斑点,待当年10月夏毛换后,斑点才消失。幼崽哺乳期约10个月,雌性幼崽长大后仍然留在出生群体中,继续与母亲一起生活,但它们不会再依赖母亲提供保护。雄性幼崽在出生次年开始长出茸角,但不分叉,三龄性成熟,茸角开始分叉,性成熟后,雄性要离开母亲和出生群体,加入雄性群。圈养白唇鹿的寿命可达19年,野外白唇鹿的寿命可能为16-18年。

白唇鹿

雌性和幼崽

人工繁育

编辑

饲养情况

白唇鹿在中国和新西兰等地人工养殖,用于鹿茸生产。中国白唇鹿驯养业起始于1958年,青海省在祁连冰沟首创白唇鹿养殖业,建起了第一个中国国营养鹿场。在青海省祁连托莱及野牛沟相继建立了养鹿场,随后玉树、果洛州也建立养鹿场,奠定了青海省饲养白唇鹿的基础。甘肃也发展了自己的白唇鹿饲养业,至1983年止,两省共有国营及集体鹿场60余个,包括白唇鹿在内的鹿类养殖存栏头数达7000只左右。中国动物园养殖白唇鹿也始于1958年,北京动物园在1961年成功地繁殖了白唇鹿,随后,中国多个动物园等机构都有白唇鹿养殖。德国、美国、尼泊尔及日本等国动物园也养殖有白唇鹿。

饲喂

每日白唇鹿分为上午、下午两次投食,春季以黑麦草为主食,并添加精料;夏季为黑麦草和紫花首蓉草的过渡期,夏季每周添加树叶两次;冬春季每天添加紫花首蓉草块和精料,并每天补充多汁饲料胡萝卜。常年在食槽中添加舔食盐砖让其自由舔使。饲料更换不能过快,应逐渐过渡,以免引起动物肠胃不适而拉稀。精料的添加应视动物的粪便情况而定。白唇鹿爱用蹄搅动饮水槽,经常更换新鲜的饮用水保持水槽清洁。

繁育

每年10月至11月为白唇鹿的发情季节,发情期饲养员可将雌雄混养。此时雄性常高声嘶鸣,喜欢用蹄和角刨动地面,或在地面上打滚往身上沾泥土以吸引雌性。此间雄性采食量为平时的二分之一,而雌性的采食量变化不大。雄性间因争偶而打斗厉害,胜者有与雌性优先的交配权。此时尽量避免动物之间的伤亡,必要时将弱者分笼饲养。配种后,饲养员可测定雌性妊娠情况。

白唇鹿雌性在妊娠6个月时就能很明显看见胎动,其乳房逐渐增大,乳头由灰色变为红色,临产前变成潮红色,产前应将雌性与其他动物隔离并保持产房安静。幼崽出生后,经过一段时间能站立并找奶吃,一个月时能自觉学习采食青草树叶,4个月以后,吃奶次数较少,到6月龄吃奶行为基本消失。圈养白唇鹿一般1年1仔,3年2仔或隔年1仔。

保护

编辑

种群现状

2022年,白唇鹿种群数量有3.4万多只,中国的山南、昌都、林芝、那曲等地都有分布,种群数量较多的是山南市,有1万多只。由于栖息地生存环境较好,近年来白唇鹿的种群数量整体呈稳中有增的趋势。

致危因素

白唇鹿的致危因素包括人为猎杀、牲畜竞争和栖息地退化。在保护意识缺乏的年代,人们为了获取白唇鹿的肉、鹿角和器官,猎杀白唇鹿。家畜放牧对栖息地有破坏,家畜与白唇鹿可能存在食物竞争。

保护举措

白唇鹿栖息地已建立有几个大型保护区,如甘肃的燕池湾和青海的三江源。白唇鹿受到法律保护。

保护级别

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白唇鹿列为易危(VU)。

2021年,白唇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用途

编辑

生态价值

白唇鹿是大型食肉动物的猎物,还能通过进食植物制约植被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药用价值

根据《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白唇鹿具有药用价值,如表。但白唇鹿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滥捕滥杀。

白唇鹿部分相关中

药材名

基原

功用主治

鹿茸

雄性密生绒毛尚未骨化的幼角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托疮毒。主治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等

鹿角

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第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温肾,强筋骨,行血消肿。主治阳痿遗精,阴疽疮疡,瘀肿等

鹿角胶

角煎熬而制成的胶块

温补肝肾,益精养血。主治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等

鹿角霜

角熬制鹿角胶厚剩余的骨渣

温肾助阳,收敛止血。主治脾肾阳虚,食少吐泻,白带,遗尿尿频,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等

鹿齿

牙齿

补虚,祛风,强筋骨,用治虚弱赢瘦,跌打损伤,风寒湿痹

鹿肉

补精益气,补五脏,调血脉。主治虚劳羸瘦,消渴,产后无乳

鹿血

血液

补虚,益精血,解痘毒或药毒。主治虚损腰痛,阳痿,筋骨无力,心悸,失眠等

鹿骨

骨骼

补虚,祛风,强筋骨,用治虚弱赢瘦,跌打损伤,风寒湿痹

鹿髓

骨髓或脊髓

补阳益阴,生精润燥,主治虚劳赢弱,阳痿,肺痿咳嗽

鹿筋

四肢肌腱

补劳续绝,强筋健骨

鹿胎

胎兽或胎盘

益肾壮阳,补血生精,主治肾虚精亏,体弱无力,精血不足,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鹿尾

尾巴

暖腰温膝,壮阳生精

参考资料:

文化

编辑

白唇鹿有“青藏神鹿”之称,寓意吉祥美好。2018年,中国青海玉树为感谢北京的对口支援,将4只白唇鹿——“京京”“青青”“援援”“念念”赠予北京动物园。它们被称为“友谊之鹿”,2021年8月,雄性白唇鹿“京京”分别与雌性白唇鹿“援援”和“念念”生下了宝宝,取名“健健”“康康”;2022年,白唇鹿家庭又添一员,取名“平平”。白唇鹿在北京动物园成功繁殖,象征着京青两地的深厚友谊绵延不绝。

白唇鹿

白唇鹿在北京动物园繁衍生息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白唇鹿.iucnredlist. [2023-12-09].

[2]白唇鹿.物种2000. [2023-12-10].

[3]《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 四川资源动物志 第2卷 兽类[M]. 1984: 154-157. (4)

[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7-03].

[5]西藏拉萨河畔出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新浪网. [2023-12-10].

[6]Przewalskium_albirostris.animaldiversity. [2023-12-09].

[7]家炎, 裴俊峰. 白唇鹿的研究现状及保护策略[J]. 野生动物, 2007, (05): 36-39. DOI: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07.05.012.

[8]吴家炎, 王伟. 中国白唇鹿[M]. 1999: 47-49. (3)

[9]汪开宝, 游章强, 谢鸿鑫等.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繁殖期警戒行为[J]. 四川动物, 2018, 37(03): 305-310+330.

[10]蔡桂全, 刘永生. 白唇鹿交配季节的群体活动[J]. 兽类学报, 1992, 12(002): 105-109.

[11]黎跃成编著.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M]. 2010: 400+403. (2)

[12]见证京青友谊!白唇鹿在北京快乐成长.人民网. [2023-12-14].

[13]舒世华, 任卫东. 高寒低氧环境白唇鹿心肌的超微结构[J]. 青海医学院学报, 1991, 000(002): 12-16.

[14]朱洵美, 余玉群, 刘家因.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生殖器官的形态观察[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DOI:CNKI:SUN:XBDZ.0.1990-04-015.

[15]霍金富, 刘立群, 于网扣, 等. 白唇鹿肾上腺、甲状腺的组织学观察[J]. 野生动物, 1990, (4): 2.

[16]钟灵, 李学琼, 殷毓中等. 圈养白唇鹿的饲养管理与繁殖[J]. 畜禽业, 2009, (04): 33-34.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09.04.017.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048/

(25)
词条目录
  1. 演化
  2. 发现与命名
  3. 特征
  4. 头部特征
  5. 身体及被毛特征
  6. 内脏特征
  7. 分布
  8. 分布范围
  9. 栖息环境
  10. 习性
  11. 节律行为
  12. 觅食行为
  13. 攻击和防御行为
  14. 社会行为
  15. 繁殖
  16. 发情求偶
  17. 妊娠哺育
  18. 人工繁育
  19. 饲养情况
  20. 饲喂
  21. 繁育
  22. 保护
  23. 种群现状
  24. 致危因素
  25. 保护举措
  26. 保护级别
  27. 用途
  28. 生态价值
  29. 药用价值
  30. 文化
  3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