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观世音菩萨(梵语: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或梵语: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或“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等,意译为“观世音”“观音”“光世音”“观自在”等,在民间也被称为观音妈、观音娘娘等。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并称为“西方三圣”;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并称...

观世音菩萨(梵语: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或梵语: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或“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等,意译为“观世音”“观音”“光世音”“观自在”等,在民间也被称为观音妈、观音娘娘等。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并称为“西方三圣”;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并称四大菩萨;与地藏王菩萨分别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与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并称为“娑婆三圣”。

名号

编辑

由来

观世音,梵文名号为Avalokiteśvara,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或“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等。在中国佛教史上,观世音菩萨曾被汉译为“光世音”“观世音”“观自在”,及其“廅楼亘”“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观世自在者”“窥音”“现音声”“观音”等不同的名称。另外,从其精神、品格、能力等方面出发,中国佛教史上还出现救世菩萨、大悲菩萨、大悲圣者、莲花大士、莲花生、圆通大士、白衣大士、施无畏者、救世净圣、施无畏者、普门、大悲圣者、莲华手等称呼,道教出现慈航真人的称呼。基于正经以外,中国民间信仰也创造不同的观音称号,如水月观音 、鱼篮观音 、白衣观音 、送子观音和观音老母等。

这些名号有各种差异,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观世音”系统,包括“观音”“光世音”“窥音”“现音声”等;一是“观自在”系统,包括“观世自在”“观世自在者”。“观世音自在”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名称。两大系统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光世音”,二是“观世音”,三是“观自在”。第一个阶段的“光世音”后世基本不传,而第二个时期的“观世音”却在“观自在”盛行之后,依然广泛流行。

观世音名称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古译、旧译和新译之不同。古译中最重要的译经家是西晋时期的竺法护,将观世音菩萨的名称翻译为“光世音”,这反映在他所译的许多经典里,最著名的是《正法华经》中的《光世音菩萨普门品》;旧译时代最流行名号是“观世音”,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译经家是后秦鸠摩罗什,他于后秦弘始八年(406年)在长安重译《法华经》(名《妙法莲华经》),经中所使用的“观世音”名称很快取代了“光世音”在全国流传;唐代玄奘之后的佛经翻译被称为“新译”,玄奘所翻译的经典中,观音的名称被翻作“观自在”,这成为新译中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观音名称。玄奘是将Avalokiteśvara一词解作“观”(avalokita)与”自在者”(svara)的合成词,于是译之为“观自在”。

观世音汉文译名演变表

译称

时间

译名

代表人物

出自的经典

古译

后秦鸠摩罗什法师

之前

“光世音”,也有“廅楼亘”“窥音”“现音声”等

西晋 竺法护

《正法华经》《大宝积经》《佛说如幻三昧经》等

旧译

从后秦鸠摩罗什法师至唐代玄奘法师之前

“观世音”,也有“观音”“观世自在”等

后秦 鸠摩罗什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思益梵天所问经》《佛说华手经》等

新译

唐代玄奘法师之后

“观自在”,流行“观音”简称,“观世音”持续使用

唐 玄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

参考资料来源:

释义

观世音的梵文为Avalokiteśvara,梵文原意为“察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the Lord who observes [ the sound of ] the world),其中Ava意为“向下”,lok意为“看、凝视”,loka意为“空间、宇宙、世界”,svara意为“最高统治者、主人”,整个意思就是“以怜悯、慈悲之心俯视众生、朗照一切的救世主”,这个救世主是娑婆世界的保护者,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季羡林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提到,Avalokita(音译为阿缚卢枳多)的意思为“观”,iśvara(音译为伊湿伐罗)的意思为“自在”。而“前一字的尾音a与后一字的首音i连在一起时必须读作e”,两词和在一块即为Avalokiteśvara,所以其意译为“观自在”。而Avalokitasvara中的svara的意思是“声音”,则其意译则为“观音”。 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法华经·观世音苦萨普门品》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 皆得解脱。”当众生遭遇危害、苦难时,只要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观世音菩萨就会“观”到这个声音,立即前往解救。

观世音名号的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菩萨,全称“ 菩提萨埵”( 梵语:Bodhisattva ),意为“ 觉有情”,指发心上求菩提( 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众生,古代曾意译为开士、始士或高士。在尊奉佛为本尊的同时, 尊奉菩萨信仰,奉行标榜“ 大慈大悲” 和“ 六度” 宗旨的菩萨之道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特色。中国佛教中最常见而且影响大的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其中尤以观世音菩萨影响最大。

争议

关于“观音”简称由来,争论点在于新旧译名的分歧上。

学术界主流的说法认为,之所以称观世音菩萨为“观音”,是因为“观世音”三字中的“世”字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丁福保的《佛教大词典》《辞源》《辞海》,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等许多著作均采用了此观点。 但也有不少学者对于这种说法进行了种种批驳,如于鸿志的《“观音”略语考实》,樊字林、张秀生的《“观音”名号刍议》,黄先炳的《“观音”名号非避讳》,郭绍林的《观世音简称观音绝非避唐太宗名讳》,另外李利安先生在他的《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一书中也有专门章节论述。他们分别从流传下来的“古译”“旧译”时代的经典、实物以及唐朝时期的避讳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其论证综述为:观音信仰在东汉时期已经传入,不过此时并未广泛流行。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以后,观音以“光世音”的名号渐为人们接受,逮至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译出,此时观音名号为之一变而成“观世音”,与此同时“观音”一名也日渐流行。这两个名号深受民间喜爱,乃至玄奘之时虽然对“观音”“观世音”的译法提出异议,也只是在高层僧侣间得到相应,至于民间无有变化。

源流

编辑

双马童神(阿湿波)

观世音是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阿湿波演变而来的。传说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之后,感到自己很孤独,便从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右耳、左耳、鼻孔等处生出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苏里耶,他由于天生一副怪相而被哥哥们改造成为凡人,他由此成为人类的始祖、苏里耶的妻子萨拉尼尤不愿意同凡人过在一起,宁愿变成一头母,消失在北方的茫茫草原上。后来,苏里耶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毅然变成一匹公马。萨拉尼尤深受感动,两人便又以马的形象过在一起,开始了真正有爱的生活,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名叫阿湿波,意思是“马生”“双马童”。在天神和阿修罗的斗争中,双马童显示了他的巨大神力,慈悲善良、助人为乐、神力治病、闻声而来,令瞎子复明、不育妇女怀胎,还可让朽木开花、公牛产乳等,许多特征都和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徐静波在其《观音菩萨考述》中说“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天竺今印度已经有了‘观世音’。不过,那时的观世音并非丈夫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公元前三世纪,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们将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正式吸收为佛教中的菩萨,名叫“马头观世音”。到了公元前后,将“马头观音”改作男人身,观世音菩萨又由一匹小马驹变成了一位伟丈夫。”

观世音

双马童神

救海难的宝马

关于观世音的原型,自古相传的在印度大陆南端解救“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信仰,成为观音信仰的主要来源,观音的原型就是那匹“救海难的宝马”。相传在楞伽岛北端的海滨,有一个宝马神通广大,可以解救身陷罗刹之难的探宝者。一次,有五百商人在一个商主的率领下,下海寻宝,不幸被“黑风”吹到了罗刹国,被五百个罗刹女诱惑,误入圈套,面临生命危险。后来商主被宝马营救,得以渡海返回。《佛说罗摩伽经》也记述一位名叫夜天的人,化身为马王救众生于黑风海难。《撰集百缘经》中,则把拯救五百商人摆脱罗刹黑风之难者视为佛陀的前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对“观世音”含义的解释与解救“黑风”“罗刹”难如出一辙:“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碟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不眴太子

不眴太子的说法出自《悲华经》,有一个叫做删提岚的佛国世界,国王名叫无净念,他有十个儿子,长子名叫不眴,他接受大臣宝海的劝说,随宝藏如来学法,由于修行精进,救度众生的誓愿宏大,获得宝藏佛的授记。经中言道,太子不眴曾经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宝藏佛赞叹太子的发心,为他授记为观世音菩萨:“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莲花童子

莲花童子的说法出自《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昔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 彼国中无有女人, 王名威德, 于园中入三眛, 左右二莲花生二子, 左名宝意, 即是观世音, 右名宝尚, 即是大势至。”经中说,在不可思意阿僧抵劫以前,有一个名叫“无量德聚安乐示现的世界”,这世界中有一位佛叫“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当时的国王名叫威德,有一次他在花园中坐禅人定,园中莲花上突然涌出两位美丽的童子。两童子与威德王对答佛法,后又一同去拜见金光师子游戏佛,并在该佛面前发下上求无上菩提、下度无边众生的宏大誓愿,得到金光师子游戏佛的授记。这两位童子后来修成正果,成为观世音和大势至。

历史沿革

编辑

印度佛教

第一阶段:称名救难型观音信仰

观音信仰在印度发展和流传的情况都可视为《普门品》救难思想在宗教信仰实践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经历了从救海难到救一切难的过程,最终以《普门品》为总结,形成完整的观音救难信仰体系。芨多王朝时期,在阿旎陀、奥兰加巴德、坎赫利等石窟中,可以看到表现《普门品》和观音救难诸图,有观音八难解救图和观音十难解救图,有表现观音八难救济的浮雕等。特别是发现于印度奥兰加巴德石窟第窟前廊正壁的“普门品变相图”,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则表示“施无畏”,是典型的救苦救难型的观音造像

第二阶段:净土往生型观音信仰

随着多佛多世界思想的形成,在佛教内部逐渐形成了对他方世界的构想。在对这个世界的构想中,在人世间从事救难活动的观音也被拉了进来,形成净土往生型的观音信仰。主要经典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而《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等经典从宗教理论上为净土型观音信仰同称名救难型观音信仰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净土型观音只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处于附属地位。以前的观音多是以化身的形象出现,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观音的法身形象是含糊不清的,没有标志的,而净土类经典中却对观音的法身形象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其头顶宝冠中始终有一个其本师阿弥陀佛的小像。观音被赋予了接引往生者的功能,并在西方极乐世界中充任导师和教主。

第三阶段:智慈解脱型观音信仰

公元前后时期,佛教内逐渐出现了讲“性空”“无住”的经典,自称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讲的“般若法门”。般若经典最早是于公元前世纪左右从印度南方产生的,后来又传播到西方,到了公元二三世纪,遂遍及整个印度。《般若心经》的出现使得观音成为大乘般若智慧的化身,取得了和文殊菩萨同等的地位,观音的功能进一步增加:救难型观音拯救现实的苦难是一次性的,这次救渡完了,就只有等到下一次灾难到来时才能再次拯救;而“智慧解脱型观音”解决的却是永恒的解脱问题,观音“在解救众生当下的苦难之后,再引导众生修习般若法门,以便得到无上智慧,获得‘永不退转’的终极解脱境界。”

第四阶段:密教化观音信仰

在7世纪纯密产生之前,随着咒术与印契向佛教内的不断引进,观音信仰中开始夹杂进许多密教的成分。从密教型观音在印度发展的历史看,从听闻神咒到护持神咒,再到形成自己的神咒,陀罗尼观音信仰才算真正成型。密教最终形成了六种著名的形态: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罥索观音等六种,伴随着这六种密教类观音的出现,也出现了“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嘧吽) 和著名的“大悲咒”。这些密教类观音的出现,观音不再只是关心“三善道”的苦难,也开始进入地府,拯救那些在地府里受难的众生。

汉传佛教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传播经历了初传期、兴盛期、普及期、演变期和持续期等五个阶段。

初传期:东汉三国到东晋十六国

从东汉三国东晋十六国为初传期,其显著特点是称观音为光世音,所修法门只是称念观音圣号,祈求救苦救难,尚未形成完整的观音信仰体系,传播范围仅限于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中原个别地区。三国时期,祖居大月氏的在家居士支谦翻译了《佛以三车唤经》,此经为《法华经》之异译,其中当有观音普门救难的内容。支谦在他所译的《维摩洁经》中以“窥音”之名指代观音菩萨,这是现有资料可以证实的观音向中国的最早输人。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正法华经·光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以“光世音”之名,始得广泛流传于中国。

兴盛期:南北朝到隋代

北朝到隋代为兴盛期,其主要特点是在《普门品》之外又翻译出许多观音类经典,所修法门虽仍以称念圣号为主,但造像、礼拜、供养、诵经、念咒等修持方式也日益流行起来,智慧解脱、往生净土等终极追求开始兴起,观音信仰体系的基本框架业已形成,观音信仰已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普及期:唐代到宋代

从唐代到宋代为普及期,其显著特点是先期传人的观音类经典继续完善,密教观音经典大量输人,除救难之外的各种观音信仰形态纷纷盛行,阐释观音信仰的著述大量涌现,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内在理论体系最终完善,观音信仰为各宗各派普遍接受,在社会上的传播也更加深人,更加普及。

演变期: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为演变期,主要特点是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传人彻底终止,观音信仰迅速地中国民间化,特别是宋代开始萌芽的、宣传女性观音身世的妙善公主的传说,经元代的加工完善而定型并迅速普及,女性观音信仰成为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主流。与此同时中国式的“三十三观音”等造像作品纷纷出现,中国的观音主道场普陀山逐渐成为朝拜的中心,观音信仰成为民间信仰的一个主要崇拜对象,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外在表现体系最终形成。

持续期:民国以来

民国以来为持续期,主要特点是观音信仰与现实人生的结合更加密切,在依靠观音救度的被动型修行实践继续盛行的同时,效法观音的精神与行为、人人争作观音的主动型修行实践开始兴起,观音宗教文化和观音世俗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

藏传佛教

在拉妥妥日年赞时期,吐蕃民间有观音信仰的流传,当时吐蕃人不仅把圣观世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陀罗尼咒语“叭弥哄什”当作佛法、僧人、怙主来信仰,而且把观世音当作医治百病的药物和医生。藏族历史把“宁布桑瓦”的传入作为印度佛教首次传入西藏的象征,“宁布桑瓦”的内容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观音法门,《宝箧经》、观音六字真言陀罗尼、十一面如意宝观音菩萨擦擦像是观音法门中核心内容。观音信仰在藏传佛教的流传经历了前弘期、后弘期等两个阶段。

前弘期

佛教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初正式传入西藏,松赞干布以后的吐蕃赞普,除朗达玛外,大都信奉和扶植佛教事业,使佛教在西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史称前弘期。在前弘期,吐蕃赞普大多对佛教在藏土的发展给予支持,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坚三位赞普被后世称为“三大法王”,并分别被尊为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化身。观音信仰、供奉观音圣像、翻译观音典籍等事业在前弘期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鼎盛时期。前弘期传入吐蕃的观音密宗是具有“杂密”成分的观音信仰。在吐蕃早期,藏族的观音信仰是显宗和密宗经典同时传播,表现了吐蕃时期观音信仰是显宗和密宗并修的特点,在信仰内容和形态主要是“以称名救难、智慧解脱、密仪持咒、净土往生为目的”。

后弘期

藏族历史上把公元10世纪到15世纪初400多年的时间叫做后弘期, 西藏佛教进入复兴时期。在后弘期大量观音典籍也被翻译为藏文,尤其是观音密宗典籍。这一时期翻译观音密宗修法经典对后弘期的密宗观音法门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后弘期初期有多位印度、克什米尔班智达先后来到西藏传法讲经。入藏传法的这些印度佛教班智达和“阿杂热”到西藏后,把印度最为流行的佛教密乘法门作为入藏传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传授。这些修行的新形式受到青睐卜密法的传承也由此流行开来;后弘期中、后期,观音信仰和伏藏文化现象结合,相继出现了一些以观音信仰为主题内容的伏藏。 在吐蕃王朝时期3次较大的灭佛事件(松赞干布去世后、赤松德赞前期、朗达玛时期)以及几次灭苯事件中,每次都有一批佛教或苯教的经典著作、塑像、财宝、法器等被埋藏起来,待合适的时候这些东西又被挖掘出来,重新得到认可。”《玛尼全集》涉及了公元7至12世纪的观音信仰起源、传入西藏等历史内容,有多部观音密宗修法,反映了后弘期观音信仰的密宗化。

海外流传

观音信仰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7世纪至18世纪40年代前,观音信仰多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城市。移居邻近的日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一些华侨,建立寺庙,供奉观音像,观音信仰也随之传入这些国家。华人在海外所建最早的供奉观音神像的寺庙是在日本长崎,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16世纪20年代,来自越地区的华侨商人创建兴福寺,寺中建有观音堂;越南华人所建比较早且很有名的供奉观音的庙宇是顺化省福荣县荣河社的河中寺(亦称普成寺);17至18 世纪印尼华侨修建了万丹万德院、金德院、井里汶潮觉寺等寺庙,主祀观世音菩萨和弥勒尊佛等;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滇籍华侨在缅甸古都阿瓦创建观音寺;吉兰丹话望生县布赖村水月宫,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之一,该庙后改为主祀观音。

观世音

越南岘港 灵应寺

第二阶段

18世纪40年代后至二战结束前,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允许西方殖民者可以向其在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美洲等地的殖民地自由输入中国劳工,中国人开始大规模移居国外,观音信仰传播更加广泛。1850年美国华侨创建了北溪庙,主祀北帝,配祀观音。1878至1908 年间修建的观音庙,成为檀香山最古老的华人佛寺;在毛里求斯,华侨于1859年创建南顺会馆,附设有天后宫和协天宫,供奉观世音菩萨神牌。

第三阶段

二战后至今,台港地区的华人移民持续增长,从东南亚等地前往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华人二次移民,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移民不断增多,更多的中国传统观音寺庙在海外创建,在当地华人社团的影响广泛。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的华人在二战后建造了不少敬奉观音的庙宇。泰国莲花庙由当地华人许祥威创建于1952年,正殿正中主祀观音菩萨;马来西亚八打灵观音亭是当地比较有影响的华人庙宇,于1950年创立;在新加坡,天保堂、碧山庙、慈莲堂、福寿堂等主祀观音的庙宇也是在二战后创建;加拿大国际佛教观音寺创立于1980年,为当地及国际社会提供各项弘法活动。

宗教角色

编辑

显教

观世音在佛教中的角色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与大势至菩萨常在阿弥陀佛左右,被称为“西方三圣”。其主要职责是协助阿弥陀佛演说妙法,接引众生,同时又因大悲熏心而以各种神通之力,常游娑婆世界,普度芸芸众生。《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说:“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待其接引众生的任务完成后,观音就会继承阿弥陀佛的佛位,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在释迦牟尼已经灭度的期间,观音被看作是救度这个世界的主,弥勒则是未来救度这个世界的主。二者一现在,一未来,同为释迦牟尼佛的继承者。

《法华经》中称弥勒、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为“四大菩萨”,观音在“四大菩萨”中被视作一位大悲菩萨,其他三位菩萨,文殊大智,普贤大行,地藏大愿,各有所专。随着般若经典的不断扩大和完善,此后的观音不但是各种苦难的解救者,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者,而且还是无上智慧的阐释者和赐予者。

观世音

清代 鎏金铜西方三圣像

密教

密教继承了显教观音信仰的基本内容,但在形式上全面密教化。观音继续是一位救苦救难的菩萨,也依然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还是具足无上智慧的圣者,有无限的神力,可以以各种方式救度无边的众生。在密教中,观音作为众多卓有成效的大菩萨之一,拥有比一般菩萨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知名度。如在《佛说六字咒王经》中,观音已不仅仅是佛说陀罗尼的听众,而是同文殊、普贤、弥勒等菩萨一起成了陀罗尼的护持者。

在密教的曼荼罗中,观音被安立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观音院、遍知院、释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诸院,成为密教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灵,是密教修法中不可或缺的崇拜和供养对象。在密教的佛菩萨系统中,观音依然被作为弥陀之胁侍,与显教所不同的是,密教认为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之异,即寻其本觉即为无量寿佛,但由本誓而示现大悲菩萨之形,则为观音。如不空译的《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下中说:“此佛名无量寿如来,若于净妙佛国土,现成佛身,住杂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

唐代 石雕观音势至像

道教

宋元以降,随着观音信仰广泛流传和三教圆融,本属于佛教系统的观音菩萨与道教的神仙信仰糅合,道教把源出于佛教的“观音菩萨”演变为道教的“慈航真人”,“慈航真人”虽是男性化的称谓,但多以女性形象示人,因而道教内部也沿用了佛教对观音的称谓“慈航大士”。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854/

(29)
词条目录
  1. 名号
  2. 由来
  3. 释义
  4. 争议
  5. 源流
  6. 双马童神(阿湿波)
  7. 救海难的宝马
  8. 不眴太子
  9. 莲花童子
  10. 历史沿革
  11. 印度佛教
  12. 第一阶段:称名救难型观音信仰
  13. 第二阶段:净土往生型观音信仰
  14. 第三阶段:智慈解脱型观音信仰
  15. 第四阶段:密教化观音信仰
  16. 汉传佛教
  17. 初传期:东汉三国到东晋十六国
  18. 兴盛期:南北朝到隋代
  19. 普及期:唐代到宋代
  20. 演变期:元明清时期
  21. 持续期:民国以来
  22. 藏传佛教
  23. 前弘期
  24. 后弘期
  25. 海外流传
  26. 第一阶段
  27. 第二阶段
  28. 第三阶段
  29. 宗教角色
  30. 显教
  31. 密教
  32. 道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