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石刻艺术群,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历史沿革
编辑名称来源
龙门原名伊阙,龙门之名始于隋朝。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隋炀帝来到洛阳,登临邙山俯瞰洛阳地势,观伊阙地势似龙门,决定建都洛阳。隋唐时期都城以伊阙为南北坐标。伊阙地处国都之南,东西两山之间如天然大门,正对东都洛阳城皇城与外郭城的南正门,“龙”象征着封建皇权,故隋炀帝赐名龙门,伊阙改名龙门,并沿用至今,而作为北魏晚期与唐朝前期开凿的大型石窟寺遗存,因地处龙门,故称其为龙门石窟。
开窟背景
第一次高潮
石窟的开凿始于印度,3世纪传入中国,5-8世纪盛行,晚至16世纪,目的是用以修行和顶礼膜拜,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与解脱,开窟造像寄托了功德主的美好理想和向往。
4世纪到6世纪初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底层人民生活陷入极端困苦。佛教现世受难,来生享福的理想盛行,并指出开窟造像、积累功德可以成佛,与苦难大众的现实精神需求相契合,佛教得到空前发展与广泛传播,佛教寺窟的开凿蔚然成风,皇室贵族甚至不惜动用国家财力从事石窟寺开凿,开窟造像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龙门位于北魏京都洛阳城西南,环境清幽,利于修行。龙门石灰岩石质软硬适中,适合开凿大型洞窟,精雕细刻佛像。北魏迁都洛阳后,佛教中心南移中原,推行国家佛教的北魏宣武帝,决定在洛阳西南伊阙山以灵岩寺石窟(云冈石窟)为原型,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宾阳中洞,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进汉文化改革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功绩。
第二次高潮
唐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阶级矛盾暂时得以缓和,社会秩序处于安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国际间的交往频繁起来,文化艺术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佛教艺术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呈现出空前兴盛的景象,使龙门造像的热潮经过百年沉寂后,重新活跃起来。自太宗到玄宗初年,龙门的造像活动一直比较活跃,这是龙门石窟营造史上的第二个造像高潮。
营造历程
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至隋、唐、宋等朝代,龙门石窟的持续营造长达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其中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北魏(公元493年至528年)年间,历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三帝,历时35年,第二次是在唐朝(公元636年至746年)年间,前后历经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四帝,共计110年,两次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近150年。
北魏至隋
北魏,龙门属河南尹河南县,为京畿军事重地,北魏迁都洛阳后,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变革,社会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下,龙门开窟造像盛极一时。首先是随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在古阳洞祈福镶灾,发愿造像,揭开了龙门开窟造像的序幕。继古阳洞之后,北魏皇室又在龙门展开了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这一时期龙门最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为宾阳中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石窟寺、路洞等,这是龙门石窟营造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石窟寺
北魏以后,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隋代,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甚少。北魏末期,造像活动逐渐衰落。孝武后,也有过造像活动,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割据抗争,所以开窟造像不多,都是在前代的洞中加开一些小型龛像,且数目寥寥。龙门在隋代也没有大型造像,仅仅开了几个小龛,北朝末期及隋代,是龙门造像的低潮时期。
唐至两宋
唐代,龙门属河南府河南县,龙门两山巍峨雄踞,仍为洛阳军事交通之要冲。佛教雕刻艺术在经过了南北朝至初唐数百年的发展之后,至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龙门窟龛的造像规模、题材、技巧,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龙门开窟造像活动再次进入高潮时期,开窟造像数量达到龙门石窟造像总数的三分之二,使中国石窟寺造型艺术达到了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这一时期龙门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龙门西山的有潜溪寺、宾阳南洞、敬善寺、奉先寺、万佛洞等;在龙门东山的有擂鼓台、高平郡王洞、看经寺等,其中最富有成就的代表作是奉先寺大型群像的雕造,它代表和反映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自太宗到玄宗初年,龙门的造像活动一直比较活跃,经安史之乱,李唐王朝由盛而衰,中唐以后,龙门造像几乎绝迹,造像之风又一次沉寂下来。唐以后,由于佛教的衰微,五代、北宋龙门造像已成尾声。这一时期,虽有零星龛像的雕造,但是面貌形体臃肿笨重,已是“存其形而失其神”的劣品。
衰落历程
金朝、元朝战乱频发,使龙门石窟渐渐冷落下来,龙门造像及寺院受到破坏,由此而始。元朝诗人萨天锡游龙门,著《龙门记》,首记龙门石窟及佛寺之破坏。明代,龙门更为衰落,仅有徐霞客等文人到此游历。清朝,中州(河南省)文人及地方绅士,对龙门佛寺、道观等稍有修茸。乾隆、嘉靖以后,金石方志大兴,从事龙门碑刻题记录目、录文者如雨后春笋,收集龙门碑刻题记拓本者颇多,如钱大昕的《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王昶的《金石萃编》等。清朝末期,清朝国内外一部分学者也纷纷至龙门考察研究,有的从龙门造像艺术和题材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侧重于书法艺术的探讨,其中不乏成绩卓著者,如1870年路朝霖撰集的《洛阳龙门志》,记录了有关龙门的历史名人、诗文、游记,是现代龙门第一部成书的专著,1935年关百益编撰的《伊阙石刻图表》,以图录为主,文字叙述较清楚,对龙门主要洞窟的名称、位置、碑刻造像及破坏程度给予说明,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集大成的巨著。1906 年,日本人伊东、冢本和平子到龙门进行为时40天的调查,冢本报告刊登在《东洋学艺杂志》25、26卷上,题目是《清国内地旅行谈》,1916年,法国人沙碗也在此考察12天,其报告刊入《北中国考古图谱》首次公布龙门石窟资料和洞窟照片,并将550种碑刻内容译成法文。1926 年,日本人关野贞和常盘大定都曾游访龙门,并在合编的《支那佛教史迹》第2册中对龙门石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清末以来,学者们对龙门石窟的调查、研究和报道,使龙门石窟的声名传遍了中外,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东方艺术瑰宝。清末鸦片战争后,龙门石窟进入灾难性的破坏期。英国、美国等帝国主义者的文物盗贼接踵而来,并伙同文物奸商对龙门石窟进行疯狂的掠夺、破坏,造像毁失极多,致使残首断臂,几无一龛一像完好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前夕,龙门石窟经历了无数次浩劫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全窟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从总的构造和布局上看,虽然仍旧保持着它原有的规模,但损失极其惨重,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任人破坏的状况。
现代建设
1948 年,河南洛阳解放,龙门石窟便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并受到了人民的保护。洛阳县人民政府责成龙门镇完全小学负责保护管理龙门石窟。1950年洛阳县政府在龙门设立林场,专门负责造林绿化工作,此后龙门石窟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开发对象,先后建设龙门文物保管所保护组、龙门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在逐步发展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并不断与时俱进,于2022年4月15日实现龙门石窟数字化。
龙门石窟现代建设历程
年代 | 建设历程 |
1951年 | 龙门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成立 |
1953年 | 中央文化部拨款2.2亿元(旧币)对龙门石窟进行修葺 |
1961年3月4日 | 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62年 | 仿照隋代赵州桥修建的当时全国第二大石拱桥——龙门大桥竣工通车 |
60年代至90年代 文物保护 | 龙门文物保管所成立保护组,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
80年代 景区建设 | 1982年,国务院宣布龙门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开始修缮白居易墓园 1983年,新修了窟区游览路、栈道等 1984年,龙门北入口阙形大门、南部漫水桥建成。逐步完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基本游览配套设施 |
2000年 综合治理 | 1997年至2000年,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外围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取得理想成绩,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2年3月 | 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实现了景区内集中统一管理 |
2006年1月 | 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龙门石窟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 |
2007年5月 | 龙门石窟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
2007年9月 | 成立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单一景区管理职能向区域综合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
2011年 东北服务区开工建设 | 东北服务区严格按照5A景区标准建设,于2011年开工,于2012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开放 |
2014年 西北服务区开工建设 | 西北服务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于2017年元旦开放使用 |
2016年至2020年 三区融合发展 | 2016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要加快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定位与要求,期间龙门园区积极探索“三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于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
2019年12月 | 龙门石窟研究院升格为市直属事业机构,职能更加明晰,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力度与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 |
2019年-2020年 | 2019年8月,龙门石窟5G引领智慧景区建设 2020年4月10日,“夜游龙门”参观旅游活动上线 2020年9月,启动与华为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图龙门”行动计划 |
2022年4月15日 | 龙门石窟研究院上线“云上龙门”小程序,实现龙门石窟数字化 |
地理环境
编辑位置境域
龙门石窟位置境域
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南北长达1公里,东山为香山,海拔371.8m,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6m,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龙门石窟景区总面积为31.7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2°27'54”,北纬34°33'24”。
地形地貌
龙门石窟地形地貌
龙门石窟位于伊水两岸的香山与龙门山上,“两山夹一河”构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地形地貌。
气候
龙门石窟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其气候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水文
伊河,古称鸾水,发源于伏牛山北麓,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闷敦岭,流经嵩县、伊川县于龙门入郊区,再沿郊区和偃师交界线向东北至李楼乡西石坝入偃师县,在岳滩乡杨树村一带入洛河。全长268公里,流域总面积6100平方公里。其中,在郊区境内长17公里,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
地质
龙门石窟的石质为石灰岩,由此可雕刻出不同于北魏迁都之前石窟造像的造型语言特征。北魏迁都之前,曾于北魏都城平城(大同市)开凿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选址于平成武州山,武州山的地质构造属于侏罗纪厚层砂岩,岩石性质属于侏罗纪云冈统透镜体砂岩,岩石成分主要为长石和石英,上部较坚硬, 下部较疏松,所雕刻的石窟造像规模宏大,浑厚粗犷,富于幻想。北魏迁都洛阳后,选址于龙门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山的峭壁间,龙门峡谷的地质构造属于寒武纪中世石灰岩、下寒武世紫色夹灰绿色页岩和下、中奥陶世石灰岩,这一类石灰岩的石质细腻坚硬,所雕刻的石窟造像精细入微,趋向写实,较云冈更为精致。
景区布局
编辑龙门石窟景区布局图
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龙门石窟风景区,东北、西北服务区。龙门石窟风景区主要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组成,东北、西北服务区负责为景区里的旅客提供服务。
洛阳龙门石窟风景资源类型表
景观分类 | 资源类型 | 资源名称 |
人文景观类 | 遗址遗迹(8个) | 西、东山石窟群、魏唐碑刻、白园、唐奉先寺遗址、龙门二十品 |
建筑与设施(6个) | 香山寺、龙门大桥、广化寺、海洋馆、斗母庙、商业街 | |
旅游购物类(1个) | 鲤鱼等 | |
人文活动类(1个) | 武皇礼佛等 | |
自然景观类 | 地文景观类(7个) | 伊阙、箩圈沟、万佛沟、吊桥沟、乾元沟、红石沟 |
水域风光类(6个) | 禹王池、伊水、香山泉、珍珠泉、牡丹泉、锣鼓洞 | |
生物景观类(2个) | 侧柏林、百年乌柏 | |
天象与气候景观(1个) | 关塞气色 |
主要景点
编辑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
龙门石窟窟龛分布示意图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位于伊河西岸的龙门山上,因位于龙门峡谷西部石壁而得名,全长一千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之时。西山石窟群主要石窟大部分开凿于北魏和唐朝时期,北魏时期最著名的雕刻佛像大部分位于古阳洞窟、宾阳洞窟、莲花洞窟;唐朝时期最著名的雕刻佛像大部分位于奉先寺洞窟、万佛洞窟、药方洞窟。
潜溪寺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650-683年)。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皆为初唐完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续凿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
万佛洞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万佛洞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洞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洞口南侧有一尊菩萨像,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
莲花洞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