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橙(学名:Citrus sinensis (L.) Osbeck)为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常绿小乔木,别名广柑、黄果、橙、广橘等。甜橙原产于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包括美国、巴西、日本等地。在中国主产于四川、广东、台湾等地。甜橙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力较差,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生长在pH值6.2-7.0、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历史记载和传播
编辑甜橙属于亚热带柑桔,原产于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西汉时期已有黄柑、橙的记载,有关甜橙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至3世纪的中国地方专著《东观汉记》和《南方草木状》。公元1178年,中国南宋韩彦直所著《桔录》中,首次将柑桔类果树分为柑、桔、橙3大类。16世界下半叶,中国地方志《绍兴府志》中便有了明确的甜橙分类。1471年,甜橙由中国传入葡萄牙里斯本,1520年,葡萄牙人又将甜橙引入欧洲。此后,甜橙在欧洲的栽培日益兴旺。1565年,甜橙又从欧洲转引至美洲,此后在美洲大陆逐步扩大种植。与此同时,甜橙从欧洲传入北非和澳大利亚。如今世界各国栽培的甜橙均源自中国南方,如广东、福建等地。
分类
编辑甜橙类型丰富,全世界优良品种达400个以上。瑞士植物学家Swingle将甜橙分为三大类,即普通甜橙,脐橙和血橙。具体如下。
形态特征
编辑甜橙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8米。
茎、叶
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叶通常比柚叶略小,翼叶狭长,明显或仅具痕迹,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很少披针形,长6-10厘米,宽3-5厘米,或有较大的。
甜橙的叶
花
花白色,很少背面带淡紫红色,总状花序有花少数,或兼有腋生单花;花萼5-3浅裂,花瓣长1.2-1.5厘米;雄蕊20-25枚;花柱粗壮,柱头增大。
甜橙的花
果实与种子
果圆球形,扁圆形或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难或稍易剥离,瓢囊9-12瓣,果心实或半充实,果肉淡黄、橙红或紫红色,味甜或稍偏酸;种子少或无,种皮略有肋纹,子叶乳白色,多胚。
甜橙的果实
甜橙的果肉
物种分布
编辑甜橙原产于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包括美国、巴西、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埃及等地。在中国主产于四川、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地,浙江、贵州、云南、陕西、安徽等地也有栽培。
生长习性
编辑甜橙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9℃,耐寒力较差,临界最低温度为-5℃,当温度下降到-6℃时易引起冻害。甜橙需水量大,不耐干旱,一般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为宜,其对土壤要求不严,pH值5.5-7.5的红壤、黄壤、紫色土、冲积土均可正常生长,但以pH值在6.2-7.0、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最佳。甜橙每年抽梢3次,春梢多发生在2-4月,3-5月植株开花,5-7月植株抽生夏梢,8-10月秋梢发生。果实4月下旬开始生长,至12月上旬成熟,需经幼果期(4月至6月底)、果实膨大期(7月初生理落果基本停止后至10月上旬)、着色成熟期(10月中旬果实开始着色至果实变为橙黄色完全成熟),迟熟品种至次年2-4月果实成熟。
栽培技术
编辑嫁接
选取1年生木质化春梢作接穗,1年内除温度最低的12月、1月外均可嫁接。春季以切接为主,秋季以腹接为主,芽接最好在6-9月,一般采用盾状芽接。嫁接后20-30天即可检查成活情况,成活嫁接苗露出芽眼,以促进其萌发。
定植
甜橙幼苗定植前,应深翻熟化土壤,挖设定植穴并充分灌水,同时在定植穴内分层施用有机肥和混合磷肥作底肥。定植时期因各地气候不同而有所差别,中国华南地区多在2-3月春雨来临时栽植,西南、华中地区则多在秋、冬季定植,冬季有冻害的地区应在春季定植。嫁接苗移栽时应尽量带土或用泥浆水蘸根,定植时注意苗木的根颈与地面平齐。
养护管理
甜橙幼苗移栽后1-2月结合中耕除草,施稀薄沤肥,每月可施2次,半年后即可施人畜肥。结果树每年中耕除草并施肥3-4 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可适当增施氮、磷、钾化肥。可在甜橙幼树长至35-50厘米时摘心,并保留3-4个主枝。甜橙结果树修剪时应适当疏去部分枝叶,如先端过分下垂者,对先端密集短弱的枝梢应重剪。
病虫害防治
甜橙的主要病害有黄龙病、溃疡病、脚腐病等,黄龙病发生时需立即挖除病株,补栽壮苗,建立无病苗圃;防治溃疡病可在春季萌芽至开花前后,以及夏、秋梢展叶时和叶片转绿时喷施波尔多液药剂;脚腐病发生时可用刀刮除病部,并涂抹波尔多液保护,同时挖除树干基部带菌泥土,换上河沙或新土,将发病部位埋入土中,促其换发新根。甜橙的主要虫害有柑橘红蜘蛛、黄蜘蛛、吹绵蚧[jiè]、红蜡蚧、糖片蚧、星天牛、褐天牛等,蜘蛛类虫害发生时可喷施波美度石硫合剂、三氯杀螨矾、螨卵酯[zhǐ]、辛硫磷等药剂;防治蚧类虫害可引入其天敌,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也可适量喷施松脂合剂、辛硫磷、蔬果磷乳油等药剂;天牛类虫害发生时需及时灭除虫卵,钩杀成虫,并将辛硫磷或敌敌畏原液注人虫孔杀虫。
采收
采收甜橙果实时,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一般在果皮有70%-80%转变为橙黄色时即可采收。如过早采摘,果实香气不浓,含精油量低;过分成熟时采摘,又容易造成浮皮果,为整果磨油带来困难,且易腐烂,不耐贮运。若是以生产精油为目的,可适当提前采收。
用途
编辑食用营养
甜橙品种繁多,果实甜酸可口,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其维生素C的含量,每100毫升果汁一般含40-60毫克,约为柑橘(Citrus reticulata)的1倍、苹果(Malus pumila)的12倍,再加上其香气浓郁,可耐久贮,果实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橙汁、果酱和罐头等。此外,柑橘种子还可提取多种维生素,果皮可提炼香精油和果胶用于加工糕点、含酒精饮料、清凉饮料等。
甜橙果汁
园艺观赏
甜橙树冠圆形、枝叶茂密、浓绿光亮、四季常青,果大橙黄色,可作为观叶观果树种,栽植于公园、街道、建筑边、假山旁等多处,也可列植或丛植于草地边缘。
工业产品
甜橙果皮可制成香精油,用于调配日用化妆品和皂用香精;其花可提制甜橙花油,用于酸橙花油的增量剂。甜橙叶油与柠檬叶油用途近似,可用于调配化妆品香精。
甜橙香油
医学药用
据中国药用典籍《中华本草》记载,甜橙果实可入药,具有疏肝行气、散结通乳、解酒的作用,可治疗肝气郁滞所致协肋疼痛、脘[wǎn]腹胀满、产妇乳汁不通、乳房结块肿痛、醉酒等疾病。
贮藏
编辑甜橙属于非跃变型果实,没有呼吸高峰的出现,也没有内源乙烯合成的高蜂,属于较耐贮藏的水果。但不同品种间的耐贮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耐贮性较差,中、晚熟品种耐贮性较强。即使相同的品种,受到栽培技术、果皮结构、表皮蜡质等因素的影响,耐贮性也会有差异。
窖藏
窖藏是中国贮藏甜橙的主要方式,在窖藏前需用乐果或托布津药剂对地窖进行消毒,再挑选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健康果,用2,4-D和防腐剂进行防腐处理后,在清晨或傍晚入窖贮藏。贮藏前期注意窖降温,中后期注意密封降氧、隔热、保温。在窖藏中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包装或进行打蜡处理,可显著减少果实失水,有利于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冷藏
冷藏有利于减少甜橙的腐烂和失重,冷藏前先将经过处理后的甜橙预冷,再放入冷库内堆码成垛,冷库应根据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维持在3.5-9℃,相对湿度为85%-90%。每隔一段时间对冷库进行换气,防止二氧化碳等不良气体对甜橙造成伤害。在贮藏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剔除腐烂变质的果实。
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可减轻甜橙果实的低温病害,但气调贮藏在甜橙的生产应用上较少。甜橙气调贮藏的适宜气体指标为氧气10%-12%,二氧化碳2%-5%。
主要品种
编辑甜橙的主要品种包括新会橙、雪柑、哈姆林甜橙、红玉血橙、脐血橙等。
产业发展
编辑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甜橙占世界柑桔总产量的68.8%,主产于北、中和南美洲,占世界甜橙总产量的64.1%,亚洲占15.8%,欧洲和非洲分别占10.5%和8.2%。1988年,全世界柑橘产量6739.8万吨,其中甜橙为6473.8万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0年的统计数据,甜橙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已超过3万公顷,产量达8万吨,其中巴西、印度和中国是主要的生产国(产量分别为16.7吨、9.8吨和7.6万吨),其次是美国(4.8万吨)。在欧洲,甜橙产量超过6万吨,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是主要生产国,产量分别为4.3吨和3万吨。2020年,意大利用于脐橙和血橙生产的耕地面积为84160公顷,产量超过21吨/公顷。中国甜橙的主产区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甜橙产量及栽培地位仅次于宽皮柑桔类。1949年前,甜橙仅在浙江省浙南和衢县有少量栽培,但随着60年代规模性引种,人们逐渐意识到甜橙的经济效益。1989年,中国浙江的甜橙栽培面积达2.1万亩,占全省柑桔类作物栽培面积的1.18%。据中国《新华社》报道,2013年以来,中国四川叙永县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甜橙约10万亩。据中国《四川新闻网》报道,截止2017年12月,中国四川泸州马蹄镇以海拔700公尺为分界线发展甜橙3.2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规模示范基地5个,投产2.1万亩,出口加拿大20万斤。据中国《人民日报》报道,2018年,中国四川泸州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在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的甜橙示范园5000余亩,发展订单农业,带动贫民致富。
中国四川叙永县村民采摘甜橙
相关研究
编辑后苦味分析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品种的甜橙果实榨汁后,放置过程中柠檬苦素的含量变化。发现在榨汁后的0-32小时内,兴国甜橙3-5中柠檬苦素含量变化最不稳定,纽荷尔脐橙的后苦味现象最明显,不利于果汁加工;而佛罗斯特夏橙、红夏橙和鹿寨蜜橙在30小时内柠檬苦素增加较少,有利于果汁加工。
抑菌活性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甜橙精油的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发现甜橙精油的轻相和重相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酸性环境下轻相组分的抑菌效果较好,碱性环境下重相组分的抑菌活性更强。在高温处理下,轻相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重相组分的抑菌效果有所减弱。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