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丝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已知能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而在中国流行的只有班氏吴策线虫(简称: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简称:马来丝虫)两种。班氏丝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 丝虫常指的是丝虫科中的一些线虫,但自从1959年Chabaud和Anderson建立了盘尾科后,...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丝虫寄生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已知能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而在中国流行的只有班氏策线虫(简称:班氏丝虫)和来布鲁线虫(简称:马来丝虫)两种。班氏丝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是热带亚热带,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

丝虫病的命名

编辑

丝虫常指的是丝虫科中的一些线虫,但自从1959年Chabaud和Anderson建立了盘尾科后,原先在丝虫科中的多数属已划入盘尾科,包括Onchocerca、Loa、Brugia、Wuchereria、Dirofilaria、Acanthocheilonema、Dipetalonema、Masonnella等,只有少数属仍保留在丝虫科内,如Filaria、Parafilaria、Suifilaria及Stephanofilaria等。因为丝虫的普通名称一般使用filarioidworm或filarioids,所以丝虫病也应相应地改为filarioidiasis或filarioidosis。根据ICD-11,目前丝虫病英文名为Filariasis。

丝虫病分类

编辑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班氏吴策线虫(简称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简称马来丝虫)、罗阿罗阿线虫(简称罗阿丝虫)、旋盘尾线虫(简称盘尾丝虫)、常现唇棘线虫(简称常现丝虫)、链尾唇棘线虫(简称链尾丝虫)、奥氏曼森线虫(简称奥氏丝虫)、帝汶布鲁线虫(简称帝汶丝虫)。按成虫寄居的部位,人体丝虫大致分为3类,即淋巴丝虫、皮肤丝虫和体腔丝虫。淋巴丝虫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其成虫都寄生在人体的淋巴系统,微丝蚴均具鞘,出现在人体的外周血中,均以蚊为媒介。皮肤丝虫有盘尾丝虫、罗阿丝虫和链尾丝虫。盘尾丝虫成虫寄生人体皮下组织,微丝蚴无鞘,出现在成虫附近的结缔组织,媒介是蚋[ruì](小蚊)。罗阿丝虫成虫寄生在皮下和眼部,又称眼丝虫,微丝蚴具鞘,出现在周围血液,媒介为牛虻。链尾丝虫成虫寄生在皮下组织,微丝蚴无鞘,出现于皮肤胶原纤维间,媒介为库蠓。体腔丝虫有常现丝虫和奥氏丝虫。常现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体腔,主要是腹腔,其次是胸腔,微丝蚴无鞘,出现在外周血中,媒介为库蠓[měng]。奥氏丝虫成虫寄生人体胸腔、肠系膜和内脏脂肪,微丝蚴无鞘,出现在外周血中,媒介为库蠓和蚋。

丝虫病病因

编辑

病原体

成虫:乳白色,虫体细长,似丝线,雄虫大小为(28.2~42)mmX(0.12~0.15)mm,尾部向腹面卷曲,末端有交合刺。雌虫大小为(58.5~105)mmX(0.2~0.3)mm,雌性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子宫膨大,在近卵巢段子宫含有大量的虫卵,随着子宫的延伸,最后在阴门处有由虫卵发育的微丝蚴。微丝蚴:无色,形状为细小弯曲的线状虫体,染色后可见班氏微丝蚴的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排列疏松,清晰可数,无尾核。而马来微丝蚴的体核不规则,大小不等,排列密集,彼此重叠,不易分清,有2个尾核。如下图所示。

丝虫病

班氏和马来丝虫微丝蚴

生活史:班氏和马来丝虫生活史基本相似,包括幼虫在蚊体内发育和成虫在人体内发育两个过程。在蚊体内发育过程:当蚊叮咬患者或带虫者时,血中的微丝蚴进入蚊胃,经1~7小时,脱鞘穿过蚊胃壁,经血腔侵入胸肌。经历2~4日,缩短变粗形成腊肠期幼虫(腊肠蚴)。再经8~14日蜕皮2次,虫体发育为丝状蚴,此时具有感染能力。丝状蚴活动,离开胸肌,通过血腔到达蚊的下唇。在人体内的发育:带有丝状蚴的蚊吸食人血时,在蚊下唇的丝状蚴逸出,经吸血伤口或皮肤侵入人体。感染期丝状蚴进入人体后的移行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幼虫侵入附近的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和淋巴结寄生,经历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在淋巴系统中雌雄成虫常互相缠绕在一起,以淋巴液为食。成熟的雌雄虫交配后,雌虫卵胎生产出微丝蚴,沿淋巴循环,随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自感染期丝状蚴侵入人体到发育为成虫产出微丝蚴所需的时间为3~12个月,两种丝虫成虫的寿命一般为4~10年,个别可长达40年。微丝蚴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也有长达2年者。

丝虫病

丝虫生活史

发病机制

人体感染丝虫后,其发病机制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机体对丝虫抗原性刺激的反应、侵入的虫种和数量、重复感染的次数、虫体的死活情况、寄生部位和有无继发感染等。

流行病学

编辑

地理分布和影响因素

班氏丝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在中国除山东、海南及台湾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外,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13个省、市、自治区则两种丝虫均有。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丝虫病的感染季节主要为5~10月份,经济、居住条件、政府政策等社会因素也对丝虫病的流行起一定的影响。现中国很多地区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病理学

编辑

丝虫的微丝蚴和成虫均可造成相应的病理改变,但后者所致危害更大。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淋巴管炎主要见于下肢、精囊、附睾、腹腔内及乳腺等处的淋巴管及淋巴结。肉眼观:急性期浅表发炎的淋巴管呈一条红线自近端向远端蔓延,称离心性淋巴管炎。当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受累及时,可形成丹毒性皮炎。镜下观:淋巴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腔内充满淋巴液及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管壁增厚,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虫体死亡后引起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浓肿,坏死区域可见死亡虫体和微丝蚴,周围可见夏科-莱登结晶。慢性期可形成结核结节样肉芽肿。随着死亡虫体的钙化和肉芽肿纤维化,淋巴管闭塞,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闭塞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常伴随出现,表现为腹股沟、胸窝及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镜下观:早期淋巴滤泡扩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质血管充血,可找到丝虫虫体。后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发生淋巴结纤维化。

淋巴系统阻塞引起的继发性改变

淋巴窦及淋巴管扩张:病变主要见于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窦扩张,局部呈囊状肿块。当精索、阴囊及大腿内侧等处远端的淋巴管阻塞时,其可因淋巴液淤滞而曲张,淋巴管通透性增加,淋巴液渗出或淋巴管破裂,造成组织水肿。当阻塞发生于肠干淋巴管入口的上方或主动脉前淋巴结时,小肠吸收来的乳糜液不能回流至乳糜池,导致胸导管以下的远端淋巴管曲张,如果乳糜液经侧支循环返流至泌尿系淋巴管而引起破裂,乳糜液入尿形成乳糜尿;乳糜液经精索淋巴管流入睾丸鞘膜内,引起鞘膜乳糜积液;乳糜液通过肠系膜淋巴管进入腹腔,则形成乳糜腹水。象皮肿丝虫病晚期,淋巴液长期淤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生,皮肤皱纹加深,皮肤粗糙变硬,可伴有棘刺、疣状突起及苔藓样改变。与大象皮肤相似,故名象皮肿。主要发生于下肢、阴囊、女性外生殖器等处,也可发生于手臂和女性乳腺,下肢最为常见。镜下观:皮肤角化过度,棘细胞增生肥厚,真皮和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弹性纤维消失。皮下淋巴管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肌层肥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传播机制

编辑

传染源

主要为血内含微丝蚴的人。马来丝虫还可寄生在猫、犬、猴等哺乳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作为其主要的储存宿主并成为丝虫病可能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其次是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病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沿海地区东乡伊蚊也能传播班氏和马来丝虫病,而微小按蚊是海南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媒介蚊种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非流行区的人群比流行区人群更具有易感性。

临床表现

编辑

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幼虫和成虫的分泌物、代谢及虫体分解产物及雌虫子宫排出物等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性反应。早期在淋巴管可出现内膜肿胀,内皮细胞增生,随之管壁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细胞浸润,导致淋巴管壁增厚,瓣膜功能受损,管内形成淋巴栓。浸润的细胞中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淋巴系统阻塞是引起丝虫病慢性体征的重要因素。由于成虫的刺激,淋巴管扩张,瓣膜关闭不全,淋巴液淤积,出现凹陷性淋巴液肿。以后淋巴管壁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而导致淋巴管闭塞。以死亡的成虫和微丝蚴为中心,周期浸润大量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而形成丝虫性肉芽肿,最终导致淋巴管栓塞。阻塞部位远端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期组织。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象皮肿elephantiasis):是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象皮肿的初期为淋巴液肿。若在肢体,大多为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置,可消退。继之,组织纤维化,出现非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置不能消退,皮肤弹性消失。最后发展为象皮肿,肢体体积增大,有大量纤维组织和脂肪以及扩张的淋巴管和积留的淋巴液,皮肤的上皮角化或出现疣样肥厚。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testis):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液。但也有少数病人系由于急性炎症反应所致,故在消炎后即可恢复。乳糜尿(chyluria):是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后所致的病变。除上述病变外,女性乳房的丝虫结节在流行区并不少见。此外,丝虫还偶可引起眼部丝虫病,脾、胸、背、颈、臂等部位的丝虫性肉芽肿,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内微丝蚴症等。

丝虫病的诊断

编辑

分为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见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

病原诊断

血检微丝蚴: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至次晨2时为宜。 厚血膜法:取末梢血60μl(3大滴)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如经染色可减少遗漏并可鉴别虫种。 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加盖片后立即镜检,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 浓集法:取静脉血1~2ml,经溶血后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此法可提高检出率,但需取静脉血,且手续较复杂。 海群生白天诱出法:白天给被检者口服海群生2~6mg/kg体重,于服后30~60分钟间采血检查。此法可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对低度感染者易漏诊。 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故可于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可取上列体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采用离心浓集法、薄膜过滤浓集法等检查。含乳糜的液体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去除上面的脂肪层,加水稀释10倍后,以1500~2000rpm离心3~5分钟,取沉渣镜检。 成虫检查法:有直接查虫法和病理切片检查两种方式。直接查虫法:对淋巴系统炎症正在发作的患者,或在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节的患者,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切除可疑结节,在解剖镜下或肉眼下剥离组织检查成虫。取得的虫体,按常规线虫成虫标本制作技术,杀死固定,然后置线虫透明液中,镜检、定种。 病理切片检查:将取下的可疑结节,按常规法制成病理切片镜检。若为丝虫性结节,可见结节中心有成虫,其周围为典型的丝虫性病变。

免疫诊断

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 皮内试验: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抗体:试验方法很多,目前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及马来丝虫成虫或微丝蚴的可溶性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检测抗原:制备抗丝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双抗体法和斑点ELISA法分别检测班氏和马来丝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已获初步进展。

鉴别诊断

编辑

血栓性静脉炎有血管壁损伤或静脉曲张史,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及压痛,可触及索状静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可见静脉血栓。感染性静脉炎:有局部外伤或感染病灶,伴全身中毒症状,沿静脉走行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压痛,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脏病病史,水肿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伴劳力性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和肝大等。肿瘤性乳糜尿:有恶性肿瘤病史,因肿瘤侵犯腹膜后淋巴管、淋巴结所致。

如何治疗丝虫病

编辑

病原治疗

治疗药物:(1)主要是乙胺嗪。乙胺嗪[qín]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中国乙胺嗪的常用疗法为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4日疗法治疗马来丝虫病。病人服药后可因大量微丝蚴的死亡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为了减少乙胺嗪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广泛采用了乙胺嗪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轻微。(2)阿苯达唑,每日2次,可杀死成虫,但对微丝蚴无直接作用。(3)中国研制的抗丝虫药呋喃嘧[mì]酮[tóng],对微丝蚴与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两种丝虫均有良好效果。对班氏丝虫病的疗效优于乙胺嗪。(4)伊维菌素:成人100-200μg/kg,一次服用。(5)左旋咪唑与乙胺嗪合用可提高疗效,呋[fū]喃嘧酮可作为乙胺嗪的替代药。(6)联合疗法:乙胺嗪6mg/kg,联合伊维菌素200μg/kg或阿苯达唑400mg一次服用,有效率达99%。

对症治疗

对急性淋巴结炎,受累部位给予局部护理,如足部护理,清洗感染部位,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足部每天涂抹抗真菌药膏。对象皮肿病人除给予乙胺嗪杀虫外,还可结合中医中药及桑叶注射液加绑扎疗法或烘绑疗法。对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病人,可用鞘膜翻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对乳糜尿病人,轻者经休息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银肾孟冲洗治疗。严重者以显微外科手术作淋巴管-血管吻合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预防

编辑

(1)夏季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冬季对微丝蚴阳性者或微丝蚴阴性但有丝虫病史和体征者进行普治,及时治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2)防蚊灭蚊,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3)户外作业时,使用防蚊油、驱蚊灵及其他驱避剂等涂抹于暴露部位的皮肤。(4)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患者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预后

编辑

丝虫病对生命威胁不大,早期及时治疗多能治愈,但反复发作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象皮肿患者可影响劳动力继发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

历史

编辑

发现史

在中国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已有记载:“两足胫红肿,寒热如伤寒状,从此或每月一发,半月数月一发”,至今约二千年历史。古籍中有“扁病”、“膏淋”、“癞疝重坠囊大如斗”、“小便如米汁”的描述,一般属中医“流火”、“大脚风”、“膏淋”等范畴。1863年Demarquay在巴黎首次从1例来自哈瓦那患者的阴囊鞘膜积液中发现班氏丝虫微丝蚴。1866年Wucherer在1例巴西患者的乳糜尿内找到丝虫微丝蚴。1868年Da Silva在1例巴西患者的血尿中发现同样的微丝蚴。1872年Lewkis首次从1例印度患者的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内找到丝虫微丝蚴。乳糜腹水内的微丝蚴则由Winckel于1876年发现。丝虫的成虫最早1876年Bancroft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例中国患者的手臂淋巴浓肿中发现的,但虫体已死,其后他又从1例鞘膜积液患者的精索获得4条活雌虫。1877年Cobbold年将其命名为班氏丝虫。丝虫的雄虫是由Sibtherpe首次在印度发现而由Browne(1888)加以描述的。吴策属是由da Silva Amujo于1878年描述巴西患者血液中的微丝蚴时建立的。1871年Meadow最早描述了中国浙江宁波一带的象皮肿患者。1872-1878年Manson在福建厦门发现很多阴囊象皮肿患者,并在鞘膜积液内找到微丝蚴及一段雌虫。1877年和1879年Manson在厦门首次报道了丝虫是由蚊子传播和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的两个重要发现。Bancroft(1899)和Low(1900)发现蚊体内发育成熟的丝虫幼虫可自蚊喙逸出,并经皮肤钻入人体而发育为成虫,从而澄清了班氏丝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1927年Lichtenstein在苏门答腊的患者血液中首先发现了马来丝虫微丝蚴。Brug(1927)将其命名为马来丝虫。1940年Rao和Maplestone首次在1例印度患者的前臂囊肿中发现丝虫的两条雌虫和两条雄虫。冯兰洲(1933)首先发现中国有马来丝虫病流行,并于1934年证实中华按蚊和常型曼蚊为其传播媒介。

研究治疗史

1912年Rivas和Smith首先提出夜间血检方法。1930年Taliaffero和Hoffman首次使用粗制抗原进行皮肤试验。1939年Knott采用福尔马林离心浓集法。1962年Sawada以三氯醋酸沉淀提取犬恶丝虫抗原。1963年多田功报告了犬恶丝虫提纯抗原(Fpt抗原)。1944~1946年Brown和Culbertson使用大量的锑剂、硫苹果酸锑锂和新斯锑波霜等治丝虫病。1946~1952年Otto用胺苯砷[shēn]治疗。1947年Hewitt在67种哌[pài]吡嗪类药物中筛选出海群生(乙胺嗪)用于治疗该病。

公共卫生

编辑

世界卫生大会WHA50.29号决议鼓励各会员国消除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淋巴丝虫病。为做出响应,世卫组织于2000年发起了“全球消除淋巴丝虫病规划”。世卫组织的战略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每年在存在感染的地区或区域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大规模治疗,从而阻断感染传播;二是通过提供推荐的基本医疗服务来减轻淋巴丝虫病带来的痛苦。2007年5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国家。2020年,全球消除淋巴丝虫病规划为新的2021-2030年被忽视的热带病路线图设定了以下目标:58个流行国(占80%)达到确认消除淋巴丝虫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标准,在停止大规模给药后至少4年内,持续感染率低于目标阈值,并且在所有已知患者的地区提供一揽子基本医疗服务;72个流行国(占100%)实施大规模给药后或验证后监测;将需要大规模给药的总人口降到零。

其他动物

编辑

丝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除影响人类健康外,也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主要有盘尾属丝虫感染引起的牛马盘尾丝虫病、恶丝属丝虫寄生于右心室和肺动脉引起狗的犬恶丝虫病;浆膜丝虫属引起猪的猪浆膜丝虫病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6102/

(25)
词条目录
  1. 丝虫病的命名
  2. 丝虫病分类
  3. 丝虫病病因
  4. 病原体
  5. 发病机制
  6. 流行病学
  7. 地理分布和影响因素
  8. 病理学
  9.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0. 淋巴系统阻塞引起的继发性改变
  11. 传播机制
  12. 传染源
  13. 传播途径
  14. 易感人群
  15. 临床表现
  16. 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17.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18. 丝虫病的诊断
  19. 病原诊断
  20. 免疫诊断
  21. 鉴别诊断
  22. 如何治疗丝虫病
  23. 病原治疗
  24. 对症治疗
  25. 预防
  26. 预后
  27. 历史
  28. 发现史
  29. 研究治疗史
  30. 公共卫生
  31. 其他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