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杉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黄杉(学名:PseudotsugasinensisDode)为松科(Pinaceae)黄杉属(Pseudotsuga)乔木,别名狗尾树、浙皖黄杉、罗汉松等。黄杉是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多散生在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中。黄杉为中性偏阳树种,耐干旱和瘠薄,喜温暖湿润的气侯,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的棕色森林土中。黄杉为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1米。黄杉乔木幼树树皮淡灰色,老则灰色...

黄杉(学名: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为松科(Pinaceae)黄杉属Pseudotsuga)乔木,别名狗尾树、浙皖黄杉、罗汉松等。黄杉是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多散生在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中。黄杉为中性偏阳树种,耐干旱和瘠薄,喜温暖湿润的气侯,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的棕色森林土中。

形态特征

编辑

黄杉为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1米。

黄杉

黄杉乔木

幼树树皮淡灰色,老则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厚块片;一年生枝淡黄色或淡黄灰色(干时褐色),二年生枝灰色,通常主枝无毛,侧枝被灰褐色短毛。

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长1.3-3(多为2-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圆有凹缺,基部宽楔形,上面绿色或淡绿色,下面有21条白色气孔带;横切面两端尖,上面有一层不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下面中部有一(稀二)层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初生叶条形,先端渐尖或急尖,上面平,无气孔线,下面中脉隆起,有两条白色气孔带。

黄杉

黄杉的叶

球花

花单性同株,雄球花卵状长椭圆形,单生叶腋,雌花卵状长椭圆形,单生枝顶。

球果

球果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近中部宽,两端微窄,成熟前微被白粉;中部种鳞近扇形或扇状斜方形,上部宽圆,基部宽楔形,两侧有凹缺,鳞背露出部分密生褐色短毛;苞鳞露出部分向后反伸,中裂窄三角形,长约3毫米,侧裂三角状微圆,较中裂为短,边缘常有缺齿。

黄杉

黄杉的果实

种子

种子三角状卵圆形,微扁,长约9毫米,上面密生褐色短毛,下面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种翅较种子为长,先端圆,种子连翅稍短于种鳞;子叶6(稀7)枚,条状披针形,先端尖,深绿色,上面中脉隆起,有2条白色气孔带,下面平,不隆起。

物种分布

编辑

黄杉是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在湖北西部、贵州东北部、湖南西北部及四川东南部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处,在四川西南部、云南中部与东北部、贵州西北部分布于海拔1500-2800米处。黄杉多散生在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中,常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等树种形成混交林。

生长习性

编辑

黄杉为中性偏阳树种,耐干旱和瘠薄,喜温暖湿润的气侯,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2-15℃。1-5年生的黄杉幼苗需要一定荫蔽环境,5年生以后则要求光照充足,否则易生长不良。黄杉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黄红壤、山地红壤等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但最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的棕色森林土中。

黄杉

黄衫

黄杉幼龄期生长较慢,1年生幼苗高度仅5厘米左右,当植株生长至8-20年时,生长速度加快,年平均生长可达0.4-0.5米,30年生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仅0.3米左右。黄杉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结实多,10-13年生的幼树即开始开花结果,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300多年生的老树,仍有旺盛的结实能力,种子能随风飞散。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壤土作为黄杉的种植地,然后全面翻垦并杀菌消毒,施加腐熟农家肥和钙镁肥作基肥,整平耙细后,可作苗床。

播种

采集20年以上的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果实,曝晒后取出种子,以待2月晴天无风时播种。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再撒播进苗床中,播后覆一层薄土,再上盖稻草或松针以及一层塑料薄膜,最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需25-30天种子出苗。

养护管理

黄杉幼苗出土后,早晚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移栽时搭建拱型棚,并加盖薄膜和遮阳网,以防冻害和日晒造成苗木死亡。待幼苗恢复生长后,逐渐拆除薄膜,温度过高时还需将拱棚两端的薄膜揭开,通风降温。根据植株长势在叶面追施速效肥,一般以磷酸二氢钾为主,追肥时间应选择傍晚或阴天。

黄杉

枝繁叶茂的黄衫树

病虫害防治

黄杉病虫害较少,常见的病害为立枯病,发病时可喷施多菌灵药液杀菌。在幼树期易受到叶蜂幼虫咬食针叶及嫩枝,可通过喷施六六六杀虫剂防治。

用途

编辑

园艺观赏

黄杉树干圆满通直,枝叶浓密,四季常青,适应性较强,景观效应良好,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可丛植或孤植于庭园、公园、风景名胜区、住宅小区等处。

黄杉

黄衫

工业原料

黄杉心材与边材界限明显,纹理直有光泽,材质坚实有弹性,钉着力强,不翘不裂,极耐腐朽,且具有特殊的松脂气味,可作为建筑、家具和纺织品等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此外,黄杉皮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作复写纸、磨光剂、化妆品、塑料生产、胶合板胶剂等产品。

科学研究

黄杉是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类群,是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地理、松科分类进化等有较高的学术意义。

物种保护

编辑

物种现状

黄杉仅存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其中以湖南八大公山保存的黄杉林最为完整,纯林面积最大。湖南八大公山的黄杉径级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其中幼苗缺失,幼树个体占比极低,种群更新不良,群落结构尚未稳定。

致危因素

黄杉虽然分布较广,但多呈零星或小块状分布。并且由于材质优良,历史上长期遭到当地居民砍伐,导致黄杉分布区正日益缩减。再加上黄杉种子可育力低,天然更新能力弱,致使种群数量急速下降。

保护等级

1991年,黄杉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2004年,黄杉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根据IUCN 3.1标准)。2010年,黄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物种(根据IUCN 3.1标准)。2013年,黄杉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收录。2013年,黄杉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根据IUCN 3.1标准)。2021年,黄杉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黄杉濒危现状得到中国政府重视,已纳入中国保护植物名录,并建立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当地黄种质资源,同时开展黄杉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研究,为研究其生长规律、开展人工栽培、扩充其种群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

编辑

树轮气候学研究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黄杉的径向生长主要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其中树轮宽度指数与生长季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11月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月平均最高气温可能对黄杉的径向生长起抑制作用。

种群结构分析

有学者通过调查对中国贵州北部地区的黄杉群落及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黄杉林群落在树种组成上是由典型的喀斯特树种所形成的针阔混交林,并且在特殊的生境中其种群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可在乔木层中形成优势种群,并且人为干扰造成的林窗有利于黄杉的天然更新。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337/

Like (274)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球花
  3. 球果
  4. 种子
  5. 物种分布
  6. 生长习性
  7. 栽培技术
  8. 选地与整地
  9. 播种
  10. 养护管理
  11. 病虫害防治
  12. 用途
  13. 园艺观赏
  14. 工业原料
  15. 科学研究
  16. 物种保护
  17. 物种现状
  18. 致危因素
  19. 保护等级
  20. 保护措施
  21. 相关研究
  22. 树轮气候学研究
  23. 种群结构分析
  2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