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亦称《梁唐晋汉周书》。为北宋初年薛居正监修,参加修撰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修于开宝六年(973年)至七年间。书名因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区别,冠以“旧”字。
成书
编辑作者背景
《 旧五代史 》由薛居正监修。参与《旧五代史》修撰的官员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七人。
薛居正
薛居正,字子平 , 宋代开封浚仪 (今河南开封市) 人,北宋名臣、史学家。生于五代后梁乾化二年 (公元912年),卒于北宋太平兴 国六年 (公元981年),终年七十岁。父亲薛仁谦曾任后周太子宾客。薛居正自幼好学,24岁便考取了进士。他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五代后和北宋初期,一生经历了六个朝代。他为官多年,虽然政务繁忙,却仍喜爱读书,这也为其后主持编写《旧五代史》奠定了坚实的才学修养。薛居正为官正派,一直都深受最高统治者的宠信,开宝六年四月,奉命监修《旧五代史》,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完成编写,五个月之后被提升为宰相,时年五十岁。
卢多逊
卢多逊(934~985),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泌阳)人。后周显德初考取进士,后官至集贤殿修撰。宋初屡任会试主考,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升翰林学士,六年任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博涉经史,文辞敏捷,参加了《五代史》的修撰,还主修了《时政记》和《开宝通义纂[zuǎn]》。太平兴国初,出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宰相)。后加封兵部尚书。七年(982年)因牵涉秦王赵廷美案,被治罪下狱,再削官发配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雍熙二年(985年)卒于贬所。
扈蒙
扈蒙年轻时文章就写的不错,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扈蒙是文学名流,后周时期他出任右拾遗、直史馆、知制浩。宋朝初期,他由中书舍人升任翰林学士,重新任知制浩,充任史馆修撰。开宝年间,受诏参加《五代史》修撰,开宝五年,连续主持贡举 。
张澹
张澹自幼好学,有文才,晋开运初年,考取进士。曾任校书郎 、直昭文馆、 秘书郎、 礼部员外郎 、 史馆修撰、知制浩。宋初,累迁权直学士院、摄殿中监等。
李昉
李昉[fǎng](925-996),字明远,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一作深州饶阳(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北宋文学家。五代汉乾祐[yòu]时期考取进士,历仕晋、汉、周三代,官至翰林学士。北宋初,任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曾参加《旧五代史》的编撰,参与编写《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著有文集五十卷,如今已佚。
李穆
李穆年幼时就赋有文采,周中后期考中进士。开宝五年,担任右拾遗,知制诰[gào]。后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参知政事 。曾参加《旧五代史》的编撰。
成书过程
《 旧五代史 》是官修正史,由宋太祖朝宰相薛居正监修。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朱史 · 太祖纪 》记载,《旧五代史》始修于开宝六年 ( 973年) 四月二十五日戊申,成书于开宝七年 (974年)闰十月 甲子,耗时一年零八个月。《旧五代史 》是一部大型史书,时任最高统治者对编写历史书籍很重视,修史所需原始材料充分,主编者薛居正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和才能,编写班子比较得力,最终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编写出来。《旧五代史》是根据五代时期的各朝实录和范质的《五代通录》编写的。五代时期虽然战乱比较频繁,但每个朝代都比较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据 《宋史 · 艺文志 》记载 , 有案可查的五代实录就有多种 。范质的《五代通录》正是由众多的五代各朝实录合在一起,删繁就简,加工整理而成的。在薛居正的主持下,官员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七人参与了修撰。
内容
编辑内容介绍
《旧五代史》共一百五十卷,比较详尽地记载了五代50余年的历史。该书为纪传体五代史,分梁、唐、晋、汉、周五书。以“世袭列传”“偕伪列传”记十国政权,以“外国列传”记周边政权或部族。另有天文等十志,通纪五代,其中《选举志》为此书首创,其他各志可与《五代会要》互为补正。《 旧 五代史 》 内容丰富 。 五代时期,除了平原地区有五个王朝互相更替之外,在中国境内还有吴越、 南唐等十来个割据政权。《旧五代史》在叙述中原地区的历史之外,也对其 他地区的历史作了记述。《旧五代史》中五代各朝帝王的材料相当充实,书中把每个时 期的重大事件,都连贯地记录在各个皇帝的本纪里,使人一 点也不感到琐碎零散。此外,凡 礼乐、职官之制度,选举、刑法之沿革,食货、 郡县之变化,书中也作了详细介绍。”
内容章节
特色
编辑叙事平直
薛居正所处的宋代初年,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及价值体系领域还都处于过渡阶段,重武轻文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士大夫们不受重视,只是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对于国家民族命运淡漠。作为思想文化的核心——经学,因袭墨守汉唐注疏之学,这自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鲜有创见。因此《旧五代史》叙事方式基本上均为罗列事实、平铺直叙的方式,稍显直白。
体例完整
《旧五代史》断代为史,即将五代各朝独立成书。模仿《三国志》的编撰方法,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各自为一书,体例相当完整,所以又称《梁唐晋汉周书》。所涉朝代的本纪、列传分别编写并列入各书之中,五书之后,另有《世袭列传 》《偕伪列传》《外国列传》记载中原王朝以外的情况。 最后以天文、 历、五行、礼 、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十志,全面叙述了五代时期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全书以五代为正,十国为伪,目的是凸显继承后周的宋代乃正统政权。
材料可靠
《旧五代史》采摭五代十国实录注记与范质《五代通录》等书而成,史料包含丰富。监修薛居正和编写班子的主要成员都曾在五代任职,修史的时间离五代较近,五代时期的许多史实都是他们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修史所用史实材料较为真实可靠。正如《四库提要》所说:“居正等奉诏撰述,本在宋初,其时秉笔之臣,尚多在逮事五代,见闻较近,纪传皆首尾完具,可以征信。故异同所在,较核事迹,往往以此书为证。” 但由于编纂时间短促,缺乏精细的选择、考辨,故又存在着繁冗猥琐、褒贬失实的严重缺点。
内容丰富
《旧五代史》把五代各朝的重大事件都连贯地记录在各个皇帝的本纪里,材料相当充实,总体框架清晰,没有琐碎零散之感。在主要叙述中原地区的历史之外,也对其他地区的历史作了记述 。此外,书中对礼乐及职官之制度、选举及刑法的沿革、食货和郡县的变化等也作了详细介绍。所以《四库提要》在评论《旧五代史》时指出:“虽其文体平弱,不免叙次烦冗之病,而遗文琐事 ,反 藉以获传,实足为考古者参稽之助 。”
观点可取
《旧五代史》在观点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某些部分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如在谈及后汉灭亡 时,就否定了“天命论”,把统治者的残暴看作是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触及到问题本质的论述;二是在分析方法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辩证i因素,如卷九十六对有作为的帝王如周世宗,既赞扬他 “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又批评他“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 ” ;三是在对人民的态度上也比较宽厚 , 指出: “好利残民,夫何足贵! ” 对王周的 “享性宽惠,人庶便之” 和刘审交的 “无扰于民,百姓歌之”,大加赞扬。
评价
编辑《旧五代史》 修成后,赵匡胤亲自阅读 , 说:“”昨观新史, 见梁太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可见宋太祖非常重视这部史籍,希望借此系统总结和汲取五代以来的历史教训,为全面铺开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四库提要》在评论《旧五代史》时指出: “ 虽其文体平弱,不免叙次烦冗之病,而遗文琐事,反藉以获传, 实足为考者参稽之助。 ”(虽然《旧五代史》文体平弱,不免叙述繁琐重复的病,但遗文琐事,反而借此得以流传,实可以作为参考的帮助。)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旧五代史》:事实较详,盖欧《史》专重书法,薛《史》专重叙事,本不可相无。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著名文献学家陈尚君认为五代虽还有《新史》 , 但其长处在义例与文章,就史料的原始丰富来说,远不能取代《薛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姜海军认为《旧五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作为政治任务、传抄实录而成,缺乏精心加工,故繁猥失实,这种流于形式的著述,因因循墨守、平庸无奇而在宋代已不受重视 。薛史的平庸与宋初经学 “笃守古义,无取新奇 ”相表里。
版本
编辑清辑《旧五代史》
宋初薛居正《旧五代史》原本失传 ,清乾隆间开四库馆之初,由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 书中辑出,并很快得到官方认可,列入正史,成为二十四史中最后列入的一 部。清辑《薛 史》得原书十之七八,且校录认真,考订填密,尽力恢复原编面目,为乾嘉辑逸书中的翘楚,历来评价很高。通行的中华书局校点本汇聚了清辑《薛史》的各种传本和相关文献,成为至20世纪90年代最好的文本。由于北宋太祖朝所修的《旧五代史》原本早已散失 ,印本没有片纸留存 ,现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底本采用的是清人邵晋涵从《永乐大典》副本和《册府元龟》等书辑出、并经过加工改造的《旧五代史》,其名称应为辑本《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的最新辑本。陈尚君教授从1994年历时十一年完成。全书约三百七十万字,内容方面有很大增加和修订。据不完全的统计,共重新辑录纪、传、志五十三篇,新增列传六十篇。删去清人误收者九篇,增补逸文数万字,改动、补订、删除、乙正史文近万处。适当调整了原书的鳊[biān]次,同时附录了该书据以编修的五代实录的遗文达一百多万字。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