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唐代,下启宋代的历史时期。五代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的合称,同一时期在南方及河东地区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十个,《新五代史》中将其合称“十国”。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北宋自后周嬗代而来,由于现实政治需要,于是运用五德终始说,将北周及前四个政权一并承认为正统,...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唐代,下启宋代的历史时期。五代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的合称,同一时期在南方及河东地区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十个,《新五代史》中将其合称“十国”。

名称由来

编辑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北宋自后周嬗代而来,由于现实政治需要,于是运用五德终始说,将北周及前四个政权一并承认为正统,称之为“五代”。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即下诏命薛居正等人修《五代史》。十国的称呼则来自北宋欧阳修所修的《新五代史》。宋初薛居正所修《旧五代史》中,将十国等割据势力列入《世袭列传》及《僭伪列传》中。欧阳修编纂《新五代史》,作《十国世家》,提出了这一概念,并称这一历史时期为五代十国。

历史

编辑

五代兴替

后梁代唐

后梁建立者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降唐后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在汴州发展势力,逐步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藩镇。此时朱温的主要对手是河东的晋王李克用,双方围绕山西南部、河北西南部及河朔三镇进行争夺,朱温占据了上风。唐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击败了凤翔的岐王李茂贞,控制了唐昭宗李晔。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随后将其杀死,改立14岁的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次年二月,朱温杀死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六月又制造了“白之祸”,杀死朝臣三十余人,投尸黄河。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朱温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正式称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并改元开平,升汴州为开封府,建都于此。朱温又废唐哀帝为济阴王,次年将其杀死。后梁建立后,全国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仍然存在。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王杨渥、蜀王王建等,仍用唐年号,公开反对后梁;次年,王建称帝,建立前蜀政权。其他割据势力则大都表示归顺梁朝,朱温封湖南马殷为楚王、两浙钱镠为吴越王、广东刘隐为大彭王、福建王审知为闽王。幽州刘守光随后也称帝,建立燕国

五代十国

后梁疆域(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梁晋之争

朱温称帝后,各地仍存在反对的势力,其中以晋王李克用的势力最为强大。朱温称帝后次月,即派康怀贞率领8万军队进攻潞州,但在高河被晋军击败。朱温撤换主将,仍久攻不下。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晋王李克用去世,新即位的晋王李存勖率军突袭梁军,后梁军队大败,对潞州的围攻以失败告终。开平三年(909年),朱温迁都洛阳。潞州大败后,朱温愈发不信任身边的将领,听信谗言杀死了镇守长安的王重师,镇守同州的刘知俊因此害怕,投靠了李茂贞。开平四年(910年),镇守镇州的王镕和镇守定州的王处直也因朱温的猜忌而起兵反梁,并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率大军东进,于次年正月在柏乡大败朱温派来的军队,并趁势进军,攻占了后梁在河南河北的一些领土。乾化二年(912年),朱温为报柏乡之仇,趁李存勖征讨燕王刘守光,亲率50万大军攻晋,却被晋军小部队夜袭,惊慌之下以为是李存勖大军来攻,连夜撤退。战后朱温一病不起,经此一战,后梁一蹶不振。同年六月,病重的朱温在洛阳被次子朱友珪所杀。

朱友珪杀朱温后称帝,但次年二月便被禁军所杀,朱温三子朱友贞即位,是为梁末帝。梁国忙于内乱,晋王;李存勖则趁机扩张,同年十月,李存勖占领幽州,刘守光被擒,燕国灭亡。贞明元年(915年),后梁大将杨师厚病死,其镇守的魏州投靠李存勖。李存勖亲自率军攻梁,连战连捷。贞明四年(918年),李存勖率军准备一举灭梁,在胡柳坡与梁军大战,晋军大胜,但自身也元气大伤,不得不暂歇刀兵,休养生息。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平定河北、击败了南下的契丹人后,于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是为后唐庄宗。同年十月,李存勖率军南下,突袭并占领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后梁共统治了17年,为五代中时间最长的政权。

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兴衰

李存勖灭亡后梁后,迁都洛阳,并以太原为北都、长安为西都,降梁都开封府为汴州。后梁灭亡后,此前与后梁对立的岐王李茂贞向后唐臣服,被封为秦王。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也上表臣服,被封为南平王,但实际上则割据一方。原臣服于后梁的楚、吴越、南汉、闽等国也转而归附后唐,但前蜀与吴则拒不臣服。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派大将郭崇韬率6万大军进攻前蜀,同年十一月灭前蜀,后唐统治达到全盛。郭崇韬与宦官集团有矛盾,而李存勖素来宠信宦官,最终在宦官的诬陷下诛杀了郭崇韬。不久后唐发生内乱,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平叛,李嗣源反被部下劫持,被拥戴为叛军首领。李存勖亲自率军平叛,但部下离散,只能回到洛阳,又遭到亲兵的叛乱,李存勖中箭而死。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在洛阳即位,是为后唐明宗。

李嗣源即位后,对南方诸国采取了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对北方的藩镇则采取了强硬的措施以巩固统治。天成三年(928年),李嗣源派人讨平割据定州的王都,并击退契丹援军。明宗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且局势稳定,相对和平,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明宗病死,其子李从厚即位,随后明宗养子李从珂起兵反对并驱逐了李从厚,李从珂即位,是为后唐末帝。

五代十国

后唐疆域(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后晋与契丹

后唐末帝即位后,内部出现矛盾。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末帝试图削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力量,石敬瑭即率军反唐。石敬瑭向契丹上表称臣,拜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此换得契丹出兵。九月,契丹与石敬瑭联军大败后唐军主力,十月,耶律德光封石敬瑭为晋王,次月又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建元天福,定都太原,是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称帝后,自称“儿皇帝”。晋军随后进攻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杀,后唐灭亡,共统治14年。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迁都到汴州,并升汴州为开封府。

五代十国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晋建立后,各地藩镇仍多叛乱,石敬瑭多以安抚为主。后晋大臣多以向契丹称臣为耻,天福六年(941年)十一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与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先后起兵反晋,但都败亡。次年六月,石敬瑭病死,其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少帝。少帝即位后,不愿臣服于契丹,双方关系恶化。开运元年(944年),契丹军两次南下攻晋,都被后晋军民击败。取得一定胜利后,少帝试图北伐,收复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契丹军偷袭晋军粮道,又诱降了晋军主将杜威。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军长驱直入攻入开封,少帝投降,后晋灭亡,共统治11年。后晋灭亡后,同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以汉族仪式接受群臣朝拜,改国号为辽。辽军在中原地区“打草谷”,引起了中原地区军民的反抗,三月,耶律德光率军北还,途中病死。其留下镇守开封的外戚萧翰也在立后唐明宗之子李从益为帝后匆匆北返。

五代十国

后晋疆域(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后汉的短命统治

就在契丹灭亡后晋过程中,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则作壁上观,积蓄实力。后晋灭亡同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但未改后晋国号,并用天福年号,以当年为天福十二年。耶律德光死于北还途中后,刘知远即率军南下,于六月抵达洛阳。刘知远先杀了李从益,随后进入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是为后汉高祖。后汉建立后,各地纷纷杀死辽国所置的官员,投降后汉。而投降辽国的后晋邺都留守杜重威拒不归降,刘知远派人进攻,后又亲自督战,最终杜重威投降,后汉基本统一北方。

五代十国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汉建立第二年,刘知远即病死,其子刘承祐即位,是为后汉隐帝。隐帝即位后,河中、永兴、凤翔等地叛乱,隐帝派大将郭威前往平叛,次年平定三地。隐帝统治期间政治黑暗,宠信外戚、伶人。乾祐三年(950年),隐帝先后杀死重臣杨邠、史弘肇,又准备杀死邺都留守郭威。郭威随即以清君侧之名,率军南下。隐帝亲自率军阻击,被郭威击败,死于乱军之中。郭威进入开封后,先立后汉高祖侄刘赟为帝,随后率兵北上抗辽,途中发生兵变,部下拥立郭威为帝。郭威率军回到开封,次年正月(951年2月)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周,史称后周,是为后周太祖。后汉统治仅四年,是五代中最短的政权。

五代十国

后汉疆域(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后周兴亡

郭威称帝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一改唐末积弊;随后后周军队又击退了辽国与北汉的入侵,平定了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的叛乱,后周的统治逐渐稳固起来。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死,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北汉趁后周新皇登基,联合辽国南侵,周世宗率军抵挡,先败后胜。周军随即北上围攻太原,但因天气原因未能攻下。周世宗回到开封后,编练军队,养精蓄锐,又采纳大臣王朴的建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统一全国。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出兵秦、凤地区,击败前蜀军队,十一月,又派兵进攻南唐。此后数年,周世宗三次亲征南唐,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向后周称臣,并割让江北地区给后周。次年四月,周世宗亲征辽国,周军进展顺利,然而就在此时,周世宗生病,不得不回到开封。六月,周世宗病死,其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周灭亡,共统治10年,至此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

后周太祖郭威

五代十国

后周及北汉疆域(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十国割据

前蜀

十国中最早称帝的是蜀王王建,907年后梁建立后,王建不愿臣服于后梁。同年九月,王建称帝,次年建元武成,定都成都,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宠信养子与家臣,导致了内乱。永平三年(913年),太子王元膺与王建宠臣唐道袭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唐道袭诬陷王元膺谋反,王元膺起兵杀死唐道袭后,自己也败死。王建随后改立幼子王宗衍为太子。通正元年(916年),前蜀改国号为汉,后又改回蜀。光天元年(918年)六月,王建想改立太子,太子之母徐妃指使宦官毒死了王建,王宗衍即位,是为前蜀后主。王宗衍在位时期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朝中事务均交给宦官宋光嗣等处理。咸康元年(925年),后唐出兵进攻前蜀,后主此时正在外出游,对军情不以为意,直到唐军逼近才逃回成都。十一月,宰相王宗弼扣押了后主,自立为权西川兵马留后,同月,后主投降后唐,前蜀灭亡。

后蜀

后蜀建立者孟知祥,原是李克用麾下将领。后唐建立后,曾任太原尹、北京留守。后唐大将郭崇韬出兵灭前蜀之前,曾向后唐庄宗推荐由孟知祥担任西川节度使。后唐攻灭前蜀后次年,即天成元年(926年),孟知祥到达成都。长兴元年(930年)八月,孟知祥与东川节度使董璋联合起兵反唐,后唐明宗派石敬瑭、夏鲁奇率兵征讨,被孟知祥军击败,夏鲁奇兵败自杀,石敬瑭多次进攻失利后,也不得不退兵。长兴三年(932年),董璋试图袭击孟知祥,反被击败,被部下所杀,孟知祥吞并了东川地区,次年受后唐明宗所封为蜀王。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称帝,改元明德,定都成都,国号也为蜀,史称后蜀。孟知祥称帝当年七月便病死,其子孟昶即位,是为前蜀后主。广政十年(947年),后晋被契丹所灭,后晋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杀死契丹使者后投降后蜀,后蜀达到全盛时期。但好景不长,广政十八年(955年),后周进攻后蜀,新得到的秦、凤、阶、成四州又被后周攻占。宋朝建立后,后蜀后主孟昶非常担忧,试图联合北汉一同攻宋,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后蜀派往北汉的使者被宋朝截获,宋朝以此为借口攻蜀。次年正月,宋军逼近成都,后主见大势已去,选择投降,后蜀灭亡。

五代十国

前蜀、后蜀(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吴国创立者杨行密早年为盗,后从军,不久又起兵叛唐,转战庐州、扬州等地。唐大顺元年(890年),杨行密被唐朝任命为宁国军节度使,景福元年(892年)又改任淮南节度使。乾宁四年(897年),杨行密击败朱温的进攻。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杨行密为吴王。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攻占鄂州,并再次击败朱温的军队。同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继任淮南节度使,受封为弘农郡王。后梁建立后,杨渥拒不臣服,继续使用唐朝天祐年号。杨渥统治期间骄奢淫逸、刚愎自用,天祐五年(908年),杨渥部将徐温杀死杨渥,拥立其弟杨隆演。杨隆演统治期间大权为徐温所掌握,这一时期淮南军先后攻占了袁州(今宜春)、吉州(今吉安)、饶州(今波阳)、信州(今上饶)等地,达到全盛时期。天祐十六年(919年),杨隆演被拥立为吴国王,建元武义,定都扬州,徐温及其子徐知诰继续掌权。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病死,其弟杨溥即位。顺义七年(927年),杨溥称帝,改元乾贞,是为吴睿帝。此时徐温已死,吴国大权为徐知诰所握。天祚三年(937年),杨溥被迫禅位给齐王徐知诰,吴国灭亡。

南唐(江南)

南唐创立者徐知诰原是杨吴权臣,于吴天祚三年(937年)称帝,建立齐国,建元昇元,定都金陵。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其本姓李,改名李昪(biàn),自称为唐朝宗室之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是为南唐烈祖,也称南唐前主。昇元七年(943年)二月,南唐前主病死,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为南唐元宗,也称中主。保大三年(945年),南唐趁闽国内乱,出兵伐闽,闽国王王延政投降,闽国各地除福州外均投降南唐。次年秋,南唐军进攻福州,被吴越国的援军击败。保大七年(949年),南唐趁楚国内乱,出兵灭亡了楚国,基本吞并了楚国领土,南唐达到全盛时期。但次年十月,楚国旧将刘言击败唐军,楚国故地又被夺回。保大十三年(955年),后周进攻南唐,经过三年的战争,交泰元年(958年)三月,南唐向后周投降,割让江北土地,自去帝号,称国主,对外使用后周年号。宋朝建立后,南唐即向宋表示臣服。中主李璟因金陵与宋朝领土隔江而望,迁都到南昌。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南唐中主李璟病死,其子李煜即位于金陵,是为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后,继续向宋保持臣服,并改国号为江南。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派曹彬、潘美率军攻江南,次年十一月,宋军攻克金陵,后主李煜投降,江南国(南唐)灭亡。

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

吴越

吴越的建立者钱镠(liú),唐末为杭州刺史董昌部将。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叛唐称帝,钱镠受封彭城郡王、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次年,董昌败亡,钱镠占据两浙。天复二年(902年),唐朝封钱镠为越王,天祐元年(904年)又改封吴王。后梁建立后,钱镠向朱温称臣,被封为吴越王。后梁龙德三年(923年),钱镠受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国,使用皇帝仪仗,并设立朝廷。保正七年(932年)三月,钱镠病死,其子钱元瓘即位,根据钱镠遗命,去国号为后唐藩镇。后唐先后封钱元瓘为吴王、吴越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钱元瓘受封为吴越国王,重新立国。此后吴越国新王即位后先自降国号,随后被封为吴越国王成为惯例。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病死,其子钱弘佐即位。后晋开运六年(946年),南唐进攻闽国,吴越出兵援闽,在福州击败南唐军队。由于闽国已亡,福州归入吴越统治。开运七年(947年)六月,钱弘佐病死,其弟钱弘倧(zōng)即位。同年十二月,禁军将领胡进思发动兵变,囚禁钱弘倧,次年拥立其弟钱弘俶为国王。后周进攻南唐时,吴越也奉命夹攻南唐。宋朝建立后,钱弘俶随即表示臣服,并避宋朝讳改名为钱俶,宋朝仍封钱俶为吴越王。宋灭南唐时,吴越也出兵相助。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钱俶在向宋朝请求解除兵权回到吴越未果后,选择献土投降,史称吴越归地。至此,吴越国灭亡。

闽国创立者王潮、王审知兄弟,早年曾参加王绪的起义军,通过兵变成为起义军首领,不久后降唐。唐景福二年(893年),唐朝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王潮病死,其弟王审知继任节度使。天祐元年(904年),王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建立后,王审知向朱温称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四月,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后梁被后唐所灭后,王审知又向后唐称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病死,长子王延翰继任威武军节度使,次年自称闽国王。十二月,王审知养子王延禀发动兵变,杀死王延翰,王审知次子王延均继任,后唐封王延均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为琅琊王、闽王。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四月,王延禀发兵进攻王延均,兵败被杀。长兴四年(933年),王延均向后唐朝廷求为吴越王未果,遂称帝,改名王鏻(lín),国号闽,建元龙启,定都福州,是为闽惠宗。闽永和元年(935年),闽国发生内乱,惠宗被杀,其子王继鹏即位,改名王昶,是为闽康宗。此后闽国时常发生内乱,康宗王昶、景宗王曦先后被禁军将领连重遇、朱文进所杀。永隆五年(943年),景宗王曦的弟弟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王延政平定了连重遇、朱文进,于天德三年(945年)改国号为闽,定都建州。同年,闽国再次发生内乱,南唐趁机发兵攻闽,八月,南唐攻克建州,王延政投降,闽国灭亡。

五代十国

吴、吴越、闽及南唐(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楚国创立者马殷,早年先后跟随过唐淮南节度使孙儒、武安军节度使刘建峰。乾宁三年(896年)四月,刘建峰被亲兵所杀,马殷被推举为节度留后。光化元年(898年),马殷被正式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随后马殷在湖南不断扩张。后梁建立后,马殷臣服于朱温,被封为楚王,后击败杨行密部将,进一步扩张势力。后唐灭梁后,楚国向后唐表示臣服,天成二年(927年)六月,马殷受封为楚国王,设置左右丞相,定都潭州,改名为长沙府。长兴元年(930年),马殷病死,其子马希声即位,根据马殷遗命恢复自己的藩镇地位,担任后唐的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病死,其弟马希范继任节度使,应顺元年(934年)受封为楚王,后又臣服于后晋、后汉。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病死,部将立其弟马希广接任,后汉随后封马希广为楚王。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八月,马希广的哥哥马希萼叛乱,进攻长沙但被击败,次年再叛,并向南唐称臣以求援。十二月,马希萼攻占长沙,马希广被杀。马希萼自立为楚王,南唐予以承认。马希萼统治时期,肆意杀戮,人稀离散,南唐保大九年(951年)九月,楚国将领徐威等人废掉马希萼,立其弟马希崇为主,但马希崇也不得人心,部将彭师嵩又拥立马希萼为衡山王,对抗马希崇。马希崇向南唐求援,南唐派军队抵达长沙,同年十月,马希崇投降,楚国灭亡。

五代十国

楚、南平(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南平(荆南)

南平创立者高季兴,原名高季昌,避后唐讳而改名。高季兴早年为朱温养子朱友让的养子,唐末任荆南军节度观察留后,后梁建立后任荆南节度使,受封渤海王,遂割据荆南,以江陵为首府。后唐建立后,高季兴入朝臣服,后唐庄宗想将其留在洛阳,经过郭崇韬的劝谏,才将高季兴放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高季兴受封为南平王。后唐攻灭前蜀时,高季兴率兵从东面夹攻,占领了夔、忠、万、归、陕五州。但高季兴随后又因新占领地区的归属及官吏任免权与后唐发生冲突,夔、忠、万三州被后唐夺取。天成三年(928年),因高季兴截留楚国使者,马殷派兵进攻南平,南平军战败,向楚国求和。同年六月,高季兴向吴臣服,受封为秦王。十二月,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任,被吴任命为荆南节度使。次年,高从诲向后唐表示臣服,后唐任命其为荆南节度使,后又封其为渤海王、南平王。后晋、后汉建立后,高从诲都表示臣服。但在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高从诲希望将郢州归属南平,被刘知远拒绝,双方因而断交,南平转而臣服于南唐、后蜀。次年,高从诲在向后汉谢罪并表示臣服后病死。南平实力弱小,夹在中原政权与吴楚等国之间,通过外交关系得以存续,但高季兴、高从诲统治时期,又经常截留各国间的使者,夺取财物,各国都不齿南平的行为,将高从诲称为“高赖子”。高从诲死后,其子高保融继任为荆南节度使、南平王。后周、宋建立后,南平均表示臣服。宋建立同年,高保融病死,其弟高保勗继任,宋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勗病死,高保融之子高继冲继任。次年,宋朝派大将慕容延钊攻湖南,向南平借道,途中宋军攻入江陵,高继冲投降,南平灭亡。

南汉

南汉建立者刘隐,其父刘谦为唐封州刺史。刘谦死后刘隐继任刺史,先后在清海军节度使李知柔、徐彦若手下。唐天复元年(901年)十二月,徐彦若病死,死前推荐刘隐为权节度留后。刘隐随后投靠朱温,天祐元年(904年),被正式任命为清海军节度使。后梁建立后,刘隐臣服,被封为大彭王,后改封南平王、南海王。乾化元年(911年)三月,刘隐去世,其弟刘涉继任节度使,改名刘岩。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刘岩称帝,改名刘䶮(yǎn),国号大越,建元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定都广州,改名兴王府,是为南汉高祖。南汉建立后,于大有元年(928年)击败了进攻封州的楚军,又于大有三年(930年)进攻交州的静海军节度使曲承美,并占据了交州。刘䶮在位时期残暴嗜杀,穷奢极欲,大有十五年(942年),刘䶮病死,其子刘弘度即位,改名刘玢,是为南汉殇帝。殇帝即位后,统治仍旧黑暗,不久后爆发了张遇贤起义。光天二年(943年)三月,殇帝被其弟刘弘熙所杀,刘弘熙随即称帝,改名刘晟,是为南汉中宗。中宗即位后,将自己的弟弟全都杀死。中宗统治时期,南汉军队先后击败楚军和南唐军,巩固了统治。乾和十六年(958年),中宗去世,其子刘继兴即位,改名刘鋹(chǎng),是为南汉后主。宋朝建立后,南汉并未臣服,反而进攻宋朝的道州。宋太祖令南唐后主李煜写信劝说南汉后主投降未果,宋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命大将潘美、尹崇珂率军讨南汉,宋军势如破竹,于次年二月攻到广州城下,南汉后主投降,南汉灭亡。

五代十国

南汉(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汉

北汉建立者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后汉时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后周建立后,刘崇于太原称帝,改名刘旻,仍用汉国号及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是为北汉世祖,宋朝也将北汉称为东汉。刘旻称帝后依附辽国,自称侄皇帝,并受辽国册封。北汉建立后,多次联合辽国进攻后周,均被后周军队击败。乾祐七年(954年)十一月,北汉世祖刘旻病死,其子刘承钧即位,改名刘钧,是为北汉睿宗。宋朝建立后,北汉与宋时有冲突。北汉天会十二年(968年),睿宗刘钧病死,养子刘承恩即位,但不久就在宴会时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睿宗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即位。次年,宋太祖趁睿宗新死,派兵进攻北汉,但围攻太原不下,因天气原因而退兵。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四月,宋军围攻太原。五月,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至此,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汉族割据政权被宋灭亡,五代十国结束。

各国疆域

编辑

后梁的直接统治区是五代中最小的,领土包括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以及河北、山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小部分。后唐灭前蜀后,领土达到最大,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四川、重庆、河北、陕西等省市的大部,甘肃、宁夏、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分。后晋时期,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对地方的藩镇实行安抚。后汉的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河南二省,山西、陕西二省大部,以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一部分。后周太祖、世宗时期积极扩张,西败后蜀,获得秦、凤、成、阶四州。击败南唐,使南唐称臣,获得长江以北土地,疆域领土从之前的九十八州,扩大到一百八十州。

十国中前蜀占据今四川、重庆大部及陕南、甘南、鄂西部分地区。后蜀疆域则在后主孟昶时期达到最大,拥有全部前蜀领土。吴国在杨隆演统治时期疆域达到最大,占有今江西省,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南唐是十国中领土最大的,全盛时期占有两江、皖南、湖南及福建大部分地区。吴越统治地区主要在两浙,即今天浙江省上海市(除崇明等岛)、江苏省苏州地区,南唐攻灭闽国时吴越获得了福州地区。闽国统治地区主要为今天福建省。楚国统治地区主要为今天湖南省。南平为十国中领土最小的国家,仅有荆(今湖北江陵)、归(今湖北秭归)、陕(今湖北宜昌)三州。南汉全盛时,占有今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湖南南部一部分。北汉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山西省

人口

编辑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及割据的影响,人口统计极不完备,当代学者徐庭云根据《册府元龟》中北方户数230万的记载,推断当时北方人口应不少于1154万,南方户数也在230万户左右。学者王育民在《中国人口史》中统计,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有户 236 万,南方户数 252 万,总计达 488 万户,再加上各类隐漏及兵户、营田户、僧道民众,当时的人口数至少有550 万户,3000 万口。而在人口分布上,经过唐末及五代十国的发展,中国南方地区人口的增加,已经逐步赶上并超过了北方地区,南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政治制度

编辑

中央官制

在中央,五代沿袭唐代制度,设三省六部,宰相的办公处为中书门下(政事堂)。五代宰相的职衔也继承了唐中期以后的制度,即只有侍中、中书令或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十国情况类似,称王各国的宰相职衔为丞相或左、右丞相,吴国曾设大丞相。称帝的各国,丞相通常会改为同平章事。各国也经常以参政事、参知政事作为担任宰相的过渡。

唐代设枢密院,多由宦官任枢密使。后梁建立后,废除枢密院,改设崇政院,以外臣担任崇政院使、副使。负责传诏宣旨、行使密令、参谋顾问,但并不直接参与朝政。后唐时废崇政院重设枢密院,以亲信外臣任枢密使,一定程度上地侵夺了中书的职权。后晋时先废枢密院,权归中书,后又复设枢密院。后汉、后周皆设枢密使。五代枢密使多为皇帝亲信,加上五代战争频繁,逐渐形成了枢密使负责军事,宰相负责行政的格局。十国也多设枢密使,但职权比五代政权的枢密院要低。

后梁时期设建昌院管理全国财政,后改为建昌宫,设使、副使,多由宰相兼任。后多以宰相兼任度支或户部、盐铁、转运等,又设租庸使,也由宰相兼任,主管财政。后唐时也设置租庸使负责财政,明宗时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使成为最高财政官员。后晋、后汉、后周沿制,多以三司负责财政,或由宰相兼任三司。十国则多由户部负责财政,或也设三司使,由宰相兼任。

监察方面,五代沿袭唐朝制度,设置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后唐天成二年(927年)以后,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十国除南平、楚外,大多也设御史台,以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为主官。

地方官制

五代十国地方主要分州(府)、县二级。州分为节度使州、防御使州、团练使州、刺史州,州刺史通常由前三使分别兼任,单任刺史的较少。节度使兼任州刺史,本州以外的辖州称为支郡。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几乎都为武将担任。各国的都城、陪都称府,长官称尹,陪都设留守兼任府尹。州、府下设判官、推官等佐官。县设县令,下设主簿、县尉分管民政、刑狱,后刑狱由镇将负责,县尉遂被废除。

军事制度

编辑

中央禁军及皇帝亲军

禁军是五代十国各政权的重要军事力量,为朝廷正规军,此外五代十国君王多出身武将,身边常设亲军以随征伐。后梁的军事主官为诸军马步都指挥使司,主要统辖朱温任节度使时的四镇兵马。后梁时设置六军为皇帝亲军,其中最为亲近的又称侍卫亲军,是由朱温任节度使时的“厅子都”亲兵发展而来。后唐统治者出身沙陀族,军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军队,因而设置蕃汉马步总管为军事主官,以心腹大将担任。在禁军方面,后唐也设置六军。庄宗称帝前,亲军主要为银枪效节都,称帝后改称金枪、捧日、控鹤等军。明宗时期设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统率亲军。后晋、后汉、后周也设六军,但地位逐渐下降,侍卫亲军逐渐成为朝廷正规军的名称,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也成为禁军机构。这一时期殿前司成为皇帝亲军的统率机构,殿前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为长官,后周时又设置都点检、副都点检,位在都指挥使之上。

地方节度使

五代十国地方节度使所辖的军队,实际上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方军队。节度使通常都兼刺史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由行军司马主管军事,主要由节度使的亲信担任,权力很大。其他军事属员有判官、掌书记、推官等,掌书记官位虽较低,但主管文书机要,地位很重要。大的藩镇还设有中门使,职责类似朝廷的枢密使。

节度使军队中,牙兵制度也逐渐普遍。牙兵是节度使的亲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五代十国时期的牙兵受到节度使的优厚待遇,居于其他军士之上,骄横难制。牙兵或称都、或成军,当时各大政权及地方节度使多有自己的牙兵。如李克用的鸦军、义儿军,杨行密的黑云都、黑云长剑,王建的亲骑军、决云都等。五代时期朝廷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曾对牙兵采取过多项削弱策略。后唐、后汉时期都曾直接消灭过叛乱的牙兵,或将牙兵建制拆散,或直接收编到中央禁军中以强化控制。

乡兵

五代主要实行募兵制,有时也以征兵制组织乡兵,应付兵力不足和维持地方治安。后晋开运元年(944年),为对抗契丹南侵,征召各州民众为乡兵,共七万人,号武定军。地方各州有的也设置地方乡兵,各割据政权如北汉也曾设置乡兵。

民族与外交

编辑

契丹(辽)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后又称帝。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南下灭晋,改国号为辽。此后辽国与中原政权时有冲突,后周时期辽国曾帮助北汉南侵,周世宗也曾亲征辽国。

契丹与南方诸国则保持通聘、贸易的关系,契丹与吴越、吴、南唐往来密切,与闽、南平、楚也有联系。南方诸国输出大量手工业品,契丹则输出战马为主,在汉族的影响下,契丹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沙州归义军

唐朝末年,张议潮之孙张承奉任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后自号“金山白衣天子”,建西汉金山国。但不久即被回鹘打败,向回鹘称臣。张承奉死后,长史曹议金被推举为主,加强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后唐时期,曹议金派使者随回鹘使者来洛阳朝贡,后唐庄宗封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曹议金死后,继任者也都加强与中原政权的联系。在曹氏集团的努力下,河西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大大加深

吐蕃、党项

五代十国时期,吐蕃已不复唐代时的强大,但仍保持了与中原政权的联系,后梁、后唐、后晋时期吐蕃各部都曾派遣使者来朝,中原王朝对吐蕃部落也都进行了封赏。五代时期,西羌的一支——党项部落逐渐发展起来,扩张到了今天陕西、宁夏、甘肃一代,并与中原政权产生了联系。后唐时曾在西北设立边市,茶马贸易非常兴盛。后周对党项也以招抚为主。不过此时党项已逐渐发展为割据西北的势力,后唐、后周与党项间也发生过冲突。

西南少数民族

南诏灭亡后,在西南地区相继出现了郑氏长和国、赵氏天兴国、杨氏义宁国,与前蜀、南汉等国都有过联系。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军节度使段思平灭掉杨氏义宁国,改国号为大理。后蜀广政二十三年(960年),大理国主段思聪欲侵后蜀,大臣高侯劝阻并说服段思聪练兵养民,对大理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趾地区

唐末动乱之际,静海军节度使曲承裕自立,脱离唐朝统治。曲承美统治时期,南汉占领交趾,但很快被曲氏旧将杨廷艺驱逐。杨廷艺自称静海军节度使,继续对抗南汉。此后,静海军牙将矫公羡杀杨廷艺后向南汉臣服,随即又被牙将吴权所杀。吴权在白藤江击败南汉军队。吴权后在越南北部地区称王,建立吴朝。吴权死后,交趾陷入内乱,又经历了“十二使君之乱”时期,直到北宋初年才由丁部领结束动乱,并与宋朝建立了宗藩关系。

经济

编辑

赋役制度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权林立,各国税法各有不同,但基本沿袭唐代两税法。后唐明宗时期,对两税法进行改革,全国各地按照季节早晚,缴纳两税的时间也不同,总体上比唐代两税缴纳时间晚一到三个月,便于税户交税。后周时又进一步推迟两税缴纳时间,但未能实行。

各地割据政权存在很多名目繁杂的税,如后蜀有鱼膏税、米面税、行铺赁地钱、嫁娶资妆税等,还在长江沿岸对往来靠岸的船只收税。南汉也在码头或渡口收税,还在农村集市收取“地铺钱”,以及在各地收取商税。

五代的徭役主要继承唐末制度,主要有夫役、职役,官户役。夫役也称力役,是民户从事修建城池、治理河道、修路、运送物资等,涉及面广,征发无限制,是最繁重的徭役。职役是指民户轮流充任州县的吏职以及杂务、壮丁等。此外还有一种官户役,是由专门的民户负担官府特殊需要的徭役。五代时期的军事性徭役也很多,如运送军粮、随军营作、帮助制造兵器以及直接当兵等。

农业

农田水利建设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与发展是不平衡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梁晋相争时,后梁曾三次挖开黄河,放水抵御晋军,这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此后黄河流域多年水灾,中原地区的农业收到严重破坏。后唐建立后,直至后晋、后汉,都多次征调民众修筑河堤,治理黄河,但因战乱仍频,效果并不大。后周建立后,在太祖、世宗的治理下,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后周时期非常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还疏浚漕路,发展农田灌溉。

南方战乱较少,比较和平安定,各地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比较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吴和南唐在楚州修筑了白水塘溉田,在寿州修安丰塘,可溉田万顷。前蜀在眉州修通济堰,能灌溉田地15000项。后蜀修建的水利工程也很多。南方政权中,吴越兴修水利的成就最大,钱镠在杭州城外修建捍海石塘,对杭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还有武义县的长安堰,能灌溉田地万余顷。此外,吴越还注重水利设施的维修,有一支专门负责水利建设及维修的部队“撩浅军”。南方政权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使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继续保持超越北方的领先地位。

农产品商品化

五代十国时期,江淮地区的蚕桑丝绸业进一步发展。如吴国的宋齐丘建议徐知诰免除丁税,以谷、帛、紬、娟为赋,这使得江淮地区,随处可见种植的桑树。闽、楚等国的桑蚕丝绸业也都有所发展。茶业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南方各国都产茶叶,其中以南唐、吴越、楚、蜀等国产量较大。南方茶叶的生产规模较唐代扩大,官私茶园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茶业贸易在当时也非常兴盛,如马殷通过征收茶税和茶业贸易满足财政、军事需要。北方统治者也派人到南方买茶,南方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也有茶叶贸易存在。

畜牧业

五代十国时期基本没有游牧民族那样的畜牧业,只有国家牧马监饲养的国有马匹,以及普通民户饲养的少量马牛等大牲畜,以及羊、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马、牛用于耕地、驾车。其他家畜、家禽可以提供食物,其粪便也是肥料的重要来源。五代时期设置了飞龙院、小马坊等负责马政的机构,但饲养的国有马匹数量不多。五代时期战争频繁,对战马的需求很大,很多时候需要征调全国各地的公私马匹作为战马。

手工业

陶瓷

五代制瓷,以定窑白瓷和越瓷青瓷两大种类为主。朝廷设置官窑,为皇室和官员所用,北方有后唐、后周御窑,南方有吴越国秘色窑,前蜀、后蜀官窑。吴越国的秘色瓷生产技术,较前期越窑更为进步,后来逐渐传到北方。后周世宗要求瓷器的颜色要达到“雨过天青云破处”,后人称之为柴窑。

纺织业

五代十国时期的纺织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南方的纺织业发展迅速,逐渐超过了北方。南方蜀地的丝织业闻名已久,尤其是蜀锦非常出名。前蜀时期,成都所产蜀锦延续了自汉代以来精美的做工。后蜀时期又改造了织机、投梭方式,织出了宽约五尺、没有拼缝的棉被,称为鸳衾。蜀锦花色纷繁,有长安竹、象眼、雕团、狮团等,工艺繁复精美,为宋代成都锦院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冶炼业

五代战争频繁,金属冶炼业也有所发展。官府提供熟铁,由专门作坊锻造兵器,民间用生铁铸造农用工具、烹饪工具。后周的沧州铁狮(953年),铁狮长约5米、高5米多、宽3米左右,重约40吨,是现存古代最大的铁铸像。

五代十国

沧州铁狮

商业

内外贸易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虽然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但商业在城乡经济中仍占有重要份额;而南方诸国战乱较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迅速发展。各割据政权为了增加商税,或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奢侈需求,多采取鼓励贸易的政策,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由于盐、铁、铜、酒等利润丰厚,五代十国时常实行“禁榷”制,即由官府实行专卖以垄断商利。吴越、闽、南汉等沿海诸国,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拓海外贸易,吴越明州(今浙江宁波),闽国福州、泉州,南汉广州等都是五代十国时期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海外贸易促进了这些城市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唐代以来坊市制度的破坏和城市的发展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场所。坊市制度破坏后,城市内可以沿街开店,乡村草市、镇市也逐渐兴起。各国统治者也纷纷扩建都城或重要城市,在城市的扩建中,商业区也随之扩大,或将原来城外的商业区域括入新城区中。如后周时期扩建开封外城,原因之一即是开封商业发达,但原有的城市规模难以容纳大量的商铺。还有吴越扩建杭州、闽国扩建福州等,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城乡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

五代十国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仍然以唐代的铜钱为主。由于铜钱短缺,各国基本都采取了一定措施,如后晋时期曾允许私人开采铜矿铸钱,后周世宗时期也曾采取非常措施,收集各地铜制品,集中铸钱。南方各国也大都有铸钱活动,各国的铸钱活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文化

编辑

经学与教育

五代时的经学教育处在唐宋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之间,虽然历经战乱,但仍顽强发展,继承了隋唐时期经学教育的遗产和经验教训,为开启宋学起了重要的作用。五代的经学教育成就主要体现在兴建学校书院和雕版印刷《九经》上。当时存在大量私人教学的学馆、书院,官方也兴建学馆,发展教育,对宋代书院兴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五代十国时期的科举由于战乱频繁,政权更迭,影响不大,且存在着大量的舞弊现象,后梁、后周都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史学

中原五代政权届沿袭唐制,设立史馆。后梁时期修撰《太祖实录》,又修撰《大梁编遗》作为补充。后唐则修撰《庄宗实录》《明庄宗录》、《(后)唐功臣列传》,还有庄宗曾祖李尽忠、祖李国昌、父李克用的《懿祖、显祖、太祖纪年录》。后汉修撰《高祖实录》,后周修撰《太祖实录》。后唐时期还修撰时政记、起居注,并记录各种典章制度,后晋、后汉、后周也都沿袭,这为北宋初年修撰《五代会要》《旧五代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五代史学最重要的著作是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宰相赵莹奉命监修的《唐史》,于开运二年(945年)修成,史称《旧唐书》。

文学

五代诗文沿袭唐末风格,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而随着社会动荡,反映战乱与民间疾苦的诗人作品越来越多。后梁杜荀鹤、闽韩偓,吴越罗隐,前蜀韦庄、僧贯休等都以诗著称。韦庄的名作《秦妇吟》,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诗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疾苦,是五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唐代中叶,一种新的文体“词”逐渐兴起。五代十国时期,前后蜀、南唐地区经济社会较为安定繁荣,为词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后蜀赵崇祚将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首的词人共十八家、五百首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温庭筠派词人因此也被称为“花间派”。花间派词人重视创作技巧,使词脱离民间曲子词阶段,成为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文学体裁。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也是作词大家,李煜将词从“花间派”中突破出来,扩展和提高了词的表现生活和抒发情感的能力,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吴越罗隐的小品文在这一时期也非常突出,罗隐的代表作《谗书》讽刺现实,一针见血,曾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鲁迅认为唐末诗风衰落,小品文则大放异彩,罗隐的《馋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艺术

五代十国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后蜀明德二年(935年)创立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宫廷画院,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五代十国的知名画家有有很多,北方山水画家以后梁荆浩、关仝为代表,江南的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蜀山水画家李昇,有“小李将军”之称。江南花鸟画大师徐熙与蜀国花鸟画家黄筌互相渗透,创造出花鸟画中的“没骨法”,使绘画艺术走向追求观赏性的道路。

五代十国

荆浩《匡庐图》

五代十国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比唐代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壁画有三类,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和经变画,保留着唐代壁画的特点,增加了单独佛像画,丰富了宣扬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其中太子议婚、宫廷娱乐等情节,具有民族风格。敦煌五代壁画反映了各族交往的历史进程,如98窟的于阗国王像,反映了西北地区汉族和回鹘族的关系。

五代十国

平顺大云院壁画

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成为唐宋之间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出现了许多知名的书法家。南唐的王文秉,擅长小篆,代表作品有《紫阳石磬铭》《千字文》等;后唐的李鹗,擅长楷书;后周的郭忠恕,擅长篆书和隶书。五代时期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杨凝式,杨凝式擅长行草,北宋书法家很多都受到他的影响。宋人将他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杨”,清人李瑞清则称他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杨凝式有作品《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新步虚词》《神仙起居帖》等,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范本。

五代十国

杨凝式《韭花帖》

科技

编辑

数学与天文历法

五代时期出现了一批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为数学和天文历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后唐时期的宋延美以明算科及第,还有裴迪、聂文进、薛崇誉等也擅长数学。在天文历法方面,有后晋马重绩的《调元历》,后周及宋初王处讷的《明玄历》《应天历》,后周王朴的《钦天历》等。

印刷术

五代十国时期,雕版印刷术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各个政权刻印了大量典籍,如后唐宰相冯道提议官方运用雕版印制《诗经》、《书经》、《礼记》等等九经,历经二十二年印成。雕版印刷地分布广泛,民间印刷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

编辑

风俗

唐代元宵节不常举行庆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后梁太祖下诏,洛阳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打开城中坊、市之门,允许百姓燃灯庆祝祈福。乾化二年(912年)元宵节,又第一次在首都开封府允许人们庆祝。

五代后唐时,京城洛阳凡是家有死者,都需经过官府或军方巡察,如有非正常死亡则要进行追查,并对各级官员百姓的丧葬仪制,包括随葬品数量等都有规定。

宗教

五代十国

妙乐寺塔(重建于后周显德二年,959年)

佛教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官府对于佛教的管控力下降,出现了很多私自剃度的现象。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后唐时期曾规定:出家为僧尼者必须经过官府允许,还要考试读经文,不得私自剃度。后晋时期也有类似的规定。但由于政治动荡,到后周时,这种现象仍屡禁不休。私建寺院、剃度僧尼、熔铜钱铸佛像等现象非常普遍。周世宗时期大力整治佛教,下诏废除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集铜制品铸钱。并且严格规定剃度的地点,只在几个大城市设置戒坛进行剃度,且出家之人必须经过家人同意,还须念读经书合格。周世宗的措施使得佛教在北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佛教在南方地区则并未受到打击,十国帝王多礼敬佛教,如吴僧祖肩以阴阳五行之术辅佐吴王杨行密,权臣徐温也礼遇僧人。吴越、闽、南唐、南汉的佛教因得到帝王的倡导而尤为兴盛。

五代十国

五代吴越国释迦牟尼佛像

道教

唐朝尊崇道教,后梁建立后多毁废道教宫观,后唐灭梁后,自诩继承唐朝,因而再次尊崇道教。五代皇帝除后梁外,大都尊崇道教。“十国”帝王也大都礼遇或重用道士,如吴杨行密宠信歙州南山道士聂师道,前蜀王建重用道士杜光庭,北汉刘崇重用道士郭无为等。而在民间,新的道教神仙不断被创造,如民间信仰中的“八仙”,其中吕洞宾、汉钟离、蓝采和据说都是五代时期开始被尊崇的。

帝王世系

编辑

五代帝系

后梁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

朱温(852-912)

开平(907-911)

乾化(911-912)

——

——

朱友珪(?-913)

乾化(912-913)

凤历(913)

——

——

朱友贞(888-923)

乾化(913-915)

贞明(915-921)

龙德(921-923)

后唐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存勖(885-926)

同光(923-926)

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李嗣源(867-933)

天成(926-930)

长兴(930-933)

——

闵皇帝(一作愍皇帝)

李从厚(914-934)

长兴(933)

应顺(934)

——

——

李从珂(885-937)

清泰(934-937)

后晋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892-942)

天福(937-942)

——

——

石重贵(914-974)

天福(942-944)

开运(944-946)

后汉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知远(895-948)

天福(947)

乾祐(948)

——

隐皇帝

刘承祐(931-950)

乾祐(948-950)

后周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郭威(904-954)

广顺(951-953)

显德(954)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921-959)

显德(954-959)

——

恭皇帝

柴宗训(953-973)

显德(959-960)

十国帝系

前蜀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高祖

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王建(847-918)

武成(908-910)

永平(911-915)

通正(916)

天汉(917)

光天(918)

——

——

王衍(899-926)

光天(918)

乾德(919-924)

咸康(925)

后蜀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高祖

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孟知祥(874-934)

明德(934)

——

恭孝王(宋太祖追谥)

孟昶(919-965)

明德(934-937)

广政(938-965)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执政时间与相关年号

太祖

武皇帝

杨行密(852-905)

天复(沿用唐)

天祐(沿用唐)

烈祖

景皇帝

杨渥(886-908)

天佑(沿用唐)

高祖

宣皇帝(一作惠皇帝)

杨隆演(897-920)

天祐(沿用唐)

武义(919-920)

——

睿皇帝

杨溥

武义(920-921)

顺义(921-927)

乾贞(927-929)

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南唐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相关年号

烈祖

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李昪(888-943)

升元(937-943)

元宗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916-961)

保大(943-957)

中兴(958)

交泰(958)

显德(958-960,沿用后周)

建隆(960-961,沿用北宋)

——

——

李煜(937-978)

建隆、乾德、开宝(961-975,沿用北宋)

吴越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执政时间与相关年号

太祖

武肃王

钱镠(852-932)

天祐(904-907,沿用唐)

开平(907-908,沿用后梁)

天宝(908-912)

乾化、贞明、龙德(912-923,沿用后梁)

宝大(924-925)

宝正(926-931)

长兴(931-932,沿用后唐)

世宗

文穆王

钱元瓘(887-941)

长兴、应顺、清泰(932-937.1,沿用后唐)

天福(937.1-941,沿用后晋)

成宗

忠献王

钱弘佐(928-947)

天福、开运(941-947,沿用后晋、后汉)

——

忠逊王

钱弘倧(929-975)

天福、乾祐(947-948.2,沿用后汉)

——

忠懿王

钱弘俶(929-988)

乾祐(948.2-950,沿用后汉)

广顺、显德(951-960,沿用后周)

建隆、乾德、开宝、太平兴国(961-978,沿用北宋)

闽(含殷国)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执政时间与相关年号

太祖

昭武孝皇帝

王审知(862-925)

开平、乾化、贞明、龙德(909-923,沿用后梁)

同光(923-925,沿用后唐)

——

——

王延翰(?-927)

同光、天成(925-927,沿用后唐)

太宗(一作惠宗)

惠皇帝(一作齐肃明孝皇帝)

王延钧(?-935)

天成、长兴(927-933,沿用后唐)

龙启(933-934)

永和(935)

康宗

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

王继鹏(?-939)

永和(935-936)

通文(936-939)

景宗

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

王延羲(?-944)

永隆(939-944)

——

——

朱文进(?-945)

开运(944-945,沿用后晋)

——

恭懿王

王延政(?-951)

天德(945起),执政至951年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执政时间与相关年号

武穆王

马殷(852-930)

开平、乾化、贞明、龙德(907-923,沿用后梁)

同光、天成、长兴(923-930,沿用后唐)

——

马希声(898-932)

长兴(930-932,沿用后唐)

文昭王

马希范(899-947)

长兴、应顺、清泰(932-937.1,沿用后唐)

天福、开运(937.1-947,沿用后晋、后汉)

——

马希广(?-951.1)

天福、乾祐(947-951.1,沿用后汉)

恭孝王(南唐追谥)

马希萼(900-953)

广顺(951,沿用后周)

——

马希崇

广顺(951,沿用后周)

南平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执政时间及年号

武信王

高季兴(858-929)

(南平始终采用五代年号)

文献王

高从诲(891-948)

贞懿王

高保融(920-960)

——

高保勖(924-962)

——

高继冲(943-973)

南汉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使用年号

高祖

天皇大帝

刘䶮(889-942)

乾亨(917-925)

白龙(925-928)

大有(928-942)

——

殇皇帝

刘玢(920-943)

光天(942-943)

中宗

文武光圣明孝皇帝

刘晟(920-958)

应乾(943)

乾和(943-958)

——

——

刘鋹(942-980)

大宝(958-971)

北汉

庙号

谥号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时间与相关年号

世祖

神武皇帝

刘旻(895-954)

乾祐(951-954,沿用后汉)

睿宗

孝和皇帝

刘钧(926-968)

乾祐(954-957)

天会(957-968)

——

——

刘继恩(935-968)

天会(968)

——

——

刘继元(?-992)

天会(968-973)

广运(974-979)

注释

编辑

展开[a]

朱温别名,唐僖宗所赐

[b]

薛居正本传记作开宝五年(972年)。

[c]

原名高季昌,避唐讳而改名。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11-215.

[2]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83-687页.

[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85页.

[4]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87-692.

[5]任崇岳. 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33-137.

[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20-1032.

[7]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中国政府网. [2023-09-12].

[8]徐庭云. 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 114.

[9]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十一.吴世家.

[10]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59-170.

[11]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2.

[12]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15-217.

[13]许金红. 五代十国: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关键时期——基于人口视角的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2(06): 28-33.

[14]卞孝萱、郑学檬. 五代史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136-142.

[15]陈晓莹. 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0: 31.

[16]脱脱. 宋史. 元: 卷三.太祖本纪第三.

[17]新五代史. 北宋: 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18]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一.梁本纪第一.

[19]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13.

[20]白寿彝. 中国通史 12(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97-1105.

[21]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至卷二 后梁 太祖本纪.

[22]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二.梁本纪第二.

[2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0.

[24]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三 梁书 太祖本纪第三.

[25]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后梁纪一.

[2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2(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105-1108.

[27]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后梁纪三.

[28]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七.后梁.太祖纪七.

[29]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十.后梁 末帝纪下.

[30]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三.梁本纪第三.

[31]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2-163.

[32]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后唐 庄宗本纪.

[3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3-165.

[34]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四至卷七.唐本纪.

[3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4-165.

[3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5-166.

[37]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七十五至八十.晋书 高祖本纪.

[38]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八十一至八十五.晋书 少帝本纪.

[39]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八、九.晋本纪.

[40]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6-167.

[41]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7-168.

[42]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九十九、一百.汉书 高祖本纪.

[43]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十.汉本纪.

[44]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8.

[45]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百零一至一百零三.汉书 隐帝本纪.

[4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69-171.

[4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1-172.

[48]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十、十一.周本纪.

[49]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2-174.

[50]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三.前蜀世家.

[51]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三四至一三六.僭伪列传.

[52]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4-175.

[5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28-229.

[54]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四.后蜀世家.

[5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5-177.

[56]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一.吴世家.

[5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7-178.

[58]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30-232.

[59]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二.南唐世家.

[60]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8-179.

[61]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33.

[62]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七.越世家.

[63]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三三.世袭列传.

[64]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80-182.

[65]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八.闽世家.

[66]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六.楚世家.

[6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82-184.

[68]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十九.南平世家.

[69]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85-187.

[70]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26-227.

[71]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九.南平世家.

[72]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十五.南汉世家.

[7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88-190.

[74]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29-230.

[75]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六五.南汉世家.

[76]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七十.东汉世家.

[7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90-191.

[78]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33-234.

[79]欧阳修. 新五代史. 北宋: 卷七十.东汉世家.

[80]郑天挺、谭其骧.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08: 8180页.

[81]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16.

[82]徐庭云. 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 109-114.

[8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15.

[84]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四九.职官志.

[8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15-816.

[8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16-817.

[8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17.

[88]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17-818.

[89]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74-879.

[90]王仲荦, 田昌五, 郑佩欣等. 中晚唐五代兵制探索[J]. 文献, 1988, (03): 166-179.

[91]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75-876.

[92]来可泓. 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J]. 学术月刊, 1995, (11): 64-70.

[93]易图强. 五代朝廷军事上削藩设置[J]. 中国史研究, 1994, (03): 43-50.

[94]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后晋纪.后晋纪五.

[9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80-881.

[96]脱脱. 辽史. 元: 卷四.本纪第四.

[97]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三七.外国列传一.

[98]卞孝萱, 郑学檬. 五代史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121.

[99]卞孝萱, 郑学檬. 五代史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125-129.

[100]卞孝萱, 郑学檬. 五代史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131-132.

[101]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 北宋: 卷一三八.外国列传二.

[102]卞孝萱, 郑学檬. 五代史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133-135.

[103]成思佳. 从静海军节度使到安南国王——试论中国对越南的封号的变化(905-1174)[J]. 黑龙江史志, 2014, (07): 11.

[104]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 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8: 668.

[105]李明瑶. 五代赋役制度考[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747-748.

[10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754.

[108]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762-764.

[109]杜文玉. 五代十国时期水利的发展成就及局限性[J]. 唐史论丛, 2006, (00): 333-356.

[110]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 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8: 55-56.

[111]徐光启. 农政全书. 明: 卷十三.水利.

[112]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 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8: 56-57.

[113]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 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8: 70.

[114]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 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8: 82-83.

[11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510-511.

[116]张泽咸. 唐代工商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第134-135页.

[11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19.

[118]霍小敏. 五代十国手工业研究[D]. 厦门大学, 2008

[119]何一民 王毅. 成都简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02: 第四章 第二节 .

[120]王溥. 五代会要. 北宋: 卷二十六 铁.

[121]赖永海 王月清. 中国佛教艺术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2: 第三章 第一节.

[122]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38-640.

[123]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40-642.

[124]程方平. 唐末五代的经学教育和儒学经典的流传[J]. 教育评论, 1990, (02): 64-66.

[12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55-1056.

[12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52-1053.

[12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52.

[128]李晓 古川. 中华艺术史年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6: 第351-352页.

[129]徐建融. 中国美术史.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03: 第五章 五代、两宋的美术 第三节.

[130]周伟洲 王欣. 丝绸之路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7-07: 第六编 文化科技 【石窟艺术】.

[131]賴以儒. 楊凝式小考[J]. 书法研究, 2019, (04): 83-96. DOI:10.19489/j.cnki.1000-6044.2019.04.006.

[132]刚祥云. 五代书法与中国书学的唐宋转型[J]. 艺术评论, 2020, (03): 120-132.

[133]霍小敏. 五代十国手工业研究[D]. 厦门大学, 2008

[134]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16-1017.

[135]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15.

[136]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20-1023.

[137]白寿彝. 中国通史 11(修订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207-1208.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996/

(93)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
  3. 五代兴替
  4. 后梁代唐
  5. 梁晋之争
  6. 后唐兴衰
  7. 后晋与契丹
  8. 后汉的短命统治
  9. 后周兴亡
  10. 十国割据
  11. 前蜀
  12. 后蜀
  13. 南唐(江南)
  14. 吴越
  15. 南平(荆南)
  16. 南汉
  17. 北汉
  18. 各国疆域
  19. 人口
  20. 政治制度
  21. 中央官制
  22. 地方官制
  23. 军事制度
  24. 中央禁军及皇帝亲军
  25. 地方节度使
  26. 乡兵
  27. 民族与外交
  28. 契丹(辽)
  29. 沙州归义军
  30. 吐蕃、党项
  31. 西南少数民族
  32. 交趾地区
  33. 经济
  34. 赋役制度
  35. 农业
  36. 农田水利建设
  37. 农产品商品化
  38. 畜牧业
  39. 手工业
  40. 陶瓷
  41. 纺织业
  42. 冶炼业
  43. 商业
  44. 内外贸易
  45. 城市的发展
  46. 货币
  47. 文化
  48. 经学与教育
  49. 史学
  50. 文学
  51. 艺术
  52. 科技
  53. 数学与天文历法
  54. 印刷术
  55. 社会
  56. 风俗
  57. 宗教
  58. 佛教
  59. 道教
  60. 帝王世系
  61. 五代帝系
  62. 后梁
  63. 后唐
  64. 后晋
  65. 后汉
  66. 后周
  67. 十国帝系
  68. 前蜀
  69. 后蜀
  70. 南唐
  71. 吴越
  72. 闽(含殷国)
  73. 南平
  74. 南汉
  75. 北汉
  76. 注释
  77.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