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淮剧,又称江淮戏、盐城戏、江北小戏,,它起源于江苏地区,发达于上海。现代流传于江苏省的淮阴、盐城、扬州地区,上海周边地区和安徽地区等地。淮剧经历了“徽夹可”“皮夹可”等阶段,吸收了徽剧、京剧等艺术表演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将这类戏曲正式命名为“淮剧”。淮剧起源于“门叹词”。明清年间,江苏省苏北里下河地区遭受饥荒,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流浪者会以竹板为乐器,挨家挨户地敲门行乞。起初,流浪者一个人...

淮剧,又称江淮戏、盐城戏、江北小戏,,它起源于江苏地区,发达于上海。现代流传于江苏省的淮阴、盐城、扬州地区,上海周边地区和安徽地区等地。淮剧经历了“徽夹可”“皮夹可”等阶段,吸收了徽剧、京剧艺术表演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将这类戏曲正式命名为“淮剧”。

剧种起源

编辑

淮剧起源于“门叹词”。明清年间,江苏省苏北里下河地区遭受饥荒,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流浪者会以竹板为乐器,挨家挨户地敲门行乞。起初,流浪者一个人拿着竹板敲击歌唱,之后出现了两人对唱的形式。因生活潦倒穷困,且为乞讨所作,歌曲大都以悲情为主调,歌词哀伤,受人怜悯。

剧种发展

编辑

萌芽阶段

1900年至1927年期间,苏北地区发生灾荒,当地的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部分离开家乡的荒民,到别人家讨饭的时候,会拿着碗或者瓢边敲边打,用悲情的语气哭唱自己的灾难,这一时期被称为“门叹词”。清朝同治年间,江浙地带祈福活动众多,在祈福活动中,为祈求上苍保佑,人们会搭台唱戏,这就是香火戏的由来。香火戏是苏北地区的地方小戏,以一块夹板击板作为演出中的道具,没有任何伴奏声音,类似于乞讨式的卖唱。艺人在演出时会与表演门叹词的艺人组合演出,在香火戏中增添许多门叹词的曲调,门叹词艺人为香火戏其增加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另外,香火戏中也会加入“啊”“啦”“呀”等虚拟语气词,丰富演唱的歌词,避免听众听起来过于单调。演出过程中,表演香火戏的艺人会根据仪式的不同阶段,采用开山锣与开山唱的预处理,在不同的情节中,会运用不同速度的演唱,表达人物的情感需求,语句结尾处带有明显的落腔。演唱句式以上、下的句式为主,人物装扮简陋。在这个阶段,淮调应运而生。该曲调又有淮蹦子、老淮调、淮北调等名称,情态粗犷,结构刚烈,保留着原始淳朴的个性化特点。其唱腔以清板干唱和高腔为核心,自然流畅,夹杂着淳朴的民风气质,包含江淮一地的音乐风情。童于调、下河调是在这个时期中形成的主要唱腔,并伴有锣鼓的伴奏。明清时期,两淮地区河运发达,经济繁荣的地区吸引了徽班的加入。徽剧传入江淮地带,香火戏开始受到徽剧的影响,这段时期被称为“徽夹可”。直到清朝咸丰年间,海运开通,两淮地区经济没落,大批徽班解散,徽剧艺人流落到农村。为谋求生计,徽剧艺人选择加入香火戏,他们与香火戏艺人同台演出。香火戏吸收了徽剧的艺术形式,从只唱不动的表演形式,演变成“引、白、笑、哭”各形式俱全的表演,香火戏借鉴了徽剧的剧本、唱腔等特点,丰富自身的形式。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香火戏脱离戏曲初级阶段,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

发展阶段

拉调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江淮地带淮河、洪泽湖水泛滥,地区人民流离失所。淮剧的观演人数大量减少,失去观众的淮剧艺人跟随逃荒的难民到达上海谋生。起初,淮剧戏班只能在简陋的草台上表演,底下的观众主要为苏北的劳动工作者,这段时期的表演被称为搭墩子、拉帷子。随着淮剧的发展,更多的淮剧表演者进入上海,淮剧演员的表演地段从草台转到茶馆和戏院。淮剧的壮大吸引了京剧艺人的加入,淮剧进入“皮夹可”时期。在1927年至1939年期间,位于上海的淮剧艺术家谢长钰发展出拉调。谢长钰幼时演唱香火戏出身,长大之后学过京剧、徽剧,后来改唱淮剧。在他和琴师戴宝雨的合作下,将淮剧与京剧结合。谢长钰借鉴京剧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腔调婉转,一词多腔的拉调,该曲调成为当时淮剧的常用曲调之一。拉调因拉弦乐器的伴奏加入淮剧而命名,它的出现革新了淮剧的音乐表现形式,使得传统艺人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淮剧形式,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丰富淮剧的行腔和板式。拉调诞生后成为淮剧曲调中的基本旋律,曲调淡雅,适合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它在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板腔曲体。它介于传统与现代的时段之间,具有宽泛的抒情风格,旋律呈现曲线型自由发展状态,适合叙事性强,表现多变的戏剧情节。因此,拉调的出现被认为是淮剧从地方戏曲转变为戏剧艺术的转折期。但是,拉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唱法呆板,节奏拖沓,限制了淮剧的灵活性。

自由调的诞生

1939年,淮剧的另一种曲调自由调诞生并流行,自由调的诞生基于拉调的长期发展。在淮剧的发展历程中,身在上海的何叫天和筱文艳决心发展淮剧的唱腔艺术,他们在拉调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发展出崭新的淮剧唱腔。上世纪四十年代,筱文艳在上海结识了何叫天,筱文艳作为淮剧名旦,认识了淮剧表演家中的知名人物何叫天,两人相遇后决心推动淮剧的发展。他们先后与洪深、夏衍、欧阳予等人交往学习,增添发展淮剧艺术的底气,两人联手创作了连台本戏《七世姻缘》。筱文艳曾学习过京剧、昆戏、徽剧等戏曲,何叫天出生于淮剧世家,擅长饰演小生、武生等角色。双方联手后,根据他们各自的嗓音特点,在考虑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借鉴了其他中国本土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创造了曲调自由,情感演绎丰富的自由调。在她演唱的作品《梁祝哀史》中,筱文艳采取了自由调的唱法,在运腔、过门中保留了部分拉调的特征,但在唱词的第三句中出现十字句与七字句的交叠、不规则句子的混用,打破了拉调的程式。而何叫天则创造了“连环叠句”,该唱法是将众多四字一句的唱词串连到一起,以极快的速度演唱,达到唱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最后,“连环叠词”成为何派唱腔的特色。直到1949年,自由调一直是淮剧中的流行腔调之一。自由调的运用打破了淮剧中固定的板式和节奏,其可跟随故事发展和人物情感转换。同时,淮剧的句式不再为固定的唱句,灵活多变的长短句穿插在歌曲中,增加表达了人物感情的需要。扩展的音区和落音让淮剧拓展了自身的艺术内涵,促进它走向舞台表演化。二十世纪后,自由调定型,各演员的个人风格得以抒发,让淮剧的曲调更加细化,自由调又演变出“大悲调”和“派自由调”。大悲调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感,曲调的前奏舒缓,易将观众引入剧情之中。它与其他淮剧曲调不同的是,过门与长腔相交融,拓宽音域的横向发展,唱腔速度平缓,演唱方式细腻。除此之外,大悲调还借鉴了锡剧声腔中的炫动因素,加剧了淮剧的音乐化和戏剧化。淮剧演员梁平伟、陈澄和陈红等人,在他们演绎的作品《千古韩飞》《祥林嫂》《送你过江》等作品中常运用大悲调,感情色彩浓烈。马派自由调则是由自由调演变而来,由淮剧表演家马秀英创造,特点为音域奇特,以七度大跳、上下挑滑、切分音型与变换拍子结构为基本特征,声弦奇特粗放,因其兼具传统性与时代性,受到江苏地区淮剧表演者的喜爱。

新时代发展阶段

新时代来临,淮剧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部分音乐学院的学生选择加入淮剧团,学习淮剧的传统戏曲,并将淮剧的传统戏曲教授给更多的学生,加剧了淮剧的传播。同时,科班毕业的学生也促进了淮剧唱腔的发展。1953年,为保护地方戏曲的发展,政府正式将江淮地带的戏曲命名“淮剧”。文革时期,大部分淮剧团被解散,出名的淮剧表演者被划为反斗分子,遭到迫害。除了演员的损失,大量淮剧唱片资料也被焚毁,剩余的淮剧演员只能表演指定的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滨》,淮剧发展受到阻碍。在淮剧演出过程中,淮剧艺术家开始倾向于京剧化。20世纪80、90年代,淮剧顺着改革开放的热潮重新萌发。有一部分传统淮剧表演家加入音乐学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例如刘华明、王苏君,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同时,国家的文艺方针也是促进淮剧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由的创作环境使得淮剧产生了更多新曲调,如八段锦自由调等,完善了淮剧的曲调。淮剧从悲情的音乐环境中转变为新型的腔调,并突破了旧式淮剧的模式,产生了新型表演唱模式和男女同调异腔等方面。淮剧在新时代发展阶段,对唱腔进行了合理的改变,在原腔调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戏剧丰富曲调,着重表现人物情感,并发展出新兰桥调、庆团圆等新型腔调。另外,淮剧的表演模式也得到了改善,根据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淮剧将传统表现手法与新时代歌剧的创作形式结合,提高淮剧的表现能力。1993年,上海淮剧团的剧作家罗怀臻提出“都市新淮剧”的想法,确立了日后淮剧团的发展方向。

艺术特色

编辑

语言

淮剧的语言以江淮的官话为基础,并吸收了淮安、盐阜的地方语言。淮剧的语言语调平稳,富有韵味。在长期的发展中,淮剧形成了20个韵部,其中包括6个入声韵,14个四声韵。淮剧中,具有明显的江淮方言,语言纯正,乡土气息较浓。淮剧的语言运用了当地的乡土发音,音色平稳,发音分明,容易让当地的听客产生语言上的共鸣。具有当地特色的淮剧,也成为宣传江苏的一种途径,让外界深入了解到当地的方言。除此之外,俗语运用也是淮剧的语言特点,将翘舌唱成平舌,后鼻音唱成前鼻音,让淮剧具有艺术感染力。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确定建湖县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

唱腔

淮剧淮剧在发展过程中,其主体曲调分为了东、西两派不同的派系。东派淮剧音调纯合,曲调旋律动听;西派特色为唱腔短硬,曲调旋律接近口语化。新中国成立之后,江南一带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发挥演员的个性特质,曲调清凉明快。自由调诞生于近现代,其特点在于自由。受到安徽的地方戏剧影响,自由调主要以说唱为主,讲究演艺人员的随心所欲。另外,它的板式节奏会跟随戏曲人物的情绪变动而变化,唱词的格式不再拘束,灵活应变,曲调的音区范围广,流畅自然。苏北地区的淮剧坚持拉调、淮调为主要旋律基础,曲调更趋向于乡土气息。淮调作为淮剧中的经典曲调,又被称为淮北调、淮蹦子或者是老淮调。具有浓厚的历史感,诞生于农民田间劳作、街口乞讨的生活中。其特色是歌声高亢粗犷,刚劲有力,具有较强的故事塑造性。拉调又被称为老拉调,歌声婉转细致,多被应用于抒情的剧目。其程式为起板,之后是行腔、迭句,最后是丢板。对比早期淮剧中的叙事性唱腔,拉调提高了抒情能力,增添了细腻的格调,促进了淮剧曲调板腔化的发展。

行当

淮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其中每个行当又分别细分。早期淮剧中,只有小生和小旦两个行当,演出形式为双人的对子戏。为克服单调的剧情,之后的发展中加入了插科打诨的小丑。淮剧的角色逐渐丰富,成为了五个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生行当是男性角色,可以分为老生、小生、红生、武生、娃娃生。其中,专门扮演红脸关公的角色叫作红生,是淮剧的专称。

淮剧旦行当是女性角色,可以分为青衣、花衫、老旦、彩旦、闺门旦。每个旦行当都是代表不同个性的角色,如老旦指的是老年妇女,青衣则是指举止端庄的女性。

淮剧净行当又被称为花脸,饰演净角色的演员会在脸上用颜料勾勒不同颜色的脸谱。可以被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大花脸是以唱功为主,一般都是指王侯将相这类有身份的角色。二花脸则是以做工为主,一般是指擅长武功的人物。

淮剧丑行当又被称为三花脸、小花脸,饰演丑角色的演员会在鼻梁处用白粉勾画脸谱。丑行当可以分为文丑和武丑,而文丑又可以再被细分为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老丑。

淮剧在淮剧中,还有一些独特的称呼,如专门饰演包拯的叫做黑头,饰演判官的叫做油头。

伴奏

淮剧的伴奏由二胡、三弦。扬琴等乐器组成,管弦乐器中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子、唢呐等常见的中国本土乐器,而打击乐器则是以扁鼓、苏锣、铙钹、堂锣等为主。在江苏省盐阜地带,民间的香火戏伴奏由普通的锣鼓伴奏,当淮剧形成时,则吸收了民间歌舞中的麒麟锣、盐阜花鼓锣、宗教说唱中的童子锣、开坛锣等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民间锣,现如今还有起板锣、十字锣、蓝桥锣、磨坊锣、散板锣、掼[guàn]板锣、慌锣等乐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伴唱锣鼓体系。淮剧的锣鼓配置音质和谐、稳定,音域统一在中、低音区域,音质浑厚。

淮剧淮剧打击乐一般以板鼓、大锣、水钗、小锣为主,如果是武场,还伴随着堂鼓、定音鼓、大吊钗、碰钟、大筛锣等打击乐器。板鼓作为打击乐中的重点,控制这整部剧的舞台节奏,司鼓担任着乐队的指挥。大锣在整套组合中起到增强节奏、渲染氛围的作用,它具有固定音高点的下滑音响的特点,演奏方法为闷音、打边等。小锣又被称为镗锣,特点为固定音高点的上滑音,清脆文雅的音色多用于小丑、丫环等欢快角色的出场。水钗被称为铙钹,特点是不同高音的平行音响,音色嘹亮悠远,起到固定节奏的作用。

流派

编辑

淮剧发源于江苏省江淮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在上海市得到蓬勃发展。淮剧被称为“花开上海,根在江苏”,因此在现代社会,淮剧多在江苏省、上海市及安徽省的部分地区演出。在地域和历史条件等条件的影响下,淮剧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三个流派,分别是西路、东路、南路。西路流派分布于江苏淮安、宝应等地,当地的淮剧表演者追求古风观念,声腔高亢嘹亮,豪放沉稳,大多以淮调为主要曲调。该流派地处区域邻近连云港、山东等地,深受梆子、淮海戏的影响,融合两淮地区的号子等,创造出字多腔少,叙事性强的曲调。东路指的是江苏盐阜、建湖一带的淮剧,当地清幽的水乡环境和融合的声音语调,擅长线条柔和、舒展秀丽的拉调。而南派则是以上海地区为代表,又被称为“海派”。这一派别的淮剧艺人以自由调为主要曲调,注重抒情的艺术特点。其语音又夹杂在语语系之中,在格调中富有精密的声腔。

淮剧说到淮剧的流派,现代主要流派有八个,分别是“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马派自由调”“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杨派生腔”“李派生腔”,每个流派的发源人是筱文艳、何叫天、李玉花、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杨占魁、李少林。

剧目

编辑

淮剧在流传多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节目。剧目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对子戏和三小戏;二是“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三是幕表连台本戏;四是现代戏。

淮剧

传统剧目

对子戏和三小戏

对子戏和三小戏是早期淮剧的表演曲目,角色只有生、旦、丑,演员稀少。戏曲曲调单调,只有固定的乐调和歌词,表演风格淳朴,贴近人民生活,具有浓厚的江苏地方特色,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娱乐戏曲。代表曲目有《小打瓦》《种大麦》《磨豆腐》等。

“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

“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指的是淮剧中的自编剧目,“九莲”“十三英”是以剧目中的主要角色命名,“七十二记”则是以传奇故事命名。这时候的淮剧已经有了生、旦、净、末、丑的角色细分,并出具戏剧的形式。“九莲”指的是九部戏曲中名字带“莲”的角色,包括《兰桥会》中的兰玉莲,《刘全进瓜》中的李翠莲,《土牢记》中的秦玉莲,《阴阳河》中的李桂莲,《吴汉三杀》中的王玉莲,《蔡金莲告状》中的蔡金莲,《刘文秀赶考》中的陆金莲,《大赶考》中的窦金莲和《荆钗记》中的钱玉莲;“十三英”指的是名字中带“英”的角色,包括《陆志春赶考》中的尹凤英,《刘秀走南阳》中的王大英,《玉杯记》中的王二英,《药茶记》中的苏风英,《牙痕记》中的顾风英,《对舌》中的苏迪英,《罗英访贤》中的周桂英,《韩湘子度妻》中的林芦英,《杨天禄招亲》中的穆玉英,《何文秀赶考》中的王鸾英,《刘贵成私访》中的罗凤英,以及《孝灯记》中的陈凤英和王月英,“七十二记”的代表剧目是《土劳记》《白兔记》《红灯记》等七十二部戏曲。

幕表连台本戏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幕表连台本戏曾是淮剧的演绎主流剧目。演员在舞台上全凭即兴发挥,没有固定的台词,任由演员根据幕表在舞台上创作。其中,幕表连台本戏的经典剧目有《杨家将》《封神榜》《日月圆》等。

经典剧目

淮剧

秦香莲》,又称《女审·包断》《小琵琶》。香莲典当自己的首饰为丈夫凑够进京赶考的钱,岂料丈夫抛妻弃子,迎娶公主,成为当朝驸马。因时年饥荒,丈夫久久不归家,香莲带着孩子和公婆进京寻夫。路上, 公婆因饥寒交恶而死,香莲也被丈夫陈世美赶出府邸。听闻丞相为人正直,香莲拦下丞相为自己做主。丞相巧施妙计,意欲存成香莲和陈世美重归于好。没想到,陈世美竟派人追杀香莲母子。杀手不忍心杀害母子,自刎而亡。包拯听闻香莲的冤情,想要斩杀驸马,却被皇姑阻拦。香莲眼见京城官官相护,心灰意冷,遂投身军营。后因平番有功,被封为都督。之后她重新审理陈世美,因心慈手软,无法决断,将陈世美交由包拯处置。包拯审理后,最终用虎头铡,砍下了驸马的脑袋。

淮剧《蔡金莲告状》,剧本讲述了马洪为报答王家的救命之恩,将自己的女儿马娇鸾许配给王家的次子王文虎。没想到,等王家遭受劫难之后,马洪竟然撕破脸皮,要求退婚。马娇鸾不愿受到父亲摆布,乔装逃走。但是王文虎却被马洪设计陷害,因盗窃的罪名入狱。蔡金莲不畏权贵,踊跃击鼓鸣冤,为自己小叔王文虎洗脱盗窃的罪名,帮助马娇鸾和王文虎夫妻重逢。

现代剧目

淮剧

上海淮剧团演绎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该剧本由剧作家罗怀臻和表演家梁伟平合作改编。故事以清末平民教育家武训为原型,讲述了年轻的武训因不识字,被雇佣者吞掉了工钱。觉醒的武训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穷人被欺负的现状,因此他穷尽毕生,开办三所书塾。为运转义塾,武训食不果腹,穿着破旧,为读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武训先生》获得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

传承和保护

编辑

发展现状

面对当今的文化发展,淮剧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淮剧现在存在着作品 不符合现代文化潮流,演员供应不足,观看者数量减少的问题。而且现代戏曲老观众流失,新代观众对戏曲的审美也发生改变。

保护措施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江苏省盐城市、上海淮剧团首次申请淮剧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的淮剧团申请淮剧被扩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颁布保护条例

淮剧作为淮剧起源地的江苏省,下属市盐城市颁布《盐城市淮剧保护条例》,明确了淮剧历史档案和传统文献的保护,设立了淮剧专项保护资金,支持淮剧保护工作。除此之外,为宣扬淮剧文化,还提出设立以保护淮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园,规划建设淮剧小镇。2023年,淮剧小镇建设完成,融合淮剧的戏曲元素,弘扬保护精神,将文旅实际景观与传统演绎结合,打造沉浸式淮剧表演。

淮剧博物馆

淮剧为传承淮剧文化,盐城市设立淮剧博物馆。该博物馆坐落于盐城市聚龙湖周围,整体外观为明清时期的四合院。馆内分为历史沿革、艺术常识、名人名作和文化现象四个展厅,每个展厅各有特色,通过展示淮剧服饰,历史剧本,视听资料等藏品,向旅客介绍淮剧的悠久历史。

淮剧数字化

淮剧为保留传统戏剧,江苏省盐城市政府与喜马拉雅合作,打造软件《中华淮剧》。另外,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还将淮剧线下博物馆转化成线上的模式,其中总计九章二十八个子项的数字淮剧目录框架,将经典淮剧曲目进行数字化保存,通过图文讲解、模型切换等功能展示淮剧博物馆的魅力。除此之外,他们还以“中华淮剧”为名,加入抖音、快手微博等九个新媒体平台,吸引二十万粉丝。

改编新剧

淮剧上海淮剧团作为上海淮剧的代表戏剧团,在新时代潜心创作剧本,贴近当代城市气息,研发出《浦东人家》《闯上海》等当代题材剧本。2021年,上海淮剧团为庆祝建党百年,创排淮剧《寒梅》,成为红色戏曲的当代新篇。

发行邮票

淮剧为保护淮剧的发展,江苏省盐城市邮政局发行“盐城淮剧”的邮资机宣传戳。从2022年4月开始,淮剧邮票已经发行两万余份,热度持续上升,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142/

(762)
词条目录
  1. 剧种起源
  2. 剧种发展
  3. 萌芽阶段
  4. 发展阶段
  5. 拉调的诞生
  6. 自由调的诞生
  7. 新时代发展阶段
  8. 艺术特色
  9. 语言
  10. 唱腔
  11. 行当
  12. 伴奏
  13. 流派
  14. 剧目
  15. 传统剧目
  16. 对子戏和三小戏
  17. “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
  18. 幕表连台本戏
  19. 经典剧目
  20. 现代剧目
  21. 传承和保护
  22. 发展现状
  23. 保护措施
  24.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颁布保护条例
  26. 淮剧博物馆
  27. 淮剧数字化
  28. 改编新剧
  29. 发行邮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