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马桥镇隶属于上海市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北畔,总面积33.6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筹备组),人口113929人(2017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1990年和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最佳乡镇称号”,获得了代表全国乡镇最高荣誉的“大地杯”。这里,有140家工业企业,10家集团公司,56家外资企业,有代表都市型农业的现代化园艺场。这里,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

马桥镇隶属于上海市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北畔,总面积33.6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筹备组),人口113929人(2017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1990年和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最佳乡镇称号”,获得了代表全国乡镇最高荣誉的“大地杯”。这里,有140家工业企业,10家集团公司,56家外资企业,有代表都市型农业的现代化园艺场。这里,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还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双拥”模范镇。这里,还有齐全的文化体育设施:高尔夫球场、室内外网球场、温水游泳池、保龄球馆、体育场,也有设施良好的学校、医院。

马桥简介

编辑

桥镇为马桥乡政府所在地。位沙港、俞塘汇合处,北倚北松路,南滨俞塘河。镇旧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兴起于清初,称马桥市,乾隆年间称镇。马桥东临竹港河,东川路以北部分与颛桥镇相连,以南部分与江川街道相连;西至茜浦泾,与松江区相邻;南隔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北临沙港河,以东部分与莘庄工业区相连,以西部分与松江区相连。马桥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北畔,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约3.4万。有闵马、闵东、闵松、沪金、沪卫等线公交客运路线通闵行、北桥、松江、金山、朱泾等镇及徐家汇。

地理环境

编辑

马桥镇位于上海市腹部,闵行区西南部,黄浦江上游北岸,上海市市级工业区莘庄工业区和国家级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镇域总面积49.5平方公里。东临竹港河,东川路以北部分与颛桥镇相连,以南部分与江川路街道相连;西至茜浦泾,与松江区相邻;南隔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北临六磊塘,与莘庄工业区、松江区相连。位于距市中心24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1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常住人口8.5万,其中户籍人口3.5万,外来人口5万。

生态条件

编辑

马桥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土壤类型水稻土类淤泥土属,肥力水平较高。常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034.0?,全年日照总时数2151.5小时,年无霜期平均218天。全镇耕总面积50355亩,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3.9545万吨;生猪饲养量11万头,出栏5.6万头;山羊饲养量5.4万只,出栏3万只;家禽饲养量51万只,出栏30万只;水产品产量710吨。

招商引资

编辑

招商优势进一步体现。依托各种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服务质量,营造公平、公正、宽松的投资环境,注重环境提升、政策扶持、互动交流、机制激励,树立马桥招商引资新品牌。五年来,两大平台招商优势明显,内资招商始终位于全区各街镇前列,共吸引注册企业5514户,吸引注册资金179.3亿元。外资招商有新进展,共合同吸引外资2.64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89亿美元。

工业发展

编辑

近年来,马桥镇的工业坚持由小型分散型向规模集团型发展,2004年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6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3余家,合同吸收外资4亿多美元。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目前,化妆品、铜材加工、塑料彩印包装、电器电缆供电设备和医药五大产品已成为镇工业的主要产品和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在工业布局上,马桥镇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马桥工业集中点集中,同时依靠引进的项目带动集中点内的道路、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马桥工业集中点内三纵两横标准的工业规划道路已经基本建成,为全镇工业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入世和上海申博成功,马桥的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马桥镇积极推出鼓励发展的举措,在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农业发展

编辑

马桥镇现有耕地825公顷,整个农业正在走由城郊型向都市型发展的道路。马桥先后建成了投资8000万元、占地566亩,引进以色列先进设施的马桥园艺场和全国首家智能化育苗工厂。其中的马桥园艺场,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为了加快传统农业的退出步伐,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苗木、蔬菜等种植面积,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农业的综合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城镇建设

编辑

近年来,马桥镇先后投入2亿多元,新筑、改筑了马桥大道等16条主干道,总长达58公里,种植道路绿化70多万平方米,经济林带35万平方米。环境优美的马桥集镇开放式休闲公园已于2002年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日常休闲锻炼场所。此外,新规划的马桥集贸市场也已于2003年正式建成,现已成为一个集综合性、设施先进、环境整洁的集贸市场。

马桥镇

科教事业

编辑

马桥镇始终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举办的科技节,都吸引了大批群众的参与。2002年,新建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还开辟了一批高标准的科普画廊。

马桥镇学生教育方面,坚持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初,马桥镇把原有的马桥强恕小学和马桥强恕中学进行了撤并,成立了新的九年一贯制的马桥强恕学校,这一举措,使得师资的配备更具合理性,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资源的共享更具充分性。此外,镇政府还坚持搞好成人教育工作,积极开设适应新形势的各类新课程,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技能为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员。

重点项目

编辑

重点建设项目全面落实。顺利完成森林体育城星星农民动迁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元祥幼儿园、元祥市场、老年活动室等主要公建配套项目全部竣工。圆满完成居民自来水管网改造、集镇平改坡工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幼儿园搬迁、敬老院改建等政府实事项目。初步完成自然村落综合整治,马桥农耕文化园建设和荷巷桥老街改造初具雏形。突出“民生、生态、均衡、共享”理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推进大居工程的规划建设。光明乳业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积极配合做好市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完成铁路闵行货场、S32机场高速及其配套工程的动迁任务。

社会事业

编辑

马桥镇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仅2002年,就参加或举办了区、镇、村级文艺演出40余场,成功举办了社区文化节、镇运动会等大规模文体活动。马桥镇农民象棋队多次在全国、上海市的比赛中得奖。

马桥镇为建设条件良好、设施先进的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桥镇投入了大量资金对马桥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目前,马桥卫生院共有病房50多间,病床100张左右,拥有专门收治老年病人的病区和设施良好的康复活动室。

基础设施

编辑

城镇基础设施继续完善。优化区域内路网格局与道路交通体系,完成东川路延伸工程,做好江川西路、富砾路等道路的拓宽修建,加快推进银春路延伸及剑川路拓宽工程。实施农村道路和危桥整修,新增和调整9条城镇公交线路。顺利完成集镇区域内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天然气转换工程和花王路、望海工业区照明工程。全面开展环境优美镇更名生态镇工作,环境建设和保护成效显著。深化水环境整治,做好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完成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俞塘地区及体育城范围内的截污纳管工程建设,五年累计敷设管道31.5公里。不断推进绿化建设,全镇绿化覆盖率已达4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8平方米。

经济管理

编辑

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管理监督制度,全面推行“两个集中”管理工作,实施集体企业改制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制。认真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星星、联工、联盟、联建、马桥、三裕6个村的村级资产量化,有序推进旗忠村资产量化工作。全面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有效推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积极推行村级公务消费改革,规范村级公务支出,切实保障村民利益。顺利完成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

人文特色

编辑

马桥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冈、沙冈、紫冈冈身带和四千多年历史的马桥文化遗存,在中国考古史和上海成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建有以举办国际顶尖网球赛事为主的国际网球中心为核心,18洞高尔夫球场、室内网球场、温水游泳池、保龄球馆等一批高档体育场馆和设施,形成了上海重要的具有马桥特色的现代休闲运动区。黄浦江上游一级水源保护区,建立了以保护上海母亲河为主题的水文化公园。辟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示范粮田现代农苑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尚,开展“文化天天乐”、手狮舞、象棋、幼儿园版画、广场文艺等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了马桥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展示了新马桥的形象和风貌。

寺庙和教堂

编辑

万寿庵:座落于马桥镇东街北侧的东庵,原名“万道庵”,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间整修。清嘉庆年间改称为“万寿禅院”。庵内有前、中、后三棣,每棣三间,中间有大厅供观世章菩萨。相传,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进香者络绎不绝。天井内现存有古银杏大树一颗。

马桥镇马桥天主堂:清光绪三年(1875年)建位于马桥镇东街,由上海教区主教直接管辖。堂内办事人员39人,下辖分堂13所,在马桥地区有西河桥党(今联建村),交门堂(今三友村),杨家堂(今工农村),高门堂(今工农村),其他分堂分设于北桥、颛[zhuān]桥、塘湾等地。民国初期,马桥地区天主教徒有3000余人,解放后,马桥天主堂曾作为区、乡大礼堂,后作仓库。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恢复正常天主教活动。

保康县马桥镇

编辑

马桥镇地处保康县西南部,东望襄樊,西接神龙架,南通宜昌,北邻十堰,是保康县经济重镇、襄樊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湖北省第二轮小城镇建设综合试点镇和全省100个重点镇之一。全镇辖30个村,2个社区,32287人,版图面积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平均海拔1190米,境内资源丰富,素有“磷矿之镇、水电之乡、药材之园”的美誉。多年来,该镇按照“依托矿电开发、发展工业经济;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商贸旅游,壮大第三产业”的思路,着力培植化加工、小水电站、特色农业和商贸旅游四大产业,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2001年以来,该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体工作先进乡镇”、“全国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尧治河党委、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坪村党委、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堰垭村等一批典型。2007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4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7元,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政治大局安定、社会事业繁荣、四个文明建设协调进步的良好态势。

马桥镇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203/

(428)
词条目录
  1. 马桥简介
  2. 地理环境
  3. 生态条件
  4. 招商引资
  5. 工业发展
  6. 农业发展
  7. 城镇建设
  8. 科教事业
  9. 重点项目
  10. 社会事业
  11. 基础设施
  12. 经济管理
  13. 人文特色
  14. 寺庙和教堂
  15. 保康县马桥镇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