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故名。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中华民国元年(1912),称吴淞要塞。
位置
编辑吴淞口位于今上海市区北部,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原先是吴淞江的入海口,故称之为吴淞口。现今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实质上已经是“黄浦口”了,但官方名称一直没有更改,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段古老的历史。
演变历史
编辑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马长林介绍: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但是中国官方资料一直叫这条河为吴淞江,所以吴淞江这个大名一直没有改变。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当地百姓也是这么称呼的,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称之苏州河。有些人误以为吴淞江(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是上海的第二大河。孰不知这是本末倒置了。其实吴淞江比黄浦江要长,是上海的第一大河。而且黄浦江原先是吴淞江的支流,现吴淞江是汇入黄浦江,并不是黄浦江的支流。明代以前,吴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qiú]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此后吴淞江逐渐处于次要地位。因曾为古吴淞江入海口,故名。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东距长江口30余千米,西北距宝山区约4千米。出入上海港和长江的船只均由此通过,为长江的第一道门户。吴淞口附近的长江南岸地势低平,海拔大部分在3米左右。吴淞口西、黄浦江与蕴藻浜交汇处西岸为宝山区的吴淞镇,是上海市的冶金基地,有吴淞―上海铁路,吴淞镇东北黄浦江上建有公路桥连通外环线。吴淞口东南、黄浦江以东为浦东新区的高桥镇,是上海市的重要燃料、化工基地。崇明岛南航道和黄浦江水域广阔,万吨轮可自由出入。明洪武十九年(1386)设吴淞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吴淞守御千户所东南高桥设宝山守御千户所。三十八年设总兵驻吴淞。清顺治初改建吴淞营,置战船驻军。顺治十七年(1660),在吴淞口西岸杨家嘴建西炮台。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吴淞口东岸出海处建东炮台。光绪十二年(1886)建北炮台,原址位于南石塘北端(今吴淞口国防工程北端),与西炮台互为犄角。十五年建狮子林炮台,原址位于宝山区西北5.5千米长江岸边,1978年建宝山钢铁总厂时拆除。二十六年建南炮台,原址位于南石塘(今吴淞口国防工程南端)。1932年一・二八抗战中,日军登陆后炸毁了南、北炮台。1912年改称吴淞要塞。现为军港。吴淞口地区地处江海要冲,历史上多次遭受外寇入侵。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扰吴淞、高桥,参将俞大猷[yóu]率军破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军攻陷乍浦,五月北犯吴淞,企图由此进入长江腹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抵抗,击伤英舰多艘,后因孤军无援,壮烈殉国,吴淞失陷。1932年1月28日,日军发动一・二八战争,在海、空军掩护下,对吴淞进行重点突击,中国第19路军英勇抗击,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后退守第二道防线。1937年8月13日,日军第3、第11师再次在吴淞口、川沙一带登陆,并攻占了吴淞口。中国军队第15集团军次日全线反击,与登陆日军反复争夺吴淞口地区近1个月,给予日军重大杀伤后退据二线防守。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