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白芷(学名: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exFranch.e),又名香白芷、走马芹、兴安白芷、河北独活、狼山芹等,是伞形科(Apiaceae)当归属(Angelica)一种多年生高大草本。白芷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地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也有栽培,常生长于林下,林缘,...

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又名香白芷、走马芹、兴安白芷、河北独活、狼山芹等,是伞形科(Apiaceae)当归属(Angelica)一种多年生高大草本。白芷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地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也有栽培,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草地。

释名

白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神农本草经》谓本品功能“润泽,可作面脂”,故有“𦣞”之名。从“艹”,作“茝”字;色白,因称白茝。《本草纲目》则引徐锴[kǎi]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又引王安石《字说》云:“茝香可以养鼻,又可以养体,故字从𦣞。𦣞音怡,养也。”该草既是著名的药草,同时也是一种香草。古人常把它放入香囊佩在身上,用于驱虫。

种植历史

中国宋代以前,以山西、吴地(江浙皖赣交界一带)为白芷道地产区,宋代以后吴地白芷从野生转为栽培品,并于明代形成人工栽培主产区,其发展起来的栽培变种杭白芷逐步成了商品主流,并被四川等地引种栽培。民国时期已形成杭、川、禹 3 大产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河北安国(祁州)这一新兴产区。禹白芷和祁白芷均为原华北一带野生白芷驯化后的栽培变种祁白芷。

形态特征

白芷

00:49

白芷的形态特征(来源:钱包妈妈)白芷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1-2.5米。

根圆柱形,有分枝,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

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白芷

00:13

白芷的叶子(来源:山林百货)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卵形至三角形,裂片不等侧、下延成翅,边缘有不规则白色软骨质粗锯齿,有囊状膨大叶鞘,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沿叶轴下延成翅状。

白芷

白芷的叶

白芷

00:07

白芷的花(来源:花草日记)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多,总苞片常缺,小总苞片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5,倒卵形,顶端内凹。

白芷

白芷的花

果实

双悬果,椭圆形片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分果具5条棱,两侧棱延伸成翅状。每棱槽间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顶端有残存的花柱残基,基部心脏形。

白芷

白芷的果实

种子

种子单1。种皮薄,紧连皮,不易分开,胚乳丰富,油质。胚小,悬于顶端,各部分化不明显。

物种分布

白芷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份也有栽培。

生长习性

白芷喜温和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环境,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较强。种子发芽喜变温条件,以10~25℃为佳,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幼苗能耐受-6~-8℃的低温。其主根粗长,入土较深,宜栽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沙土种植白芷,易耕作,种植的白芷分枝少,但白芷产量较低,白芷最佳栽培土壤为微团粒或团粒结构土壤。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白芷宜在平坦土地上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前茬一般多为水稻、玉米、高梁、棉花等。前茬作物收获后,施腐熟堆肥作基肥,再翻耕整平耙细后做高畦[qí]。

人工繁殖

白芷属多年生草本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上多采用种子繁育种苗,因其种子发芽出土能力弱,隔年的陈种子发芽率更差,因此务必用新种子播种。可单株选苗移栽留种和就地留种。白芷用种子繁殖,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多分叉,主根生长不良,对产量和质量都有影响)。播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3~4月初进行,秋播在8月下旬与9月初进行,但春播的产量和质量较差,故以秋播为宜。播前用温水浸种或与沙土混匀湿堆再进行播种。不同区域选择播种方式不同,可条播或穴播,播后 15~20 天幼苗即可出土,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即可间苗。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斑枯病、根腐病和灰斑病为白芷常见病害。当植株染上斑枯病时,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发病,随后分生孢子借雨滴在白芷生长期中不断引起再侵染,严重时会导致其叶片枯死,植株早衰,可使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植株染上根腐病时,侵染有伤口和萎蔫的白芷,需在采挖、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保护其周皮,采挖后及时加工干燥。当植株染上灰斑病时,应及时彻底清除销毁病株、残桩及其落叶。

虫害

红蜘蛛、蚜虫、大灰象甲等为白芷常见病害。当植株染上红蜘蛛时,初期叶片出现黄色针尖样斑点,引起植株长势衰弱,后期叶片焦枯,建议用吡虫啉、杀螨威等药剂防治。当植株染上蚜虫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肥水管理,采用瓢虫生物防治。当植株染上大灰象甲时,可翻耕晾晒,地边种植芥子减轻危害。

采收加工

春季播种的白芷在10月中、下旬采收,秋季播种的白芷则在翌年 7~8 月采收。可采用人工采挖或机械采挖,以后者为主。尽量保证白芷根部的完整性,及时进行干燥处理,避免腐烂或霉烂。白芷传统的干燥方法为日晒法和石灰掩埋法,现代的干燥方法有烘干法、硫黄熏蒸法及食盐脱水法等。

用途

药用

白芷以根入药,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经济

白芷在食品、保健品、香料、护肤美容、日用化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白芷含挥发油成分,香气浓郁,在大家熟悉的“王守义十三香”中,白芷就是其中一“香”;被引入中药药膳中作为食补材料;用于制作香囊,预防流感;具美白之功,在化妆品领域也作为重要原料而广泛应用。

植物毒性

白芷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等,少量白芷毒素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有兴奋作用。服用白芷中毒的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长,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大剂量能引起强直间歇性痉挛,甚至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应及时予以吸氧,催吐,洗胃等处理。

物种对比

现代所用的白芷均为栽培品,因产地不同可分为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亳[bó]白芷、杭白芷等,但其原植物来源尚不清楚,至今仍无定论,2010 版《中国药典》载白芷的原植物为伞形科白芷(A. dahurica ) 或杭白芷(A. dahurica var. formosana (de Boiss.) Yen)的干燥根。白芷在秦岭中也多栽培,陕西城固地区有多年栽培历史,《秦岭植物志》将白芷的原植物定为伞形科当归属兴安白芷(A. dahurica)。另外,《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等对白芷的野生种质来源认定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A. dahurica 的近缘种类,包括原变种兴安白芷和变种台湾白芷。台湾白芷(A. dahurica var. formosana (de Boiss.) Yen)和白芷同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很相似。区别在特产于中国台湾北部,果实和种子有毛,但分枝下部的子房和果实无毛或有很少的毛。

相关研究

白芷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已报道其所含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类、苷类及微量元素等,其中香豆素和挥发油是白芷的主要有效成分。此外,据《中华本草》记载,白芷还具有解热、镇痛与抗炎、抗微生物、抑制脂肪合成等药理作用。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437/

(3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