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楠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红楠(学名:MachilusthunbergiiSieb.etZucc.)是樟科,润楠属常绿中等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粗短,可达4米;树皮黄褐色;枝条多而伸展,鳞片棕色革质,宽圆形,叶片先端短突尖或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革质,上面黑绿色,下较淡,带粉白,叶柄比较纤细,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多花,苞片卵形,有棕红色贴伏绒毛;花被裂片长圆形,花丝无毛,退化雄蕊基部有硬毛;子房球形,花柱细长,果...

红楠(学名: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是樟科,润楠属常绿中等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粗短,可达4米;树皮黄褐色;枝条多而伸展,鳞片棕色革质,宽圆形,叶片先端短突尖或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革质,上面黑绿色,下较淡,带粉白,叶柄比较纤细,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多花,苞片卵形,有棕红色贴伏绒毛;花被裂片长圆形,花丝无毛,退化雄蕊基部有硬毛;子房球形,花柱细长,果扁球形,果梗鲜红色。2月开花,7月结果。

植物简介

编辑

【名称】:红楠

红楠【学名】: 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名由】:在翠绿色的树冠上挺立着红色的芽苞,十分地醒目,因而得名【分布】:中国日本、南韩【分类】: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樟科,润楠属【形态】:株高可达20公尺,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革质,浓绿富光泽,心叶暗红色。花顶生,圆锥花序黄绿色,浆果球形,熟果暗紫色。【用途】:因耐风力强,可作海边的防风树种,木材也是重要的楠木材之一;也适合园景树或行道树。

红楠【日照】:幼株耐荫,成株日照需充足【管理】:性喜温暖至高温,生育适温约摄氏18~28度【施肥】: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繁殖】:播种或扦[qiān]插法,春、秋两季为适期

形态特征

编辑

常绿中等乔木,通常高10-15(20)米;树干

红楠粗短,周围可达2-4米;树皮黄褐色;树冠平顶或扁圆。枝条多而伸展,紫褐色,老枝粗糙,嫩枝紫红色,二、三年生枝上有少数纵裂和唇状皮孔,新枝、二、三年生枝的基部有顶芽鳞片脱落后的疤痕数环至多环。顶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鳞片棕色革质,宽圆形,下部的较小,中部的较宽,先端圆形,背面无毛,边缘有小睫毛,上部鳞片边缘的毛浓密。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4.5-9(13)厘米,宽1.7-4.2厘米,先端短突尖或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革质,上面黑绿色,有光泽,下较淡,带粉白,中脉上面稍凹下,下面明显突起,侧脉每边7-12条,斜向上升,稍直,至近叶缘时沿叶缘上弯,多少呈波浪状,侧脉间有不规则的横行脉,小脉结成小网状,在嫩叶上可见,构成浅窝穴,在老叶的两面上常不太明显;叶柄比较纤细,长1-3.5厘米,上面有浅槽,和中脉一样带红色。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无毛,长5-11.8厘米,在上端分枝;多花,总梗占全长的2/3,带紫红色,下部的分枝常有花3朵,上部的分枝的花较少;苞片卵形,有棕红色贴伏绒毛;花被裂片长圆形,长约5毫米,外轮的较狭,略短,先端急尖,外面无毛,内面上端有小柔毛;花丝无毛,第三轮腺体有柄,退化雄蕊基部有硬毛;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梗长8-15毫米。果扁球形,直径8-10毫米,初时绿色,后变黑紫色;果梗鲜红色。花期2月,果期7月。

产地分布

编辑

产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 中,在东部各省及湖南(莽山),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福建、台湾和广西则多见于海拔600米以下。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用途范围

编辑

红楠稍耐荫,多生于湿润阴坡、山谷和溪边,喜中性、微酸性而多腐殖质的土壤,也能在瘩地上生长,常和壳斗科和樟科常绿树混生,未见纯林,如环境适宜,10年生树高可达10米,胸径10余厘米。用种子繁殖。在东南沿海各地低山地区,可选用红楠为用材林和防风林树种,也可作为庭园树种。

红楠

基本描述

编辑

初时树皮灰白色,平滑,渐变为棕灰色;侧枝粗壮,小枝无毛。

红楠叶互生,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常红色。圆锥花序腋生,具长总花梗;花被片6,狭长圆形,长5~7毫米;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的花药外向瓣裂。红楠的花序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直径约10毫米,基部具外反的宿存花被。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长习性

编辑

温度: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10℃的短期低温。日照 : 幼株耐荫,成株日照需充足

红楠土壤水分:喜排水良好土壤施肥 : 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应pH值4~7,但也能在土隙和瘠薄地生长。管理 : 性喜温暖至高温,生育适温约摄氏18~28度。喜生于湿润阴坡山谷或溪边,在自然界多生于低山阴坡湿润处,常与壳斗科及樟科等树种混生,生长较快,在环境适宜处10年生树高可达10m,胸径1m以上

繁殖培育

编辑

种子采集处理

采种宜选择20年生以上的优良母树,摇动或震动树枝,成熟果实脱落,从地上收集成熟果实,当天装入编织袋内揉搓,除去果皮、果肉,置水中淘洗干净,水迹稍干,立即播种。红楠种子含水量较高(43%),种子忌失水,切忌裸露陈放,否则丧失发芽率,种子无后熟期,因此,宜随采随播。若不能上播种,须及时用湿润细沙短期(7~10天)贮藏,沙子不能太湿,这是贮藏成败的关键,润沙的标准是用手抓一把湿沙,用力握时不滴水,松开沙子又不散开(即接近60%的含水率)。按3份沙1份种充分混合贮藏。

红楠

播种育苗

红楠幼苗喜阴湿,圃地宜选择日照时间短、光照较弱、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土壤。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易烂根,土壤干燥缺水,则幼苗生长不良。播种前,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小时。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细致,一般采用条播,条距20cm左右,沟宽6—8cm、深2~3cm,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667m2播种25~30kg,播后复盖火土灰2cm,再盖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待种粒有1/3出苗后,分2次揭去盖草,并及时搭棚遮阴,棚的透明度以30%~40%为宜。田间管理要精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后期管理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时受冻害。当年苗高10~12cm,次年2~3月移栽,667m2移植4~5万株,移植1年生苗高可达50-60cm。种子主要参数:净度98%;优良率(鲜种)92%~100%;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为63%,千粒重358—404.89,出苗率35%~40%。以2年生苗出圃造林为宜。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需移栽培育大苗为佳,要求有通直良好的干形,主干高2.5~4m,树高5~7 m;栽植成活后的大苗要进行整形修剪,通过养干疏枝对苗干和苗冠进行控制和调整。

病虫害防治

红楠常见的病虫害为针型眼蛎盾蚧等。防治方法1.经常修剪,保持枝叶的通风透光,减少虫害的发生。2.在若虫初孵化时向枝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花保乳剂100倍液。3.在植物冬眠期间可向植株喷洒3-5波美度石合剂。4.在天敌昆虫出现盛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造林及抚育

编辑

植树造林地以选择低山丘陵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山坡、山谷两侧为宜。造林地条件差则生长不良。整地要求细致,一般林地用带状深翻,肥沃林地可穴垦,穴径50cm、深30 cm以上。造林时间应选择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阴天或毛毛雨天气为好。选用2年生的壮苗造林,尽量做到随起苗随栽植,以防止苗木根系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起苗后应剪去叶片,留叶柄,适当修根,主根长度保留20em,随即沾泥浆栽植;栽植时,严格做到苗正、根舒、压紧等技术措施,以保证成活。初植密度可适当增加,667m2栽167-200株为宜。

红楠栽植后易遭杂草压盖而影响成活和生长,因此,须加强抚育管理,抚育主要内容为除草、松土、培土、防治病虫害等,每年至少抚育2次,抚育5-6年。

观赏特性

编辑

红楠的四大观赏特色:一是春季顶芽相继开放,新叶随着生长期出现深红、粉红、金黄、嫩黄或嫩绿等不同颜色的变化,满树新叶似花非花,五彩缤纷,斑斓可爱,秋梢红艳,是城市景观的彩叶树种。

红楠

二是夏季果熟,果皮紫黑色,长长的红色果柄,顶托着一粒粒黑珍珠般靓丽动人的果实,是理想的观果树种。三是冬季顶芽粗壮饱满微红,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缀满碧绿的树冠,恰似“绿叶丛中万点红”,叫人赏心悦目。四是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树箍[gū]自然分层明显,枝叶浓密,四季常青,是理想的道路、公园、庭院、住宅区等绿化树种。红楠是国家三级保护优良珍稀树种,

景观用途

编辑

红楠不仅是优良绿化树种,而且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其材质坚硬,纹理美观、细致,是建筑、桥梁、家具、胶合板等之良材。也可提制芳香油;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及润滑油。此外,红楠有较强的耐盐性及抗风能力,在我国东南沿海作防风林树种。因此,红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化学成分

编辑

树皮含鞣[róu]质0.48%,树脂12.38%,橡胶0.688%,多量粘液质。

红楠根含苄[biàn]基异喹[kuí]啉生物碱:N-去甲亚姜罂粟碱和牛心果碱。心材含廿[niàn]四烷[wán]酸、槲皮素,dl-儿茶精等。心材可作驱蚊香原料。叶含粘液质是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叶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

药用价值

编辑

【药材名】红楠木【入药部位】树皮和根皮可入药【药效】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用于治疗扭伤、转筋、足肿、呕吐、腹泻、胃呆食少等,还可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及肿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扭挫伤筋,根或树皮加食盐捣烂敷;治吐泻不止,树皮煎水服;治转筋足肿,树皮煎汤熏洗。

生长地区

编辑

长江以南地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三明、南平、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陕西南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516/

(392)
词条目录
  1. 植物简介
  2. 形态特征
  3. 产地分布
  4. 用途范围
  5. 基本描述
  6. 生长习性
  7. 繁殖培育
  8. 种子采集处理
  9. 播种育苗
  10. 病虫害防治
  11. 造林及抚育
  12. 观赏特性
  13. 景观用途
  14. 化学成分
  15. 药用价值
  16. 生长地区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