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粤剧早期时称本地班、广东大戏、广东戏、广府戏,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使用粤方言的地区。粤剧发源自佛山,流行于广州,后扩散到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使用粤方言的地区。常用于各种红白喜事、庆典等风俗活动,以“神诞”“年例”“神功”“喜庆”等名义演出。最初演唱时没有布景,只有一桌两椅,两盏汽灯就可开始演绎。对于粤剧的形成时间,说法并不统一,目前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陈非侬在其作品《粤剧六十年》...

粤剧早期时称本地班、广东大戏、广东戏、广府戏,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使用粤方言的地区。

历史发展

编辑

萌芽阶段

粤剧发源自佛山,流行于广州,后扩散到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使用粤方言的地区。常用于各种红白喜事、庆典等风俗活动,以“神诞”“年例”“神功”“喜庆”等名义演出。最初演唱时没有布景,只有一桌两椅,两盏汽灯就可开始演绎。对于粤剧的形成时间,说法并不统一,目前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陈非侬在其作品《粤剧六十年》中写到: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因此粤剧形成于南宋。二是赖伯疆、黄镜明在其合著作品《粤剧史》中写到:早期的粤剧戏班是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时间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因此粤剧形成于明代中后期。三是王兆椿在其作品《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中写到:“广腔”出现在雍正年间(1723-1735),此时为粤剧发展历史的第一阶段。因此粤剧形成于清代前期。四是欧阳予倩在其作品《试谈粤剧》中写到:粤剧奠定基础是由于广东本地班和外江班的并立,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外江班退出了广东舞台,此时是粤剧发展的开始。因此粤剧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

形成阶段

明代时期,南戏的弋阳腔在广东开始流行,同时其他地方的戏曲如昆班、徽班、赣班、汉班、秦腔等也在广东演出。随着外来戏曲的熏陶,本地人开始习演戏曲,并逐渐组成本地戏班,李峄[yì]认为可以根据戏班成员主要是哪个省份的艺人来进行区分。如果戏班主要由外省艺人组成,则称之为外江班;如果以广东艺人为主体组成,则不论所唱腔调是否地方化,都称之为本地班,初期本地班和外江班在舞台上所用的唱腔、曲牌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随着本地班林立,琼花会馆等表演场所得以建立,因此,本地班的出现和琼花会馆的建立是粤剧形成的重要标志。

发展阶段

粤剧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这20年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电影、电视、录像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都提到了革新粤剧,学习借鉴电影艺术,改革舞台程式化的话语。在这样的冲击下,粤剧不得不进行革新来寻求生机和发展,演员构成由传统的行当制变化为台柱制,每班设立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这“六大台柱”,六大台柱在每个剧目中都要分配到相应的角色,分担不同的戏份。在表演方式上吸收了京剧的武打做派,以及话剧电影中贴近生活的真实性,化妆上学习了京剧的脸谱,舞台布景从简单的一桌两椅,两盏汽灯到软景、硬景,丰富了粤剧的设计、绘景技术,提高了艺术表现手段。1931年前后创造了新的梆、黄板式和新句式,将板腔、曲牌、说唱串连成段,伴奏采用了小提琴、萨克管等西方乐器和传统的中低音乐器结合,使唱腔节奏明显,丰富了粤剧的艺术表现力。诞生了薛觉先、师曾、桂名扬、廖侠怀、白驹荣等代表人物,新编写了《佳偶兵戎》《白金龙》《苦凤莺怜》《泣荆花》《姑缘嫂劫》等剧本。

辉煌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半岛农垦、港口、教育等事业逐步发展,相关部门支持并发动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粤剧的传统剧目,创新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推动了粤剧的发展,使粤剧的受众群体更加庞大。1958年,廉江陈绍曲为歌颂开挖雷州青年运河和修筑鹤地水库的业绩,创作了《银河恋》剧本,上演后受到赞扬;同年,何锡洪、黎桂权在广州表演粤剧《老红军张桂芳》也收到了好评;1959年,由能夏武执笔、何锡洪、黎桂权合作的剧目《寸金桥》,成为了雷州粤剧的经典代表。1980年开始,粤剧事业走向长足发展,团体制从政府统一管理转向多种体制并存;活动形式逐渐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演出市场从城市为主转向城乡结合,并开始向海外发展;关心粤剧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打造了粤剧发展的良好局面。2019年,粤剧参与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裸眼3D、动漫主持、全息声场等新兴技术展现了粤剧的艺术魅力;同年,还参与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园博园主办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

艺术特点

编辑

表演形式

粤剧的唱念做打与京剧相通,唱包括吐字发声、归韵、喷口、润腔等发音技巧和规律,通过扩大音量和音域将角色的内心与精神表达出来;念即念白,分为韵白和散白,是唱的辅助手段,经过艺术提炼,增加节奏感和音乐性,从而表达出角色的内心与性格;做即做功,通过规范的手、眼、身、步等形体动作,灵活展现出角色的艺术形象;打即武打动作,将传统的武术动作艺术化,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粤剧的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jī]、运眼、甩发、髯[rán]口等方面的武打技巧,延续了早期粗犷、质朴的特点。粤剧是一种综合了乐师配乐、抽象形体、唱念做打,戏台服饰的表演艺术。

粤剧

粤剧表演

角色行当

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 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后来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种,称为“六柱制”。“生”即男性角色,常分为正生、武生、须生等,正生多扮演正人君子之类,武生多扮演大元帅、大将军、宰相、巡按、钦差大臣之类。“旦”即女性角色,分为闺门旦、青衣旦,刀马旦,闺门旦多扮演年轻小姐、大家闺秀之类,青衣旦多扮演贤妻良母之类,刀马旦多扮演有武功的女性、巾帼英雄之类。“丑”即滑稽角色,分为男丑女丑、文丑武丑,武丑区别与武生、武净,除了扎实的武技功底,还要谈吐诙谐,动作滑稽。“武”即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多为能文能武的演员,因此演变成了文武生,“六柱制”诞生后,文武生成为了第一号台柱。

音乐

表现

粤剧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文场乐器有高胡(或小提琴、二弦)、二胡(或秦胡)、大胡(或大提琴)、箫(包括横箫、短箫、洞箫)、笛(包括大、小唢呐)、喉管(包括长筒、短筒)、扬琴或月琴、琵琶或秦琴、三弦(包括大、小三弦)、中阮或大阮等。武场乐器有木鱼(板)、沙的(高音沙鼓)、双皮鼓、大钹、京钹[bó]、苏钹、高边锣、大文锣、京锣、公公锣、苏锣、小锣、单打、碰铃、战鼓、堂鼓、大鼓等。为唱腔伴奏时多为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大笛、笛仔,一般演奏器乐曲牌和过门音乐;为配合身段表演时多为长筒、短筒、广镲、高边锣、文锣等,锣鼓点更能烘托现场氛围,使人物的情绪更加丰满。

粤剧

伴奏乐队

结构

粤剧唱腔体系自清中叶以后开始形成,将民间音乐中的西皮、二黄融入进传统的梆子腔、弋阳腔、昆山腔,形成了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唱腔系统。板腔体主要有梆子、二黄两类,曲牌有牌子和小曲两类。梆子:早期的梆子腔被称为“梆笛组合”,即梆子、笛、二弦合奏,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板式有梆子首板、梆子慢板、梆子中板、梆子滚花、煞板,遵循散(首板、滚花)、慢(慢板)、中(中板)、快(快板)、煞(煞板、收腔)的套路。如《西厢待月》。二黄:早期的二黄用二弦、月琴、秦琴和竹笛伴奏,特点是曲调委婉柔和。板式有二黄首板、二黄慢板、二黄流水、二黄滚花、二黄倒板等,二黄慢板讲究一板三眼,一般上句上句结束于1,下句结束于2或者5;男女腔在行腔、润腔以及旋律走向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有霸腔和平喉之分。如《平贵别窑》。牌子:也叫做曲牌,分为演唱牌子和演奏牌子,有相对固定的曲调,不同的曲牌用于不同的情绪表达,如《大开门》《锦帆开》《排对对》表现了热烈宏伟;《耍孩儿》《一锭金》表现了欢乐喜庆。小曲:小曲的来源很多,有《剪剪花》《梳妆台》《茉莉花》这样来自民间的传统小调,也有《四不正》《拜月亭》等新创新的旋律,都是短小精悍的粤乐作品。

舞美

粤剧的戏服很有讲究,不同的人物、身份都有不同的戏服。如帝王将相及文武高官多穿“蟒”;武将需穿“靠”;无官阶者不能穿“开氅”;达官贵人、员外、夫人多穿“帔风”;才子佳人多穿绣着花、鸟、蝴蝶和松鹤图案的“海青”;老年人多穿绣着鹿、鹤、松、竹图案的“帔”。“衣”分男女,也分文武,文行男女衣着有“梅香衫裤”“琴僮衣”“斜领衫裤”;武行男女有“猎装”“坐马”“京装”“妹装”等等。

粤剧

粤剧表演

粤剧一般采用“红白脸”的妆造,即全脸涂白,眼睛和颧骨涂红色,颜色以红黑白、蓝 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忠耿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

艺术流派

编辑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粤剧的五大流派。其中包括:被称为万能老倌[guān]的薛觉先开创的薛腔;名丑马师曾开创的乞儿喉马腔、被称为小生王的白驹荣开创的白腔、丑生廖侠怀开创的廖腔、金牌小武桂名扬开创的桂腔。除此之外,红线女的红腔也深受人们喜爱。

薛腔

薛腔创建人是薛觉先(1904-1956年),男,广东省佛山市人。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1921年拜新少华为师,早年学丑,后以文武生出名,还能反串旦角,因担任《三伯爵》一剧主角而成名,唱腔别具一格,被称为“薛腔”,学习者众多。薛觉先善于吸收京剧、电影的长处,勇于创新粤剧艺术,在20世纪30年代所提的《南游旨趣》一文中主张“合南北剧为一家,综中西剧为全体”。他一生主演过500多出戏,代表作有《三伯爵》《白金龙》《姑缘嫂劫》《西施》《王昭君》《胡不归》《宝玉哭灵》等。

粤剧

薛觉先

马腔

马腔的创建人是马师曾(1900-1964年),男,广东省佛山市人。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等职。是粤剧艺术革新的先驱者之一,推动了粤剧由“官话”改唱“白话”、由全男班、全女班改为男女合班的两次重大变革,为粤剧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马腔以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感强为特点,用“呀”字转发口,表演时具有自然活泼和顿挫分明等独特的行腔表现方式。因此,马腔也被称为“乞儿腔”。代表作有《苦凤莺怜》《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孤寒种娶观音》《贼王子》《斗气姑爷》《审死官》《洪承畴》等。

粤剧

马师曾

白腔

白腔的创建人是白驹荣(1892-1974年),男,广东省佛山市人。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席。先后师从郑钧可、友山、公脚贤。1312年在吴友山组建的民寿年班任第二小生,1913年在国丰年班任正印小生。白驹荣很注意向民间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吸收了瞽[gǔ]师的“扬州腔”,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白腔”。代表作有《金生挑盒》《泣荆花》《风流天子》《再生缘》。

粤剧

白驹荣

廖腔

廖腔的创建人是廖侠怀(1903-1952 年),男,广东省江门市人。20岁时跟着剧名小武靓元亨学艺,改名“新蛇仔”。20 世纪20年代后期,先后在梨园乐、大罗天、新景象、钧乐天日月星等戏班演出,他以发展丑角行当表演而得名,口上、脸上的表演功夫老到,能够灵活地演绎男、女、老、少、跛、盲、哑、矮等各种角色,被誉为“千面笑匠”。他所创立的廖派,注重个人表演风格的注入,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幽默感。代表作有《本地状元》《花王之女》《大闹广昌隆》《火烧阿房宫》《穆桂英》等。

粤剧

廖侠怀

桂腔

桂腔的创建人是桂名扬(1909-1958年),男,祖籍浙江宁波,因在家中排行第八,戏行中人多称他为“桂老八”,后辈则尊称他为八哥或八叔。11岁时师从潘汉池,学习花旦,后进入崩牙成戏馆,改习小武,因出演《赵子龙》成名,有“金牌小武”的美誉。桂名扬善于学习和吸收、融汇各家的特长,以薛腔为基础,发展出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唱法,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桂腔”。代表作有《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三取珍珠旗》《皇姑嫁何人》等。

粤剧

桂名扬与妻子

红腔

红腔的创建人是红线女(1924-2013年),女,广东省开平水口镇泮村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1938年拜师舅母何芙莲,曾在中国广东、香港、澳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在传统粤剧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和西洋的演唱技巧,创造了“红腔”,将旦角唱腔发展到了新阶段,粤剧因此被周恩来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红线女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等。

粤剧

红线女

代表剧目

编辑

粤剧的传统剧目特别多,早期的“江湖十八本”是皮黄声腔入粤之初的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是特定时期声腔传播的载体,如《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六月雪》等;清朝同治年出现了“新江湖十八本”如《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清朝光绪年出现了由“八大曲本”移植而来的“大排场十八本”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由经典剧目改编的有《佳偶兵戎》《偷祭潇湘馆》《火烧阿房宫》等;发展至今依旧影响深远的有《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等传统剧;现代剧有《山乡风云》等;拍摄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传承保护

编辑

为了扩大观众层面,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粤剧,并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粤港澳三地政府自2003年开始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2006年起,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保存。2011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对粤剧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对粤剧的保护和传承,2015年,广东省成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开展了许多有益于推动粤剧传承的文化活动和项目。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广东省又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佛山市粤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17-2020年)》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旨在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此外,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粤剧传承基地和星海音乐学院粤剧传承基地也被列入了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粤剧文化,广东省在2019年设立了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些举措和措施都表明了广东省及全国各地对粤剧传承的高度重视。

价值影响

编辑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瑰宝,不仅在海内外的粤地侨胞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也成为华人华侨心中最具乡土意识和寻根情结的艺术载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粤剧的传承保护已成为重要议题,通过以粤剧艺术的情感语言促进海内外侨胞、华裔间的文化相通与互鉴,可以促进民心相通与情感相连,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心。由此可见,粤剧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仅能够传承优秀的艺术传统,更能够成为融洽中外关系、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粤剧吸收融合了多种戏剧特色,比如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等等。发展至今粤剧的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方式与时俱进,吸收“二黄、梆子”的同时,还能够兼具“大腔”演出,去除传统戏本的迁腐,留其精华,丰富了粤剧的文化内涵,如《新广东女儿传奇》《班定远平西域》。粤剧高达9个音调,演员们凭借自身的演唱技巧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如《帝女花》《禅院钟声》等唱词暗含禅机,富有深意,体现了粤剧的文化艺术价值。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737/

(619)
词条目录
  1. 历史发展
  2. 萌芽阶段
  3. 形成阶段
  4. 发展阶段
  5. 辉煌阶段
  6. 艺术特点
  7. 表演形式
  8. 角色行当
  9. 音乐
  10. 表现
  11. 结构
  12. 舞美
  13. 艺术流派
  14. 薛腔
  15. 马腔
  16. 白腔
  17. 廖腔
  18. 桂腔
  19. 红腔
  20. 代表剧目
  21. 传承保护
  22. 价值影响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