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

秋枫(Bischofiajavanica)是叶下珠科秋枫属常绿或半常绿大乔木,又名秋枫、万年青树、赤木、茄冬、加冬、加当等。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主要树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寨埔、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喜阳,不太耐寒,耐水湿,能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长,根系比较发达,有较强抗风性。树皮灰褐色至棕褐色,小枝无毛。三出复叶,稀5小叶;小...

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是叶下珠科秋枫属常绿或半常绿大乔木,又名秋枫、万年青树、赤木、茄冬、加冬、加当等。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主要树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寨埔、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喜阳,不太耐寒,耐水湿,能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长,根系比较发达,有较强抗风性。树皮灰褐色至棕褐色,小枝无毛。三出复叶,稀5小叶;小叶片纸质,卵形、椭圆形、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钝,边缘有浅锯齿;花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雌花序下垂;雄花萼片膜质,半圆形,雄蕊5,退化雌蕊小,被柔毛;雌花萼片长圆状卵形;果实浆果状,球形或近球形,淡褐色;种子长圆形。枝叶繁茂,遮阴性好,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木材红褐色,心材与边材区别不甚明显;果肉可酿酒;种子含油量30-54%,供食用,也可作润滑油;树皮可提取红色染料。

研究历史

1989年Awasthi在印度发现并鉴定了古秋枫化石,秋枫化石木在中国武汉新洲新近纪地层、云南上新世地层、关东茂名盆地始新世地层均有出露。中国武汉市新洲新近地层出土的大戟科树种的化石木表明:晚第三纪时,武汉地区曾存在热带树种秋枫;对云南上新世地层秋枫化石木的发现表明:在元谋盆地晚上新世曾存在大戟科乔木植物。中国江西省曾出土秋枫属(Bischofia sp.)阴沉木,秋枫在江西分布较少,其是否属于古代江西乡土树种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福州文儒坊西段古城墙和护城河遗址的城墙基槽及护岸中挖出的遗存古木试样存在秋枫属木材,证明在中国在五代十国时期常用秋枫属木材。

分类简史

1825年C.L.Blume首次根据爪哇产的秋枫植物标本创立了秋枫属(Bischofia Bl.)。秋枫属自创立以来的160年间,先后发表了12个种级拉丁学名,但得到植物分类学家普遍承认的只有2个种。秋枫属原属于大戟科下的叶下珠亚科(Phyllanthoideae),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叶下珠亚科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金虎尾目中。

形态特征

常绿或半常绿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3米,;树干壮圆通直,分枝位点低,主干较短;树皮灰褐色至棕褐色,厚约1厘米,近平滑,老树皮粗糙,内层皮纤维质,稍脆;树皮砍伤后会流出红色汁液,干凝后呈瘀[yū]血状;木材鲜时有酸味,干后无味,表面槽棱突起;小枝无毛。

一般由3片小叶组成三出复叶,偶有5片小叶组成,叶序柄长8-20厘米;小叶片纸质,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钝,边缘具浅锯齿,幼时仅叶脉上被稀疏的短柔毛,老渐无毛;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8毫米,早落。

秋枫

秋枫的叶

花小,雌雄异株,多朵花按一定规律组成圆锥花序,生于叶腋。雄花序:长8-13厘米,被微柔毛至无毛;雄花直径2.5毫米;萼片膜质,半圆形,内面凹成勺状,外面被稀疏柔毛;花丝短;退化雌蕊小,盾状,被短柔毛。雌花序:长15-27厘米,下垂;雌花萼片长圆状卵形,内面凹成勺状,外面被稀疏柔毛,边缘膜质;子房无毛、光滑,3-4室,花柱3-4,线形,顶端不分裂。

秋枫

秋枫的花序

果实和种子

果实浆果状,近圆球形,直径6-13毫米,淡褐色至灰绿色。种子长圆形,长约5毫米。

秋枫

秋枫的果实

物种分布

秋枫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寨埔、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等;中国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下山地潮湿沟谷林中或平原栽培,尤以河边堤岸或行道树为多。

生长习性

秋枫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主要树种,喜阳,耐寒性较差,耐水湿,幼树稍耐荫;能够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特别良好;其根系比较发达,有较强的抗风性,适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或者较为潮湿的沟谷林中,平原造林也比较适合,在沟河岸边或者道旁等地方都可以生长。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秋枫雌雄异株,果期8-10月。秋枫果实成熟后会一直悬挂至翌年2月,其目的可能是通过延长种子悬挂时间来吸引更多的鸟类对其种子进行取食和传播。研究共观察到5种鸟类取食秋枫植物的果实,其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和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这4种鸟类同时以啄食和整吞的方式取食秋枫种子,属于种子潜在传播者;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只啄食秋枫果实的果肉部分,不起传播作用。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秋枫种子最好即采即播,发芽率随储存时间延长而降低。种子1月采收最佳,播前挑选良种,用心土(介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的一层土壤)和椰糠或泥炭配制混合基质,并对种子和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播种时间11月至3月,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以红壤和椰糠的混合物覆盖,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上面覆盖厚度为白色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扦插繁殖

秋枫对扦[qiān]插时间要求不严格,以春、夏、秋三季为好,可选择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下旬-10月中旬;温度可在15~35℃之间;选择半木质化且无明显分枝的枝条进行扦插。采用卧式扦插比竖式扦插成活率较高。

栽培管理

整地造林

秋枫幼树喜阳、怕冻,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石砾少、交通便利的平地或低山作为培育基地。不同成分及比例的栽培基质对苗木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栽植时选择长势良好的当年生粗壮营养杯苗,雨前栽植较好。秋枫分枝性较强,造林初植密度不宜过稀。

抚育管理

初植3年内每年追肥2次,缺苗进行补植,可用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按比例混合拌匀,也可单独使用复合肥。每年进行2次除草,可用草甘磷喷洒,注意避开秋枫幼树叶面,以免产生药害。当秋枫生长至1.2m以上时,需要对其进行支护。通过绑扎支撑竹,可提高幼树的抗风能力。在种植后的前3年要抹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起苗移栽

一般在每年早春或深秋起苗出售或移栽,起小留大、起密留稀。起苗时一边挖一边用草绳自上而下捆扎包装,保证土球完好。秋枫大苗移栽可分为截干和全冠2种方式,经过截干修剪后,可保证苗木移栽成活率和方便运输。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秋枫叶蝉、栗黄枯叶蛾、重阳木帆锦斑蛾、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

病害

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猝倒病: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子叶来不及凋萎幼苗即倒伏地面。育苗前要做好基质消毒,预防为主。病害始见时及时清除病株及邻近病土,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嘧菌酯百菌清,间隔7d~10d喷洒一次,共喷l次~2次。炭疽病:长时间下雨后叶片局部发生焦黑斑点,严重时整叶枯死,影响经济价值。预防为主,连续阴雨天气后及时给苗木喷洒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或噻菌铜悬浮剂或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

虫害

灰同缘小叶蝉:嫩叶被危害后,叶尖先干枯,然后整块叶片干枯、脱落;老叶被害后,叶色变浅,并无明显脱落现象。叶蝉危害不会让苗木致死,但会吸取叶片汁液,致使枯黄、枯落,影响苗木质量。夏季气温较高,秋枫叶蝉虫害发生较多。栗黄枯叶蛾:幼虫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5~7月、9~11月为危害高峰期。重阳木帆锦斑蛾:幼虫取食秋枫叶片,轻则影响长势,发生严重时,整株苗上爬满幼虫,叶片吃光仅剩丝网、叶柄,严重影响苗木生长。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秋枫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都适合种植。其枝叶繁茂,遮阴性好,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

生态价值

秋枫不但对二氧化硫有较好的吸收能力与抗性,对其它有害气体也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而且滞尘力强;秋枫还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秋枫对污泥有较好的适应性,对重金属Cu(铜元素)、Zn、Pb和Cd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较强,而秋枫与合果芋混种、秋枫与鹅掌柴混种可提高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

材用

木材红褐色,心材与边材区别不甚明显,结构细,质重、坚韧耐用、耐腐、耐水湿,气干比重0.69,可供建筑、桥梁、车辆、造船、矿柱、枕木等用。木材纹理斜,结构粗,材重中等,干缩率小至中,强度中,品质系数高;木材干燥后宜避免严重挠裂,耐腐性强,在水中据称可长期保存,加工容易,削面光滑;固钉力中,油漆、胶粘性良好;材色艳丽,花纹美观,可制高级家具、雕刻,又适于水中作业,如渔轮肋骨、船底板、建材如柱子、地板、农具等,木纤维可作为纤维工业的原料。

其他用途

果肉可酿酒。种子含油量30-54%,供食用,也可作润滑油。树皮可提取红色染料。叶可作绿肥,也可治无名肿毒。根有祛风消肿作用,主治风湿骨痛、痢疾等。也可作为竹鼠饲料添加剂中的一种成分。

相关研究

对于秋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逆性、光合特性、生物学特性、抗菌活性、化学成分、育苗技术等方面。

生态特性研究

秋枫对Pb(铅元素)和Cd(镉元素)复合胁迫的耐受性较强,对Pb和Cd的积累量表现为根部高于地上部,随外源Pb和Cd浓度增加而增加;两种元素间具有协同作用;秋枫对Cd的转移能力强于Pb,且转移Cd能力随外源Cd增加而下降,随外源Pb的增加而增强。秋枫幼苗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曲线;具有中度耐荫性;接种丛枝菌根能有效促进秋枫幼苗生理抗旱性,干旱胁迫程度越重效果越显著;秋枫耐臭氧能力强于木棉。

化学成分研究

秋枫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为三萜、黄酮苷、鞣质、儿茶素及酚性成分等。

药用研究

秋枫的根和树皮可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秋枫的叶可解毒散结,主治噎膈、反胃、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咽痛、疮疡。傣药中用于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疔疮痈[yōng]疖[jiē]囊肿,皮肤瘙痒、斑疹、疥[jiè]藓、湿疹、无名肿痛。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748/

(4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