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过去称北部地区,位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北部,是巴基斯坦最北的地区。面积72,496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约120万。首府吉尔吉特。在印巴分离之前,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该地区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穆斯林。1891年,英国军队侵入该地区。1935年,哈里·辛格王公将北部地区行政管理权转交给英国,而领土仍属于查谟-克什...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过去称北部地区,位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北部,是巴基斯坦最北的地区。面积72,496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约120万。首府吉尔吉特。

历史沿革

编辑

由来

在印巴分离之前,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该地区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穆斯林。1891年,英国军队侵入该地区。1935年,哈里·辛格王公将北部地区行政管理权转交给英国,而领土仍属于查谟-克什米尔土邦,为期60年。英国将该地区作为抵抗苏联向南亚扩张的一个缓冲带。1947年8月1日,英国正式将其在北部地区的管理机构移交给查谟-克什米尔土邦。印巴分离时,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加入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在多数的地区加入印度。然而,查谟-克什米尔王邦的大多数人是穆斯林,而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哈里·辛格不想加入印巴任何一方,宣布查谟-克什米尔为独立国家,但是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大多数穆斯林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1947年10月26日,印度与哈里·辛格王公签署整个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加入印度的协议书,但是北部地区的吉尔吉特军陆战队指挥官英国人威廉·布朗上校倾向于巴基斯坦,率领其穆斯林军队发动反叛。这些反叛者和吉尔吉特军陆战队迫使北部地区临时总督投降,成立临时的“吉尔吉特与巴尔蒂斯坦人民共和国”。布朗上校宣布印度人的统治已经结束。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4月21日,联合国通过了第47号决议,要求印巴停火,并在克什米尔地区实行非军事化和公民投票。随后,巴基斯坦政府、查谟-克什米尔政府与全体查谟-克什米尔穆斯林大会党在联合国的监督下,签订了卡拉奇协议,划定了停火线,并规定了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国防、外交和管理由巴基斯坦政府负责。根据这份协议,巴控查谟-克什米尔政府保留了地方管理权力,而北部地区则由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巴基斯坦将穆斯林逊尼派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一个管理单位,称为巴控查谟-克什米尔地区或自由克什米尔地区。而穆斯林什叶派占多数的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地区则被称为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1947年11月4日,威廉·布朗领导的临时政府宣布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政府应其邀请正式对北部地区实行管辖权。1966年,在苏联的调解下,印巴双方签订了《塔什干协议》,规定双方军队退回实际控制线以内,并再次确认巴基斯坦对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1972年,《西姆拉协议》再次确认维持现状。1970年,巴基斯坦阿里·布托政府将克什米尔的北部地区正式命名为巴基斯坦直辖北部地区,该地区主要包含吉尔吉特区、巴尔蒂斯坦区、拉达克-沃扎勒德区以及罕萨和纳加两个土邦。尽管巴基斯坦军方认为北部地区是其争议领土的一部分,但巴基斯坦的宪法并未承认这一地区。与联邦直辖部落地区不同,北部地区在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没有代表。该地区长期使用边境犯罪条例,剥夺了当地居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现况

巴基斯坦在2009年通过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令赋予当地自治权,确立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同年9月,巴基斯坦政府将巴基斯坦直辖北部地区改名为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2020年11月1日,巴基斯坦宣布将在克什米尔北部建省,即将克什米尔巴控地区的一个自治区转变为巴基斯坦的新省份,引发印度方面不满。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官方图章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位于中亚、南亚与中国的交汇处。该地区北部和东部分别被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所环绕,南面则是喜马拉雅山脉。其西北部通过瓦罕走廊与阿富汗接壤,北部则与中国新疆相邻,西部是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西南边是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南边则是印占查谟-克什米尔邦。

气候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气候干旱,年雨量低于5英寸,农业必须依兼灌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海拔较高的地方,夏天气候宜人,但冬季寒冷,大雪纷扬。

地形地貌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地处喀喇昆仑山脉、喜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的崇山峻岭和雪峰冰川之间,山高土薄,干旱少雨,遍布崇山峻岭,雪峰林立,冰川纵横,河谷深邃[suì],交通极为困难,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与外界近乎隔绝的状态。

水文水利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面临能源缺乏问题,但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自1966年建立第一座水电站以来,该地区的水电事业不断壮大,已建成40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兆瓦。此外,还安装了23台柴油发电机组。为了进一步发展水力发电,巴基斯坦从中国新疆进口了30套250-625千瓦的小水电设备。在从斯卡杜前往吉尔吉特的途中,笔者看到了刚运到的由乐清机械厂和新疆发电设备厂生产的水轮机。尽管北部地区水电事业已有一定规模,但随着人口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力供应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继续发展小水电仍然是未来的长期任务。据《达尔德斯坦之鉴》第118页的材料,截至1986年7月,北部地区已有33家发电厂,16779户用电户。

水资源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不仅灌溉了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农田,为这两个省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而且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巴基斯坦来说,北部地区的水资源成为了其生命线。此外,北部地区拥有众多河流,这些河流的水力发电潜力巨大,足以满足巴基斯坦的电力需求。

自然资源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拥有高品质的矿床,其中包含丰富的铁、银、黄金、锌、大理石和黄铁矿等矿产资源。该地区还是世界上宝石的重要产地。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编辑

政区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系直属联邦致府的一个专区,下辖吉尔吉特、迪亚米尔、巴尔蒂斯坦3县12个(一说为16个)分区。面积72,496 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2020年),首府吉尔吉特。参考来源:

主要城市

吉尔吉特(Gilgit)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克什米尔西北部城市。位于吉尔吉特河南岸,属于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海拔1,454米。人口290,000人(截至2017年)。吉尔吉特曾经是佛教的主要中心;现为克什米尔北部经济、交通中心。东北沿罕萨河谷经中、巴边境的明铁盖山口可进入中国新疆。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今天是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主要枢纽,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城市斯卡都、奇特拉尔、白沙瓦和伊斯兰堡相连。该市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上,小麦、玉米和大麦是主要农作物。吉尔吉特因其独特地理位置和悠久贸易传统,占据了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作为北部地区的中心和中巴边境贸易的集散地,吉尔吉特商业颇为繁荣,该地区有许多中国商品的店铺,一些中国公司也在此设立了办事处。吉尔吉特既是民族融合的乐园,也一直保持着其作为通向中亚和中国的门户的地位。

政治

编辑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长期以来政治地位未定,经过多次改革,其政治地位仍需继续探索和推进。政府不断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一系列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贝·布托政府在北部地区实行了司法改革,建立了首席法院作为最高法院。2007年,穆沙拉夫政权宣布在北部地区实行宪政改革,提高了该地区的地位。然而,吉尔吉特区的律师们对改革表示抗议,认为改革忽视了本地区的司法体系。2008年2月,重新执政的人民党政府决定赋予北部地区完全的内部自治权,使其与其他省份地位相等。2009年9月7日,扎尔达里总统签署了“2009年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授权与自治令”,将该地区名称从“联邦直辖北部地区”改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并开始了该地区的政治改革。作为联邦政府下放管理权的一部分,人民党政府为该地区建立了总督、首席部长、内阁、公共服务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总检察长各职位以及司法体系。按照查谟-克什米尔委员会的模式,人民党政府成立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委员会,由巴基斯坦总理领导。该委员会由巴基斯坦总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省督、联邦部长和联邦议员提名的6名成员、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首席部长以及北部地区议会选出的6名成员组成。巴基斯坦总理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省督担任副主席,联邦克什米尔与北部地区部长为不投票的当然委员。省督由巴基斯坦总理提名,由巴基斯坦总统任命。联邦信息部长盖马尔·扎曼·凯拉被任命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临时省督。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人口1,492,924人。

语言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除乌尔都语外,还通行布鲁沙斯基语、希纳语和巴尔蒂语,现均使用乌尔都语字母拼写。

族群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亚希昆人、欣人、巴尔蒂人、卡敏人等等,许多帕坦人、旁遮普人也来这里定居,从事商业。

宗教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人口主要信仰四个伊斯兰教派,其中什叶派占39%,逊尼派占27%,伊玛目派占18%,苏菲派占16%。这里的人民传统上爱好和平,经常进行跨种族和跨部落的婚姻。然而,巴基斯坦控制这一地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83年,教派冲突首次出现,导致吉尔吉特地区的暴力冲突。1988年,逊尼派对什叶派的攻击引发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局势逐渐得到控制。但四天后,齐亚·哈克军人政权利用来自巴西北边境省的逊尼派宗教民兵,从喀喇昆仑公路侵入吉尔吉特镇,杀害大量什叶派教徒,摧毁多个村庄。自1988年的教派冲突以来,外部势力资助武装教派组织,使冲突愈演愈烈。2005年,什叶派领袖被杀引发报复行动。在1988至2010年间,共发生117次教派暴力事件。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原有的教派与种族面临边缘化,因为大量外省份的人口迁移至此。传统的居民主要是穆斯林什叶派和部分伊斯玛仪派,但巴基斯坦接管后,有意引入其他地区的人口,尤其是逊尼派人口。如今,吉尔吉特人口中60%为什叶派,40%为逊尼派;巴尔蒂斯坦人口中96%为什叶派,2%为苏菲派,2%为逊尼派。大量移民导致该地区人口从1998年到2011年增加了63.1%,尤其是狄阿莫区的逊尼派人口翻了两倍多。北部地区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在改变当地人口结构,削弱什叶派多数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

编辑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农业是经济支柱,产量低,政府建立机构改善。畜牧业也重要。森林面积小,各县建立保护机构。银行在北部开设支行,注入活力。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巴基斯坦的工业和国防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

第一产业

农业是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经济的支柱,拥有约13.4万英亩的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然而,由于产量较低,该地区一直无法实现粮食自给。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巴基斯坦政府在独立后建立了农业发展机构、畜牧业保护机构和渔业养殖机构。这些机构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负责植保工作,并建立了示范园地。农业机械的使用日益广泛。畜牧业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约100万头牲畜和60万只鸡。疾病防治和良种引进使得情况得到改善。北部地区的森林面积仅占4%,年产木材60万立方英尺,其中迪亚米尔县的森林较多。各县均建立了苗圃和森林保护机构。在1987-88年度,农业发展、性畜保护及渔业发展、水利的投资分别为863.4万、594.1万和74.5万卢比。

第二产业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巴基斯坦的工业和国防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在南部地区,有高品质的镍[niè]、钴、铜、锡和煤等矿床。而在北部地区,则拥有大量的铁、银、黄金、锌、大理石和黄铁矿等矿产资源。此外,该地区还是世界上宝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巴基斯坦北部和西北部环绕着世界著名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这里独特的地质结构蕴藏了丰富的宝玉石资源,包括橄榄石、绿玉、黄玉(多种颜色)、红宝石、祖母绿等。巴基斯坦几乎所有宝石种类都能在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山区内发现,尤其是母绿和红宝石,其价值巨大。巴基斯坦以出产粉红色宝石而闻名,包括深粉红-洋红色的黄玉、奇特蓝宝石等。此外,巴基斯坦的电气石储量丰富、色彩多样,粉红色黄玉、电气石及橄榄石都具有高经济价值。2008年末,榍石的售价已至每克拉75-100美元。

第三产业

1956年,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合作银行成立,有6家支行。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巴基斯坦各大银行纷纷在北部地区开设支行,提供贷款和吸收存款。从1962年到1984年,哈比银行、国家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巴基斯坦合作银行、穆斯林商业银行、建房金融公司和工业开发银行等知名银行在北部地区设立了37家支行,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这些支行的存在为促进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以1985-86年度为例,工业发展银行提供了500万卢比的工业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了3750万卢比的农业贷款,而北部地区合作银行提供了1740万卢比的农业贷款。此外,巴基斯坦政府还重视在北部地区发展广播等大众宣传媒介、体育运动和出版事业,使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交通

编辑

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为了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政府早在1948年就在斯卡杜修建了机场,并在1951年于吉尔吉特新建机场。这两条航线不仅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与世隔绝的状态,而且现在每天都有班机往返。此外,在公路建设方面,从1949年到1980年,包括喀喇昆仑公路在内的多条重要公路得以修建或改造,不仅将北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紧密相连,而且为中巴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这些公路的建设也促进了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外,北部地区的公私客货运输业也因公路建设而得到发展,私人运输业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道路的连通对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喀喇昆仑公路正在推动其沿线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这条全长近1300公里的公路是中巴经济走廊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对巴基斯坦国道N35进行了加宽和修复。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还促进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旅游服务贸易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商业机会。斯卡杜机场于2021年12月2日以“国际机场”的新身份开始运营。自2020年1月升级为国际机场以来,该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包括新建跑道、候机楼和停机坪等设施,以满足国际航班的运营需求。巴基斯坦民航局表示,初期运营将遵循目视飞行规则,确保飞机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飞行。斯卡杜机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也是巴基斯坦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升级为国际机场后,有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吉尔吉特机场是位于吉尔吉特东部1.25海里(2.3公里)的小型国内机场,巴基斯坦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的一个城市。吉尔吉特市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所有登山探险的两个主要枢纽之一。

风景名胜

编辑

洪扎

洪扎是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省的一个山谷,曾是丝绸之路商队的必经之地。喀喇昆仑公路的开通让这里的美景得以展现。洪扎人的长相独特,语言古老且特殊,传说为亚历山大大帝士兵的后裔。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洪扎的命运,使其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小镇。除了自然美景,洪扎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阿尔蒂特堡和巴尔蒂特堡。这些城堡具有军事安全和统治权威的考量,同时也展现了西藏风格的影响。

对外关系

编辑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是巴基斯坦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也与阿富汗接壤。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项目正在该地区进行。印度对巴基斯坦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行动表示担忧。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将其建省,以顺应人民意愿,并进一步融入巴基斯坦主流。此举被视为“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修改宪法过程中需避免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产生不利影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870/

(631)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由来
  3. 现况
  4. 自然地理
  5. 位置境域
  6. 气候
  7. 地形地貌
  8. 水文水利
  9. 水资源
  10. 自然资源
  11. 行政区划
  12. 政区
  13. 主要城市
  14. 政治
  15. 人口
  16. 人口数量
  17. 语言
  18. 族群
  19. 宗教
  20. 经济
  21. 第一产业
  22. 第二产业
  23. 第三产业
  24. 交通
  25. 风景名胜
  26. 洪扎
  27. 对外关系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