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Langzhong Ancient City),又称“阆苑”“琅嬛福地”,位于中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交汇之地,核心面积1.78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被誉为“千里嘉陵第一江山”。
命名
编辑阆中得名的时间至少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因为阆中曾经是古代巴国的都城。《华阳国志·巴志》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后治阆中。”阆中古城的名字与城市周围的山、水有直接关系。
就山而言,阆中古城四周的山叫阆山,古城位于阆山之中,故被称为阆中古城。宋人乐史著的《太平赛宇记》明确阆中得名为:“阆中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由此可见,“阆中”之名的由来是因为古城被山包围,但又留了一道很高的门,这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阆中山、阆中县,以至于阆中市这个名字。
就水而言,阆中市有三面被一条名叫“阆水”的河流包围。三国时人选周所著《巴志》说:“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盖取为县名。”《旧唐书·地理志》也表示,阆中郡“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
此外,阆中古城另有别名,分别为“阆苑”和“琅嬛福地”。据《舆地纪胜·利东路闻州》记载:“唐初鲁王灵夔[kuí],滕王元婴,以衙宇宙卑陋,乃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后避明皇讳,改为阆苑。”传说中阆苑是西王母的居住地,因滕王在此处建造宫苑,被称为“阆苑”。清代有学者研究认为,古称“琅嬛福地”之处,就是阆中。
历史沿革
编辑文化背景
阆中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晚期的文物,如石器和陶器,这说明阆中地区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生活。
据四川大学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教授考证,商周时期,阆中是彭国的都城。周武王时期,以其亲族姬姓封于巴,巴国随后不断强大并向北扩张,最终灭了彭国,阆中这才属于巴国。战国时期,巴国屡被楚国所逼,其统治中心被迫北移,于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迁都于阆中,阆中成为了巴国的政治行政中心。
巴国与蜀国之间长期不和,时有战争发生,在一次战争时,巴国兵力比不过楚国,于是向秦岭以北的秦国寻求帮助。秦国早有吞并巴楚的野心,因此当时的秦惠文王接到求助后便派大军前往,最终灭了楚国,并顺势灭了巴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设置郡县,最初名为彭道,而后改名为阆中,为郡治所,并且增筑阆中的城池,“阆中”之名正式确立。
兴建历程
唐高宗时,高祖李渊之十九子鲁王灵夔、二十二子滕王元婴先后出任阆中刺史,镇守阆中,但由于官衙府蜀较为简陋,鲁王和滕王因此改建扩建了衙署,并且大建宫苑,为了避明皇讳,由最初的“隆苑”改称为“阆苑”。
北宋初年,保宁府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对阆中的城址以及城池进行了选择和重建,建造历时28年,总共动用了劳工20万人。宋代所修建的古城墙高约7米(2丈1尺),宽约4米(1丈2尺),城顶外倾有城垛,四道城门,东南北修筑有瓮城子等;城内还有多处寺庙,牌坊和楼台多见于街口。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恢复了毁于兵祸的拂云楼、东楼、开元寺等古建筑,还新建了东园、整暇堂等庙堂园林。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阆中的城墙得到了进一步修葺[qì],高5.33米(1丈6尺),周长约为1500米(3里9分),四座城门分别为富春门、锦屏门、澄清门、威德门;成化年间,又建造了四座城楼。
清代乾隆三十四年(1767年),宋思仁再建阆中的城垣,四座城门分别改名为“迎合门”“延禧门”“宝成门”“敦吉门”。乾隆六十年(1799年),疏浚[jùn]护城河,东西北三面都有河壕,南面临江。清代初期对于阆中城池的改建截去了明代的西北角,因此清朝的城池相较于明朝的略小。阆中古城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但基本格局长期保存,延续到了现在。
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suí]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1933年至1935年期间,红四方面军曾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建部门根据“保护古城,开发新区”的原则,制定了古城保护规划。其后又投资对风景名胜进行修复和扩建,保护了城区一批重要文物古迹和有价值的古街道及民居,保护和恢复了城南嘉陵江沿岸的风景名胜带和城北滕王阁、巴巴寺两个风景名胜。1986年,阆中因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2008年,阆中古城被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阆中 滕王阁
自然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阆中古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下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古城的东面有状元山,南有锦屏山,西有马家山,北有蟠龙山,其中东南西三面以嘉陵江为界,隔江与大象山、塔山锦屏山等山相望。古城建成区面积约为3.5平方千米,现保留历史风貌区约1.78平方千米。
地质
阆中古城所在的阆中县属于四川中台拗、川北台陷区,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仅在东部和南部呈一扫帚状向北西方向撒开,表明地应力作用不强。县境的西北处为龙门山褶皱带,北部为米仑山褶皱带,东北与大巴山褶皱带相接,南西是阆中褶皱带,这些构造的中心便是阆中,且越接近中心构造力越弱,倾角为1~5度。出露地层有侏罗系上统以及白垩[è]系下统,沿嘉陵江的两岸分布有零星的第四系。阆中县内出露的1180多米的红层均为砂岩、泥岩以及过渡性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多为细粒,粉砂状结构,主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岩屑。
地形地貌
阆中市的地势主要为西南低东北高,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部分为丘陵坪坝,其中低山、高丘以及中丘占幅员面积的92%,低丘、平坝占6.31%。阆中的山脉分列于嘉陵江的东西两侧,嘉陵江以东为巴山山脉,嘉陵江以西为剑门山山脉。阆中县内属于大巴山脉的山体包括蟠龙山、方山、龙山和大仪四条山,剑门山山脉主要包括大罗山和仙桂山这两条山以及再次级的山体支脉。
气候
阆中古城所在的阆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充足,无霜期长。其位于嘉陵江沿岸,易有洪灾;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山地对阳光的遮挡,导致冬季太阳辐射不足,寒冷而干燥,霜雾较多。阆中市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1.1米每秒。季风特点明显,冬季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属于干冷空气,水汽含量少,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因此降水少。夏季盛行风向为东南风,由于东南气流来自于东边低纬度的海洋或湿润地区,因此整个下半年降水较多,尤其在盛夏期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移西伸,控制四川东部。
由于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较少,年均日照时间为1379.8小时,占可照时数30%左右。但阆中市仍有丰富的热量资源,间中市年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4.6摄氏度,阆中市降水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1033.9毫米,但是阆中的降水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征。其中夏季(7~9月)降水量为549.6毫米,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是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冬季(12月~2月)降水量为36.6毫米,占4%。
水文
阆中古城所在的阆中县属于嘉陵江流域,境内有“一江、四河”,“一江”指的是嘉陵江,“四河”指的是东河、构溪河、西河、白溪壕。嘉陵江南北纵贯,东有东河直接注入嘉陵江,西边是西河,构溪河由东北而西南而流,白溪河自西而东而流,分别在河溪、保宁镇对面的空树溪注入嘉陵江,并且与169条溪沟组成树枝状水系。
阆中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6亿多立方米,“一江四河”流经36个乡,年过境水量达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藏量一年能达到5833万立方米,可开发量有2672万立米每年。丰富的水资源适合发展水利工程,目前,阆中境内有6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
嘉陵江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阆中古城所在地植物种类多,植物类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主要包括毛茛科[máo gèn kē]、十字花科、葫芦科、山茶科、锦葵科等。其中苔藓植物分布于全县各地林下的土壤表面、沟边、沼泽地等,泥炭藓形成的泥炭可作为燃料以及肥料。蕨类植物分布于县内各地,裸子植物则以千佛、老关等区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引进了火炬松、湿地松,在县内试种。珍稀植物有白果树(银杏)、红豆树、楠木、香樟、菩提树、古皂角树等。植被则包括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