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使用的年号,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共三十一年,使用范围以明朝统治区域为界。当时朝鲜向明朝称臣,是以沿用洪武年号。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四处揭竿起义。朱元璋顺应时势,加入郭子兴所率领的红巾军,在与元朝对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连克元朝多地,先后收服江苏、浙东、山东等地。为了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朱元璋在群臣号召下于公元1368年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朝,年...

洪武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使用的年号,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共三十一年,使用范围以明朝统治区域为界。当时朝鲜向明朝称臣,是以沿用洪武年号。

改元原因

编辑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四处揭竿起义。朱元璋顺应时势,加入郭子兴所率领的红巾军,在与元朝对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连克元朝多地,先后收服江苏、浙东、山东等地。为了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朱元璋在群臣号召下于公元1368年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朝,年号为“洪武”。

年号释义

编辑

洪武,“洪”意“盛大”,武即“武功”。意谓“宏大的武力”,其用意是彰显朱元璋在武力一途上的威力。朱元璋扫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各路反元势力,驱逐蒙古统治的元朝,创建大明,武功盖世,“洪武”此之谓也。

在位皇帝

编辑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太祖高皇帝,年号洪武。明朝开国皇帝,于1368年至1398年在位。

商周时期,周武王将颛顼的后代封在邾地。春秋时期,这些后人离开此地,并改为朱氏,世代居住在沛国的相县。其后代有人迁往句容,成为大地的大族,其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为朱家巷。朱元璋的祖先世世代代在田野中努力耕种。宋朝时,朱元璋的熙祖开始迁徙家族,渡过淮河定居在泗州。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在元朝时再次迁居到钟离的东乡,因勤俭忠厚,被人们尊称为长者。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生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家中行列第四。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先后因为瘟疫、旱灾而逝世,为求生计出家为僧,四处云游。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靠郭子兴所率领的红巾军,参加反元斗争,屡立战功。在郭子兴死后,接任其部众,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为应天府,并陆续攻占江苏、安徽等地,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国公。之后,接连击败张士诚、陈友谅势力,进取中原。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明,改元洪武,定都应天府。之后,数次遣将南征北战,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并率军平定四川、云南、广西,逐渐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集权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提高六部地位,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督指挥使司等三司。颁布《大明律》,制定《大诰》三编,严惩贪官污吏。军事上施行卫所制度,寓兵于农,推行屯田,解决军队供给问题。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税薄赋,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上设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全国设立府、州、县学,进一步规范科举制度。朱元璋统治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此外,为维护集权独裁,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严刑峻法,加强统治。还制造冤案,屠杀功臣。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洪武二十六年(1383年)共诛杀数万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于南京西宫,年71岁,与马皇后合葬南京钟山孝陵。庙号太祖,谥曰: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大事记

编辑

洪武元年(1368年)

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郊祭祀天地,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号“明”。追尊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为玄帝、恒帝、裕帝、淳帝。妻子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各文武功臣都加官进爵,授予庄田。向天下颁布即位诏书。派遣使者前往浙西地区核实田赋。中书平章胡廷瑞攻克建宁。任命邓愈为征戍将军,前往南阳以北州郡作战。征南将军汤和平定福建。天下府州县官入南京朝拜。

二月,规定郊社宗庙礼仪,皇帝必须每年亲自祭祀作为常规。任命御史大夫汤和前往明州(今宁波市)造海舟,负责海运事务。祭祀孔子、社稷。诏定衣冠遵循唐朝制度。常遇春攻克东昌,平定山东。杨王景攻陷宝庆。诏告翰林儒臣修订《女诫》,规定后妃不得干预朝政。湖广行省左丞周德兴攻克全州。

三月,邓愈攻克南阳。徐达平定汴梁。

四月,蕲州(今湖北黄冈市蕲春县)进献竹席,朱元璋拒绝接受,并诏令天下不要随便进献。同日,廖永忠率部攻克广州。集合朱家祖先牌位在太庙举行大祭。徐达、常遇春攻克河南。杨王景攻克永州。冯胜攻克潼关。廖永忠攻下梧州,浔、贵、容、郁林各州先后投降。改汴梁路(今河南开封)为开封府。

六月,海南、海北各道投降。杨王景、朱亮祖攻陷靖江(今江苏泰州)。

七月,廖永忠平定广西。下诏赈银补贴中原贫民。命令冯胜留守开封。

闰七月,常遇春攻克德州、通州。征召天下贤才,免除吴江、广德、太平、宁国、滁州、以及各处受灾的田租。

八月,设立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规定皇帝于春秋之际往来巡狩。徐达进入元都,封存府库图籍,严守宫门,派遣将士巡视古北口各关隘。京师起火,四方发生水旱灾害。规定六部官制。赦免死刑以下的罪犯。下令救济参军将士家人;允许逃兵自首;最近攻克的城池不允许在城中肆意屠杀;因为距离较远,不方便缴纳赋税的城池,允许官府代为转运;免除镇江地区税负;允许难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赋税;衍圣公袭封并授曲阜知县,一如前代制度;规定定罪量刑制度;免除书籍田器税;允许任用蒙古族、色目人中有能力的人;对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给予抚恤救济。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征兆元朝旧臣。诏徐达、常遇春进取山西。二十六日,释放元朝宫人。

九月,朱元璋下诏征兆天下有贤能的儒士入朝理政。常遇春攻下保定(今河北保定),接着直入真定(今河北石家庄)。

十月,冯胜、汤和攻克怀庆(今河南沁阳)、泽州(今山西晋城)、潞州(今山西长治)。

十一月,朱元璋在圜丘第一次祭祀昊天上帝。遣使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制定皇帝、皇后、诸王、王妃冠服之制。

十二月,徐达攻克太原,进而平定山西。设置登闻鼓。允许以书信等方式对不良行为予以批评。

洪武二年(1369年)

正月,在鸡笼山设立功臣庙。朱元璋下诏表示免除全国各地地田租赋税。常遇春攻克大同。倭寇侵掠山东滨海郡县。

二月,开始修纂《元史》。

三月,徐达率军抵达奉元。陕西发生饥荒,每户给米三石。常遇春抵达凤翔。

四月,编纂《祖训录》,制定封建诸王制度。徐达攻下巩昌。赐秦、陇新近归附州县税粮。徐达在西安攻克元朝豫王。

五月,发生日食。徐达攻下平凉、延安。在方丘祭祀地。

六月,常遇春攻克开平,元帝逃到北方。封陈日火奎为安南国国王。

七月,扩廓帖木儿遣将破原州(今宁夏固原市)、泾州(今甘肃平凉),随后被明将冯胜击败。

八月,元兵进攻大同,被李文忠击败。七日,制定内侍官制度。《元史》编纂完成。封王颛为高丽国王。徐达攻克庆阳,平定陕西。令翰林儒臣编纂礼书。设置临濠(今安徽滁州凤阳)为中都。

九月,在广西靖江、平乐、南宁等关隘冲要之处设置巡检司,用以警戒盗贼。制丹书铁券,仿唐昭宗旧制。

十月,诏告天下郡县设立学校。

十一月,在圜丘祭祀上帝,附带祭祀仁祖,即朱元璋父亲。

十二月,封阿答阿者为占城国王。西安各府发生饥荒,每户给米二石。大奖平定中原及征南将士。

洪武三年(1370年)

正月,定王府官制。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领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副将率军北征。

二月,李文忠攻克兴和。

三月,免除南畿、河南、山东、北平、浙东、江西广信、饶州(今江西上饶)本年田租。

四月,封皇子朱樉为秦王,朱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橚为吴王,朱桢为楚王,朱榑为齐王,朱梓为潭王,朱杞为赵王,朱檀为鲁王,从孙朱守谦靖江王。徐达大破扩廓帖木儿。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逝世,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是为元昭宗。

五月,徐达攻取兴元(陕西汉中)。朱元璋下诏命各地县令推举学识笃行之士,设科取士。李文忠攻克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获俘虏五万余人。诏行大射礼仪。在方丘祭祀地,附带祭祀仁祖。邓愈攻克河州(今甘肃南部)。本月大旱,皇太子及诸王为此共食斋饭。

六月,朱元璋身着素服,步行祷告山川坛,露宿三天,在西庑还斋。奖赏军中将士,审判狱中囚犯,命令官府征求通经术、明治道之人。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买的里八剌被李文忠送到应天府,群臣请求杀掉他,朱元璋没有同意,将他封为崇礼侯,送归蒙古继承汗位。在南郊宣告元朝被彻底打回蒙古的消息,随后告知太庙,诏示天下。迁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的无业百姓无业前往临濠耕作,予以资金、粮种,免三年租税。同月,倭寇犯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定五等勋爵之制。改司天监为钦天监。

七月,占据蜀地的大夏国部将吴友仁侵犯汉中,参政傅友德将其击败。

八月,派人将中原地区没有得到安葬的遗骸收敛下葬。

九月,元宗王扎木赤及其官属等十一人归降。朝廷下诏厚加赏赐,授官职财物等。免陕西民盐米;置王府承奉司;定内仓库官品级;定朝会、宴享乐舞之数。

十月,太祖诏翰林儒士为武臣讲授经史。周德兴讨伐覃篨。

十一月,北征军班师回朝,朱元璋告知于郊庙。大封功臣,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朱元璋亲自祭祀战死将士,在圜丘祭天。诏户部置户籍、户帖,每年登记上报。封中书右丞汪广洋忠勤伯,御史中丞刘基诚意伯。

十二月,送书信给元嗣君,晓谕和林各郡。派使臣祭祀历代帝王寝陵,加以修复。因这年太阳多次有黑子,诏朝廷臣子上谏谈论国家得失。

洪武四年(1371年)

正月,罢免李善长,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任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周德兴、廖永忠为副将率领水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副将,率领步兵骑兵,进攻蜀地。命中书省户部定文武官岁禄。在中都修建郊庙。下诏设科取士连举三年,以后三年一举。减免山西旱灾田租。

二月,元朝平章刘益率辽东投降,朱元璋设辽东卫指挥使司。免太平、镇江、宁国田租。

三月,第一次策试天下贡士。迁徙山后民一万七千户屯北平。诚意伯刘基辞官。

四月,傅友德攻克阶州,文、隆、绵三州相继收复。

五月,免江西、浙江秋粮。

六月,傅友德攻克汉州。廖永忠克夔州。明升将丁世贞攻破文州。大夏国王明升投降。倭寇犯胶州(今山东)。迁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到内地,又迁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在北平屯田。

七月,《存心录》成。山西蒲州发生地震。南宁、衢州发生大雨。元詹事院副使南木哥、詹事丞朵儿只自河西率兵民二千余人来降。

八月,傅友德攻下成都,平定四川。将明升封为归义侯。免去中都、淮州、扬州及泰州、滁州的田租。赈陕西饥荒。高州海寇作乱。发生日食。

十月,征蜀师还。

十一月,在圜丘祭天。诏令官吏犯贪赃者其罪不宽恕。免陕西、河南受灾田租。

十二月,命中书省规定军官、军士的褒奖待遇。赐在京军士每人一两白金。

洪武五年(1372年)

正月,迁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升前往高丽。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前往甘肃征讨扩廓帖木儿。靖海侯吴祯负责海运,运送粮草至辽东。任命邓愈为征南将军,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将,分道讨伐湖南、广西洞蛮。

二月,安南国王被陈叔明杀死,随后自立为王,遣使进贡明廷,明廷拒绝。

三月,都督佥事蓝玉在土剌河击败扩廓。

四月,赈救济南、莱州饥荒。第一次行乡饮酒礼。邓愈平定散毛诸洞。

五月,徐达和元兵在岭北作战获胜。规定天下遵守礼仪风俗,因战乱沦为奴隶者恢复为民;富裕人家可借贷给贫穷的人家;官府需要供养孤寡残疾者,不使他们流离失所;乡人相见,要以年龄大小相见揖拜;成婚不看家中财富;丧事要看家里是否富裕;不能迷信阴阳学说;按人力予以田地;信奉佛道的不许放纵饮食;富豪人家不能阉割男子为宦官,违者皆以罪处。

六月,制定宦官禁令。制定宫女官职制度。冯胜攻克甘肃。制定六部职掌及岁终考绩法。吴良平靖州。李文忠在阿鲁浑河击败元兵。制作铁榜劝诫功臣。赈山东饥荒,免受灾郡县田租。

七月,汤和在断头山与元兵开战,获胜。

八月,吴良平定五开(今贵州遵义)、古州(今贵州榕江)。元兵进犯云内。

九月,周德兴平定婪凤(今广西田东县)、安田(今广西玉林)。

十月,冯胜师还。免应天、太平(今安徽)、镇江、宁国(今安徽宁国)、广德(今安徽广德)田租。

十一月,纳哈出率兵侵犯辽东。

十二月,诏告有关部门去农桑学校学习。命令百官奏事向皇太子陈述。任命邓愈为征西将军,出征吐蕃(今四川青海西藏交界地区)。

洪武六年(1373年)

正月,贬汪广洋为广东参政。

二月,朱元璋命令暂停科举,观察推举贤才。命令御史和按察使考察有关部门。

三月,发生日食天象。颁布《昭鉴录》,训诫诸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将,防备山西、北平。任命指挥使於显为总兵官,防备倭寇。

四月,命令有关部门上山川险易图表。

五月,《祖训录》成。成都卫指挥使袁洪等讨平滕大寨蛮人。亲王仪仗的礼仪制定而成。

六月,盱眙献瑞麦,进献宗庙。扩廓帖木儿遣兵进攻雁门,指挥吴均予以击退。免除北平、河间、河南、开封、延安、汾州受灾田租。

七月,命令户部清查渡江以来各省水旱灾份数目,优加抚恤。任命胡惟庸为右丞相。

八月,诏祀三皇及历代帝王。

十月,召徐达、冯胜回朝。

十一月,扩廓帖木儿进犯大同,徐达派军将其击败,并留下镇守。派遣兵部尚书刘仁赈救真定饥荒。

闰十一月,录用故功臣子孙未嗣者二百零九人。祀昊天上帝于圜丘。颁布《大明律》。

十二月,下令不许女子出家为尼。命令中书省的臣子确定北平各卫的军士每年发放布、绵、花、钱、米等物。命令都督府资助各卫的军士寡妇返回乡里。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命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升,在河南、山东、北平屯田。任命靖海侯吴祯任总兵官,都督于显任副职,巡行海上捉捕倭寇。

二月,发生日食天象。修缮曲阜孔子庙,设孔子、颜真、孟子三家学说。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遭受旱蝗灾害,一起免除租税。

三月,徐达、李文忠、冯胜率军在北平、山西驻兵。徐达派人将元平章邓孛罗帖木儿送到京城。成都府安县地震。立鸡笼山功臣庙,坊牌命名为英灵坊。

四月,都督蓝玉攻克兴和。金吾指挥陆龄征讨平永、道各州。

五月,免除真定等四十二府州县受灾田租。赈济苏州饥民三十万户。减苏州、宋江、嘉兴、湖州田租的一半。

六月,陕西平凉、延安等地遭受大雨冰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遭受蝗灾,皆免除田租。

七月,李文忠在大宁、高州击破元兵。倭寇侵掠登州(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莱州(今山东省烟台市西部)。

八月,祭祀历代帝王庙。军中阵亡的将士,家中父母妻子不能养活自己的,由官府奉养。为了逃避兵患而离散的百姓,或者客死他乡而留下老幼的,由官府出钱送还籍贯。前往离家很远的地方任官,死在任上后,其家人由官府出资送回。赈济河间、广平、顺德、真定饥荒,免除租税。

九月,改中立大都督府为凤阳行都督府。命令凤阳驻屯的年老体衰的居民,由官方记录登记在民籍上,严禁废弃残疾者,让其返回乡里。对于有官吏触犯公共罪行的,要经过选拔使用。

十月,对于鳏寡孤独、身患重疾而无依无靠的人,命令有关官司提供衣物和粮食,给予慰劳和救济。对在京城以及全国各个重要地区戍守的军士,提供财物及布匹资助。

十一月,纳哈出进犯辽阳,被千户吴寿击退。在圜丘祭天。

十二月,召邓愈、汤和回京。

洪武八年(1375年)

正月,增加鸡笼山功臣庙一百零八人。令官府检察没有依靠的贫民的,供给房屋和衣食。邓愈、汤和等十三人在河南、陕西、北平守备屯田。诏令天下设立社学。开封地区的黄河发生决堤,动员百姓贡献力量堵塞河堤。

二月,宽恕各种犯死罪以下和官犯私罪的罪犯,贬至凤阳运输屯种。

三月,建立钞法,罢宝源局铸钱。《洪武正韵》书成。

四月,朱元璋亲自巡察中都。免彰德、大名、临洮、平凉、河州受灾田租。诚意伯刘基病死。

五月永嘉侯朱亮祖和傅友德共同镇守北平。

六月,指挥同知胡汝平定贵州。

七月,发生日食天象。召李文忠、顾时镇守山西、北平。诏令官吏奔父母丧事,不需等朝廷批下文书。京师地震。免应天、太平、宁国、镇江和蕲州(今湖北黄陂区)、黄州(今湖北新洲区)各府受灾田租。

八月,元朝扩廓帖木儿死。

九月,废除福建行省宝泉局,停止铸造货币。

十月,下诏推举富民中品行端庄明达时务之人。命皇太子诸王在中都研讨练习武功。

十一月,行祭于圜丘。

十二月,京师地震。遣使赈救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常州、太平、宁国、杭州水灾。纳哈出进犯辽东,指挥马云、叶旺大败纳哈出。

洪武九年(1376年)

正月,中山侯汤和,颍川侯傅友德,都督佥事蓝玉、王弼,中书右丞丁玉,在延安守备边防。

二月,命重定王府官制。定诸王、公主每年的供奉数量。设置礼祭所。

三月,免除本年淮安、扬州、安徽和山西、陕西、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广的租赋。

四月,从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直至本月,京师终于下雨。命中书省、兵部定给武臣诰敕之制。

五月,从四月二十七日下雨到五月二十日终于见晴。

六月,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刑律弹劾之事,设置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

七月,发生日食天象。免除苏、松、嘉、湖水灾田租,赈永平旱灾。元将伯颜帖木儿进犯延安,被傅友德击败,随后投降明朝。

八月,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禁止放牧,设守陵户。下令官府要时常修治忠臣烈士祠。分别派国子生修岳镇海渎祠。西番朵儿只巴侵寇罕东,被河州指挥宁正击退。

闰九月,因灾异诏求直言。定内外衙门百官品级。

十月,太庙建成,从此行合享礼。令秦、晋、燕、吴、楚、齐诸王在凤阳治理兵士。

十一月,在圜丘祭天。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的到凤阳耕作。

十二月,赈京师内、浙江、湖北水灾。三十日遣都督同知沐英乘传驿到陕西问民间疾苦。

洪武十年(1377年)

正月,以羽林等卫军作为秦、晋、燕三府护卫。赈苏、松、嘉、湖水灾。

二月,遣官祀历代帝王。遣御史大夫汪广洋祭奠孔子。祭太社、太稷。发生白虹贯日的天象。

三月,诏令吏部,凡官员逝世者,免除其家庭赋税三年,待其子孙成长后,可来京城为官。灵壁县的百姓袁亮和蒋开山聚众作乱,被官军捕杀,境内皆告平定。

四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率师讨伐西蕃,大破西蕃。赈太平、宁国、宜兴、钱塘各县水灾。

五月,赈湖广水灾。户部主事赵乾赈荆、蕲迟缓被杀。

六月,下诏令臣民直言事情,送达御前。命政事启奏皇太子裁决然后奏闻。

七月,设置通政司。第一次派御史巡察州县。

八月,改建大祀殿到南郊。选武臣子弟在国子监读书。

九月,赈救绍兴、金华、衢州水灾。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

十月,封沐英为西平侯。赐百官公田。

十一月,卫国公邓愈死。合祀天地于奉天殿。免河南、陕西、广东、湖广田租。威茂发生反叛,任命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成功平定。

十二月,发生日食天象。录用故功臣子孙五百余人,授官有别。

洪武十一年(1378年)

正月,分封皇子朱椿为蜀王,朱柏为湘王,朱桂为豫王,朱楧为汉王,朱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朱橚为周定王。进封汤和信国公。征召天下布政使及知府来朝。

二月,指挥胡渊平茂州。

三月,命令奏事不能仅告知中书省。分来朝官为三等。

四月,元嗣君爱猷识理达腊死,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

五月,赈苏、松、嘉、湖受水灾百姓,每户赐米一石,免除拖欠赋税六十五万多。

六月,遣使者祭奠故元嗣君。五开叛,杀害靖州指挥使过兴,任命辰州指挥杨仲名为总兵官,讨伐五开叛。

七月,赈济平阳饥荒。苏、松、扬、台发生海患,遣官抚恤。

八月,免除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各府州秋粮。

九月,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十月,大祀殿建成。

十一月,西平侯沐英率都督蓝玉、王弼征讨西蕃。五开平定。

洪武十二年(1379年)

正月,第一次合祀天地于南郊。洮州十八族番反叛,命沐英率兵征讨。丁玉平定松州。

二月,李文忠督管河、岷、临、巩军事。因本年春季连下十几天雨雪,朱元璋下诏令官府给困于饥寒的贫民钱钞。

三月,置兖州护卫指挥使司。

四月,太原临汾发生地震。

五月,免去北平田租。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六月,都督马云征伐大宁。

七月,丁玉回师讨平眉县贼。

八月,诏令辞官回家的官吏免除其家赋税徭役,终身不再征取。

九月,沐英大破西番,抓获其部长三副使。

十一月,沐英班师回朝,封仇成、蓝玉等十二人为侯。大宁平定。

十二月,汪广洋被贬广南,被贬途中再被赐死。征召天下博学老成之士到京师。

洪武十三年(1380年)

正月,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其同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一起被杀。在南郊大祀天地。罢中书省,废除丞相等官职,更改制定六部官职秩序,改大都督七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二月,下诏全国推举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术数之士。发丹符,统计天下金银粮食数量。下诏允许文武官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辞官,给以诰敕。

三月,减免苏、松、嘉、湖重赋十分之二。燕王朱棣就藩燕京北平。沐英活捉元将脱火赤,其部众皆投降。

四月,命群臣各自推举自己所知晓的有才之士。

五月,雷震谨身殿,随后大赦天下。释放在京师、临濠屯田运输劳作之人。免天下田租。为官有失而被罢官的允许恢复官职。都督濮英抓获故元豳王及其部曲。罢御史台,令年迈有病的从军将士允许儿子替父出征,没有儿子的则由有关部门送钱归还。

六月,雷震奉天门,朱元璋避上殿反省过失。罢王府工役。设置谏院官。

七月,规定三品以下京官每月俸禄一石,六品以下的官署典吏每月得到六斗食米。向驻扎在山东、山西、辽东、北平等都司的将校和士卒提供银钱、布匹、棉花。

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由官府每日供给膳食。

九月,命天下诸司正官、首领官于正旦进京朝见。

十月,景川侯曹震、营阳侯杨王景、永城侯薛显在北平屯田。天寿节,第一次受群臣朝贺,在谨身殿赐宴,以后设为常例。设四辅官,告于太庙。任命儒士王本、估佑、袭斅、杜斅、赵民望、吴源为春、夏官。诏陕西卫军用三分之二屯田。

十一月,元平章完者不花、乃儿不花进犯永平,被千户王辂击败,完者不花被抓。

十二月,天下府州县所推荐之士到京师的有八百六十余人,各自授官。南雄侯赵庸镇守广东,讨伐阳春。

洪武十四年(1381年)

正月,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傅友德为左、右副将军,率师讨伐乃儿不花。命新授官之人各举所知。大祀天地于南郊。罢天下每年制造兵器。命公侯子弟入国学。诏求隐居乡野的有才之士。

二月,核实天下官田。

三月,大赦天下。颁四书五经于北方各学校。

四月,徐达率诸将出塞,在北黄河击破元兵,获全宁四部而归。

五月,五溪反叛,被周德兴平定。

六月,赐国子生们每人一匹布料。挑选出其中才学优异的士子三十七人,命其广泛学习各类书籍,讲解道德经济之学,期望他们能有所大用。赏赐燕山等北征的将士每人银钱及盐。

七月,制定了赋予文职散官的制度。

八月,诏求通晓经书,老成持重之士。黄河在原武、祥符、中牟决口。

九月,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师征云南。徐达镇守北平。周德兴率军讨伐平定施州。置中都留守司,防护皇陵。

十月,发生日食天象。命令法司审录囚犯,免应天、太平、广德、镇江、宁国田租。分别派遣御史审录囚犯。延安侯唐胜宗率师讨平浙东山寇。

十一月,吉安侯陆仲亨镇守成都。赵庸大破广州海寇。

十二月,命令翰林春坊官考评各司奏章。傅友德大败元兵于白石江。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逃走普宁自杀。

洪武十五年(1382年)

正月,朱元璋在谨身殿大宴群臣,开始用九奏乐。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攻下威楚路,云南各地相继投降,云南平定。在南郊祭祀天地。

二月,命天下朝觐官各举荐一人。黄河在河南决口,派驸马都尉李祺前去赈饥。诏谕天下云南已经平定。

闰二月,蓝玉、沐英攻克大理,接着分兵巡回大理各处。

三月,黄河在朝邑决口。

四月,将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儿密及威顺王的儿子伯伯的家属迁到耽罗。诏谕天下一律祭祀孔子。免除京畿、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的税粮。

五月,建成太学,祭祀先师孔子。广平府官吏王允道奏请发展磁州冶铁业,被朱元璋以天下不缺兵器,民众安定为由拒绝,并将王允道流放岭南。派遣行人探访贤哲之士。

六月,规定国子监的教师官员年老后,可在高温或雨雪天气免除朝拜。

七月,黄河在荥泽、阳武决口。

八月,傅友德、沐英击败乌撒。恢复科举,三年一次,作为制度。朱元璋妻子孝慈高皇后逝世。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文在陕西屯田。升秀才曾泰为兵部尚书。告示天下选拔秀才要分六科考试。

九月,吏部将三千七百多贤能之士引见给皇帝,并令他们举荐所知人才,立即派人征召。先是赏这些人钱钞,不久又分别授予布政使、参政等不同的官职。将孝慈高皇后葬在孝陵。

十月,设置都察院。审查囚犯罪状。

十一月,广东群盗被平定,诏赵庸撤军。设置殿阁大学士,让邵质、吴伯宗、宋讷、吴沉担任。

十二月,赈济北平受灾的屯田士兵。永城侯薛显料理山西军务。

洪武十六年(1383年)

正月,在南郊祭祀天地。徐达镇守北平。

二月,要求天下各学校每年向京师输送人才。

三月,召南征军队回师,沐英留守云南。返还凤阳、临淮两县百姓的徭赋,以后世代不贡。

四月,蔚州和朔州因受到去年霜冻的影响,百姓陷于饥荒,命永平侯谢成前去提供粮食。

五月,免除京畿各府的田租。规定文官封赠荫叙之制。

六月,免除京畿十二州县养马人户的田租一年,免除滁州养马户田租二年。

七月,派遣御史审查囚犯罪状。

八月,发生日食天象。

九月,申国公邓镇被封为征南将军,讨伐龙泉山贼寇,并予以平定。

十月,祭祀孝慈皇后陵墓。诏郡县复设社学。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乡村饮酒礼仪典制。

十一月,因凤阳、寿州发生旱灾,免去今年田租。赐京城百姓冬至节钱。

十二月,赐国子监生每人每月一斤读书灯油,定为惯例。刑部尚书开济犯罪被杀。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正月,在南郊祭祀天地。汤和巡视沿海诸城,防御倭寇。

二月,朱元璋下诏表示,如今天下不需用兵,担心军士不勤加练习难以应战。命天下军官轮番入京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和惩戒。戍边将士则留在各自的卫所进行考核。

三月,颁布科举考试的格式。曹国公李文忠死去。发布大赦天下的诰令。

四月,对平定云南的将士论功,封傅友德颍国公,陈桓等四人为侯,大赏将士。收殓阵亡将士遗骸。扩建国子学学舍。

五月,凉州指挥宋成讨伐西番,将其击败。颁行府州县官为政八事。

六月,罢大理寺司狱司。

七月,禁止内官干预国事,并传文告示各司不准与内官交往。诏谕百官,有迎接养父母的,官府供给车船。免除京畿内当年的一半田租。审查囚犯罪状。

八月,黄河在开封决口。杞县黄河决口,派遣官吏堵塞大堤。免除河南诸省拖欠的赋税。

九月,乡试有二百二十九人考中举人。祭祀孝慈高皇后,诸王因此进京。西安发生旱灾,免除今年租税。

十月,河南、北平发生水灾,派遣驸马都尉李祺等人整治。

闰十月,告示对天下囚犯,必须由刑部、都察院详细审查,由大理寺反复审判后上奏判决。

十二月,免除云南拖欠的赋税。

洪武十八年(1385年)

正月,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对朝觐官分成五等进行考查,罢黜升迁各有不同。

二月,魏国公徐达逝世。

三月,诏谕国内外官员之父母死在其任职之地,有司供给车船送回安葬,并定为制度。免除京畿内当年田租。命天下各郡县埋葬暴露在外的尸骨。将科举选出的进士入职担任翰林院、承敕监、六科庶吉士。户部侍郎郭桓坐盗官粮,被诛杀。

四月,吏部尚书余火气犯罪被诛。思州叛乱,汤和被封征虏将军,周德兴担任副将军,率兵跟随楚王朱桢讨伐叛军。

六月,规定外地官员三年进京朝见一次,定为制度。

七月,封王禑为高丽国王。五开反叛。

八月,赈济河南水灾。

九月,重阳节,宴群臣于奉天门。天象昭示秦、晋、周地可能发生异动,命秦王、晋王、周王三人不可擅自动兵,留在封地训练和备战。

十月,发布《大诰》。楚王朱桢、信国公汤和平定了五开叛乱。

十一月,免除河南、山东、北平的田租。

十二月,下诏要有司举荐孝廉。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反叛,都督冯诚被打败,千户王升战死。

洪武十九年(1386年)

正月,赈济大名以及江浦的水灾。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

二月,赈济河南饥荒。

三月,祭历代帝王陵寝。《御制大诰续编》成书。

四月,诏令将河南饥民中沿街乞讨的幼童赎买。

五月,僧彭玉琳与新淦县民杨文曾、尚敬等密谋发动叛乱,事发后被捕。

六月,诏令有司抚恤慰问年纪大的人。八十岁以上的贫民,每月由政府给五斗米、三斤酒、五斤肉;九十岁以上的,每年加帛一匹,棉花一斤,有田产的人则不需要供给。应天、凤阳的富户,凡八十岁以上赐封爵社士,九十岁以上封为乡士。其他地方富民八十岁以上为里士,九十岁以上为社士。与县官同礼,免除全家徭役。鳏寡孤独不能生活的,一年给米六石。士兵在战场上负伤的,免除兵役以及三年徭役。军官阵亡,其子世袭并加一级俸禄。对隐居之士,以礼相聘。赈济青州和郑州的饥荒。

七月,诏令举荐各种人才。六十岁以上的,担任翰林院顾问;六十岁以下的,在六部、布按二司任职。命皇太子在泗州、盱眙修建祖陵,将德祖以后皇后的衣冠葬于此陵。

八月,命吏部挑选直隶应天一带各府、州、县富有的家庭的子弟前来京城填补官职,共挑选了一千四百六十人。

九月,在云南屯田。

十月,诏令给子女幼年或父母年老的已亡官兵照发全部俸禄。并定为制度。

十一月,湖广澧州发生起义事件,大庸卫指挥佥事吴麟率军平定。云南发生地震。

十二月,发生日食天象。当月,命令宋国公冯胜派兵防御边疆。派遣河南、北平、山东、山西百姓往大宁运粮。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正月,冯胜被封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将军,率兵征伐纳哈出。焚毁锦衣卫刑具,将囚犯押往刑部。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

二月,《鱼鳞图册》正式确立,用以核实土地所有权。

三月,冯胜率兵出松亭关,攻克大宁、宽河、会州、富峪。

四月,江夏侯周德兴在福建沿海修筑城防,抵御倭寇。

五月,命京卫武官老疾征伤、无子孙袭职者给全俸以示优待。征召天下孝廉之士。

六月,临江侯陈镛率军出征,迷失方向,全军覆没。冯胜率兵越过金山,纳哈出投降。

闰六月,回师停留金山,都督濮英率兵殿后,遇到伏击,战死。

七月,核实京城各司的财务情况。从山海卫至辽东一带设置马驿,各给官马三十匹,任用赎罪囚徒为驿夫,令其在旁耕种以自给。

八月,没收冯胜将军印,将其召回,由蓝玉主管军中事务。景川侯曹震在云南品甸屯田。

九月,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设置大宁都指挥使司。封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副将军,北征沙漠。当月,攻克西宁。

十月,封朱寿为舳舻侯,张赫为航海侯。将冯胜罢免送回凤阳。

十一月,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在定边、姚安、毕节各卫屯田。汤和返回,共筑宁海、临山等五十九处城防。

十二月,赈济登州、莱州饥荒。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正月,麓川思伦发进攻马龙他郎甸,都督宁正将其击败。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赈济青州饥荒,逮捕并惩治有关部门中隐藏灾情文书、拒不上报的人。

二月,数百名青州府的老年人进京答谢朝廷减免了夏季税收。命长兴侯耿炳文率三万三千屯戍云南。

三月,赐任亨泰等科举进士以官身。赈济东昌饥荒。沐英讨伐思伦发,将其击败。

四月,蓝玉打败元嗣君王于捕鱼儿海,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子王公以下几万人,返回朝廷。

五月,发生日食天象。

六月,信国公汤和回归凤阳。封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陈桓为左、右副将军,率兵讨伐东山反叛。

七月,将地保奴安置到琉球。

八月,将泽、潞无业百姓迁至黄河两边开垦土地,赏给钱钞,为其发放农具,免赋税三年。蓝玉回师,对北征将士大加赏赐。皇帝亲自制定八谕告诫武臣。

九月,秦、晋、燕、周、楚、齐、湘、鲁、潭九王来京朝拜。越州阿资率众叛乱,沐英与傅友德同往讨伐。

十月,东川被平定。

十一月,女直千户孛罗哥等在沅江发动叛变,逃往思州。

十二月,进封永昌侯蓝玉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正月,将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让秦王朱樉担任宗人令,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为左、右宗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为左、右宗人。在南郊祭祀天地。傅友德击破阿资。

二月,禁止武臣参与地方事务。湖广千户夏得忠勾结九溪叛乱,靖宁侯叶升平定叛乱,夏得忠伏诛。阿资投降。

三月,傅友德率诸将驻扎四川、湖广,防御西南。

四月,迁徙江南人到淮南,发给钱钞和农具,免征三年赋税。魏国公徐允恭、开国公常开等在湖广练兵。将元降王迁至眈罗。派御史审查山东隐匿灾情不报的官吏。

五月,在兀良哈设置泰宁、朵颜、福馀三卫。

六月,命四十岁以下孝廉之士前往行人司以供差遣,用以测试他们的才能。

七月,赏赐文武百官朝服锦绶,命工部为其制造。

八月,诏令全国推荐德高望重又洞悉时务的长者。更定《大明律》。

九月,发生日食天象。

十月,令工部在国子监前增建房舍,供有家室的国子生居住。

十一月,宣德侯金镇等在湖广练兵。麓川平定。

十二月,定远侯王弼等在山东、河南、陕西练兵。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正月,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率兵征讨元朝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贵州发生叛乱,被延安侯唐胜宗平定,并督促贵州各卫屯田。齐王朱榑率兵跟随燕王棣北征。赣州贼寇作乱,东川侯胡海担任总兵官,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为副将,将其平定。

二月,蓝玉平定西番的叛乱。黄河在归德决口,发动各地军民堵塞。

三月,燕王率师至迤都,元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注忽哥赤、知院阿鲁帖木儿等皆降。

四月,吉安侯陆仲亨等人被胡惟庸一案连坐下狱。潭王朱梓自焚而死。

闰四月,蓝玉平定施南、忠建的叛乱。

五月,将各公侯遣回故里,各自赏赐金钱。将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赐死,陆仲亨等人连坐被杀。作《昭示奸党录》公告天下。

六月,蓝玉派凤翔侯张龙平定都匀、散毛。给有才德、知典故的老人授官。

七月,黄河在开封决口,进行整治。崇明、海门风雨成灾,海潮泛滥,派遣官吏治理,并征集二十五万民工筑堤。

八月,诏令禁止以官吏、兵士充当选举。赈济河南、北平、山东水灾。

九月,发生日食天象。

十月,赈济湖广饥荒。

十一月,免除山东受灾之地的田租。规定凡是斩首以下的囚犯到北方边疆种植,交粟赎罪。

十二月,停止天下织造文绮。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正月,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

二月,免去山东田租。

三月,发生日食天象。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守备陕西边疆。靖宁侯叶升在甘肃练兵。赐许观等科举进士官身。

四月,封皇子朱㮵为庆王,朱权为宁王,朱楩为岷王,朱橞为谷王,朱松为韩王,朱模为沈王,朱楹为安王,朱桱为唐王,朱栋为郢王,朱㰘为伊王。燕王朱棣率傅友德诸将出塞,大胜而归。

五月,汉、卫、谷、庆、宁、岷六位王公在临清练兵。

六月,诏令廷臣参考历代礼典制度,修改、制定冠服、居室、器用等各方面的制度。长时间干旱。审查囚犯罪状。

七月,将一些富民迁到京师,以充实都城。免除京畿内官员的一半田租。

八月,秦王朱樉犯罪,召回京师。

九月,皇太子巡抚陕西。都督佥事刘真、宋晟讨伐哈梅里,将其击败。派人出使西域。倭贼攻打雷州,百户李玉、镇抚陶鼎战死。

十月,免除北平、河间遭受水灾地方的田租。

十一月,五开叛乱,被都督佥事茅鼎平定。皇太子返回京师,晋王朱棡前来朝见。赈济河南水灾。

十二月,周王朱橚返回封地。阿资又发动叛乱,都督佥事何福前去讨伐并成功降服。天下郡县赋役黄册编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正月,周王朱橚入京朝见。黄河在阳武决口,征集军民堵塞,免除受水灾之地的田租。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何福平定都匀、毕节诸蛮。规定死囚,纳粟到塞下赎罪。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湘王朱柏入京朝见。

二月,召曹国公李景隆等人返回京师。靖宁侯叶升等人在河南及临、巩、甘、凉、延庆练兵。都督茅鼎等人平定五开蛮。诏令天下卫所军队抽出十分之七屯田。

三月,冯胜等十四人分别料理陕西、山西,河南诸卫军务。改封豫王朱桂为代王,汉王朱楧为肃王,卫王朱植为辽王。

四月,凉国公蓝玉出征罕东。建昌卫指挥月鲁帖木儿叛乱,被指挥鲁毅击败。皇太子朱标逝世。都督聂纬、徐司马、瞿能讨伐月鲁帖木儿。

五月,蓝玉到达罕东,叛军逃跑,于是趋兵建昌。赈济陈州、原武水灾。

六月,西平侯沐英死于云南。

七月,秦王朱樉返回封地。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在双狼寨打败月鲁帖木儿。

八月,江夏侯周德兴连坐被诛。冯胜、傅友德率领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在大同、东胜屯田,建立了十六卫。供给王公诸侯每年的俸禄,归赐田地于官。靖宁侯叶升被怀疑与胡惟庸谋逆案有关被诛。

九月,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高丽李成桂囚禁其主而自立为王,借国人之名上表请命,诏令允奏,改其国号为朝鲜。

十月,沐春承袭封号西平侯,镇守云南。

十一月,蓝玉擒获月鲁帖木儿,并处死。

十二月,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人兼任东宫师保官。

闰十二月,冯胜担任总兵官,傅友德为副总兵,在山西、河南练兵,兼任领屯卫。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正月,规定天下耆民免朝。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

二月,晋王朱棡统领山西、河南军队出塞,召回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等人。十日,蜀王朱椿来京朝见。凉国公蓝玉因为谋反被诛,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等都被连坐诛杀。十四日,颁发逆臣录于天下。

三月,代王朱桂率护卫兵出塞,受晋王节制。长兴侯耿炳文在陕西练兵。冯胜、傅友德守卫山西、北平边防,其属卫将校都受晋王、燕王节制。会宁侯张温连坐于蓝玉一案而被诛杀。

四月,孝感发生饥荒,派人开官仓、贷粮赈饥。诏谕自今以后在发生饥荒时,要先贷后奏,定为制度。周王朱橚来京朝拜。天气干旱,要群臣直言其得失,审查监狱的囚犯。由于安南擅自废立君主,拒绝接受其朝贡。

五月,直隶淮安府盐城县发生旱灾,百姓陷于饥荒。走朱元璋将所储备的粮食全部分发给灾民。制定学官考课法。

六月,诏令年老、虚弱、残疾且没有子孙的军士,可以在济贫机构得到生活救济。命令礼部加强公侯制度中奢侈行为的禁止。要求礼官重新制定朝贺等礼仪。

七月,发生日食日食天象。选拔秀才张宗等人跟随詹事府官到文华殿,侍候皇太孙朱允炆。

八月,秦、晋、燕、周、齐五王前来朝见。

九月,代、肃、辽、庆、宁五王来京朝拜。赦免胡惟庸、蓝玉余党。

十月,提升国子监生六十四人担任布政使等官职。

十一月,派人到山西、北平等地收取籴黍、麦、荞、粟,待明年出兵塞外时,让军队在驻扎处屯田。诏发汉中等府民丁修栈道凡三百二十桥。

十二月,给诸王颁发《永鉴录》。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正月,在南郊祭祀天地。封李景隆为平羌将军,镇守甘肃。各地开仓贷粮给贫民百姓。

二月,重新制定军官的优待份例。山东清州及邹平府辖下的各县有十七处受到水灾影响。

三月,封赐张信等人以进士及第和其他不同的出身。魏国公徐辉祖、安陆侯吴杰在浙江防备倭寇。命天下种植桑、枣、木、棉。由于四方平定,收藏兵器,表示永不复用。

四月,福建泉州发生地震。罢司牧局。更改蕃国朝贡仪。

五月,福建泉州发生地震。

六月,因兖州府滋阳县发生水灾,免去其赋税。命辽东定辽驻军自明年开始屯田。

七月,更改亲王婚礼仪制。

八月,吴杰以及永定侯张铨率领辞官的武将,在广东防备倭寇。派国子监生前往各地,督促官吏、百姓兴修水利。阶、文军队叛乱,都督宁正被封为平羌将军前往征讨。下诏禁用铜钱。

九月,徐辉祖节制陕西沿边各路军队。

十一月,颍国公傅友德犯罪被诛。阿资又反,西平侯沐春将其击败。

十二月,定远侯王弼犯罪被杀。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正月,阶、文的贼寇被平定,甯正率兵跟随秦王朱樉征伐洮州。在南郊祭祀天地。西平侯沐春擒斩阿资,平定越州。当月,周王朱橚、晋王朱棡率领河南、山西各卫军队出塞,修筑城防和屯田。燕王朱棣率兵出辽东要塞。

二月,宋国公冯胜犯罪被杀。诏谕户部编民以一百户为一里。遇婚丧病死以及其他困难,乡里富裕的人需要帮助钱财,贫穷的人贡献力量。

三月,赏云南从征有功官军。

四月,蛮寇邓华仔等伏诛。改辽东金、复、海、盖四州儒学为卫儒学。为辽、宁、谷、庆、肃五王设置护卫指挥使司。

五月,朱元璋考虑到朝廷缺少武官,命兵部将洪武十五年以前获得职务的军官,在洪武二十年之前晋升为指挥佥事、千户、百户、卫所的镇抚官,都可以晋升并使用。在各王府担任护卫职务的人员,可以被调任晋升。

六月,诏令各地土司都要提倡儒学。下诏以后只能按照法典与大诰办事,废黜黥、刺、非刂、劓、阉割等刑罚。不许再设置丞相官职。皇亲国戚犯下谋逆大罪,同样严惩不赦。

七月,广西都指挥使韩观率军队平定捕获宜山等县的寇乱,诛杀其首领。命刑部审查在册囚徒,逃兵依律处置,其余死刑犯免除罪名,前往参与征讨广西。

八月,封都督杨文为征南将军,指挥韩观、都督佥事宋成为副将军,讨伐龙州土官赵宗寿。信国公汤和死去。赵宗寿来朝谢罪,杨文又率兵讨伐奉议、南丹。

九月,免除京畿、山东秋天粮税。向天下颁发《皇明祖训》,“后人有更改祖制的,以奸臣论处”。

十一月,奉议、南丹蛮都被平定。《礼制集要》编成。

十二月,诏令对河南、山东栽种桑枣的土地,以及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以后新开垦的土地,不能征税。《洪武志》编成,记录了都城、山川、地里之沿革,宫阙、门观之制度,以及坛庙、寺宇、街市、桥梁的建筑更迭。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正月,在南郊祭祀天地。

二月,征虏前将军胡冕讨伐郴、桂蛮,予以平定。燕王朱棣率兵巡视大宁,周世子有墩领军巡视北平关隘。

三月,楚王朱桢、湘王朱柏入京朝见。燕王朱棣在彻彻儿山打败敌军,追剿到兀良哈秃城后返回。

四月,置洱海卫中左千户所。改贵州都司所属龙里、新添、都匀三卫为军民指挥使司。

五月,新设吏部文官历仕贴黄簿,分为内外两册。对于以事去官的情况,将另外设立册进行附录,以备查阅核对。

六月,命令吏部选拔国子生中年三十岁以上的人员,分派到各个司局,进行政务的实践训练。每月提供一石米的补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勤奋的人进行提拔使用。

七月,颁表笺文式,命天下以后进献文书时皆按此格式。

八月,免除应天、太平五府田租。

九月,召见辞官的武将二千五百多人,大加赏赐,并加一级俸禄。

十月,诏定各司奏事的先后顺序。致仕的武官皆升一级。确定云南通海的盐价。改置天下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

十一月,诏颁《稽古定制》。

十二月,赏赐在京城居住的致仕武官粮米。

洪武三十年(1397年)

正月,封耿炳文为征西将军、郭英为副将军,巡视西北边防。在南郊祭祀天地。在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设置流动的太仆寺,掌管马匹管事宜。左都督杨文在辽东屯田。沔县盗贼起事,诏令耿炳文征讨。

二月,水西蛮叛乱,都督佥事顾成被封为征南将军,平定反叛。

三月,古州反叛,龙里千户吴得、镇抚井孚战死。

四月,都指挥齐让被封为平羌将军,前往征讨。平定水西反叛。

五月,日食。楚王朱桢、湘王朱柏率兵讨伐古州蛮。《大明律诰》颁布。

六月,封赐礼部覆试贡士韩克忠等人以进士及第等不同的出身。驸马都尉欧阳伦犯罪被赐死。

七月,命户部在各郡县设立粮长,每区设置正、副两名粮长,根据区域内的丁户和粮食数量多少来确定,编制次序,轮流执行劳役。

八月,黄河在开封决口。李景隆被封为征虏大将军,在河南练兵。

九月,汉、沔贼寇被平定。麓川平缅土酋刀干孟追随宣慰使思伦发反叛。都督杨文代替齐让担任征虏将军。

十月,停止辽东海运。耿炳文在陕西练兵。重建国子监先师庙完工。

十一月,沐春为征虏前将军,都督何福等人为将军,讨伐刀干孟。

十二月,琉球前来上贡。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正月,在南郊祭祀天地。派人到山东、河南督促农耕。

二月,倭寇攻打宁海,被指挥陶铎击败。平定古州。都督佥事徐凯平定么些。

,朱元璋考虑到天下学官皆避免在户籍地任职,导致北平、山西的学官被派到两广等地,以致于语言不通,于是下诏将这些学官全部召回,改派到相邻的郡县进行授课。

四月,朝臣请求讨伐朝鲜,未获允准。

五月,沐春大败刀干孟。朱元璋患病。都督杨文跟随燕王朱棣,武定侯郭英跟随辽王朱植,在开平守备,俱受燕王节制。

闰五月,朱元璋病情恶化。十日,在西宫驾崩,终年七十一岁。下令朱允炆继承皇位;丧葬从简;天下服丧三日;诸王回到就藩地,不能再前往京师。十六日,朱允炆登基,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安葬于孝陵。被追封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

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

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

八月,周王朱橚犯罪,废为庶人,贬到云南。下诏兴州、营州、开平各卫全家在军伍中的免除一人。天下卫所军中是单丁的放为平民。

九月,云南总兵官西平侯沐春死于军中,左副将何福代领其部众。

十一月,任命工部侍郎张籨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管北平都指挥使司,监察燕王封地的秘事。下诏求直言,推举隐居山林的有才德之士。

十二月,何福破斩刀干孟,平定麓川。赏赐天下第二年田租的一半,释放黥军及囚徒回乡里。

出生人物

编辑

人名

出生时间

简介

解缙

1369年

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因才学高、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仁宗为其平反,后赠朝议大夫,谥文毅。他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擅长各类书体,尤擅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郑和

1371年

原名马三宝,祖籍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人。明朝平定云南时,他被俘阉割,以 宦官身份入燕王朱棣府,“靖难”之役时跟随朱棣立下功劳。被封为三保太监,受赐郑姓,史称“郑和”。郑和先后奉成祖、宣宗之命,七次率领明朝船队出使西洋。先后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开辟了亚非航线,铲除了南方海上反叛势力的潜在威胁,为明朝北伐蒙古鞑靶和瓦刺诸部扫清障碍;开拓海上贸易之路,提高了航海技术。

杨溥

1372年

字弘济,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 (1400年)进士,除翰林编修。永乐初年,任太子洗马。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回师,因太子朱高炽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仅限谗言。杨溥作为东宫属官被成祖迁怒,入狱十年,直到仁宗朱高炽即位才得到释放,擢升为翰林学士。仁宗对其有愧,引为亲信。宣宗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同心辅佐。英宗时升任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杨士奇去世后接任内阁首辅。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享年75岁。朝廷追赠他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著作有《杨文定公诗集》等。

朱高炽

1378年

生于凤阳,父亲是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被册封为燕王世子。“靖难”之役时镇守北平,朱棣登基称帝的第二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成祖北征时,六次留京监国,处理政务。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继位,在位期间废除苛政,重用贤臣,注重北部边防的调整,停止下西洋和在云南等地的采买活动,休养生息。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逝世,传位于太子朱瞻基。庙号明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献陵。

朱允炆

1396年

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祖父是明太祖朱元璋,父亲是懿文太子朱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逝世,朱允炆随即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即位。在位期间一改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减轻赋税。力行削藩政策,相继将几位叔叔以罪废黜。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朱允炆所在宫殿发生大火,随后失去踪迹。

兰茂

1397年

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朝医学家。自幼性格聪颖,十三岁便能精通经书典籍。长大后开始通读宋代濂洛关闽学派的书籍,禀性淡薄,不追求功名利禄。因屋前列有“止庵”的匾额,人们也称其为“止庵先生”,常前往云南各地采集药物替群众治病。擅长医学、地理、丹青,一生的著述丰富。如《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以及《韵略易通》《性天风月通玄记》《声律发蒙》《玄壶集》等,至今流传。

于谦

1398年

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  ),谥号忠肃。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中进士。宣德初年(1426年)任职御史,上谏指出朱高煦罪责,得到宣宗赏识。官至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兵部左侍郎。英宗被俘后,反对迁都南京,拥立景泰帝,升职为兵部尚书。深受景泰帝重用,因击退瓦剌军的进攻,升官少保,总督军务。之后,与瓦剌军商量议和,救回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于谦被人诬陷谋逆,被斩首弃市,家属充军边境。直到明宪宗即位,才恢复其官职。明孝宗追谥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号为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724/

(65)
词条目录
  1. 改元原因
  2. 年号释义
  3. 在位皇帝
  4. 大事记
  5. 洪武元年(1368年)
  6. 洪武二年(1369年)
  7. 洪武三年(1370年)
  8. 洪武四年(1371年)
  9. 洪武五年(1372年)
  10. 洪武六年(1373年)
  11. 洪武七年(1374年)
  12. 洪武八年(1375年)
  13. 洪武九年(1376年)
  14. 洪武十年(1377年)
  15. 洪武十一年(1378年)
  16. 洪武十二年(1379年)
  17. 洪武十三年(1380年)
  18. 洪武十四年(1381年)
  19. 洪武十五年(1382年)
  20. 洪武十六年(1383年)
  21. 洪武十七年(1384年)
  22. 洪武十八年(1385年)
  23. 洪武十九年(1386年)
  24. 洪武二十年(1387年)
  25.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26.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27.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28.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29.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30.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31.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32.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33.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34. 洪武三十年(1397年)
  35.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36. 出生人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