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延安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延安市南部,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黄陵县下辖1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2年,黄陵县常住人口12.53万人,县政府驻地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阳路013号。
名称由来
编辑黄陵县因黄帝陵而得名。《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索引》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这是关于黄帝陵的最早、最权威的记载。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所以黄帝陵古称“桥陵”。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陵的崇高地位,同时,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桥陵相区别,随即将这里更改为“黄帝陵”。同年冬天,原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置于黄帝陵墓前,自此,黄帝陵之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的中部县也改名为黄陵县。
历史沿革
编辑上古至东周
黄陵县历史久远,新石器时期境内即有先民繁衍生息。原始社会后期,轩辕黄帝统领各氏族部落并建立部落联盟。据清嘉庆十二年(1807)县志记载:黄帝划野,大禹分州,唐、虞、夏、商时期,黄陵均属桥国领域,为黄帝姬姓子孙封地。周为雍州之域,帝乙十七年(前1120年)西伯讨伐翟,黄陵称白翟,为晋国辖地。战国时期,周安王骄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黄陵属魏,魏置上郡。东周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年),魏秦交战,魏败,纳上郡十五县于秦,黄陵县就在其中。
秦至南北朝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蒙恬为秦始皇出巡开筑秦直道,北起九原南至云阳,达一千八百里。黄陵段共计60公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置阳周县,属上郡辖地。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2年),设翟(狄)道县,属左冯翊管辖。新莽元年(9年),王莽建立新朝,更名为渔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翟道县,治所在杏城。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上郡、北地郡等地被匈奴占据,郡县俱废,此地无建制。直到西晋义熙三年(407年),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此地,夏王赫连勃勃攻姚兴之将姚逵于杏城,二十天后胜逵,并俘获姚逵,坑杀秦兵二万。北魏正平元年(451年),杏城设北雍州领中部郡、中部县,西部复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元昌二年(526年)更北秦州为北华州,治所杏城。之后西魏大统九年(543),中部县治由故城迁移到杏城。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将北华州改为敷州,治所杏城。
隋唐至明清
隋文帝三年(583年),废弃敷州郡,改为内部郡。到了开皇九年(589年),为了回避高祖杨坚父亲杨忠名讳,又将中部县改为内部县。大业三年(607年),将敷州治所由杏城移至五交城,内部县移至现桥山镇上城。唐武德三年(620年),恢复中部县县名,属坊州辖,经历了五代、宋、元、明、清。直到元二年(1265年),才废坊州,中部县改属廊州辖。
到了明朝崇祯二年(1629)正月,农民起义军王大梁的军队活动于汉南及中部、洛川等十余州县,响应者日益众。中部、延安、榆林遍地皆义军。到了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十万兵马入关,二十三日攻入打中部,城被义军攻克。到了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义军王永强战死,不久清军到达,义军向西撤退,清兵肆虐屠杀。明、清至民国初,中部县制、县名未变。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设县公署,史元熙任知事。2年(1913年),废府设道,陕西设榆林、关中、汉中三道,中部县属陕西省榆林道管辖。到了民国17年(1928年),将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民国33年(1944年),因中部县境内是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经中华民国政务院批准,将中部县改为黄陵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赴黄帝陵举行祭黄帝陵仪式。毛泽东亲笔撰写四言诗《祭黄帝陵文》。祭文共56句,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1948年3月,黄陵县和平解放,五月,成立黄陵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7日,开始在全县4个区8个乡开展土地改革工作,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经过合作化,土地公有制得到确立,农业社实行按劳分配,社员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1958年12月,黄陵县、宜君县合县,仍称黄陵县,1961年两县分设,恢复黄陵县建制。同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古墓葬第一号。1964年至1979年间,因多种原因公祭活动中断,直至1980年清明节恢复祭祀活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政协派代表致祭。1987年成立黄陵县煤炭管理局,开始对国营煤矿和乡镇小煤窑进行专管。地方工业迅速发展。1996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黄陵县隶属延安市管辖至今。
自然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黄陵县地处黄河中游,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延安市南端,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8°30'41“~109°27'17“、北纬35°20'39“~35°49'24”。东以北洛河为界与洛川县隔河相望,南与铜川市宜君县、印台区,咸阳市旬邑县接壤,西和甘肃省正宁县为邻,北与富县毗邻。区域总面积为2292平方公里。
黄陵县政区图
气候
黄陵县地处东亚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冬长而不寒,夏短而无酷热。每年3~5月为干季,气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较大,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天气、雨水不足,易出现干旱。年平均降水量570.9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1天。春、夏、秋、冬四季降水分别占总量的16.90%、53.50%、26.50%、3.10%,6~8月为雨季,是一年中的主要降水期,降水量约占总量的53.50%。据1990~2009年统计,黄陵县年平均气温11.40C,最高气温18.40C,最低气温4.90C,极端最高气温39.40C,极端最低气温-21.10C。年平均日照时数227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2天。
地质
黄陵县属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陕北构造盆地)的一部分,县境位于盆地的中南部,地层属古生代结构。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台长期处于海侵状态,直到中奥陶纪后期,才开始拓开,逐渐成陆中石炭纪,黄陵县境再次下沉,成为黄河浅海盆地的一部分,地处海陆交替沉积地带。
二春纪及其以后为陆相沉积,主要是中生代沉积岩系。三叠纪后期,由于气候湿润,地势逐渐降低,过剩的雨水使本区成为大内陆湖,沉积延长至组砂页岩夹煤层。
侏罗纪沉积以河湖相砂岩为主,形成淡水泥灰岩沉积。白垩纪形成一套干燥型深厚的红色与绿色相间的砂岩和泥页岩层。
第三纪,县境一直保持着内陆盆地及干燥气候环境。第三纪上新世以前的剥蚀准平原面上,形成保安红土及砾石沉积。中更新世,地势沉降,普遍沉积无层理、质地坚硬的棕红色离石黄土。
第四纪黄土几乎覆盖全县所有地层,各河谷两岸也裸露着第四纪冲积层及湖积层。第四纪上更新世,清水期侵蚀末期,气候逐渐干燥,侵蚀作用减弱,堆积作用转盛,便产生新黄土。同时形成上更新世的河流冲积层及不同岩相的地层,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全新世现代沉积中,有古河道风沙侵入与现代河流隔绝而成的湖泊沼泽沉积,有由砾石、砂、砂质土、冲积次生黄土等组成河流冲积层。黄土颗粒组成在水平方向自南向北逐渐变粗,在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由粗变细。县境西部山地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厚度达6000余米,仅三看纪灰黄绿岩系厚1000米左右。
黄陵县地质图
地形地貌
黄陵县境内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形,山、川、源、沟、坡、梁、昂、台并存,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300米。主要河流有自北向南流淌的洛河和葫芦河,自西向东流淌的沮河和淤泥河,其流向与地势倾向基本一致。县境绝大部分被黄土覆盖,控制着现代地貌发育的格架,属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全境可划分为东部源面区、西部山林区、川道河谷区三个地貌单元。
全县山地占71.4%、川道河谷占4.1%、沟坡山台占13.8%、原面占10.7%。其中东部源面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0.70%,平均海拔1100~1200米,呈树枝状水系发育,因塬面平坦、肥沃,是粮食、油菜、苹果主产区。西部山林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1.40%,海拔1500~1600米左右,主峰高1687米,因西部山林区林草丰茂,适宜发展畜牧,生产菌类。河谷川道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10%,平均海拔800米左右,谷深120~150米,因土地平坦、湿润,为水稻、瓜果、蔬菜优生区。
黄陵县地形图
水文水利
水文
黄陵县总体属黄河流域,黄河一级支流北洛河水系。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沮河、葫芦河、慈乌河、淤泥河以及与洛川县为自然分界线的北洛河五条水系穿境而过。全县2千米以上的河流沟道共391条,总流域面积7873平方千米。
沮河境内全长135.20千米,流域面积2488平方千米。自西向东流经上吟子农场、双龙镇、店头镇、桥山镇及黄陵县城,至桥山镇户村入北洛河,年平均径流量1.30亿立方米。
北向东南流经阿党镇川道地区,至阿党镇咀头村入北洛河,境内流长32千米,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32亿立方米。
淤泥河源于黄陵、富县交界地带,全长31.80千米,流域面积176平方千米。流经隆坊镇、太贤乡川道地区,至桥山镇龙首村入沮河,年平均径流量730万立方米。
蒸乌河由铜川市宜君县的3条沟溪流入侯庄乡五角地汇集而成,在田庄镇内与宜君县五里镇河汇合人北洛河。境内流长11.80千米,流域面积195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010万立方米。
北洛河属黄陵、洛川自然分界河,境内流长40千米,流域面积69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79亿立方米。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