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黎族,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现有人口1602104人(2020年),其中有约85%的人聚居在海南省,其余散居在广东、贵州等省。黎族有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但没有专门的文字,现在的黎文是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下基于拉丁字母创制的。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通用汉文。 “黎”这一族称最早见于唐代后期,如《新唐书》中即有黎族的相关记载。唐昭宗时(889-...

黎族,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现有人口1602104人(2020年),其中有约85%的人聚居在海南省,其余散居在广东、贵州等省。黎族有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但没有专门的文字,现在的黎文是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下基于拉丁字母创制的。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通用汉文。

族称由来

编辑

历史演变

“黎”这一族称最早见于唐代后期,如《新唐书》中即有黎族的相关记载。唐昭宗时(889-904),地理杂记《岭表录异》中也有“夷黎”一词出现。但一般认为,“黎”是从宋代开始作为专用族名被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在宋代文人,尤其是被贬海南的官员的诗文作品中和各种地理志史中都有“黎”的记载。至于黎族为何被称为“黎”,过去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普遍且流传较早的一种观点认为黎族是因居住的地方称为“黎”或“黎母山”而得名。

自称和他称

黎族内部根据地域、习俗的不同划分为许多支系,各自名称不一,如“侾”“侾炎(或侾应)”“杞(或岐)”“美孚(或美阜)”等。但各黎族有一个共同的自称“赛”,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黎族统一以“赛”自称。“黎”是他称,是汉族对黎族的称呼。黎族称汉族为“美”,是“客”的意思。

历史沿革

编辑

族源

黎族与中国南方操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诸语言的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因为这些民族在语言、地名、风俗、建筑、民间传说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根据《汉书·贾捐之传》,黎族由中国古代南方的越族发展而来,与“百越”(对中国南方越族的统称)西方部分的骆越一支关系最为相近。

对于黎族族源问题还有其他不同的猜想,也有人认为黎族来源于南洋(指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古代民族,依据生物学、考古学证据分析,是远古时期由南洋地区迁入海南岛的。

黎族

黎族族源

变迁

原始社会时期

黎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起源较早,历史上主要定居于海南岛。由于距离中原地区较远,社会封建化的进程较为缓慢。黎族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原始公社时期,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有关黎族的记载中有母权制残余的痕迹,比如清代的《黎岐纪闻》中说黎族通常贱男贵女,遇事时仰仗女性做出决定。解放前黎族保留的一些习俗中也有母权制色彩,比如不同血缘集团的人才能通婚(母系氏族外婚制),黎族妇女病重时要送回娘家治疗、下葬也需埋在娘家的公共坟地等。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父权家长制家族公社和私有制出现,加上海南岛不断受到两广地区和中原大陆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这些都促进了黎族地区原始公社的解体进程。

秦汉至中华民国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征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为当时象郡的边塞。秦汉之交,赵佗占领岭南,自立为南越王。因各个地区的条件不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社会生产力提高最为显著的是海南岛环海地带的黎族地区,而在岛中部、南部等地区,父系氏族公社却延续了更长的时间。汉武帝于元丰元年(公元前101年)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儋州两郡,郡县制正式在海南岛建立起来。

从南朝的梁朝到唐朝(540-905),黎族社会逐渐受到封建制的影响。梁大同中(540-541),儋耳黎族先民1000多峒“归附”冼夫人,由她“请命于朝”而设立崖州。唐朝时,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海南岛优越的交通位置使其受到中原地区的重视。贞元五年(789年)岭南节度使李复平定海南各种纷乱后,全岛共设立了五州二十二县,为以后的行政建制奠定了基础,而且当时设立的部分县名仍沿用至今。这也改变了汉族和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分布状况,从北方为汉、南方为黎变为汉族分布于岛周、黎族聚居于岛中心(这种状况基本上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五代至宋朝时,由于中原战乱频繁,从五代时期开始,大量汉族人口纷纷南迁到较为安定的地区,其中不少人迁居海南岛,大大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宋元两朝对黎族的统治也日益加强。北宋崇宁(1102-1106)中,经略广西安抚使王祖道“抚定”黎人九百七峒,结丁口六万四千,并开道路一千二百余里。宋朝还首创了许多治理黎族的政策并设立了一系列配套的地方官制,如黎族上层“首领”(当时称为“峒首”)受到“封爵袭职”,接受招降、招抚的黎族峒首被封“承信郎”、“承节郎”等职,以及招募用以镇压当地人民武装起义的乡军、土丁。

元朝时期,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对黎族人民实行残暴的武力镇压,另一方面任用“归降”的黎族上层“首领”,封官并付以实权(宋朝仅给予封爵),职位世袭。元朝还在海南岛设立了“黎兵万户府”“海南黎蛮屯田万户府”等机构加强统治。宋元两朝的强硬统治激起了黎族人民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从宋神宗熙宁九年到元朝末年这近三百年的时间内,黎族人民起义达18次之多,起义地点遍布海南岛各地。

明朝时黎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更加激烈。从明洪武六年(1373)到清崇德四年(1641)的260多年中,黎族人民起义3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4次。1501年儋州七方峒符南蛇领导的起义影响最大,明王朝耗时一年、出动官军十万余人才将其镇压。

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州县的统治范围几乎囊括了海南岛所有黎族地区,与过去山区完全不受官府统治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明、清时期,黎族地区的封建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包括曾经相对落后的山区都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与内陆无异,农村人口也显著增加。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黎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开放国门,海口(当时称为琼州口)被列为通商口岸,大大方便了帝国主义者的经济侵略。黎族人民踊跃展开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1852年,海南岛的“天地会”积极响应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联合苗族、汉族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1897年,崖州多港峒爆发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起义,共有四千多黎族人民参加。起义军在吕阿够、李亚发等人的领导下攻下了乐安城,并得到附近各峒黎族人民的支持。

1935年,广东省政府在黎族人聚居的五指山地区划分三县,推行乡保里甲制度,对五指山黎族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1926年3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举行,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1927年8月18日,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建立,这是海南岛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根据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和海南岛国民党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1946年,海南岛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白沙解放区,大规模的内战在海南岛爆发。黎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汉族人民共同抗敌,配合琼纵部队进行坚决斗争。1948年,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获得解放。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获得全面解放。

人口与分布

编辑

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黎族1602104人,其中海南省有黎族1355074人,占全国黎族总人口的84.58%,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其他各省也有部分黎族人民居住,如贵州省(144558人)、广东省(32383人)、浙江省(17703人)等地。

黎族主要聚居地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植被丰富。这里的气候条件和降水量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水稻在南部地区可达到一年三熟,玉米、番薯等可全年种植。橡胶、油棕、腰果、香茅、剑麻、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和椰子、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都有大量种植。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铁、锡、水晶、石油、天然气等。动植物资源同样种类繁多,具有珍贵热带木材和特有的热带动物宝藏。

宗教信仰

编辑

黎族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十分信奉“万物有灵”的观念,相信祖先和风雨雷电等自然事物均有超自然力量,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非常普遍,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色彩。过去许多黎族人民认为,日、月、天、地、山、水等自然万物都有“灵魂”,是圣物显灵和鬼神栖息的场所,因此黎族人民的祭祀鬼神活动极为频繁。黎族中的男性巫师称“鬼公”,女性巫师称“娘母”,主要作为沟通人鬼两界的媒介,向人们传达鬼神的旨意。黎族人民主要的祭祀对象有“山鬼”、“地鬼”、“雷公鬼”、“灶鬼”、“祖先鬼”等,这些迷信活动与黎族的生产活动和祖先崇拜密切相关,如祭“山鬼”方可在山林中狩猎动物,祭“地鬼”表示对农作物丰收的期望和感激。黎族人认为祖先鬼比其他鬼更加可怕,平日里严禁念及祖先姓名,只有在杀牲供奉时才能念,否则会招致疾病。

解放前,黎族人普遍信仰巫术和占卜。巫术用途较为消极,通常是用于害人生病死亡的。卜卦则被应用于预卜吉凶和“查鬼”,有茭杯卜、鸡骨卜、蛋卜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卜卦方式。

部分黎族地区如琼中县、陵水县等地,也受到道教的影响,有少数人崇拜道教神祗。乐东县也有村庄建有基督教教堂,信奉上帝,有做礼拜的习惯。但即使是在这些信仰道教、基督教的地区,群众中仍然保留着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习俗。

语言文字

编辑

黎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与广西壮族和侗族的语言比较接近,但不同地区存在着方言的差异。由于受到汉族长期且紧密的影响,黎语的发音、词汇中也融合吸收了汉语的特色,尤其是解放后吸收了更多新词汇。一般认为黎语内部可分为五个支系,两个方言,四个次方言,八个土语。其中,五个支系分别为侾支、杞支、本地支、美孚支和黎支(又称德透支),前四个支系较为近似,故划分为同一种方言,包括侾、杞、本地、美孚四种次方言,各次方言下又因地域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土语。

黎族过去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于7月15日到达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开始在海南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工作。他们实地考察了黎族方言、土语的具体情况,在深入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黎文方案。1957年,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召开的黎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队长严学宭做了“关于划分黎语方言和创制黎文的意见”的报告,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拼音方式的《黎文方案》。为了满足黎文教学的需求,1958年5月31日,工具书《黎语简明字典》编辑并印制完成,便利了黎文的学习。

民族文化

编辑

社会组织

合亩制

父系小家庭是组成黎族社会的基本单位。不过,在五指山中心地区,直到解放前,还保存着具有黎族特色的、带有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合亩制”。“合亩”是汉语的意译,黎语原称“纹茂”,意思是家族。一个合亩包括若干个家庭,家庭之间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后来逐渐有无血缘关系的成员加入。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一般由合亩统一经营,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合亩,全体成员共同劳动,按户平均分配产品。

峒的组织

峒是黎族地区一种具有特色的社会政治组织,在解放前仍有保留。黎语“峒”意为“人民共同居住的一定地域”,最早的峒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氏族部落组织。正如名字所代表的一样,每个峒都有其固定的分布地区,一般以山岭、河流为界,边界不可随意侵犯。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步引入,峒和封建地方政权相勾结,被统治阶级用于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首领峒头也从自然领袖演变为世袭的、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

生产

农业是黎族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以水稻种植为主,耕地分水田和旱地,以水田为主。黎族先民以原始的烧垦农业为主,培育出了适于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栏稻”,其特点是耐旱、耐虫害、适应性强、节省人工。

黎族

黎族骨铲

黎族

黎族人在耕地

黎族地区常见的手工业有纺织、制竹木器、制陶、酿酒等,是重要的家庭副业。除此之外,饲养牛、猪、狗、鸡等家畜也是副业之一。捕鱼和狩猎活动常在农闲时进行。

饮食

黎族人民一般一日食三餐,烹调方法简单,一般不用配料。烤竹筒饭是黎族一种极具特色的野炊食物,多用于上山的时候随身携带。黎族人民还喜食糯米饭,可用锅、陶甑直接蒸熟或包成粽子。肉类常用火烤熟吃,也有腌生肉的习惯,黎语中将腌制的生肉称为“喃杀”。烟、酒受到黎族男子的喜爱,烟叶以自种为主,酒多为自酿的糯米甜酒。妇女则有嚼槟榔的习惯,常将烟丝、石灰、蒌叶和槟榔混合咀嚼。

黎族

黎族饮食

住宅

黎族人民的村落常选址在在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中,间杂着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和芒果、荔枝等果树。从村落外边看不见居住房屋,周围植被富有亚热带特色,这是黎族人民村落的共同特征。历史上,黎族人民曾普遍居住在一种名为“干栏”式住房的原始住宅中,多采用木料结构,上层住人,下层畜牧,兼备避湿瘴、防毒虫的功能。后来“干栏”发展为“船形屋”并逐渐被取代。船形屋离地较近,下层不再饲养牲畜,整体多呈斜向半架空或水平低架空状,整个屋顶拱起如船只,以竹木为框架、使用藤条捆绑固定,茅草用于盖顶。船形屋建材轻巧、结构相对坚固,同时继承了“干栏”式房屋的优点。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许多黎族人民住进了砖瓦房新住宅。

黎族

黎族房屋

黎族

黎族“干栏”式住宅

出行

黎族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葫芦舟、竹筏、独木舟、小木船、牛车、马车等。黎族地区地处河流上游、降水丰富,水路交通十分重要,又因植被茂密,黎族人民往往就地取材,选择葫芦、竹子等制成简易交通工具使用。小木船则是从汉族引进的水路运输工具。牛车是黎族地区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一般一车配备一头牛。

黎族

黎族的渡水腰舟

婚俗

黎族的男女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一妻制,保持较为自由的婚恋风俗,青年男女多在对歌中自主选择配偶。不同方言区之间的黎族人民很少相互通婚,多在方言区内部进行通婚,但严格禁止同一血缘通婚。黎族人民的婚姻大致遵循婚前恋爱、说亲、订婚、结婚的流程,其中婚前恋爱是指在结婚前,男女双方都要经过“恋爱”阶段。黎族村寨中或村寨附近常设有“布隆闺”,用来留宿族外的男子,以便黎族青年女性与之来往。在放牧、种植等生产劳动环节和“三月三”等喜庆佳节中,也常有青年男女成双结对,寻找伴侣。

黎族

黎族婚俗

丧葬

解放前,黎族人民普遍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人即便身死但灵魂不灭,会去往阴间世界。这种迷信思想影响了黎族的丧葬传统。

黎族的丧葬是土葬,大致仪式流程分为报丧、入殓、守灵、停棺、出殡、下葬等。人死后,首先由亲属给死者洗身、梳头、更衣,用白布或黑布裹尸,放入黑布铺底的棺材里。死者亲属穿孝服、头包黑布和白布,放声大哭,先到死者舅舅家报丧,舅家即派人来看遗容。入殓时需为死者合眼,否则不吉利。死者眼眶需各放一枚盖眼铜钱,使死者再也看不到人间的亲属。停棺时间多为一至三天,视死者家境和个人身份而定。停棺期间,全村群众特别是与死者同族的人均停止生产劳动,嫁到外村的女性都要请回来,为死者守灵。出殡埋葬要择吉日良辰,由村人抬棺,孝男孝女及死者的配偶与亲属都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嚎啕大哭,匍匐跪送。送葬队伍顺序安排如下:由长子两手端香炉,腰背竹篓,竹篓里放着砍刀,走在队伍前面开路;后面依次是乐队、灵柩、妇女和其他送葬人。送至墓地,挖坑埋葬,树立墓碑,根据死者生前特征在其墓碑上画上他的图像。如会打猎的男者就画弓箭、野兽等。会养猪的妇女就将她养猪的形象画出来。

黎族

黎族等待出殡的子女们

合亩制地区,丧葬较特殊,当病人一断气,死者的亲属就用棉布或羽毛往死者的嘴里沾滴饭水,说是让鬼魂吃饱才好到祖先鬼那里去。报丧由亩头派人通报,一般停棺时间为两天。出殡时,巫师鬼公和死者亲属均去村口的一棵大树下祭送鬼魂。鬼公不断念死者祖先的名字,祈祷他们领去自己后代的鬼魂,并鸣土枪以报知死者的祖先鬼,又用钩刀在大树上砍几下,说这表示割断家人和死者的关系。当灵柩走到墓山路口时,在前面开路的两个妇女便杀鸡丢弃在路边,供奉山鬼以便让死者鬼魂进墓山。此外,还需有陪葬品,如死者生前用过的弓箭、纺织用具等工具以及猪、牛的下颚骨等,供死者的鬼魂随时取用。

礼仪

黎族人民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村寨中相遇时,小辈必须给长辈让路,以示敬重和礼貌。遇到老人时需弯腰低头、双手合抱在鼻梁处行礼。在吃饭时,必须等到最年长的来客入席,方可开饭,并且还要让他们在来宾的首席入座。在解放后的黎族社会中,老幼都会得到妥善的照顾。

禁忌

解放前,黎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迷信观念催生了生产生活上的诸多禁忌。比如,不得跨过炉灶、不准用脚踩灶,烧柴时须从柴头烧起,不用火时只能用灰埋火或任其自熄灭。如果违禁,就会招来“灶鬼”的怒气,导致家人生病。合亩制地区的黎族人民在大年初一至初五期间忌田间劳动,平日的部分特定日期也不可下田耕作,否则禾田会遭受鸟兽侵袭。村寨中的大榕树、酸梅树等神树不可随便用刀砍伐,也不可攀枝、爬树,更不能栓牛,神树下的“鬼台”不能随意移动和触碰。

传统医药

依托海南岛优越的自然资源,黎族的传统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由于地理环境影响,黎族地区易受疾病侵袭,是有名的“瘴疠之地”。加之地貌复杂多山,常有蛇咬、骨折情况,对医药的需求较大。黎族有自己的医生,黎语里,用“妣雅”“帊雅”(黎语音译)分别作为对女性和男性黎医的尊称。黎族人民擅长识别草药并用来治病,常用的有草豆蔻、槟榔、青蒿等。草药大致有四种使用方法:内服、捣敷、佩戴、煎煮并以药水蒸汽发汗。除草药外,还以动物入药,猴膏、鹿膏均是贵重药材。

黎族

黎族传统药材

黎族

黎族人采草药

2020年8月6日,海南省中医院黎族医药门诊正式开诊。这是中国首个由三级公立医院设置,完全基于黎族医药诊治经验,且服务功能较完善的黎族医药特色门诊。

民族服饰

黎族妇女擅长纺织工艺,能够用简单的机器织出复杂美丽的花纹图案。妇女传统服饰是以织布做成的贯首式对襟无扣上衣、以彩线织成的有人形、蛇纹等图案的筒裙。黎族妇女还喜爱耳环、项链、手镯等饰品。男子通常束发,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襜)。黎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能用简单的织机织造出人物、动植物、日常用品、几何图案等纹样。多样的黎锦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曾经是区分不同部落群体的显著标志。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工艺复杂、观赏性高,是黎族纺织工艺的代表。

黎族

黎族头饰

黎族

黎族服饰

传统节日

黎族地区的节日大致与汉族节日相同,最有特色的是农历三月初三的“三月三”节。这是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为纪念先祖、歌颂爱情而设。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中,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祭拜祖先,并通过对歌、跳舞、体育竞技等活动来庆祝节日。青年男女更是借此机会相互唱歌、找寻伴侣。

黎族

“三月三”对歌节

黎族

黎族舞蹈

1984年,广东省人大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三月三”确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

文学艺术

文学

由于缺乏本民族文字,黎族的传统文学作品均为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歌谣、谚语和谜语等各种题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较为有名的作品有神话传说《洪水的故事》和《葫芦瓜》,其中体现了黎族先民的生活图景。

民歌

黎族民歌淳朴,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用黎语演唱,一种用汉语海南方言演唱。黎族民歌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多采用独唱、对唱形式演唱,而以黎族特有的民乐伴奏。黎族民歌还有类似于唱腔的独特曲调,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罗尼调、四亲调、求神调、跳娘调等。总的来说,黎族民歌历史悠久,具有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特征,民族音乐风格十分鲜明。黎族人民常用唱歌来庆祝喜庆的节日,小至婚礼,大到“三月三”节日,唱歌都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常用歌声向彼此问好或抒发情感。1984年,地方政府决定每年三月初三举办黎族歌节,促进了黎族民歌的进一步发展。

黎族

黎族歌舞

传统器乐

黎族民间乐器主要是吹奏乐器,有竹木制的特色乐器。以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南麓的黎族聚居区为例,此地常见的黎族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鼻箫、口弓、咧等八大件,这些乐器的原材料大多取自竹木、兽皮等动植物资源,并通过手工加工制作而成。黎族竹木器乐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大瑰宝,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

鼻箫

传统舞蹈

黎族的舞蹈带有本民族特色。一类是与宗教迷信、祭祀活动相关的宗教舞蹈,另一类流行较广的是反应劳动和生活的舞蹈,如《打柴舞》《舂米舞》等。其中,打柴舞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黎语称“转刹”“太刹”。打柴舞需要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作为舞具,由人们执于手中并击拍,舞者跳跃其中,模仿人类劳动活动和各种动物,还要避免被木棍打中。打柴舞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

黎族打柴舞

体育活动

黎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十分丰富,主要有土枪射击、射箭、射弩、摔跤、跳竹竿、打秋千以及钱铃双刀舞等。其中,打秋千是黎族群众最喜爱、开展得较为广泛的一项活动,主要内容是相互比较荡秋千的高度和时长。钱铃双刀舞是一种经过艺术化的体育活动,在节日或办喜事时由两名男青年进行表演。

黎族

钱铃双刀舞

黎族

射箭

发展现状

编辑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在黎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便于黎族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早在1949年2月,海南区党委就已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党中央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指示,将白沙、保亭、乐东等三县划为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白沙县毛栈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这是海南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政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黎族地区迎来了全新的社会面貌。1952年7月1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更名为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海南民族地区正式实施。198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南建省,同时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三亚升级为地级市,成立五个黎族自治县和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并决定原自治州所辖市县继续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优惠政策。各级自治地方政府的成立,保证了广大黎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历史上,海南岛由于地处偏远,与大陆相隔海峡两岸,生产力较为落后,许多地区仍保留原始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努力下,黎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业方面,松涛水库、大广坝水电站枢纽工程等水利设施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优良品种体系不断被引进海南岛,改变了黎族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此外,黎族人民还因地制宜发展了热带水果、热带作物、冬季作物的特色农业,充分发挥了海南岛的地理优势。冬瓜、毛瓜、西红柿等冬季瓜菜不仅能够满足本地所需,还远销岛外、出口港澳等地。工业方面,黎族地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根据地域特色发展了电力、冶金、制盐业、食品加工业、制药工业等产业。位处昌江的石碌铁矿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富铁矿,形成了年产460万吨铁矿石的生产规模,是中国最大的露天铁矿之一。在交通方面,高速公路、粤海铁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便利了黎族人民的出行,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海南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得旅游业逐渐成为黎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84.34亿元。黎族歌舞、体育渐渐走出海南岛,走向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如2002年黎族大型舞蹈《达达瑟》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等奖项,黎族运动员吉泽标获得1986年汉城亚运会男子撑杆跳冠军。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黎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对黎医黎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也有利于传统医药的发展。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12].

[2]张妙弟主编.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7 广东、广西、海南、重庆[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06: 112.

[3]邢关英. 黎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0-04: 1-99.

[4]王学萍主编. 中国黎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03: 310-312.

[5]《黎族简史》编写组. 黎族简史[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 05.

[6]永章. 黎族史[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07: 1-34.

[7]黎族概况.中华民族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6-13].

[8]李德洙主编, 梁庭望分册主编.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10 壮族、黎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卷[M].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5.12: 385-388.

[9]黎族发展现状 .中华民族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6-13].

[10]马珂. 风口上的黎族医药[N]. 海南日报, 2023-05-26: 10. DOI:10.28356/n.cnki.nhlrb.2023.002949.

[1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13].

[12]萨仁图娅. 大美中华 56个民族概览[M].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18.04: 77-81.

[1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编辑委员会编.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 第2辑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第10卷[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12: 278-279.

[14]黎族历史沿革.中华民族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6-13].

[15]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 《关于划分黎语方言和创制黎文的意见》. 黎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秘书处:《黎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会议纪念刊》, 1957: 6.

[16]张兴吉. 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1950—1966)[J]. 南海学刊, 2023, 9(01): 126-133.

[17]邢关英. 黎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0-04: 63-66.

[18]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13].

[19]黎族三月三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2023-06-13].

[20]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13].

[21]黎族竹木器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13].

[22]黎族打柴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13].

[23]邢关英. 黎族[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0-04: 13.

[24]海南旅游文化产业品质效益双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3-06-13].

[25]亚运赛场上的海南身影.海南日报数字报刊. [2023-06-13].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815/

(37)
词条目录
  1. 族称由来
  2. 历史演变
  3. 自称和他称
  4. 历史沿革
  5. 族源
  6. 变迁
  7. 原始社会时期
  8. 秦汉至中华民国
  9. 大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10. 人口与分布
  11. 宗教信仰
  12. 语言文字
  13. 民族文化
  14. 社会组织
  15. 合亩制
  16. 峒的组织
  17. 生产
  18. 饮食
  19. 住宅
  20. 出行
  21. 婚俗
  22. 丧葬
  23. 礼仪
  24. 禁忌
  25. 传统医药
  26. 民族服饰
  27. 传统节日
  28. 文学艺术
  29. 文学
  30. 民歌
  31. 传统器乐
  32. 传统舞蹈
  33. 体育活动
  34. 发展现状
  3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