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秦腔,别称西秦腔、乱弹、梆子腔、桄桄子等,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形成的一个剧种,梆子声腔剧种中比较古老的剧种之一。 秦腔,又称乱弹、桄桄子等,在民间俗称为“大戏”。是一种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逐渐形成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因起源地关中地区自周代以来被称为“秦”而得名。清代中叶以...

秦腔,别称西秦腔、乱弹、梆子腔、桄桄子等,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形成的一个剧种,梆子声腔剧种中比较古老的剧种之一。

历史沿革

编辑

名称来源

秦腔,又称乱弹、桄桄子等,在民间俗称为“大戏”。是一种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逐渐形成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因起源地关中地区自周代以来被称为“秦”而得名。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也将其称为“西秦腔”“山陕梆子”。秦腔被认为是一种地方性声腔系统,最早演出时常以枣木梆子作为伴奏乐器,因此也被称为“梆子腔”。

剧种起源

关于秦腔的起源时间,众说不一,主要包括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唐代和明代等不同观点。

秦代

秦腔起源于遥远秦代的秦地歌唱。根据历史记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提到了“大王好为秦声,请击缶”的情节,这被一些人认为是秦腔得名的来源。在这里,“秦声”明确指代秦地的声腔乐调,而在歌唱时使用的伴奏乐器则是打击乐器。因此,秦腔的命名依据历史文献可考证,并与秦代的音乐风格相关联。

唐代

秦腔起源于唐朝的秦王腔。相传唐玄宗李隆基设立了一个名为梨园的机构,专门培养演唱的子弟。这里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其中一位名叫李龟年的陕西民间艺人,因其出色的歌唱和演奏才能而备受唐玄宗喜爱。他创作了一首名为《秦王破阵乐》的乐曲,后来被称为秦王腔,也简称为“秦腔”。可以说这可能是最早的秦腔乐曲。随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逐渐完善。

明代中叶

秦腔起源于明传奇兴盛时期的部分传奇曲牌。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第十四出“补缸”中有“西秦腔二犯”曲牌,且演唱的唱词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与现在的秦腔唱词大体一致。而《钵中莲》这部作品是江南无名氏创作的,证明秦腔已经传播到江南地区。由于江南与陕西相距较远,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传播需要时间。因此可以推测,秦腔在明代中叶已经形成。

明末清初

秦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地方剧种乱弹。根据刘献廷所著的《广阳杂记》卷三中的记载,“秦犹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可得知秦腔是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兴戏曲品种。清代作家陆次云在《圆圆传》中写道:“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歌,遂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这表明到了明末年间,秦腔已经基本定型并逐渐成熟起来。秦腔起源于陕西地区,并迅速传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接着流入江南地区。

剧种发展

清朝时期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作为一种新出声腔,随着唱腔、表演艺术的不断完善,开始迅速向外发展,除东北三省以外的各省都有秦腔的流行。在广东地区有一个名为“西秦戏”的支派,流行于海丰、陆丰等地,并在清末期间传到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仅西安一地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康熙四十四年前后,张鼎望的《秦膝论》、乾隆年间的严长明的《秦云英小谱》、吴长元的《燕兰小谱》和周元鼎的《影戏论》等著作对秦腔进行了有影响的论述。《秦云英小谱》中记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都是从事秦腔的,每个班社都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人。

秦腔

秦腔表演

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得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问津,许多昆曲和京腔的艺人转而学习秦腔。北京城中形成了秦腔独占鳌头的局面。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同时也在全国许多地区流行。然而,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于清廷认为魏长生的表演有损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北京演出。但魏长生南下江南,并在扬州、苏州等地掀起了秦腔的热潮,他创作的西秦腔也被徽伶们广泛学习。根据清代的史料统计,当时除东北三省以外的各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其他地区都有秦腔的流行。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演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腔在各地的流行地位逐渐被取代,趋于缩小。到了清末,它变成了主要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受到旧民主主义革命风潮的影响,改良秦腔的潮流兴起。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创建了西安易俗伶学社(后改名为西安易俗社),其宗旨是“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该学社采用共和制学社体制,集演出、教育、创作、研究于一体。其中聚集了陕西著名导演、教练和艺人,如陈雨农、赵杰民、唐虎臣、党甘亭、李云亭、刘立杰等。他们对秦腔的音乐、剧目、表演、舞美、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使中路秦腔焕发新貌,被称为“改良新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易俗社的剧作家们共同创作了500余部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历史故事剧如《三滴血》《夺锦楼》《软玉屏》《双锦衣》《殷桃娘》《还我山河》《鸦片战记》《三回头》《三知己》《柜中缘》等,以及时装戏如《秋风秋雨》《家国恨》《双刁传》《虎口团圆记》《金手表》《怨仇报》等。这些剧目在各地上演时备受欢迎,成为流行剧目之一。在西安易俗社的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相继成立了仿陕西易俗社的戏曲团体,如山东、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肃的化俗学社平乐学社,宁夏的觉民学社等。易俗社曾两次前往北平、武汉和甘肃等地演出。西安还成立了三意社等秦腔班社。到了1926年前后,改良秦腔已经遍及全省及西北地区,西安乱弹(中路秦腔)的名称逐渐废弃,通称为秦腔。这一时期,在陕西建立的改良秦腔班社达50多个,如西安的三意社、正俗社、尚友社等。这些班社培养了超过2000名学生,毕业后分布西北各省。在陕西,刘毓中、刘箴俗、李可易等演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改良秦腔提倡编演新戏,筛选改编旧戏,上演了超过600个剧目。范紫东、孙仁玉、李桐轩等著名剧作家也涌现出来。

秦腔

20世纪50年代《三滴血》演出剧照

秦腔

西安易俗社演出的秦腔《双锦衣》剧照

抗日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对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起到了指导作用。秦腔艺术工作者积极探索戏曲如何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他们明确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并结合抗日战争和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创作、改编和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和历史剧。这些剧目包括赵伯平的《大上当》《抓壮丁》,健翎的《中国魂》《一家人》,黄俊耀的《官逼民反》《阎王寨》,墨遗萍的《正气图》《河伯娶妇》等。这些剧目由七月剧团、民众剧团、西北文工团、八一剧团、边保剧团、陇东剧团、延大文工团、三八五旅宣传队、七团宣传队、影剧团、延属文工团等单位进行演出。为了丰富和发展秦腔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安波、王依群等人对秦腔音乐进行了记谱整理。他们进行了有益的革新尝试,以提高秦腔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的表现能力。

新中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西安成为秦腔的重要发展中心。陕甘宁边区的剧团迁入西安,成立了西北戏曲研究院(后改名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同时,各地市县人民政府也接收、改造、重组了许多剧团,为秦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政府的支持下,秦腔剧团数量迅速增加,演职人员也大幅增加,达到了五千余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相继在县级以上建立了专业秦腔剧团,总数超过三百个。其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剧团、甘肃省秦腔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青海省秦剧团(后改为西宁市秦腔剧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猛进剧团等省属剧团成为秦腔的重要代表。

为了提高演职人员的业务素质,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办戏曲学校、训练班、会演等,培养了一大批新的人才。秦腔的剧目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包括传统剧目一千余本,创作和新编的现代戏和古代戏三百余本,其中现代戏如《刘巧儿》《员女将》《党的女儿》,传统戏如《火焰驹》《游西湖》《周仁回府》《五典坡》等。在音乐创作方面,创作者们在秦腔传统的板式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创作出新的板式和唱腔。并采用主题贯穿的方法,利用秦腔音乐的语言特性来更好地塑造角色性格。此外,还出现了幕前曲、幕间曲等创新创作。在乐队伴奏方面,在传统乐器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西洋乐器、电声等跨界“元素”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现代感,并采用和声、复调等多声部创作法进行配器演奏,使唱奏交响化。在演唱方面,充分发挥男女演员的嗓音条件,并不断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发声方法,使得唱腔更加圆润动听。这些创新尝试为秦腔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表现力,使秦腔更具有时代性和观赏性。

秦腔

秦腔《党的女儿》剧照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陕西的戏曲团体遭受了一些挫折,但秦腔仍然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并在音乐、舞美、表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易俗社、尚友社等剧团演出的优秀唱段,如《沙家浜》《杜鹃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祝福》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人们竞相学唱,广为流传。

秦腔艺术队伍汇聚了来自各院团的民间艺人,并吸纳了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以及音乐创作和舞美方面的专业人员。为了扩大队伍规模并培养新的演员,秦腔普遍设立了训练班。这些举措为秦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在艺术形式上,经过新老文艺工作者的改革,秦腔主奏乐器废除了二股弦,转而以板胡为主奏,并增添了提琴、管乐等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队相兼的混合体制。这种融合的音乐形式为秦腔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和音乐风格。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代名角如李正敏、王天民相继离世,马蓝鱼等逐渐退出舞台,转而从事授艺育人和剧团管理工作,只有李爱琴等少数人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由于这些因素,秦腔艺术人才出现了断层,为此,各省、地、市、县纷纷开办艺校和培训班等形式,以培养新的人才,使得秦腔艺术队伍得到充实,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文化在西北地区逐渐受到重视,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文化象征之一,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作为秦腔艺术的发展重地,已经拥有超过百家正规秦腔剧团,其中包括实力雄厚的名角精英和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秦腔艺术团体,每年演出超过600场,自2007年开始推出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已经连续演出了4000余场,成为代表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尽管秦腔艺术面临着新戏创作、后继人才培养和艺人待遇等问题,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及各社团坚持人才培养和剧目建设,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目前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作品,如《爱与恨》《杏花村》《酒醉杏花村》《飘来的媳妇》以及“西京三部曲”(包括《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和《西京故事》)等。特别是“西京三部曲”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十大精品剧目”称号,并两次获得最高奖项,实现了陕西戏曲的多个突破。其中,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囊括了国家戏剧的全部奖项,荣获原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而现代戏《大树西迁》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文华优秀剧目奖”以及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冠军。

秦腔

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剧照

艺术特色

编辑

念白唱词

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具有独特的声腔风格。它融合了汉唐时期的诗、词、曲的语言特点,并与音乐特点相互融合。秦腔的声腔风格表现为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特点。这些特点与秦腔艺术紧密相连,共同塑造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秦腔的念白包括道白、韵白、引子、诗、板歌等多种形式。道白是陕西关中地方语言的戏曲舞台用语,经过艺术处理。韵白是一种吟诵性的舞台用语,将语言音乐化。引子形式上只有两句,结构严谨,用于剧中人物登场落座之前,阐明他们的身份和处境。诗有四句,结构规整,包括上场诗、坐场诗和下场诗三种形式。板歌是一种节奏化的念白,包括板歌、道歌、鸭子拌嘴、扑灯蛾等多种形式。

秦腔的唱词根据句式的不同,包括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以及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散文句等。其中,七字句和十字句是常见的句式,其他句式可以看作是基本句式的变化形式。除了散文句外,每种句式都有自己的音节格式。秦腔的唱词以上下句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基础。在一段唱词中,通常会删去最后一句,由击乐来完成,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段式的最小单位是两句(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大多数段式由多个上下句连缀而成。

唱腔特点

秦腔的唱腔采用板式变化体,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唱腔分为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包括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和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则被广泛用于表现人物情感激荡和剧情发展的起伏之处,包括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

秦腔中的唱腔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各具特色。苦音腔是秦腔的代表,以其深沉哀婉、慷慨激越的风格而著称,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和凄哀的情感。而欢音腔则富有欢乐、明快、刚健和有力的特点,擅长表现喜悦、欢快和爽朗的情感。秦腔的唱腔使用真嗓和假嗓进行演唱。板式唱腔使用真嗓,而彩腔则使用假嗓。拖腔是秦腔中独特的演唱技巧,要求演唱者使用假嗓,并以安韵为特色。这种演唱方式使得每句话听起来饱满而富有表现力,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的区别之一。秦腔的演唱风格宽音大嗓,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和慷慨激越的特点,又兼具缠绵俳恻、细腻柔和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其凄切委婉、优美动听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秦腔以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表演风格,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角色行当

自明清时期以来,秦腔逐渐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表演体系,被称为"十三头网子"。秦腔表演角色分为四生、六旦、二净和一丑,总共十三个角色类型。此外,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服饰和表演方式的差异,秦腔又细分为"二十八门"。但秦腔整体上与传统的杂剧、传奇和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相似,主要划分为生、旦、净和丑四大类。戏班通常按照行当来组织演出,其中"四梁四柱"是核心,形成了"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如老旦、老生等角色则属于三路角色。出色的演员有机会挂头牌演出,其他则扮演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常会花费巨资邀请知名演员。

曲牌伴奏

秦腔的曲牌可分为六类,包括弦乐、喷呐、海笛、笙管、昆曲和套曲。其中,弦乐和喷呐曲牌是最主要的形式。在秦腔表演中,音乐伴奏被称为"四大件",其中以二弦为主奏,被视为秦腔的核心。琴师在秦腔戏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坐在舞台前场后部的正中位置。伴奏音乐采用老调,音高方面有"三眼调"和"出调"两种变化。

秦腔的伴奏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节奏较快、曲调激昂的,被称为武场;另一类是相对轻缓、节奏缓慢的,被称为文场。这两种场景的伴奏器乐也有所不同。在武场中,常见的伴奏器乐包括暴鼓、干鼓、堂鼓、小锣、马锣、梆子和铰子等。而在文场中,常见的伴奏乐器包括板胡、二胡、笛子、二弦子、三弦、琵琶、扬琴、唢呐、管子和海笛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使得秦腔的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器乐特点

秦腔的主奏乐器为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秦腔音乐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欢音主要表达欢快喜悦的情绪,而苦音则主要表现悲愤凄凉的情感。在秦腔的乐队形制中,打击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梆子腔与曲牌体戏曲的主要区别。在曲牌体戏曲中,节奏主要通过拍板来掌握,而秦腔则依靠梆子击节来把握唱腔的速度和进程。乐队中的板鼓、爆鼓、堂鼓、小军鼓、大锣(勾锣)、小锣等乐器几乎都是为了烘托气氛而设置的情境乐器,其中板和牙板则在细微处起辅助击节的作用。

在秦腔的文乐队伍中,硬弦起着领奏的作用,高音二胡则充当辅助伴奏乐器。随后,艺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将原先的硬弦改为板胡,并发展出了多种音色的弹拨乐器,如三弦、琵琶、扬琴、阮、大提琴、贝司,以及管乐中的笛子、喷呐、海笛、笙等,以增加舞台气氛并丰富人物情感的表现。

服饰特点

秦腔的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化中逐渐形成了适用于舞台表演的戏剧服饰。这些服饰的尺寸大小、质地优劣、纹饰选择、色泽浓淡以及各种颜色都具有独特的寓意。宽大、长直的服饰代表文化和富裕,而短小、窄曲的服饰则代表武力和贫穷。厚重、滑润的服饰象征文化和富裕,而轻薄、柔软、素净的服饰则象征武力和贫穷。服饰中的颜色也承载着特定的意义。白色寓意公正、纯洁、端庄、正直和青春年少,红色寓意伟大、热情、忠诚、喜庆、可怕和危险,黄色寓意尊贵、明亮、稳重、衰老和无力。观众可以通过角色所穿戏服的色彩,大致了解和判断他们的年龄、身份贫富、年轻与否以及基本性格和情感。秦腔的服饰在舞台上为观众提供了重要的视觉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角色的特征与情感。

秦腔

秦腔服饰

脸谱特点

秦腔的脸谱是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之一,与京剧脸谱和川剧脸谱齐名。它具有古典独特的绘制风格和完整的体系,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脸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固定的模式。

秦腔主要以花脸行和丑行的脸谱最为丰富。根据人物的类型化原则,脸谱进一步细化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不同职业特点。总共有12种脸谱,包括整脸、三块瓦、碎花脸、豆腐块、元宝脸、佛脸、妖脸等。这些脸谱的眼、鼻、口、额都有严格的规范,粗线条的色块勾勒对人物的眼、耳、鼻、口,甚至胡须进行了舞台放大。同时,口条、眉毛、服饰和道具等也被用作人物感情的放大和外延,以与表演中的表情和动作相辅相成。通过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等技艺的展示,秦腔脸谱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脸谱在秦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区分不同行当的标志,通过不同的功架和身段展示出类型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方便观众在远处观赏和评判演出的价值。

秦腔

秦腔演员画脸谱

舞台道具

秦腔的舞台布置可以简朴亦可华丽,既可能是乡村中的简陋竹木台和几盏煤气灯,也可能是城市中宏大的戏院,光彩夺目。秦腔的道具设计巧妙而富有变化,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一套简单的桌椅或者多套桌椅的组合,能够变幻出各种环境的支撑点:它们可以代表门窗墙壁,展现贫困窑洞的凄凉和悲情;反之,也可以装饰得极尽奢华,创造出皇宫的富丽堂皇。一个包袱、一根棍棒、一顶毡帽、一块笏板,可以扎制成各种物品和形象,或者一无所有,或者应有尽有。在现代,甚至可以利用纸扎技艺,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满树桃花,或者火车、飞机大炮等各种形象。

秦腔

秦腔舞台表演场景

绝活特点

秦腔的舞台表演呈现出独特而前卫的风格,这在现代戏剧中很难找到相似的表现方式。秦腔艺术中的一些技巧展示了这种戏剧形式的深沉和精致,包括喷火、跌扑、臀口、跷工、翎子、撩牙、帽翅等高难度的动作。帽翅功是演员运用乌纱帽的平衡,通过晃动和摆动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人物思考和情绪激动的场景。这项技艺有单翅和双翅两种形式,注重上下晃动、左右摆动和前后画圆式的表演方法。另外,翎子功是指演员在头盔上插着翎子,在舞蹈中展现出多种美妙的姿态,常用于吕布、周瑜、穆桂英等角色,以展现他们的惊喜、愤怒、慌乱、得意、轻桃、挑逗等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秦腔还采用了拉、绕、挽、咬、抖、涮、摆、点、坠、甩、搓等多种表演技巧,使得角色形象栩栩如生,生动有趣。

秦腔

秦腔绝活“喷火”

艺术流派

编辑

秦腔是一种戏曲剧种,由于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出多个流派。在关中东部的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称为东路秦腔。在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台区、勉县一带,称为南路秦腔。在关中西部的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以及甘肃省天水一带,称为西路秦腔。在乾县、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称为北路秦腔。而在西安一带,称为中路秦腔。这些不同的秦腔流派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受到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因此存在一些差异。

东路秦腔

东路秦腔,又称作“同州梆子”“老秦腔”或“东路梆子”。在1938年之前,民间俗称它为“桄桄”、“乱弹”或“硬戏”。1949年,王绍献在《秦腔纪闻》中将其正式称为“同州梆子”。东路秦腔起源于同州(今大荔),并在关中东府的十余个县流行。它的影响范围从北部的绥德延伸至东部的潼关,南部抵达洛南,西行至渭南。明清时期,它还传播至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甘肃、青海等地。在传入山西后,东路秦腔逐渐演变为晋剧;在河南传播时,则演变为豫剧;而在河北地区,则成为了梆子。东路秦腔以其直落和复婉转的特点而著称,演唱时分为欢音和哭音两种。板路演唱方式有疲(慢板)、滚(滚白)、代(紧打慢唱)、尖和摇等五种。乐器方面,常用的有奚琴(二股弦)作为主奏弦,辅以四弦、三弦、呼胡、琵琶、月琴、琥珀、唢呐、海笛等。曲牌种类繁多,达到200多种。代表剧目有《黄逼宫》《破宁国》《反五关》。相关传承人为何满堂。

秦腔

东路秦腔《破宁国》剧照

南路秦腔

南路秦腔,又称作"汉调桄桄""汉调秦腔"或"桄桄戏",是一种流行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的戏曲形式,属于梆子腔系。该腔以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演唱时采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桄、桄"的声响,因此得名。汉调桄桄的唱腔板路有多种,包括二流、慢板和尖板等。它们分为软、硬、快、慢等不同风格。曲调色彩各异,前者适合表达悲凉的情感,后者则擅长表达欢快的情绪。在旦行中,艺人常常使用假声,或从真声转换到假声,被称为"老少配"。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使用打击乐器,而文场则包括盖板二弦、板胡、京胡、月琴、三弦和二胡等乐器。代表剧目有《刘高磨刀》《镔铁剑》和《夕阳山》。相关传承人为李天明、许新萍和陶和清。

秦腔

南路秦腔传承人李天明展示杖头木偶的操纵表演

西路秦腔

西路秦腔,又称作“西府秦腔”或“西路梆子”,因其在关中西府地区流行而得名,也被称为西路戏或西秦腔。西路秦腔的唱腔平和细致,具有调平、音软、幽雅、缠绵的特点。它采用长段唱词的大板乱弹形式更加多样且唱段更长。此外,西路秦腔还吸收了昆曲、罗罗腔、吹腔、勾腔、眉户以及佛调、民歌等各种杂腔和杂调的剧目,更加丰富多样。西路秦腔在凤翔、宝鸡地区盛行,同时也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周至等地。其流行地域范围西至甘肃的天水和陇西,北达平凉,南抵周至,东不过兴平。西路乱弹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存并相互融合,同时采用四川方言,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也被称为“一弹戏”。代表剧目有《沙陀国》《桑园会》《时迁偷鸡》。相关传承人为吕明发。

秦腔

2009年海兴县西路秦腔演出剧照

北路秦腔

北路秦腔,又称作“阿宫腔”“遏工腔”,是流行于渭北黄土高原及陕北一带的皮影腔调。最初出现于陕西礼泉,现以富平为中心。唱腔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演唱时用喉音和鼻音,口不放音,唱七字句或十字句时,讲究中间停顿与句尾落音的起止,故有“三放不及一遏”之说。有乐器二十余种,二股弦为主奏,月琴、胡琴、唢呐、笛等辅之。代表剧目有《断桥》《天桥情》。著名演员有董相、任相、 赵相、张娃子等。

秦腔

北路秦腔《断桥》剧照

中路秦腔

中路秦腔,又称作"西安乱弹",最初以西安为活动中心,吸收了同州梆子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在清代中叶,渭南腔、礼泉腔和周至腔成为其前身。20世纪60年代,东、西、南三路秦腔逐渐衰亡,西安乱弹崛起并流行于陕西各地。中路秦腔的唱腔特点是高亢、明快、气势雄浑,演唱动作幅度较小,呈现柔和、清丽、细腻和深刻的表演风格。除了拉腔时使用二音(假嗓),其他时候都采用本嗓进行演唱。原先的伴奏乐器包括长号、二股弦、笛子和月琴等,音响悠扬而激越,后板胡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代表剧目有《游龟山》《铡美案》。

秦腔

秦腔《铡美案》剧照

经典剧目

编辑

秦腔的题材广泛,涉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到历代重大政治事件,涵盖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秦腔的剧目的数量繁多,据民间说法“唐三千宋八百、说不完的列三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对陕西四路秦腔传统剧目的考察勘测,计有5000多本。此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断有新编的秦腔剧本出现,因此,其总数估计在万本左右,是中国戏曲文学中最富有的一种。

传统剧目

秦腔的传统剧目文戏武戏兼备,尤其擅长表演须生净角和青衣戏。主要以历史故事戏为主,同时也包括神话戏、民间故事戏以及社会风情戏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早期的演出剧目,主要是以社乡祭祀庙会,以及各类驱邪踏庄、丧葬婚嫁、庆寿还愿等活动为体裁,专演于习俗仪式之中。除民俗戏外,尚有连台戏、套本戏“连台戏”类似于电视连续剧,每部少至四本,多则百本。“套本戏”即两出戏的人物、化妆、表演公式类似的剧目,套在同一舞台,同时演出。秦腔传统戏班的经典剧目之一是“江湖二十四本”,其中包括《春秋笔》《玉虎坠》《五典坡》《串龙珠》《铁兽图》等。

秦腔

秦腔《五典坡》演出剧照

新创剧目

在民国初年,具有新民主思想和反封建内容的新剧目开始流行上演,其中以西安易俗社创作、改编、整理的剧目为主。1949年以后,在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戏曲工作者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戏,新编了历史剧,并大量创作了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的现代戏。这些举措不仅充分发挥了秦腔擅长表现历史题材的优势,而且使得秦腔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能力得到了提高。秦腔现代戏的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能表现日常生活主题,而且能够反映现代重大政治斗争的主题,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形象。代表剧目包括《刘巧儿》《员女将》《党的女儿》等。

秦腔

秦腔《党的女儿》演出剧照

代表人物

编辑

肖玉玲

肖玉玲,1939年出生,陕西西安人,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是一位工闺阁兼演正旦的秦腔艺术家。13岁时进入西安尚友社学艺,曾以电影戏曲艺术片《火焰驹》中的黄桂英一角而闻名。肖玉玲的表演风格细腻秀丽,发声华婉。她结合自己的声嗓条件,改变了秦腔闺阁小旦重于做工、轻于唱念以及演员各抱一门的传统积习,不断探索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假嗓优势的创腔手法和行腔运调。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她的表演风格已经成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演员的过人之处,受到业内青年演员的崇敬,被尊为“肖派”和“婉约派”。代表剧目有《玉堂春》《火焰驹》以及现代戏《三家春》等。

秦腔

肖玉玲扮演的黄桂英

吕明发

吕明发,1923年出生,陕西凤翔人,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是一位工须生、红生的秦腔艺术家。8岁开始学习戏剧表演,12岁随父亲在凤翔风易社学习并演出,1982年退休后返聘到凤翔县人民剧团。表演技巧精于鞭扫灯花、抡麻鞭、五鞭连响、打雷碗等,被誉为“活关公”“活伍员”。他的表演风格自青年时期就自成一派,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吸收京剧红生的表演风范和流派,其表演艺术逐渐提高并达到完美。晚年将中西路秦腔表演技艺风格传授给大批青年演员,为培养年轻一代秦腔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代表剧目有《十道本》之褚遂良和《火烧绵山》之介子推等。

秦腔

吕明发

卫赞成

卫赞成,1939年出生,陕西华阴人,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是一位工小生兼演须生的秦腔艺术家。1955年,他进入剧团学习戏剧表演,以唱腔优美和善于运用共鸣技巧著称。除了表演,卫赞成还担任过渭南地区秦腔剧团的团长和导演。在卫赞成的艺术生涯中,成功塑造了许多生动逼真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西北五省的广大秦腔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种大型戏曲演出中获奖,演出剧目及唱段被广泛传播。卫赞成的代表剧目包括《周仁回府》《借赵云》《激友》和《表八杰》,以及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和《血泪仇》等。

秦腔

卫赞成

余巧云

余巧云,193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是一位工正旦、小旦的秦腔艺术家。14岁时以饰《别窑》之王宝钏而在秦腔剧坛闻名。后曾在多个剧团演出,包括尚友社、易风社、正风社和大华社等。余巧云的表演风格细腻,唱功扎实,以声抒情。因其出色的表演技巧和舞台魅力,被戏迷誉为“秦腔皇后”和“东府明珠”。代表剧目包括《三回头》《柜中缘》《起解》《断桥》等,其中以《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和《三上轿》中的崔秀英最为著名。

秦腔

余巧云

价值影响

编辑

秦腔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民族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秦腔最早传入南北各地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时期,流传到各地后,秦腔同当地地方戏曲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使江南不少地方戏曲中形成了乱弹腔、梆子腔和西皮腔调,尤其是对其中的多声腔剧种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明显的催化作用。

秦腔在历史上曾传播至中原和沿海地区,对数十个地方剧种产生了影响和孕育作用。秦腔被认为是梆子腔(乱弹)的鼻祖,同时也对昆剧产生了重要影响。昆曲在明代万历年间受秦腔影响,吸收了秦腔的乐引和过门,使得昆曲有了由曲牌体向板腔体发展的趋势,并且剧词也开始走向通俗。秦腔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对京剧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京剧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如“西皮”等,就是受到了秦腔的影响。此外,在剧本表演等方面,秦腔和京剧也有相似之处。至今,一些地方戏曲仍被称作“秦腔”或“弹腔”或“襄阳调”。

传承与保护

编辑

传承现状

秦腔是一种富有历史和独特魅力的戏剧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科技、新媒体的兴起,秦腔逐渐遭遇衰败的挑战。新媒体的冲击、剧目减少、专业演出团队的生存困境以及演员流失等问题,都让秦腔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传统的表演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来拯救秦腔这一文化遗产。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确保其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007年,宝鸡和甘肃天水的戏剧专家学者齐聚宝鸡,共同研究两地流传已久的古老剧种"西秦腔",并联合成立了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该研究会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宝鸡市剧协与天水市剧协协办,旨在更好地传承戏曲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推广"西秦腔"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以丰富现代中国秦腔文化的宝库。

2018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秦腔项目入选。

2012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共同创办的"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戏曲专业的艺术学校生、预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院致力于培养全方位的专门人才,包括剧目创作、表演、导演、作曲、演奏、灯光、舞美设计制作以及戏剧研究等领域。其愿景是将"秦腔学府"打造成秦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提高陕西戏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秦腔舞台艺术的文化品位。

2021年11月26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规范。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秦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秦腔.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7].

[3]秦腔.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7].

[4]杜瑶, 吕宝文, 宋夕险著. 百花齐放 民族戏曲特色剧种研究[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21.01: 118-127. (9)

[5]李永平, 魏月爱主编. 陕西文化概论[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7: 127-129. (3)

[6]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中国政府网. [2023-08-27].

[7]张伯南. 浅谈陕西秦腔(梆子腔)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发展[J]. 黄河之声, 2022, (20): 11-15. (3)

[8]吴民, 钟菁, 著. 中国秦腔史[M]. 江苏: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 9-31. (8)

[9]赵荣编. 人文陕西[M].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10.08: 358-359. (2)

[10]《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陕西卷 上[M]. 北京: 中国ISBN中心, 2005.09: 37-39. (3)

[11]林茵, 李想主编. 戏曲音乐辞典[M].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6.09: 312-313. (2)

[12]乡土戏曲如何演绎时代新华章——秦腔发展与传播现状调查思考.新华网. [2023-09-01].

[13]《秦腔百年》.陕西省文化馆. [2023-09-01].

[14]大美秦腔.人民政协报. [2023-09-01].

[15]许德宝编著. 秦腔音乐[M]. 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08: 7-8. (2)

[16]鱼讯主编;陕西省戏剧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省戏剧志: 省直卷[M]. 三秦出版社, 2000: 420. 7806283374, 9787806283370.

[17]焦文彬, 阎敏学. 中国秦腔[M]. 2005: 125.

[18]秦腔.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7].

[19]顾朝晖, 万远方, 杨悦婷, 等. 中华传统服饰元素在秦腔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 050(012): 66.

[20]雒社扬, 尚洪涛, 崔彦编著. 图说秦腔 上[M]. 2016.10: 162.

[21]《经典中国》编辑部编著. 陕西[M]. 北京, 2015: 50-51. (2)

[22]张超主编. 中国戏剧文化入门[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06: 119-120. (2)

[23]《黄河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李民主编;王星光、杨静琦、张诚等副主编..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成都: 辞书出版社, 2000: 418.

[24]同州梆子.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8].

[25]汉调桄桄.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8].

[26]汉调桄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7]张成濂 张建森编辑.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M]. 1995: 1547.

[28]追忆西府秦腔泰斗吕明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9]北路秦腔.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8].

[30]《陕西稀有剧种》新编剧目舞台艺术专题片.陕西省文化馆. [2023-09-01].

[31]西安乱弹.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8-28].

[32]焦文彬, 阎敏学著. 中国秦腔[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04: 77. (2)

[33]《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五章 秦腔的传统剧目 第一节 剧目概况》.陕西省图书馆. [2023-09-02].

[34]肖玉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2].

[35]肖派(肖玉玲).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9-02].

[36]吕明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2].

[37]吕明发.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9-02].

[38]秦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明发去世.人民网. [2023-09-02].

[39]卫赞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2].

[40]卫赞成.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9-02].

[41]卫赞成.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 [2023-09-02].

[42]余巧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2].

[43]余巧云.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9-02].

[44]“秦腔皇后”余巧云去世.文化艺术报. [2023-09-02].

[45]谈秦腔的历史兴衰对当下文化发展的启示.中国新闻网. [2023-08-27].

[46]王家广主编. 陕西风物志[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09: 298.

[47]焦文彬, 阎敏学著. 中国秦腔[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04: 290-292. (2)

[48]两地戏剧专家同吼“西秦腔”.新浪新闻. [2023-08-28].

[49]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3-08-28].

[50]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强强联手合作共建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挂牌成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2023-08-28].

[51][文化]立法保护.今日头条·新华社. [2023-08-2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0251/

(52)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名称来源
  3. 剧种起源
  4. 秦代
  5. 唐代
  6. 明代中叶
  7. 明末清初
  8. 剧种发展
  9. 清朝时期
  10. 民国时期
  11. 抗日时期
  12. 新中国后
  13. 现代发展
  14. 艺术特色
  15. 念白唱词
  16. 唱腔特点
  17. 角色行当
  18. 曲牌伴奏
  19. 器乐特点
  20. 服饰特点
  21. 脸谱特点
  22. 舞台道具
  23. 绝活特点
  24. 艺术流派
  25. 东路秦腔
  26. 南路秦腔
  27. 西路秦腔
  28. 北路秦腔
  29. 中路秦腔
  30. 经典剧目
  31. 传统剧目
  32. 新创剧目
  33. 代表人物
  34. 肖玉玲
  35. 吕明发
  36. 卫赞成
  37. 余巧云
  38. 价值影响
  39. 传承与保护
  40. 传承现状
  41. 保护措施
  4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