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平舆县(Pingyu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地区东部,东与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毗邻,北与上蔡县、项城市接壤,西与汝南县相连,南与正阳县交界。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71.83万人。截至2023年9月11日,全县总面积1284平方千米,下辖10镇5乡4街道。县政府驻地为驻马店市平舆县清河街道清河大道2号。 在夏商时期,平舆先后称为挚地、挚国。是造车鼻...

平舆县(Pingyu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地区东部,东与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毗邻,北与上蔡县、项城市接壤,西与汝南县相连,南与正阳县交界。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71.83万人。截至2023年9月11日,全县总面积1284平方千米,下辖10镇5乡4街道。县政府驻地为驻马店市平舆县清河街道清河大道2号。

名称由来

编辑

在夏商时期,平舆先后称为挚地、挚国。是造车鼻祖、夏代车正奚仲的故里,该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文化发达,是有史可查的中国车辆的发源地。平舆二字含有“平坦的地势,车辆的发明”之意。秦朝时期设立平舆县,此后县域名称沿用至现代。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远在夏商时期,平舆先后称为挚地、挚国,是中国造车鼻祖、夏代车正奚仲的封地。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的孙子始封于沈地,建立沈子国,故城在今射桥乡古城村。东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属地尽归蔡国。战国时期,沈地属楚国,为平舆邑。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时期设立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汉朝时期平舆县属汝南郡三国时期,平舆县属魏国,豫州汝南郡。晋朝时期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南朝宋,废平舆县。南北朝北魏时期,重新设立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南。北齐时期,废除平舆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重新设立平舆县,隶属豫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平舆县,辖地并入新蔡县。唐朝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重新设立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蔡州。五代时期,隶属蔡州。北宋时期,属京西北路蔡州。金国时期属南京路蔡州镇南军。元朝时期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汝阳县。清朝时期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四月,源在汝阳、正阳新蔡交界处(今平舆境)领导捻军起义。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皖北军入平舆境,徐四万(今东和店乡木香店村委徐庄人)、杨林、杨文(杨埠乡楼村人)在王谷子庙(今属杨埠乡)建立营园,聚众数千人与皖捻联合。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元)四月,河南布政使郑元善、张曜率清军屯兵韩庄诸处镇压捻军。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汝阳县易名汝南县,平舆属汝南县。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建立中共汝南县杨埠区委员会。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3月,成立中共汝南中心县委,在西洋店建立中心区委。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9月24日,汝南县抗日后备队500余人与日伪军千余激战于白龙王庙。后备队连续击退敌人4次进攻,25日阵地失守,后备队长吴荃及部分队员壮烈牺牲,是年,河南省第八区专员公署从汝南迁至荒坡(今属高杨店乡)。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经过平舆挺进大别山,10月,中共汝南县委建立杨埠、平舆、龙王庙、万寨、西洋店区级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平舆属信阳专区汝南县。1951年4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1955年8月合区并乡,将全县10个区、145个乡、11个区辖镇合并为杨埠、庙湾、万金店、李屯、平舆、万冢、西洋店、后刘8个区,辖70个乡。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为两个专区,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1987年,全县共17个乡,1个镇,254个村民委员会,1749个自然村,2507个村民小组。2000年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平舆县隶属驻马店市。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地区东部,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2°44′~33°10′、东经114°24′~114°55′。两省(河南、安徽)三市(驻马店、周口、阜阳)结合处,东与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毗邻,北与上蔡县、项城市接壤,西与汝南县相连,南与正阳县交界。县境东西长46.8千米,南北宽45千米。截至2023年9月11日,全县总面积1284平方千米。

平舆县

平舆县地理区位图

气候

平舆县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兼有两种气候带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暖,雨水较为充沛,属于淮北平原温暖易涝区。年平均气温14.8℃,最高年份(1961年)年平均气温15.9℃,最低年份(1969年)年平均气温13.8℃,年极端温差为2.1℃。极端最高温度为41.5℃(1967年6月6日),极端最低温度为-20.5℃(1969年2月5日)。历年各月平均气温变化较大,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9℃,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7℃。年平均降水量893.2毫米,降雨量集中在每年6~8月。

平舆县降水最多年份(1975年)1473.2毫米,最少年份(1966年)470.1毫米。年日照在1955~2283个小时之间,平均为2130.8个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29天,最长年份(1977年)为271天,最短年份(1962年)为180天。年平均风速3.4米/秒。3至6月份风速最大,为3.6米/秒;7至9月份最小,为3米/秒;极端最大风速为20米/秒。

地质

平舆县地质属第四纪冲积层。地表12米以下为淤沙,60米以下为岩层。地质构造为凹陷地,沉降不剧烈,冲积层不厚,是比较稳定的地区。

地形地貌

平舆县地形地貌整体属淮北平原区,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海拔38~47.5米,坡降1/4000~1/6000。县境平原高地和坡洼地交错分布。平原高地主要分布在洪河汝河之间和洪河左岸,面积约96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5.4%。平原洼地主要分布在洪河、汝河的一些中型支流河道两岸,平原高地之中亦有局部洼地,面积约3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6%。冲积-沼泽相堆积平原分布于除洪汝河两侧的大部分区域,分布面积约861.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7.2%;洪汝河冲积平原分布于洪汝河两侧,由洪汝河冲积而成,面积约420.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2.8%。

水文水利

平舆县属淮河流域,系汝河水系,境内河网水系发达,有大小河道3400余条,全长4140千米,其中淮河支流洪河和汝河流经县境。平舆县湖泊较多,比较大的有蛟停湖、淮河支流洪河和汝河流经县境湖、马棱湖、将军湖、常湖等。全县湖泊水面总面积43.10公顷。平舆县从1956年到1984年沿洪河两岸共建涵闸70座。沿汝河两岸共建涵闸16座。

河流

  • 洪河

洪河平舆境内长50.2千米,流域面积939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73.1%,年均过水量5.34亿立方米。源出方城县东北部山区。元末上游改道,源头为舞阳县三里河。洪河经西平,上蔡两县从后刘乡殷浅村入平舆县境,至新蔡县的三岔口与汝河会合,到豫皖交界处入淮河。洪河在境内流经后刘、万冢、射桥、玉皇庙、庙湾、高杨店、东皇庙、杨埠、双庙9个乡,主要支流有小清河、荆河、茅河、南马肠河、北马肠河、东草河(上游称马港)、大黄港、倪港、龙王庙港、陈寺港、三里港、崔房庄港、蔡营港等。

平舆县

洪河

  • 汝河

汝河,古称“汝水”,平舆县境内长20.5千米,流域面积290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22.6%,年平均过水量3.1亿立方米。发源于泌阳县天息山,经板桥水库、宿鸭湖水库,从老王岗乡黄湾村入平舆县境。沿老王岗乡、西洋店乡西南部边缘至蛟停湖入新蔡县境。支流有柳港、朱港、方良河、詹港、董港、王港、甘港、黄陂港、李港、丁港、王湾港、黄李庄港、黄寨东港、李寨港、刘金店港、张竹园港、郭滩港、肖柳河等。

平舆县

汝河

湖泊

  • 蛟停湖

蛟停湖为平舆、新蔡两县所辖。西半部位于平舆县西洋店乡南部,西、南靠汝河故道,北接新开挖汝河现道,进洪闸在现道南岸。原面积为23.31平方千米,1951年确定为滞洪区后进行治理,保留面积为8.7平方千米,蓄洪量由2153万立方米扩大为1.1亿立方米。

地下水

平舆县地下水平均埋深1至3米,低洼地区1至2米。洪河、汝河两岸地下水与河水相连,埋深3至4米。全县60%的面积属于浅、深层富水区,40%的面积属于浅层中等富水、深层富水区。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至100立方米。浅、深层富水区包括后刘、万冢、玉皇庙、郭楼、古槐镇、东皇庙、辛店7个乡镇,单井出水量浅层70立方米/小时,深层100立方米/小时。浅层中等富水、深层富水区有十字路、高杨店、杨埠、东和店、老王岗5个乡。浅层单井出水量30立方米/小时,深层出水量100立方米/小时。浅层富水和浅层中等富水区有射桥、庙湾、双庙、万金店、李屯、西洋店6个乡。

土壤

平舆县土壤面积155.76万亩,共分为3个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17个土种。3个土类(砂姜黑土、黄棕壤、潮土)以砂姜黑土土类面积最大,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1%,分布在东和店、高杨店、十字路、郭楼、杨埠、东皇庙、西洋店等乡,集中在洼地中心或洼地下缘以及局部的槽形洼地、碟形洼地和背河洼地。其次是黄棕壤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24.19%,分布在万金店、东皇庙、双庙、杨埠、庙湾、射桥、万冢、古槐镇等乡沿洪河、小清河两岸。老王岗、李屯两乡沿汝河一带分布也有。潮土土类面积最小,只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81%,潮土又分灰两合土和灰淤土两个土属,灰两合土土属分布在老王岗、西洋店两乡的汝河沿岸和庙湾乡的洪河沿岸;灰淤土土属零星分布在后刘、杨埠两乡的洪河河湾和沿河洼地。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796/

(13)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宋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河流
  16. 湖泊
  17. 地下水
  18. 土壤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