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精研儒、释、道典籍,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武术等诸门学问。他毕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教育家,实业家,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他著作等身,作品被译为140种语言流通于世。 南怀瑾于1918年3月18日出生在浙江乐清的一个文化世家。从六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十一岁时...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精研儒、释、道典籍,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武术等诸门学问。他毕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教育家,实业家,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他著作等身,作品被译为140种语言流通于世。

人物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南怀瑾于1918年3月18日出生在浙江乐清的一个文化世家。从六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十一岁时进入当时的乐清县立第一小学插班就读六年级。小学毕业后,他在私塾中自学,并在暑期期间跟随朱味温学习。十六岁时,他自修于乐清的井虹寺玉溪书院,并得到了叶公恕的指导。

1934年,年仅17岁的南怀瑾与王翠凤结婚,一年后他们迎来了长子南舜铨。同年,南怀瑾离开了乐清,前往浙江国术馆在杭州学习武术。在这期间,他在西湖的文澜阁内接触到了《四库全书》的文献。他还在西湖的闲地庵得到了圣士和尚赠送的《金刚经》和《指月录》,并在秋水山庄有幸阅读了报业巨子史量才的藏书。

南怀瑾二十岁的时候有了次子南小舜。同年以第一名毕业于浙江国术馆,获得武术教官资格。后在日军占领杭州前夕,前往成都,结识了钱吉(钱宗本),在钱吉母子帮助下渡过最初的艰难时期。1939年,南怀瑾在川康边境创办了“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拉起了一支戍边队伍,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后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受到地方势力和军统特务的两面夹击,坚持了不到一年即放弃,回到了成都。南怀瑾曾将这段写成《西南夷区实录》,但没有保存下来。一年后,南怀瑾曾在宜宾《金岷日报》担任编辑,不久即在位于成都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中央军校)担任政治指导员(教官)。1941年,南怀瑾于成都金陵大学社会福利行政特别研究部选读。

南怀瑾

拜师袁焕仙

1942年夏天,南怀瑾登上灵岩山,在灵岩寺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袁焕仙,南怀瑾后来的学生,也都敬称袁焕仙为“袁太老师”。而在所有弟子中,袁焕仙对南怀瑾最为器重,认为“摄其众向道,导其徒回车,风其俦化行方国者,实为怀瑾”。同年9月,袁焕仙在灵岩寺专门为南怀瑾举办了一次“禅七”,指定南怀瑾为首座,此次灵岩禅七法会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禅学“维摩禅”兴起的重要标志,对南怀瑾影响巨大。同年,南怀瑾随袁焕仙至重庆,见到了虚云老和尚以及密宗的贡嘎活佛。南怀瑾在袁焕仙禁语期间向其请教,后将二人对答的部分文字整理为《灵岩语屑》。袁焕仙对南怀瑾的指导和口头传授的内容比他所著的《禅海蠡测》更为丰富,但南怀瑾仅保留了袁焕仙的一些笔迹的残纸,对口头传授的内容记忆模糊。

1943年,南怀瑾参与筹创维摩精舍,并整理袁焕仙的讲课记录,编为《维摩精舍丛书》。同年五月,时年26岁的南怀瑾进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潜修,两年转移到乐山五通桥多宝寺继续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典。1946年,应邀到昆明讲学,后远赴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派。

南怀瑾

袁焕仙

台湾岁月

1948年,南怀瑾在考察台湾三个月后回到杭州,并阅读了《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等重要文献。稍后,他前往江西庐山进行了一段短期的闭关修行。一年后,年仅32岁的南怀瑾告别家人,独自来到了台湾宝岛。他在台湾与杨晓薇结婚,并担任了《全民日报》的社论委员。他还与同乡合伙创办了“义利行”商号。起初,“义利行”生意兴隆,但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经营陷入困境,最终失败收场。

1955年,南怀瑾在困境中自费出版了《禅海蠡测》,然而这本书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不久后,他带着家人搬到台北龙泉街的菜市场附近居住。尽管生活境况困苦,南怀瑾还是凭借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然而,这两部作品仍未引起关注,购买者不多。为了生计,他甚至不得不典当衣物换取生活费。直到1960年,胡适阅读了南怀瑾的《楞严大义今释》,并对其给予了赞赏,这使得南怀瑾逐渐为人所知。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邀请南怀瑾出任教授和礼学院院长。南怀瑾经过深思熟虑后接受了这个职位,但条件是可以不需要到学校上课,而是让研究生们到他家中接受他的教导。

南怀瑾

《楞严大义今释》

1966年,南怀瑾受蒋介石父子之邀请,在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由此引起后来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同年,兼任辅仁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佛学研究所顾问。一年后受聘台湾“中华学术院”研士。1969年,南怀瑾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于美国加州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分会,并创办《人文世界》月刊。

1974年4月,在台湾的南怀瑾受邀开讲《论语》,讲课内容以《论语新义》的标题发表于他创办的《人文世界》杂志上,以致杂志订户大增,读者甚至将载有其讲解的杂志剪贴成册,转告亲友传阅。一年后,经南怀瑾授权,《青年战士报》开始转载他讲的《论语》,即《论语别裁》,反响巨大。在读者的热切提议下,南怀瑾开始考虑创办出版社。1976年,《论语别裁》出版,即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南怀瑾创办了老古出版社。1979年,南怀瑾创立了大乘学舍,并设立了“十方禅林筹建处”。1980年,老古出版社经过改组,升级为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同年,十方丛林书院成立,南怀瑾以导师身份名义主持院务。1981年,南怀瑾创办了《知见》杂志。

辗转美港

因受到蒋经国猜忌,南怀瑾于1985年离开台湾,避居美国。旅美期间,创办了维吉尼亚“东西学院”,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1988年,南怀瑾从美国转至香港定居。他的《论语别裁》已印行达到18版之多,香港和新加坡的出版商都争相翻印。从此,南怀瑾声名远播,老古出版社的业务由此走上正轨,陆续出版的南怀瑾其他作品都很畅销。与此同时,应温州市政府刘锡荣市长等请求,南怀瑾开始着手筹建金温铁路。自1989年起,南怀瑾积极推动学生和朋友投资中国大陆,引入了多家重要的企业,如正大集团、斯米克公司、大润发等。同年,南怀瑾担任了光华教育基金会的创会会长,还提议并推动了北京大学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作为老幼文康中心。

南怀瑾在香港期间,复旦大学出版社通过王雷泉(时任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介绍,请求出版他的《论语别裁》。1990年《论语别裁》正式在大陆出版。不仅如此,南怀瑾还曾作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促成了“汪辜会谈”,1992年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同年,南怀瑾成立了联盈兴业公司,金温铁路正式开工。在铁路建设完成之际,南怀瑾提出“还路于民”,将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浙江省及铁道部。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全线通车。2000年,南怀瑾担任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理事长,指导“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在祖国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中华传统文化。2001年,他创办了东西精华农科(苏州)有限公司。

南怀瑾

金温铁路

晚年经历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多次应邀至高校、企业等发表演讲。2006年,南怀瑾在89岁高龄时创办了太湖文化事业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及董事长,同时筹建了恒南书院。紧接着,他又在江苏吴江市创办了太湖大学堂,以耄耋之年在此公开讲学五十余次,期间亦不断有著作问世,世界各地慕名来访及听课者络绎不绝。2008年,南怀瑾创办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同年,他不仅支持了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研究项目——道生中医四诊仪的研发与应用,还对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给予了支持,并资助了印度佛教的复兴运动。2009年,南怀瑾重建了禅宗曹洞宗的祖庭洞山寺,并于次年在太湖之滨捐资建设了太湖之滨老太庙文化广场。

南怀瑾

南怀瑾晚年

2012年9月29日,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与世长辞,享年95岁。

人物作品

编辑

著作、述著

出版年份

作品名

1955年8月

《禅海蠡测》

1960年8月

《楞严大义今释》

1962年7月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1965年11月

《楞伽大义今释》

1968年11月

《禅与道概论》

1973年4月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1973年9月

《禅话》

1976年1月

《习禅录影》

1976年5月

《论语别裁》(上、下)

1977年9月

《新旧的一代》

1984年3月

《净名庵诗词拾零·佛门楹联廿一副·金粟轩诗话八讲(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

1984年6月

《孟子旁通(一)》

1985年6月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1985年6月

《历史的经验(一)》

1985年6月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1986年12月

《中国文化泛言(序集)》

1986年12月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1986年12月

《禅观正脉研究》

1986年12月

《历史的经验(二)》

1987年12月

老子他说》

1987年12月

《易经杂说》

1987年12月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1987年12月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1987年12月

《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1989年8月

《如何修证佛法》

1991年4月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下传)》

1992年7月

《圆觉经略说》

1992年8月

《金刚经说什么》

1995年6月

《药师经的济世观》

1998年3月

《原本大学微言(上、下)》

2002年10月

《布施学——毗耶娑问经》

2003年10月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上)——美国·西藏的密宗修行经验》

2004年1月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学佛修行与五蕴解脱》

2005年3月

《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2006年4月

《庄子諵哗》

2006年10月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2007年1月

《南怀瑾二OO四—二OO六讲演录》

2007年3月

《与国际跨领域领导人谈话》

2007年5月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2007年11月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2008年1月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2008年7月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2008年12月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2009年3月

《我说参同契(上)》

他人合著

时间

作品名

1968年

禅与道概论

1970年

维摩精舍丛书(与袁焕仙合著)

1976年

习禅录影

1980年

参禅日记初集(原名:外婆禅,由金满慈著,南怀瑾批)

1983年

参禅日记续集(由金满慈著、南怀瑾批)

1984年

净名庵诗词拾零·佛门楹联廿一副·金粟轩诗话八讲

1985年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1986年

禅观正脉(上)

1987年

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2003年

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

2005年

花雨漫天维摩说法

——

列子臆说

讲学记录

序列

目录

(道01)

《参同契》录音

(道02)

《老子》录音

(道03)

《列子》录音

(道04)

《在国际道德经论坛的讲演》录像

(道05)

《庄子》录音

(道06)

《小言黄帝内经》录像+录音

(道07)

《黄帝内经举痛论》录像

(道08)

《庄子外篇》录像

(道09)

《易经》录像+录音

(儒01)

《大学》录音

(儒02)

《中庸》录音

(儒03)

《孟子尽心篇》录音

(商01)

《大会计》录像+录音

(商02)

《工商发展与中国文化》录音

(商03)

《商业的道德》录像+录音

(身01)

《示范杨式太极拳》

(身02)

《示范鸟飞式动作》

(释01)

《禅秘要法》录音

(释02)

观世音法门》录音

(释03)

《金刚经》录音

(释04)

《楞严经》录音

(释05)

《南禅七日》录像+录音

(释06)

《南禅七日》录像+录音

(释07)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王凯诵)

(释08)

《如何静坐》录像

(释09)

《三界天人表》文档

(释10)

《唯识与中观》录音

(释11)

《维摩诘经》录音

(释12)

《心经》录音+文档

(释13)

《药师经》录音

(释14)

《瑜伽师地论》录音

(释15)

《圆觉经》录音

(释16)

《照明三昧》录音+文档

(释17)

《准提法-2002年香港准提法开示》录音

(释18)

《准提法-寒假49天准提法开示》录音

(释19)

《准提咒》录音

(释20)

《准提佛母的修法》录音

(释21)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录音

(释22)

《净念相续与往生净土》文档

(释23)

《维识略讲》录音+视频

人物思想

编辑

学术思想

儒学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为人们带来了对孔子的全新认识,打破了人们对孔子的刻板印象。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活泼、幽默、通达的孔子形象,极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于儒家学说乃至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立心理。它敦促大众重新认识和研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南怀瑾的著作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经典被束之高阁、无法向大众推广的状况,将传统文化普及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

南怀瑾认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一个人应该努力做到“内圣外王”“内外兼修”。他认为曾子是“内圣外王”的杰出典范,而其所著的《大学》既是“内在修养的学问”,也是“外在实际运用的学问”。作为“内在修养的学问”,《大学》被称为“千秋帝王的导师”。对于普通人而言,“外在实际运用的学问”在现代可以理解为创造功绩,为国家、为人民、为事业做出贡献。在做事业的过程中,真正的富有在于布施而不是占有。

佛法禅学

南怀瑾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楞严经》的现代解释、提出“心物一元”理念,以及强调科学与佛法的结合。在《楞严大义今释》中,他阐述了通过身心实验验证物理世界原理的方式,指出身心解脱的理论和方法。《禅海蠡测》中,他提出宇宙和生命本质是心物不可分割的整体,展示了心与物的相互依存和影响。《如何修证佛法》强调了科学理论对理解佛法的重要性,认为科学与佛法可以相辅相成。在《南禅七日》中,他将禅学视为生命科学的实验,强调实修经验和身心的统一。

南怀瑾继承了近代出现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的观点,并从宗门的"实验性"和"实证性"的思路作出了解释。南怀瑾认为,禅宗的证悟强调通过修行实践去体悟事理的圆融。他指出,如果一开始就过于注重追求终极真理而忽略修行实践,那么就很难真正深入理解佛法。他借用《法华经》中的教诲阐释,真正的证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悟道,更重要的是将佛法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他还强调持续的修持和参悟实际境界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深入的内观,人的心灵可以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实现心灵上的彻底释放和清晰理解。

道家

南怀瑾认为,每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在政事治理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那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黄老思想代表了内在修养和个人修身的道家思想,而儒家学说则是一种展示给外界的治国理政的方式。在道家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子,他的著作《老子》(后来被称为《道德经》)最能体现道家思想的精髓。而在阐扬和诠释老子的思想方面,庄子则是最为清晰和透彻的。

教育理念

南怀瑾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中指出:孩子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家庭、社会、时代等的影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人的整个生命,父母的遗传因素只占十分之三左右,孩子的思想个性与后天教育的培养关系非常大。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孩子的性格,包括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即《大学》和《中庸》中所述的“秉性”。南怀瑾提倡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性向善,通过改良人性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在教育方法上,南怀瑾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他引用《礼记》中的观点,区分了经师(专注于学术教育)和人师(通过个人品德和行为对学生产生影响)。他认为教育者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此外,南怀瑾强调教育的多元性,不仅包括知识学习,还包括培养生活和谋生技能。他认为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艺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种技艺不受学问、身份或地位的限制,是个体自立的基础。

南怀瑾在教育理念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历史教育中对因果报应关系的重视。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责任感方面,南怀瑾倡导“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的精神,不以功成名就为目的,而是注重对国家和民族的长期贡献和影响。

人际关系

编辑

家庭关系

关系

人物

简介

父亲

南正裕

谱名光裕,字仰周,号化度,1888年-1957年

母亲

赵氏

1891年-1990年

妻子

王翠凤

1916年-2009年

妻子

杨晓薇

1928年-2011年

长子

南宋钏

1934年生,南怀瑾与王翠凤之子

次子

南小舜

1937年生,南怀瑾与王翠凤之子

长女

南可孟

1950年生,南怀瑾与杨晓薇之女

次女

南圣茵

1952年生,南怀瑾与杨晓薇之女

三子

南一鹏

1954年生,南怀瑾与杨晓薇之子

四子

南国熙

1957年生,南怀瑾与杨晓薇之子

参考资料

家庭情况

南怀瑾的祖先在宋代时期从中原迁移到当地,建立了一个大家族。然而,到了南怀瑾的祖父这一辈,家族已经开始衰落。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作为遗腹子,十二岁时就肩负起了维持家族的重担,不仅恢复了家庭财产,而且在地方上赢得了声誉,成为当地的乡绅。他以正直、公道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深得民心,在1949年春被民众推举为民选乡长。但新中国成立后,南仰周被当作“反革命分子”逮捕,在1957年秋天病故于杭州临平劳改场。南仰周病故后,南怀瑾之妻王翠凤独撑全家生计,供养婆婆并教育两个儿子。

人物影响

编辑

文化领域

南怀瑾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推广方面的活跃参与。他曾在台湾担任多个大学的教授,积极进行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通过讲座、研讨会及出版等方式推广中华文化,对台湾听众产生了重要影响。南怀瑾还创立了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和十方丛林书院,并创办了《人文世界》等杂志,致力于推广中国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文明。此外,由于南怀瑾在两岸政治圈人脉广泛,对两岸政治和历史有深入了解,同时还能与台湾最高领导人对话,因此他被选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他还在1992年撰写《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成为了两岸关系友好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在国际舞台上,南怀瑾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1969年的台日文化交流和1985年在美国成立的东西文化学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南怀瑾以独特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通过作品如《论语别裁》,用现代语言和方法使传统思想更加容易被当代大众理解和接受。他的著作,包括《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不仅有繁简体中文版,还有多种外文版本,总计超过一百四十种,这些著作对于传播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领域

南怀瑾一直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他积极提倡幼少儿童智力开发,推动了中英文经典的课余诵读以及珠算和心算的学习。他还担任了由台湾润泰集团出资设立的光华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通过设立奖学金和投资助学项目,会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捐赠了16亿元人民币,并在全国34所著名高校设立了奖学金,惠及了十几万学子。南怀瑾还提议并推动了北京大学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2年初正式成立,到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成为了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南怀瑾建立的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法包括武艺、静定、野炊和读经等,强调文武并重,新旧结合。他的教育方法在吸引中国外学者和社会领袖的同时,也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南怀瑾晚年每次公开授课,几乎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求学者齐聚太湖大学堂。南怀瑾一生影响了学生弟子众多,包括上海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李慈雄(常随弟子)、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院士、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院长张耀伟等;也有不少外国学生,如《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基辛格事务所的副总裁雷蒙(Joshua.C.Ramo)等。

经济领域

南怀瑾通过鼓励和引导海外弟子及企业在中国投资,帮助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引入了多家重要企业,如正大集团、斯米克公司等,促进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和管理经验的发展。此外,他在泰顺、文成水灾发生时的慈善捐助,以及他创建的医药科技基金会和农业科技基金会,都在提升当地社区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金温铁路的建设方面,南怀瑾不仅撰写了《对金温铁路的浅见》,提出了创新的建设思路,而且提出了“还路于民”的想法,通过结合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方式,解决了巨额资金问题。金温铁路总投资近30亿人民币,这其中南怀瑾筹措到资金有1200多万美元。他的资本运作能力使得长期搁置的金温铁路项目得以开工建设。在金温铁路全线通车时,南怀瑾写给有关各方的信函达到百万字之多。

人物争议

编辑

国学大师之争

对于南怀瑾是否被称为国学大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一方面,他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他的个人思想和生命体悟为人们带来了启发和思考。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南怀瑾更多地将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并对《论语》等经典进行了个人的解读,与传统专家的解读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他的学问并非完全基于书本,而是受到个人生活经历和体悟的影响。虽然他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否足够称为国学大师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南怀瑾是否被称为国学大师,需要综合考虑他在传统文化传播、个人思想和学术观点方面的贡献,并充分权衡不同学者的观点和争议。

著作争议

学者们对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提出了批评和不同观点。他们指出其中存在历史事实和文义解释错误,例如将《礼记》误认为是孔子的著作等。一些学者也指出南怀瑾在解释和观点提出上忽略了汉语自身的规律和历代注疏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他的个人行为介入了文本的构建,削弱了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批评者还指出,《论语别裁》中的“别裁”实际上是通过对文本的有意破坏、裁剪、镶嵌和排列来达成南怀瑾个人的意图,而不是深入理解和阐发文本本身的意义。学者们对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持有批评观点,认为他的个人行为介入了文本研究,并忽略了传统研究成果和汉语的规律。这些批评观点提醒人们在阅读和解读南怀瑾的著作时要保持批判的态度,综合鉴别和思考。

著作权之争

南怀瑾的儿子南小舜在2014年10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复旦出版社、老古公司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上海书城长宁店侵犯他的著作财产权。随后,一审法院追加上海老古公司为被告。然而,南小舜在6月撤回了对新华书店的起诉。在诉讼中,南小舜要求复旦出版社、老古公司和上海老古公司一起向他支付相关版权费用,金额为989万余元,并要求被告们支付调查费用、律师费用和购书费用,总计35万余元。2015年9月,老古公司提起了反诉,要求确认南怀瑾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归该公司所有。南怀瑾生前有两次婚姻,共育有6名子女,其中南小舜和南宋钏是他在大陆生育的子女。南怀瑾去世后,他在台湾的四个子女共同签署了一份《亲属关系声明书》和《遗产分配声明书》,声明放弃了南怀瑾在大陆所遗留的遗产和相关著作财产权益,这些权益由南宋钏和南小舜一起继承。随后,南宋钏也签署了一份《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宣布自愿放弃上述财产权益的继承权。因此,南小舜成为唯一继承南怀瑾在大陆相关著作财产权的继承人。

2018年9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南品仁与复旦出版社、老古公司、上海老古公司侵害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宣判,法院判决撤销一审法院民事判决第一、二项,即“被告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南小舜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363,941.18元”,“驳回原告南小舜的其余诉讼请求”;维持一审法院民事判决第三项,即“驳回反诉原告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驳回南品仁的全部诉讼请求。

遗物失踪

编辑

事件经过

2012年10月5日,南怀瑾去世后七天,其法定继承人与故居的实际控制人签订了一份会议纪要,约定对遗物进行清点,并先行保管不移动。随后,南怀瑾生前的工作人员对遗物及其放置情况进行了拍照和录像记录。同年11月2日,南怀瑾的子女公开表示愿意将继承的遗产捐赠给国家和社会公益,以继续弘扬中华文化。然而,当南怀瑾的二儿子南小舜和其他亲属根据约定前往乐清市南怀瑾故居时,却被拒之门外。尽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包括政府协调和律师函催要,但都遭到拒绝。因此,南怀瑾的继承人向苏州中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清点并返还遗物。

2017年7月6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苏州中院”)受理了此案。2019年3月6日,法院的承办法官未能进入故居清点遗物。同日,代理律师提交了保全申请,要求保护遗物。然而,在3月10日和11日,故居停车场有搬家货车进出。3月11日下午,有人在南怀瑾故居将其内的物品打包装车。此后,南怀瑾的法定继承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苏州中院反映情况。到了3月13日,法定继承人获悉故居内已几无物品,呈现空置状态,未见到南怀瑾的遗物及图书。

遗物价值

南怀瑾的遗物中,包括他的私人用品、手稿、墨宝,以及讲课70余载的录音、录像,更有他毕生收集珍藏的数十万册藏书,亦不乏具有文物价值的佛像、字画等。据国务院参事仇保兴介绍,南怀瑾的藏书中,有很多珍本,且不乏孤本,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极其重大。另外,南怀瑾作为两岸会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促成者,他与各界重要人士,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往来信函,既具有史料价值,其中一些信函至今尚未公诸于世,涉及事件多属机密。

轶事典故

编辑

拜师学剑

少年时期的南怀瑾在杭州国术馆习武,他听闻附近城隍山上有一位剑艺高超的老道,人称剑仙。出于对学艺的渴望,南怀瑾多次前往拜访,但始终未能见到老道。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这位剑仙,便立即长跪请求指点剑艺。老道询问南怀瑾所学的剑路,观看他的演练后,直言其所学更像是儿戏,并建议他专心读书。

然而,考虑到南怀瑾的诚心,老道还是教了他两步练剑的方法。第一步是在漆黑的房间里劈开点燃的香头,第二步是将空中的豆子一剑劈成两半。老道告诉南怀瑾,若能完成这两步,再回来找他学习剑路。南怀瑾虽然认为老道的方法有理,但由于同时也在学习文学,他意识到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来练剑。因此,他选择辞别老道,放弃了继续学习剑艺的计划。

读书百遍

抗战期间,南怀瑾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业余时间拜清末探花商衍鎏为师,学习古文。一次,南怀瑾自信地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商衍鎏老师看,并询问自己是否有科举考试中举的潜力。商衍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南怀瑾感到非常得意。

后来,南怀瑾又拜袁焕仙为师。当他再次拿着自己的习作请教袁焕仙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袁焕仙并未给予文章过多关注,甚至直言南怀瑾的水平不足以撰写文章。袁焕仙的这种严厉态度让南怀瑾感到困惑,但袁焕仙指示他重复阅读《史记》中的《伯夷叔齐列传》一百遍,以深入理解历史文化。南怀瑾遵从袁焕仙的指导,经过重复阅读,逐渐发现了文章中许多以前未曾注意到的问题和深刻的道理。他的理解逐渐加深,感受越来越多。读完一百遍后,他兴奋地向袁焕仙报告自己的理解,袁焕仙则告诉他,只有通过这样深入的学习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历史文化的精髓,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南氏“文物衣冠”

1985年,南怀瑾前往美国时,从金山入关。他曾听说旧金山的海关对中国人检查尤为严格。当时,南怀瑾身着中式长袍,手持一根棍子,跟随着装满行李的推车。其中有两箱装着中药,按照美国海关的规定,中药是不允许入境的。

当行李推车到达入口时,一位海关人员牵着一条小狗出现。小狗闻到中药的味道后开始围绕那两箱行李嗅探。海关人员注意到这一情况,便询问行李的主人。南怀瑾对他微笑点头,但没有说话。海关人员转而询问旁边的学生南怀瑾的身份,学生则夸张地回答称南怀瑾是“中国当代的孔子”,并称美国国务院费了大劲才请到他来美国。在听到这番解释后,海关人员没有进行进一步检查,允许南怀瑾带着所有行李通过。南怀瑾事后表示,是他的中式长袍和手棍发挥了作用,称这是他的“文物衣冠”,帮助他顺利通过海关检查。

自谓没有一个好学生

南怀瑾认为自己没有一个真正的学生,因为他不以老师自居,而是将学生视为朋友,以友谊的方式相处。尽管如此,如果学生不称呼他为老师,他也会责备他们缺乏礼貌。当被问及是否有真正的学生时,南怀瑾回答说没有,并解释说成为他的学生需要具备非常高的标准。当他的学生不仅要在文武两方面都精通,而且需要在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都有所了解,甚至包括风水、卜卦、算命等方面的知识。他还开玩笑地说,学生应该无所不通,能够在生意上立刻赚钱,即使是小偷也要偷得来,如果被抓住,则不算数。

人物评价

编辑

我是个非常普通的人。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南怀瑾(自评一)。

我不需要鬼神来帮助我,一生行事无愧无怍,了无所憾,所以什么都不怕。——南怀瑾(自评二)。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李石曾(教育家、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南怀瑾是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最精深、知识最渊博的人,他是我的老师。——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中科院院士)。

“南怀瑾是世界温州人的骄傲,更是世界温州人的学习楷模。”——施艾珠(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

“古有王十朋,今有南怀瑾,于乐清这是两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赵乐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南怀瑾定居吴江,不光提升了吴江的知名度,更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精神财富”。这是位非常慈祥的老人,也是位风趣幽默健谈的学者。自大学堂创建后,他一直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抱着一种抢救文化遗产的态度。他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太多,自己要竭尽所能,留下多少是多少。他还常说,现在大家非常重视物欲的东西,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是走不远的,更难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查旭东(吴江市七都镇原党委书记)。

南怀瑾把传统文化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比较通俗的方法传递给现代的读者,打通了庙堂和江湖,让普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了亲切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入门的可能性。他做了中国传统读书人、学院读书人不愿意做、不屑于做,今天看来也没有能力去的事情。我们大陆知识分子没有完成文化现代化、知识现代化的任务,大众对世俗化的知识、学问是有需求的,所以南怀瑾的著作填补了这个空白。——余世存(学者)。

南怀瑾属于非学院派学者。在我看来,他与学院派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国学大师。南怀瑾将孔孟之道泛化,让更多的人知晓中国传统文化。他是在阐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而他的许多观点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比学院派更大。对于这种跨学派跨学科的学者,我们对国学大师的定义可以更加宽泛一点。——周建忠(原南通大学副校长)。

南怀瑾的学问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个“通人”,但与其说他汇通儒释道三家,不如说他更接近于先秦时代九流十家的方士传统,“他的学问是走向源头,不是从末端汇流各家。”——林谷芳(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从坚持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看”——虽然这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值得商榷,但是——“今天有哪一位学者能超过南怀瑾的社会影响呢?”——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南怀瑾不过是个畅销书作者,是市场的宠儿,其文字属于甜软俗之类,南怀瑾是拿捏心灵世界的高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少磊。

后世纪念

编辑

南怀瑾故居

南怀瑾故居,位于乐清市,为纪念国学大师南怀瑾而建立。该建筑采用传统的中式两层楼结构,周边环绕着水景。白色围墙与灰色方格窗、灰色瓦片相搭配,与木质大门及褐色梁柱共同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故居大门上方的匾额刻有“南怀瑾故居”字样,入口处立着南怀瑾的全身铜像。故居的主要建筑金粟苑内展示了与南怀瑾相关的各类展品,包括照片和文献等。大堂正中位置悬挂着南怀瑾的名言,而二楼的书画室内陈设了南怀瑾的照片、著作以及书法作品。此外,故居还精心复原了南怀瑾晚年使用的书房。2015年,南怀瑾故居被中国侨联正式认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南怀瑾

南怀瑾故居

太湖大学堂

2013年,七都镇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将太湖大学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一个弘扬国学文化的基地;设立南怀瑾纪念馆;南公堤文化大堤等文化产业项目也相继入驻。

南怀瑾

太湖大学堂

总理悼词

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获悉南怀瑾辞世,亲笔撰写悼词:惊悉南怀瑾仙逝,深表哀悼。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谨向先生亲属表示慰问。

百年纪念会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南怀瑾学术研究会、恒南书院、江村市隐等机构联合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等协办单位,于2018年3月17、18日在上海举办“南怀瑾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系列活动。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正式启动展品全球征集,以表深切怀念。当天,南怀瑾著述版本展、南怀瑾墨宝展暨墨宝馆开馆仪式于恒南书院举行,仪式上詹文魁雕塑的南怀瑾铜像揭幕。“南师墨宝馆”集中复制展示了南怀瑾在各个时期手书的部分诗词、楹联近130幅,南怀瑾已出版著述版本400余种,是当时最为齐全的版本汇总。

南怀瑾

南国熙代表家属,向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捐赠南怀瑾墨宝及家书

相关书籍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一书是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一书是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教育、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教育和文化的人们深思和记取。该书自201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引起良好反响,曾连续五周蝉联当当网销量冠军,荣登2014北京书市销量榜首,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畅销书(社科类),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南怀瑾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注释

编辑

展开[a]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b]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c]

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d]

上海老古文化教育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南怀瑾.豆瓣读书. [2023-10-12].

[2]附录一·南怀瑾先生大事年表//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684-693. 7-213-06884-9.

[3]南怀瑾 的作品(152).豆瓣读书. [2023-10-12].

[4]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_中国广播网.央广网. 2012-10-1[2022-12-07].

[5]《羊城晚报》5.20 薛仁明. 南怀瑾的学问与修行. 文摘报, 2013-5-23: 06版. [2022-12-07].

[6]《人物》 20150925 先生 南怀瑾(下)_CCTV节目官网-CCTV-10_央视网(cctv.com).央视网. 2015-9-26[2022-12-06].

[7]张慧蕊.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01-20, (1): 33. [2022-12-09].

[8]华夏在线[J]. 党的建设, 2012-01-01, (11): 47-47. [2022-12-09].

[9]南怀瑾先生简介.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4-01-12].

[10]附录二·南怀瑾先生著作、述著和选集目录//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7-213-06884-9.

[11]记者 王海. 南怀瑾 从来不想做大师.中国青年网. 2012-10-18[2022-12-06].

[12]吴江方志. 蜀道初登一饭难.吴江通. 2022-10-9[2022-12-16].

[13]《钱江晚报》《新京报》《新华每日电讯》10.2、3、5黎 朱桂英 林苏 何自力. 南怀瑾其人. 文摘报, 2012-10-13: 06版. [2022-12-07].

[14]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孟 婧. 南怀瑾:超越文化局限的人-光明日报-光明网.光明网. [2022-12-06].

[15]下篇·第六章·一、月在波心说太湖//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587. 7-213-06884-9.

[16]第二十章 肠断沧溟魂梦中. // 王国平.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第1版.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03: 258-265. 978-7-5153-2175-2.

[17]南怀瑾先生生平大事贯珠.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3-12-27].

[18]南怀瑾先生简介.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3-10-13].

[19]上篇·第二章·四、蜀道初登一饭难.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83-90. 7-213-06884-9.

[20]南怀瑾先生年谱(简谱).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3-12-27].

[21]第四章 只缘一会灵山后. // 王国平.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第1版.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3: 46-57. 978-7-5153-2175-2.

[22]上篇·第二章·八、灵岩七日座为首.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109-113. 7-213-06884-9.

[23]吴江方志. 恩师袁焕仙.吴江通. 2015-3-28[2022-12-16].

[24]上篇·第三章·一、将续大任空乏身.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156-162. [2022-12-12]. 7-213-06884-9.

[25]上篇·第三章·四、复兴文化立中流.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211-214. [2022-12-12]. 7-213-06884-9.

[26]实业家南怀瑾:新时代的商业座标.温州新闻网. [2023-12-27].

[27]上篇·第三章·十一、别出心裁讲《论语》.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284.286.294.299.300. 7-213-06884-9.

[28]細說十方.十方禅林. [2024-01-22].

[29]南怀瑾的传奇与《论语别裁》.三联生活周刊官方账号(百家号). 2018-3--17[2022-12-20].

[30]北京晨报. 国学大师南怀瑾去世 家乡市民自发悼念-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3-02-13].

[31]温州持续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温州市人民政府. [2024-01-22].

[32]金温铁路全线通车23周年 国企改革在地方跑出加速度.人民网. [2024-01-22].

[33]关于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太湖大学堂 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2024-01-22].

[34]陈万球, 梅阿梅. 南怀瑾伦理思想探赜[J]. 船山学刊, 2019-01-01, (4): 53-59. [2023-06-29].

[35]南怀瑾. 楞严大义今释[M]. 2018-05: 叙言. (4)

[36]编者:刘雨虹. 云深不知处. 第1版.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3-9: 207-208.219. 978-7-5458-0805-6.

[37]南怀瑾:《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的研究.学佛网. [2024-01-12].

[38]禅者之思:现代科学在南怀瑾佛学思想中的回响(王萌).显密文库. [2023-10-13].

[39]南怀瑾. 老子杂谈[J]. 商周刊, 2014-01-01, (1): 90-91. [2023-06-29].

[40]韩文虹, 庄志伟, 贾楠. 南怀瑾生命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J]. 河南农业, 2015-01-01, (18): 13-14. [2023-06-29].

[41]赖和平:南怀瑾的教育理念对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启发.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4-01-12].

[42]南怀瑾. 人人都容易犯的毛病[J].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3-01-01, (4): 18-19. [2023-06-29].

[43]刘锡荣:南怀瑾先生与金温铁路.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3-10-14].

[44]南小舜. 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M]. 2018-03-01: 第一章 孩提的记忆 二、有担当的少年. (5)

[45]日本之行. // 刘雨虹. 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侧记. 第1版.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3-7: 15-16. [2022-12-20]. 978-7-5060-6052-3.

[46]上篇·第三章·五、上国衣冠访东瀛.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219-221. 7-213-06884-9.

[47]《日本感事篇》序. // 南怀瑾. 中国文化泛言. 第1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12: 350. [2022-12-20]. 7-309-01578-9.

[48]好书·推荐 | 跟着南怀瑾先生重读《论语》.上观新闻. [2024-01-12].

[49]读书悟道,其义自见:读南怀瑾著述,品中国文化典籍.中国军网. [2024-01-12].

[50]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温州新闻网. [2023-12-27].

[51]南怀瑾先生:值得反省的代差与教育.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2023-12-27].

[52]一代宗师的教化[J]. 中国商人, 2013-01-01, (10): 80-80. [2023-06-29].

[53]下篇·第六章·二、桃李不言自成蹊.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第1版.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602-617. 7-213-06884-9.

[54]一代宗师南怀瑾和金温铁路的故事: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澎湃新闻. [2023-10-14].

[55]界面新闻. 南怀瑾诞辰百年:作品畅销三十年 是大师还是骗子?.今日头条. 2018-03-17[2023-02-01].

[56]李科元. 南怀瑾辞世六年 巨额著作权纠纷案今在沪落槌-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 2018-9-28[2022-12-22].

[57]叶日者. 遗物失踪 南怀瑾的“公天下”心愿就此止步?.环球网. 2019-3-25[2022-12-21].

[58]“亲情中华·云上基地”南怀瑾故居.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2023-10-13].

[59]南怀瑾先生轶事.中国作家网. [2024-01-12].

[60]《人物》 20150924 先生 南怀瑾(上)_CCTV节目官网-CCTV-10_央视网(cctv.com).央视网. 2015-9-25[2022-12-21].

[61]下篇·第六章·一无所长无所是.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662-663. [2022-12-16]. 7-213-06884-9.

[62]下篇·第六章·桃李不言自成蹊. // 南一鹏. 父亲南怀瑾.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3: 605. 7-213-06884-9.

[63]温州发布. 中共温州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有关情况.今日头条. [2023-02-13].

[64]浙江日报.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展品启动全球征集 南怀瑾家书入藏.今日头条. 2018-03-19[2023-02-13].

[65]贾丹华 叶文杰·浙江日报. 高耸入云的丰碑——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祭.今日头条. 2018-03-16[2023-02-13].

[66]光明日报. 南怀瑾: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图)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13-9-30[2022-12-20].

[67]吴江方志. 南怀瑾:为传播国学耗尽心力.吴江通. 2015-3-11[2022-12-16].

[68]“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在上海举行.凤凰网佛教. [2023-08-30].

[69]再现一代大师生前最后隐秘细节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再度出版.中新网四川. [2023-10-13].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2229/

(61)
词条目录
  1. 人物经历
  2. 早年经历
  3. 拜师袁焕仙
  4. 台湾岁月
  5. 辗转美港
  6. 晚年经历
  7. 人物作品
  8. 著作、述著
  9. 他人合著
  10. 讲学记录
  11. 人物思想
  12. 学术思想
  13. 儒学
  14. 佛法禅学
  15. 道家
  16. 教育理念
  17. 人际关系
  18. 家庭关系
  19. 家庭情况
  20. 人物影响
  21. 文化领域
  22. 教育领域
  23. 经济领域
  24. 人物争议
  25. 国学大师之争
  26. 著作争议
  27. 著作权之争
  28. 遗物失踪
  29. 事件经过
  30. 遗物价值
  31. 轶事典故
  32. 拜师学剑
  33. 读书百遍
  34. 南氏“文物衣冠”
  35. 自谓没有一个好学生
  36. 人物评价
  37. 后世纪念
  38. 南怀瑾故居
  39. 太湖大学堂
  40. 总理悼词
  41. 百年纪念会
  42. 相关书籍
  43. 注释
  4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