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英文名:Taiwan Island),历史上称荒徼之地、岛夷、夷州、流求、东番等,属于大陆岛,是中国台湾省主岛,亦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千米;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千米;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的平面形似一片芭蕉叶,长轴走向为北北东方向,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宽处144千米,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39千米。
名称由来
编辑中国很早就有关于台湾的地名。周代时称“岱舆”“员峤”;战国时称“岛峤”;秦朝时称“瀛洲”;汉朝称“东夷”。然而,这都是对东南海外岛屿的泛称。三国时期称“夷洲”,而且吴国的船队到达被称为“夷洲”的台湾。
台湾岛在南北朝时期曾被称为流求、琉求、琉球或“小琉球”,意义在琉球群岛和台湾岛间摇摆。至今学界仍无定论。文献记载:六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千米)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唐朝编纂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至朱元璋时期,将该地美名以:琉球,意为琉璃玉和珍珠球。
明朝中期以后,海盗、倭寇横行东南沿海,明朝军队在打击海盗、倭寇时,增进了对台湾岛的地理的认识,知道登陆台湾岛的最佳地点在台南的鹿耳门、魍港一带,并把台湾称为东番。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Tayan”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
还有一种说法,明代台湾岛附近有一个村庄名叫“大湾”,大湾附近住着台窝湾族的土著人,这个民族与大陆汉族人有交往,汉人用该族名称其地名,由台窝湾简称台湾。
位置境域
编辑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部大陆架边缘,四面环海,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9°18'03"~124°34'30"、北纬20°45'25"~25°56'30"之间,东临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千米;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千米;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南北方向长394千米,东西最宽处144千米,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39千米。
台湾岛位置境域
历史变迁
编辑形成原因
1亿多年前,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隐没,于是在现今的华南与日本等地区形成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位于欧亚板块边缘大陆架上的台湾岛,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巨大的挤压,大陆架沉积物被挤压出海面,形成最早的台湾岛。
台湾岛是由其西部和北部的扬子克拉通、东北部的冲绳板块以及东部和南部的菲律宾移动板块撞击形成的复杂结构,是受到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碰撞影响形成的一系列地体隆起岛弧之一。因为地壳变动与造山运动发达造成台湾岛复杂多样的地形,绝大部分地质构造是由欧亚大陆板块组成、菲律宾板块则往下发展成为隐没带。东部和南部地区则受到吕宋火山岛弧等板块影响形成复杂地质,包括与花东纵谷地质不同但与之平行的海岸山脉。地处板块交界处也使得台湾岛有着许多地体断层而容易引发地震。因受到地壳变动频繁、河流作用与差异侵蚀影响,使得台湾岛一些山区丘陵会因为构造作用形成盆地。由于盆地相较于周围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而往往会发展成聚落,例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和泰源盆地等。西部地区则因为河川下游堆积作用盛行和地盘隆起的离水作用,使得中下游与沿海地区形成许多平坦的冲积平原其中平原地形又以嘉南平原为主,其他还有位于西部的彰化平原、屏东平原、新竹平原与清水平原,以及位于东部的兰阳平原和花东纵谷平原等。
形成过程
台湾岛地质演化总体经历四个关键期:(1)晚中生代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时期(约80Ma),在华南陆缘形成造山带和俯冲沟弧盆系统;(2)古近纪到早中新世被动大陆边缘时期(约80~16.5Ma),新生代台西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雏形形成;(3)中—晚中新世板块汇聚初期(16.5~6Ma),形成的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增生楔为中央山脉、恒春半岛前身,向南连接恒春海脊,部分南海洋脊因碰撞挤压形成中国台湾东部蛇绿岩套;(4)晚中新世末以来活跃造山期(6Ma至今),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向西碰撞和向北俯冲,分别形成西部麓山带、雪山山脉、高屏斜坡和大屯火山区—琉球火山弧、宜兰平原—冲绳海槽;北吕宋岛弧向欧亚大陆碰撞和逆冲,形成花东纵谷和利吉混杂岩体、海岸山脉。
晚中生代太平洋俯冲时期
晚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至少235~80Ma),此时为一活动大陆边缘,如今的华南陆缘在中生代晚期时为位于中生代太平洋火山岛弧东侧的造山带,华南地块内亦发生了弧后伸展减薄,形成了现今中央山脉东侧火山弧和增生杂岩,随着新生代太平洋运动转向和古南海俯冲殆尽,晚中生代太平洋向西俯冲形成的海沟已经消亡,华南陆缘发育的中生代向陆倾斜的断裂在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东撤时期继承性生长,成为控制被动大陆边缘断陷形态及展布的边界断层,同样也控制着中国台湾西部、西南部盆地构造特征。
早第三纪被动大陆边缘时期
自晚白垩纪到早渐新世(约80~32Ma),受太平洋板块由向西俯冲转为向东后撤,中国大陆边缘型态由安地斯岛弧型的边缘发生了转变,大陆边缘应力场由挤压转变为伸展,并发育一系列裂谷断陷,此时期的台西盆地的分布范围包括了中国台湾海峡东部、海岸平原、西部麓山带北段及雪山山脉,而台西南盆地的分布范围则包括了中国台湾西南海域、西部麓山带南段及高屏斜坡。早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时(32~16.5Ma),南海边缘大陆地壳因地幔小尺度对流胞的发生而张裂,海底开始扩张,形成海洋盆地。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在这个时期的地层普遍发生了构造反转,此时南海北部陆缘变为陆架一浅海环境的沉积盆地。
晚第三纪板块汇聚初期
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末期(16.5~6Ma),南海停止扩张,板块汇聚作用开始。在板块汇聚的早期,由于南海沉积物仰冲的荷重,在大陆边缘开始发生了挠曲抬升的突起。随着汇聚带由俯冲作用转成碰撞作用,荷重也因仰冲的增生楔变成了碰撞造山带而增加,挠曲抬升发生了向西迁移,受挠曲抬升的大陆边缘沉积地层被侵蚀,伴随挠曲沉降成为前陆盆地,此侵蚀面便为前陆盆地的基底面。
晚中新世末期以来的活跃造山
晚中新世末期以来(6Ma至今),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俯冲和北吕宋岛弧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了现今中国台湾岛大地构造格局,在中国台湾岛西部前陆盆地,于晚中新世(约6Ma)时,欧亚大陆地壳与吕宋火山岛弧发生斜向初始弧陆碰撞,中国台湾岛造山带开始发育,并向西侧的中国台湾岛西部前陆盆地提供造山源的沉积物。到第四纪(2.6Ma至今),菲律宾海板块仍以约82毫米/年的速度向欧亚大陆俯冲,中国台湾岛被持续抬升和剥蚀;碰撞变形前缘向西迁移,部分台西、台中盆地因碰撞变形改造成为西部麓山带的北段,中国台湾岛北部的海岸平原经抬升成为台地,台西南盆地东北部成为西部麓山带的南段;在中国台湾海峡,裂谷盆地的东西向张裂断层与前陆盆地的小规模挠曲型张裂正断层持续影响着新期构造的发展;马尼拉海沟以北受俯冲与初始碰撞作用改造为高屏斜坡碰撞增生楔;吕宋火山岛弧体系构成了海岸山脉的主体;据花东纵谷清水断崖的辨识认为海岸山脉最北端随着菲律宾海板块向北俯冲而完全隐没;弧后张裂形成的冲绳海槽向西南方向延伸,构成中国台湾岛宜兰平原,有可能再向西南延伸至梨山断层。
中国台湾岛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P波层析成像图
地理特征
编辑气候
台湾岛纵跨了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带,北回归线穿过海岛的中部,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常受台风侵袭。
气温
台湾岛的四季都很温暖,其中以春冬的变化较大,夏秋变化较小,全年的平均温度在22℃左右,北部年平均气温约为22℃,南部约为25℃,南北平均温度冬季相差5℃左右,夏季差异不大。最热的是6—9月,平均气温在27—28℃,最冷的在12月到次年3月,平均气温在15—16℃以上。平均最低气温高于11℃。冬季最冷是在山区,冰雪现象时常可见。玉山年中最低平均温度有五个月(11月至4月)在零度以下。极端低温是-12.1℃(1944年3月10日)。阿里山极端最低温度有-7.6℃(1935年2月14日)。低矮的大屯山也有-2.3℃的极端最低温度。夏季情形是西南季风和暖流合作的状态。全岛气温在这个时期是全岛呈一致高温状态。极端纪录可在39℃以上,台中39.3℃(1927年8月19日),台东39.5℃(1942年6月7日)。
降水
台湾岛降水量充沛,主要是由于季风和地形因素的相互作用,地域差异极为明显。全年的平均降水量可达到2000毫米。降水量的分布的特点为:山地降水量高于平地,东部平地降水量比西部平地多。中部山区历年平均降水量约3000毫米,平原地区平均年降水量约1800毫米,东部平地平均年降水量约在1500~3000毫米之间,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雨日分布大致和降水量平行,除台湾海峡外,在长期迎风的基隆,年雨日214天,花莲197.6天,计有1/2以上的雨日,台中127.2天,澎湖94.9天。从降水的频率来看,南部暴雨最多,全年有10次以上,以7—8月为多,当台风吹袭本岛时,因地形关系,雨量最大一日超过1000毫米,如嘉义的竹崎1050毫米,阿里山达1104毫米之多。全岛相对湿度很大,年平均在80%以上。东部沿岸和山地湿度最大,如宜兰85%、阿里山86%、大屯山95%,山地经常产生云海奇景。南部湿度较小,东岸台东和西岸高雄都不及80%。
日照
台湾岛上基隆年日照时长为1243小时、台东日照时长为1897小时、台中日照时长为2477小时、恒春日照时长为2379小时。日照和云量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对照,冬季1月东北及东岸天阴,日照大减(基隆12%)。西南部平原在50%以上,屏东在东北风隐蔽地却达70%,夏季山地日照在20%以下,平地在50~60%。
风
台湾岛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则多为西南季风,其中6—9月是台风季,7、8月多热带风暴。东北季风风速强大,平均为4.3米/秒,在背山的台中,台南也有13.4和14.8米/秒的极端记录。夏季风比冬季稍弱,热带太平洋气团和赤道海洋气团,都是夏季风的主要来源,且都极不稳定,后者更常导致雷雨。西南季风平均约3米/秒,高山与海面要强,如玉山8米/秒,澎湖8.9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台湾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接触带上。台湾岛中央山脉以及西侧地区属于亚欧大陆板块,海岸山脉及其东侧地区属于太平洋板块,这两个不同的板块大约在一千万年前相碰撞,交接面就是台东纵谷。其地质构造是一个复背斜构造,属新华夏式。地层一般作北北东一南南西向,老的地层在东部,而西端都向东转,显然系背斜构造的褶曲枢纽倾斜部分,而褶曲不是一个完整的复背斜构造。由此台湾岛可分为三个地块构造系统,即中国台湾的欧亚大陆地壳—吕宋岛弧的弧陆碰撞系统、中国台湾东北部及外海的琉球岛弧—琉球海沟系统、中国台湾西南部及外海的吕宋岛弧—马尼拉海沟两套弧沟俯冲系统。
中国台湾欧亚大陆地壳—吕宋岛弧的弧陆碰撞系统
弧陆碰撞是指火山岛弧与大陆边缘因板块汇聚而发生碰撞,在碰撞发生之后除了有造山带的隆升之外,在造山带的克拉通侧,会因造山带本身对大陆地壳的荷重,而发生地壳沉降,进而产生沉积盆地,即前陆盆地。在碰撞发生之前,台湾岛地质架构属于欧亚板块东南隅的大陆边缘,与东海陆架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类似。碰撞前的台湾岛可能与东海陆架上的钱塘凹陷、西湖凹陷等沉积盆地及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珠江口盆地等沉积盆地有相近的地质架构。
中国台湾东北部及外海的琉球岛弧—琉球海沟系统
琉球沟弧盆系统位于台湾岛东北部、东海陆架南部,由菲律宾海板块海洋地壳向欧亚板块大陆地壳俯冲形成,其组成包括琉球海沟、耶雅玛增生楔、和平弧前盆地、琉球火山岛弧、冲绳海槽弧后盆地及其向陆延伸的宜兰平原。
中国台湾西南部及外海的吕宋岛弧—马尼拉海沟两套弧沟俯冲系统
吕宋沟弧盆系统位于台湾岛南部及其外海、南海的东北隅,系由南海洋壳向东俯冲和北吕宋弧与欧亚大陆发生陆陆碰撞作用迭加形成,其组成包括马尼拉海沟、海沟西侧的外隆起、海沟东侧的增生楔、吕宋海槽弧前盆地、吕宋岛弧,马尼拉俯冲系统之增生杂岩体向北延伸,或至现在的恒春海脊、恒春半岛乃至中央山脉,部分的南海洋脊亦因挤压碰撞,成为中国台湾岛东部蛇绿岩套的一部分。
地层特征
台湾岛出露的地层基本上代表了第三纪造山运动、碰撞造山期、造山运动后期3个地质演化阶段。其中中央山脉东麓的大南澳变质杂岩系,是由片岩、大理岩、闪长岩及花岗片麻岩等构成,是台湾岛最古老的岩石基底;雪山山脉数千米以下主要由浅海相砂岩组成;脊梁山脉地区主要为石灰质、泥灰质结核、火山岩等构成;海岸平原带主要表现为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砂岩、页岩互层;恒春半岛由页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组成;海岸山脉主要表现为碎屑岩或灰岩。
其中大南澳杂岩为晚古生代—中生代变质岩系。主要由各种片岩和变质灰岩组成,次为片麻岩和角闪石岩,基性到超基性火成岩岩块零星分布于变质岩中,多数可代表来自洋壳的岩石。这个变质杂岩系内可分为东西两个变质带:东带名为玉里带,以黑色片岩为主,含少量绿色片岩,原岩为略含炭质的页岩和少量砂岩,含基性洋壳外来岩块,玉里带出现代表高压环境的蓝闪石片岩;西带名为太鲁阁带,占本变质岩系的大部分,由绿色片岩、硅质片岩、黑色片岩、变质灰岩和片麻岩等变质岩类组成,特有不同于东带的结晶灰岩和片麻岩,西带原岩很复杂,有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各种不同的沉积岩(粉砂岩、砂岩、页岩和灰岩),并有酸性岩浆的侵入。
地形地貌
台湾岛上可以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等五大地形,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是以坐落在东部的山区地形为主,台湾岛上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2/3,平原则不到1/3。山脉走向大致与地质构造分布一致,台湾岛北半部主要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则是北北西至南南东走向,主要山脉由东到西分别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加里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台湾岛最高点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超过3000米的山峰也有200多座。在西部冲上断层山地以西则是起伏较为平坦的山麓丘陵与台地,其中丘陵大部分为红土台地受到河川侵蚀切割形成,主要的丘陵包括有竹东丘陵、竹南丘陵和苗栗丘陵,台地多数为头嵙山层砾石层以及晚更新世红土堆积层而成,重要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园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台湾岛地貌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台东山地、台中丘陵与台西平原。
台湾岛地形
台东山地
台湾岛山地面积占全岛面积的2/3,是由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的褶皱断块山系,台湾岛东部的为高山地形,台湾岛南北纵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以及台东山脉五条平行山脉,并以中央山脉为骨干。其中玉山海拔约3997米,为台湾岛最高峰,也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中央山脉
中央山脉北起苏澳附近,南达台湾南端的鹅銮鼻,纵贯台湾本岛南北中央,成为全岛的脊梁和分水岭,有“台湾屋脊”之称,将台湾全岛分为东小、西大的不对称的两部分。中央山脉全长270千米,东西宽80千米。
玉山山脉
玉山山脉在雪山山脉的南面,西南走向,北端隔浊水溪上游与雪山山脉紧邻,南端至屏东平原北部,全长约120千米。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是全岛和大陆东部地区的最高峰。玉山山顶终年积雪,色白如玉,因此被称为“玉山”。
雪山山脉
雪山山脉又称次高山山脉,位于中央山脉的西北侧,全长180千米,主峰海拔3884米,是台湾第二高峰。阿里山脉是台湾岛最西边的一条山脉,海岸山脉则是台湾岛最多东边的山脉。此外,在台湾岛北端还有一个自成体系的大屯火山群,由10多座圆锥形火山体组成。
台中丘陵
台中丘陵是台东山地与台西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区。东部为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高处可达500~600米,西部为台地,一般海拔在100~200米间,从台北至台南均有分布,以新竹、石门,淡水间的三角地带最显著。主要丘陵有四个,即基隆竹南丘陵、嘉义丘陵、丰原丘陵和恒春丘陵,其中基隆竹南丘陵为台湾岛最大的丘陵。本区山间盆地较为发育,主要有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地势较高的盆地和台北盆地、台中盆地等地势较低盆地。台北盆地为断层陷落的堰塞湖遗迹,面积240平方千米,台中盆地为断层陷落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千米。
基隆竹南丘陵
基隆竹南丘陵,北起基隆附近的海岸,南达台中丰原一带,东缘雪山山脉的北麓和西麓,西抵台湾岛西海岸,由基隆丘陵、新竹丘陵、苗栗丘陵和竹南丘陵等组成,是台湾岛最大的丘陵区。总面积约为152.3平方千米,竹南丘陵地势由东向西低降,东缘有以锦水页岩层为核心的锦水背斜构造,高度约在200至110米之内,山线铁路沿线、造桥、牛寮坑、牛栏湖等地以西,则属头嵙山层,由松软的砂岩、页岩构成,高度降至50、60米,丘陵区内因灌溉水源较欠缺,是故除了河谷地区略有农业外,余只能往林牧业发展。
基隆竹南丘陵
嘉义丘陵
嘉义丘陵位于阿里山脉前,北起浊水溪南岸,南至高雄、屏东,属海拔在250米以下的低丘陵。
丰原丘陵
丰原丘陵位于基隆竹南丘陵和嘉义丘陵之间,丰原经台中至南投一线以西,为西部丘陵地带最宽部分,东西呈半圆形,伸入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脉之间,为台湾本岛中部地形最特殊的地区。
恒春丘陵
恒春丘陵,位于恒春半岛,中央山脉至此成平缓的南北向背斜,山势逐渐向两侧低落,西部与屏东平原相接。
台西平原
台西平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占1/3,是台湾岛最大的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延长18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达45千米,面积约为5000平方千米。地势低于100米,系大肚溪、浊水溪、北港溪.曾文溪等河的三角洲的联合平原。主要平原有嘉南平原(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宜兰平原与台东纵谷平原。其中台南平原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占全岛总耕地面积的40%,为全岛农业最盛、人口稠密的地区。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也称台南平原,北起彰化县浊水溪的南岸,向南至高雄县下淡水溪的西岸,面积约4450平方千米,为台湾岛最大平原。台南平原地貌主要由河流沉积物所成,向西倾斜,与陡峭的山地相接。
屏东平原
屏东平原为下淡水溪的冲积平原,平原东界为中央山脉的西麓断层,西界为阿里山脉南端丘陵的东麓,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度为25千米,面积约1200方千米,为台湾岛第二大平原。
宜兰平原
宜兰平原又称兰阳平原,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约320平方千米,是台湾岛东部开发最早的地区。
台东纵谷平原
台东纵谷平原位于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的山峦之间,面积约700平方千米。
水文
海洋
台湾岛周边海区的水文环境主要受台湾暖流、大陆沿岸流和季风的影响与控制。其水文特点可以分为:一大海浪、两支海流、三类潮汐、四周潮流、五个要素。
海浪
台湾岛周边海区终年海浪较大,并且随着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台湾岛海浪特征为:涌浪多于风浪,冬季大于夏季。每年10月至翌年2月,该地区盛行北向或东北向海浪。3~4月,东北向海浪开始减少,偏南向海浪逐渐增多。到5~8月,东北向海浪仅占20%,而南向海浪占据主要成分。进入9月,北向海浪又逐渐恢复了优势。从海浪的级别看,台湾东部海区海面开阔,海浪最大,台湾海峡的东部次之,海峡的西部最小。各海区有自己的特点。东部海区:每年的4~5月为海浪最小时期,平均浪高1.5米,其余时间波浪较大。夏、秋季台风和冬季东北风所造成的偏东向涌浪,常在东部陆岸激起10米以上的拍岸浪。台湾海峡内常有6米以上的大浪,最高可达10米。北部海区:4-5月平均浪高1.1~1.4米,10~3月平均浪高1.5~2.2米。南部海区:6~9月平均浪高1~1.3米,10~3月平均浪高1.4-2米。。
海流
台湾岛周边海区有两支海流,即台湾暖流和大陆沿岸流。
台湾暖流又称黑潮,是终年自南向北流动的北太平洋赤道流的一个分支。黑潮由菲律宾东部经巴士海峡再分为两支,主流沿台湾东海岸折向东北,然后流向日本九州(所以又称日本海流)。台湾东海岸流主要受黑潮的影响。黑潮在台东部海域的宽度约为150海里,厚度400~500米,中间部分流速超过1节,有时高达3节。黑潮主流流带的两侧,流速显著减小。黑潮流向、流速一般不太受季节影响,夏季和冬季没有明显的变化。
台湾岛以东远达180海里附近海域时常会有明显的反向流,靠近台湾东岸一带也会有反向流。另一较小分支沿台湾西海岸北上,势力逐渐减弱,流速为1.5节左右。大陆沿岸流是在冬季长期强劲的东北风作用下沿渤海、黄海、东海向南流动的一股寒流。
潮汐
台湾岛周边海区的潮汐比较复杂,有规则的半日潮、不规则的半日潮和日潮。日潮即在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半日潮即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台湾岛除高雄和台东港附近沿海为不规则的日潮外,沿海潮汐基本上以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半日潮为主。
台湾岛周边海区的潮差特点是:秋季最大,夏季最小,西岸大于东岸,而西岸又是中部大于两端。台中港附近的最大潮差达4.4米,两端逐渐变小。潮差最小的地方是高雄港和基隆港附近,最大潮差仅0.4~0.5米。台湾东岸最大潮差约1.2米。
潮流
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潮流基本都是顺岸向的往复流。西海岸台中港以北的海面,涨潮自北向南(最大流速2节),落潮自南向北(最大流速5节)。在台湾海峡航行时,一般认为潮流水势比海流大,因此应该特别注意潮流的动向。台中港以南至曾文溪口的海面则相反,涨潮自南向北(最大流速2.8节),落潮自北向南(最大流速1.5节)。台湾北部海区,涨潮流向西北(最大流速4.3节),落潮流向东南(最大流速5.3节)。台湾南部海区,潮流也为往复流,涨潮流由太平洋向西流,落潮流由南海向东流。
五个要素
5个水文要素即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水色与透明度。台湾岛周边海区的水温不仅受黑潮与大陆沿岸流的影响,而且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台湾东部海区是黑潮的主流域,水温高达25℃;夏季,台湾岛整个周边海区水温普遍增高,西部、东部海区的水温分别26℃~29℃、28℃~29℃。台湾岛周边海区海水的盐度比较高,平均为3.3%,而且按地区、季节和垂直分布的变化都不大。台湾围岛海区的海水密度略小于外围海区。台湾周边海区的海水颜色主要受黑潮和大陆沿岸流的影响。影响海水颜色的因素有洋流及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等。台湾岛沿岸的海水颜色呈蓝色。台湾周边海区的海水透明度随季节和地点的不同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透明度最大,秋季次之,春、冬季较小,且东部海区大于西都海区,台湾海峡东侧大于西侧、南部大于北部。
水团
台湾岛水团主要是中层水,是以北太平洋中层水和南海中层水的混合形式而存在。台湾岛中层水基本上在400~800米之间,厚度达到400米,最低盐度值为31.5psu约处在600米左右。低盐核心主要处在26.6~26.8千克立方米的位势密度之间,温度位于7~8℃之间。
地表水
台湾岛丰富的降水孕育了该地区151条河流,但由于中央山地的存在,使得河流多以中央山脉山脊为分水岭,分别从东、西两侧流入海洋。台湾岛河流的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多险滩瀑布。依长度划分为主要河流、次要河流和普通河流。其中,长度在50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共20条,10~50千米长的次要河流30条,其余均为普通河流。长度超过100千米的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与大肚溪。
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是日月潭,其次面积超过100公顷的还有龙銮潭和鲤鱼潭。
河流
浊水溪
浊水溪全长186.6千米,是台湾岛最大、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主峰与东峰之间的武岭,由上源的雾社溪下流,汇合塔罗湾溪、万大溪、丹大溪、郡大溪、陈有兰溪等山地溪流。其中万大溪是中央山脉与雪山山脉的分界线,郡大溪是中央山脉与玉山山脉的分界线,陈有兰溪是玉山山脉与阿里山脉的分界线,浊水溪又是雪山与玉山山脉的分界线。浊水溪上游呈西南流向,各支流大致呈南北流向,自合流坪开始呈东西流向,在彰化县的二水汇合发源于阿里山北麓的清水溪后出山,进入西部平原,于台西村附近注入台湾海峡。浊水溪由于水流挟带大量泥沙,四季混浊而得名,流域面积为4324平方千米,枯水期流量为0.08米/秒,洪水期流量高达20000立方米/秒,输沙量远超过全省其他河川,因此造成台湾岛最大的冲积扇。浊水溪自二水出山后,又有众多的小溪流汇入,形成复杂的河网,自有文字记录以来的280多年,下游主河道曾有多次变动。在浊水溪冲积扇上现有麦屿溪(东螺溪)、西螺溪、虎尾溪、旧虎尾溪、新虎尾溪等5条河川,西螺溪是浊水溪现在的主河道。据史料记载,其他4溪也曾作过浊水溪的主河道,自1898年大洪水后,形成了浊水溪现在的流路。
高屏溪
高屏溪又名下淡水河,全长170.9千米,是台湾岛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玉山山脉东麓和中央山脉的秀姑峦山西麓,其上游主要支流有旗山溪,又名楠梓仙溪,荖浓溪等,其中荖浓溪支流较多,包括拉库印溪、唯金溪、拉克斯溪、宝来溪、温泉溪、浊口溪等。旗山溪顺玉山和阿里山脉间的断层谷,荖浓溪顺中央山脉和玉山山脉的断层谷流向西南。旗山溪在高雄县美浓镇出山,荖浓溪在茂林乡出山后又汇合隘寮溪,二溪在屏东县里港乡合流称下淡水河,流经屏东平原,在东港镇注入台湾海峡。流域面积达3256平方千米,仅次于浊水溪。
淡水河
淡水河位于台湾岛北部,全长158.7千米,是台湾岛第三大河流。主要支流有基隆河、新店溪、大汉溪等3条,基隆河发源于雪山山脉的北麓,从源头到三貂岭之间,流路呈东北向,河谷宽畅,集水区雨量充沛,季节降雨量分布均匀,流量常年丰盛。在十分寮附近有多处横切河床的阶地,因此多瀑布,其中十分寮瀑布宽约30米,高约15米,状似帘幕。基隆河流经台北盆地的北部,新店溪流经台北盆地的西南部,大汉溪流经台北盆地的西部。这3条河流在台北盆地的西北部关渡附近汇合,流向西北,在淡水注入台湾海峡。流域面积为2705平方千米。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