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大黄鱼(学名:Larimichthyscrocea),俗名黄鱼、黄瓜鱼、黄花鱼等,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大黄鱼体长112~515毫米,身体呈长形,体侧扁,头较大,下颌稍突出,尾柄细。它们的身体颜色为黄褐色,腹面呈金黄色,各鳍为黄色或灰黄色,唇为橘红色。大黄鱼营养丰富,富含EPA、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与牛磺酸,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也是...

大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crocea),俗名黄鱼、黄瓜鱼、黄花鱼等,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大黄鱼体长112~515毫米,身体呈长形,体侧扁,头较大,下颌稍突出,尾柄细。它们的身体颜色为黄褐色,腹面呈金黄色,各鳍为黄色或灰黄色,唇为橘红色。大黄鱼营养丰富,富含EPA、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与牛磺酸,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也是中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形态特征

编辑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大黄鱼

小黄鱼

黄唇鱼

鲵鱼

外观

大黄鱼

大黄鱼

小黄鱼

大黄鱼

案板上的黄唇鱼

大黄鱼

鲵鱼

体长

112~515毫米

约40厘米

最长2米

约60~70公分,最大1.8米

体重

400~800克

--

最大100千克

约5~6公斤,最大30公斤

分布区域

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南海北部和东海南部沿海

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米以上支流

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石首鱼科

石首鱼科

石首鱼科

隐鳃鲵科

鲈形目

鲈形目

鲈形目

有尾目

成鱼形态

体型:大黄鱼体长112~515毫米,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广弧形。它们的侧线较发达,前部稍弯曲且位置较高;后部平直且居于中间位置,侧线一直延伸到尾鳍的端部。大黄鱼的体长为体高3.5~4倍,为头长3.1~3.8倍。

鱼头:大黄鱼的头大而呈钝尖状,具有发达的黏液腔;吻钝圆,吻长大于眼径,吻褶完整;眼睛在头的侧上方位置;口在鱼头前端位置且为斜形,上下颌有绒状牙,没有鱼须,下颌每侧有2~3个小孔,下颌略为突出,缝合处具有一瘤状突起;唇厚、光滑;齿细小,尖锐;每侧有2个鼻孔,前鼻孔小,为圆形;后鼻孔大,呈长椭圆,位于眼前缘;鳃孔大,在侧面位置。鳃盖膜分离,但不连峡部,第四鳃后有裂孔;鳃耙为长扁形,内缘有毛状短刺;有假鳃和7条鳃膜骨。大黄鱼的头长为吻长4.1~5.1倍,为眼径4~5.5倍。

鱼尾:大黄鱼的尾柄细长。

鱼鳍:大黄鱼的背鳍连续,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有一个凹陷处,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具有9~10条鳍棘和31~34条鳍条,其中第一鳍棘较短,第三鳍棘最长;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十六鳍条下方,具有2条鳍棘和8~9条鳍条,其中第二鳍棘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胸鳍尖长;腹鳍较小,起点稍后于胸鳍基点,位于胸鳍的腹侧;尾鳍尖长,稍呈楔形。

鱼鳞:大黄鱼的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体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的2/3以上均被小圆鳞,尾鳍也被鳞;背鳍与侧线之间具有8~9行鳞片。

体色:大黄鱼体背侧及上侧面呈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为金黄色;背鳍和尾鳍灰黄色,臀鳍、胸鳍和腹鳍黄色;胸鳍基上端后方具有一个黑斑;上唇的上缘在吻端为黑色,其他部分为橘红色;侧线下方各鳞多有发光腺体,呈金黄色。

幼鱼形态

初孵仔鱼全长2.80毫米,头紧贴附卵黄囊,略向下弯曲,尾中央肌节处有一明显树枝状色素;全长4.15毫米的仔鱼,口部明显,卵黄囊显著缩小;全长5.69毫米仔鱼卵黄全部吸收,下颌已具细牙,尾下骨形成,鳍膜具弹性丝,肌节8+18对;全长9.30毫米的稚鱼颅顶上枕骨棘3个,眶上骨具短棘6~7个,眶下骨具短棘4个,前鳃盖骨有4~6尖棘,肛门到臀鳍间和尾柄上仍有鳍膜,臀鳍后端腹缘、腹鳍基部和鳔背黑色素明显。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大黄鱼

小黄鱼

外观

大黄鱼

大黄鱼外观

大黄鱼

小黄鱼外观

分布区域

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

食性

肉食类

肉食类

石首鱼科

石首鱼科

鲈形目

鲈形目

参考资料

分布栖息

编辑

世界分布

大黄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附近海域。

大黄鱼

大黄鱼世界历史地理分布图

中国分布

大黄鱼在中国分布于从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到南海雷州半岛以东各地区,其中香港、澳门和台湾附近海域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大黄鱼栖息在沿海水域和河口,生活在深度为100米左右的海水下,它们比较喜欢浊流水域,通常选择在软泥质或沙基质上约6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栖息。

生活习性

编辑

节律行为

大黄鱼为暖湿性近岸洄游性鱼类,在黎明、黄昏或大潮时经常会上浮到上层水体活动,白昼和小潮时则向水体下方活动。它们具有集群习性,在生殖季节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从而形成渔汛(注:渔汛在海洋渔业中指某种鱼类或其它水生动物在某一水域高度密集,有利于大量捕捞的时期)。渔汛分春秋两汛:春汛一般在4~6月,渔场集中在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各处近海的产卵区,10月份逐渐转向外海较深水域越冬;秋汛则在9~10月间的中国浙江北部海区形成。

摄食行为

大黄鱼的食谱非常广泛,具有以游泳动物、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对象的肉食性摄食习性,已知的捕食对象有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水螅类、多毛类、基虫类、毛频类、腹足类等八个生物类群。大黄鱼的食物种类共有100种,其中重要的约20种,食物的个体大小为0.1~24厘米,一般1~10厘米左右。鱼类在大黄鱼食物组成中的比重最大,其中又以龙头鱼、棘头梅童鱼、大黄鱼幼鱼、皮氏叫姑鱼等为主。甲壳类在大黄鱼的食物中居第二位,以游泳虾类、虾蛄类、蟹类为主。其他六类在大黄鱼食物中所占的比重和出现频率均不高。

声音特性

大黄鱼对音响的威吓非常敏感,同时它们自身也具有发出强烈声音的能力。尤其是在生殖季节,雄鱼会发出“咯咯”、“呜呜”的鸣声,而雌鱼会发出“哼哼”的鸣声,终日不断。在鱼群密集时,发出的声音犹如水的沸腾声和松涛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是少见的。

大黄鱼

大黄鱼渔汛

生长繁殖

编辑

生长阶段

具体描述

性成熟期

大黄鱼的性成熟期为2~3龄,其中大部分性成熟年龄为3龄,而且雄鱼性成熟比雌鱼早。

繁殖期

大黄鱼的繁殖季节分春、秋两季,其中黄海南部、东海海域以春季为主,南海海域以秋季为主。

产卵期

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大黄鱼的个体大小成正比,由10万~275万粒不等,一般为20万~50万粒。大黄鱼的鱼卵为浮性卵(注:浮性卵是指大多数海洋鱼类所产的透明、内有油球、密度比水小、产后漂浮在水中的卵),球形,卵径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个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大黄鱼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深在东海、黄海海域一般不超过20米,但在中国浙江岱衡洋产卵场最深可达20~30米;在南海海域不超过30米,且产卵场的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

孵化期

受精卵在水温18℃~20℃时,大约经过5~33小时就会孵出仔鱼。孵化不久的仔鱼,体长在3毫米左右,卵黄囊充胀几乎占体长的1/2;口裂未开启;肠呈直简状,里面几乎没有食物。这时期的仔鱼尚未进行摄食,而是以卵黄作为营养来源。

成长期

体长在3毫米以上及口已开启的仔鱼,上下颚骨具有绒毛状的弱齿;肠弯曲;肛门与外界相通。卵黄囊消失以前的仔鱼,既以卵黄也以外界食物为营养来源;卵黄囊消失以后的大黄鱼个体则全以外界食物为营养来源。大黄鱼一般在3龄以前生长较快,而后趋于缓慢。

寿命期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大黄鱼,其寿命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在中国浙江沿海的大黄鱼可活29年,而在中国福建、广东沿海的大黄鱼,通常只有17年的寿命,到了海南东部海域的大黄鱼,则仅能活9年。

参考资料

大黄鱼

大黄鱼鱼苗

物种保护

编辑

种群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黄鱼已被大量捞捕,到1980年代,其野生种群已经严重枯竭,随后在市场上所售的大黄鱼大多数都来自于人工养殖渔场。

根据捕获量进行估计,在20世纪50~70年代,大黄鱼的种群数量相当丰富,尤其是在东海海域,其中中国大陆的捞捕量就占了全球总捕捞量的90%左右。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黄鱼已经被过度捞捕,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捞捕量达到约20万吨的峰值后,中国大陆的黄花鱼产量在20年内下降了90%以上(包括东海、南海和黄海在内的总捕捞量下降了98%;在东海,同期捕捞量则下降了99%),甚至于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黄鱼的重要季节性渔业在整个东海地区几乎完全消失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捕捞报告表明,大黄鱼的渔获量已经有所增加,但平均渔获量大约也仅有9000吨;在2016年左右的几年间,年捕捞量更是不足1000吨。比如在中国福建省,从2013年以来的监测调查中显示,大黄鱼的渔获量就非常低。

而韩国的大黄鱼渔获量自20世纪90年代后就没有明显增加;在日本,从1985年至2016年,大黄鱼的总体上岸量是呈下降趋势的,只是2004~2011年间的产量有所增加;而在中国台湾中西部,2003年以来的监测数据中尚未发现有大黄鱼种群的存在记录。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大黄鱼海水养殖是最成功的人工养殖海洋鱼类之一,在2016年左右的几年间,大黄鱼的海水养殖总产量始终保持在60吨左右。

致危因素

过度捞捕

由于野生大黄鱼具有稀缺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大黄鱼的寿命较长且性成熟较晚,导致它们在被大量捕捞后种群数量无法快速恢复,因此过度捕捞是大黄鱼种群数量减少的最大因素。

渔汛期捞捕活动

20世纪50~70年代,大黄鱼在所有已知的产卵场、浅水区都是渔民拖网作业的主要目标区域。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渔民拖网作业目标区域又继续转移到了大黄鱼更深水域的越冬聚集地。再加上渔业活动的管理不善等因素,就直接导致了大黄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几乎完全消失了,尤其是在东海海域。

其它因素

海水污染、物种栖息地退化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威胁大黄鱼种群的生存。此外,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显示,野生大黄鱼种群已经显示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中国大陆采取了各种管理措施来保护大黄鱼 ,包括渔具管控、控制捕捞活动、季节性封海、产卵场和幼鱼繁育区的保护等。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养殖成功以后,中国大陆已经在东海海域开始实施了大黄鱼的大规模长期放养计划。然而,大黄鱼的野生种群在东海依然没能得到有效恢复。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和相关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了很多保护措施。例如,1981年5~7月在中国鲁寺渔场禁止捕鱼,并禁止拖网捕捞大黄鱼;中国福建省出台了保护条例,禁止在观金洋产卵场捕捞大黄鱼,并设置移动和固定作业,禁渔期约为1~3个月;将原中日渔业协定中的原鱼线外推30海里设置了一定的保护区,4~6月之间禁止捕捞;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夏季禁渔2~3个月。

但是以上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需要对大黄鱼种群的生存方案进行紧急研究,然后再进一步落实大黄鱼的种群保护和恢复行动。

保护级别

2007年12月12日,大黄鱼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名单中。

2016年6月30日,大黄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级别为极危(CR)。

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急需人类保护

人工养殖

编辑

苗种繁育

亲鱼选择和培育

繁育用的亲鱼大多优选自养殖群体。以养殖2周龄左右的个体为佳,雌雄比例1.5:1左右。在海上网箱以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饵料或亲鱼饲料强化培育1~2个月后,在催产前40天左右移入室内水池进行加温培育。

人工催产与人工孵化

催产时亲鱼一般采用丁香酚进行麻醉,然后从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剂。常用的催产激素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雌鱼注射剂量一般为2~5微克/千克,雄鱼的剂量减半。水温22℃时,效应时间约为36小时。人工催产后,将雌鱼、雄鱼放入产卵池中,使其自行产卵受精,然后用手抄网或80目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收集受精卵。将收集的卵放入容器中,除去未受精的卵、死胚和杂质,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桶或直接移入育苗池孵化。

苗种早期培育

将仔鱼培育至体被鳞片全长3厘米以上幼鱼的过程。前期采用工厂化育苗方式,后期通常移到海上网箱培育。根据仔鱼和稚鱼的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生物饵料。3~12日龄投喂褶皱臂尾轮虫;10~16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日龄以上投喂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鱼苗全长达2.5厘米以上时,可移到海上网箱进行培育。

苗种中间培育

将全长3厘米以上的幼鱼培育至全长5~10厘米商品鱼苗的过程。多采用网箱培育方式。饵料有大黄鱼配合饲料、鱼肉糜、大型冷冻桡足类等。

成鱼养殖

养殖品种

在中国的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闽优1号”和大黄鱼“东海1号”等。

网箱选择

在网箱养殖模式下,网箱养殖一般选择在抗风力较强的港湾里,低潮时水位在5米以上,海水流速1.2~2节,海水溶氧量不低于6毫克/升,年最低水温不低于8℃,养殖区域无工业及其他污染源,海区常年透明度高。网箱养殖一般采用近海浮式网箱,也适于在水流较缓的大网箱进行养殖。常用网箱规格为长、宽各4~12米,深6~8米。初期可用较小网箱,随着鱼体长大,逐步换用网目较大的网衣,同时可将数口网箱合并成1口,并将网箱加深,可增大鱼的活动空间,利于鱼体健康生长。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大黄鱼25尾/立方米水体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14尾/立方米水体,即6~7千克/立方米水体。

饲喂管理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为配合饲料或鲜杂鱼。配合饲料可用软颗粒饲料,也可用浮性或半沉性硬颗粒饲料,粒径随鱼种口径大小调整,饲料投喂前须用淡水浸泡。冰鲜小杂鱼一般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投饲量控制在鱼总重的1%~4%,根据气候、水温、水质、潮流、生长及摄食状况适当增减;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在冬季水温可能低于8℃的海区养殖,在越冬前应提前1~2个月停止投喂。

疾病防控

大黄鱼养殖的常见病害是大黄鱼虹彩病毒病,须注意防控。

大黄鱼

人工养殖大黄鱼

相关报道

为了加快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重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2019年,中国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推出了两个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其中一个项目的目标订得很明确,三年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到1000吨。中国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严小军和他的同事们接过了这一重担。为此,在研究了大黄鱼在东海的活动区域后,该团队选择了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作为野化训练基地。而野化训练需要采取从纯人工到纯野生的逐渐过渡方法,是项目组为提高增殖放流大黄鱼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创举。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10月下旬,中国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传来了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尾大黄鱼(重100-400克/尾),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

2022年1月15日,中国浙江宁波市象山县一艘渔船一网捕获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这批大黄鱼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足足卖了957万元。

大黄鱼

现场放流大黄鱼鱼苗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闽南渔场大黄鱼渔业生物学基础的初步研究.中国知网. [2022-05-20].

[2]官井洋大黄鱼的资源和生物学特征.中国知网. [2022-05-20].

[3]大黄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2022-05-20].

[4]Larimichthys crocea (Richardson, 1846).fishbase. [2022-05-20].

[5]Large Yellow Croaker.IUCN. [2022-05-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4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2-05-20].

[7]倪勇,伍汉霖. 江苏鱼类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60-563. [ ].

[8]庄平. 长江口鱼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 338-345. [ ].

[9]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形态、鳞片及耳石特征比较.中国知网. [2022-05-20].

[10]大黄鱼苗种繁育.《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2-05-20].

[11]大黄鱼养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2-05-20].

[12]为避免步长江白鲟后尘 东海大黄鱼正在接受野化训练.中国数字科技馆. [2022-05-20].

[13]3天捕获171尾,浙江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显著.中国科普网. [2022-05-20].

[14]价值近千万元!浙江渔民一网捕获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央视网. [2022-05-20].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697/

(23)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物种对比
  3. 成鱼形态
  4. 幼鱼形态
  5. 物种对比
  6. 分布栖息
  7. 世界分布
  8. 中国分布
  9. 栖息环境
  10. 生活习性
  11. 节律行为
  12. 摄食行为
  13. 声音特性
  14. 生长繁殖
  15. 物种保护
  16. 种群现状
  17. 致危因素
  18. 保护措施
  19. 保护级别
  20. 人工养殖
  21. 苗种繁育
  22. 成鱼养殖
  23. 相关报道
  2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