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豪猪(学名:Hystrixhodgsoni),又称中国豪猪,普通豪猪,并有箭猪、刺猪、猞猪、山猪等俗名,是豪猪科豪猪属的一种大型啮齿动物。豪猪的身体强壮,体型肥粗巨大,外形似鼠;全身呈黑色或黑褐色,身体背面密布长硬的棘刺。 全球豪猪科动物共4属12种。中国共有2属3种,其中豪猪属(Hystrix)有2种:豪猪(Hystrixhodgsoni)及马来豪猪(Hystrixbrachyura);扫尾豪猪...

豪猪(学名:Hystrix hodgsoni ),又称中国豪猪,普通豪猪,并有箭猪、刺猪、猞猪、山猪等俗名,是豪猪科豪猪属的一种大型啮齿动物。豪猪的身体强壮,体型肥粗巨大,外形似鼠;全身呈黑色或黑褐色,身体背面密布长硬的棘刺。

分类与命名

编辑

全球豪猪科动物共4属12种。中国共有2属3种,其中豪猪属(Hystrix)有2种:豪猪(Hystrix hodgsoni)及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扫尾豪猪属(Atherurus)1种:扫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

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最初被认为有多个亚种,包括H.b.hodgsoniH.b.papaeH.b.subcristataH.b.yunnanensis等,但后续研究发现其分类有误,并进行了调整。其中豪猪于1847年被Gray发现并命名,最初被视为马来豪猪的一个亚种,被命名为H.b.hodgsoni,现一般被认为是独立种,与马来豪猪并列,被命名为Hystrix hodgsoni

豪猪

身体背面密布棘刺的

豪猪

形态特征

编辑

豪猪的身体强壮,体型肥粗巨大,外形似鼠。体长55~77厘米,尾长8~14厘米,体重10~14千克。全身呈黑色或黑褐色,头部和颈部有细长、直生而向后弯曲的鬃毛。身体背面长有密密的长硬棘刺。头、颈和肩部的棘刺较为细短,体后部背面的刺特别粗长,长约20-40厘米,呈纺锤形,中空,乳白色,中间一段为黑褐色。

豪猪头部的形状有点像兔子,但耳朵很小,听觉和视觉都不很灵敏。上门齿略微弯曲,而且垂直向下,下门齿露出的部分极长,具有1对前臼齿。腿较长,前足和后足上都具有5趾,脚底下较为平滑。尾极短,隐藏在棘刺的下面,尾端的数十个棘刺演化成硬毛,顶端膨大,形状好像一组"小铃铛",走路的时候可发出响亮而清脆的声音。四肢和腹面的刺短小而软,呈棕色

豪猪

豪猪尾端像"小铃铛"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豪猪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地区。豪猪主要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印度及非洲东部。

豪猪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香港等地。

豪猪

栖息环境

豪猪栖息于海拔在3500米以下的森林、山地、耕地、岩石区和沙丘地带,尤喜栖于靠近农作物的山地草坡或密林中,也见于石灰岩质的山林,以及半开发山区的坡地附近的草丛中。

豪猪穴居。常以天然石洞为住所,也自行打洞。豪猪洞穴设置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定。冬春两季气候寒冷,多在芒草山栖居,便于觅食芒草嫩心;夏秋天气炎热,洞穴多挖在杂木林里。

豪猪善于用爪打洞,虽是自己挖掘修筑,但主要是扩大和修整穿山甲或白蚁的旧巢穴,位置多选在山坡腹地或半山窝里。其巢穴构造复杂。通常由主巢、副巢、盲洞和几条洞道组成。盲洞的洞道较小。是遇到危险时避难的场所。洞口一般有两个,有时多到4个,开口于外面,必有一个开口于杂草之中,这是遭遇危险时用于逃跑的洞口。这种构造复杂的洞穴,是有效地防御敌害的最好办法。

豪猪

豪猪的洞穴

生活习性

编辑

节律行为

豪猪昼夜均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在深山居住的豪猪,日间亦外出觅食。豪猪常循一定路线走动,故在它栖居的地段和取食附近,就能找到豪猪的路,道路光滑通畅,可见很多树根和杂草的遗迹,为豪猪用牙咬去,清除障碍物所致。

豪猪行动较为缓慢,反应较差,常连续数晚在同一地方盗食作物,甚至在盗食时间上也相差无几。豪猪走路时粗刺相碰,发出沙沙的响声。

豪猪的门齿终生生长,有“磨牙”的习性,门齿极为锋利。

觅食行为

豪猪白天很少活动,夜晚出来觅食,豪猪进食食物咬啮较碎,胃内容物无法进行外形分类。但通过寻找豪猪取食的痕迹,根据残留的植物茎、叶、果壳等进行鉴定,其主要食用植物的块根,也食用果实、种子等;深山居住的豪猪,以野生植物的根和种子为食,也常取食植物的笋、心部。偶尔也食小昆虫,如地蚕等。经过食物分析发现,野生豪猪食物中瓜果占50%,野草占10.1%,栽培蔬菜占8.5%,其他占31.4%。

豪猪能很熟练地用前爪处理食物,使劲把食物按在地上,用力把它咬碎吃掉。

集群行为

豪猪以家族同栖一洞为主,在冬季也偶有集群聚居的现象,有7、8头以至10多头同住一洞。夏天极少集群,一般仅雌雄成对和幼仔(共3、4只)同栖。育仔期间母兽较少外出觅食,常在离洞约3、4米处找到母兽排大便的场所,粪便久积,可达一、二十公斤。

豪猪常单独活动,有时4-5只或10多只成群活动,结队觅食,易对庄稼造成破坏。

防御行为

豪猪科成员以身上有较为特殊的棘刺,豪猪背部竖毛肌非常发达,平滑肌与相邻的棘刺相连,收缩运动时牵引棘刺朝不同方向竖起,而腹部皮下未见明显的竖毛肌。皮下平行排列的肌肉层在背侧非常发达,而在腹部明显较薄,背腹皮下肌肉层均属骨骼肌,并显示了快速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可能赋予了豪猪蜷缩的能力。正是豪猪复杂的皮下肌肉系统的高度协调,保证了豪猪有效的防御机制。

豪猪身上的棘刺平时贴附于体表,当遇到敌人或发怒时,会迅速将身上的棘刺直坚起来,肌肉的收缩使身上的硬刺不停地抖动,互相碰撞,发出“唰唰”的响声;同时,嘴里也发出“噗噗”的叫声。它以背部和臀部朝向入侵者,使全身的棘刺竖立,身体倒退着撞击对方。有时,它还能靠肌肉弹动的力量将背部的硬刺一根根地射出来,如同放箭一般,但是箭射出后力量很小,没有杀伤力,仅能吓唬敌人。不过,被这些棘刺扎入皮肉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大多数食肉动物一般不会招惹它,只有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那些无法捕捉行动敏捷动物的衰老或伤残的食肉动物,才不得不向它发动进攻,结果不可避免地被刺得皮肉溃烂或者眼睛失明,甚至丧命。在自然界中,只是偶尔才有经验丰富的豹或猎狗伺机将它踢翻,使其柔软的腹部朝上,才能将其制服。

生长繁殖

编辑

繁殖行为

豪猪全年均可发情交配,以春季和秋季为发情配种旺季。雌性豪猪的性成熟一般在10~12月龄,最早的是8月龄,最晚的是14月龄;雄性豪猪的性成熟一般在12~14月龄,最早的是9月龄,最晚的是16月龄。雌豪猪发情期喜在公猪前翘尾,将生殖器露在公猪前,以吸引对方,此时最适合交配,此期为1~1.5天;雄性豪猪发情时性情焦躁,不停地爬跨母猪背,如果母猪接受,即能很顺利性交,如果母猪拒绝,等一会又会再次爬跨母猪背部试图再次求爱。豪猪交配一般在晚上,1只雄豪猪一个晚上可交配2~3次,交配时间一般持续3~6分钟,雄豪猪完成第1次交配后休息30~45分钟又会与雌豪猪进行第2次交配。

豪猪怀孕期110天左右,哺乳期50天左右。豪猪自然状况下每年繁殖一胎,通常每胎二仔,每胎三仔的次之,每胎四仔的最少。通过技术处理,可实现年产仔2胎,每胎产仔2~4只。

亲仔护仔行为

刚出生的仔豪猪身躯光滑,棘刺粘在皮肤上,生后约48小时软刺竖起,逐渐变硬,并发出“吱吱”的叫声,但不能站立。在母体腹下度过3~7天,约15天睁眼,20天出牙,50天哺乳后可独立活动。雌猪通过气味,确认母仔关系。当仔猪从产箱掉到地上,送还时要将手在产箱的草上擦几下再捉仔,雌猪才易于接纳否则拒哺。

据观察豪猪的护仔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护仔行为强烈,豪猪一旦查觉到有异种动物混入,立即会发出咆声,不断跺脚,同时竖起身上的硬刺并抖动起来,随时准备进攻。另一种是护仔行为不强烈,豪猪查觉有异种动物进入其活动区内,开始会试图带幼仔逃跑,当发现来不及时,立即独自逃跑,甚至全身卷成一团从高处向低处滚去,并且不再回到原地,但如将幼仔送还时,它仍会接纳。

人工繁殖

编辑

饲养环境

豪猪的适应性较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但豪猪胆小怕惊,夜间活动频繁,饲养环境要求相对安静,并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豪猪舍宜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阳背风、交通便利、水电齐全的山地,或以旧房改造而成。豪猪圈舍一般为长方形建筑,砖瓦结构,圈舍大小视地形和养殖规模而定。每个驯养圈舍饲养3~7只豪猪,繁殖的种豪猪以1公2母(或2公5母)搭配为宜,母豪猪怀孕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隔离单独饲养。

饲养管理

经过驯化在人工饲养情况下,豪猪的饲料以谷物类和瓜果类为主,根据饲养阶段的不同适当补充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每日饲喂2次,第1次在10时左右,主要饲喂南瓜、红薯苹果等瓜果类食物;第2次在16时左右,主要喂精饲料并搭配20%的青料。精料包括玉米、麦麸、豆粕、鱼粉等,青料包括白菜、甘蓝等。繁殖期的种豪猪和断奶后的仔豪猪根据情况还可适当添加全价猪用代乳料直接投喂,无需蒸煮和加工。

配种繁殖

豪猪繁殖属于自然交配,公母养殖比例为1:2或是2:5。雌雄豪猪在发情后可进行配种,配种后养殖户应及时查看配种成功与否。进入哺乳期后,养殖户得及时补充雌豪猪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以保证猪崽有足够乳汁。一个月左右,猪崽可以断奶并分窝养殖。

疾病防治

豪猪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很少发生疾病。豪猪在人工规模化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如养殖场地的环境卫生不良、空气流通不畅、饲料或饮水不洁以及场地狭小等易导致豪猪感染疾病。特别是幼龄豪猪,其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豪猪常见疾病有急性肠炎、肠炎、寄生虫病、佝偻病、腹胀、腹泻和黄白痢以及豪猪相互间打架造成的外伤等。预防疾病的措施为:春末夏初,投喂青绿饲料不宜超过日粮总量的30%,以防胃气膨胀和亚硝酸中毒,应每天更换一次清水,并在饮水中间隔投入0.5%的环丙沙星粉剂,还要定期进行肠道驱虫、更换垫草和场地消毒等。

物种保护

编辑

现状及致危因素

20世纪人们曾因豪猪危害庄稼,嗜食瓜果和根茎类多汁作物,将它视作害兽,同时为了肉用、药用,曾大肆捕杀,同时由于豪猪目标大,行动迟缓,易被发现和捕杀,加上采伐森林,豪猪栖息地丧失,导致其数量剧减,许多地方已难见其踪。

保护级别

中国湖南省于1988年,河南省于1990年和海南省于1991年分别将豪猪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1998年,中国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及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两次将豪猪评估皆为“易危。

2000年,豪猪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措施

2020年10月,中国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豪猪等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提出分类管理要求,指导养殖户有序有效转产转型。

此外根据《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规定,人工繁育豪猪,应依法及时办理备案手续。

物种对比

编辑

中国豪猪与马来豪猪、扫尾豪猪、非洲冕豪猪同为豪猪科下物种,形态相似易混淆。

马来豪猪

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Linnaeus,1758),为豪猪属(Hystrix),也称东亚豪猪。其外形与豪猪(Hystrix hodgsoni)基本相似,但鼻骨很短,不及颅全长之半,向后延伸仅至颧弓前突的基部,前端至后端几乎等宽。头、颈、肩及体侧面为深褐色,至四肢渐转为黑色;粗刺较短,很少超过15厘米;细刺长约25厘米。栖息于低山森林茂密处,常以天然石洞居住,也会自行打洞。夜行性,食性与中国豪猪基本相同。主要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半岛和新加坡。中国分布于南部的部分地区,云南西部盈江(与缅甸交界的卡奇恩山区)地区的为马来豪猪云南亚种(H. b. yunnanensis)。

豪猪

马来豪猪

非洲冕豪猪

非洲冕豪猪(Hystrix cristata,英文名:North African crested porcupine),为豪猪属(Hystrix)。非洲冕豪猪平均头部和身体长度为60~93厘米,尾部长度为8~17厘米,头部、颈背和背部有羽毛,且可以抬起成冠。尾巴较短,尾巴末端有羽毛,振动会产生嘶嘶声。其是一种食草动物,以树皮、树根、块茎、根茎、鳞茎、掉落的果实和烧制的作物为食。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以及沿非洲地中海沿岸至扎伊尔北部和坦萨尼亚。

豪猪

非洲冕豪猪

扫尾豪猪

扫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Linnaeus,1758),为扫尾豪猪属Atherurus,别名刷尾豪猪、刺猪、扁毛猪,英文名Asiatic Brush-tailed Porcupine。体型较小,体重约2.5千克,体和尾均较长,尾长超过后足长的2倍。四肢短而粗壮,耳廓短而圆。全身几乎都被覆扁形短棘刺,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茂密的树林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印度的阿萨姆和中南半岛。中国为次要分布区,数量稀少,为稀有种。

豪猪

扫尾豪猪

主要价值

编辑

豪猪属于中国的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禁止野生捕猎,可以人工驯养繁殖,豪猪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稀动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豪猪肉可鲜用。其药性在《纲目》中记载:“甘,大寒,有毒。”功用主治:润肠通便。主治大便不畅。

豪猪肚,为豪猪的胃,可鲜用或烘干。药性:甘,寒。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黄疸、水肿、脚气、臌胀、胃痛。

食用价值

豪猪肉富含钙磷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蛋白质含量为26.58%,粗脂肪含量为5.13%,谷氨酸含量为4761mg/100g,胆固醇含量为45.0mg/100g,粗灰分1.84%,钙为55.37mg/100g,磷320.19mg/100g,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且风味物质含量高的肉食品。

观赏价值

豪猪刺制造部分小工艺品的高级原料,其制造的工艺品如牙签、浮漂等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豪猪外表独特“野生稀有”,各动物园均有饲喂,也可用于观赏,具备观赏性和科普性。

豪猪

豪猪发簪工艺品

相关文化

编辑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豪猪理论,该理论出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著名寓言《冬天的豪猪》。一群豪猪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怎么都把握不好彼此之间的距离。离得太近,身上的刺就会扎到对方,离远了又不暖和。经过多次磨合,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相处之道无非在于一个度,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分寸感。而摸索“适中的距离”、寻找最佳的契合点是“豪猪理论”的核心和精髓。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豪猪 Hystrix hodgsoni.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23-10-13].

[2]鼠的满身棘刺表亲:豪猪——法律保护之鼠(十九).中国科学院. [2023-10-16].

[3]Hystrix hodgsoni.自然标本馆. [2024-02-13].

[4]Hystrix brachyura hodgsoni.catalogueoflife. [2023-10-16].

[5]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 [2023-10-16].

[6]野生珍稀动物——豪猪.中国科学院. [2023-07-03].

[7]夏征农. 辞海 生物学分册[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991.

[8]崔盛平. 豪猪的驯养特性[J]. 经济动物学报, 2001-01-01, 5(3): 59-61. [2024-02-10]. (3)

[9]汤书昆 文达

. 可爱的黄山动物[M]. 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2: 52-55. (3)

[10]徐龙辉,余斯绵. 中国豪猪的生活习性和捕捉方法[J]. 动物学杂志, 1981, (3): 15-18. (3)

[11]李伟 朱开明 黄兴国等. 豪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 经济动物学报, 2010, 14(1): 56-58. (3)

[12]王前光 刘秋 张保平等. 豪猪养殖及其开发利用的前景[J]. 畜牧与兽医, 2013, (5): 89-91. (3)

[13]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 (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617.

[14]周邦华, 唐佳萍, 李小让, 王小羽, 谭荣, 李本鹏, 王翔. 动物药豪猪刺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3-05, 16(5): 177-180. [2024-02-11]. (3)

[15]汪松 解焱主.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第1卷 红色名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83.

[1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号)(发布调整后的三有名录).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 [2023-10-16].

[17]豪猪Mlayan Porcupine.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3-01].

[18] 陈之旸 . 豪猪 『刺身』英豪 似猪实鼠[J]. 中国国家地理 博物, 2021, (11): 59.

[19]李彦翯. 豪猪背部棘刺生长规律及耳朵伤口愈合的分析

[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14-17. (4)

[20]夏青水. 豪猪养殖效益高[J]. 农村新技术, 2016, (1): 47.

[21]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主编. 陕西珍贵、经济兽类图志[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21.

[22]杨亚东. 豪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1-01, (4): 125. [2024-02-11].

[23]卢浩泉等编著. 害鼠的分类测报与防治[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8: 34-36. (3)

[24]郑智民,姜志宽,陈安国主编. 啮齿动物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05-706. (2)

[25]国家林草局:竹鼠果子狸等45种野生动物今年年底前停止养殖.澎湃新闻. [2023-10-16].

[2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号)(发布调整后的三有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4-02-12].

[27]MalayanPorcupine.Ecology Asia. [2023-10-13].

[28]Hystrix cristata.Animal Diversity Web. [2024-02-11].

[29]宾冬梅, 刘军. 胡萝卜豪猪肉丸子的开发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01-01, (7): 115-117. [2023-10-13].

[30]孙祥盛. 世界珍稀动植物[M]. 北京: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2: 112.

[31]朱芷萱, 高智. 当代影视作品中“人民性”的解读与“豪猪理论”的应用[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01, 31(1): 62-65,78. [2023-10-13].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1645/

(26)
词条目录
  1. 分类与命名
  2. 形态特征
  3. 分布栖息
  4. 分布范围
  5. 栖息环境
  6. 生活习性
  7. 节律行为
  8. 觅食行为
  9. 集群行为
  10. 防御行为
  11. 生长繁殖
  12. 繁殖行为
  13. 亲仔护仔行为
  14. 人工繁殖
  15. 饲养环境
  16. 饲养管理
  17. 配种繁殖
  18. 疾病防治
  19. 物种保护
  20. 现状及致危因素
  21. 保护级别
  22. 保护措施
  23. 物种对比
  24. 马来豪猪
  25. 非洲冕豪猪
  26. 扫尾豪猪
  27. 主要价值
  28. 药用价值
  29. 食用价值
  30. 观赏价值
  31. 相关文化
  3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