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梵语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一种语言之一,起源于古代的印度,盛行于中世纪,直到今天还在极小的范围内使用着。 梵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演化到公元500到600年间才确立了samskrta(梵语)这个名称,samskrta指一种由语言结构规则“建构”起来的话语,字面意思为“已经完成了建构的语言。 梵语最开始作为一种口头用语被雅利安人使用,至公元前700年,雅利安人统治了整个北印度。吠陀梵语作为祭祀语言逐渐脱离...

梵语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一种语言之一,起源于古代的印度,盛行于中世纪,直到今天还在极小的范围内使用着。

名称由来

编辑

梵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演化到公元500到600年间才确立了samskrta(梵语)这个名称,samskrta指一种由语言结构规则“建构”起来的话语,字面意思为“已经完成了建构的语言。

使用主体

编辑

梵语最开始作为一种口头用语被雅利安人使用,至公元前700年,雅利安人统治了整个北印度。吠陀梵语作为祭祀语言逐渐脱离民众日常用语,逐渐晦涩难懂。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100年,梵语是文学用语,主要是婆罗门种姓和婆罗门宗教信徒的语言。之后主体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空间上几乎遍布印度北部和中部。公元1100年后,伊斯兰教入主印度,梵语逐渐失去官方地位,仅在祭祀中由祭祀人员使用。18世纪英国人进入印度后,懂得并使用梵语的人已经为数不多。 21世纪的印度,梵语主要由宗教人员在礼仪祭祀活动中使用,另外,少部分印度村庄居民也仍在使用梵语。

形成历史

编辑

梵语的发展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吠陀为载体的“吠陀梵语”,二是以大史诗为载体的“史诗梵语”,三是有古印度波你尼等梵语语法学家规范后的“古典梵语。

吠陀梵语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2000年,今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的原住民主要是达罗毗荼人和高尔人,他们主要使用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坚那利语等语言,隶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和高尔人被赶到印度的南方居住。雅利安人居住在北方,他们用最古老的雅利安人的语言创作了《吠陀》本集,由此形成的口头语言即被叫做“吠陀语”或“吠陀梵语”。圣歌即是其形成的直接证据。

《吠陀》是最早的一部口传作品,是为雅利安诸神创作的赞美诗、歌曲、祷文和仪式的汇编。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吠陀》才被记录下来,共存四部,分别是《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梵语(Sanskrit)一词本意指的是“意愿、纯洁、完整、神圣”,它是一种经过修饰讲究语法规范的、高深典雅的书面语,在当时,只有学者和僧侣懂得梵语。雅利安人说的则是一种俗语,并不是书面梵语。梵语俗语在当时主要流行于印度西北地区,其他地区则通行梵语书面语。

史诗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

约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的大部分部落过渡到国家阶段,印度半岛进入了一个列国争霸和帝国统一的时代。在当时,婆罗门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着手进行了很多变革。与此同时,也兴起了众多反对婆罗门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派别。在与婆罗门教抗衡的宗教中,影响最大的为佛教。佛教创始人佛陀,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在35岁成为佛陀,为了争取民众,佛陀反对佛教徒使用的高雅的梵语宣教,主张使用各自的方言俗语。这一时期印度产生了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是用梵语创作,在语音和语法变化上,史诗梵语要比吠陀梵语更简易,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梵语,既保留了吠陀语法形式的残余,也受到方言俗语的影响。史诗梵语过渡的同时,古典梵语也开始逐渐形成。

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200年-公元10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来,虽然占据了印度文化的中心,但其语言并没有成为统一用语。各种方言和混杂语广泛的为人们所用。直到公元前500年以后,印度开始进入古典时期,标准语言才开始出现,流行于精英知识阶层,即后世所称的古典梵语。吠陀梵语和史诗梵语都是古典梵语的先驱。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末期,语言学家波你尼创作《八章书》,对吠陀梵语的语法、语音以及予以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定。公元前3世纪迦旃延那的《释补》和公元前2世纪波颠阇利的《大疏》,有对波你尼的《八章书》作了注释、解说,经过这三部著作规范下形成的梵语被称为”古典梵语“。古典梵语典雅完善,但语法复杂多变,普通大众难以掌握,因此古典梵语从未变成大众的口头用语,在民间,大众主要使用吸收了当地居民语言而形成的梵语方言,被称为俗语。

梵语的衰落

公元671年,穆斯林首次在印度信德省登陆,到1026年,穆斯林在印度德里建立了第一个穆斯林政权,梵语因此受到来自中亚伊斯兰教文化的挑战。16世纪初期,印度的穆斯林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印度。穆斯林的语言文化在印度次大陆迅速传播。中东穆斯林使用的波斯语成为统治者的日常用语,同时也是莫卧儿王朝的行政、法庭和贸易用语。波斯语地位日渐提高。公元1000年以后,梵语开始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失去了作为社会集团母语或者日常生活交流第一语言的功能,仅仅是一种局限于文字的书面语言,以及局限于宗教礼仪活动的口说语言。16世纪开始,新印度开展了大规模的语言与文字运动,尝试将大量的新的文字形式纳入通用语言规划之中,新的文字形式从梵语中汲取了相当一部分词汇,使得梵语成为新印度语言与文字的源泉语言之一,梵语退出通行语言,被置于了背景地位。

语系

编辑

梵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族。

梵语

来源: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

地理分布

编辑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占据北方,梵语主要作为雅利安人的官方语言在印度北方广泛使用,之后主体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空间上几乎遍布印度北部和中部。 另外,从吠陀梵语时期,梵语分布范围就不仅仅局限于印度次大陆之内,而是传播到周边的国家,诸如斯里兰卡缅甸、婆罗洲等地。文化交流也使得梵语走向更远的地理位置,中国唐代僧人如义净将梵语传播到中国,日本僧人也曾将梵语文本传播到日本国土。除了亚洲地区,梵语还曾被波斯人等传播到欧洲地区。

语言特点

编辑

语音

梵语共有49个字母: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梵语分为元音、辅音和半元音,具体包括14个元音,25个塞音,4个半元音以及4个擦音,另外还有2个辅助音,即鼻音和无声气音。

14个元音: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25个塞音: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4个半元音: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4个擦音: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2个辅助音:

梵语

来源:人民出版社《梵语通论》

梵语的文字是音素文字,即拼音文字。在书面上,用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音。梵语文字因此以元音和辅音来呈现语音变化,形成元音为辅、辅音为主的文字体系。

基本发音

梵语的基本发音有16条要领,以汉语发音为参考:

  1. 梵语有长元音和短元音之分,长元音的音值是短元音的两倍。注音中是以字母之上的 “-”符号来表示。

  2. e和o通常是长音。e的发音类似汉语中“费”的韵母,但时值要长。

  3. u的发音相当于汉语中“屋”的韵母,但时值稍短。

  4. ai和au是双元音,在发音上,分别大体类似汉语中的“爱”音和“噢”音。

  5. ṛ和l是元音,发音分别相当于汉语中的“日”和“丽”音。

  6. 附在辅音之后的h,表示该辅音为送气音。

  7. r是卷舌音,相当于汉语中“瑞”的声母。

  8. j的发音相当于汉语中“街”的声母。

  9. c的发音相当于汉语中“吃”的声母。

  10. 下端加注点,如上图所示,表示该音为卷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尖向后卷。

  11. s是清擦音,发音相当于汉语中“丝”的声母。

  12. ṣ的发音类似汉语中“诗”的声母卷舌,但无须圆唇。

  13. ś的发音类似汉语中“西”的声母。

  14. h是强送气音。发音类似汉语中“和”的声母。

  15. ṃ发音相当于汉语中“门”的声母。它使得之前的元音鼻音化。发音时卷舌,并以m音收尾。

  16. ḥ是无声送气音。它延续之前元音的时值,并卷舌。

重音

梵语的重音有相当严格的规则。通常,在多音节词中,倒数第二个音节的元音基本上就是重读元音。但是如果倒数第二个音节是短音,倒数第三个音节的元音则是重读元音。如果倒数第三个音节仍然是短音的话,可以将重音移至倒数第四个音节即词根音节中的元音上。

如果带有y或v的辅音群,倒数第二个音节基本上都不是长音。因此,重音总是需要向前移。

在梵语中,重音对词义有重要区分作用,它可以是不同意义的标志,同时也是名词格的标志。

连接音变

连接音变,又称连读音变,即在连续的话语中语音发生音紧缩或者脱落。在任何语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一般都不表现在文字上,梵语则不同,其文字是记录和表现音变的,无论是词首语音音变还是词尾语音音变。例如,当前一个语词的末位音与后一个语词的首位音在语流中连音时,便发生相互影响,造成语音改变。

音级

梵语的元音和辅音在语句中有复杂的音变现象。梵语学家在描写梵语语音模式的过程中,根据语音的强弱,将词根的语音形式分为三个等级:基本等级或零等级、加强级和最强级。

词汇

梵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种语言,属于屈折语,屈折变化纷繁复杂。梵语的词汇必须通过完全有机的曲折方式产生,即通过词汇内部变化以及基础发音改变,而非机械的增加单词与助词。

梵语语词的生成类别大体分为三类:第一派生词、第二派生词以及复合词。

第一派生词

第一派生词主要是由词根加第一后缀构成。两个具有相同意义、相同形式的后缀可以与相同的词根构成意义不同的派生词,意义的区别往往由重音来体现。

第二派生词

第二派生词常常被看作是词尾变形短语的转换形式。也就是说,当第二后缀介入时,原语词的变形词尾就消失。

复合词

在梵语整个兴衰期内,将变格的词干结合为一个在音势、变格及结构上视同单词处理的复合词,是梵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当格词尾消失,变形短语转变成为一个语言单位,复合词就形成了,作为单个的语词,复合词没有音调变化。

语法

梵语的词类可分为: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动词、副词、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形容词和副词)、前置词(后置词)小品词和感叹词,此处对主要词类语法作简要介绍:

名词

梵语中,名词包括被描写词和描写词,即根据汉语思维所理解的独立名词和形容词。被秒写词,即独立名词是具有性、数、格、语态等范畴的词;而描写词,即形容词则同样具有以上范畴,但它必须与独立名词连用,并与独立名词保持性、数、格一致。

动词

梵语中,动词定义的依据是词形的变化:动词具有数、人称、性、格、语态和语气等范畴,并与语句中所有其他参与构建语句的成分保持性数格一致。时态是以言说者言说的时间为基准的,以动词的不同形式来呈现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包括完成、过去、现在、将来。语态则是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关系的语法形式,梵语的语态区分了主动语态、中性语态、被动语态。动词用词干的变形来表示言说者言说态度,即语气,语气的表达手段包括直陈、虚拟、命令等。

代词

代词用以替代名词,指某一确定的人、物或者量。代词可以独立使用,但是不能构成词根。代词分为两个类别:有性代词,无性代词。第三人称和指示代词属于前者;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属于后者,也就是说,第三人称具有性、数、格等范畴,而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只具有数、格而不具有性范畴,且常常是以复数的形式表示单数的形式。

数词

数词具有性数格等范畴,并与语句中的其他构成成分保持性数格一致。在语句中,它既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又可以产生限定的作用而充当定语。但是,在性、格等范畴方面的变位有其特殊而相对独立的形式。数词有两种基本的语用功能:一个是表示事物数量,另一个则是表示事物的次序,数词因此分为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其他词类

梵语中副词在语句中参与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的一致性关系。在梵语中属于不变词。副词基本上是从名词、代词、数词等派生出来的。和副词一样,介词也属于不变词,介词没有词形变化,在语句中也不参与性数格等范一致性关系。同样作为不变词的感叹词在句子中具有独立的句法结构意义,通常不进入所引导的语句结构中。连词也不参与性数格等范畴一致性关系,无词形变化,连接语句中其他成分并表现它们的关系。

梵语书写体系

编辑

印度古代典籍的创制和传播以口头方式为主,如吠陀经典、史诗和往世书,直到古典梵语文学时期才开始重视书面写作。

作为印度语支的一种拼音文字,梵语重字音、字义而不重字形,因此,梵语没有固定的字形文字,曾经用过的文字包括婆罗米文、佉卢文、笈多文、悉昙文等,后来主要采用天城体。

佉卢文和婆罗米文是发现的最早的印度字母,来自公元前3世纪。一般认为,佉卢文和婆罗米文源于阿拉玛字母和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和阿拉玛字母则源于闪含语系的闪米特字母,这就是说,卢文和婆罗米文是闪米特字母不同发展路线下的符号文字。佉卢文字母自右向左书写,限于印度西北部。婆罗米文字母自左向右书写,是所有印度字母体系的基础,也是那些受到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的文字的基础,如缅甸、暹罗、爪哇。 婆罗米文字和佉卢文最早见于阿育王石柱铭文及碑刻,19世纪以来对中亚、印度、中国新疆地区的考古显示,佉卢文和婆罗米文都曾用于梵语佛典的书写。

梵语

婆罗米文阿育王石刻

3世纪后,佉卢文逐渐消失,婆罗米文经历一系列变化,从孔雀王朝到巽伽王朝、经贵霜王朝、笈多王超再到戒日王朝,婆罗米字母由孔雀体、贵霜体、巽伽体、笈多体、悉昙体到龙体、色拉达,最后到天城体。多种婆罗米字母都曾被用来拼写梵语,因此,理论上属于婆罗米系列字母的文字皆可称为梵字。 但并非所有婆罗米字体都适合书写梵语,比如,贵霜体并不适合佛典的抄写,因此,留存抄本很少;而笈多体婆罗米文则曾广泛用于西北印度等地的佛典抄写。

公元600年-1200年,悉昙体被用来书写梵语,“悉昙”意为“成就”“完美”,这种字体是对笈多王朝的笈多体婆罗米文的改良。与之前的字母相比,笈多体更加强调元音书写的重要性。

9世纪,天城体成熟起来,到11-12世纪,天城体完全取代了悉昙体等其他字母而成为梵语的书写字母,并保持至今。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政府还曾将天城体作为书写梵语的标准文字加以推广。天城体之所以能够取代之前的各种字母体式,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其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梵语语音、语言的特性。

梵语

天城体梵语

影响

编辑

国际传播

梵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

早在吠陀梵语时期,梵语就获得了地理上的扩张。碑铭学证明,在纪元年之后,梵语便成为大众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工具了。公元3世纪到5世纪,梵语在笈多王朝成为皇家活动和宗教祷文的首选语言。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人们使用的是达罗毗荼语,而颂赞辞(包括国王的光辉历史)往往都是使用梵语记录。梵语作为当时的一种稳定的语言,首先在宗教活动中替代了古印度的日常用语,从而成为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唯一共同语。在印度境外,梵语同样是碑铭、颂赞辞、诗歌等采用的语言。在缅甸、柬埔寨、婆罗洲等地都有出自皇家的梵语碑文。

中国唐朝的僧人义净(Yi-tsing 635-713)于671年出海远渡印度,途径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在当地停留并且学会了梵语。673年,义净抵达印度,有利三十多个国家,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梵语。685年,义净回到中国,并带回了大量梵语文本。足见当时梵语已经是一种国际外交语言。

梵语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从亚洲西部半岛小亚细亚到亚洲东部的日本,四处都有梵语的流入印记。在东南亚存在大量梵语译本还有用梵语写成的文本。5世纪到15世纪的碑铭显示,梵语是当时的雕刻用语。梵语在中国也得到传播,在中国先秦时代,印度人开始从海上来中国通商。除了带来大量物品以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语言,即梵语。例如,圣木曼兑,即佛座的莲花,音译自梵语“mandara”,以及黑水、菩堇等词汇。从汉朝到宋朝的1000余年间,中国出现大量佛教汉译文本,尤以唐朝最盛。公元65年,汉明帝给楚王诏书中就有梵语音译字,如“浮屠”来自Buddha,即“佛”;“桑门”来自sramana,即“和尚”。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的梵语词典是唐代僧人义净所著的《梵语千字文》,收录了995个常用梵语词。

公元9世纪中叶,日本和尚圆仁游历中国,将《梵语千字文》和《梵语杂名》带回日本,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藏族吐藩王朝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迁都并且创制藏文,派遣大臣前往印度求经,开始翻译佛经。自那以后,佛经逐渐进入西藏,并随之产生大量梵语文本研究。西藏的佛教教规中,存在大量有关梵语语言结构规则的翻译材料。并且,随着佛教经 的大量译传,逐步引来了大小五明的基础理论,使藏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发展。

除亚洲以外,梵语也曾传入欧洲。梵语首先是从波斯传入欧洲的。波斯(现今伊朗)是梵学研究重镇,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正是在波斯从婆罗门教中学习并掌握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和数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理念清晰地反映了印度的哲学信条:Karma(轮回),Varna(肤色)等。

进入纪元年,仍有大量梵语宗教文献于科学研究文献从波斯传递到欧洲。波斯学者将梵语文本的动物寓言《五章书》翻译成巴勒维语。从8世纪起,《五章书》在周董和欧洲陆续出现不同文字的版本,如叙利亚语、希伯来语等。15世纪,开始出现德语等语言译本。

17世纪,德国学者汉克斯莱登前往印度,他在印度西南部居住了长达30年之久,在这些年间,他用拉丁语写成了《梵语语法》,不过,直到18世纪70年代,这本书才得到重视。

梵语在欧洲获得影响则是在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的研究下,琼斯早年学习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1783年入住孟加拉后,开始学习梵语,他提出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具有共同的来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了基础。除了这些学者,欧洲还存在大量梵语研究学者。另外,自从18世纪末期梵语和它的语法体系传到欧洲以后,近代比较语言学才渐渐由此产生。欧洲的语言学受益于梵语为世界语言学做出了贡献,包括世界语系的划分、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建立。

梵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

对藏语的影响

藏文发源于古印度梵文,根据公元1-5世纪的大月氏贵霜王朝时期的文字、公元4-6世纪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笈多王朝时期的原始文字、现存公元7、8世纪的梵文贝叶经写本和敦煌古藏文写本的原始文字书写现象即可看出。藏文字母从文字结构到书写形式,以至到读音几乎完全是仿照古印度梵文字母而来。藏文的文法规则、行文书写格式时仿照梵文语法结构和写作格式融合而来。仿古印度梵文创造的古藏文字母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后才逐步走向公元七世纪由吞弥桑布扎进行统一、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同意后的字形,即文字书写形式也是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应用后才逐渐形成现代所使用的规范模型。

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派吞弥桑布扎等青年学者到印度学习梵文、翻译、取经,吞弥桑布扎学成归来后,根据梵文文法理论,即仿照梵文八大家文法理论结构形式,并结合传统藏语语法逻辑规则,首创了藏文《三十颂》和《音势论》等八部文法论典,解释了藏文的正规用法和文法规则。

藏文的标点符号和数码字也是仿照古印度梵文的标点符号和数码字创造的;藏文现行数字的书写形式也是仿照古印度数字而来的。除此之外,藏学的精华部分,即声明学、因明学、工艺学、医学、佛学、修辞学、韵律学、星相学和戏剧学等大小五明的基础理论部分均源于古印度梵语文化。

对汉语的影响

在中国先秦时代,印度人开始从海上来中国通商。除了带来大量物品以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语言,即梵语。例如,圣木曼兑,即佛座的莲花,音译自梵语“mandara”、黑水、菩堇等。到汉代张骞通西域,陆路交通打开,中印来往更多。用梵语写成的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梵语词汇。从这一时期开始至唐末800年间,数量巨大的佛经经相关人士翻译并传入了中土,大量的梵语佛教词语进入了汉语资源系统。梁启超统计《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词语“三万五千余语”;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所收语词也将近3万条。

汉语吸收佛教词汇资源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1. 音译,它用汉字直接对译佛教词语的音节,汉字本身没有意义,只起表音作用,如“比丘尼、悉昙”等;

  2. 意译,它用汉语的语素按汉语的构词方式构成新词,然后将佛教词语的词义移植进来,如“法门、火宅”等。意译的另一种方式为不创制新词,而是将佛教词语的词义直接移植到汉语已有的某个词上,如“功德、寺”等。

其他音译词汇诸如:

,即佛陀,又作佛驮、佛图、浮图、浮屠、浮头、浮陀、勃陀等;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大士”,梵语原词Bodhisattva。菩萨又作扶萨、扶薛、菩提索多等;

,原作魔罗,又作末罗、魔罗耶,佛教中所指的鬼。梵语原词为Māra,义为扰乱、破坏、障碍,因此而称呼恶鬼;

,是僧伽的略称,指佛教男性出家修行的人,音译于梵语;

,原作禅那,是梵语Dhyána的音译,意译为“静虑”“静思”或“思维修”,意思是安静心敛,使杂念杂虑止息弃除。

汉语佛教词汇资源中,以音译方式引进的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资源有的已经看不出外来的痕迹,有的则相对较为陌生。例如:

南无/南摩/南谟/那谟/纳谟/纳慕/囊谟/吠陀/

头陀/驮都/杜多/杜荼/娑罗/梭罗/萨罗/

刹那/刹拿/叉拿/罗婆/腊缚/和尚/涅槃/涅盘/

第二种方式为意译,意译所使用的造词材料和方法都是本民族语言的,只是把外族的某些词义移植进来。从语言资源学的角度讲,通过意译方式引进的资源应为词义资源或者可以算作广义的语义资源,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词汇资源。佛经的翻译在东汉以直译为主,即所谓“汉末质直”,到了六朝,意译占据了主流,“唐则以信为主”一般以音译为基本,又辅以意译。意译词汇有繁多,例如:

因果:梵语hetu-phala的意译,指原因与结果,亦指因果律。

解脱:汉语原有词语,有开脱、免除之义。佛教用语的解脱为梵语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mukti的意译。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

归依:梵语的意译。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

出家:梵语的意译,音译作波吠你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

除此之外,较为常见的意译佛教词语还有许多,例如:

思维/昏沉/变相/圆满/平等/方便眠/意识/金刚/导师/律师/净土

彼岸/地狱/真谛/化身/利益/慧眼/烦恼/障碍/忍辱/懒怠/施主/上座

法师/念珠/锡杖/圆寂/命根/六根/慈悲/慧根/法眼/神通坐具/三藏/

一心/因缘/清净/无常/如来/布施/乘/忍/伺/法门/心花

除词汇资源系统外,佛教对于汉语语音、语法等资源系统也有一定影响,直接或间接促进了语音、语法资源的发展变化。

发展现状

编辑

语言保护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印度民族主义者积极推进梵语的复活。中小学将梵语作为选修语言课程,而在大学各个专业诸如哲学、语言学等,梵语被确定为选修课程。印度有若干所梵语大学,诸如瓦拉纳西大学、布里大学、帝鲁伯蒂大学等都努力将梵语作为几乎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语言。

印度成立有若干所梵语研究中心,如浦尼邦达尔卡东方研究所(Bhan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une)。

印度共和国也致力于梵语复兴运动,政府将梵语列入宪法中的14 种(现已增至 22 种)语言,以第八附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包括梵语在内的 22 种语言全部被称为表列语言,受到宪法保护。1949年11月26日通过的《印度宪法》规定,印度官方语言是天城体书写的印地 语。宪法第351条明确声明,联邦有责任促进印地语的推广和发展,首先从梵文,其次从第八附表中的其他联邦语言中汲取必要的和适当词汇,以保证印地语不断丰富起来。

在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BSE) 管理的公立中学里,英语或印地语一般是第一外语,可以选修梵语作为第 二外语,或者是第三外语。2014 年,印度人力资源部规定由梵语取代德语 成为中学的选修语言课程。

“梵语婆罗多”(Samskrita Bharati)是一个梵语推广组织,源于 1981 年在班加罗尔发起的“说梵语运动”(“Speak Samskrita Movement”)。1995 年,此运动在德里注册为“梵语婆罗多” (“Samskrita Bharati”),成为一个推广梵语和婆罗多知识传统的志愿组织。“梵语婆罗多”的使命是促进梵语作为一种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了解梵语所存贮的丰富多样的知识提供便利。此组织希望在一个交互性的、有趣味的、沉浸式的、参与式的环境中,促进任何年龄段的人们的梵语听说读写。他们编辑出版一种梵语婆罗多月刊,在班加罗尔 Aksharam 出版,名 为《交流信息》(Sambhashana Sandesha)。此月刊提供的梵语阅读包括全世 界的时事、文章、梵语新闻,针对儿童及成人的故事、卡通、拼字游戏、 组词造句等。在“梵语婆罗多”的网站上,有一个三年的在线远程教育项目叫做 “梵语作为一种外语”(Samskritam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为愿意学习梵语的高中学生设计的。最初,该组织仅在加利福利亚有一个中心,经过发展,已有遍布美国的20多个中心。

应用现状

在21世纪的印度,梵语应用的场合主要是宗教场合。梵语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传统中都是仪轨语言,在印度教寺庙仪轨中,包括出生、婚礼和葬礼,唱诵梵语诗句是普遍而且必须的。梵语的写作和出版以宗教和学术为主,在印度的书店中能找到不少梵语宗教典籍。2011年初,第一届世界梵语书展( World Samskrit Book Fair )在印度班加罗尔举办,有 128 家出版社参与,308 种新的梵文书目在书展上发布,以宗教典籍和语言学习书籍为主。

梵语还广泛地用于卡那提克(Carnatic)和印度斯坦(Hindustani)的传统音乐中。梵语的 Kirtana, bhajan, 颂歌(stotra),输洛迦(śloka)等韵律流行于印度。

除此之外,印度还存有一些梵语村庄,这些村子是近年来梵语复兴运动的结果。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包括儿童,都在学习梵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有种姓的居民,从孩提时代就学习梵语,用梵语交谈。甚至于当地的穆斯林都能用梵语对话。讲梵语的村子有卡纳塔克邦西莫加区的马杜尔、中央邦王舍区的耆利、拉贾斯坦邦般斯瓦拉区的伽诺陀、奥里萨邦肯杜查尔区的释亚孙陀布尔。2005 年马杜尔曾经被《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以《这个村子说着神的语言》报道过。印度人民党领袖苏什马·斯瓦拉贾(Sushma Swaraj)甚至在西莫加拉选票时造访过马杜尔村子,并且用梵语发言二十分钟。村里人日常生活都用梵语。马杜尔为南印迈索尔等地的大学培养了30 多名梵语教授。

语言文化

编辑

文学

梵语诗学

1947年印度独立以前,由于英国殖民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印度关于梵语诗学的研究较少,但仍存有一些研究成果。梵语诗学研究者V·拉格万、S·K·代和P·V·迦奈最为典型。例如,拉格万于1940年出版《味的数目》;1942年出版《梵语诗学的一些概念研究》,涉及诗相、庄严、风格、合适、魅力等诗学命题。

1947年印度独立后,梵语诗学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一些印度学者对梵语戏剧学展开研究,取得一批成果;另外,一些梵语诗学重要流派的到集中或长期的关注,一些梵语诗学的精髓内核更为人所知,涉及味论、韵论、庄严论等大的诗学流派,还有风格论、推理论等小的流派。还有学者将研究视角扩大至诗学的源头及其衰落,以及从语言学、哲学乃至宗教学角度研究梵语诗学。

此外,梵语诗学著作长久以来被翻译为各种语言,例如,英语、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各种现代印度语言。梵语诗学的翻译多数是在印度独立后进行的。梵语诗学开山之作《诗庄严论》很早就被翻译为英语并于1970年再版;其他诗学著作如《诗镜》《韵光》《曲语生命论》等也都存有英文译本。总之,大多数重要的梵语诗学著作都有全译或者节译的英文版本,以及各种其他印度语言的译本,为现代印度学者认识和研究梵语诗学提供便利。英译本还广泛传播到西方世界,促进了梵语诗学在西方的传播和研究。

古典梵语小说

古典梵语叙事文学在文体上可以分作三类:韵文体、散文体和韵散混合体。叙事诗采用韵文体,民间故事大多采用韵散混合体,小说采用散文体。在古典梵语文学早期,诗歌占据主导地位。古典梵语小说是在两大史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现存最早的这类作品产生于六、七世纪,即苏般度的《仙赐传》、波那的《迦丹波利》和檀丁的《十王子传》。

从这些古典梵语小说可以看出,它们在题材上继承民间故事的世俗性,在叙事方式上继承两大史诗和民间故事集的框架式结构,在语言和修辞方式上继承古典梵语叙事诗的风格。

戏剧

印度古代戏剧起源较早,约在公元前后产生的戏剧学专著《舞论》就已对戏剧艺术作了详尽的论述。按照《舞论》,古典梵语戏剧分为十种类型:传说剧、创造剧、神魔剧、掠女剧、争斗剧、纷争剧、感伤剧、笑剧、独白剧、街道剧。

古典梵语戏剧的一般艺术特征是:

  1. 戏文韵散杂糅;

  2. 梵语和俗语杂糅;

  3. 剧中各幕的地点和时间自由变换;

  4. 剧中有丑角;

  5. 剧本有开场献诗;

  6. 剧情通常以“大团圆”收场;

  7. 舞台呈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梵语与宗教

印度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地区。梵语是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 1500 年,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等宗教的文献语言。在那期间,梵语作为社会宗教生活中的神圣语言(Sacred Language),被称为天神使用的语言,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耆那教是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一种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耆那教是印度宗教历史上的一种非正统宗教,曾吸收了梵语《奥义书》和婆罗门教的正统思想,其文献都是用梵语写成的。

印度教又叫”新婆罗门教“,是4世纪前后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其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相同。印度教诸教派的典籍大多是以梵语(或吠陀梵语)书写的,如《四吠陀》《奥义书》《森林书》《往世书》等。

佛教更是与梵语密不可分,从佛陀时期推崇使用通俗梵语传经开始,大量佛教经典就采用梵语写成。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宗教文献都是用用梵语和俗语写就,如《百缘经》《神通游戏》《妙法莲华经》等。

21世纪,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仍将梵语作为礼仪语言。在印度教的寺庙仪轨中,出生、婚礼和葬礼等场合,必须使用梵语唱诵诗句。

梵语佛教文学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6世纪,公元前4世纪,佛陀逝世后100年,开始分类成上座部和大众部,后来又分裂成十八部派,从而雅俗你还佛教进入部派时期。公元1世纪,在南印度的安陀罗国星期了一个新派别——大乘佛教,公元3-6世纪达到鼎盛。部派佛教被大乘统称为小乘。

大乘佛教使用的语言是梵文或混合梵文,许多重要的小乘佛教经文也属于梵文佛教文献。与文学关系较为密切的梵文佛教文献有传记类、譬喻类以及赞颂类。

传记类

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出现后,佛陀的形象逐渐由人转化为超人,转化为神,并且出现了诸多神化佛陀的传记,例如《大事》和《神通游戏》。

《大事》采用韵散杂糅的问题,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使用的语言都是“混合梵语”,即俗语和梵语相混合的语言。早期的混合梵语中俗语成分较多,后期的混合梵语中,梵语成分较多。《大事》的混合梵语既有早期类型,也有后期类型。《大事》描述的佛陀生平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佛陀前世作为菩萨在燃灯佛和其他过去佛时期的生活;第二部分写他作为菩萨再生在兜率天,然后再生为释迦族王子悉达多,离家出走,降服摩罗,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第三部分写他初转法轮,成立僧团。

《神通游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采用韵散杂糅的文体,散文部分使用梵语,诗歌部分使用混合梵语。一般认为,《神通游戏》是一部在小乘经文基础上加以润色和扩充的佛陀传记。它叙述了佛陀从降生到初转法轮的生平传说,全经共分二十七品。

譬喻类

在梵语佛教文学中,譬喻经属于通俗故事文学,与巴利文佛生本故事属于同一类型。“譬喻”在梵文中的本意是“业绩”“功绩”“卓越的行为”。作为佛典中专门一类作品的名称,在汉译佛经中通常被叫做譬喻经。

譬喻经使用梵文或者混合梵文讲述佛陀以及佛陀的弟子或其他人物的故事。正规的譬喻经故事框架结构与佛生本相同,由今生故事引出前生故事,最后总结一个道德教训。

譬喻经的故事主要源于律藏和经藏。从文体上来讲,譬喻经可分为两类:一是韵散杂糅的文体,以《百缘经》和《天譬喻经》为代表;另一类是“大诗”体,以《本生蔓》为代表。

《百缘经》是譬喻经中最古老的一部,属于小乘经文。3世纪上半叶,中国僧人支谦曾将其翻译成汉文。

《天譬喻经》成书晚于《百缘经》,全书共有三十八格故事,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小乘经文,《天譬喻经》的故事编排无规则,语言风格不统一,是由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的譬喻故事汇编而成。

《本生蔓》也被叫做《菩萨譬喻蔓》,共有三十四个佛陀生前的故事。《本生蔓》中没有新发明创造的故事,均为根据现成的佛经故事用“大诗”形式改写而成。绝大多数故事可见于巴利文的《佛升本故事》和《所行藏经》。

赞颂类

在纯属大乘的梵文佛经中,有很多专门颂扬佛陀和菩萨的经文。大乘佛徒吧佛陀看成是无始无终的永恒之神,在印度神殿中居高位。因此这类经文中充满神话色彩和迷信成分。

《妙法莲华经》是代表性著作。《妙法莲华经》采用韵散杂糅的文体,散文使用梵文,遏颂使用混合梵语。它的成书年份难以确定,学者根据最早的汉译本出自3世纪,推测其可能成书于1、2世纪。

梵语

苏州瑞光寺新出约北宋天禧元年前刊本《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以佛陀的名义宣讲的。佛陀在这部经文中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神,他坐在灵鹫山上,周围簇拥着数以千万计的比丘、菩萨和天神。佛陀两眉间射出光芒,普照一万八千世界。《妙法莲华经》宣传大乘教义,倡导对佛陀和菩萨的信仰和崇拜。供养舍利,建造佛塔、佛寺,塑造佛像,绘制佛画,演奏佛乐,乃至礼拜佛像,歌颂佛德,均是众生成佛之道。

除《妙法莲华经》外,比较重要的赞颂类经文还有《方广观世音德箧经》和《方广净土经》,前者赞颂观世音菩萨,后者赞颂阿弥陀佛。

代表性著作

《吠陀本集》

《吠陀本集》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包括四种:《梨俱吠陀本集》、《沙摩吠陀本集》、《耶柔吠陀本集》和《阿闼婆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本集》收集了1028首诗,现今只有一派的传本。“梨俱”本是这种诗体的名字,《沙摩吠陀本集》收录有1810节(或11875节,中间增多两篇共65节)配曲调演唱的歌词。“沙摩”指的是祭祀用的歌曲,《耶柔吠陀本集》有两种本子,篇幅大小不同,一是“黑”的,二是“白”的,黑的有经文,还有许多说明,白的只有经文。“耶柔”诗祭祀的意思,《阿闼婆吠陀本集》共有731首诗。其中约七分之一诗《梨俱吠陀本集》中存在的,“阿闼婆”意义不明,可能是传授这种吠陀的婆罗门家族的名字。

四部《吠陀本集》都是为了社会实践和一定阶级利益编订的,内容也是有社会意义和社会目的的,随着社会发展,祭祀的作用逐渐减小,对统治阶级来说意义不大了,专为祭祀用的手册《沙摩吠陀本集》和《耶柔吠陀本集》过时,只有《梨俱吠陀本集》和《阿闼婆吠陀本集》由于包含了一些上古人民的诗歌作品,仍然具有史料、文学价值。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奴隶制王国纷争时代的产物,最初可能是民间流传的一部史诗,随着时代发展,它不断吸收各种成分,最后经过专门修订,成为了一部庞大的著作。《摩诃婆罗多》反映了时代精神面貌,强烈表现了种种社会斗争的情景,成为当时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影响了后代印度以及周边国家。

梵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摩诃婆罗多》

全书共分为18篇,各篇有长有短。每一篇又分为章,用另一些篇名概括若干章的内容。大小篇合计近一百篇。第一篇是《初篇》,叙述了婆罗多族的先世,主要是婆罗多王的父亲豆扇陀和母亲沙恭达罗的故事,以及迅行王的故事。随后是福身王和恒河女神结婚生出英雄毗湿摩的故事。第一百章开始叙述婆罗多王后代的两大家族的故事。第二篇主要讲述了贵族政治斗争,讲述了黑公主和五兄弟被流放的故事。第三篇展现了印度各种社会生活的场面,第四篇讲述的是黑公主流放十二年后第十三年的情况。第五篇《备战篇》集中描写王国纷争中的激烈政治斗争。第六篇到第十篇描写大战的全部过程,大战统共进行了十八天。第十一篇篇幅短小,叫做《妇女篇》,主要描写战后 双方妇女为亲人痛哭的情况。第十二篇是全书中最长的一篇,篇名为《和平篇》,第十三篇《教诫篇》篇幅亦长,第十四到第十八都很短,分别是《马祭篇》、《林居篇》、《杵战篇》、《远行篇》和《升天篇》。

《摩诃婆罗多》概括了印度整个奴隶制时代的主要面貌,突出了时代矛盾,集中传达了当时的各种思想。是印度民族的伟大史诗。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常常和《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诗的性质和故事背景也有些类似。《摩诃婆罗多》的《森林篇》中有《罗摩传》,是《罗摩衍那》的故事提要,史诗《罗摩衍那》讲述的是王国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和王国之间的交战。

梵语

译林出版社《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全诗共有七篇,篇幅大致相当于《摩诃婆罗多》的四分之一强,讲述了英雄罗摩和他的妻子悉达的一生。第一篇《童年篇》共77章,前四章讲述了蚁垤仙人如何创作了这首诗。第五章到第七章些罗摩的都城——无敌城。第十八章起,众友仙人前来无敌城。第六十六到七十三章描写罗摩和悉达的结婚。第二篇《无敌城篇》讲述了宫廷纠纷和罗摩的流放,第三篇是《森林篇》,第四篇是《猴国篇》,讲述了另一个兄弟争夺政权的故事。第五篇《美妙篇》主要歌颂了神猴,第六篇《战争篇》实际上是全诗的结局,罗摩统治时代成为太平盛世,成为罗摩王朝,第七篇《后篇》类似续篇,补叙了十首王罗婆那的故事,另一部分写了罗摩和悉达的第二次离合。

《罗摩衍那》着重描写夫妇和兄弟的共患难的友爱,赞颂了人民高贵的品质,是一篇英雄颂歌。

注释

编辑

展开[a]

前置词和后置词事实上是同一个(不变)的词,它可以用于所支配的名词之前或之后。当它放在名词之前,称为前置词,之后则为后置词。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图片.

[2]罗世方. 梵语课本[M]. 商务印书馆, 1990: i.

[3]郭建龙. 丝绸之路大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M]. 天地出版社, 2021-09: 第二部第五章第二节.

[4]罗世方. 梵语课本[M]. 商务印书馆, 1990: ii,61.

[5]Census of India 2011 - LANGUAGE ATLAS - INDIA.Government of India. [2023-08-22].

[6]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1,3-5,23,25-27,33. (5)

[7]周庆生. 论语言政策规划[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11: 第五部分第二章第一节. (2)

[8]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 全球通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134.

[9]黄宝生. 印度古代文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06: 第二编第一章. (3)

[10]王斯德主编. 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1: 第四章第五节.

[11]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2.

[12]周贵华. 世界佛教通史(第一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12: 序章第四节,第十章第一节. (2)

[13]普慧, 梁枥天. 古印度符号文字与佛教语言理念及判教[J]. 文史哲, 2022, (5): 142-154.

[14]罗世方. 梵语课本[M]. 商务印书馆, 1990: iii.

[15]周利群. 梵语在21世纪初的印度[J]. 亚非研究, 2016, (02): 65-80.

[16]桑德. 略论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J]. 中国藏学, 2005, (4): 92-101.

[17]王世凯. 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12: 第二章第二节. (3)

[18]金克木. 梵语文学史[M].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93-105.

[19]金克木. 梵语文学史[M].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131-144.

[20]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2.

[21]林太. 印度通史[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03: 第二章第六节. (2)

[22]周采.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1: 第二章第三节.

[23]周庆生. 论语言政策规划[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11: 第五部分第二章第一节.

[24]P.H.马修斯. 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中文版)[M]. 戚焱. 译林出版社, 2013-06: 第四章.

[25]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161-164.

[26]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168-176.

[27]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27-32.

[28]敏春芳, 杜冰心. 从梵文文法看敦煌文献同素逆序词形成的原因[J]. 敦煌学辑刊, 2019, 4(4): 111-117.

[29]奥托·叶斯柏森. 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 柴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05: 第二章第二节.

[30]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8-9.

[31]罗世方. 梵语课本[M]. 商务印书馆, 1990: 314.

[32]裴文. 梵语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7-07: 49-52.

[33]黄宝生. 印度古代文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06: 第三编第三章.

[34]彼得·沃森.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全二册)[M]. 胡翠娥. 译林出版社, 2018-01: 第二部第十三节.

[35]汤洪. 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M].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2020-12: 结语章.

[36]柴剑虹,张涌泉,刘进宝. 丝路历史语言与吐火罗学论稿[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01: 第二十篇.

[37]张世禄. 张世禄全集.第十卷,汉语史讲义(下)[M]. 东方出版中心, 2020: 119.

[38]桑德. 略论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J]. 中国藏学, 2005, (4): 10.

[39]金克木. 金克木集[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05: 梵语语法《波你尼经》引言.

[40]尹锡南. 印度梵语诗学研译及比较诗学发展[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26(5): 11-15.

[41]黄宝生. 印度古代文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06: 第三编第九章. (3)

[42]黄宝生. 印度古代文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06: 第三编第七章. (3)

[43]洪修平. 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上、下)[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12: 第二章第一节.

[44]郭良鋆. 梵语佛教文学概述[J]. 南亚研究, 1988, (2): 17-26,43+3.

[45]辛德勇. 中国印刷史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11: 上篇:五.

[46]金克木. 梵语文学史[M].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19-25.

[47]摩诃婆罗多.豆瓣读书. [2023-08-22].

[48]罗摩衍那.豆瓣读书. [2023-08-2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1713/

(59)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使用主体
  3. 形成历史
  4. 吠陀梵语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200年)
  5. 史诗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
  6. 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200年-公元1000年)
  7. 梵语的衰落
  8. 语系
  9. 地理分布
  10. 语言特点
  11. 语音
  12. 基本发音
  13. 重音
  14. 连接音变
  15. 音级
  16. 词汇
  17. 第一派生词
  18. 第二派生词
  19. 复合词
  20. 语法
  21. 名词
  22. 动词
  23. 代词
  24. 数词
  25. 其他词类
  26. 梵语书写体系
  27. 影响
  28. 国际传播
  29. 梵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
  30. 梵语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31. 梵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
  32. 对藏语的影响
  33. 对汉语的影响
  34. 发展现状
  35. 语言保护
  36. 应用现状
  37. 语言文化
  38. 文学
  39. 梵语诗学
  40. 古典梵语小说
  41. 戏剧
  42. 梵语与宗教
  43. 梵语佛教文学
  44. 传记类
  45. 譬喻类
  46. 赞颂类
  47. 代表性著作
  48. 《吠陀本集》
  49. 《摩诃婆罗多》
  50. 《罗摩衍那》
  51. 注释
  5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