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shē]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746385人(202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等六省一百多个市、县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唐代时,畲族人民被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畬民”和“輋[shē]民”两词并用的称呼。元代以来,“畬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读音方便,改“畬”为“畲”,并正式把“畲族”确定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族名由来
编辑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哈"、"达",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指山里人或居住山里的客人。这个名称在史书中未有记载,但在畲族民间却普遍流传。闽东、浙南的畲族人历经迁徙而逐渐定居下来,当地汉族视他们为从外地迁来的陌生人,所以称呼他们为"畬客"。贵州当地汉族对贵州畲族以“东家”相称,意为“东边”来的客人。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mù lǎo zú]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之为“迥哈”。明、清时期的一些贵州地方志则称畲族为“东苗”、“佟苗”。
至迟于7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汉文文献把唐、宋时期这一带的畲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13世纪中期,即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畬民”和“輋民”两词并用的称呼。刘克庄(1187-1269年)《漳州谕畲》一文提到:“畬民不悦(役),畬田不税,其来久矣”。文天祥(1236-1283年)《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也记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輋”字音 shē (奢),指的是在山里居住,以此作为民族名称意即在山间搭棚居住的人。而这些史籍上说的"畬民”“輋民",指的是同一个民族,前者指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后者为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出现异称是因为汉族文人对闽、粤两地畲族经济生活观察、记载的着眼点不同。
“畬”字来历甚古,至少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易·无妄》有“不耕获,不菑[zī]畬”句。《尔雅·释地》曰:“田,一岁曰苗,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唐刘禹锡《竹枝词》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刨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李商隐《赠田叟》一诗也有"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之句。"畬"字可读二音,或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地;或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种。南宋末年“畬”开始被用作民族的名称,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代以来,“畬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以“畬”字作为民族名称,非本民族自称,而是他称,在历史上也有过几种不同的写法,比较普遍的是把"畬民”“畬族"写作"畲民”“畲族"。"畬"字是多音字,而"畲"字是单音字,读shē(奢)。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便于读音,统一改写为”畲”。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定这个民族的族称为畲族(佘田的畲),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编辑族源
关于畲族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另一种认为畲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畲瑶同源武陵蛮说
畲、瑶同源说的主要依据是:在汉文史书上往往把畲族称为“瑶人”或“畲瑶”;畲族的族谱中多称自己为“瑶人”或“瑶家”;分布在粤东的操苗瑶语族语言的畲族,在海丰、惠阳被汉人称为“畲人”,但在增城、博罗的却被称为“山瑶”;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瑶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流传着具有原始图腾性质的盘瓠传说,以及和传说相关的两族姓氏(盘、蓝、雷、钟)、歌谣、祖图等。
盘瓠传说是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图腾崇拜,其内容本身是不可信的。不可否认,畲族和瑶族在历史上关系比较密切,和汉晋时代的“南蛮”有着历史渊源,但不一定是湖南长沙武陵蛮的后代。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在叙述盘瓠传说后写道:“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后来一些研究者便据此而把笃信盘瓠的民族都说成来源于武陵蛮,认为他们都是从湖南迁去的。其实《后汉书》之前便有史书记载过这一传说,如晋人干宝的《晋纪》、《搜神记》,郭璞的《玄中记》以及更早的《山海经》等书,《后汉书》提到的盘瓠传说基本上抄自《搜神记》,而干宝提及该传说的流传地区时明载:“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其分布范围之广几及大半个南中国。显然,湖南仅是流传盘瓠传说的一个地方而远非全部,因此信奉盘瓠的民族都来源于武陵蛮的说法缺乏依据。实际上,除了盘瓠传说外,史书中找不到畲族是武陵蛮的一支或从湖南迁来的其他线索。
古代越族后裔说
主张畲族是古“越人”后裔的说法,首先是根据汉文史书中关于越、畲地理分布的对照而推断而来的。战国、秦、汉时期居住在长江以南的都是越族,史称“百越”,为南方民族的一种泛称,“百越”内部还有瓯[ōu]越、闽越、南越、骆越等。后汉武帝先后统一瓯越、南越和闽越,便不再使用“越”的族称,东汉时出现“山越”“南蛮”这两种名称。“南蛮”的分布范围同过去的“越”大致相同,古书《隋书南蛮传》提到,“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蜓,曰獽[ráng],曰俚,曰僚,曰㐌[sì],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蜓、獽,俚,僚,㐌均为南蛮民族称谓,古书说的是南蛮与汉人交错居住,历史上称为“百越”,渊源于“南蛮”的畲族,也可以说是古代“百越”的后代。
此外,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字意、字音的演变,以及畲、越共同信奉的盘瓠传说,都是古代越族后裔说的依据。还有畲、越两族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也对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的说法加以佐证。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不同的具体说法,其中有的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fàn lǐ]的子孙;有的则认为畲族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裔。
其他族源说
除了上述两种学说,关于畲族的族源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东夷”说
“东夷”说认为畲族(包括部分瑶族)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化传说、考古资料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dī]、羌(犬戎)的成分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
“广东土著”说
此说认为盘瓠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还应包括《搜神记》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因此说畲、瑶同汉晋时代崇奉盘瓠传说的“南蛮”有密切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区畲族广泛认可广东凤凰山是他们的民族发祥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
此说认为闽、越是中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河南“夷”人说
此说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
历史变迁
隋唐时期
根据史书记载分析,早在7世纪初即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在闽、粤、赣一带生息、繁衍、劳动。他们把广东潮州凤凰山视为民族的圣地。唐王朝先后在福建漳州、汀州设治,实行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等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封建地租开始出现,畲族地区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形态。
然而,畲族人民与唐王朝统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据史书记载,唐初,陈政、陈元光率军进入福州、潮州一带时,就遭到畲民的大规模反抗。唐总章二年(669年),广东潮州与福建南部的畲族先民先后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唐王朝统治。畲族起义首领与汉族起义军联合历经大小百余战,坚持数十年才最终被官兵镇压。嘉庆《云霄厅志》(民国重版)详尽地叙述了陈政、陈元光父子镇压陈谦及"峒蛮"苗自成、雷万兴、蓝奉高等起义军的情况。《资治通鉴》也曾记载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汀州宁化县南“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说的是宁化县爆发的声势浩大的畲民起义,“蛮”即畲民,黄连洞在彼时的汀州宁化县南,今福建宁化县东。
宋元时期
宋代,畲族地区已处于封建社会。畲族人民除广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叶、甘蔗、苎麻[zhù má]等经济作物。畲民土地被封建地主所占有,许多贫苦农民逐渐沦为佃农,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宋末元初,战乱频仍,畲族开始进行军事性质的迁徙。多支抗元畲军转战于漳州、潮州、泉州、汀州、赣州等地,许多畲民随军成为屯守移民。
宋高宗建炎中(1127—1130年)漳埔一带、绍兴十五年(1145年)江西的虔州、广东的梅州以及福建等地,绍熙中(1190—1194年)福建的上杭,都爆发了畲、汉两族人民起义。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十一月,畲族李元励在江西掀起规模较大的反抗斗争,起义军数万人,活跃于广东南雄、江西赣州、南安军等地,坚持斗争三年之久。宝庆元年(1225年),江西赣州又爆发了以汉族陈三枪和畲族钟全为首的畲汉两族人民联合起义,起义军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坚持斗争至端平元年(1234年)才被镇压。
南宋末年,畲族人民组成“畲军”参加文天祥、张世杰领导的闽、浙沿海地区的抗元武装斗争,其中以陈吊眼、许夫人、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反元义军最为典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陈吊眼在福建漳浦发动起义,率领数以万计的畲族大军到达泉州,配合文天祥、张世杰共同讨伐暗通元军的阿拉伯商人蒲寿庚,而广东潮州畲民许夫人则率领诸峒畲户增援泉州,遭元军镇压而退守漳埔,后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闽北率畲、汉人民起义的黄华联合作战。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钟明亮在广东的循州举义,转战于漳州、汀州、赣州等地,受到畲民热烈响应。畲、汉两族十几万人并肩作战,利用地形天险与元军对战,成为宋末抗元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陈吊眼领导的起义军前后坚持六年。在宋亡后,“畲军”仍然坚持斗争达三年之久。
明清时期
公元14世纪,许多畲民经过不断迁徙而定居在闽东、浙南和赣东北山区,他们和当地的汉族人民一起开发山区经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土地利用、作物种类、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方面都跟附近汉族人民逐步趋同。明清时期,畲族大量迁往汉族地区,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史书和地方志中有大量关于这一时期畲民的记载。
畲民依山而居,实行刀耕火种,采实狩猎。明王朝颁布法令,鼓励畲民垦荒并废除苛捐杂税,使畲民所居深山旷野得到进一步开垦。清顺治初年,制定一系列措施招徕百姓垦荒,畲民成为当地官府招徕的对象。这个时期畲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比较安定,迁移主要是基于畲族山地游耕的传统,以家庭或家族中若干成员为单位缓慢迁往相对地旷人稀的汉族地区。随着畲民安家山野,聚族而居,自成村落,畲族的山地游耕逐步发展为山地定耕。畲族村寨血缘相近的同姓族人聚集居住,一般都有“宗祠”,体现村民宗族观念,维系社会关系。
明代,畲族人民因不堪压迫,多次发起农民起义。1512年,钟聪、张番璮[tǎn]、李四仔等领导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上杭、寻邬一带畲、汉两族人民在“大帽山”起义,起义军连陷建宁、宁化、万安等县。1516年以谢志山、蓝天凤为首的畲、汉族数万起义军歼灭大批官军,杀死贪官污吏,夺回土地,深得民心。17世纪中叶清兵入关后,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反抗清朝反动统治,在畲族分布的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出现多支抗清义军,如刘中藻领导的浙江、闽东畲、汉两族人民抗清斗争,在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兵长驱入福建的不利形势下,依然孤军奋战,坚持斗争达数月。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畲村出现称为“社”的社会组织,各地的“社”之间联合为“总社”。民国初年,畲民把清光绪年间在福建霞浦设立的“山民会馆”更名为“三明会馆”,其作用是维护畲民权益,提供信息沟通渠道,并援危助困,在闽、浙两省畲民中影响广泛。1946年,三明会馆成为官方注册认定的“苗夷民族之公益团体组织”,继续为畲民提供公益服务。
在人民民主革命时期,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粤东增城、博罗、惠阳等地的畲族人民积极组织农会与地主斗争,浙南地区畲汉两族人民发动反对强征捐税的斗争,1927年瑞安县和福安县都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行动,涉及3万多人和七十二个村。土地革命时期,闽东畲汉两族农民配合赤卫队、游击队发动武装暴动,打击国民党,严惩土豪和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并开仓分粮,比如福安甘棠等地1000多人攻占赛歧镇的行动,以及霞浦县47个村庄4000多人的武装斗争,影响都比较大。浙南畲族人民则跟随红军北上抗日,或者留守村庄组织游击队对抗国民党政府的“清剿”行动。解放战争时期,畲族人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人口与分布
编辑地域分布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但分布广泛,除西藏外,遍及中国各省市,台湾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总数约为709592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广大山区。福建省畲族有375193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多个县市内;浙江省畲族有170993人,占畲族总人口的24.1%,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的十多个县内;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鹰潭、铅山、贵溪、吉安、永丰、全南、武宁、资溪、兴国等市县,人口约76500人;贵州畲族人口有44900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和都匀市;广东省畲族有28053人,分布在潮安、饶平、河源、海丰、大埔、增城、惠阳、博罗等14个县市内;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县,人口约13953人。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其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是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周围是汉族的村落;也有的村落畲、汉两族人民杂居在一起。
人口变迁
隋唐时期,闽粤赣交界区,称为"峒"的畲民群落遍布,畲民主宰了该地区。到唐代中期,陈氏父子"进剿"所遇到的强烈反抗可以看出畲民的人口优势。这一历史时期,是畲族人口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宋元时期的畲族人口数量处于下行阶段,这是由于畲族在长期的抗元斗争中损失了大量青壮年人口,而斗争失败后许多畲民被安插到汉人聚居区,部分畲民融入到客家民系之中。此时的畲族主体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并最终离开祖居地开始东迁。清中期以后,畲族生产生活渐趋平稳,新的畲族群落形成。畲族作为东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居住区域跨越闽、浙、粤、赣四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征。这一历史阶段畲族社会已与汉族社会融合,宗族强调人口兴盛的观念以及畲汉之间通婚的日益增多,促进了畲族人口的逐步盛。民国开始,畲族有了人口统计。根据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次人口普查数据,1964~1990年的26年间,畲族人口的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口总量从1964年的23.42万人发展到1990年的63.47万人,增长了近3倍,人口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的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中国境内畲族人口表
年份 | 人口 | 详情 |
1937年 | 10万人 | 浙江丽水39224人 福建8020户,30264人,其中连江874户3841人、宁德1600户4300人、三都30户343人、福鼎1250户5000人、福安2000户8400人、顺昌319户1499人、寿宁206户925人、长泰9户56人、宁化30户100人、南平90户248人、闽侯199户(缺)人、罗源1413户5552人 |
1953年 | 9.6375万人 |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只是统计出福建省"山客"的人口数量﹣-96375人,占福建人口总数12845252人的0.75%,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116490人的82.73% |
1964年 | 23.4167万人 |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畲族有了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较为准确的人口数据 |
1982年 | 37.1965万人 |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畲族总人口371965人。这一时期有关畲族人口的统计数比较准确,就全国畲族人口变动情况看,1964~1982年净增137798人,年均增长率2.60% |
1990年 | 63.47万人 | 比1964年增长近3倍 |
2000年 | 70.96万人 |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畲族总人口为70.96万人,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畲族人口增加了7.49万人,增长率为11.80%,平均年增长率1.08% |
2010年 | 70.8651万人 |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畲族人口总数708651人 |
分布环境
畲族分布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沿海倾斜,山脉为由东北到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闽、浙、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岭,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和杉岭,海拔都在1500米左右;其余山脉海拔也在500~1500米之间。闽东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90%以上,浙南的丘陵、山地也很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畲族比较集中的闽东境内有太姥、鹫[jiù]岭两个山脉,浙南境内有括苍山脉的南延和洞宫诸山。畲族地区多溪流,溪水湍急。畲族地区紧靠北回归线的北面,属于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度在14.6℃~21.3℃,冬季比较寒冷,霜期很短,下雪少。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大,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00~2200毫米。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惠明寺村(图片来源:网易)
宗教信仰
编辑畲民信奉的神灵有四种类型:一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包括宗族远祖和族内英雄、能人;二是民间俗神,主要是与当地汉族村民共同信奉的神灵;三是道教与佛教神灵,尤以道教神所占比重为大;四是石神、树神等自然物体演化的神灵。畲族的信仰民俗,最具特色的是盘瓠信仰。
盘瓠信仰
盘瓠是畲族传说中的始祖,正是在笃信盘瓠的基础上,畲族形成了自己的崇拜礼仪和信仰意识。虽然各地对盘瓠的名称和崇拜方式不尽相同,但都与古老的神话传说相关。传说远古时期,高辛帝遇到犬戎入侵,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盘瓠只身奔赴敌国平番,高辛帝于是将三公主赐给盘瓠为妻。盘瓠与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长子盘自能,次子蓝光辉,三子雷巨佑,女儿嫁给钟志深为妻。盘、蓝、雷、钟就是现在畲族的四个姓氏。畲族把民间家喻户晓的盘瓠故事编成《盘瓠歌》,绘成”祖图”,刻上”祖杖”,畲民视之为不可侵犯的”圣物”、传家宝。”祖图”、”祖杖”平时由族人轮流保管,逢年过节挂在厅堂供族众祭祀叩拜。一般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五日、初八日、十五日,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八月十五日,均为祭祀盘瓠的日子。族长主持祭祀仪式,领唱《高皇歌》,诵读祭文,族人按辈分依次顶礼膜拜。
祖灵崇拜
祖灵拜在畲族的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各地畲族的祖灵崇拜对象不尽相同。有的为始祖,如盘瓠崇拜;有的为始祖的儿子、女婿,即武骑侯盘自能、护国侯蓝光辉、立国侯雷巨佑、勇敌侯钟志深;有的为远祖,如福建泉州惠安县钟厝村[zhōng cuò cūn]畲民每年均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祭祀钟厝的奠基者。此外,畲族尊崇族内英雄、神祗,一类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在畲族历史上建立过辉煌的业绩,生前受畲民爱戴,死后被奉为神灵;另一类是传说中的人物,如在福建受崇拜的本族主要神灵田公元帅、钟景祺等。畲民认为崇奉祖先和历史人物会保佑畲族子孙繁荣昌盛。
道教神和佛教神信仰
畲族长期与汉族杂处,对民间和俗神信仰基本上与当地汉族一样。畲民奉祀的道教神有三清、三宫大帝、真武大帝、福德正神、将爷公(黑白无常)、三仙大师等。畲族认为三清与始祖盘瓠同样尊贵,在重要的祭祀场合同时挂三清画像和祖图。畲族对太上老君冠以“日月紫微星”的尊号,奉为本民族的保护神。无论是畲族的法师作法,还是普通畲民唱山歌,都有道教的痕迹。佛教虽然也渗透在畲族信仰民俗之中,但真正的僧尼或居士很少。畲族人民十分信奉佛教中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祈求他能拯救众生,除灾祛病,让畲民脱离苦难。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畲族地区都建有观音庙,有的还在自家厅堂神龛[kān]旁摆上观音菩萨神像加以供奉。
自然神崇拜
历史上,畲族长期处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的状态中,无法驾驭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便产生了各种自然神崇拜,包括山神、树神、石神、土神、谷神、猎神灯等,还有与耕种和狩猎相关的农耕神和狩猎神。畲民在农业生产中,要祭祀“五谷神”“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谷神"就是神农大帝,俗称"五谷先帝",畲族农民同汉族一样也奉它为农业的守护神。"土地神"就是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畲族乡间到处可见小型的土地公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生日,都要进行祭祀。
语言文字
编辑畲族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畲族有两种语言: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以及广东潮安、丰顺等约占畲族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畲族,使用接近于汉语的客家方言(部分为潮州方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区别,有少数语词与客家话完全不同,也不是当地的汉语借词,有的与苗瑶语族的某些语言相近或相同;居住在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使用的畲语,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瑶族”布努"语),兼通客家话,这一部分畲族约有一千多人,占畲族总人口千分之四左右。各地的畲族基本上是以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都以接近汉语客家方言为交际工具。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客家先民东晋时南迁至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时,曾与那里的畲族先民交错杂居,共同从事生产劳动,产生了民族语言的互相融合和演化。由于客家人为来自中原的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为了与客家人交往,畲族先民逐渐接受汉语客家方言的影响,学习了客家话,自己固有的民族语言特点发生了变化,废弃了畲语中和汉语不一致的固有词序或语法结构,但也保留了原来畲语的一些特点。因此,现在全国各地区畲族都会说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而又有差别的语言。
语言学者对畲族的固有语言是属于哪一种语言进行了研究。潮州凤凰山区的畲族,现在只会说一种受潮州话影响的客家话,不会说畲语,但清人周硕勋辑的《潮州府志》中提到潮安凤凰山一带畲族早期使用语言的语词,如:把“火”叫做“桃花溜溜”,把“饭"叫做"拐侬”。语言学者考证认为:潮安凤凰山区的畲族过去所说的语言与今天博罗、增城一带畲族所操的苗瑶语族语言相同或相近似。后来,在客家话的影响下,才改说客家话。语言学者由此推断:畲族的固有民族语言应与苗瑶语族的语言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民族文化
编辑文化艺术
畲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不仅有民歌和其他形式的民间文学,还有舞蹈、民间武术等。此外,畲族还有刺绣、编织、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
民歌
畲族人民把唱山歌作为文化生活中主要的一种活动形式,不仅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山间劳作中,也常以歌传话,有些地区还定期举办“盘诗会”。畲族民歌数量浩瀚,涵盖神话传说、故事、小说、时政、劳动、时令、风俗仪式、情歌、儿歌等多种类型,有追述畲族来源和迁徙经过的《高皇歌》和《麟豹王歌》,有歌颂劳动和爱情的“杂歌”,有取材于民间神话和故事传说的《白蛇传》《梁祝》等,而有关畲族历史传说的诗歌流传尤广。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这些歌基本上是以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播和传承。
畲族山歌(图片来源: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
民间神话和故事
畲族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保留和创造了珍贵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语言、笑话、谚语等。畲族有许多关于人类和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如《盘古王帝开天辟地》《高辛创造日月和世界万物》《造天地》《火烧天火烧地》《天眼重开》等;传说有《雷大相》《蓝佃玉》等人物传说,《畲族唱山歌的来历》《赤郎》等风俗传说,《牛和狗》等动植物和地名传说,与畲民生活密切相关。故事、语言、笑话数量更多,取材广泛,情节有趣,别具审美情趣。畲族谚语富于哲理,许多谚语以歌谣的形式流传。畲族传统文学作品留传至今的估计有一千多篇。
舞蹈
畲族传统舞蹈与祭祀活动、婚丧节庆、劳动生产密切相关。畲族传统舞蹈由习俗性舞蹈及祭祀性舞蹈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动作的风格特点是“踏、步、蹲”,即左脚向右脚前侧斜进一步,同时双膝往下弯曲成蹲状,或右脚向右侧斜进一步,左脚踏在右脚后,同时双膝向下弯曲成蹲状。畲族舞蹈表演手势、蹲腿、独脚、抖肩、翻滚、旋转等舞技,技术难度较高,富于美感。畲族的《踏步舞》是祭祖仪式中跳的舞蹈,该类祭祀舞与盘瓠图腾崇拜关系密切。畲族婚俗与葬俗中也有许多独特的舞蹈,如《迎客礼》《敬酒舞》《婚礼舞》《采茶舞》《告慰仪》等。
畲族舞蹈(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民间武术
畲族武术有拳术、棍术、刀术、气功等,以拳术闻名,棍术次之。畲拳饰畲族独创的一门武术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雷乌龙创编,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个流派,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拳短猛、防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特点,讲究形象威武,步法稳健。畲族拳的手法丰富,招招使用,重在防身,讲究礼让,后发而先至。畲族棍术器械有丈八棍和齐眉棍,棍术动作有7步、9步、猴子翻身、双头槌、3步跳、4步半等。在拳术之乡福建罗源县八井村,半数畲民会拳术。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有畲族“武术之乡”之称,其因拳师辈出而享誉八方。
畲族武术(图片来源:搜狐)
畲族流行的民间武术称为盘柴槌,也是畲族人民喜好的运动形式,原为畲族男子用于自卫防身的一种武术。柴槌有两种:一种有长二长,有一个人耍弄,叫“中拦”(有功有拦),另一种七尺长。由两个人对打,叫“盘槌”。盘柴槌有许多名目,如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和天观地测等等。
盘柴槌(图片来源:腾讯)
刺绣
畲族服饰的刺绣极富民族特色。畲族妇女喜欢在衣裳的领口、袖口、衣襟边和围裙上刺绣各种花鸟和几何纹样,配色和花样都很讲究。刺绣的纹样有梅花、牡丹花、莲花、桃花、菊花、兰花、喜鹊、凤凰等自然纹图案,还有万字纹、云头、云勾、浮龙纹、拈叶纹、柳条纹等几何纹图案。用色多属原色类和第二次色类,鲜明强烈。刺绣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除了服饰的花边外,还在枕套、帐帘、童帽、兜肚、五谷包、烟捻子袋等物件上镶花边,刺绣题材也广泛多样。
畲族刺绣(图片来源:景宁文旅)
编织
畲族人民利用竹林遍布的地理条件,经过选料、破竹、破篾[miè]、拉丝、编织、染色、插花、喷漆等几十上百道生产工序,编织出屏风、挂联及枕、席、笠等竹编手工艺品,造型、色彩、图案、制作都富于民族和地方特色,其中以斗笠尤为精致,整个斗笠用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上面有斗笠砚、顶、四格、三层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几种相间的花纹,竹篾细如发丝,搭配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是畲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畲族彩带编织(图片来源:遂昌文旅)
畲族彩带(图片来源:遂昌文旅)
畲族的编织物还有合手巾带(花腰带或者彩带),上面绣字以及图案,是畲族青年的定情之物。畲族编织彩带一种是用柳条纹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花纹的腰带,另一种是染花镂印,蓝底白花。还有一种用丝编织的“双面带”,宽约12-15厘米,带芯用34双套色编织成正反面相同的图案,工艺尤为精细。畲族彩带编织技艺入选2021年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银器
银器很早就进入了畲族生活,畲族的“三月三”、赶墟赶场、祭祀盛典、婚丧嫁娶等节庆活动,都与银器密不可分。银器也是畲族展示家庭、家族世代拥有财富的象征之一。畲族银器具有纯朴、粗犷的特色,工艺分为“操、凿、起、解、披”五大工艺,共有三十多道手工工序。畲族银饰常用古董老银制作,具有历史感和别样的价值。凤冠是极富民族特色的畲族银饰。畲族女子在出嫁之时,父母会为其准备一套包括银簪、银钗在内的银饰。畲族银饰代代相传,畲族百姓家中保留了许多老银器和银饰品。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和银器锻制技艺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银器(图片来源:2022首届景宁畲族文创设计大赛网站)
畲族新娘银饰(图片来源:虫草创意)
剪纸
畲族剪纸工艺工艺简练,风格古朴,富有装饰情趣。多数剪纸以原色纸张剪成,以黑白组成对比,线条流畅,富有民族风格。畲族剪纸多用于刺绣鞋、帽、烟袋、包袱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图案花纹的底图,内容大多数为花鸟、走兽、人物、吉祥图案等,剪刻鸟、兽、人物尤其生动形象,刻工纤毫毕露,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剪纸工艺在畲族得以传承和发扬。
畲族剪纸(图片来源:浙江融媒体)
生活习俗
居住
畲族称房屋为“寮[liáo]”,或随当地汉族称为“厝”。草房,俗称“草寮”或“草寮厝”,是畲族旧时主要的传统民居。畲族人民大多居住在深山之中,搭盖极为简陋的山棚,通常以数根竹木为支柱和主架,用小竹或竹片缚成框格屋架,其上覆盖茅草、稻草等编制成的草帘片,以葛藤或小竹扭扎固定,屋墙以小竹或芦秆编成篱笆围成。定居农业后,畲族民居逐渐改进为土木结构,一般为方形,屋顶呈金字状,有厅堂、边房。室内一般都是一厅、左右厢房,中间厅堂又分前后庭,以木屏间隔,两旁小门顶上分设神位。后庭放置杂物或饲养家禽。左右两厢房为卧室,右厢房后段为厨房。每家灶前设有火坑或火塘,供全家人冬天围坐烤火取暖。
畲族建筑(图片来源:宁德市闽东畲族文化研究所)
饮食
主食
历史上畲族人民居住在山区,水田少,旱地多,一般种稻谷少而多种杂粮,普遍以番薯为主食,把番薯丝放入米中焖煮,或加工成“粉扣”当菜吃。另外,畲族人民还用玉米磨成细粉,加少量食盐和米,煮熟成“包谷糊”。新中国成立后,畲族人民饮食和当地汉族基本相同,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以稻米制作成各种糕点,统称为“粿”。畲族常食的米饭有籼[xiān]、粳[jīng ]、糯三种,以籼米最为普遍。籼米饭食用最多,籼米也常被制作成粉干。籼米加部分粳米磨成粉可蒸制各种糕点。粳米可用于制作年糕,糯米多用来酿酒、打糍粑。
畲族乌米饭(图片来源:东南网)
副食
畲族的副食,少肉食多素食,肉食子山区主要是猪肉和猎物,在沿海地区则是海鲜。畲族人民种植蔬菜种类较少,主要有萝卜、南瓜、豆类、丝瓜、洋白菜、空心菜、芥菜等,一年四季皆食用竹笋,也经常以豆做菜。畲族人民平日对饮食品味式样不讲究,重在吃饱,但在春耕、秋收前,也会准备大量肉食,遇到喜庆,也会备办“四盘四碗”或“八盘八碗”,除鱼肉外,还有笋干、蕨粉、脚板薯等土产。冬笋炒香菇、泥鳅芋头汤是畲族人爱吃的传统菜,传统节日食品主要有乌米饭、菅[jiān]叶粽和糍粑等。
畲族菅叶粽((图片来源:宁德市闽东畲族文化研究所)
酒酿和茶饮
畲民喜欢喝酒,有用糯米酿造的醇香甘甜的“米酒”、小麦酿造的淡而无味的“麦酒”、俗称“谷酒”的自酿高度白酒等。浙江畲民爱饮红酒,将糯米浸泡蒸熟拌红曲加凉水发酵而成,酒色紫红。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味道胜于红酒。畲民最爱农历十月用新收糯米酿成的“十月缸”酒。畲民常年喝茶,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有”三道茶“和”宝塔茶“的茶俗,前者为畲民待客之道,后者为婚嫁仪式的习俗,类似杂耍。
畲族美酒(图片来源:今日惠州网)
服饰
畲族服饰基本上是“男女椎髻[jì]跣[xiǎn]足“,衣服喜欢青、蓝色,布料为自织的苎布。男子穿阔袖短衫,不戴头巾和帽子。畲族过去男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带大襟的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礼服,红顶黑锻官帽,青色长衫,襟和胸前有一方绣龙花纹,黑色布靴。畲族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璎珞[luò]状,服装大多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蓝、黑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花多、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饰。她们均系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腰间束有花腰带,上面装饰花纹及吉祥语句。衣服和围裙绣有各种图案。福建省罗源县和连江县所有的畲族自然村及福州和宁德南部地区,畲族女性服饰由上衣、裙子、水巾、手巾、围身裙、脚绑、鞋七个部分组成,另有凤凰冠、耳仰(耳坠)、扁扣、手镯、脚镯和戒指六样饰品。福安、宁德畲族妇女的服装,上衣黑色,在衣领绣有马牙花纹,沿服斗的边缘缝红布边,边大的下端绣上角隅花纹图案,袖口缝红布边,穿黑色长裤,着方头黑布厚底鞋,围身裙长1尺,裙身上端两角绣有花纹。闽东、浙南的畲族妇女至今仍保留着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服饰。
畲族服饰(图片来源:新浪)
畲族服饰(图片来源:华夏经纬)
畲族妇女的服饰以“凤凰装”最具特色,以凤凰元素贯穿整体。畲族妇女用红头绳把发髻高高盘在头上,象征着凤髻;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着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的颈、腰和美丽的羽毛;后腰的金黄色腰带随风飘动,象征着凤凰的尾巴;周身悬挂着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啾。畲族妇女地带发式也与汉族不同,妙龄少女用红色绒线掺在一起编成辫子缠盘在头上,已婚妇女把头发挽成“碗匣式”,上束红带,发下端翘起似凤凰翼,插银钗和簪,耳戴大圆环的耳环或银耳坠。畲族服饰于2008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凤凰装(图片来源:搜狐)
婚丧
畲族有族内婚的习俗,长期实行本民族内蓝、雷、钟等姓之间的婚配,同性远房可婚,不愿与汉族通婚。早期畲族婚嫁礼仪非常简朴,男女结合比较自由,他们在劳动、赶集、节日、走亲访友等场合,通过唱歌就可定情。嫁女不计聘金,陪嫁品也只是刀斧、犁、锄、蓑衣等农具。明清以后,畲族长期同汉族交错杂居,婚俗受到汉族影响而产生变化,“父母之命,媒妁[shuò]之言”盛行,婚嫁有一整套繁文缛节,基本上体现汉族的问名、纳吉、纳采、纳生、请期和亲迎等婚嫁六礼。畲族有陪来客唱歌的风俗,其中的“做表姐”流行于福建霞浦县、福安、宁德等地,当年要出嫁的姑娘受邀道母舅家做客,穿上最漂亮的衣饰来到舅村,由村里的青年人陪唱歌;“做亲家伯”就是在娶亲的前两天,男方请一个好歌手作全权代表,与媒人一起把礼物送到女方家。畲族婚俗于2014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新娘(图片来源:景宁新闻网)
畲族婚俗(图片来源:景宁新闻网)
历史上畲族曾盛行火葬,畲人身故后,则停棺于野外,经数年后,举火焚化,将其灰烬贮藏于陶罐内,埋入土中。新中国成立前,畲族丧葬普遍用土棺葬,丧仪有大敛、小敛、戴孝、送丧、择日、卜葬、祭奠、扫墓等,但部分畲族地区仍保留以歌代哭、做功德、拾骨重葬等丧俗。
节日
畲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大致相同,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
畲族节庆(图片来源: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
畲族族支繁衍,子孙处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于是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迄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会亲节当天,闽东、浙南畲村都定点举行聚会,举办歌会,畲家诸姓家族相聚一堂,以歌会亲友。
畲族会亲节(图片来源:炎黄风俗网)
农历三月三日畲民染乌米饭祀祖先,称“乌饭节”,俗称“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rěn]叶子,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亲友,预祝丰年。在“三月三”畲民都盛装打扮,并三五成群结队,进行对歌活动,从傍晚唱至天亮,规模壮观。“畲族三月三”2008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三月三”(图片来源:新福建)
分龙节,是畲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福建霞浦县畲族在五月二十四日举行,叫“立秋分龙”)。传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分龙”,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节日当天,是日,畲族人民不劳动,群集在预定的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青年男女还通过对唱山歌,寻觅情侣。农历八月二十三则是元帅节,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此外,畲族还有与农耕和狩猎相关的生产性节日,包括做福、牛歇节、晒服节、尝新节和圆冬节等。畲族一年四季都有做福,祈求四季平安、耕种顺利、五谷丰登;牛歇节耕牛全天休息;畲民在晒服节翻晒衣物和珍藏的书籍、歌本、契约等;尝新节中,畲民把头趟割下的稻米碾成米煮熟以祭祀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圆冬节家家户户以传统美食庆祝好收成。另外,畲族还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神事节日,比如蓝公节、祖公福、猎神节、奶娘节、凤凰节、林公节、补天节等。
传统体育
畲族的民间竞技活动有打尺寸、操石磉[sǎng]、骑“海马”、武术、打枪担等。打尺寸又称为“打竹存”“断弓挡箭”,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所谓“尺”、“寸”都是小竹棍或小木棍,“尺”代表“断弓”,“土”代表箭,打法是一人站在直径两米的圆圈内,以“尺”击“寸”,把“寸”打到前方,越远越好。另一人在圈外来回奔跑,以接到一定数量的尺寸;如果“寸”落地,圈外人就捡起投入圈内,圈内人则在此以“尺”击出。在一定时间内,以获多者为胜。传说这是为纪念唐朝先民蓝奉高等人反抗官兵入侵而设立的竞技活动,后来演变为体育项目,1986年还参加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而操石磉则是一项推石头角力的竞技活动。参加比赛的青少年其中一人双脚稳踩石磉,斜挺腰杆,其他人则对其挽臂抱胸,合力推动石磉前进。骑”海马“则是居住在海边的畲民在海滩上骑着滑板飞速滑行的一项运动,讲究配合和速度,场面热闹而欢乐。
畲族打枪担(图片来源:大众网)
宗族文化
社会组织
畲族比较集中的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同姓同祖多属于同一个祠堂(亦称宗祠)。祠堂是由各“房”构成的,设族长一人,由辈分最高、年纪较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族长可按习惯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外的各种纠纷,管理族内公共事务,如收缴族租、掌管族账、执行族规,给晚辈排辈分,并协办各家婚庆和丧葬,统领族内人从事各种宗教和社交活动,并亲自主持宗祠内的建祠、修谱、祭祖三大盛事。祠堂拥有公产田、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祀之用,每年在冬季或清明各祭祀一次。人数较多的畲村,除族长外还有“房长”,主持房内事宜、协调各房及房外关系。畲村宗族内定有一套完整的行为约束规定,由族长落实执行,也有自己的“法规”,内部纠纷一般在内部解决。畲村的家族管理和族规的制定,体现了家族长者和传统观念的权威性以及从众的民主性。
族规及村规
畲族宗谱内所载的《族规》对族内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比如为人要孝悌忠信,勿挖掘祖坟山的风水树林,不得私自处理祖宗留下的田产、地基等公产,族内远亲支派有困难须共同资助,族内要团结一致,不许恃强凌弱等。另外,畲村还有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也成为畲村居民共同遵守的村规。
宗祠盛事
修建祠堂由族长亲自主持,配以若干名首事主办,祠堂地基和修祠时间的选择都有专人负责。畲家祠堂内除珍藏祖图、祖杖和宗谱外,还陈设祖牌,一个祖牌代表一位祖先的牌位。祠堂内的楹联自清代至今内容未变。多数祠堂设有公田,祠堂如办公事,由公田收入支出;无公产的祠堂,则按认定分摊支出。畲家宗谱以公祠之谱牒为“总谱”,私祠之谱牒为“支谱”,修谱先生以个人提供的家庭情况,按血缘亲疏形成宗族繁衍世系图。
畲家的祭祀仪式包括祭祖、请祖、奏名传法、招兵等。仪式盛大,显示了民族的凝聚力,寄托了族人对氏族神灵的纪念和祈祷。其中以祭祖活动最为隆重。新年祭祖称为“做头祭”,于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上元节在祠堂等地举行,由族长主持祭礼,陈列祖图、祖杖、宗谱,供奉全羊。仪式中高唱《高皇歌》,诵祭文,按辈分男女依次拜祭。有一种畲族的祭祖仪式,称为 “醮[jiào]明祭”。畲家子女年届十六,通过一种特殊的祭祖仪式,由家庭成员 “入录”“度身”转为宗教成员,浙江畲村称之为 “传师学师”,闽东畲家叫做 “奏名传法”,俗称 “做序头”。迎祖祭又称 “请祖祭”,闽东迎祖祭即接迎祖庭。祖庭内设置祖牌和祖杖。畲家蓝、雷、钟三姓除供奉氏族神灵外,同姓同支畲家还共设祖庭一座,由县境内外的同姓同支的畲族轮流来祭祀。粤东凤凰山区畲族村寨存在一种叫 “招兵”的仪式。招兵仪式一般是每3~5年举行一次。仪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神上表、安兵营,第二次请神、赏兵、祭符、散兵。仪式由族长主持,巫师执行。
医药
畲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莲都等七个县(市、区)的畲族乡镇,辐射浙江省的泰顺、文成及福建省的部分乡镇。 畲族人民在山区或半山区的居住过程中,积累了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dǎn]肝炎、小儿疳积[xiǎo ér gān jī]、肺炎、骨髓炎等方面的很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法。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是畲族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医验方及畲药近千余种,在治疗内、外、眼、骨科及跌打损伤、风湿、痢疾、癫痫、牙痛、痔疮、小儿疳积等常见病方面有许多秘方、偏方、成方。其治疗跌打伤和疑难杂症专科病的效果突出。
畲族医药(图片来源:搜狐)
畲医痧症疗法是畲族医药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许多畲医和畲民掌握多种发痧技术。发痧疗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病情较轻者,常采用刮痧、撮痧、痧和搓痧等治疗方法。对于病情急重者,则采用针刺、放血、挑痧或配合畲药治疗,其治疗以单味、验方或辨证组方为主,最常用的药物有山苍子、破铜钱、塌地蜈蚣、粘花草、叶下白等十多种。 痧症疗法于2008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现状
编辑1983年12月,景宁人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结合景宁地方有畲族人口1.6万人,占景宁总人口10%的特殊情况,提出单独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正式请求。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同意原景宁县范围的五区、一镇、三十五个公社为景宁畲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鹤溪镇。
经过中国政府多年来对畲乡技术和资金的扶持,畲族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都发展较快。畲乡特色农业主要由茶叶、香菇和水果。景宁的惠明茶、福安的绿毛茶都供不应求。畲族已开发生产出蘑菇、花菇、夏香菇、银耳、黑木耳、金针菇、草菇、竹荪[zhú sūn]、灵芝、茶薪菇等20多个特色品种。福建宁德市食用菌年产量达8.09万吨,创产值12亿元以上。畲族地区水果十分丰富,有名果高山雪梨、板栗、杨梅、龙眼、芙蓉李等20多个品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畲族水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景宁在2004年蜜梨基地面积有5913亩,总产量59吨。2002年宁德市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大农业产值的41.5%,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渔区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福鼎建成闽东边贸水产品批发市场,2002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7.4亿元,月交易量达1000多吨,交易额超亿元。霞浦投资5000万元建设闽东水产品中心市场。景宁畲族自治县2005年实现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亿元,比上年增长0.9%。
在工业方面,畲族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水电工业、包装印刷、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电子、纺织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福安被誉为“中国电机电器城”。闽东拥有电机电器工业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2002年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8%。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已形成,有13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到2005年底,福建省18个少数民族乡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767家,其中工业企业3236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4.99万人,占民族乡全部从业人员的26.4%。
畲族城乡个体私营批零贸易业和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2003年已有5家企业获得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权,自营出口额达到1333万美元,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县已建成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有绿色食品市场、景宁农贸市场、山珍大市场,年交易额达到6.2亿元。畲族人民也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发展了畲乡风情旅游业,开发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2005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3.2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36亿元。
畲族地区的交通和邮电通讯也呈现出新面貌。2004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147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百分之八十的行政村通上公路或简易公路,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的交通网络。班车通达到上海、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及境内各乡镇。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交通运输业逐渐形成。而移动、联通手机信号已经实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覆盖,实现了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普及。
畲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蓬勃发展,兴建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提高大学入学率,并先后建成了影城、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一批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实现了广播电视在畲乡的全面覆盖。畲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也不断改善,建立了卫生所、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而畲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居住在偏僻山区的畲民搬迁到平原上安家,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配套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畲族人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2021年3月18日,《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畲族简史》编写组. 畲族简史[M]. 修订本.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5: 1-23. 9787105087020. (25)
[2]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EB/OL.国家统计局. [2023-09-07].
[3]《畲族简史》编写组. 畲族简史[M]. 修订本.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5: 194-198. 9787105087020.
[4]畲族EB/OL.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8-25].
[5]《畲族简史》编写组. 畲族简史[M]. 修订本.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5: 160-193. 9787105087020.
[6]畲族-发展现状EB/OL.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8-27].
[7]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2-12: 2-3. 9787510115783.
[8]《畲族简史》编写组. 畲族简史[M]. 第1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5: 60-63. 9787105087020. (4)
[9]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2-12: 13-14. 9787510115783. (2)
[10]《畲族简史》编写组. 畲族简史[M]. 第1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05: 73-74. 9787105087020. (2)
[11]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2-12: 110-129. 9787510115783. (22)
[12]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3-03: 73-83. 9787510115783.
[13]民族文化EB/OL.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05-22[2023-09-01].
[14]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彩带编织技艺)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15]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16]景宁畲族银饰文化EB/OL.2022首届景宁畲族文创设计大赛网站. [2023-09-01].
[17]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18]畲族服饰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0]畲族三月三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1]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2-12: 33-36. 9787510115783.
[22]畲族-风俗习惯EB/OL.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8-27].
[23]麻健敏. 畲族[M]. 第1版.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2-12: 45-50. 9787510115783.
[24]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5]畲族医药(痧症疗法)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9-01].
[26]《潮州市畲族文化条例》5月1日起施行.潮安区人民政府. [2024-01-13].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