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艾山,因产“灵艾”而得名。在山东半岛东北部,烟台市栖霞市与蓬莱市之山脉。主峰艾山,海拔814米。主峰四周的主要山峰有双角山、巩家山、婆家山、南崮山、北崮山、插旗顶、雷山等。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  艾山,位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区城西北14公里、蓬莱市区40公里处,山脊界栖霞与蓬莱之南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东经120°46′。主峰海拔814米,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为境内群山之冠。艾山山脉的主...

艾山,因产“灵艾”而得名。在山东半岛东北部,烟台市栖霞市蓬莱市之山脉。主峰艾山,海拔814米。主峰四周的主要山峰有双角山、巩家山、婆家山、南崮山、北崮山、插旗顶、雷山等。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艾山,位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区城西北14公里、蓬莱市区40公里处,山脊界栖霞与蓬莱之南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东经120°46′。主峰海拔814米,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为境内群山之冠。艾山山脉的主要山峰有双角山、巩家山、婆家山、歪嘴山、山、小猪山、紫牛山、南崮山、北崮山、插旗顶、老山、牛卧山、躲荒山、交毛山、雷山等,分别居于栖霞与蓬莱边界两侧。

地形地貌

艾山所在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大部分地区处于鲁东隆起区之胶北隆起中段,该隆起自元古代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剥蚀环境中。在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发生差异运动,胶北隆起继续上升,而县境南缘蛇窝泊及东缘桃村一带则发生凹陷,归属胶莱凹陷的边缘。故地层广泛出露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系。中生代侏罗系及白垩系地层则出露于东部及南部。县域的西北、东南边缘地带还分布有印支期及燕山期的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在区域构造上县境位于栖霞腹背斜核部,该构造占据了县境的80%面积,孕有臧家庄盆地。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占主导地位的是北东向的新华夏系断裂构造体系。

密斑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艾山的主要组成岩石。为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于艾山周围和艾山-雨山岩体。

艾山,为侵蚀构造低山,主峰海拔海拔800米以上,其余多数山峰海拔400米以上。其地势特点是沟深谷狭,山峻坡陡,脉脉相连。沟谷深处呈“V”字型,浅处呈“凹”字型。山岭顶部土层较薄,岩石大量裸露,多为荒坡岭地或石质山岭,坡度20~25°;中下部为岭坡梯田,呈台阶形环山而列,阶差大。坡度15~20°。为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区。

水文特征

艾山丘陵区降水量为640~71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率大,最多年份是1964年降水量为1392.2毫米,最少年份是1968年降水量为412.7毫米。年平均相对变率为15%,正变率年份占37%,最大值为85%,负变率年份占63%,最大值为45%。各季降水量相对变率都大于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以冬春季较为明显,相对变率分别为44%和41%,因而易发生冬春干旱。1959~1983年,年降水量少于600毫米的有5个年份,出现在1968~1983年的16年间;年降水量大于900毫米的有4个年份,1968~1983年之间只出现过2年。1977~1983年的7年中年平均降水量为665.8毫米,较累年平均降水量少88毫米。

艾山地区,径流多属山溪性,源高流急,速涨速泻,夏季汛期常山洪暴发致灾,冬春两季则往往河涸流断。“只有离境之水,却无入境之流”,为胶东主要河流发源地,也是罕见的贫水区。发源于艾山地区的河流主要有:

漩河,上有三源:一是寺口北境黄山岭;二是任留北雷山之阳;三是小庄北之上岘北沟。三支流汇于龙门口水库,流经官道与观里交界地,南入莱阳境五龙河。西霞境内河长34.5公里。

王庄河,发源于蓬莱王庄乡艾山北麓,向东北流经巩家庄和黄泥沟村于王庄村东东折,于宋家村东入栖霞界,注入白洋河。境内长11.5公里,汇集长3公里以上支流2条,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

黄水河东支流,旧称崮山河、大沙河、鸳鸯河,为蓬莱市第一大河,发源于蓬莱村里集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南民山、大道刘家、站马张家、村里集、温石汤等村入小门家乡,经大骆家和转山高家村,于隋家窑村东北部西折,经南山北头、南邢家、得口店等村入于家庄乡,经岳家圈和大刘家村入龙口市界。境内长36.8公里,汇集长3公里以上支流17条,流域面积239.6平方公里。

平畅河,为蓬莱市第二大河,发源于蓬栖交界的蓬半山南麓(栖霞区境内),于大夺沟村南入蓬莱市境,自南向北流经遇驾夼乡、崮寺店镇,折向东北,经淳于乡、潮水镇,于平畅魏家东北注入黄海。境内长19.6公里,汇集长3公里以上的支流20条,流域面积223.1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县域属暖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季节交替分明,四季温差率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1.3℃;年平均降雨量753.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7天。主要气象性灾害有旱灾、洪灾、雹灾及连阴雨等,其中威胁最大的是旱灾,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有“十年遇九旱”和“满山流水响,庄稼才能长”的谚语。

土壤植被

土壤

棕壤面积最大,在各乡镇皆有广泛分布。棕壤性土(Aa)分布于山地丘陵的中上部的石质山岭、荒坡岭、岭坡梯田、岭地等地貌单元上,酸性岩类棕壤性土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的中上部。非石灰性砂页岩棕壤性土主要分布在金山乡豹山口西北 ;松山乡东鹿头、西鹿头、大北庄、东北庄、铺子夼;栖霞镇葛家沟东北 ;非石灰性砾岩棕壤性土,主要分布在松山乡下紫现头至汉桥;寨里乡丰粟至家、策里于家、策里贾家、策里高家、东山庄、西山庄及臧家庄镇瓮留张家等地带。典型棕壤(Ac)主要分布于山丘中下部的岭坡梯田、岭地、沟谷梯田、沿河阶地及倾斜平地上缘。洪积冲积棕壤主要分布于臧家庄镇、亭口镇、官道乡、观里镇、松山乡、杨础乡、苏家店乡、桃村镇、寨里乡等地带。残积棕壤主要分布于官道乡、杨础乡、观里镇、苏家店乡、小庄乡、臧家庄镇等乡镇岭地中下部。

石灰性砂页岩褐土性土分布在松山乡前铺至东鹿头、西鹿头西北 及南庄东;铁口乡大庄至迎旭埠一带。残积褐土分布于松山乡上紫现头西。 

植被

地域土壤瘠薄,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野生植被,山丘中上部一般是针叶乔木赤松;石灰岩、钙质岩区,多为侧柏草本植物主要有羊胡草、石竹、野枯草、黄背草等;灌木有酸枣棘、苑条、荆条、栎等。棕壤性土及褐土性土的地域,山丘中部一般为针叶、阔叶混生乔木,主要有栎类、刺槐、赤松;

石灰岩、钙质岩区则有侧柏分布。灌木有柞、酸枣棘、苑条、荆条等;草本植物主要是黄背草、狗尾草、百里香、野枯草等。

中层棕壤性土形成地带,山丘中下部多为阔叶乔木,主要有杨、刺槐、臭椿、梧桐、榆等;钙质岩区则有楸树分布。灌木主要有紫穗槐、柞等;草本植物有黄背草、狗尾草、白茅草、菅草、苦菜、山蒜、车前、刺儿菜、马唐及蒿草等。

普通棕壤形成地带,山涧泊地、倾斜平地主要为阔叶乔木,有刺槐、杨、榆、柳等;灌木有紫穗槐、腊条、桑、绵柳等;草本植物有马唐、白茅草、三棱草、马齿苋、 菜、灰草及蓼科蒿草等。

典型棕壤及潮棕壤的形成地带,河滩地的阔叶乔木主要有杨、柳、刺槐等;灌木有紫穗槐、腊条、桑、绵柳等;草本植物有芦苇、白茅草、蒲草、三棱草、节骨草、马唐、藜及蓼科蒿草等。

在草木植被中,人工栽培植物占有一定比例。粮食作物中,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黍子等;经济作物中,主要有花生、蔬菜、药材等。整个农作物覆盖率占总覆盖率的40%。人工栽种林木和果树,主要有油松、刺槐、侧柏、杨、柳、榆、椿、楸、桑、柞、法桐、苹果、梨、桃、李、杏、柿、栗、枣、樱桃等。其覆盖率占总覆盖率的32%。

天然林木多,人工林木少;针叶林木多,阔叶林木少。

主要山峰

编辑

主峰艾山,位于蓬莱市区42.6处的王庄乡西南,海拔814米,气势雄伟,主峰之左右辅两耳峰。峰间石壁有洞,名曰“雕鹗洞”,洞口大若碾盘,悬于半空,可望不可攀。右耳峰下曾有皇姑塔,已倾废。主峰与右耳峰间有巨石耸立,谓“艾山石人”。东麓有温泉,水质清沏,壶盛烧水,年久无垢。山上盛产多种药材。山南建有国营林场,养有牛、鹿。北侧有八路军兵器厂遗址;旧有尼姑庵,已圮;为林场。山东、山南皆为栖霞区。   

双角山,位于艾山之西,海拔676米。山峰上部高峻,中下部渐缓。山多松及栎类林木。

巩家山,位于艾山西侧,海拔719米。山势饱满,峰顶高耸,山上多松及栎、刺槐等林木。巩家山

婆家山,位于巩家山西南、蓬莱市区43.4公里处村里集镇南端,为巩家山山脉延续之山峰,海拔682米。山势浑圆,虽高而坡缓。山上多松及刺槐等林木。山南、山东皆为栖霞市。 

马山,位于婆家山西,海拔661.1米,山势陡立。西南有马耳山诸峰及小猪山。山上为松、栎类及刺槐等林木。

紫牛山,位于马山之北,海拔567米。山形似牛,诸峰拥簇,山上为刺槐、松及栎类林木。但大部荒秃。

崮山,位于紫牛山北,分南崮山与北崮山。海拔分别为510.2米和452米,分别位于蓬莱市区38.2、36.3公里村里集镇西南。南北崮山之间多奇峰怪石,有“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五月逛崮山,胜似御花园”之说。

北崮山,两侧山脉伸展,形成香炉顶和插旗顶两峰。极险要,山巅平坦,分东西两校场,为旧时屯兵处,尚存石臼数十个;西侧有泉,名饮马湾;南有插旗顶。 

南崮山,极陡峭,山巅平坦,旧有龙兴寺,今圮;山西为栖霞市。 

牛卧山,位于艾山之东,海拔425.4米。为艾山余脉延展之山峰。山上多松及灌木类,山前产花岗岩石料。

躲荒山位于牛卧山之南,海拔499.3米。主峰耸立,余脉缓缓伸延,山上多松、栎类及其它灌木类。

交毛山,位于艾山东南,海拔319.4米,与艾山延伸余脉相连。传说古代有凤凰来此地,百羽交集于此而得名。

雷山,位于艾山之西南,海拔500.7米。远望其峰顶如头盔,四周陡峭,不易攀登。  

自然资源

编辑

矿藏资源

艾山南麓松山乡石灰石储量丰富,出露面广,质地优良。开采石灰石烧制石灰有着悠久的历史。

花岗石,储藏量大,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易于开采,花纹优美,可塑性强,便于加工。为上等建筑材料。

铁矿石,多分布于南麓松山部分地域,矿石品位含铁在20~40%左右。矿体小且分布零散。

长石,分布于村里集镇后家、南民山及王庄乡艾山林场一带。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县内分野生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两类。野生木本植物有65科286种。其中乔木197种,灌木48种,花木21种,藤木20种。以县境中部及西北部的山区分布种类最多,数量亦较大。主要用材乔木有赤松、刺槐、白榆、毛白杨、楸树、泡桐、楸叶桐、加杨、杂交杨、旱柳、垂柳、臭椿、枫杨、黑松、麻栎等。主要经济树种有苹果、梨、桃、杏、李子、葡萄、山楂、板栗、核桃、柿子、大枣、樱桃、桑、花椒、海棠、石榴、君迁子(软枣)等。主要灌木有棉槐、白腊、胡枝子、黄荆、杞柳、绣线菊、杜鹃、多花蔷薇、郁李、栎类、酸枣棘等。古老稀珍树木有银杏、赤松、园柏、桧柏、国槐、楸树、枳椇、刺楸、杜梨等。由外地引进的主要树种有:落叶松、兰考泡桐、刺松、白榆、水杉、杂交杨、赤杨、华山松、法桐、樟子松、火炬松、铅笔柏、园柏、龙柏、雪松、杜仲等。

野生草本植物中,有农田杂草92种。其优势草种主要有马唐、蟋蟀草、画眉草、马齿苋、莎草、铁苋菜、皱果苋等为主;平原地以马齿苋、马唐、蟋蟀草、刺儿菜、皱果苋、莎草、荠菜、铁苋菜等为主;麦田杂草以娘蔫、荠菜、泥采菜等为主。

野生饲草资源亦较丰富,经普查共有367种,以禾本科的黄背草、野古草、马唐、狗尾草等为主。其中尤以马唐、狗尾草等为营养成份较高的饲草。

动物资源,栖霞区动物分类,野生无脊椎动物11种,野生无脊椎节肢动物752种,无脊椎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已鉴定出744种,其中害虫561种、害虫天敌179种、资源昆虫4种;有脊椎动物230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9种,鸟类200余种,哺育动物13种。据清《栖霞区志·物产》记载:“兽则狼、獾、狐、貉亦间有之。”1949年在牙山、艾山等地域,时见野狼出没。

其它动物有草兔、刺猬、狗獾、猞猁、狐狸、黄鼬、蝙蝠、田鼠、乌龟、壁虎、蛇类、蟾蜍、青蛙等。鸟类有猫头鹰、大山雀、野鸡、黄鹂、黄雀、杜鹃、喜鹊、乌鸦、麻雀、燕子、布谷鸟、啄木鸟、野鸽、斑鸠、鹌鹑、百灵、叨鱼郎、山鹰、红尾伯劳、水鸭、鹫、鸱鸮等。昆虫类有蜜蜂、螳螂、蝉、蟋蟀、蚱蜢、蝈蝈、蟑螂、蝴蝶、蜻蜓、蚯蚓、蜘蛛、蛴螬河虾、河蟹、水蚤、蚶蜴、蝎子、虻虫、蚰蜒、麦蚜、玉米螟、棉蛉虫、花生蚜、粘虫、地老虎、松干蚧、天牛、赤眼蜂、瓢虫、牙茧蜂、草蛉、螟虫、长距蜂、蚱蝉、蚊、蝇、蛾、桑蚕、椿蚕、土元等。

药材资源

根茎类黄芩、丹参、桔梗、防风、柴胡、远志、地丁、前胡、紫参、苦参、地榆、苍术、葛根、穿山龙、元参、天花粉、天门冬、草乌、紫草、威灵仙、何首乌、藜芦、天南星、芦根、茅根、山药、薤白、芍药、野百合、小蘖、黄芪、党参、升麻、泽泻、土大黄、漏芦、生姜、葱根、大蒜、魔芋、徐长卿、白头翁、紫莞、山豆根、射干、茜草、黄首乌、玉竹、狼毒、平贝母、七叶一枝花、毛知母等52种。

叶及全草类翻白草、茵陈、益母草、艾叶、桑叶、苏叶、紫苏梗、败酱草、酢酱草、蒲公英、青蒿、荠菜、车前草、马齿苋、百部、金钱草、蜈蚣草、萱草、小蓟、稀签草、鸭跖草、鬼针草、夜交藤、水杨梅、扁蓄、瞿麦、野薄荷、浮萍、侧伯叶、伸筋草、仙鹤草、透骨草、猫眼草、刘寄奴、水芹菜、猪毛菜、火绒草、细辛、香薷、藿香、荆芥、木贼、柽柳、葛藤、葛叶、迎山红、夏枯草、龙胆草、白薇、山扁豆、石韦、龙葵、问荆、葎草、老鹳草、水辣蓼、爬山虎藤、寄生、香附、大蓟、血见愁草、马兰草、瓦松、地锦草、土三七、旱莲草、牛蹄叶、穿叶蓼、蓖麻叶、鼠曲草、山梗菜、三棱草等72种。

果实类桃仁、杏仁、莱服子、瓜篓、苍耳子、牛蒡子、车前子、桑椹子、马兜铃、麦芽、谷芽、小茴子、韭子、牵牛子、赤小豆、酸枣仁、薏米、绿豆、急性子、葱子、浮小麦、荞麦、丝瓜络、枸杞子、苏子、白芥子、菟丝子、山楂肉、王不留、刺槐子、白扁豆、核桃仁、栗子、柏子、白蒺藜、大枣、小花椒、芝麻、松子、酸浆子、冬葵子、地肤子、葶苈子、郁李仁、蓖麻子、火麻仁、山刺梅、萝摩子、水红子、蛇床子、野豌豆等51种。

花类野菊花、金银花、鸡冠花、黄花、葛花、洋金花、石花、月季花、牡丹花、旋复花、玉簪花、芫花、凤仙花、蒲黄、葵花、款冬花等16种。

皮及木类桑白皮、桑枝、柞树皮、榆皮、柿蒂、西瓜皮、狗奶根皮、箭羽等8种。

其它药类全蝎、土元、蝉蜕、蛇蜕、鳖、蝼蛄、水蛭、鸡内金、蟾蜍、乌蛇、獾油、刺猬皮、桑螵蛸、蜂房、灵芝、蜂蜜、蜂蜡、蜂王浆、猪苓、茯苓、木耳、松蘑菇、夜明砂、狗胃、羊肝、驴肾、泥鳅、地龙、僵蚕、斑矛、人中白、马勃、瞎眼蠓、蜗牛、滑石等35种。

林业资源

历史上,山丘林木繁茂,滩、坡、山间平原蒿草旺盛。抗日战争前自然植被覆盖率达35%。战争年代,山区林木遭破坏,致使部分山岭荒秃。新中国成立后,封山造林,绿化荒丘,使林木覆盖率得到恢复。1960年代末及190年代初期,因“左”的影响加上松毛虫、松干蚧为害,1977年林木自然植被覆盖率下降到17%。1978年落实林业政策,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管结合的林业生产措施,林木自然植被覆盖率恢复到25.48%。

1949年4月,蓬莱县政府成立公营艾山林场。艾山林场,亦称“大庵林场”,位于蓬莱境南部艾山北麓,面积4591亩。建场后,坚持以封山育林为主,到1952年,有林地面积达到3200亩。1955年营造黑松林100亩,森林抚育1396亩。1957年补植造林275亩,幼林抚育485亩。1962年,有林地面积达到4581亩,苗圃地10亩;林木总蓄积量1251立方米。1974年林木受松干蚧危害严重。1975~1977年砍伐受害严重松林1328亩,采伐木材1514立方米,其中等内材266立方米、等外材1248立方米。1991年,全场有林业用地3996亩,其中有林地3878亩(刺槐1382亩、赤松1595亩、黑松467亩、落叶松125亩、板栗134亩、苹果43亩、其他74亩)、疏林地92亩、天然灌木林55亩、未成林造林地31亩,非林业用地583亩,活立木蓄积总量354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6%。

艾山南麓栖霞区境内,1985年林业情况是:苏家店乡有林地58361亩,疏林地7233亩,未成林造林地11亩,固定苗圃40亩,合计70903亩;松山乡有林地27757亩,疏林地4897亩,合计35458亩。

1991年,艾山被列为山东省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1995年,艾山林场林地面积达到4500亩,森林覆盖率为84.6%。

旅游资源

山岳景观

艾山山峰挺拔险峻,远望如笔架。晴日登顶远眺,可望蓬莱、龙口、栖霞三市概貌和渤、黄二海风光。山脚下耸立着10多米高酷似扁担的"扁担石",传说玉皇的堂弟静观曾用它担神马下凡消除人间瘟疫。山地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鸟语花香,气息宜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水果、干杂果及土特山货,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旅游。

崮山地貌特征

崮山挺拔陡峭,怪石嶙峋,有"胶东小华山"之誉。崮山双峰并起,高入云表,民谚云:"南崮北崮,去天一步,打开天门,取老君的仙丹葫芦。"南崮海拔510米,山巅旧有龙兴寺,尚存金代刻石多处。北崮海拔542米,仅两条登山通道。其一顺巨石岩隙蜿蜒而上,路窄坡陡,俗称"梯子口"。民谚曰:"一人把住梯子口,千军万马不能走。"其二为人工开凿的盘山路,路一侧直临崖头,极其险峻。山巅平坦,有插旗顶、饮马湾、西校场、龙墩、绣墩等景点和古代屯兵遗址。新中国成立后封山育林,栽松植果,林地面积大增。乔木以黑松为主,随着树龄的增长,与崮山奇石相映衬,观赏价值不断提高。

文物遗址

八路兵器厂,位于艾山主峰北侧。原兵器厂坐北面南,3层楼式建筑,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新中国成立后,于原址修建硬山式瓦房14间,翻修东厢房3间;正房面阔37.9米,进深5.5米,南侧墙外中央位置嵌原碑石刻,书"八路兵器厂周吉隆"及周吉隆篆字印章。门前不远处遗有当年捣药用的大石臼及碾具等。2015年6月23日,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目标

编辑

1980年代末,艾山林场场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新,花香鸟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水果、干杂果及土特山货,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赏游。1990年代初,附近村民对崮山已有小规模开发,如开辟山道、修葺古代石刻、建游人憩息凉亭等。

1991年,艾山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艾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包括:艾山林场,与艾山林场接壤的王庄乡、村里集镇附近的山岚林地等,总面积为8万亩。艾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巢、穴、洞,各种乔灌木、药材、草本植物以及植被均属保护对象。

2002年5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蓬莱艾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578.67公顷,主要由艾崮山脉组成。它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险峰群崮、温泉碧湖、历史遗迹为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人间仙境--蓬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集雄、峻、幽、奇、静于一体,是开展休闲避暑、登山探险、生态观光等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文化活动

编辑

历史事件

1939年初,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武装——第八总队和第六大队在艾崮山区组成。4月,组成了包括五支队和蔡、秦等国民党游击司令在内的“鲁东抗日联军”。中共领导下的“栖霞区青年抗敌救国团”亦进行公开活动,推动抗日。栖霞区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雷山惨案。1940年4月15日,日伪军突袭小夼,杀害林修本等7人,伤林昌茂等4人,烧毁民房500余间。6月1日,日伪军突袭邢家阁,杀害民兵指导员郑颂文等20人。中旬,驻黄县、招远、蓬莱、栖霞四县日伪军3000余人分多路合击雷山(属艾山)地区,后寨村被火烧六天六夜,至10月10日该村再次被烧。11月27日,日伪军入侵路家沟,杀害15人,烧房347间。1941年9月13日和18日,日伪军两次袭击曹高家;12月31日,城南石家庄教员石锦章等5人被杀害,另3人死里逃生。

雷山战斗。1940年6月15日,由五支队主力和县大队配合进行的雷山(属艾山)伏击战,歼敌70余人。1943年唐山战斗,歼敌23人。

1943年,栖霞霞县党、政、军、民在小庄乡上马家建雷山烈士碑,纪念雷山战斗和雷山惨案。

艾山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艾山.艾山. 2021-06-21[2021-06-21].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5117/

(27)
词条目录
  1. 地理环境
  2. 位置境域
  3. 地形地貌
  4. 水文特征
  5. 气候特征
  6. 土壤植被
  7. 主要山峰
  8. 自然资源
  9. 保护目标
  10. 文化活动
  11. 历史事件
  1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